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文秘写作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文秘写作是文秘专业的专业技能课程。
它以写作理论为指导,研究写作基本原理在应用写作中的具体应用,讲练行XX公文、事务文书、传播文书、经济文书、司法文书、日常文秘应用文书以及申论的写作规律、技能技巧。
综合性、XX性、创造性以及个性化是本门课程的特点。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常用的应用类文章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要领,获取秘书专业人材所必备的文章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其实际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以适应今后工作、学习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写作需要。
二、课程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写作能力对于现代人才的重要性;掌握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了解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一、写作能力——信息时代人人都应具备的能力(一)XX写作(二)写作的特点(三)XX写作能力二、如何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一)行万里路(二)读万卷书(三)蓄万丈情(四)写千篇文(五)做十分人三、整合训练——写作教学新思路(一)现状:重实用、重知识、重传授,写作教学始终未能走出传统的封闭圈子(二)打破学科界限,树立大写作观念(三)打破时空界限,建立全程化写作教学模式(四)转变教学理念,推行自主建构的写作能力生成机制第一章文秘写作基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文秘应用文的含义、种类、特性、功用.从一些关键要素方面,区别文秘应用文与文学。
掌握文秘应用文的构成要素及表达方式,如文秘应用文主旨的特点,文秘应用文主旨的表现方式;文秘应用文材料的作用,文秘应用文材料的积累途径和方法;文秘应用文结构的要求,文秘应用文结构的基本方式;文秘应用文语体的特征及表达方式。
教学内容第一节应用文的概念、特点一、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是人们在处理公私事务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实用文体。
它广泛应用于XX生活XX个领域,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XX、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文字工具.二、应用文的特点(一)使用的广泛性(二)功能的实用性(三)读者的明确性(四)运作的时效性第二节应用文的构成要素与表达方式一、主题(一)应用文主题的特点(二)应用文主题的提炼二﹑材料(一)应用文材料的特点(二)应用文材料的搜集与使用三、结构(一)应用文结构的特点(二)应用文结构的安排四、语言(一)应用写作的语体特点(二)应用写作的语言要求五、表达方式(一)叙述(二)议论(三)说明(四)描写与抒情第三节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符合时代要求,提高综合素质二、完善知识结构,强化基本技能三、XX文字修养,培养表达能力思考与练习指出下列语句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1.我们必须排除种种因素,在洪水到来之时完成大坝加固任务。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导学案》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导学案一、导入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一所学校,其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对孩子们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幼儿园教育的奇特的地方。
二、课程性质1. 以活动为主导:幼儿园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游戏、唱歌、手工等多种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以体验为重点:幼儿园课程注重让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来进修,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以情感为核心:幼儿园课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情感和品德素养,让他们学会互助、友爱、尊重他人,培养他们的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三、课程特点1. 多元化:幼儿园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旨在全面培养孩子们的综合能力。
2. 个性化:幼儿园课程注重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水平,量身定制教学方案,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个性化的关怀和教育。
3. 实践性:幼儿园课程强调实践性教学,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进修知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 亲子互动:幼儿园课程重视与家长的合作,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进修和成长,形成师生家长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小结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的奇特魅力,让孩子们在快乐中进修,在体验中成长。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和关注幼儿园教育,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延伸进修1. 请家长们与孩子一起探讨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进修情况。
2. 鼓励孩子们在家中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种花、做手工等,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进修计划,包括每天的进修任务和活动安排,培养孩子的自律认识和时间管理能力。
以上是本次关于《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的导学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与法制课程性质 1
一、课程性质
“思想道德与法治”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法治观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了树立正确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中国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道德,以及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等内容。
二、课程主要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或掌握人生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知识。
,并了解或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解决生活问题和矛盾的能力,熟练运用法律知识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基本法律问题。
三、课程特色
实施“网络+课堂+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依托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以丰富的案例素材拓展理论知识广度;课堂教学突破理论知识深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思想道德与法治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实践教学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以公益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多样化形式,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质。
课程性质——精选推荐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政治学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基础课程。
它主要以人类社会政治现象为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在整个专业理论知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全面把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观点、方法发现(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权利观等。
通过学习政治学,可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政治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可以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管理水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管理的民主化:可以有助于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与完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政治学原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初步的政治问题分析技术,具有初步的政治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政治科学及其相关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理解并掌握政治、政治权力、政治合法性、政治民主、政治发展、政治过程、政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意识形态、政治社会化等政治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政治思维能力和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指导现实政治活动的初步能力。
三、教学内容内容第一章政治和政治学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一般地了解什么是政治学,以及如何学习和研究政治学,为学习下面各章奠定基础。
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政治的涵义一、多维视野中的政治概念1、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事的力量;2、把政治等同于或归结为伦理道德;3、政治是一种权力现象,政治即王道;4、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即政治就是政府的活动;5、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1、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2、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3、政治的基本内容是国家政权;4、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数学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为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本文将围绕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和基本属性展开讨论,以期对数学教育有所启发。
一、课程性质1. 数学课程是一种基础学科课程2. 数学课程是一种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的学科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是其独特的性质之一。
