住宅光纤到户工程规范理解

合集下载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FTTH通信设建设规范解读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FTTH通信设建设规范解读
单个建筑组成独 立配线区时设置 在本建筑物内部 电信间
多个共用时设置 在中心位置建筑 内
当只有一个光纤 配线区时用户接 入点设置在设备 间、不需要设置 电信间
14
基本规定-用户接入点设置
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
✓ 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建筑组成配线区时,用户接入点应设于本配线区共用电信间。
目录
一、总则 二、配线系统架构 三、基本规定 四、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五、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六、用户光缆设计 七、线缆与配线设备的选择 八、传输指标设计 九、场所设置及设计
基本规定-用户接入点
用户接入点
用户接入点是光纤到户工程特定的一个逻辑点,它的设定是为 了解决工程实施的交叉与复杂性,使得工程的建设界面划分更 加具有可操作性。 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电信业务共同接入及用户通过跳纤自由选 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部位,也是电信业务经营者与住宅建设方 (线缆)的工程分界点。
8
基本规定-用户接入点
电信业务 经营者1
OLT
电信业务 经营者2
OLT
电信业务 经营者3
OLT
用户接入点
电信业务
配线光缆
经营者1 O D
O D
F
F


电信业务
配线光缆
经营者2 O D
O D
F
F


电信业务
O
配线光缆
经营者3 O D
D F
F


用户光缆
用户 光缆
热 熔 接
蝶形 光缆
蝶形光缆 某单元光缆分纤箱
电信业务
配线光缆 经营者N
O D
F

交换局侧 用户侧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技术规范(试行)

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试行)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2015—04前言本办法是在住建部《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12)的基础上,由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江苏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在倡导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背景下,电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已成为大势所趋.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政府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能节约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企业成本,驻地网内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是通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城市信息化发展目标,为三网融合奠定基础,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本着节约资源、合作共赢、服务用户的指导原则,现组织编写了《XXXXX市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实施细则》,以规范和指导新建通信设施的共建共享.根据GB 50846-2012的要求,本实施细则针对基于PON的光纤到户模式组网,办法适用于新建住宅小区、商住楼、写字楼、大市场等通信设施建设,以下简称驻地网。

主编单位:XXXXX市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办公室目录一、总则 01。

1 强制性条文 01。

2 一般性条文 0二、术语 02.1 电信设施共建基本术语 02。

2 FTTH光纤到户基本术语 (1)三、工程界面及建设原则 (2)3。

1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分工界面 (2)3。

2 驻地网通信设施工程建设原则 (3)四、驻地网通信共建设计要求 (4)4.1 FTTH光纤到户组网方案 (4)4。

2 地下通信管道方案 (5)4.3 设备间设计要求 (6)五、驻地网通信共建施工及验收要求 (7)5.1 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8)5。

2 光缆工程施工及验收 (9)5.3 设备间施工及验收 (11)六、其他要求 (11)参考标准名录 (12)附录一机房光总配线架MODF技术标准 (13)附录二共享型光配线箱技术标准 (15)附录三光分纤箱技术标准 (16)附录四家居配线箱技术标准 (17)附录五引入光缆、皮线光缆技术标准 (18)一、总则1。

解读“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惠州

解读“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惠州

10
新规范的特点
• 非纯技术性标准、含有工程建设管理条款 非纯技术性标准 含有工程建设管理条款(3.1工程界面) (3 1工程界面) • 编制周期短
GB/T50605-2010是2004年计划、 2008.12.16日完成报批稿、 2010.07.15发布、2011.02.01实施,历时7年; GB50846-2012是2012.4.16确定修编GB/T50605 GB50846 2012是2012.4.16确定修编GB/T50605, 2012.9.17 完成报批稿、 2012.12.25 颁布、2013.4.1起实施,历时8个月。
3
5
我国的行动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一节 构建下一代信 息基础设施:)中提出: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 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三、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措施(五)加快推进经济 结构调整,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1)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提出:实施宽带中国 战略 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和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计划 推进物联网应用示 战略,启动宽带上网提速工程和下一代互联网商用推广计划,推进物联网应用示 范,开展医药卫生、安全生产等国家信息化试点示范。 国发〔2012〕28号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国发〔 〕 号国务院印发的 十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 发展规划的要求, 为实施 “宽带中国工程” 按照“工信部联通[2012]140号关于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的基本原则, 为消除网络发展瓶颈 目前的标准落后 制约了宽带发展 为消除网络发展瓶颈,目前的标准落后,制约了宽带发展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2014年重点工作(三)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 要促进信息消费 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 宽带中国 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 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 推进城市 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 工信部联(14个部/委/局)通[2014]190号《关于实施“宽带中国”2014专项行动的 意见》深入推进光纤到户 提升城市宽带能力……推动各地完善光纤到户验收备案 意见》深入推进光纤到户,提升城市宽带能力 工作机制

