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统计学-19总复习资料
统计学期末复习重点(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是根据一定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事物的全体,它是客观存在,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由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样本:是指在全及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那部分单位所构成的集合体。
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是统计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平均数,它的基本计算形式是用总体的单位总数去除总体的标志总量。
调和平均数:是根据变量值的倒数计算的,是变量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也叫倒数平均数。
简单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复合分组是指对所研究的总体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多层次分组。
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表明总体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总体中所占比重的相对指标,也叫比重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数值之比。
类型抽样:又称分类抽样或分层抽样,它是先将总体按某个主要标志进行分组(或分类),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组(类)中抽取样本单位的一种抽样方式。
机械抽样:它是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然后按固定顺序和相等距离或间隔抽取样本单位的抽样组织方式。
综合指数: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为观察某个因素指标的变动情况,将其他因素指标固定下来计算出的指数称为综合指数。
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法是以个体指数为基础来计算总指数,根据选用的权数不同,平均指数法可以进一步分为加权算术平均法,加权调和平均法,固定权数加权平均法。
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在数量变化上受随机因素的影响,非确定性的相互依存关系。
回归分析: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虽然不是严格的函数关系,但现象之间的一般关系值,可以通过函数关系的近似表达式来反映,这种表达式根据相关现象的实际对应资料,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建立,这类数学方法称为回归分析。
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要求和任务,运用各种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的搜集有关现象的各个单位的资料,对客观事实进行登记,取得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的活动过程。
电大2019统计学原理考试题复习题及答案

1.五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60、74、79、85、91,则“数学成绩”是(B)B.数量标志2.要调查某市国营企业职工的工种、工龄、文化程度等情况,则(D)D.调查单位是每个职工,报告单位是每个企业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4.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5.在一般情况下,销售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A)A.销售量、单位产品成本6.某市工业企业2011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在2012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B.一个月7.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B)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D.人口按年龄分组8.下列分组中哪个是按品质标志分组?(C)A.企业按年生产能力分组B.企业工人按日产量分组C.人口按性别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水平分组9.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B.总体标志总量10.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单位数为原来的(C)C.4倍11.在一般情况下,商品销售量指数和工资水平指数的同度量因素分别为(C)C.单位商品销售价格、职工人数12.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D)D.首末折半法13.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一小时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是(D)D.整群抽样14.统计分组的关键是(A)A.正确选择分组标志15.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C.总量指标16.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A)A.用样本指标推算总体指标17.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C)C.-l≤r<l18.根据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采用(C)C.简单算术平均法19.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B)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20.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C.抽样平均误差21.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C)C.完全相关关系22.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B)。
统计学总复习

3、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
1、抽样方法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 决的问题。
2、抽样方法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
3、抽样方法可以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 的检查和控制。
4、抽样方法可以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 检验。
社会经济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方面具有 以下的特点:社会性;总体性;变异性。
二、统计的职能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监督职能
三、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 研究事物的全体。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它是总体 的基本单位。
3、总体和单位的关系
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就不存在;没有总体,也 就无法确定总体单位。