在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具体的问题实例和逻辑推理,逐步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不仅是一门纯粹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学科。
在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数学的应用价值凸显出来。
数学课程的性质之一就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二、课程基本属性1. 知识性数学课程的基本属性之一就是知识性。
数学知识构成了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在数学课程中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方法等。
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技能性3. 方法性4. 交叉性数学课程的最后一个基本属性是交叉性。
数学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一门与其他学科有机联系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引入其他学科的问题和情境,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和交叉性。
以上就是关于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的讨论。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更多的人对新时代数学课程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教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中学生物新课标解读4——课程性质与理念
(五)选修课程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 选修课程是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的一类课程,也
可以称为校本课程或拓展课程。提出了“现实生活应 用”“职业规划前瞻”“学业发展基础”等三个方向 模块课程的开设建议,其中每个方向包括7-8 个可能 开设的模块。
在“现实生活应用”方向,建议学校开设健康 生活、急救措施、传染病与防控、社会热点中的生 物学问题、动物福利、外来生物入侵与防控、地方 特色动植物研究等模块,让学生有机会直接面对现 实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 能参与问题的思考与决策
二、新课程标准的突出特点 (一)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指导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获得的持久能力和品格, 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成果,这四个维度指向了知、情、 意、行方面的学习结果: 生命观念(知)包括对生命世界现象及其运作规律的理
解和认识,是科学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科学思维(意)是认识物质世界、争取获得高质量结果
三、新课程标准是众多教育者理想追求和实践经验的结晶
实现增殖。 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 概念4: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用大概念构建课程内容框架,淡化细枝末节的内容,降低 对记忆背诵的要求,强调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为学生 主动学习留出了更多的课时,是课程内容实现“少而精” 的保障。
(三)准确描述的内容标准细致地刻画了教学深度和理解 水平
4.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
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 问题的担当和能力。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 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 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 识,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的观 念和知识,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 促进者和实践者。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一、课程性质1.数学课程的综合性新时代数学课程的综合性是其课程性质的重要表现之一。
数学不再是孤立的知识,而是与现实生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相互交融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它贯穿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成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
数学课程的综合性,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他科学学科的发展。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系统性是其课程性质的重要特征之一。
数学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和严谨的逻辑体系,这些内容和体系相互联系、相互衔接,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数学画卷。
系统性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具有整体性的认识,能够从整体上了解数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原理,理顺数学知识的脉络,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发展性是其课程性质的重要特点之一。
数学是一门发展性很强的学科,它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内容,不断地推陈出新,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性要求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二、基本属性数学课程的抽象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它抽象出了许多概念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方式。
抽象性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数学的抽象概念和论证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的抽象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的普适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
数学是一门具有普适性的学科,它不仅是一种具体的知识,更是一种普适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适性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各个学科和各个领域,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的实践性是其基本属性之一。
数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原理和方法,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践性要求数学教育与实际生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学有所用,用有所学。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作业设计方案》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作业设计方案一、课程背景介绍幼儿园是孩子们初入进修环境的地方,是他们接触知识、培养兴趣和发展能力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教师们需要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出符合他们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课程性质和特点1. 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幼儿园课程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通过各种游戏活动来激发幼儿的进修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2. 注重情感体验:幼儿园课程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进修中感受到快乐和幸福,建立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3. 以发展为导向:幼儿园课程以增进幼儿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身心健康、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4. 以个性化为特点:幼儿园课程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进修计划和教学内容。
三、作业设计方案1. 作业名称:我的游戏日记2. 作业内容:让幼儿每天记录自己在幼儿园里参与的游戏活动,包括游戏名称、玩法以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 作业目标:通过记录游戏活动,让幼儿回顾自己的游戏经历,激发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热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作业要求:每天记录一次游戏活动,包括游戏名称、玩法和自己的感受,每周整理成一份游戏日记,可以用图片、文字或者绘画的形式呈现。
5. 作业评判:教师根据幼儿的游戏日记内容和表现,对其进行评判和鼓励,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四、作业实施步骤1. 教师向幼儿介绍作业内容和要求,激发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和热情。
2. 每天让幼儿记录当天参与的游戏活动,引导他们表达游戏的过程和感受。
3. 每周教师收集幼儿的游戏日记,进行评判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记录游戏活动。
4. 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游戏日记,帮助他们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五、作业效果评估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游戏日记内容和表现,评判他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2. 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游戏日记中表现的情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新时代数学课程是依据《新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而制定的一套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体现综合素养培养目标的数学教学大纲。
它不仅要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1. 科学性:新时代数学课程要以科学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为基础,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和发展规律。
课程内容要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知识的巩固与延伸,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综合性:新时代数学课程要与其他学科的内容和教学相结合,形成综合性教学。
尤其是与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
3. 实践性:新时代数学课程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中要引入大量的实例和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并解决实际问题。