标准光小区(光纤到户)规范

标准光小区(光纤到户)规范

束状光缆 局端OLT
光缆交接箱 光交
束状光缆
配线光缆
光分配箱/ 小型光交
入户光缆
光分配箱(含 光分路器)
光分纤盒
Onu终端
主干/配线光缆
红线
引入光缆
引入光缆
驻地2网0 红线内部分
入户光缆
标准光小区器材2-普通光缆交接箱
小区公共安全区域
1. 光缆交接箱容量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适当留有扩展余量; 2. 如楼盘周边光交能满足要求,可不设立小区光交; 3. 小区原有机房内有ODF架,主干光缆利用原有ODF 架成端,在原有设施不足的
光交(720芯) 720
430
成端式 1600*1100*428
工艺及资源管理要求:
根据覆盖用户数选择对应的光交型号;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太阳直晒区域; 光缆交接箱可安装光分路器的数量应能满足配线容量的要求,并可根据光分路器分光
比的要求灵活增减 ,光分路器选择托盘式; 每个光交对应一个局向编码。
情况下,进行适当扩容。
光配线设施
光交(144芯) 光交(288芯)
容量(芯)
144 288
外形尺寸(HxWxD) 1080*589*330 1460*800*380
工艺要求:
小区光交可选择落地式或壁挂式,安装位置应尽量避开太阳直晒区域;
21
标准光小区器材3-光分配箱
光配箱选择
容量分为36、72芯两种,可根据覆盖用户数选用;箱内安装盒式光分路器。 要求配线光缆做成端,并采用各式皮线光缆连接用户,也可用室外引入光缆连接 其它楼宇的光分纤盒。箱体可设置在用户楼道、大楼弱电井等方便光缆进出的位 置,主要考虑采用室内壁挂式。
标准光小区器材3-光分配箱 工艺及资源管理要求:

小区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

小区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

小区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一、概述光纤入户工程是指利用光纤技术在小区内进行网络接入的工程。

光纤入户工程是小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小区的网络接入速度、提升用户体验、实现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光纤入户工程的施工规范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前准备1. 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内容、施工方法、工期计划等内容。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现场地貌,确定施工的方位和布线方案。

3. 科学设计施工工艺流程,确保施工过程稳定有序。

4. 选配施工设备和工具,保证施工设备完好,施工工具齐全。

三、施工过程1. 光缆敷设(1)对施工路线进行标记,保证光缆敷设路径清晰。

(2)进行预埋管道、井盖等土建工程,确保敷设路径顺畅。

(3)合理选择敷设方式,应采用水平敷设在地下,垂直敷设在室内。

(4)严格按照光缆敷设规范进行敷设,保证光缆的延展性和强度。

2. 光纤接入(1)按照工程方案布置光纤接头盒、光纤终端盒等设施。

(2)进行光纤连接,保证接头的质量。

(3)严格按照光纤接入规范进行接入工程,保证光纤的接头质量和稳定性。

3. 网络调试(1)进行网络设备的调试,确保网络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2)对光纤入户的网络进行测试,确保网络连接质量。

(3)保证光纤入户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施工后验收1. 对已完成的光纤入户工程进行验收,确认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 对光纤入户网络进行测试,确认网络连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对光纤入户设备进行测试,确认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4. 对光纤入户工程进行总结和交接,确保工程的顺利完工。

五、安全管理1. 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巡视,确保施工设备和工具的安全使用。

3. 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

4.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六、环境保护1. 对施工现场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确保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住宅户内光纤入户一类的安装规范标准

住宅户内光纤入户一类的安装规范标准

住宅户内光纤入户一类的安装规范标准根据建设范围内小区用户分布情况,经过对小区内道路、建筑物及各种承载通信设施的建设路由进行详细勘察后,按照以上用户光缆设计原则,选择电信间、光缆交接箱位置及确定配线区所覆盖用户;确定用户光缆的建设路由、建设布局、建设容量及楼内光缆的分纤位置及入户方式。

