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

合集下载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教案—01绪论
第课时
教学任务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重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难点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
多媒体
授课日期
第二节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一、遗传和生理成熟
1.遗传2.生理成熟
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1.环境2.教育→具体环境
三、主观因素
1.幼儿自身心理:
2.幼儿活动:
情感目标:理解理论的重要意义
重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难点
各个学派儿童发展的理论
教学后记
这部分内容属于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而且流派很多,理论也很繁杂。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如果不接本只需要理解理论代表人,和理论观点即可;接本的同学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大家可以结合云课堂上面的课程视频深入学习。云课堂为大家提供了深入学习的机会。
—保证幼儿身心健康
社会环境:社会、生活水平方式、家庭状况等
—影响心理
2.教育,社会环境中最重要因素,
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父母教育、教师教育、社会教育)
3.具体环境:
主要包括:家庭、幼儿园和托幼机构、电视等各种媒体
【材料】看电视对儿童的四大不良影响
1.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受限。看电视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行为,会阻碍孩子体会真实的世界,限制其想象力。3岁前,大脑发育应完成约80%。经常看电视会延缓大脑发育,且这一影响是不可逆的。
1.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个性(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2.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研究对象:学前儿童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习教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习教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第三章,主题为“幼儿认知发展”,详细内容包括幼儿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的特点及发展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心理发展,提高教育实践中的观察能力和指导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及心理过程的特点。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幼儿在幼儿园活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

2. 理论讲解:(1)幼儿感知发展:介绍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结合实例讲解。

(2)幼儿记忆发展:分析幼儿记忆的特点,举例说明。

(3)幼儿想象发展:阐述幼儿想象的特点,结合实践案例分析。

(4)幼儿思维发展:讲解幼儿思维发展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2. 内容:(1)感知发展(2)记忆发展(3)想象发展(4)思维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2)分析幼儿记忆的发展规律。

(3)举例说明幼儿想象的特点。

(4)谈谈你对幼儿思维发展的认识。

2. 答案:(1)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逐渐完善,空间感知和时间感知能力逐渐发展。

(2)幼儿记忆的发展规律:从无意识记忆向有意识记忆发展,记忆容量逐渐扩大,记忆内容从简单到复杂。

(3)幼儿想象的特点: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初步发展;想象内容具有模仿性、象征性、夸张性。

(4)幼儿思维发展的认识: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性和价值1.2 儿童发展概述掌握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了解儿童发展的不同理论和观点1.3 研究方法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掌握如何观察、记录和分析儿童行为和发展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和注意力理解儿童感知觉和注意力的发展过程学习如何促进儿童的感知觉和注意力发展2.2 记忆和语言掌握儿童记忆和语言的发展特点探索如何促进儿童记忆和语言能力的提升2.3 思维和问题解决了解儿童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成长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第三章:儿童情感和社会发展3.1 情感和情绪发展掌握儿童情感和情绪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理解和管理儿童的情感和情绪3.2 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理解儿童社会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学习如何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技巧和合作能力3.3 道德和价值观探索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学习如何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第四章:儿童个性和自我意识发展4.1 个性特征和人格发展掌握儿童个性特征和人格的发展过程探索如何培养儿童的积极个性和健康人格4.2 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理解儿童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的形成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4.3 自尊和自信探索儿童自尊和自信的培养方法学习如何提高儿童的自尊和自信心第五章:儿童发展中的问题和干预策略5.1 常见发展问题了解儿童发展中常见的问题和挑战学习如何识别和应对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5.2 干预策略和方法掌握儿童发展中的干预策略和方法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和支持促进儿童的发展5.3 家庭和学校的合作理解家庭和学校在儿童发展中的合作重要性第六章:儿童发展中的心理健康6.1 心理健康概述理解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学习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和识别方法6.2 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掌握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常见类型探索针对儿童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干预策略6.3 心理创伤和逆境了解儿童心理创伤和逆境的影响学习如何帮助儿童应对心理创伤和逆境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发展7.1 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特殊儿童的定义和分类标准学习如何识别和评估特殊儿童的需求7.2 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掌握特殊儿童的发展特点和挑战探索如何适应和支持特殊儿童的发展7.3 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了解特殊教育的原则和目标学习特殊教育的策略和方法,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发展第八章:文化和社会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1 文化背景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发展的差异学习如何尊重和促进儿童的文化多样性8.2 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掌握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8.3 社会公正和平等了解社会公正和平等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学习如何推动社会公正和平等,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九章: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9.1 观察和评估的重要性理解观察和评估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学习有效观察和评估儿童发展的方法和技巧9.2 发展适宜的评估工具掌握常用的评估工具和量表探索如何选择和使用适合儿童发展的评估工具9.3 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了解评估结果对儿童教育和干预的意义学习如何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教学改进和家长支持第十章:未来趋势和研究前沿10.1 技术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理解科技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和机会学习如何利用技术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10.2 跨学科研究的兴起掌握跨学科研究在儿童发展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儿童发展研究10.3 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了解儿童发展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学习如何为儿童发展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重点关注儿童感知觉、记忆、语言、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学前心理学》课程精品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课程精品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课程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幼儿感知发展2. 幼儿记忆发展3. 幼儿想象发展4. 幼儿思维发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幼儿教育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心理发展,提高学生的幼儿教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中各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及作用。

