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星驰电影与香港电影文化_郑淑玉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一、引言周星驰,作为华语电影界的一颗璀璨明星,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娱乐性,还蕴含着深厚的审美意义。
本文将探讨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及其审美意义,以揭示其作品在电影艺术中的独特价值。
二、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幽默元素的运用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幽默元素无处不在。
他善于运用夸张、讽刺、戏仿等手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加以放大,从而达到令人捧腹的效果。
同时,他还擅长运用对比、双关等语言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2. 角色塑造的多样化周星驰在角色塑造上具有极高的造诣。
他善于将各种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行巧妙地融合,使得角色具有多面性。
同时,他还善于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生活。
3. 颠覆传统审美观念周星驰的电影往往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他将丑角和喜剧元素相结合,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他还通过一些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觉表现手法,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三、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反映社会现实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往往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夸张的表演手法将社会现象进行艺术化处理。
观众在欢笑中可以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加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这种以喜剧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 传承中华文化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元素,如传统戏剧、民间故事等。
这些元素使得电影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欣赏喜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此外,他还通过电影作品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忠诚、友谊等,这些美德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3. 艺术创新的探索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他打破了传统喜剧的束缚,将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喜剧风格。
周星驰电影评论
周星驰电影评论周星驰的电影看似肤浅,结构松散,实质是经过精密计算以传统文化周星驰的电影看似肤浅,结构松散,实质是经过精密计算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批判传统。
最经典的例子是《西游记》,就是以一个极之严肃的话题——孙悟空被唐三藏的紧箍咒逼着去西天取经,用后现代主义的颠覆力量(反智、反理想、反深度)表现出来。
在这个传统文化既定的胁逼背景下,电影里周饰演的孙悟空宁愿沉迷女色也不愿跟唐三藏前去取经,似乎有了较适合的逻辑安排和发展。
而这种浅显的影片恰好击中大多数都市人的神经,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松弛,又消解了“人在江湖中想实现又总是实现不到”的无力感。
电影中轻佻调侃、玩世不恭的、充满无厘头特色的对白,无疑是窥视人性的欲望与无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周星驰电影里无厘头文化的得天独厚,以及引人共鸣的杀手锏其实正正是针对传统价值观的纳闷进行彻底推翻。
虽然个中的内容看起来或听起来相当无厘头,然而,读罢《快乐之神周星驰》一书,你也许不难发现,这是一股难以抵挡、甚具颠覆性的文化浪潮。
我常常听到别人评论周星驰电影里的情节很无厘头,究竟无厘头是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评论周星驰电影里的情节很“无厘头”,究竟“无厘头”是甚么意思?在《快乐之神周星驰》一书中,作者为大家彻底解密,让你从中了解周星驰独步全球的“无厘头文化”是如何练成的。
书中透过周星驰多出为人津津乐道、蕴含“无厘头文化”的电影深刻地折射出,“无厘头”其实是一种借网络自由、娱乐导向和传媒商业推崇等多方面流行因素诱发,意在颠覆传统意义的“文化力量”。
后现代主义者早就对周星驰的电影作过分析,说无厘头就是对陈腐的、封建的、正经的、循规蹈矩的、故作艰深的主流文化进行斩钉截铁的颠覆。
这种被定义为叛逆的,不被正统所能接受的颠覆力量正是时下令人奉为甘之如饴的创新。
无厘头文化里的创新不一定要讲究原创性,其涵蕴的东西也不一定要见得有任何意义,但其运作至少会直接干涉到传统(实际)生活意义的文本,并或多或少带点嘲讽、批判或解构的味道,否则像反对者过分强调的专业、学术、教诲等词,便已然落入俗套了。
香港电影狂欢文化的代言人_浅析周星驰电影的文化内涵
