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4张PPT)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4张PPT)
——《中国传统水车研究》
宋元时期,翻车种类繁多,技术成熟,人力、畜力、 水力、风力在翻车那里都有运用。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含义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是自然经 济的核心和基础。“男耕女织”就是小农自然 经济的典型写照。地主经济也是一个重要的自 然经济单位,“树之谷,艺之麻,养有牲,出 有车,无求于人”是地主的理想生活。皇宫、 宫廷所需要的用品也多有官府等部门自行制造。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上到皇家贵族, 下到地主小农,几乎每一个经济主体就是一个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
——《我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优良传统》
黄河流域
半坡遗址(陕西)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长江流域
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和技术
原始农业
石刀、石斧 刀耕火种
农作物 种类
人们生活
粟、稻等 经常迁徙
商周农业
出现青铜工具,仍以木制 耒耜和石锄、石犁为主 石器锄耕(耜耕)。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 制肥料、治虫灭害 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 已具备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麻 豆(菽)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 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 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 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 高单位面积产量。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春秋 铁农具、 垄作法 战国 牛耕(开始)
两汉 耦犁、犁壁、 代田法
耧车
(赵过)
一年一熟
魏晋 南北朝
北:耕耙耱技术 南:耕耙技术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共51张PPT)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PPT(共51张PPT)
• 刀耕火种是新石 器时代残留的农 业经营方式。又
称迁移农业,为 原始生荒耕作制。 先以石斧,后来 用铁斧砍伐地面 上的树...
商周时期农业
• 工具:
• 青铜器 木器 石器
• 技术:开沟排水、

除草培土

杂草沤肥

治虫灭害
• 影响:
• 土地利用率提高;
• 生产力得到提高。
西周时期
• 作物:
• 品种丰富 • “五谷”粟 稻 黍 稷 麦 • 生活: • 频繁迁徙-定居
4.成长原因:
有利:① ;农②民铁拥犁有牛一耕定的的普生 及产 ,资 生料 产技,具术有的生提产高积;极③性生(农存民需土要地;所④有统制治的者确重立农)

不利:①规模小、条件简陋、简单再生产,难抵天灾人祸;
②封建统治腐朽、剥削的沉重和社会动荡。
5.影响: 推动精耕细作发展;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 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和近代中国落后原因之一 。
贡献 农业生产动力
耦犁 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 姓名:耦犁 • 汉代使用的一种新式农
具。西汉时期铁犁已广
泛使用。汉武帝时搜粟
都尉赵过发明了耦犁, 可以用二牛三人一组耕
地,大大提高了耕田的 效率。大大提高了耕田 的效率。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
曲辕犁,唐代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 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和以
拓展: 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具有三种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 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二、古代土地制度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2.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归氏族公社公有

人教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共28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版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共28张PPT)教育课件

凡事 都 是多 棱 镜, 不 同的 角 度会
凡 事都 是 多棱 镜 ,不 同 的角 度 会看 到 不同 的 结果 。 若能 把 一些 事 看淡 了 ,就 会 有个 好 心境 , 若把 很 多事 看 开了 ,就 会 有个 好 心情 。 让聚 散 离合 犹 如月 缺 月圆 那 样寻 常 ,让 得 失利 弊 犹如 花 开花 谢 那样 自 然, 不 计较 , 也不 刻意 执 着; 让 生命 中 各种 的 喜怒 哀 乐, 就 像风 儿 一样 , 来了 , 不管 是 清风 拂 面, 还 是寒 风 凛冽 , 都报 以 自然 的微 笑 ,坦 然 的接 受 命运 的 馈赠 , 把是 非 曲折 , 都当 作 是人 生 的定
阅读课本,说说商周时期农 业取得怎样的发展进步?
①工具: ②耕作技术: ③作物种类:
①工具: 耒 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③作物种类: 五谷