教学重点:幼儿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认知发展。

2. 讲解:(1)幼儿感知发展:介绍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举例说明。

(2)幼儿记忆发展:讲解幼儿记忆发展的规律,结合实例分析。

(3)幼儿想象发展:阐述幼儿想象发展的特点,举例说明。

(4)幼儿思维发展:分析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3. 课堂互动:针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4.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幼儿认知发展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心理学》第三章幼儿认知发展2. 内容:(1)幼儿感知发展(2)幼儿记忆发展(3)幼儿想象发展(4)幼儿思维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2)举例说明幼儿记忆发展的规律。

(3)分析幼儿想象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4)论述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及其教育意义。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幼儿认知发展在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推荐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加深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6.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7.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紧密围绕幼儿认知发展这一核心主题,确保所选章节内容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 儿童发展概述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1.3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儿童发展心理学的重要人物及其贡献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2.1 感知觉发展理解感知觉的基本概念掌握感知觉发展的基本规律2.2 思维发展了解思维的基本类型掌握思维发展的基本规律2.3 语言发展理解语言的基本概念掌握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三章:儿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3.1 情绪发展理解情绪的基本概念掌握情绪发展的基本规律3.2 社会性发展了解社会性发展的基本概念掌握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3.3 自我认知发展理解自我认知的基本概念掌握自我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第四章:儿童人格发展4.1 人格发展理论了解人格发展的重要理论掌握人格发展的基本规律4.2 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理解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基本因素掌握影响儿童人格发展的具体因素4.3 常见的人格问题及干预策略了解常见的人格问题掌握针对人格问题的干预策略第五章:儿童发展评估5.1 儿童发展评估概述理解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概念掌握儿童发展评估的基本方法5.2 儿童发展评估工具了解常用的儿童发展评估工具掌握儿童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儿童发展评估报告的基本结构第六章:婴儿期发展6.1 婴儿期概述了解婴儿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婴儿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6.2 婴儿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婴儿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婴儿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6.3 婴儿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婴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婴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七章:幼儿期发展7.1 幼儿期概述了解幼儿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7.2 幼儿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幼儿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幼儿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7.3 幼儿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幼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幼儿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八章:学龄前期发展8.1 学龄前期概述了解学龄前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学龄前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8.2 学龄前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学龄前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前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8.3 学龄前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学龄前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前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九章:学龄期发展9.1 学龄期概述了解学龄期的发展特点掌握学龄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9.2 学龄期的认知发展理解学龄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9.3 学龄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学龄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学龄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第十章:青春期发展10.1 青春期概述了解青春期的发展特点掌握青春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10.2 青春期的认知发展理解青春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青春期认知发展的主要趋势10.3 青春期的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了解青春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特点掌握青春期情绪与社会性发展的主要趋势10.4 青春期的心理卫生与辅导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掌握青春期心理卫生与辅导的基本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关注章节:第二章、第三章、第四节、第六章、第八章补充和说明:第二章(儿童认知发展):重点关注儿童感知觉、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首页注: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主要内容】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熟悉: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3次课讲稿【复习旧课】上节课教学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格塞尔的成熟学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和班杜拉的行为主义学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等理论。

了解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引入课题:【自我分析】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

概括起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

一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一、影响儿童发展的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