也是因为这类小人物形象代表了现代社会人们随着快节奏生 活所产生的 “边缘心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 , 反映了人们的真实 心态, 即那种渴望在巨大压力下寻求一片 “反传统” 的乐土, 追 求一种精神上的逃避从而获得暂时的狂欢心态。这是从 “解 构” 层面来讲的, 另一方面, 我们看到, 这些小人物却往往能够 在最后的关头, 在自我救赎中完善道德修养, 以小百姓的姿态 成就英雄事业, 从而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 “善恶终有报” 造成 的喜剧效果。 这实际上是为我们重塑了一个 “反传统” 的英雄 形象。他们身上或许有着很多人性的弱点和缺陷, 哪怕他们 曾经是见利忘义、 贪图享受、 离经叛道、 苟延残喘的市井小人 物, 但最终能够找到灵魂上的皈依, 为自己的生命写下光辉的 一笔。这从某种程度上修改了人们对崇高和卑微的界定, 英 雄在他的作品中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而这样的重塑或许不 符合精英文化的某些观念, 但它似乎更能够贴合普通市民的 现实生活, 更具有人性化的特点, 从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就如同我们在 《大话西游》 片尾看到了一个与传统文化中的形 象截然不同的孙悟空, 他在经历了一番生离死别后, 终于感受 到道义的教化, 毅然地放弃了 “自我” 而成为 “殉道者” 。当他 带着最后一丝情愫, 对城楼上紫霞仙子的化身说出 “我爱你” 三个字时, 那表情足以让人潸然泪下。 随后, 他扛起金箍棒转 身决绝地离去, 逐渐消失在观众的视野中, 留在我们脑海中久 久挥之不去的是他眼神中深深的苍茫与凄凉。 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周星驰在他的电影里也清 晰地表达了对于小市民某些做派的反对, 或许这种反对没有 任何新的策略, 他的武器只是传统的伦理道德, 如父子之情、 兄弟之义等等, 而将不择手段和人欲横流归结为商业发展所 带来的道德上的放任以及其他的种种弊端。 这样的用传统伦 理道德的淳朴来对抗商业道德里自私丑陋的阴暗, 这又何尝 不是一种精神上的狂欢呢?当他以冷静的视角看到了我们当 今人的生存悲哀时, 他以在电影中这样一种方式向我们展现 出来, 让我们在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从而毫不留情地揭 露灵魂的创伤。 巴赫金从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和 拉伯雷的 《巨人传》 为出发点, 着重指出生活、 思维、 语言和艺 的效果则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电影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 周星驰作为一个电影创作者, “无厘头” 以他 式 的语言和对社会现实的解构与理想化重塑中, 为满足我们现 代人 “狂欢心理” 的同时, 带给我们更多的是无尽的反思。周 星驰电影中的 “狂欢文化” 是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蕴的, 这是 我们在研究其电影艺术时需要认真思考之处。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引言周星驰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审美意义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在电影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及其审美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揭示其作品背后的艺术魅力。
一、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无厘头喜剧元素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以无厘头为主,通过夸张、荒诞、讽刺等手法,将生活中的琐事、矛盾、冲突以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无厘头喜剧元素使得观众在欢笑中反思社会现象,进一步增强了电影的娱乐性和思考性。
2. 角色塑造与表演风格周星驰电影中的角色塑造独具特色,往往以夸张的造型、独特的言行举止以及幽默的对话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此外,周星驰本人在表演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他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幽默与讽刺并存周星驰电影中的幽默与讽刺并存,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物关系、道德观念等进行讽刺和批判,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这种幽默与讽刺的结合使得周星驰电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视觉审美周星驰电影在视觉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灯光效果等方面都体现了导演的审美观念。
通过精美的画面和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美的享受。
2. 情感共鸣周星驰电影以情感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人物塑造,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在电影中找到共鸣,使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温暖和感动。
3. 文化传承与价值观传递周星驰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使命。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三、结论周星驰电影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审美意义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其无厘头的喜剧元素、角色塑造与表演风格以及幽默与讽刺并存的特点,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一、引言周星驰,华语影坛的传奇人物,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刻的审美意义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带来了欢笑与娱乐,更在喜剧的外衣下,展现了人性的深度与生活的真实。
本文旨在探讨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及其审美意义,以揭示其作品背后的艺术魅力。
二、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独特的表演风格周星驰的表演风格是其电影喜剧元素的核心。
他以夸张、幽默的表演方式,将角色的情感、动作放大,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角色的内心世界。