FTTH工程施工要求1、ODF光配线架安装(1)ODF架安装位置、机面朝向应符合设计要求。

(2)ODF架安装垂直偏差应不大于3mm。

(3)ODF架相邻机架应紧密靠拢,列内机面平齐。

(4)ODF配置的尾纤及适配器型号为SC型号。

(5)光纤连接线应布放应整齐,架内与架间应分别走线。

(6)光纤连接线静态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

(7)在安装ODF时,应参照安装手册,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其中适配器和光缆尾纤的安装序号详见图纸。

2、光缆成端接续(1)光缆在机柜和家居配线箱内成端以便和其他设备连接(家居配线箱内如使用预成端的光缆,就不需要进行成端接续)。

光缆进入电信间、设备间应选择安全的位置。

当处于易受外界损伤的位置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2)室内光缆在经过的走线架、拐弯点、等位置时,均应绑扎固定,并且排列整齐。

上下走道或爬墙的部位应垫胶管,避免光缆受侧压。

其长度及光缆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3)光缆应在机柜内作终端,并在机柜内绑扎固定。

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应与机柜保护接地装置接触良好。

(保护地与防雷地)(4)光纤成端应按纤序规定与尾纤熔接并在机柜内标示纤芯与用户对应关系。

(5)光缆成端时,机架内应有尾纤及光跳线收容、保护装置,采用热熔技术对光纤进行端接。

单芯光纤热熔接续,双向衰减平均值应小于等于0.06dB。

3、管道子管的敷设本工程在孔径90mm塑料管道内敷设塑料子管时应一次性敷设三根子管。

子管不得跨手孔敷设,子管在管道内不得有接头。

子管在手孔内伸出长度一般为100~200mm。

本期工程不用的管孔及子管管孔应及时进行封堵。

4、管道光缆敷设(1)施工之前应核对光缆长度、芯数及规格程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住宅光纤到户工程规范理解

住宅光纤到户工程规范理解
手孔基础顶部与管道基础顶部不宜小于200mm Ø 人(手)孔图集参YD 5178,横断面图集参YD/T 5162,同时符合GB 50373
GB50846-2012 3.1.2(1.3) GB50846-20123.1.2(1.3)
2.3工程工作界面用户接入点--高层住宅
电信间 1#楼
楼层 光纤接续点 户内
人(手)孔

设备间
配线光缆
配线设备 电信间 2#楼
配线箱 楼层
配线设备 电信间 n#楼
配线箱 楼层
家居配线箱 户内
家居配线箱 户内
,进入建筑物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3.1通信管道设计要求4
l 人(手)孔
Ø 拐弯处、分支点、光交处、交叉路口、坡度较大转折处、建筑物引入处等 Ø 与检查井相互错开、其他地下管线不得从中穿过 Ø 在交叉路口宜设在人行道 Ø 不应设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积、低洼积水等处 Ø 管群容量大于6孔宜人孔,不大于6孔宜手孔,暗式渠道宜手孔,引上处及落地式光交处宜手孔 Ø 在地下水位以下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Ø 在地下冰冻层内,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入孔,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Ø 应有混凝土基础,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增设渣石基础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Ø 盖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厚度不宜小于100mm。手孔盖板数量由手孔长度定 Ø 人孔基础顶部与管道基础顶部不宜小于400mm,上覆底部与管道顶部距离不应小于300mm,
、冰冻层厚度等因素(GB50846-2012 4.1.7)
Ø 住宅区内最小埋深
管道位置 管材规格
绿化带
塑料管
0.5
钢管
0.3
Ø 经市政道路的最小埋深,参GB50373
人行道
0.7 0.5

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范

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范

光纤到户(FTTH)建设规范1适用范围本规范明确了宽带接入网络在采用PON技术进行光纤到户FTTH方式建设部署时的系统架构和建设要求。

主要对OLT设备选择及部署、OLT上联方式、ODN建设、分光比与接入距离、系统维护、网络保护、光纤连接、ONT设备及安装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联通内部,作为规范和指导FTTH网络建设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工作的技术指导依据。

本规范与国家、行业、企业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

如执行本规范严格要求的条文有困难时,应提出充分理由并经主管部门审批。

2引用标准IEEE 802.3ah系列标准ITU-T G.984 系列标准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YD/T 1949-2009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

YD/T 1995-2009 《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 》。

YD/T 1475-2006《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771-2008《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系统互通性要求》。

YD/T 1953-2009《接入网技术要求—EPON GPON系统承载多业务》。

QB/CU 049-2009《中国联通GPON设备技术规范》。

QB/CU 025-2010《中国联通EPON设备技术规范》。

QB/CU 213-2009《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统要求》。

QB/CU 221-2009《中国联通家庭终端远程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HGU参数模型》。