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

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1
分心
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
2
粗心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表,帮助学前儿童保持关注。
3
焦虑
使用放松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学前儿童减轻焦虑情绪。
评估学前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工具
1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前儿童的注意 力表现,评估他们的注意 力发展。
2 问卷调查
向家长和教师提供问卷, 了解学前儿童的注意力状 况。
生理因素
大脑结构和神经递质等生理 因素在注意力发展中扮演重 要角色。
培养学前儿童注意力的方法
正念训练
通过正念练习,教导学前儿童如 何集中注意力和提高自控能力。
户外游戏
引导学前儿童参与户外游戏,帮 助他们锻炼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拼图游戏
鼓励学前儿童玩拼图游戏,促进 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
常见注意力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三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注意力是学前儿童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它对学习、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等 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注意力的定义和重要性
注意力是指个体对特定刺激的心理过程,它决定了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程 度和集中能力。良好的注意力有助于学前儿童提高学习效果和适应社会环境。
特别注意力阶段的发展
3 认知测试
使用认知测试工具,测量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能力。
总结和重点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发展是重要的心理学话题。了解注意力的定义、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以及培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支意力集中在多个目标
上,并持续一段时间。
3
选择注意
学前儿童逐渐能够选择特定细节并将其 排除在注意力之外。
维持注意
学前儿童能够保持对目标的注意力,即 使有干扰也能继续集中。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2024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优秀教案一、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2.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2. 研究方法及意义。

教学难点:1. 研究方法的运用;2. 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教学准备:PPT、教材、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家研究什么。

2. 新课导入:介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4. 讲解研究方法:讲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

5. 分析研究意义:讨论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如对教育、心理干预的指导作用。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二、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2.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3. 心理发展的理论。

教学重点:1. 心理发展的规律;2. 影响因素及理论。

教学难点:1. 规律的运用;2. 理解不同心理发展理论。

教学准备:PPT、教材、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如顺序性、阶段性等。

3.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

4. 讲解影响因素:讲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5. 介绍心理发展理论:介绍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如弗洛伊德、皮亚杰等。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讨论。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案简介章节名称:第三章认知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课题:认识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概念,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意义教学重点: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课时:4(第二周)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学生对本节课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学生更倾向于师生交流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对对学生兴趣的引导性很重要.《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课题:认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教学目标:掌握西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早期研究;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发展教学重点:西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教学难点:理解各学派的理论观点课时:4(第三周)教学反思:本部分理论学习结合每个学说所做的实验来讲,发现学生对实验的过程很感兴趣,但是对学说的理论部分仍然没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课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基本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能力目标:具备根据学前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来分析儿童行为的能力3.德育目标:具备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学方法:授课,图片,讨论, 互动游戏课时:2课时(第四周)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基础比较薄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些许不足,这也影响到学习兴趣,结合案例教学,学生只对案例感兴趣,但是大多数学生无法结合理论知识去理解案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还要好好的思考。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课题: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基本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关系’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2.能力目标:具备根据学前儿童不同的年龄特征来分析儿童行为的能力3.德育目标:具备幼儿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教学重、难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趋势\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教学方法:授课,图片,讨论, 互动游戏课时:2课时(第四周)教学反思:观看电影之前,给学生发放课堂任务单,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电影。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材的第四章,主要学习了幼儿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包括:1. 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2. 幼儿情绪情感的类型、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3. 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4.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阶段,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2. 认识幼儿情绪情感的类型、表达方式和影响因素,掌握调节幼儿情绪情感的方法;3. 理解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能够分析幼儿的行为和个性特点;4. 掌握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提高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的阶段和规律,幼儿情绪情感的影响因素和调节方法,幼儿个性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2. 教学重点: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幼儿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幼儿个性的表现和培养,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幼儿的行为和活动,引起学生对幼儿发展心理学的兴趣和关注;2. 讲解:分别讲解幼儿认知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和特点;3. 例题: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幼儿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4. 练习:让学生通过做练习题的方式,检验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六、板书设计1. 幼儿认知发展:特点、阶段、规律;2. 幼儿情绪情感:类型、表达方式、影响因素、调节方法;3. 幼儿个性:形成、发展、规律、培养;4. 幼儿社会性发展:内容、过程、影响因素、教育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分析一个幼儿的行为和发展特点;2. 作业答案:略。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2024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完整全套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及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学前儿童心理异常的识别与干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深入理解;2. 学前儿童心理异常的识别与干预。