六畜
猪 羊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1. 农业的起源 2. 商周时期的农业
古代农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中国 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之前有个网友说自己现在紧张得不得了 ,获得 了一个 大公司 的面试 机会, 很不想 失去这 个机会 ,一天 只吃一 顿饭在 恶补基 础知识 。不禁 要问, 之前做 什么去 了?机 会当真 就那么 少?在 我看来 到处都 是机会 ,关键 看你是 否能抓 住。运 气并非 偶然, 运气都 是留给 那些时 刻准备 着的人 的。只 有不断 的积累 知识, 不断的 进步。 当机会 真的到 来的时 候,一 把抓住 。相信 学习真 的可以 改变一 个人的 运气。 在当今社会,大家都生活得匆匆忙忙, 比房子 、比车 子、比 票子、 比小孩 的教育 、比工 作,往 往被压 得喘不 过气来 。而另 外总有 一些人 会运用 自己的 心智去 分辨哪 些快乐 或者幸 福是必 须建立 在比较 的基础 上的, 而哪些 快乐和 幸福是 无需比 较同样 可以获 得的, 然后把 时间花 在寻找 甚至制 造那些 无需比 较就可 以获得 的幸福 和快乐 ,然后 无怨无 悔地生 活,尽 情欢乐 。一位 清洁阿 姨感觉 到快乐 和幸福 ,因为 她刚刚 通过自 己的双 手还给 路人一 条清洁 的街道 ;一位 幼儿园 老师感 觉到快 乐和幸 福,因 为他刚 给一群 孩子讲 清楚了 吃饭前 要洗手 的道理 ;一位 外科医 生感觉 到幸福 和快乐 ,因为 他刚刚 从死神 手里抢 回了一 条人命 ;一位 母亲感 觉到幸 福和快 乐,因 为他正 坐在孩 子的床 边,孩 子睡梦 中的脸 庞是那 么的安 静美丽 ,那么 令人爱 怜。。 。。。 。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上课用 (共47张PPT)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上课用 (共47张PPT)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
郑国渠是公元前246年,秦王政采纳韩国人郑国 的建议开凿。全长300余里,灌溉面积达18万公 顷,成为我国古代最大的一条灌溉渠道。
漕渠:
人工挖掘或疏浚的主要用于漕运的河道。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沿 秦岭北麓开凿人工运河漕渠,与渭河平行,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时间大量 缩短。 漕渠汉代的起点是从昆明池(今昆明路附近)经昆明渠流经西安北郊河止西、 沟上村,穿过灞河,经新筑镇、新丰镇、渭南、华县到华阴市北进入渭河,全长 300里。到公元904年的唐朝末年废弃,从河渠沿线的村落布局看,到宋、元时还 有水,明代彻底干涸。
耕作方式
种植经济)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石刀、石斧、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一两年后撂荒 刀耕火种 南稻北粟 生产力 耒耜 少量青铜农具, 粟不断 、稻、黍、 排水、沤肥 稷发展 连续耕作或休耕; 石器木器骨器 、麦(五谷) 商、周 石器锄耕 除草、治虫 大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为主 桑、麻等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3、意义: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 址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 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 之神,“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 。
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北京人劳动图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 个家庭的人”。唯物主义代表色诺芬在他的《经济 论》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 济。严复曾将经济一词翻为生计。日本人将其正式 翻为经济,后由孙中山先生从日将这一说法引入中 国。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指社会物质生产、 流通、交换等活动。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优质课件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发达的古代农业》优质课件
什么是传统农业?
以铁犁牛耕、精工细作为主要形态,整个封建社 会都属于传统农业。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两汉
魏晋南北 —————— 朝
唐朝
宋朝 明清
—————— —————
战 国 铁 农 具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牛耕 垄作法
都江堰
两汉
魏晋南北 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水稻 和_粟_的国家 3、耕作方式: _刀___耕___火___种____ 4、生产工具: 木___、___石__、___骨___(如石刀、石斧)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河 姆 渡 石 斧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一)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时代 (二)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时代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一)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时代 (二)商周时期 ——石器锄耕时代 1、工具:木、石、骨(如耒耜、石锄、石犁 )
青铜农具(极少) 2、耕作方式: 石器锄耕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共58张PPT)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33张PPT)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33张PPT)

课堂小结
第一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的农业生产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起 源
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 距今七八千年,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配。因此他们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 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 的发展。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在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
之下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
威胁。
课后思考: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试总结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精耕细作,劳力投入大;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



发达的古代农业
1、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主要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2.主要组织方式——男耕女织 (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3.主要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2、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 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 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 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 业的发展。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 重农政策。
灌溉技术的改进:
三国时期
龙骨翻车
明清时期
风力水车
唐宋时期
筒车 高转筒车图
今 日 仍 在 使 用 的 筒 车