3相关释义3.1名词释义BRAS(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宽带远程接入服务器EPON(Etherne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网技术的无源光网络FE (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FTTH(Fiber To The Home):光纤到户GE(Gigabit Ethernet ):千兆比特以太网GPON(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吉比特无源光网络HGU(Home Gateway Unit):家庭网关单元IAD(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综合接入设备IP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网协议MDF(Main distribution frame):总配线架OMDF(Optical main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总配线架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网络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ONT(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网络终端ORL(Optical Return Loss):光回波损耗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网络POS(Passive Optical Splitter):无源光分路器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SBU(Single Bussiness Unit):单商户单元SFU(Single Family Unit):单住户单元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务等级协议SR(Service Router):业务路由器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VoIP(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IP协议的语音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3.2单位释义km:长度单位,千米bit/s:数据单位,比特率,比特/秒Kbit/s:数据单位,千比特/秒Mbit/s:数据单位,兆比特/秒s:时间单位,秒ms:时间单位,毫秒μm:长度单位,微米dB:衰减计量单位,分贝m²:面积单位,平方米Ω:电阻单位,欧姆℃:温度单位,摄氏度V:电压单位,伏特4FTTH网络结构及系统组成1.PON综合接入网是一种构建于无源光分配网络(ODN)之上的宽带接入网络,它将以太网技术和高速光传输技术结合起来,可以实现语音、数据、视频多业务的综合接入。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or fiber to the hom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 GB 50846-2012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日期:2012年12月25日实施日期:2013年04月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56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846-2012,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1.0.4、1.0.7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12月25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补充计划的通知》(建标标函[2012]123号)的要求,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为了更有效地贯彻国家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针政策,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泛征求国内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9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用户光缆敷设要求、线缆与配线设备的选择、传输指标、设备间及电信间选址与工艺设计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建设标准Construction standard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for fiber to the home i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s(征求意见稿)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江苏省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的建设,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提高通信建设水平,推进宽带接入光纤化进程,城镇地区实现光网覆盖,确保用户通信需要得到实现,根据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7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涉及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7〕409号),依照国家及江苏省相关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江苏省住宅小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7章,主要内容有:1 总则;2 术语;3 工程界面;4 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及配线设备设置;5 住宅区内通信管道设置;6 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设置;7 配线光缆及入户线光缆设置。

本标准黑体字标志的第1.0.10、1.0.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地址: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301号,邮政编码:210003)负责其他条文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若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送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辅楼4楼,邮政编码:210036)。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目次1 总则 (3)2 术语 (5)3 基本规定 (7)3.1 配线区及用户接入点的设置 (7)3.2 工程界面 (10)4 小区设备间、电信间及配线设备设置 (12)4.1 小区设备间及电信间 (12)4.2 配线设备 (15)4.3 光纤配线架 (15)4.4 光缆交接箱 (16)4.5 光缆分纤箱 (17)4.6 家居配线箱 (18)5 住宅区内通信管道设置 (20)6 住宅建筑内配线管网设置 (25)7 配线光缆及入户线光缆设置 (28)7.1 线缆及连接器选择 (28)7.2 配线光缆 (28)7.3 用户光缆 (29)本标准用词说明 (32)引用标准名录 (33)附录:条文说明 (34)1 总则1.0.1 为规范江苏省内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的建设,适应城市建设与社会信息化发展需要,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满足用户对优质通信服务的需求,保障居住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住宅光纤入户设计规范

住宅光纤入户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宅光纤入户设计规范篇一: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正式执行为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近日《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根据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要求,自20xx年4月1日起,在公用电信网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地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实现光纤到户。

宽带升级改造存在技术瓶颈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宽带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逐步提高,但我国宽带发展水平与全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慢进亦退”的风险,加快宽带发展势在必行。

据了解,目前我国宽带接入主要采用以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升级改造存在固有的技术瓶颈。

要加快宽带发展,必须推动技术换代和网络改造,实现光纤到户。

与此同时,光纤到户建设中存在建设标准难以落实、多部门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要求需进一步明确等问题,有必要制定政策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着力解决光纤到户建设中的现实难题。

为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宽带中国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光纤到户国家标准)。

全面实施新建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根据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要求,自20xx年4月1日起,在公用电信网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地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实现光纤到户。

(一)住宅建设单位必须同步建设住宅区内通信管道和楼内通信暗管、暗线等通信设施,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

关于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

关于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

关于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一、引言光纤入户工程是指将光纤通信网络引入家庭、办公室等用户的住宅或商业区域,为用户提供高速宽带接入服务的工程。