教学重点:1. 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等方面的发展特点;2. 心理学理论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案例分析材料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学前儿童在认知、情感、社会性、语言等方面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第3章至第6章内容,结合PPT课件、视频等教具,使学生深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

3. 实践情景引入:设计实际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4.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2. 内容:分四个主题,用思维导图形式呈现,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2)分析一个学前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3)谈谈你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认识。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次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1)阅读相关学术论文,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

(2)参加实际观察活动,深入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现状。

(3)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9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9篇)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模板(共9篇)仅葬送了孩子应有的许多宝贵品质,还塑造了他们逆反心理极强的反社会品格,是完全不可取的。

(3)宽容型模式。

这一类家庭的典型特征是对孩子放任不管,任其自由发展,家庭成员之间互不干涉,父母对孩子没有明确的要求,奖惩不明。

这类父母对教育子女方面持消极态度,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必自通”的放任观念。

处于这种养而不教不管的家庭里的孩子,难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俗话说“不管不教要变坏”。

一旦家庭出现危机或孩子本身发生问题,而父母再来行使职权则已悔之晚矣。

(4)权威—民主型模式。

这类父母与子女之间有着积极的情感交流,既尊重、理解孩子,又对孩子事事处处提出严格要求;既高度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激励孩子去做其所喜欢而又力所能及的事情;既让孩子直言不讳,敢于发表意见,又对孩子的幼稚和错误谆谆善诱,而不是无端训斥。

调查表明,权威——民主型家庭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一般都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心理品格特征。

第三是从家庭物质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人格影响来看,家庭的物质环境包家庭经济状况,衣、食、住、行的条件等。

它们的优劣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人格发展。

(1)收入(体现为经济状况)一般认为,家庭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子女的语言、适应能力和智力的发育均优于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

在后者,家庭中所暴露出的紧张事件较前者为多;另外,在这种家庭中,心理和社会交往机会少,子女就象父母一样产生焦虑和抑郁。

倘若父母文化水平低,育儿技能差,就更易造成子女的行为问题。

(2)职业父母的文化程度与职业做为构成家庭智力环境的基本因素,对子女智力发育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父母不仅通过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还通过对子女教育的形式与投资产生影响,父母职业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主要是由其文化程度所决定的。

(3)住房条件住房的整齐清洁和文化气息会对子女的人格发展造成影响,一般说来,整洁有条理的环境会给人以美感,它不仅使孩子感觉心情愉悦,同时还有利于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的举止与良好的习惯。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首页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主要内容】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熟悉: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3次课讲稿【复习旧课】上节课教学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格塞尔的成熟学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和班杜拉的行为主义学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等理论。

了解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引入课题:【自我分析】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

概括起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

一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一、影响儿童发展的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

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

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一些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有近乎相同的智力。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一、教学内容1.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培养学生分析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因素的能力;3. 帮助学生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模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成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学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儿童心理变化的过程,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怎样的过程?”2. 理论讲解:详细介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发展阶段。

教学细节:结合教材内容,以PPT形式展示,配合实例讲解。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视频中的儿童心理发展情况。

教学细节:引导学生关注视频中的关键信息,提出问题:“视频中儿童心理发展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4. 例题讲解:针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给出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给定案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

教学细节: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细节: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理论;2. 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3. 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个具体案例,探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答案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详细分析,不少于500字。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认识,以及如何关注和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答案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自身实际,进行论述,不少于5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儿童心理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 儿童心理发展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应用;3. 儿童心理发展异常的原因及干预措施。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案(第三章注意)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案(第三章注意)

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案(第三章注意)第一篇: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案(第三章注意)《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3章: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教学目的] :理解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及西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发展。

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趋势;了解学前儿童注意的意义、发生发展,及对分心的克服。

[重、难点]:重点包括,理解、掌握基本概念(注意、有意注意、无意注意);熟练掌握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趋势;及对克服儿童分心的办法运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授课,结合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一、注意及其功能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严格的说,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其他心理过程的一种积极状态,但这种状态却构成了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注意的动力特征来自于它的基本功能。