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 目的的转变,它们是可以转换的。
四、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
1、单位标志是总体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例如:姓名、性 别等都是品质标志。
数量标志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例如:工龄、工 资水平等都是数量标志。
2、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上的具体表现。
5
25
8
40
3
15
20
100
第四章 综合指标
一、总量指标的分类 二、相对指标的分类 三、平均指标的分类 四、变异指标的涵义及其作用 五、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的计算
一、总量指标的分类(1)
1、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分为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指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 又称单位总量。
标
E、 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统计学基础》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三个特征。
2、标志是反映特征的,而指标是反映特征的。
3、专门调查主要有普查、重点调查、和四种形式。
4、调查表按登记调查单位的多少,有和两种形式。
5、在组距式数列中,表示各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下限是指的变量值,上限是指的变量值,各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
6、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可分为和。
7、平均指标反映了总价格政策中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
8、众数和中位数都是平均数。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认识过程是()A、从质到量B、从量到质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D、从总体到个体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3、统计学研究对象的最基本特征是()A、总体性B、数量性C、具体性D、社会性4、某企业职工张三的月工资额为500元,则“工资”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5、变量是可变的()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量标志和指标D、质量指标6、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是()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变量D、质量指标7、通过调查大庆、胜利等几大主要油田来了解我国石油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A、普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8、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非全面调查方式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9、某种年报制度规定在次年1月31日前上报,则调查期限为()A、1个月B、1年C、1年零1个月D、2个月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A、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B、在某方面作出成绩的单位C、某一数量标志值在总体中占比重大的单位D、典型单位11、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170,末组的组中值为()。
答案(修)2019级统计学复习题(6,13)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1.5分,40题,共40分):1. 描述计数资料的相对数主要包括:( A )。
A.构成比、率、相对比B.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C.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D.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2. 下列资料中属于定性资料的是( D )A 某地孕妇的血红蛋白值B 某校学生的体重C 某山区男童的身高D 某厂职工的血型3. 表示一组分布末端无确定值的资料,宜用( D )指标进行统计描述A 中位数、极差B 算术均数、四分位数间距C 算术均数、标准差D 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4. 假设检验中,当P<0.05,拒绝假设时,其依据是( D )A 原假设本身是人为的,应该拒绝B 计算结果证明原假设是错误的C 原假设成立时完全荒谬的D 原假设成立的可能性很小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如果t>t0.05,v,可认为( A )。
A 两个总体均数不同B 两个总体均数相同C 两个样本均数不同D 两个样本均数相同6. 四格表资料在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做χ2检验( D )。
A T≥5B n≥40C 1≤T<5D n≥40 且T≥57. 横轴上,标准正态曲线下从-1.96到0的面积为( D )。
A 95%B 45%C 5%D 47.5%8. 下列资料中属于等级资料的是( C )。
A 某校大学生的民族类型B 某医院肺癌病人住院费用C 某药物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无效D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9.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将总变异分为( A )。
A 组间变异、组内变异两部分B 处理、区组、误差三部分C 标准差、标准误两部分D 抽样、系统、随机测量三部分10. 以下检验方法中,属于非参数检验的方法是( D )。
A t检验B 方差分析C u检验D 秩和检验11. 做直线相关分析时,假设检验得到P>a,可认为( C )。
A.两变量无关B.两变量有关C.两变量无直线关系D.两变量无曲线关系12. 若分析肺活量和体重之间的数量关系,拟用体重值预测肺活量,则采用( C )A.直线相关分析B.秩相关分析C.直线回归分析D.方差分析13.卫生统计工作的步骤为 ( C )A.统计研究调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统计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C.统计研究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统计研究调查、统计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图表14.抽样误差是指 ( B )A.不同样本指标之间的差别B.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由于抽样产生的差别(参数与统计量之间由于抽样而产生的差别)C.样本中每个体之间的差别D.由于抽样产生的观测值之间的差别 15.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是( D )A.总体中任意的一部分B.总体中的典型部分C.总体中有意义的一部分D.总体中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16.下列关于医学参考值范围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排除了有关疾病等因素对所研究指标有影响的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B.