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规范是对光纤入户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质量安全可靠。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光纤入户工程的施工,以确保工程实施的规范化、标准化和高效化。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内容包括:工程的设计要求、施工方案、安全措施、质量要求、材料要求等。

施工单位应确保每位施工人员对工程的各项要求和要点都明确掌握,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施工前的现场勘察施工单位应派遣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察,了解现场情况、周边环境、存在的现场隐患等。

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困难和风险,施工单位应提前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并加强现场设施的安全保护,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前的材料准备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所需材料的定购和准备。

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材料的质量可靠、安全可靠。

在材料准备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清单要求,合理储存、分类管理,以免造成材料混乱、遗失等问题。

4. 施工前的安全培训施工单位应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

培训内容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程序、危险预防、个人防护等。

培训结束后,施工人员需进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三、施工工艺要求1. 施工前的现场准备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的布置和准备。

现场布置应合理、有序,保证施工所需的道路畅通、设施完备,确保材料和设备的便捷使用。

同时,对于有可能影响施工的外部环境因素,如施工现场周边的交通、噪音、尘土等,施工单位应提前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控制。

2. 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有序。

小区内光纤到户光光缆建设规范标准[详]

小区内光纤到户光光缆建设规范标准[详]

目录第一部分小区光缆敷设规范 (1)1 光缆的敷设 (1)1.1 敷设小区设备间光缆 (1)1.2 敷设小区管道光缆 (1)2 光缆接续规范 (1)2.1 熔接前准备 (1)2.2 光纤熔接 (2)2.3 盘纤及接头盒封装 (3)2.4 接头盒安装 (4)3 光缆成端规范 (4)3.1 小区设备间ODF架光缆成端规范 (4)3.2 小区内光缆交接箱成端规范 (5)第二部分交接箱箱体安装规范 (7)1 光缆交接箱施工规范 (7)1.1 底座的砌筑 (7)1.2 光交箱体的安装 (8)1.3 交接箱标签标识规范 (8)2 设备间ODF施工规范 (10)2.1 ODF机架安装规范 (10)2.2 标签标识规范 (11)第一部分小区光缆敷设规范1 光缆的敷设1.1 敷设小区设备间光缆在光缆敷设前,一般应按施工图给出设备间内光缆路由长度进行现场准确丈量和核算,避免盲目施工造成光缆浪费或长度不足。

设备间光缆的预留长度必须考虑到测试、接续、成端所需要的长度,同时还要考虑到规定余留的长度。

光缆直接进设备间时,15-20米即为该光缆的预留长度。

在进线室安排5-20米,进线室的余留光缆,在理顺后,按规定的方式固定并作临时捆扎后再向设备间敷设,机房内预留长度一般临时放置于安全位置。

进线室光缆一旦布放完毕必须立即通知专业封堵人员进行封堵严禁自行封堵。

光缆穿放开启的防火包封要进行严密封堵。

为防止室外光缆的金属构件感应雷电引入机房,需做接地处理。

光缆弯曲部位的曲率半径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余缆盘放合理,便于日后调用。

光缆挂牌准确、醒目,光缆走线合理无扭绞、较差,绑扎整齐美观。

1.2 敷设小区管道光缆敷设管道光缆时,敷设管道光缆的孔位应符合设计要求;敷设后的光缆应无扭转、无交叉、无明显刮痕和损伤;光缆出管孔150mm以内不得做弯曲处理;光缆接头处两侧光缆布放预留的重叠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接续完成后,光缆余长应在人孔内盘放并固定整齐;管道光缆根据接入需要进行中间人孔预留, 长度为8m—10m;在每个人孔内的光缆上,均应安装光缆识别标志。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GB50846-2012参考课件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GB50846-2012参考课件

2020/4/5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宣贯培训
6
总述——规范制订修订情况
Hale Waihona Puke 原版标准启动征求意见
送审
报批
发布
2010
2012. 5
2012. 7
2012. 8
2012. 9
2012. 12
《住宅区和住宅
2012年5月启动编 2012年7月底完
2012年8月23日
2012年9月完成 《住宅区和住宅建
《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到2015年,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超过2.7亿,其中光纤宽带 接入用户超过7000万,网络接入能力达到:城市家庭用户平均20Mbit/s以上,农 村家庭用户平均4Mbit/s以上。
贯彻落实 战略目标
维护用户 合法权益
规范工程 建设
在工信息部和住建部的领导下,开展相关国家标准制订、修订工作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宣贯培训
8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
宣贯培训
国标内容宣贯 第一篇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 第二篇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与验收
2020/4/5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宣贯培训
9
目录
第一篇 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 1 总则 2 配线系统构架 3 基本规定 4 住宅区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5 建筑内通信设施安装设计 6 用户光缆敷设 7 线缆与配线设备的选择 8 传输指标 9 场所设置及设计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宣贯培训
5
总述——背景介绍
目标——战略规划与国家政策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 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23)1500字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23)1500字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23)1500字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 50846-2023)是为了规范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和施工,保障通信设施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提高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服务水平和用户体验。