一般认为注意有两大功能:1、选择功能;2、监督和调节功能。

二、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

随着儿童成长,注意不断发展。

原始的注意行为:新生儿有一种无条件反射。

大的声音会使他暂停吸吮及手脚的动作;明亮的物体会引起视线的片刻停留。

这种无条件定向反射可以说是最原始的初级的注意,即定向性注意。

其主要是外界事物的特点引起的。

这种本能的定向性注意在儿童以至成人的活动中不会消失,比如,突然出现的巨大声响,总是会引起本能的“是什么”反射。

但是,这种定向性注意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占据的地位日益缩小。

三、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

研究表明,新生儿对外界事物已有选择性注意。

且其选择性带有规律性倾向,这些倾向主要表现在视觉方面,也称为视觉偏好。

婴儿注意的选择有以下偏好:偏好复杂的刺激物;偏好曲线多于直线;偏好不规则的模式多于规则的模式;偏好密度大的轮廓多于密度小的轮廓;偏好集中的刺激物多于分散的刺激物;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

四、学前儿童注意分散的原因和防止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1、无关刺激的干扰;2、疲劳;3、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习教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习教案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学前儿童心理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幼儿认知发展”展开,重点探讨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启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2. 掌握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发展规律。

3. 学会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幼儿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幼儿认知发展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重点: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游戏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幼儿认知发展问题的思考。

2. 理论讲解:分析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幼儿认知发展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幼儿认知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心得。

7.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

六、板书设计1. 学前儿童心理学——幼儿认知发展2. 内容:(1)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2)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的心理发展规律(3)教育启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

2. 答案:(1)幼儿在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发展特点包括:具体性、直观性、情绪性、主观性、发展性等。

(2)实例分析: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采用生动、具体、有趣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深入学习幼儿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提高自身理论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3首页注:1、授课顺序:指《授课计划》中顺序次数2、讲授课题:章/节题目,或实践教学课题等名称【教学主要内容】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熟悉: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重点与难点】1、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2、影响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教学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教学后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 3次课讲稿【复习旧课】上节课教学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理论流派:格塞尔的成熟学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华生和班杜拉的行为主义学说、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等理论。

了解了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方法,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

【引入新课及讲授新课】引入课题:【自我分析】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你心理的发展?是怎样影响的?举例说明。

概括起来,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

一般可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

一、影响儿童发展的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指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

而这些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

我们可归结为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两大类。

(一)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

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其中对心理发展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特征。

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初的自然物质前提。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1)提供人类发展的最初自然物质前提。

人类共有的遗传因素是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儿童有可能达到一定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心理水平的最初的、最基本的条件。

(2)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

一些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说明,同卵双生子有近乎相同的智力。

同卵双生子是有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发育而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素质。

英国心理学家西里儿•伯特(Cyril Burt)的研究材料表明:在一起长大的无血缘关系的儿童智力相关很小,而有血缘关系的儿童之间的智力相关依家族谱系的亲近程度而逐渐增高,同卵双生子的智商有很高的相关。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詹森(Jenson,1968)对8个国家100多种有关不同亲属关系者的智商相关的研究材料作了总结,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儿童与亲生父母的智商相关高于与养父母的;异卵双生子与一般兄妹间的智商相关相似;同卵双生子的智商相关最高。

遗传关系越近,智力发展越相似。

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指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或水平,也称生理发展。

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明显的表现在发展的方向顺序和发展速度上。

其方向顺序是按所谓的首尾方向(从头到脚)和近远方向(从中轴到边缘)。

如:儿童头部发育最早,其次是躯干,在世上肢,然后是下肢。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次之,最后是生殖系统。

生理成熟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物质前提。

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作用是:使心理活动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

【案例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A·Gesell)的双生子爬梯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48 周起每天作10 分钟爬梯训练,连续 6 周。

到第52 周,他能熟练地爬上 5 级楼梯。

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 周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

两周以后,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这个实验说明了生理成熟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什么作用?分析要点:若在某种生理结构和机能达到一定成熟时,适时地给予适当的刺激,就会使相应的心理活动有效的出现或发展。

如果机体尚未成熟,那么即使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

【观点辨析】你认为以下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

”说明遗传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2.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都上中班了,老师应该教他多识字,多做数学题。

”(二)社会因素【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并谈谈在儿童的心理发展中,受哪些社会因素影响?是怎样影响的?1.一对双生子由于家庭的变故,其中一人被一对很有教养的经济条件优越的夫妻收养,并耐心教育,而另一人则流落街头,沦为乞丐,将来他们的个性会相同吗?为什么?2.印度狼孩的例子。

