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数据处理基线重复性、相关表格、ITRF框架转换参数及其速率、欧拉矢量
ITRF框架间转换精度分析

测绘技术装备Geomatics Technolony anU Equipmevt Voi.22No.0 Dee.2420第22卷第4期202。
年12月ITRF框架间转换精度分析杨雄1龚川2,高智刚1(1.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陕西西安710054;2.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湖北武汉433071)Accuracy Analysis of Coordinate Transforming between ITRF FrameworksK4NG Xiong,GONG⑴呃几,GAO Zhinang摘要:坐标框架是进行高精度测量的基础,为了实现不同坐标框架间的高精度快速转换,针对七参数法推导了程序化设计的转换公式,并自编程序实现程序化快速转换,通过实际算例验证其转换精度,同时系统地分析影响转换精度的因素。
结果表明,采用七参数转换法的转换精度在毫米级,最大误差不超过厘米级,符合坐标转换精度要求;不同框架间板块运动对转换精度影响较大,对于不同历元、不同框架之间的转换,历元对转换精度的影响大于框架的影响。
关键词:ITRF框架;坐标转换;七参数法;精度分析Keyworcls:ITRF Frameworo;Cooroinaiv Transformation;SnBdomPar M p S o U;Acchracc Analvsii;中图法分类号:P222.21引言地心四维参考框架[1-5],即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精度最高的参考框架。
由于地球形状不断变化,随着各种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契合应用的协议地球参考系并尽可能与之接近,国际地球自转服务局每隔一定年限便会推出精度更高的ITRF框架版本[3],所有参考框架都包括站点位置和速度。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框架下观测得到的坐标数据采用的坐标框架以及历元并不统一,在利用不同参考框架和不同时期的数据时,需要将其归算到同一框架、同一历元下才能进行数据处理,即对数据进行ITRF框架和历元间的转换。
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方法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的不容易一页一页总结的,用积分来换吧!第一章全球定位系统概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目前包括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GLONASS。
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COMPASS以及欧洲联盟正在建设的伽利略系统GALILEO GPS利用卫星发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具有全球、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测速和授时功能。
GPS主要由GPS(GPS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用户接受处理部分组成,GPS地面监控部分有分布在全球的若干个跟踪站组成的监控系统组成,跟踪站被分为主控站、监控站和注入站。
GPS用户部分有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组成。
GPS实施计划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
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
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
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
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接收机。
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
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
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了GPS系统进入了工程建设阶段,这种工作卫星称为Block Ⅱ和BlockⅡA型卫星。
这两组卫星差别是:Block Ⅱ只能存储14天用的导航电文(每天更新三次);而BlockⅡA卫星能存储180天用的导航电文,确保在特殊情况下使用GPS卫星。
实用的GPS网即(21颗工作卫星+3颗备用卫星)GPS星座已建立,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
GPS的特点: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测站无需通视、可提供三维坐标、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
功能多,应用广GPS卫星信号包括测距码信号(即P码和C/A码信号)、导航电文(或称D码,即数据码信号)和载波信号。
GPS卫星的导航电文主要包括:卫星星历、时钟改正参数、电离层时延改正参数、遥测码,以及由C/A码确定P 码信号时的交接码等参数。
云南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坐标转换部分

相同历元不同框架坐标比较
相同历元不同框架点位坐标差异,下表以昆明站为例
IGS坐标
X(m)
Y(m)
Z(m) ΔX(m) ΔY(m) ΔZ(m)
ITRF2000
-1281255.473
5640746.079
2682880.117
-0.0318,-0.0024,-0.0203
ITRF2005
ITRF2000 ITRF2005
-1281255.565
5640746.060
2682880.057
IGS站坐标和速度场的解算精度
σ X(mm)
10
σY(mm) 22
σZ(mm) 12
1.0
1.0
1.0
-0.0317, 0.0035.-0.0147
σX1(mm) σY1(mm) σZ1(mm)
3.7 8.3 4.3 0.2 0.4 0.2
顾及全部7参数和椭球大小变化的转化公式又称为广义大地坐 标微分公式或广义变换椭球微分公式。
dB
- sinBcosL M+H
dL
=
-
(N
sinL + H)cosB
dH
cosBcosL
- sinBsinL M+H cosL
(N + H)cosB cosBsinL
cosB
M+H 0
sinB
T (t) T (tk ) T (t tk )
GPS C级网转换到CGCS2000 坐标系
从ITRF2000转换到以前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历元1997. 0)
转换参数
T1(cm) T2(cm) T3(cm)
Dppb
R1.001" R2.001" R3.001"
itrf2014至cgcs2000坐标转换方法研究及精度分析