没有任何疾病的人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数据的波动范围C.习惯确定只包含95%或”%的人的界值D.根据专业知识确定取单侧界限或双侧界限 17.下列哪一变量服从t 分布( D )A.σμ-x B.σμ-xC. x x σμ-D. xs x μ-18.在标准差与标准误的关系中( D )A.二者均反映抽样误差大小B.总体标准差增大时,总体标准误也增大C.样本例数增大时,样本标准差与标准误都减小D.总体标准差一定时,增大样本例数会减小标准误19.下列哪个变量为标准正态变量( D ) A.s x μ- B.σμ-x C.x s x μ- D.xx σμ- 20.参数可信区间估计的可信度是指( B )A.αB.1一αC.βD.1一β21.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C )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 22.两样本比较作t 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 值越小说明( C ) A.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23.两样本比较时,分别取以下检验水准,哪一个的第二类错误最小( D ) A.α=0.05 B.α=0.01 C.α=0.10 D.α=0.20 24.在假设检验中,P 值和α的关系为 ( D )A. P 值越大,α值就越大B. P 值越大,α值就越小C. P 值和α值均可由研究者事先设定D. P 值和α值的大小无关25.配对t 检验的无效假设(双侧检验)一般可表示为( D ) A. 21μμ= B. 21μμ≠ C. 0=d μ D. 0≠d μ26.成组设计方差分析中,若处理因素无作用,理论上应有( B ) A. F=0 B. F=1 C. F<1 D. F>1 27.两个样本率差别的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B )A.推断两个样本率有无差别B.推断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C.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D.推断两个样本率和两个总体率的差别有无统计意义 28.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比较两个率有无差别的无效假设为( D ) A. 21μμ= B. 21ππ= C. 21μμ≠ D. b=c 29.等级资料比较宜用( C )A. t 检验B. u 检验C.秩和检验D.2χ检验 30.在直线回归分析中,|b|值越大( D )A. 所绘散点越靠近回归线B.所绘散点越远离回归线C. 回归线对X 轴越平坦D. 回归线越陡31.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中,若散点图的散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则( C ) A. r=1 B. r=-1 C. |r|=1 D. b=1 32.直线回归分析中,对回归系数作假设检验,其目的是( C )A. 检验回归系数b 是否等于0B. 判断回归方程代表实测值的好坏C. 推断两变量间是否存在直线依存关系D. 确定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 33.三个样本率比较得到2χ>2)2(01.0χ,可以为( A )A.三个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B.三个总体率都不相同C.三个样本率都不相同D.三个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34.对同一双变量(X,Y )的样本进行样本相关系数的t 检验和样本回归系数的b t 检验,有:( B )A. b t ≠r tB. b t =r tC. b t >r tD. b t <r t 35.下面哪一指标较小时可说明用均数对个体观测值的代表性越好( B ) A.变异系数 B.标准差 C.标准误 D.极差 36. 假设检验中的第二类错误是指( D )A.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B.不拒绝实际上成立的0HC.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0HD.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0H37.从同一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多个样本,用样本均数来估计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下列哪一样本得到的估计精度高( D )A.均数大的样本B.均数小的样本C.标准差小的样本D.标准误小的样本38.下列有关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D )A.四分位数间距=P75-P25B.四分位数间距比极差稳定C.四分位数间距即中间50%观察值的极差D.可用于描述正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39. 方差分析中,组间变异主要反映( B )A. 随机误差B. 处理因素的作用C. 抽样误差D. 测量误差40. 下述哪项不是非参数统计的优点( C )A.不受总体分布的限定B.适用于等级资料C.检验效能高于参数检验D.适用于未知分布型资料二、简答题(每题5分,4题,共20分)1.统计资料可以分成几类?答: 根据变量值的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数值变量资料(计量资料),无序分类变量资料(计数资料),有序分类变量资料(等级资料或半定量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整理

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也称全距,用R表示。
其计算公式为:R=max(xi)-min(xi)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
其计算公式为:V=S/X。
离散系数是测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统计量,主要是用于比较不同样本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大,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大;离散系数小,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小。
三大统计分布: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卡方分布(χ2)定理:设n个相互独立并且都服从正态N(0,1)分布的随机变量X1、X2,……Xn,记则随机变量χ2服从自由度为n的χ2分布。
统计变量服从卡方分布,其含义是:在给定概率α的条件下,满足或者说表达式的概率为α。
T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N(0,1),Y~χ2(n)记。
则随机变量T服从自由度为n的t分布。
设T~t(n),0<α<1,对于满足下列等式的数t a(n),称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
对于较大的n(>45)可以同标准正态分布的上侧分位数u a作为t(n)分布的上侧分位数F分布定理:设随机变量x,y相互独立,X~χ2(n1),Y~χ2(n2)记,则随机变量F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1,第二自由度为n2的F分布,记作:F~F(n1,n2)若F~F(n1,n2),易知:,若则统计量: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
完全由样本决定的量,叫做统计量;或者说不含有其他未知量的样本的函数称为统计量。
统计量可以看做是对样本的一种加工,它吧样本中所包含的关于总体的其一方面的信息集中起来。
最常用的统计量是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S 2。
自由度:随机变量所包含的独立变量的个数。
参数估计:就是用样本统计量去估计总体的参数。
在参数估计中,用来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的名称称为估计量,用符号θ表示。
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方差等都可以是一个估计量。