高中第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第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2、耕作技术:
(1)垄作法: 春秋战国 (2)代田法: 西汉赵过 (3)耕耙耱技术: 魏晋南北朝
3、水利灌溉:
(1)都江堰 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被誉为“天府之源” (2)漕渠、白渠、龙首渠 汉朝 (3)翻车 曹魏 (4)筒车 唐朝 (5)高转筒车 宋朝 (6)风力水车 明清
4、土地制度:
• 粟;水稻 • 4、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 • 刀耕火种 • 5、()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 神农氏
课堂练习
• 6、中国的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
• A 夏商时期
• B 商周时期
• C 春秋时期 • D 战国时期
B
课堂练习
• 12、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是在
• A 战国时期
• B 两汉时期
骨耜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石犁
石锄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 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三)封建社会的农业 (战国——清朝)
1、生产工具:
(1)铁农具、牛耕:春秋战国出现推广 (2)耦犁、耧车:西汉出现 赵过 (3)曲辕犁: 隋唐出现。标志成熟,沿用后世
高 转 筒 车
风 力 水 车
风力水车( wind waterlift)是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 工具。
明清出现风力水车的记载。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有 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清代长芦利用风力水车提取海水制盐, 一具风帆可带动两部水车。
课堂练习
• 1、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 A 三千年左右
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 条条沟和垄,因为第一 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 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 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课件14: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14: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小试牛刀
(2020全国Ⅰ.20)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
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
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A 【解析】把福建的水稻推广到江浙一带甚至北方,同时广南和四川都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程标准
课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知识框架
经济 结构
农业 手工业
古代中国的经济
商业
经济 政策
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
概念辨析
经济结构
是产业结构、经济形态、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等经济要素之间 的比例状态。
国内史学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分期
含义 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发展 演变 形成:春秋战国;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
形成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提高了生产力 条件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分散性 封闭性 落后性 脆弱性
深化理解:小农经济的特点
①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 ②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新中国成立后
原始农业 (最原始、简陋)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铁犁牛耕、精耕细作) (应用现代科技)
1. 起源: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 左右。
2. 概况
原始 社会
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耒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一)
图(二)
A.我国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7. 关于右图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继汉代犁耕发展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 B.自此之后,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 C.与旧犁相比具有省力、提速、适应范围广的特点 D.标志着中国传统耕犁的基本完善
8.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 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 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 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 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
东汉·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犁壁
犁评
犁铲
犁箭
唐朝的曲辕犁
西汉赵过推行的 一种适应北方旱作 地区的耕作方法。 在同一地块上的田 垄隔年代换﹐所以 称作代田法。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都江堰 造福千秋
李冰父子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井渠法
郑 六辅渠
渠 国 白渠
为主
稻、黍、稷、 麦、菽(五 谷)桑、麻等
3、意义: ①生活方式改变:迁徙
定居
②奠定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4、特点: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②植主畜辅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基本特征
耕作工具 耕作技术 耕作制度 水利、灌溉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 (使用和推广) 垄作法
都江堰
两汉
耦犁、犁壁
耧车
代田法
(改进和进一步推广)
“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
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的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器的产生
5.“翻倒,翻倒,唱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 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 《调笑令》描写的是
6. 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基本模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耕作方式:铁犁牛耕 (3)耕作技术: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封建土地私有制
三个农业起源中心 •东亚-中国 •西亚 •中南美洲
六畜兴旺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海南的刀耕火种。
马桥文化石锄
一年一熟 漕渠、白渠、 龙首渠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翻车
隋唐 曲辕犁,犁评 (完善)
筒车
宋朝
一年两熟、 高转筒车 一年三熟
明清
风力水车
小孙同学以“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农耕文明”为 题写了一段文字,可其中至少有5个地方写错了,
你能为他改正吗?
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农耕文明由于气候、土 壤、地形等的差异,形成了南方以种植粟、北 方以种植稻和黍为主的格局。黄帝治水的成功, 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战国时期,由于青铜农具 和牛耕的普遍使用,我国农耕文明步入了新的 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秦穆公主持兴建了著名 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5 、评价
⑴积极方面:有生产积极性 ⑵消极方面:国家赋役的承担者,但过度的剥削
压榨易致其破产
探究二:我们今天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
济是不是小农经济?
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我们今天的农民依 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 上仍属于小农经济;
但其性质又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今天的家 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并不是完全封闭的, 而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下的小农经济。
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
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
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3.下列农具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A. 石斧
B .骨制耒耜
C. 铁犁
D. 曲辕犁
4.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炭化了的粟和菜籽 (半坡遗址出土)
碳化稻谷 (河姆渡遗址
出土)
地域差别——南稻北粟,中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
粟的国家。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西汉时期的耦犁 (形象图)
春秋时期的铁锄 战国时期凹形铁锄
战国时期铁锄
战国时期铁犁 头、铁镰刀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3、性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③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 ④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脆弱性) ⑤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落后性)
漕渠
龙首渠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 取关地中下,水或自关流中灌平溉原。,吐指鲁中番国盆陕地西有秦坎岭儿北井麓1渭23河7条冲,积坎平儿原井,由平坚均井海、 拔地约下5暗00渠米、,地又面称明关渠中、盆涝地坝,四其个北部分为组陕成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 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黄梅戏《天仙配》唱词描绘的我国封建社会是什么样 的经济类型?这种经济类型有何特点?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模式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 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 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翻车的模型
宋清代 水风力转水筒隋南唐方车五代
水风力为高转动筒力车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 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 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采集渔猎 种植农耕)
2、表现:
耕作方式 生产工具
耕作技术
农作物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
石刀、石斧、
耒耜
刀耕火种
南稻北粟
商、周
少量青铜农具, 排水、施肥 石器锄耕 石、木、骨器 除草、治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