该规范适用于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设计和施工,包括光纤到户通信主干网、楼道点接入网、户内分布网等。

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原则和要求:规范明确了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包括通信容量、覆盖范围、抗干扰能力、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这些要求,确保通信设施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

2. 设备选择和配置:规范对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所需的设备进行了选择和配置的要求。

包括主干网设备、接入设备、分配设备等,要求设备性能符合相关标准,能够适应通信量的需求。

3. 建筑物布线建设:规范对住宅建筑物内布线建设进行了要求,包括布线结构、线缆规格、接头盒、标识等要求。

要求布线结构合理、线缆质量好、接头盒位置明确,能够方便维护和管理。

4. 安全保护和维护管理:规范对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安全保护和维护管理提出了要求。

包括设备的地震防护、电源的保障、防火和防盗措施等要求。

同时还对设施的维护管理进行了规定,包括设备巡检、故障处理等。

通过遵守该规范的要求,可以有效保障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提高通信服务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在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和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确保设计和施工符合规范要求。

光纤入户法律规定(3篇)

光纤入户法律规定(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通信因其高速、大容量、低损耗等优势,已成为现代通信网络的核心技术。

光纤入户作为光纤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信息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为规范光纤入户工程,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了相关法律规定。

本文将从光纤入户的定义、法律依据、实施主体、工程标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光纤入户的定义光纤入户,即光纤到户,是指将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家庭用户,通过光纤将互联网、电话、电视等信号传输至用户家中。

光纤入户工程包括光纤网络建设、光缆敷设、光纤分配、用户终端接入等环节。

二、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义务,包括提供光纤入户服务,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该法规定了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为光纤入户工程提供了法律依据。

3. 《城市通信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城市通信设施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包括光纤入户工程。

4. 《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设施建设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通信设施的建设要求,包括光纤入户工程。

三、实施主体1. 电信业务经营者:电信业务经营者是光纤入户工程的主要实施主体,负责光纤网络建设、光缆敷设、光纤分配、用户终端接入等工作。

2. 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负责协调光纤入户工程与住宅区建设、管理等相关事宜。

3. 政府相关部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光纤入户工程的规划、审批、监管等工作。

四、工程标准1. 光纤网络建设:光纤网络建设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光纤传输速率、光纤长度、光纤连接方式等。

2. 光缆敷设:光缆敷设应遵循相关规范,确保光缆安全、稳定、可靠。

3. 光纤分配:光纤分配应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接入。

4. 用户终端接入:用户终端接入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用户终端设备、接口、连接方式等。

五、消费者权益保护1. 信息告知: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向用户充分告知光纤入户服务的内容、资费标准、套餐选择、售后服务等信息。

住宅光纤入户设计规范

住宅光纤入户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住宅光纤入户设计规范篇一: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正式执行为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近日《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根据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要求,自20xx年4月1日起,在公用电信网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地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实现光纤到户。

宽带升级改造存在技术瓶颈近年来,我国宽带网络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宽带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逐步提高,但我国宽带发展水平与全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面临“慢进亦退”的风险,加快宽带发展势在必行。

据了解,目前我国宽带接入主要采用以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adsl)为代表的铜线宽带技术,升级改造存在固有的技术瓶颈。

要加快宽带发展,必须推动技术换代和网络改造,实现光纤到户。

与此同时,光纤到户建设中存在建设标准难以落实、多部门管理协调机制不完善、责任要求需进一步明确等问题,有必要制定政策措施,切实贯彻落实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着力解决光纤到户建设中的现实难题。

为全面贯彻国家关于加快宽带中国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光纤到户建设,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及《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两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光纤到户国家标准)。

全面实施新建住宅建筑光纤到户根据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要求,自20xx年4月1日起,在公用电信网已实现光纤传输的县级及以上城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乡镇、农村地区新建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实现光纤到户。