而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计算出来的估计量的数值称为估计值。
参数估计的方法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统计学总复习

统计学总复习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分析、解释和呈现数据的学科。
对于统计学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各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常见应用进行总复习,以帮助读者全面回顾和巩固自己的统计学知识。
1.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1 数据的概念和分类数据是用来描述和量化研究对象特征的信息,可以分为定量数据和定性数据两类。
定量数据是用数字表示的,如年龄、温度等;定性数据则是以非数字的方式表达的,如性别、颜色等。
1.2 统计学的基本术语统计学中常用的基本术语包括总体、样本、变量、参数和统计量等。
总体是研究对象的全体集合,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
变量是研究中所关注的特征或属性,可以是定性变量或定量变量。
参数是总体的特征的度量,而统计量则是样本的特征的度量。
1.3 统计学的基本原理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个方面。
描述统计是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和呈现,推断统计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估计。
2. 统计学的基本方法2.1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统计学研究的基础,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实验和调查。
实验是通过控制条件来观察和测量变量之间的关系,调查则是通过问卷或访谈等方式获取被调查对象的信息。
2.2 数据整理和探索数据整理和探索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处理、数据转换和描述性统计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对数据的整体特征和分布进行初步了解。
2.3 统计推断和假设检验统计推断是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进行推断和估计,常用的方法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是利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的值,而假设检验则是根据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
2.4 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是用于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方法。
回归分析用于研究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和方向,而方差分析则用于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
3. 统计学的常见应用3.1 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学应用于生物学领域,常用于分析和解释生物实验的结果,研究生物系统的特征和相互关系。
2019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备考习题及答案四含答案

2019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备考习题及答案四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的关系中不是相关关系的是( )A、身高与体重之间的关系B、工资水平与工龄之间的关系C、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D、圆的面积与半径之间的关系2、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特点是( )A、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B、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另一个变量唯一确定C、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一定增大D、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肯定变小3、下面的假定中,哪个属于相关分析中的假定( )A、两个变量之间是非线性关系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C、自变量是随机变量,因变量不是随机变量D、一个变量的数值增大,另一个变量的数值也应增大4、如果一个变量的取值完全依赖于另一个变量,各观测点落在一条直线上,则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A、完全相关关系B、正线性相关关系C、非线性相关关系D、负线性相关关系5、根据你的判断,下面的相关系数取值哪一个是错误的( )A、–0.86B、0.78C、1.25D、06、设产品产量与产品单位成本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为–0.87,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 )A、高度相关B、中度相关C、低相关D、极弱相关7、在回归分析中,描述因变量y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和误差项ε的方程称为( )A、回归方程B、回归模型C、估计回归方程D、经验回归方程8、在回归模型y=中,ε反映的是( )A、由于x的变化引起的y的线性变化部分B、由于y的变化引起的x的线性变化部分C、除x和y的线性关系之外的随机因素对y的影响D、由于x和y的线性关系对y的影响9、如果两个变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个肯定有误( )A、=25–0.75xB、= –120+ 0.86xC、=200–2.5xD、= –34–0.74x10、说明回归方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是( )A、相关系数B、回归系数C、判定系数D、估计标准误差11、判定系数R2是说明回归方程拟合度的一个统计量,它的计算公式为( )12、已知回归平方和SSR=4854,残差平方和SSE=146,则判定系数R2=( )A、97.08%B、2.92%C、3.01%D、33.25%13、一个由100名年龄在30~60岁的男子组成的样本,测得其身高与体重的相关系数r=0.45,则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A、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B、身高与体重存在低度正相关C、体重较重的男子趋于较高D、45%的较高的男子趋于较重14、下列回归方程中哪个肯定有误( )A、=15–0.48x,r=0.65B、= –15 - 1.35x,r=-0.81C、=-25+0.85x,r=0.42D、=120–3.56x,r=-0.9615、若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0.8,则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R2为( )A、0.8B、0.89C、0.64D、0.4016、对具有因果关系的现象进行回归分析时( )A、只能将原因作为自变量B、只能将结果作为自变量C、二者均可作为自变量D、没有必要区分自变量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现象不具有相关关系的有(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农业贷款B、存款期限与存款利率C、降雨量与农作物产量D、存款利率与利息收入E、单位产品成本与劳动生产率2、一个由500人组成的成人样本资料,表明其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6314,这说明( )A、二者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线性相关关系B、二者之间只有63.14%的正线性相关关系C、63.14%的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D、63.14%的较高受教育程度者有较高的收入E、通常来说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有较高的收入一、D,A,B,A,C;A,B,C,B,C。