意历元 t 的三维坐标至 CGCS2000 的坐标转换可以看作
是至 ITRF97 框架、历元 2000 0 的坐标转换ꎬ转换分为
两步ꎬ第一步先将历元 t 时刻的 ITRF2014 框架下三维坐
标转换到 ITRF97 框架下坐标ꎬ第二步将 ITRF97 框架下
据及地球定向参数( EOP ) 来具体实现 [2] ꎮ 与之前发
布的 ITRF 框架相比ꎬITRF2014 在两个方面做了明显
的改进ꎬ一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ꎬ首次利用 4 种大地测
量技术对全球跟踪站相应时间序列做了半年或一年期
的空间估算ꎬ二是通过拟合全球地震带附近的跟踪站
点的 GNSS 数据ꎬ建立了震后变形模型( PSD) 并应用
2020 年 5 月
May.2020
城 市 勘 测
第2期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No.2
引文格式:王智ꎬ陈鹏ꎬ孙晓丽等. ITRF2014 至 CGCS2000 坐标转换方法研究及精度分析[ J] . 城市勘测ꎬ2020(2) :119-122.
关键词:ITRF2014ꎻCGCS2000ꎻ坐标转换ꎻ速度场
1 概 述
了验证ꎬ得到了厘米级的转换精度ꎮ
立、维持、更新国际天球参考框架( ICRF) 、国际地球参
2 转换方法及模型
威机构ꎬ不定期更新 ITRF 框架信息及参数
ꎮ 2016
系ꎬ其建立是通过联测我国 GPS 连续运行基准站等 6 个
考框架 ITRF2014ꎬ它是根据 4 种大地测量技术( GNSS、
于相关产品中 [3] ꎮ
ITRF框架基准在高精度GPS测量中的统一

第22卷第6期孝感学院学报VO L.22 NO.6 2002年12月JOURNA L OF XIAOG AN UNIVERSITY DEC.2002 ITRF框架基准在高精度GPS测量中的统一余方达,郝国芳(孝感学院城建系,湖北孝感432100)摘 要:介绍了ITRF(国际地球参考框架)的建立及不同ITRF框架基准的转换关系,讨论了高精度G PS测量中地面点基准的转换。
关键词:ITRF;G PS;基准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44(2002)06-0083-03 参考系统是为了表示位置坐标而定的类似于标尺作用的参照物。
例如,若将椭球体看作参照物,则椭球表面的经线、纬线、法线及相应刻度共同构成参考系统;若将3条笛卡儿坐标轴看作参照物,则坐标中心、坐标轴及其刻度共同构成参考系统。
在参考系统的具体实现中,不可能把椭球体或笛卡儿坐标这类人为定义的东西具体标出来,而只能代之以固定在地球上的一组标记及其坐标和其他一些参数间接地表示出来。
这组标记就是一个框架,换言之,框架就是参考系统的具体实现,例如,ITRF就是ITRS的具体实现[1]。
ITRF最初的实现是以BTS为基础(Boucher,Al2 tamini,1989)且其原点位于地球的质心但有10cm 的误差。
其方位与BTS一致。
1 ITRF框架的建立1.1 IERS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是ITRF的发布机构,IERS于1988年由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共同建立,用以取代BIH国际时间局的地球自转部分和原有的IPMS国际极移服务。
IERS 同时也是FAG S天文与地球物理数据分析服务联盟和成员之一。
根据创立时的委托协议,IERS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维持国际天球参考系统和框架, ICRS和ICRF维持国际地球参考系统和框架,即ITRS和ITRF为当前应用和长期研究提供及时准确的地球自转参数,即E OP’IERS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观测和分析,来完成对上述参考框架和地球自转的监测。
ITRF2008框架简介_成英燕