他的表演风格既具有夸张的喜剧效果,又不失真实的人性关怀。
2. 丰富的题材选择周星驰的电影题材广泛,涵盖了爱情、家庭、社会等各个领域。
他善于从生活中挖掘喜剧元素,将平凡的生活场景、人物关系转化为具有喜剧效果的情节。
同时,他也在电影中探讨了社会的各种现象,以幽默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与美好。
3. 创新的电影语言周星驰的电影在叙事方式、画面表现等方面也具有独特的喜剧风格。
他善于运用创新的电影语言,将传统的叙事方式与现代的电影技巧相结合,使得电影既具有观赏性,又具有思考性。
三、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人性关怀周星驰的电影虽然以喜剧为主,但其中蕴含的人性关怀却让人深思。
他的电影中的角色虽然夸张、搞笑,但他们的情感、经历却与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息息相关。
通过电影中的角色,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人性的弱点与美好,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
2. 社会反思周星驰的电影往往以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的各种现象,引发观众的思考。
他的电影不仅具有娱乐性,更具有思考性。
通过电影中的情节、角色,观众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各种问题,从而引发思考与反思。
3. 艺术价值周星驰的电影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他的电影在表演、编剧、导演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的电影不仅具有观赏性,更具有艺术性。
他的作品在华语影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来的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论周星驰的电影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刻的审美意义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2024年周星驰电影的幽默语言研究》范文
《周星驰电影的幽默语言研究》篇一一、引言周星驰,作为华语电影界一位杰出的喜剧演员、导演,其电影作品在中国乃至全球都拥有广泛的影响力。
其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融合了方言、夸张的表演、机智的对话等多种元素,使得他的电影作品独具魅力。
本文旨在通过对周星驰电影的幽默语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语言风格的特点及运用技巧。
二、周星驰电影幽默语言的特点1. 方言的运用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经常运用各种方言,如粤语、普通话等。
这种方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电影的语言表现力,还使得观众在听到的同时产生亲切感和共鸣。
同时,通过方言的夸张演绎,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生动有趣。
2. 夸张的表演周星驰的表演风格以夸张著称,他将生活中的细节放大,通过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将喜剧效果发挥到极致。
这种夸张的表演方式,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故事。
3. 机智的对话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对话是幽默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善于运用机智、幽默的对话,使得角色之间的交流充满趣味。
这些对话往往富含哲理,让人在欢笑中思考人生。
三、周星驰电影幽默语言的运用技巧1. 情境融入周星驰的幽默语言往往与电影的情境紧密结合,通过将语言与情境相融合,使得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增强喜剧效果。
2. 角色塑造周星驰善于通过幽默语言塑造各种角色形象,使得角色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这些角色形象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电影的亮点。
3. 笑点设置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的笑点设置非常巧妙,他善于运用语言、动作、情境等多种元素,制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这些笑点设置往往让人捧腹大笑,同时也为电影增添了更多的趣味性。
四、周星驰电影幽默语言的影响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影响了无数观众。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在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还在全球华人社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他的幽默语言风格为华语喜剧电影树立了新的标杆,为后来的喜剧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五、结论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以其独特的幽默语言风格,成为了华语电影界的经典之作。
周星驰电影的香港市民文化心态
在 。 龙的 传人 》 中的父 亲 影射 传统 的英 片
雄 形 象 , 儿 子 ( 星驰 饰 ) 不 是 一 个 父 但 周 并
提 供 娱 乐 消 遣 功 能 . 部 分 作 品 中 , 兼 在 也
不 恭 。但 是 , 笑 之 余 , 们 也 应 有 所 感 欢 我
悟 。 事 实 上 , 星 驰 电影 的 存 在 无 疑 已经 周 成 为 一 种 文化 现象 , 星 驰 电 影 的 成 功 与 周 香 港 市 民文 化 心 态 密切 相 关 。 香港 电影 是 香港 文化 的写 照 , 现 出 的 是 一 种 平 民 文 表
级 弃 用 而 沦 为 卖 肉摊 主 。 时 一 具 价值 连 此 城 的恐 龙 骨 架 丢 失 , 是一 个 浑 身盔 甲 的 金
驰 的 全 方位 才 能 。 功 夫》 故 事发 生 在 上 《 的