最新2019-2019统计学期末复习国经贸-PPT课件

群间差异小,群内差异大 阶段抽样:分阶段进行若干次抽样,抽样范围
逐渐变小 PPS抽样:不等概率抽样
练习:
例:以下哪个是简单随机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 1.从一个装有总价值4元的一分硬币罐里随机选出40个硬币。
2.随机地选出10个机场,派经过训练的访谈者对刚下飞机的 旅客就安全问题进行采访。
分组练习题:单项式分组
例:有27名工人看管机器台数统计如下:
5424343 4424343 2644223 453243
看管机器台数(台) 工人数(人)
2
6
3
7
4
11
5
2
6
1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成绩 70 76 78 78 71 81 66 74 70 62 81
速度
各章要点——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1r+1
通过r的取值,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r 0
不相关
r 0 正相关 r 0 负相关
0 r 0.3 微弱相关 0.3 r 0.5 低度相关 0.5 r 0.8 显著相关
0.8 r 1 高度相关
r 1
完全相关(函数关系)
调查目的了解总体的整体情况了解样本情况原因抽样调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随机样本具有某种特质的样本包含各个层次和类型的样本调查方法取样原则静态路由选择允许路由器根据人工配置的信息正确地将分组从一个网络路由到另一个网络
统计学 期末复习
2019年第一学期
各章要点——调查
区分总体、个体 区分指标、标志 区分品质标志、数量标志
各章要点——截面数据分析
统计学2019-2019历年真题27页word

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企业经济统计学试题课程代码:0004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企业增加值的价值构成为( )A.C1+V+MB.C1+C2+V+MC.V+MD.C1+C2+M2.企业的三大经济核算是指( )A.统计核算、会计核算、业务核算B.统计核算、产品核算、业务核算C.国民经济核算、会计核算、行政核算D.会计核算、业务核算、国民经济核算3.接产品的用途和去向划分,产品可以划分为( )A.成品与未完成品B.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品C.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D.半成品与在制品4.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划分是( )A.按产品的完成程度划分B.按产品的用途划分C.按产品的表现形态划分D.按产品的去向划分5.下列活动属于非生产性服务的是( )A.对机器设备的修理B.仪表仪器的修理C.货物运输业活动D.旅客运输业活动6.下列属于生产性服务的是( )A.教育服务B.客运服务C.货运服务D.生活旅游服务7.计算农业总产值时采用( )A.部门法B.生产法C.企业法D.产品法8.企业工业生产净值不包括( )A.劳动者报酬B.生产税净额C.营业盈余D.固定资产折旧9.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采用的价格有( )A.计划价格、实际价格B.现行价格、不变价格C.平均价格、单项价格D.最低价格、最高价格10.原材料利用度越低说明( )A.单耗越高B.单耗越低C.原材料总消耗越高D.原材料总消耗量越低11.原材料消耗量( )A.大于原材料消费量B.等于原材料消费量C.小于原材料消费量D.与原材料消费量无关12.企业原材料最低储备定额等于( )A.经常储备最高限度B.经常储备最低限度C.保险储备D.季节性储备13.按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可将能源分为( )A.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B.燃料和动力能源C.普通能源和化工能源D.常规能源和新能源14.反映社会发展物质技术基础的生产要素是(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劳动生产率15.固定资产损耗在价值上的表现为( )A.折旧额B.固定资产原值C.固定资产净值D.固定资产重置价值16.直线折旧法也称( )A.快速折旧法B.平均年限法C.偿债基金折旧法D.固定资产平衡表法17.连续作业生产设备的时间利用指标是( )A.制度台时利用率B.计划台时利用率C.日历台时利用率D.实有设备利用率18.设备时间利用情况的统计范围是( )A.实有设备B.已安装设备C.实际使用设备D.完好设备19.综合评价经济效益不加权的方法是( )A.功效系数法B.综合指数法C.评分法D.因素分析法20.下列指标中,可用于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是( )A.价格B.产量C.销售率D.优等品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统计学总复习资料

时间序列构成要素
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01
平稳时间序列定义
统计特性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 序列。
02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03
模型识别与定阶
自回归模型(AR)、移动平均模 型(MA)、自回归移动平均模 型(ARMA)。
通过自相关函数和偏自相关函数 的截尾或拖尾性质进行识别,利 用信息准则进行定阶。
回归分析
用于探究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通过建立回归方程来 预测因变量的值。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简单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逻辑 回归等。
04
时间序列分析与预测
时间序列概念及特点
时间序列定义
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反映现象随时 间变化的发展过程。
时间序列特点
动态性、连续性、规律性、随机性。
偏态与峰态度量
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形状。
类别型数据描述
频数与频率
计算各类别的频数和频率,以 了解各类别的分布情况。
比例与百分比
计算各类别所占的比例和百分 比,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数据分 布。
列联表分析
对于两个或多个类别变量,可 以构建列联表并分析其关联性 。
图表展示方法
80%
条形图与饼图
综合评价的方法
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这些方法可以消除指标 间的相关性,简化数据结构,便于分析和解释。
综合评价的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如企业绩效评价、区域经济 发展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等。
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在综合评价中应用
因子分析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因子分析可以将多个相关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即因子),这些因子能够反映原始指标的大部 分信息,从而简化数据结构,便于分析和解释。在综合评价中,因子分析可以用于提取影响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 并对各因素进行客观赋权,得出综合评价值。
统计学复习纲要2019—2019第一学期-13页文档资料