3
ITRF2008 站分布
ITRF2008 网站由 580 个站址的 934 站组成 ( 图 1) , 117 个在南半球。 其中 463 个在北半球, 包括装备 有目前运行的两个及以上技术手段的 84 个并置站, 84 个 并 置 站 中 除 了 提供各技术之间的 局 部 联 系。 Dionysos( 希 腊 ) 站 并 置 DORIS 和 移 动 的 SLR, Richmond( 弗吉尼亚州, SLR 和 美国 ) 并置 VLBI, DORIS 外, 其他所有的并置站都包括永久性 GPS [4 ] 站 。 VLBI, SLR 和 DORIS 并 置 站 比 较 少 ( 有 8 个 VLBISLR, 10 个 VLBIDORIS 和 10 个 SLRDORIS) , 无法将这 3 个独立技术进行可靠的综 GPS 在 ITRF 综合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合。 因此, 即 [5 ] GPS 与其他 3 个技术之间共 连接其他 3 个技术 。 137 个联系向量: 44 个联系 VLBI, 48 个联系 SLR, 45
1
引言
国际地球参考系统 ( ITRS) 由国际地球自转与
*
0916 收稿日期:2011基金项目:国家重大基础测绘项目 ( B2551 ) 1964 年生, 作者简介:成英燕, 女, 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 大地测量及 GPS 数据处理. E - mail: yycheng@ casm. ac. cn
技术 中心
表1 Tab. 1
IAG 服务所提交的技术解情况
Technology solution submited by IAG
解类型 约束 不加 松驰 最小 最小 EOP 站
时间跨度
IVS 1980. 0 - 2009. 0 法方程 ILRS 1983. 0 - 2009. 0 IGS 1997. 0 - 2009. 5 IDS 1993. 0 - 2009. 0 方差与 协方差 方差与 协方差 方差与 协方差
ITRF2014框架下地面沉降GNSS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ITRF2014框架下地面沉降GNSS数据处理方法研究谢方丁黎刘璐王建文(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陕西西安710054)摘要:2016年1月,最新版本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14发布,目前IGS发布的精密星历以及卫星和GNSS天线的天线高改正数据也是基于ITRF2014的,在新的国际框架下利用GNSS严密的分析地面沉降势在必行。
本文利用国内某地面沉降严重地区的GNSS数据,基于ITRF2014、瞬时参考历元,详细介绍了利用GNSS 分析地面沉降的数据处理方法,并利用框架转换参数、参数年变化率及转换模型,将成果转换至已有资料的相同基准,分析比较重合点,获取点位年变化量,以便后期对沉降严重地区密切的监测,对今后利用GNSS 高精度分析地面沉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ITRF2014地面沉降速度场GNSS数据处理1引言2016年1月,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earth rotation service,IERS)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2014[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ITRF也在不断的更新,目前已经有13个版本了,ITRF2014[2]比起ITRF2008[3][4]更精准、稳定,一方面是由于观测数据的增加、观测站的增加以及模型的改善;另一方面ITRF2014首次考虑了由大气造成的非潮汐负载效应。
目前ITRF2014全面应用,IGS精密星历采用的新基准为ITRF2014,利用GPS分析地面沉降也应考虑到ITRF2014框架,本文详细介绍了在ITRF2014框架下,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地面沉降数据处理,并考虑上期成果非ITRF2014下的成果,研究两期成果怎样进行地面沉降分析的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我国某沉降严重地区,数据观测时间为2017年262-305,共计42天。
观测GNSS 点60个,点位均按照GNSS B级网的要求进行观测。
ITRF简介