侠之小者 , 侠仗义。 为武侠片。 行 名 则其 中 必 定 有 侠 者 的存 在 。 我们 看 看 周 星 驰 的这
些 电 影 ,找 找 传 统 的 武 侠 片 中侠 者 的 存
世纪 4 0年 代 的 上 海 ,一 个街 头 混 混 阿 星
( 星驰 饰 ) 困 顿 的 生 活充 满 迷 茫 , 自 周 对 对 己 前 途 的 憧 憬 竟 然 是 成 为 势 力 遍 及 整 个 城 市 、 忍 无 情 的黑 社 会 斧 头 帮 成 员 。 阿 残
星 试 图在 一 个 叫 “ 笼 城 寨 ” 地 方 对 居 猪 的
化风 格 和 后 现 代 文化 逻 辑 的 渗 透 。 港 电 香
以周星驰为例,论香港喜剧电影中“无厘头”的语言风格
以周星驰为例,论香港喜剧电影中“无厘头”的语言风格作者:苏芮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05期【摘要】周星驰在一段时间里成为了无数少男少女心中的“至尊宝”,他“无厘头”的喜剧风格在香港电影界收获了良好口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里也添加了一剂“温情”的调料。
【关键词】喜剧;无厘头语言;周星驰;更新;电影市场;受众地位中图分类号:J9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159-011980年,港产片不论是在票房还是在制作上都堪称奇迹。
当时的香港号称“亚洲好莱坞”。
随着香港电影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香港喜剧更更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1909年,香港的第一部短片《偷烧鸭》是一部喜剧片,而第一部有声片《傻仔洞房》也是一部喜剧片,并且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从此,香港电影人对喜剧电影情有独钟。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香港喜剧电影的繁荣期,以粤语喜剧电影为主,多数导演和演员开始纷纷转型。
由于当时还处于学习摸索期,部分电影制作水准不够精良,有滥竽充数之嫌。
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香港的喜剧电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期,许氏兄弟、新艺城影业公司以及成龙电影形成了香港喜剧电影的三足鼎立之势。
到20世纪90年代,香港电影进入了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无厘头喜剧电影时代,1990年电影《赌圣》在香港上映,一时间,周星驰从跑龙套的小演员摇身一变成了香港电影界的巨星,星途一片大好。
这也是周星驰在香港电影界最受欢迎的时期,他的名字成了票房的保障。
在1992年香港统计的前十名票房影片中,由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武状元苏乞儿》《家有喜事》《鹿鼎记2》《审死官》等五部影片获得了票房的前五名,其无厘头的喜剧风格成为了香港喜剧电影的典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香港喜剧电影市场也逐渐出现衰败之势,许多人开始探讨,是否一代喜剧巨星会因此陨落,但周星驰用他的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
他开始与时俱进,调整自己的思路,转行做起了导演,相继推出了《少林足球》《功夫》《长江七号》《西游·降魔篇》《美人鱼》等影片,其中前三部都有意无意地表达了“草根”的尊严。
香港一级纯黄大片
香港一级纯黄大片标题:香港一级纯黄大片——文化传承与审美思考引言:香港一级纯黄大片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被一些人视为情欲和色情的渠道。
然而,我们在评价这个话题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审美思考。
本文将从香港电影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审美观点等方面来探讨香港一级纯黄大片的存在和影响。
一、香港电影的历史香港电影起步于20世纪初,经历了无数风雨,但坚持了下来。
凭借其独特的地理和历史背景,香港电影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创造力。
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香港电影以其艺术、情节和技术成就赢得了国际的声誉。
二、香港电影的文化传承香港电影工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努力保持其独特的文化传承。
从武打片到谍战片,再到近年来的港产片,香港电影始终坚持将独特的文化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这种文化传承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香港一级纯黄大片的存在。
三、审美思考与创作审美是人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不同地区和文化对于美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香港一级纯黄大片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电影,其背后的审美观点也值得我们进行思考。
从电影创作的角度来看,香港电影一直致力于满足观众的需求,这也是为何香港一级纯黄大片会有一定市场的原因。
四、道德伦理观与法律制度香港作为一个全球化城市,其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
虽然香港也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来限制色情内容的传播,但是由于法律的制约和市场需求,一些低俗的电影作品仍然存在。
这使得香港一级纯黄大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流传。
结论:尽管对于香港一级纯黄大片的评价存在争议,但我们不能忽视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审美思考。
香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既反映了社会观念的变迁,又塑造了人们对美的认知。
因此,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深入思考和探讨这一话题,以更全面、客观的视角来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法律和道德伦理观的重要性,为电影创作者提供更规范和有序的创作环境,促进电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香港喜剧电影的特质与影响 ——以周星驰影片为例