统计学复习纲要——2019~2019第一学期基本概念第一章:导论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数据2.统计研究过程: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统计描述、统计推断4.总体、样本与个体5.总体参数、统计量6.数据:对现象某个变量测量的结果,一般表现为数据集(1)按计量尺度分:定类(列名)、定序(顺序)、定距(无绝对零点,0仅为一普通数据)、定比尺度(有绝对零点,0代表没有),通常将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合称定性数据或品质数据、属性数据,将定距数据与定比数据合称为数值型数据。
适用功能:定类数据:频数、众数、异众比率顺序数据:除以上功能外,中位数、分位数数值数据:功能最全,除上述各项以外,能计算各种统计量、进行各种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2)按收集方法分:观察数据和实验数据(3)按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第二章:数据的收集1.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资料2.数据的直接来源——原始数据调查数据:普查、统计报表制度、抽样调查: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随机原则、入样概率可求、存在理论上的抽样分布,可以推断。
最大优点是可以计算和控制推断误差。
并计算必要样本单位数目。
简单随机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式、等概率、适用于总体单位比较少的情况。
分层抽样:先分组,再从每一组中随机抽样。
整群抽样:先分组,再抽组,抽中的组全面登记。
系统抽样:先排序,再按一定的距离抽样。
多阶段抽样:是多种抽样方式的组合。
非概率抽样:非随机原则确定调查单位,没有理论上的抽样分布,不能进行推断。
方便抽样、自愿样本、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判别抽样(重点调查、典型抽样)3.数据的误差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抽样标准误差(n)、抽样边际误差。
非抽样误差:抽样框误差、回答误差、无回答误差、调查员误差、测量误差第三章:数据的图表展示分类数据:频数、比例、百分比、比率;条形图、饼图。
顺序数据:累积频数、累积频率;环形图。
适用试卷号:2019《统计学原理》复习资料

统计学原理复习题特别提示:1、考试时需带备三证: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缺证者将不得参加考试;2、考试时的题目问法会有所改变,如:①资料上的简答题“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应遵循的原则”,在考试时的问法会变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②选择题会将A、B、C、D顺序打乱。
望各学员认真复习,迎接考试。
一、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 )参考答案:√答题分析:统计学和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它们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故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也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2.全面调查包括普查和统计报表。
( )参考答案:×答题分析:普查是全面调查,而统计报表既可以是全面统计报表,也可以是非全面统计报表。
只有全面统计报表才属于全面调查,因此该题所下断语是错误的。
3.统计分组的关键是确定组限和组距。
( )参考答案:×答题分析: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分组标志做为现象总体划分为各个不同性质的组的标准或根据,选择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能否正确地反映总体的性质、实现统计研究的目的任务。
4.变异指标和平均指标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总体的特征,因而变异指标的数值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高,反之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低。
( )参考答案:×答题分析:变异指标是通过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除以离差的项数得到的。
很明显在项数一定的情况下,离差之和越小,所得比值越小。
比值越小,答题分析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对平均数的离散程度越小,分布越集中,同时,答题分析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
因此,此题是错误的。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 )参考答案:×答题分析:抽样极限误差是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误差的可能范围,它与抽样平均误差的数量联系用公式表示为:△=z|l。
因此,二者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z的大小,z是概率度,它的直观的意义是代表抽样平均误差的倍数,它和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有关。
统计学复习资料

统计学复习资料(总5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此为整本书的复习资料,若应对期末考试,则不再考试范围内的请自动忽略。
第一章:总论统计含义:统计数据、统计活动、统计学统计学: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古典统计学时期国势学派——德国政治算术学派——英国统计学发展历程近代统计学时期社会统计学派——德国数理统计学派——比利时现代统计学时期:推断统计统计学研究对象: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数据定性数据定类数据计量尺度定序数据定量数据定距数据统计数据定比数据表现形式: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来源:观测数据、实验数据加工程度:原始数据、次级数据时空状态:时序数据、截面数据总体: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全体,也称母体。
特征: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个体数量:有限/无限总体存在形态:具体/形象总体总体分类:个体计数:可计数/不可计数总体人为判定个体:自然/人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也称总体单位。
总体与个体关系:1.总体随个体数量可变大变小;2.研究目的不同,总体中个体可改变;3.研究范围不同,总体和个体角色可变换。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也称字样。
其不具唯一性,除非其实总体本身。
样本数:总体中最多可抽取的不同样本数量。
样本与总体关系:1.总体是研究对象,样本是观测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2.样本用来推断总体:观测样本的目的是对总体数量特征作出判断。
3.总体和样本角色可改变标志:描述或体现个体特征的名称,标志在每个不同个体的结果为标志变形表示方式品质标志:表明个体属性特征数量标志:表明个体数量特征表现结果是否相同不变标志:每个个体上表现完全相同分类可变标志:每个个体上表现不同表现个体直接程度直接标志(第一标志):直接表明个体属性或数量特征间接标志(第二标志):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计算后(通常对比)变量:狭义: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是可变数量标志的抽象化;变量的具体数值—变量值(标志值)。
统计学各章节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原创整理精华-考试复习必备!)