3.城市的孩子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的了解少于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对电脑的认识不如城市的孩子。

环境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和变化。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提供儿童生存所需的物质条件,如阳光、空气、水和养料等。

对儿童心理影响大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

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儿童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

对幼儿心理发展起重要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第二,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

第三,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客观因素。

(三)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历史上的争论由来已久。

(一)遗传决定论理论观点:儿童心理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遗传决定论的论点是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仅起一个引发的作用。

代表人物:优生学的创始人高尔顿(F·Galton),他通过著名的家谱调查得出了一条“遗传定律”,认为人的遗传性1/2来自父母,1/4来自祖父母,1/16来自曾祖父母……。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Hall)有一句名言:“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

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二)环境决定论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环境教育的机械作用的结果。

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华生(J·B·Watson)在他的著作《行为主义》中有一段著名的论点——“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的加以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艺术家、豪商,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和盗贼,无论他的天资、爱好、脾气以及他祖先的才能、职业和种族……。

”(三)二因素论:即将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折衷。

理论观点:儿童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代表人物:如美国心理学家吴伟士(R·S·Woodworth)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

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施太伦(W·Stern)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内部性质和外界环境二者的“复合”或“会合”。

二因素论合理地对遗传和环境各自所起的作用给予应有的地位,但把二者看作两种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没有揭示出它们之间的更为复杂的关系,因而只能是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这两种观点的简单而机械的拼凑。

(四)相互作用论这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

理论观点: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限度的制约。

这种理论通常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问题在于现代科学尚不能解决所谓遗传限度(上下限)的测量问题(病态的除外),因而这种提法只能作为一种假设,作为科学命题还缺乏证据,而且容易导致对遗传作用的神秘化理解。

(五)科学的观点我们认为遗传、成熟、环境和教育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的客观条件,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相互影响的。

1.环境影响遗传物质因素的变化和生理成熟在种系发展中,遗传的东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遗传素质及其后的生理发展制约着环境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环境可以对遗传因素起一定的影响作用,但是环境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遗传因素及儿童的生理成熟进程。

反过来,遗传的特征对儿童接受环境的影响起制约作用。

3.对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应做具体的和综合的分析所谓具体分析,是指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方面,遗传和环境起作用的情况有所不同。

总之,脱离了社会环境因素,遗传的生物因素就不起作用,脱离了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也无从起作用。

因为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心理),没有反映的机制(生理基础)也不能有反映。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问题讨论】我们常常谈到:“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根据这个观点,你们认为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除了上述谈到的客观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儿童心理的发展?它们是怎样影响的?(—)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原因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笼统地说,包含儿童的全部心理活动。

具体地说,包括儿童的需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自我意识以及心理状态等。

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

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对食物的需要、对温暖的需要。

稍大的孩子,有和人交往的需要、认识的需要、游戏的需要等等。

需要旧根到底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但是它本身起一种刺激作用。

成人对儿童进行教育,如果不引起儿童接受教育的需要,那么教育也不可能奏效。

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比如;在有趣的游戏里,幼儿的坚持性可以有明显的提高。

幼儿学钢琴,爱好弹琴的很快就掌握了一些基本能力,不爱好的则学习起来特别费力或始终学不会。

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控制作用。

比如,自尊心强的幼儿,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比较突出。

有个幼儿,在全班小朋友都得到小红花时,他没有得到,因为他打人了。

当天妈妈来接时,他不肯回家,非要拿到小红花才肯离园。

经过说服,他明白了道理。

从第二天起,他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每天下午问老师:“我今天表现好吗?”一天,老师说他有进步,给他一朵小红花,他高兴极了。

心理状态: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即心理活动进行时所处的相对稳定的水平,赶着提高或降低心理活动积极性的作用。

(二)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或动力儿童心理活动的各种心理成分或因素之间既是不可分割的,又经常是对立统一的。

比如有的幼儿有完成任务的动机,却缺乏坚持到底的意志力。

儿童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原因。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新的需要和旧的心理水平或状态。

需要是由外界环境和教育引起的。

随着儿童的成长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外界对儿童的要求也不断变化。

客观要求如果被儿童接受,它就变成儿童的主观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