22中国电影评论Chinese Film Review与晚熟的中国大陆电影相比,独居一隅的香港是一个早熟的电影产地。
或许是因为它曾经历了英国殖民的历史吧,它的西化之早,程度之深,在整个世界范围来看,都是极为特别的。
众所周知,现代电影是西方的产物,无论是远东,亦或是拉美,都只是现代电影辐射与接受的地域,在原创性方面,并不足与西方电影平起平坐。
香港却是个例,因为产生于这一地区的电影不仅悠久,而且质量很高,它几乎全盘接受了英国电影的优点,同时又能渗透进特有的港文化元素,终于成就了香港电影在亚洲影坛的一席之位。
单独将香港电影作为分析对象,那么有一个人是不得不提的,他的作品,无论是以演员的身份,还是以导演的身份,都制造了当年票房的新高。
这个人便是香港喜剧巨星周星驰。
在2016年,他的《西游降魔篇》还着实在影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在影视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内地佳作日渐出头的今天,他的作品往往不能再如早年那般英伟,但谁都不能否认,周星驰确实代表了20世纪90年代香港喜剧电影的最高成就。
以他的作品为分析中心,可以深入挖掘香港喜剧的特质与影响。
一、 笑着哭:喜剧作品中的真情在娱乐方式并不那么丰富的21世纪前后,周星驰的电影几乎是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无法避免的话题,不熟悉周星驰的电影,当时会被视作落伍的象征。
而周星驰的影片也确实给那个时代的观众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周星驰的作品致力于传递喜剧的精【作者简介】崔冠华,男,河南浚县人,河南工学院讲师。
香港喜剧电影的特质与影响——以周星驰影片为例崔冠华电影《西游降魔篇》剧照2017年第20期神,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但在同时,周星驰的作品能够在搞笑背后传递着人间的真情与真爱,可谓完美诠释了喜剧应该有的真精神。
德裔美国学者艾卡特迈斯曾在《喜剧:变相的真情表述》一文中说到:“喜剧并非仅仅是将观众逗乐的戏种,若真如此理解,那太小瞧了喜剧的精神。
像悲剧一样,喜剧还要传递真情。
或者说,一切电影都应传递真情,因为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还是角色,都是有情感的人。
香港文化
口郑淑玉摘要: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与香港市民文化心态密切相关。
周星驰电影无疑是香港文化结果。
香港市民侠客心态、香港市民赌博心态和香港饮食文化在周星驰电影中均有折射.并同时构成了周星驰电影的特殊审美意蕴。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香港文化心态审美意蕴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是香港类型宣告了新武侠电影的辉煌。
武侠片是具有他没有壮语豪言。
相反,他是个好色的侠.最成功的典范。
由周星驰主演或导演的“无民族性的类型片,它是由儒道精神所构筑他是个有才的侠,他是个幽默的侠.他最厘头”电影也逐渐成为周星驰电影的代的影像世界。
它将仁义、侠义、正义以及道终还赢得了爱情。
这不正是我们略带幻觉称。
周星驰电影充满着嬉戏、调侃与玩的飘逸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至善至美.并而又真实的心中豪侠吗? 但是,欢笑之余,我们也应有所通过对男性英雄行为的塑造来获得对它的《功夫》继续延续周星驰最擅长的觉悟。
事实上,周星驰电影的存在无疑已经赞美和完成载道的言说根人物,力争上游”的主题。
全片结合壮观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与周星驰电影却将“侠之大者”疏离成的传统武术动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周星香港市民文化心态密切相关。
香港电影是“英雄的失落”。
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驰的全方位才能。
《功夫》的故事发生在上香港文化的写照,表现出的是一种平民文侠之小者,行侠仗义。
名为武侠片。
则其中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一个街头混混阿星化风格和后现代文化逻辑的渗透。
香港电必定有侠者的存在。
我们看看周星驰的这(周星驰饰)对困顿的生活充满迷茫,对自影突出表现为一种“娱乐模式”.即“强调些电影,找找传统的武侠片中侠者的存己前途的憧憬竟为处于现代社会紧张生活节奏中的人们在。
龙的传人》片中的父亲影射传统的英城市、残忍无情的黑社会斧头帮成员。
阿提供娱乐消遣功能.在部分作品中,也兼雄形象,但儿子(周星驰饰)并不是一个父星试图在一个叫“猪笼城寨”的地方对居有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功能”。
恫星驰电传子受的武打小英雄,而是一个爱打台球民进行敲诈。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和艺术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艺术摘要:周星驰电影作为华语影坛驰骋了二十多年而经久不衰的经典,已成为了中国当代大众中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周星驰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塑造了独具一格的“无厘头"喜剧类型,引领了香港喜剧电影的一个时代,其透过“无厘头”风格展现出的娱乐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以周星驰的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成长经历,浅析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无厘头,喜剧,艺术;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大致以“无厘头”风格为典型代表,而“无厘头”也成为了周星驰的标志,这种风格的形成也与周星驰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很好的代表了当时香港草根一族的生存境遇。
这也使他最终成功的从草根成为了当今华语影坛的“喜剧之王”。
一、喜剧风格之——无厘头“无厘头"是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进行莫名其妙地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的目的。