统计学原理与实务各章节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在“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考点一:掌握以下四组概念(含义及举例)一一肯定考一个名词解释!①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构成的整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
②标志、标志值及分类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分类:a.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一般用文字表现。
(有些品质标志虽然以数量表现,但实质表现产品质量差异。
例如产品质量的具体表现未“一等、二等、三等”。
)b. 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
只能用数值来表现。
u按变异情况可变标志:当一个标志在各个总体单位表现不尽相同时称为可变标志不变标志:……都相同……不变标志。
标志值:标志的具体表现。
③变量、变量值变量:指数量标志。
变量值:指数量标志值,具有客观存在性。
④指标的含义及分类(统计)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某一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简称指标。
a. 按其反映总体现象内容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绝对指标,总量指标),质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b. 按其作用不同: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c. 按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试点指标和时期指标d. 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指标和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①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②标志既有反映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也有反映总体单位品质特征;而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③凡是统计指标都具有综合的性质,而标志一般不具有。
联系:①许多指标由数量标志值汇总而得;②指标与数量标志可随统计研究目的而改变;课后习题:。
(完整word版)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

统计学重点整理及复习资料第一章统计有三个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总体数量特征及数量关系。
(学科性质:方法论)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统计工作的过程:设计、调查、整理、分析。
统计的研究方法:统计分组法、大量观察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统计推断法。
统计总体: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单位称为总体单位。
标志:统计学中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者特征;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不可量性). 指标:反应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名称或范畴;可分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率、平均)。
变异:指可变的品质标志;变量:指可变化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树枝也叫做变量值(标志值)。
第二章统计调查:指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向社会实际搜集各项统计资料的过程。
统计调查的意义:是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方式、是统计的重要环节、在统计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及时、系统、和完整性。
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组织方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制和专门调查。
2、按调查对象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3、按登记事物的连续性可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时点状态)。
4、按搜集资料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统计方案的设计:一、确认调查任务和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和设计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地点,五、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专门调查可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
普查: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特点:1、一次性调查2、主要调查一定时点的情况3、普查的数据一般比较准确,规范化程度较高;原则:1、必须统一规定普查的时点2、正确选择普查的时期3、在普查范围内各调查单位或调查点应尽可能的同时进行4、同类普查的内容在各次普查中应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重点调查:在所要调查的总体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用以反应总体的基本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预测2.要研究某地区570家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570家工业企业C.570家工业企业每一件产品 D.570家工业企业全部工业产品3.为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对鞍钢、武钢、宝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的产量进行调查,属于()。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简单随机抽样调查 D.整群抽样调查4.某商品销售量的前三个季度的季节指数分别为:112%,88%,90%,则第四个季度的季节指数为()。
A.102% B.110% C.98% D.100%5.某厂2009年完成产值2千万,2010年计划增长10%,实际完成2310万元,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5% B.5% C.115.5% D.15.5%6.统计调查按其组织形式分类,可分为()。
A.普查和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和抽样调查C.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7.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8.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A.8年 B.7.55年 C.32.5年 D.7.8年9.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总量指标 B.相对指标 C.平均指标 D.变异指标10.某商品价格比原先降低5%,销售量增长了5%,则销售额()。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11.统计学的两大基本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B.统计数据的整理和展示C.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 D.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12. 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学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9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
这一数据属于()A. 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13.为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这种抽样方式是()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14.在样本容量一定的条件下,若增加置信度,则()A.置信区间增大,精确度提高 B.置信区间减小,精确度提高C.置信区间增大,精确度降低 D.置信区间减小,精确度降低15.若已知某网站四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5人,五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2人,六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5人,七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80人,则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为( )。
A.74 B.80 C.77 D.7316.对某市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总体单位是()A.该市某百货商店 B.该市各百货商店每位工作人员C.该市某百货商店的所有工作人员 D.该市百货商店17.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B.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18.填写统计表时,当发生某项数字现在缺少资料时,应用( )符号表示。