ITRF站点坐标用大地坐标形式表示时推荐采用全球通用
的GPS的大地测量基本常数目前采用的GRS 80是 IUGG1979年推荐的,其椭球参数为:
a=6378137m α = 1:298.257 GM=3.986005*10^14 m^3s^-2 ω =7.2921115*10^-5 rad*s^-1
,计算时 大多给这些站很强的约束,这样建立的坐标系 应与ITRF有很好的一致性
国际大地参考框架
• 台站网的解通过内约束或者固定若干台站的坐标和速
度连到国际大地参考框架,解的时间序列可表为:
X(t) X 0 V (t t 0 ) X i (t)
i
X0 : 参考历元的台站位置 V : 线性运动速度
国际大地参考系(ITRF)简 介
国际大地参考框架
是迄今为止现行最适宜的参考框架。
融合了各种大地空间测量技术的力量。
比任何独立的参考框架都更为精准。 将ITRF作为共用的GNSS参考框架有利于框架的共考框架和ITRF参考框架易
于结合。
据我所知:GNSS参考框架已经与ITRF有了联系。 GNSS参考框架应该考虑到测站速度。
ITRF与IGS(国际GPS服务)
关系: ITRF为IGS提供绝对的长期基准
IGS提供全球GPS观测数据并改进ITRF解
ITR和维持地区性大地坐标系 中的作用
1、地区坐标系建立时用到了IGS的精密星历和地球定向
参数EOP,而IGS精密星历的参考框架是属于ITRF的
2、地区坐标系建立所用的起始站为ITRF框架中的站点
国际大地参考框架
国际大地参考框架是由IERS机构负责监测的对ITRS实现的
大地测量控制点坐标转换技术规范

大地测量控制点坐标转换技术规范目录前言 (3)1. 范围 (4)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2.1. 术语和定义 (4)2.2. 缩略语 (5)3. 控制点类型 (6)3.1. 控制点分类 (6)3.2. 控制点精度 (6)3.3. 控制点使用原则 (7)4. 控制点坐标转换模型及适用范围 (7)5.1. 坐标系 (7)5.2. 坐标转换模型 (8)5.3. 模型选用和适用范围 (14)5. 控制点坐标转换 (15)5.1. 省、地市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坐标归算 (15)5.2. 省、地市级卫星大地控制网点坐标归算 (20)5.3. WGS-84控制点坐标归算 (21)5.4. 其他控制点坐标转换 (21)6. 精度要求 (22)6.1. 省级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点坐标归算精度要求 (22)6.2. 地市级卫星大地控制网点坐标转换精度要求 (22)6.3. 坐标转换精度评定方法 (22)参考文献 (24)前言本标准的起草规则依据GB/T 1.1-2009。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鹏飞、成英燕、秘金钟、王华、欧海平、文汉江、徐彥田。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地测量控制点坐标转换到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技术要求,包括重合点选取、标转换模型、转换方法、精度评价等。
本标准适用于地方独立坐标系、1954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WGS-84坐标系,以及ITRF框架下的大地测量控制点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坐标转换。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1.坐标转换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采用适用的转换模型和转换参数,将大地测量控制点坐标从某一坐标系转换到另一坐标系。
2.1.2.坐标归算coordinate reduction根据板块运动速度计算测站的速度,并依据计算速度将站点坐标从某-.历元归算到另一历元。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资料