(一)住宅建设单位必须同步建设住宅区内通信管道和楼内通信暗管、暗线等通信设施,预先铺设入户光纤、预留设备间,所需投资纳入相应建设项目概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通信管道设计要求2
l 分类:塑料管或钢管(GB50846-2012 4.1.4)
Ø 塑料管使用环境 ü 管道的埋深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或易被水浸泡的地段; ü 地下综合管线多及腐蚀情况比较严重的地方; ü 地下障碍物复杂的地段; ü 施工期限急迫或尽快要求回填土的地段。
名称
实壁管 双臂波
纹管 栅格管
粤建科〔2013〕32号文件要点:广东省意见:新建住宅区、住宅建筑及商住楼的建设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应按照光纤到户国家标准执行。 监管措施:1)未采用光纤到户方式建设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不得核发工程规划许可证;
2)未采用光纤到户方式设计的图纸、施工图审查机构不得通过施工图审查; 3)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未通过验收,不得接入公用电信网。 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光纤的到户通信设施检测,出具检测合格报告后进行验收,并将验收文件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通信行业管理 部门备案。
配线设备 接入点------>交换局
接入点------->用户信息箱
接入点(公用配线箱或光交箱 )
接入点(分别设置配线箱或配 线柜)
接入点(配线模块)
电信业务经营者
住宅建设方
GB50846-2012 3.1.2(3)
GB50846-2012 3.1.2(4)
GB50846-2012 3.1.2(2)
、冰冻层厚度等因素(GB50846-2012 4.1.7)
Ø 住宅区内最小埋深
管道位置 管材规格
绿化带
塑料管
0.5
钢管
0.3
Ø 经市政道路的最小埋深,参GB50373
人行道
0.7 0.5
车行道
0.8 0.6
l 塑料管:应有基础,按管材与管型选择相应固定组群措施,弯管道曲率半径不应小于10m l 管道坡度:宜3.0‰~4.0‰,不得小于2.5‰ l 引入建筑物的地下通信管道:伸出外墙不得小于2m,向人(手)孔向倾斜,坡度≧4.0‰
第三章 通信管道 及配线管网
3.1通信管道设计要求1
住宅区内的光缆应采用地下通信管道的方式敷设(GB50846-2012 4.1.1)
l 一条缆:独占一个管孔(多孔管)或独占一个子孔(单孔管) l 备用管孔:1-2个(GB50846-2012 3.2.3-3)、不少于3个(GB50311-2016 4.3.2-3); l 路由:地理情况及区内综合管道规划确定(GB50846-2012 4.1.2)
3/5/7 28、32、
6
42、50
外形尺寸不
超过110
3/5/6
28、33
6
套接 套接 套接
ü 受电力线等干扰影响,需要防护的地段;
ü 建筑物引入管道或引上管道的暴露部分。
3.1通信管道设计要求3
l 最小净距:与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GB50373) l 埋深:考虑场地条件、管材强度、外部荷载、土壤情况、与其他管道交叉、地下水位高低
楼层M
配线箱 楼层K
配线箱
户内
家居配线箱 户内
家居配线箱
户内
终端盒 户内
终端盒
信息 插座
信息 插座
楼层电信间1
楼层X
户内
户内
配线光缆
配线设备
配线箱
家居配线箱
终端盒
用户光缆
用户光缆
户内线缆
信息 插座
2.7工程工作界面用户数的评估原则
l 低层:1-3层(6×3×3) l 多层:4-6层(6×6×3) l 中高层:7-9层(6×9×3) l 高层:10层以上(35×9) l 超高层或大型建筑:一般按柱跨度所涵盖的区域作为一个用户单元,通常在60-100平方

既有住宅区 和住宅建筑 内光纤到户 通信设施的 改造、扩建
工程
GB50846-2012 1.0.2 GB50847-2012 1.0.2
GB50846-2012 1.0.4 公用电信网络已实现光纤传输
GB50311-2016 4.1.1
县级以上新 建住宅区和 住宅建筑内 光纤到户通 信设施工程
县级以下新 建住宅区和 住宅建筑内 光纤到户通 信设施工程

2.8工程配置原则
l 一个配线区:住户数量不宜超过300户(光交形成的配线区域不能超过120户); l 至少3家电信经营者:管孔容量、接入点配线设备安装空间、电信间及设备间面积满足要求; l 一条缆:独占一个管孔(多孔管)或独占一个子孔(单孔管); l 备用管孔:1-2个(GB50846-2012 3.2.3-3)、不少于3个(GB50311-2016 4.3.2-3); l 维修余量:10%(光缆、配线设备); l 用户光缆数量:(1缆2芯)高配、(1缆1芯)低配; l 设备间、电信间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 l 家居配线箱:一个,柱子或承重墙上不被变更的建筑物部位。GB50311-2016 4.3.7)
提示:特殊情况下,楼或单元接续点与楼层接续点可以合二为一。
2.5工程工作界面用户接入点--别墅
别墅楼(1#)
人(手)孔