‘无厘头’是粤方言,指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
在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系列中有很多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其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
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
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无厘头,往往透过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不经意间触及社会和事物的本质,将表现方式贫民化、娱乐化.令人欢笑之余,也能有所悟.“无厘头"与其说是搞笑与讽刺方式,不如说是香港社会心理的体现,民间意识形态的表述。
它旨在解构悲剧与崇高,嘲笑天真和理想。
“无厘头”影片在中国香港生长并形成电影界的独特景观,有它特定的文化土壤。
它可以说是香港人当下集体意识的反映,展示出香港人的精神状态。
“无厘头”电影成为香港市民文化的一种符号指称,一种身份象征,是迎合了新生代的文化需求.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电影是香港社会信息的传播,也是市民精神的折射。
二、“无厘头"电影之--艺术在周星驰所创作的众多“无厘头”电影当中,确实也不乏艺术,这首先表现在其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上:包括对传统道德、传统观念等的重新诠释,以达到解构经典、展现现代社会面貌的目的。
以丑为美:从周星驰电影的丑女谈起
以丑为美:从周星驰电影的丑女谈起
张敏灵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6(000)019
【摘要】周星驰的电影将美女变丑,这是其一贯手法.以丑为美作为一种审美观,被周星驰发挥到了极致.美与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丑为美与主观体验的美感有关.运用这种关系和规律,方能发现美,创造美.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张敏灵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无厘头电影的"变"与"不变"——从周星驰的电影说起 [J], 刘金亮;王静静
2.漫谈电影中草根人物的喜与悲——以周星驰电影为例 [J], 何泽楷
3.漫谈电影中草根人物的喜与悲——以周星驰电影为例 [J], 何泽楷
4.论当代电影"文学性"之必要——以周星驰"西游"电影为例 [J], 王柯入;韦强
5.从后现代大众文化语境看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对周星驰喜剧电影的解析 [J], 赵思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功夫》的“成长”——周星驰电影个案研究
作者: 卫华
作者机构: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副教授、文艺学博士研究生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13-14页
主题词: 成长主题;无厘头;功夫;电影新作;小人物;电影文本;包租;精神复活;童年期;集体无意识
摘要: <正> 《功夫》,是著名影星周星驰近来电影新作。
影片继承周氏无厘头文化的一贯风格,嬉笑调侃,皆成文章,作为香港市民集体无意识的积淀物,充分体现出通俗性、市民性、多元性、颠覆性等特点。
曾有专业人氏评论,周氏电影的无厘头文化应属于后现代文化一脉的分演,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颠覆和反判。
[1]这些评论有可取之处,但我以为,《功夫》影片在一系列搞笑造成解构倾向的同时,也用肯定性的笔触传达了一些比较严肃的意蕴主题。
而这,集中表现为电影文本有意无意所叙写的'成长'话题。
《叶问》系列与香港电影本土化的突围
《叶问》系列与香港电影本土化的突围
郑淑玉
【期刊名称】《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02
【摘要】香港电影本土化的坚守与创新是当前中国电影界普遍关注和思考的重要命题.近年来,伴随着电影市场的多元化,香港电影基本上已失去了其独有的本土特征.从2008年至2013年间电影市场上出现的《叶问》系列作品均取得了极高的票房和荣誉.《叶问》系列的成功与其坚持香港电影本土化并积极探索创新密切相关.【总页数】4页(P37-40)
【作者】郑淑玉
【作者单位】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贵州兴义562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5
【相关文献】
1.香港电影节重头戏:第五个叶问 [J], 周碧书;
2.近年香港电影“叶问现象”初探 [J], 沈鲁;王杰祥
3.《叶问》系列与香港电影本土化的突围 [J], 郑淑玉;
4.《叶问》系列与香港电影本土化的突围 [J], 郑淑玉;
5.香港电影\"鲜浪潮\"——从新生代导演的突围看香港电影的本土化和主体性 [J], 王海洲;周奕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星驰电影的传统文学因陈
作者: 郑淑玉[1]
作者机构: [1]新乡学院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24-25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9期
主题词: 周星驰电影;传统文学;继承与创新
摘要:周星驰"无厘头"电影表现出其独具特色的、不同于其他文化样式的文化功能。
周星驰电影对传统正统的社会秩序进行解构,但同时它也无法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
周星驰电影是在传统文化条件下的一种创新,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着传统文化的制约和规范。
在文学意义上,周星驰电影突出地表现了对传统文学的吸收、继承与创新。
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
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
蔡洪声
【期刊名称】《当代电影》
【年(卷),期】1997()3
【摘要】香港电影中的中华文化脉络一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香港电影有着其独特的发展轨迹。
尽管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同时也有着明显的中华文化的脉络。