按ITRF框架间转换关系进行转换
21
历元
(1)星表历元:由于岁差和章动以及自行的影响,
各种天体的天球坐标都随时变化。因此,星表所 列的各种天体的天球坐标,都只能是对应于某一 特定时刻的。 (2)观测历元:为了比较不同时刻的观测结果,需 要注明观测资料所对应的观测时刻,这种时刻称 为观测历元。 现在ITRF框架中使用的标准历元是J2000.0。前 缀“J”代表这是一个儒略历元。在使用J2000.0前 的标准历元是B1950.0,前缀“B” 代表这是一个 贝塞耳历元。贝塞耳历元在1984年前使用,现在 使用的是儒略历元。
17
ITRF 和IGS 的关系
使用的IGS产品 框架 ITRF92 ITRF93 ITRF94 ITRF96 ITRF97 IGS97 IGS00 IGS00b IGS05 GPS周 0730-0781 0782-0859 0860-0947 0948-1020 1021-1064 1065-1142 1143-1252 1253-1399 1400日期 1994年1月-1994年12月 1995年1月-1996年6月 1996年6月-1998年3月 1998年3月-1999年7月 1999年8月-2000年6月 2000年6月-2001年12月 2001年12月-2004年1月 2004年1月-2006年10月 2006年11月至今
& s (t = 2000.0) = s (1998.0) + s ⋅ (2000.0 − 1998.0)
基于当前历元、ITRF2005框架下站 坐标转换到CGCS2000示例
确定基准变化引起的站点位移
& Tx (t = 2000.0) = Tx (1998.0) + Tx ⋅ (2000.0 − 1998.0) & T (t = 2000.0) = T (1998.0) + T ⋅ (2000.0 − 1998.0)
ITRF框架的相互转化

收稿 日期 :0 90 —6 20 -91
基金项目: 国家基础测绘项 目
作者简介 : 刘立 , ,96年生 , 男 18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 G S 数据处理. NS E—m i l l cs 6 . o a :ui a@13 cm l i  ̄u
12 4
大地测量与地球 动力学
3 0卷
IR yuig1 as r a o aa e r an u cdb E S( rnfr ai aa ees n e ts r T Fb s 4t nf t np rm t s n o n e yI R 7t s m t nprm t dt i r e )a n r o i m e a o o ra h ra e
e c so o r i ae r tc n i trlv 1 n e fc o d n t sa e a e tmee e e .
K e r s:TRF; c o dn t r n f r a in;ta so a in p r me e ;GS;s l- o ie r g a y wo d I o r ia e ta so m t o r n f r to a a tr I m efc mp ld p o r m
Ab t a t T eDolm ht o ec0dntso I S u drdf rn IR a et nf me t o e s r c h rbe sta h w t 0ria f G n e ie t T F cnb r s r di o t r h e fe a o n h
itrf采用了vlbislrllrdoris和gps等多种空间技术综合多个数据分析中心的解算结果形成的地球参考框架有一系列测站相对于某一参考历元的坐标和位移速度构成了国际参考框架itrf即它是通过一组固定于地球表面而且只作线性运动的大地点的坐标及坐标变化速率组成igs网站的计算结果是itrf联合解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从itrf1988到itrf2005其观测模型是随时间变化的
ITRF2014参考框架的实现与改进

ITRF2014参考框架的实现与改进吕浩;吕志平;崔阳;王宇谱;翟树峰【摘要】The latest realiz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Terrestrial Reference Frame (ITRF) is the ITRF2014, published by the IERS in January 2016.The ITRF2014 is realized by combining solutions of different space geodesy techniques.In the preparation for ITRF2014, the non-linear motions are modeled for the first time, including the estimation of the seasonal term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PSD) models.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datum definition, the input data and the data processing strategy are introduced.And the main improvements ofITRF2014,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versions of ITRF, are analyzed.%ITRF2014通过对多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解的联合处理,在ITRF2014建立过程中首次对非线性运动建模,包括季节性变化的估计和震后形变(PSD)模型的应用.针对基准定义、输入数据和数据处理策略等方面介绍ITRF2014实现的基本情况,并对之前版本进行优化改进.【期刊名称】《测绘工程》【年(卷),期】2017(026)009【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ITRF2014;非线性运动;震后形变;基准;转换参数【作者】吕浩;吕志平;崔阳;王宇谱;翟树峰【作者单位】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450000;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空间信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4国际地球自转与参考系统服务(IERS)于1988年由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IUGG)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共同建立,用以取代国际时间局(BIH)的地球自转部分和原有的国际极移服务(IPMS)。
内蒙古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与速度场确定