A.O B.一 C.× D.…19.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20.在分组时,如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A.将此标志值单列一组 B.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那一组C.将此值归入作为下限的那一组 D.将此值归入作为上限的组或下限的组均可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有()。
A.职工按工龄分组 B.企业按所有制属性分组C.教师按职称分组 D.人口按地区分组E.人口按文化程度分组2.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A.国有制企业职工占总数的比重 B.某年人均消费额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中间投入占总产出的比重E.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3.时间数列的影响因素有()。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周期变动 D.不规则变动4.三种商品的价格指数为110%,其绝对影响为500元,则结果表明()。
A.三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10% B.由于价格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0%C.由于价格上涨使居民消费支出多了500元 D.由于价格上涨使商店多了500元销售收入E.报告期价格与基期价格绝对相差500元5.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
A.确定调查时间 B.拟订调查提纲 C.编制调查的组织计划D.确定调查目的 E.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6.区间估计的基本要求包括()。
A.置信度 B.一致性 C.精确度 D.无偏性7.标志变异指标( )。
A.可反映总体各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B.可说明变量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C.是衡量平均数代表性大小的尺度 D.要受到数列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E.是衡量经济活动过程均衡性的重要指标8.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是( )。
A.家庭收入越多,其消费支出也越多B .某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C .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售额的增加而减少D .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E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 9.若X~N (μ,2),且2已知,H 0:μ=μ0的拒绝域为( )A .B .C .D .E .2αZ Z ≥10.下列有关时间数列的传统分析指标,正确的是( )A .常用的时间数列传统分析指标有水平指标和速度指标两类B .增长量是总量指标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按对比选择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C .常用的速度指标有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D .增长速度是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增长速度分为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两种 11.不受数列极端值数值影响的平均数有( ) A .算术平均数 B . 调和平均数 C .众数 D .中位数E . 几何平均数12.指出下列数列哪些属于时期数列( )。
A .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量B .某商店各月的商品销售额C .某地区历年的人口出生数D .某企业各年年底在册的职工人数13.某类产品的生产费用报告期为20万元,比基期多支出4000元,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2%,所以( )。
A .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02%B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2%C .产品产量总指数为104%D .生产费用总指数为125%E .由于单位成本降低而节约0.408万元 14.下列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有( )。
A .工业企业产量指数B .劳动生产率指数C .职工人数指数D .产品总成本指数E .产品单位成本指数三、判断题(正确命题后的括号中打“√”,错误命题后的括号中打“×”)1.组距分组只适合于连续变量和取值多不便一一列举的离散变量。
()2.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3.抽样误差在抽样推断中是不可避免的。
()4.贝努利大数定律认为实验次数无限增多,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均值有较大偏差的可能性很小。
()5.在进行区间估计时,置信度和精确度往往相互矛盾,一般要求在保证置信度的条件下,尽可能提高精确度。
()6.无相关就无回归,相关程度越高,回归越好。
()7.平均增长速度不是根据各期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的,而是根据平均发展速度计算的。
()8.环比增长率可以根据定基增长率减1来求得。
()9.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报告期。
()10.季节指数与价格指数计算方法是不同的。
()1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
()12.某商场有160名销售员,如果大多数人的月销售额都低于平均数,意味着众数最小,平均数最大,这样的分布是右偏分布。
()13.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中,斜率表示自变量每变动一个单位时,因变量的平均变动值。
()14.样本均值、样本比例、样本标准差等统称为参数。
()四、计算题(列出计算过程及相应文字阐述已知()()131 27531641961150251505050250.t.t.Z.Z....====)1.某管理局所属15个企业,某年某产品按平均成本的高低分组资料如下:试计算2.某企业集团公司2006年第二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3.某企业生产的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要求:(1)求x,y的相关系数;(2)计算判定系数。
4.有甲、乙两个生产小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产量差异程度大?5.某企业集团公司20066.随机抽取某品牌节能灯35只进行耐用时间试验。
样本测试结果表明,这35只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8000小时,标准差609小时。
求该品牌节能灯平均使用寿命95%的置信区间。
(Z0.05=1.65, Z0.025=1.96)7.随机抽查了18个企业100袋茶叶,测得实际重量为:8.某电话咨询服务部门在每次通话结束时都要记下通话的时间。
从一个由16个记录组成的简单随机样本得出一次通话的平均时间为1.6分钟。
已知总体服正态分布,总体方差未知,样本标准差S为0.72分钟,试求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
9.某厂生产一种新型家用产品,厂家声称某市已有20%以上的家庭在使用这种产品,市场调查人员在该市抽选了一个由300个家庭组成的随机样本,发现有70个家庭使用了这种产品,这些数据是否为证实厂家的说法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α=0.05).某企业员工9月份奖金如下:10要求:计算算术平均数、众数、方差。
11.某工厂生产一种新型灯泡5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
抽样调查结果为:样本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样本标准差300小时。
试在90﹪概率保证下,估计该新式灯泡平均寿命区间。
12.某企业集团公司2010年第二季度职工人数及产值资料如下表要求:(1(2)计算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
五、论述题1. 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你认为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对每种方法作简要解释。
2. 简述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指数的两种分类方法。
结合现实中你所关心的两种指数简要说明指数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概念,进一步阐述二者的区别是什么?二者各有哪些组织形式?4. 结合统计学课程的学习,阐述什么是变异指标?在现实工作生活中什么情况下使用变异指标?有哪些种类及其优缺点?为何有时要计算变异系数?《统计学》综合复习资料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目 1 2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A B A C C D C B 题目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A A D B D B C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BCDE ACD ABCD ACD ABCDE AC BCDE CE ADE ABD 题目11 12 13 14答案CD BC ACE AC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目11 12 13 14答案×√√×1.组中值:11、13、16平均单位成本=11×22%+13×40%+16×38%=13.7(元/件)2.3.4.)(20043440042004000a万元=++==∑nai5.6. )76.8201,24.7798(35/60996.18000/=⨯±=±nzSx7.8.(1)(1)22(,)(1.6 2.131,1.6 2.131)(1.22,1.98)1616n nX t X tn nαα---+=-⨯+⨯=9.10.11.12.五、论述题1. 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几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