设备间
建筑物外 建筑物内 家居配线箱
光缆交接箱
别墅楼(2#)
配线设备
配线光缆
住宅规模小于 120户,接入点
位置
配线光缆
用户接入点
家居配线箱 别墅楼(n#)
家居配线箱
户内
终端盒 户内
,进入建筑物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3.1通信管道设计要求4
l 人(手)孔
Ø 拐弯处、分支点、光交处、交叉路口、坡度较大转折处、建筑物引入处等 Ø 与检查井相互错开、其他地下管线不得从中穿过 Ø 在交叉路口宜设在人行道 Ø 不应设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货物堆积、低洼积水等处 Ø 管群容量大于6孔宜人孔,不大于6孔宜手孔,暗式渠道宜手孔,引上处及落地式光交处宜手孔 Ø 在地下水位以下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Ø 在地下冰冻层内,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入孔,并应采取防渗水措施 Ø 应有混凝土基础,土质松软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应增设渣石基础或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 Ø 盖板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材料预制,厚度不宜小于100mm。手孔盖板数量由手孔长度定 Ø 人孔基础顶部与管道基础顶部不宜小于400mm,上覆底部与管道顶部距离不应小于300mm,
Ø 钢管使用环境
蜂窝管
ü 管道附挂在桥梁上或跨越沟渠,或需要悬空布线的地段;
ü 管群跨域主要道路,不具备包封条件的地段; ü 管道埋深过浅或路面荷载过大的地段;
梅花管
常用塑料管规格
孔数
内孔直径
长度
mm
(m/根)
单孔
88
6
单孔
88
6
管连接方式
套接 承口插接
3~9
28、33、
6
42、50
外形尺寸不
超过110
位置
用户接入点
楼或单元 ( 1#楼)
配线设备 楼或单元 (2#楼)
配线设备 楼或单元 (n#楼)
配线设备
楼层 光纤接续点 户内
配线箱 楼层
家居配线箱 户内
配线箱 楼层
家居配线箱 户内
配线箱
家居配线箱
户内
终端盒 户内
终端盒
信息 插座
信息 插座
户内 终端盒
信息 插座
配线光缆
用户光缆
用户光缆
用户光缆
户内线缆
手孔基础顶部与管道基础顶部不宜小于200mm Ø 人(手)孔图集参YD 5178,横断面图集参YD/T 5162,同时符合GB 50373
配线设备 建筑物外 建筑物内
配线箱
家居配线箱
户内
终端盒 户内
终端盒
信息 插座
信息 插座
户内 终端盒
信息 插座
配线光缆
用户光缆
用户接入点
用户光缆
户内线缆
2.4工程工作界面用户接入点--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
人(手)孔

设备间
电信间 (1#楼)
配线设备 配线光缆 建筑物外 建筑物内
住宅区只有一个 配线区,且少于 300户,接入点
l 工程中使用的设备和材料需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机构鉴定合格----进场前检查(影响)
第二章 工作界面划分
及配置原则
2.1工程工作界面示意图
小业主
2.2工程工作界面具体划分
内容
责任方
通讯管道{含衔接人(手)孔}及配线管网
通讯设施的安装空间及房屋
配线光缆 接入点------>交换局
接入点------->用户信息箱
1.2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目的
促发展
保障合法 权益
GB50846-2012 1.0.1 GB50847-2012 1.0.1
保证工程 质量
规范工程 建设
1.3 住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规范适用范围
GB50846-2012 1.0.2 GB50847-2012 1.0.2
新建住宅区 和住宅建筑 内光纤到户 通信设施工
GB50846-2012 3.1.2(1.3) GB50846-20123.1.2(1.3)
2.3工程工作界面用户接入点--高层住宅
电信间 1#楼
楼层 光纤接续点 户内
人(手)孔

设备间
配线光缆
配线设备 电信间 2#楼
配线箱 楼层
配线设备 电信间 n#楼
配线箱 楼层
家居配线箱 户内
家居配线箱 户内
GB50846-2012 3.1.2(2)
GB50846-2012 3.1.2(2)
GB50846-2012 3.1.2(2) GB50311-2016 4.1.6(7)(户内)
GB50846-20123.1.2(1.1) 负责箱体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