0.引言内蒙古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是内蒙古现代三维测绘基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现代三维测绘基准建设主要目标是在内蒙古自治区利用当今卫星定位技术的最新理论和技术,综合运用通讯、精密几何水准测量以及大地水准面精化等最新技术,建立与国家测绘基准相一致的、高精度、三维、动态、地心、实用的省级新一代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以三维、高精度、多功能的定位成果为“数字内蒙古”、国土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城市规划等经济建设和科学研究提供广泛的测绘服务。
主要内容包括:建立集平面、高程信息于一体的且覆盖全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的综合性高精度三维控制网;确定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建立一个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高效率、高覆盖率的连续运行基准站系统,并向用户提供精密卫星定位和导航服务;构建内蒙古自治区现代三维测绘基准。
内蒙古自治区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建设项目从2007年启动,截至目前,在自治区全境已建成160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结合全区似大地水准面精化、GPSB级网,建立自治区现代大地测量基准,满足各行各业精确内蒙古连续运行基准站网数据处理与速度场确定□方民(内蒙古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摘要本文应用GAMIT/GLOBK软件对内蒙古连续运行基准站2011~2015期间的数据进行了处理,最终确定了基准站的坐标与速度场。
分析了基准站坐标及速度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内蒙古连续运行基准站在ITRF2008框架下水平运动速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垂直速度场的变化规律为绝大多数基准站都存在小幅的上升运动。
但位于包头站存在较为显著的下沉运动,包头市地处河套平原,其下沉可能与当地过度开采地下水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基准站网;GAMIT/GLOBK;速度场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7319(2016)05-0035-07定位的需要。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CORS网数据长于1年的基准站,确定了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CGCS2000)下的坐标和速度场,建立了与国家测绘基准一致的、高精度的、动态的、地心的内蒙古区域坐标参考框架。
2022年工程测量卫星定位测量100分

2022年工程测量卫星定位测量100分一、单选题【本题型共15道题】1.GPS相对定位解算出的基线向量()。
A.属于WGS-84坐标系B.属于ITRF坐标框架C.属于CGCS2000坐标系D.与采用的星历数据所属的坐标系相同用户答案:[D] 得分:3.002.在GPS静态控制网测量中,与三角形网相比,多边形网()。
A.工作量更大B.是精度.可靠性.作业效率以及作业成本的一个综合平衡,可以满足大部分工程测量项目的需要C.可靠性差,不能满足工程测量项目的精度要求D.网中闭合环的边数没有限制,可根据工程要求灵活设计用户答案:[B] 得分:3.003.求取不同基准间的坐标转换三参数,需要至少()个已知控制点A.1B.3C.4D.6用户答案:[A] 得分:3.004.C/A码的码长度为1023比特,周期为()。
A.267天B.1天C.1msD.0.02s用户答案:[C] 得分:3.005.在进行GPS静态控制网外业观测时,()应相同。
A.天线高B.采样间隔及卫星高度角参数C.接收机型号D.交通工具用户答案:[B] 得分:3.006.GPS RTK测量属于()。
A.相对定位B.静态测量C.单点定位D.绝对定位用户答案:[A] 得分:3.007.在GNSS测量中,仅利用卫星观测值,相对定位方法()。
A.可以解算出基线端点处的高精度绝对坐标。
B.仅可解算出接收机天线间的相对位置,也就是基线向量,但无法确定基线端点的绝对坐标。
C.解算结果属于WGS-84坐标系,即使解算过程中采用IGS提供的精密星历。
D.基线向量的计算精度最高可达分米级。
用户答案:[D] 得分:3.008.关于多路径效应,下述说法错误的是()。
A.多路径效应是指在GPS测量中,被测站附近的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反射波)进入接收机天线,和直接来自卫星的信号(直射波)产生干涉,从而使观测值偏离真值的现象 B.多路径效应与观测环境有关C.测站附近的大面积水域.大型建筑等不会产生多路径效应D.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观测时间削弱多路径误差。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数据处理基线重复性、相关表格、ITRF框架转换参数及其速率、欧拉矢量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基线重复性A.1 重复性定义重复性定义见公式A.1:()211212211⎥⎥⎥⎥⎥⎦⎤⎢⎢⎢⎢⎢⎣⎡-•-=∑∑==ni C n i C m i ii C C n n R σσ ........................... (A.1) 式中:n ——同一基线的总观测时段数;i C ——一个时段的基线某一分量或边长;2i C σ——该时段i 相应于i C 分量的方差;m C ——各时段的加权平均值。
附录 B(资料性附录)数据处理相关表格B.1 基准站测站信息表表B.1给出了基准站测站信息的示例。
表B.1 测站信息表B.2 数据质量分析统计表数据质量分析统计表见表B.2表B.2 数据质量分析统计表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ITRF 框架转换参数及其速率C.1 转换参数符号表示及单位表C.1规定了转换参数的符号表示及单位。
表C.1 转换参数符号表示及单位t 毫米/年(mm/y )10 /年(ppb/y)毫角秒/年(0.001"/y)C.2 从ITRF 框架转参数与速率表C.2~C.4规定了ITRF 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
表C.2 从ITRF2000转换到以前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x y Tz x y Rz 6.7 6.1 -18.5 1.55 0.00 0.00 0.00 1997.0表C.3 ITRF2005转换到 ITRF2000的转换参数与速率x T y Tz T x R y Rz R 0.1 -0.8 -5.8 0.40 0.000 0.000 0.000 表C.4 ITRF2008转换到以前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x y Tz T x y R z -2.0 -0.9 -4.7 0.94 0.00 0.00 0.00 2000.0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欧拉矢量D.1 测站速度计算⎥⎥⎥⎦⎤⎢⎢⎢⎣⎡⎥⎥⎥⎦⎤⎢⎢⎢⎣⎡ΩΩ-Ω-ΩΩΩ-=⎥⎥⎥⎦⎤⎢⎢⎢⎣⎡Z Y X V V V XY X Z Y ZZ Y X 000.......................... (D.1)式中:X V 、Y V 、Z V ——计算的速度值分量;X 、Y 、Z ——测站坐标;X Ω、Y Ω、Z Ω——测站所在板块欧拉矢量,取值见表D.1。
GPS基线快速计算与跟踪方法探讨