这一脉络,从1913年香港电影创作历史正式开始———黎民伟等创建华美影片公司并拍摄《庄子试妻》之时,就已...
【总页数】6页(P4-9)
【关键词】香港电影;文化脉络;中华文化;香港社会;电影工作者;导演;西方文化;日本侵略者;电影创作;影片
【作者】蔡洪声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09.2
【相关文献】
1.后原初性:认同的再造和想象的重组——反思1997-2007 香港电影的"中国脉络" [J], 张颐武
2.香港电影与中华文化 [J], 谭亚明;
3.\"中华文化共同体\"构建脉络中的《红楼梦》 [J], 陈荣阳
4.当东方好莱坞遭遇好莱坞——简析香港电影工业的经济文化脉络及生存发展策略[J], 司若
5.香港电影发展脉络 [J], 蔡洪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A S T E R 93例如:A看起精彩得很。
B快直起腰,不然要变驼背的。
A句可以在“起”后加上“来”变成“看起来精彩得很”,就变成“V+起来”的句式,“起来”表示“看”动作的发生并逐渐强化。
B句如果不是特别强调命令口吻的祈使句,一般要在句末加“来”,变成“快直起腰来”。
(三)贵阳话有部分带“起”的句式和北京话用法相同例如:把垃圾捡起来。
/把头抬起来。
但是,有种特殊表达需要注意,例如:我吃不起了。
这个句子包含两种意义:1.和北京话表达相同,表示因为缺少钱财等外因不能进行下去,类似的表达还有:这辆车价格不菲,我买不起了。
2.贵阳话特殊表达方式。
相当于北京话“我吃不下了”,这是因为本身饱了,是内因所致。
(四)尽管贵阳话部分带“起”的句式等同于北京话相应表达但是对待另一部分表达一定要进行特殊对待,不能混淆,否则会发生错误例如:他躺起的。
→﹡他躺着的。
这是因为一味把“起”等同于“着”。
如果要表达“躺”这个状态,可以改成“他是躺着的。
”用“是”来强调“躺”这个状态的持续。
再如:快拿起去。
→﹡快拿着去。
此处“起”不等同于“着”,“拿起”不是“去”的伴随状态,而近似于连动结构先“拿着”再“去”。
四、从信息修辞学的角度对“起”字在贵阳方言中的使用效果作出解释(一)信息修辞就是根据信息的种类,选择适合语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传递最大的信息量例如前面所提的“倒”和“起”在一定的语境下是等同的,但特殊情况下需要根据上下文选择,如贵阳话里可以说“说倒说倒就哭了”,但不能说“说起说起就哭了。
”(二)信息修辞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冗余信息”,它是“超过传递需要量的信息从接受的角度看,冗余信息是对信息的确定性、有序性和可预见程度的计量。
”例如:他把东西送起去。
/他把东西送去。
其中“起”就是冗余信息,“起”字有无不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但它坚定了“送”这个动作。
五、结语存在就是美。
方言不存在好听、难听之分。
作为一种地域性的语言,方言是一种沟通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贵阳话代表了贵阳地域范围内的语言文化,是任何方言甚至普通话都无法取代的。
即使汉语需要规范化,也不会影响方言的存在和发展。
参考文献:[1]王建设.《贵阳话中的动态助词—倒》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温锁林.《现代汉语语用平面研究》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3]叶南.《信息修辞学》四川:天地出版社,2004.[4]张斌.《简明现代汉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陈珊: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对外汉语教学方向。
)摘 要: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与香港电影主题文化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与香港喜剧电影文化一脉相承。
作为类型影片的一种,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同样遵循的是香港电影的商业化道路。
关键词:周星驰 “无厘头”电影 香港电影文化周星驰是香港电影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周星驰的存在无疑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周星驰电影的成功与香港电影文化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香港电影文化的大环境就不会有周星驰电影。
一、香港电影的主题与文化历程香港电影(Hong Kong Film)是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1901年香港出现第一家电影院喜来园,开始放映国外无声默片。
1913年,黎民伟与美国华美影片公司合作摄制了《庄子论周星驰电影与香港电影文化郑淑玉试妻》,标志着香港电影制作的开始。
1930年,黎北海等创办香港影片公司,黎民伟创办联华影业公司,香港电影事业开始步入大规模运作阶段。
联华影业公司拍摄的社会教育片、爱国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
正如黎民伟联华影业公司成立宣言中所言“公司之电影旨在超迈思想,纯洁道德,敦厚风俗”,黎氏宣言在相当一段时间规范着香港电影的文化内涵与走势。
香港电影在二次大战后迅速复兴。
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推邵氏“黄梅调”电影。
代表导演是李翰祥。
黄梅调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深受香港与东南亚华人的喜爱。
李翰祥拍摄的《貂蝉》、《江山美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黄梅调电影,引发了整整十年的“黄梅调”高潮。
黄梅调影片的流行有其重要的社会文化心理。
战后香港人对文化认同迷失的强烈追寻孕育了黄梅调电影的流行。
正如许乐博士在《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所言:在这些黄梅调电影中,邵氏不经意间为海外华人建构起了一个想象中的家国世界。
这样一个虚幻的影像世界在当时一度满足了海外华人对于祖国和家乡的思念之情。
二、“无厘头”狂热与香港喜剧电影文化香港自有电影以来,喜剧一直是主流。
香港喜剧电影也是极具香港本土特色的一个重要类型片种。
李翰祥、楚原、许氏兄弟、张坚庭、周星驰,这些几乎伴随了一代人成长的喜剧明星,他们的许多影片巧妙地反映了香港几十年来的社会状况,在嬉笑怒骂、妙趣横生中张扬着逆境中求生存的草根精神。