GPS基线快速计算与跟踪方法探讨
方颖;江在森;王敏;申彤
【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年(卷),期】2005(25)4
【摘要】为减少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的GPS最终解的滞后时间,及时跟踪地壳形变的动态,利用提取的GPS长期运动背景外推GPS每日最终解;同时以松弛解H文件中的协方差矩阵为约束条件,对松弛解H文件中的坐标进行7参数转换,得到ITRF2000框架下的GPS当日坐标;用外推的GPS当日解、GPS最终解和H文件分别计算基线长,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然后,为了从大量的基线中找出变化幅度较大的基线,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析(EOF)方法对活动地块内基线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实现对GPS基线的动态跟踪与监视.
【总页数】4页(P38-41)
【作者】方颖;江在森;王敏;申彤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7
【相关文献】
1.无标准基线场下的 GPS 接收机检定方法探讨 [J], 李燕军;龚真春;范孝忠;胡敏
2.利用商用软件TGO加载精密星历进行GPS基线解算的方法探讨 [J], 刘延军;李培军
3.GPS控制网基线解算优化方法探讨 [J], 张海港;张国梁
4.Monte Carlo法跟踪随机运动颗粒中吸附动力学的快速计算方法 [J], 孙树瑜;尹卫平
5.利用单频GPS代替双频GPS进行短基线变形监测的探究 [J], 刘浩;葛汉文;周照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GPS测量网与局部网的变换计算示例

GPS测量网与局部网的变换计算示例
常庆生
【期刊名称】《海洋测绘》
【年(卷),期】1994(000)003
【摘要】我们施测的GPS测量网与局部网有11个点重合观测。
现将此网称为重合网,见图1。
图中GPS测量网的新点未绘出。
【总页数】9页(P29-37)
【作者】常庆生
【作者单位】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28.4
【相关文献】
1.工程测量中GPS独立坐标网的计算方法 [J], 卢力强
2.平面相似变换法在常规网与GPS网整体连接上的应用 [J], 程礼鹏;黄荣义;杨德勤
3.局部GPS网坐标变换参数的直接解 [J], 黄筱蓉
4.第四讲:GPS网与地面网的联合处理及其变换 [J], 黄丁发
5.局部椭球下GPS网的地方坐标变换 [J], 沈云中;刘大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TRF2000与ITRF2005的差异对GNSS数据处理的影响

- 0. 22 0. 40 0. 45 0. 36 0. 33 0. 63
111
mm,标准差均在 1 mm 以内) 。以 JIXN-DLHA 基线 为例,差值绝大部分分布在 - 0. 5 ~ 1 mm 内( 图 3) 。
表 1 坐标转换后 ITRF2000 和 ITRF2005 下的基线长度差 Tab. 1 Differences of baseline lengths between ITRF2000
在 高 精 度 GNSS 数 据 处 理 中,分 别 选 用 ITRF2000 和 ITRF2005 作为 GNSS 数据处理的基准 框架得到的结果是否有差别、有多大的差别、该差别 对形变分析是否有影响等都需要进行研究。因此, 本文基于实测的 GNSS 连续观测和流动观测数据分 析了 ITRF2000 和 ITRF2005 下测站坐标、基线长度、 区域水平速度场的差异,以期为高精度 GNSS 数据 处理和不同时期 GNSS 数据处理成果转换提供依据 或参考。
* 收稿日期:2011-06-02 基金项目: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 201008007,200908029) 作者简介:占伟,男,1983 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 GNSS 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工作. E - mail: zw000373@ 163. com
110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31 卷
and ITRF2005 after transformation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基线长度 基线名
( mm) ( mm) ( mm) ( mm) ( km)
BJSH-BJFS - 1. 0 0.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基线重复性
A.1 重复性定义
重复性定义见公式A.1:
()2
11
21
2211⎥⎥⎥⎥
⎥⎦
⎤⎢⎢⎢⎢⎢
⎣
⎡-•-=∑∑==n
i C n i C m i i
i C C n n R σσ ........................... (A.1) 式中:
n ——同一基线的总观测时段数;
i C ——一个时段的基线某一分量或边长;
2i C σ——该时段i 相应于i C 分量的方差;
m C ——各时段的加权平均值。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数据处理相关表格
B.1 基准站测站信息表
表B.1给出了基准站测站信息的示例。
表B.1 测站信息表
B.2 数据质量分析统计表
数据质量分析统计表见表B.2
表B.2 数据质量分析统计表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ITRF 框架转换参数及其速率
C.1 转换参数符号表示及单位
表C.1规定了转换参数的符号表示及单位。
表C.1 转换参数符号表示及单位
t 毫米/年(mm/y )
10 /年(ppb/y)
毫角秒/年(0.001"/y)
C.2 从ITRF 框架转参数与速率
表C.2~C.4规定了ITRF 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
表C.2 从ITRF2000转换到以前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
x y T
z x y R
z 6.7 6.1 -18.5 1.55 0.00 0.00 0.00 1997.0
表C.3 ITRF2005转换到 ITRF2000的转换参数与速率
x T y T
z T x R y R
z R 0.1 -0.8 -5.8 0.40 0.000 0.000 0.000 表C.4 ITRF2008转换到以前框架的转换参数与速率
x y T
z T x y R z -2.0 -0.9 -4.7 0.94 0.00 0.00 0.00 2000.0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欧拉矢量
D.1 测站速度计算
⎥⎥⎥
⎦
⎤
⎢⎢⎢⎣⎡⎥⎥⎥⎦⎤⎢⎢⎢⎣
⎡ΩΩ-Ω-ΩΩΩ-=⎥⎥⎥⎦⎤⎢⎢⎢⎣
⎡Z Y X V V V X
Y X Z Y Z
Z Y X 000.......................... (D.1)
式中:
X V 、Y V 、Z V ——计算的速度值分量;
X 、Y 、Z ——测站坐标;
X Ω、Y Ω、Z Ω
——测站所在板块欧拉矢量,取值见表D.1。
表D.1 CPM- CGCS2000 20个板块欧拉矢量及板块拟合误差表
表D.1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