香港喜剧片反映世俗日常生活,重在描摹人生万象,针砭人性缺陷和弱点。
鬼马喜剧的代表是许氏兄弟。
1974年,许冠文、许冠杰、许冠英自组许氏兄弟公司,公司的处女作喜剧片《鬼马双星》创造当年港产片的票房纪录。
1976年,许冠文编导喜剧片《半斤八两》,该片成为该年度港片票房冠军。
《鬼马双星》和《半斤八两》的推出打破了武打片独霸香港影坛的局面,极大地推动了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喜剧的丰富和发展。
功夫喜剧的代表是成龙。
1978年,成龙因主演《蛇形刁手》和《醉拳》而一举成名,并因此成就了一个新型片种:功夫喜剧。
它是传统喜剧片与功夫片的相互结合,这种喜剧风格不但注重现实生活和语言趣味,而且还有着极强的动作性。
提到“无厘头”喜剧,必然想到周星驰。
“无厘头”是粤方言,本应写作“无来头”,因粤方言“来”字与“厘”字读音相近,故写作“无厘头”,一般指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
上世纪九十年代,周星驰的出现,令香港喜剧电影达到了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虽然整个香港电影业并无太大起色,并有下滑的趋势,但只要是周星驰主演的喜剧电影,必定十分卖座。
1990年,《赌圣》创下了香港票房历史最高的新纪录,周星驰亦成为喜剧新贵。
之后,《赌侠》、《龙的传人》、《无敌幸运星》等片让其喜剧天才一展无余,“无厘头”风格也逐渐形成。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出现,足以让观众重返戏院。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将喜剧过分夸张,过分搞笑。
至今周星驰的《鹿鼎记》、《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国产凌凌漆》、《大话西游》仍是“无厘头”风格的代表作。
“无厘头”文化是香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以周星驰为代表的次文化,并长期主导香港娱乐文化。
“无厘头”文化透过香港喜剧影视作品的流行而发展,并被华语地区广泛接受,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亦广泛接受其喜剧艺术的表演形式,并逐渐运用在现实生活中。
“无厘头”将嬉闹与搞笑,夸张与纵乐推至极致。
美国电影学者大卫•波德威尔在评述周星驰电影时谈到“那些张狂的娱人作品,其实包括出色的创意与匠心独运的技艺,是香港给全球文化的最大贡献。
”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周星驰电影在娱乐精神引导下所取得的美学财富之一。
“无厘头”文化充斥草根式笑话、触动受众神经质的幽默表演,并利用表面毫无逻辑关联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表现出人物出人意表、看似矛盾的行为方式,效果往往滑稽可笑。
“无厘头”文化无疑反映了港人的消极态度及九七之后的集体宣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香港人心底里面对回归的那份陌生感和恐惧感。
三、“无厘头”喜剧与香港商业电影文化众所周知,香港电影走的是商业化道路,具有浓厚的商业味道。
在香港,任何文化现象最终会与商业之间存在着联系。
“打开文化的外衣,商业常常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有人把这种文化命名为工业文化,当文化被商业渗透的时候,文化就只是形式,似有似无,商业才是目的。
”香港电影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试图以娱乐影片作为主打开拓市场,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香港特有的中西交融文化特点孕育了香港电影商业文化的繁荣。
香港电影强调实用化和大众化,商业化的主流使得香港的通俗文艺十分兴旺。
香港受现代化、商业化市场冲击,流行的大多是通俗文化的商品。
因此,香港导演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市场需要什么。
市场、观众永远是香港电影的风向标。
正如陈嘉上向《燕赵都市报》记者许岩发做的剖析所言,“香港导演和内地导演的成长经历十分不同,香港导演看电影是到电影院去,他们很清楚地知道观众的反映。
……香港导演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磨砺出来的,所以‘拍电影给观众看’这个概念在香港导演心里是根深蒂固的。
”作为类型影片的一种,周星驰“无厘头”电影被多数观众肯定并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在追求喜剧效果时有着鲜明的商业化特点。
在高度商业化的香港影坛,周星驰“无厘头”电影自然会遵循一条很商业化的道路。
周星驰曾经也坦言自己是个很商业的人,商业电影需要迎合大众。
因此,对于与王晶、刘镇伟等人的合作影片,周星驰也承认绝大多数是遵循商业模式的运作。
周星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电影均以商业化运作和表现。
进入21世纪,作为导演的周星驰开始认真地表达自己的一些东西,开始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思考,重视人性本质的表现,为高度商业化的香港电影注入了难得的温情主义。
“拍商业片不能只考虑赚钱,正像要达到一个目标,而不考虑目标一样”,所以,拍电影的目的是什么?电影的本质是什么?这些问题经常拷问周星驰,也拷问着他的电影。
周星驰没有忘记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与社会良心。
2008年,周星驰隆重推出《长江七号》。
参考文献:[]黎民伟.联华影业公司成立宣言[N].玉洁冰清特刊,1926.[2]许乐.香港电影的文化历程(1958-2007)[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3][美]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4]卢惠贞.极富喜剧性:内地人眼中的香港文[EB/OL]. /a/20070626/000018.htm[5]高敬德.香港走向文化绿洲[EB/OL].http://view.news. /a/20070626/000017.htm[6]许岩发.香港和内地电影迟早大融合——访第28届金像奖主席陈嘉上[N].燕赵都市报,2009.[7]李少白.电影历史及理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郑淑玉:新乡学院文学院讲师,河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影视与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