4. 整体性:新时代数学课程要以数学知识体系为主线,将各个年级的数学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体系。
要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5. 个性化:新时代数学课程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活动和数学竞赛,创造条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和探索。
6. 可持续性:新时代数学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并且要不断更新和改进课程,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并以科学、综合、实践、整体、个性化和可持续性为基础,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课程性质及课
返回
主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探 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 程,。 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主要史实,理解社 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改革开放实现了20世 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并结合史 实,探讨改革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6.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 机制的调节
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 道路的探索 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8.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返回
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和生产 方式。 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来认识 我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了解我国 古代主要的经济政策,以及农业、手工业和 商业发展的特点,逐步学会用横向联系的方 法分析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特点与政治文化 的关系。
二、对课程设计思路的解读
(一)以“模块+专题”形式建构课程 (二)课程由必修和选修课构成 (三)历史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历史(Ⅰ)
(政治史)
必修课
历史()
(经济史)
历史(Ⅲ)
(文化史)
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 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 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 中国国情,弘扬和培育民族 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 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 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 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 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 生理想。 加深对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 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 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 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 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 和多样性,汲取人类创造的 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 开放的世界意识。
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解读
语文新课标中的“课程性质”解读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
这种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的本质区别: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途径;也是文化传承、科学传播、思想启迪、道德熏陶的重要凭借。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丰富人文内涵。
这种内涵,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有时代精神的体现;既有普遍的共同美,也有各自个性特色美。
这种内涵,是内隐的,需要用心去感悟;这种内涵,是丰富的,需要去认真体验。
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运用语言文字,需要具有人文底蕴和审美能力;需要具有观察、思维、表达的能力;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全的人格。
这样的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基。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口头表达方面,要求能听懂别人的话,讲清楚自己的意思;书面表达方面,要求能写一篇结构完整、意思明白、感情真实的文章。
同时,还要求通过学习经典作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以下几点建议:注重实践应用。
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在实践中,应让学生多读多写,多接触各种语言现象,多了解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多感悟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同时,还应让学生有机会在真实情境中交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注重整合与贯通。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的,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整合各种资源,贯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全面、系统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养。
注重创新与拓展。
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创新。
课程性质概述
课程性质概述
课程性质指的是课程的类型和特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必修课:必修课是学生必须参加的课程,它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通常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
2. 选修课:选修课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的课程,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一专业的知识。
3. 实践性课程: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参加实际活动的课程,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一专业的实践技能。
4. 讨论课:讨论课是学生参加讨论的课程,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某一专业的知识。
5. 实验课:实验课是学生参加实验的课程,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某一专业的实验技能。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1. 引言1.1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背景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数学教育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设计不再是简单地传授数学知识,而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数学课程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背景下,新时代数学课程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时代数学课程将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2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意义新时代数学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学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工具和语言。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喁。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数学课程还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学科,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2. 正文2.1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新时代数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探讨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新时代数学课程也注重跨学科教学,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展数学知识的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品工艺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营养、食品与健康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其主要任务是探讨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材料选择、保藏、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应考者掌握最基本的食品保藏和加工的专业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食品领域的专业课程或从事食品科研、产品开发、工业生产管理及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为7章,首先是绪论,介绍食品保藏的历史和发展,食品工艺学的内容和任务以及食品储藏加工的目的和类型。
第1章是食品的腐败变质及其控制,介绍食品保藏的基本原理,以及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
第2章是食品的低温保藏,介绍食品低温保藏原理,食品的冷藏、冻藏、解冻的方法及其质量控制。
第3章是食品罐藏,介绍食品罐藏的原理及基本工艺过程。
第4章是食品的干制保藏,介绍食品干藏的原理及食品常用的干燥方法。
第5章是食品的腌制与烟熏,介绍食品腌制的基本原理,食品常用的腌制及烟熏方法。
第6章是食品的化学保藏,介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和食品抗氧化剂。
第7章是食品的辐照保藏,介绍食品辐照杀菌的基本原理及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通过修读本课程,要求应考者能熟练掌握食品工艺学的基本原理,为今后学习后续的各类食品加工工艺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食品加工原理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基本原理;2、各种食品加工原理的要点。
重点掌握热加工、杀菌、冷藏、冷冻、脱水的保藏加工原理;3、掌握食品保藏加工的主要方法4^基本掌握加工因素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应在学习了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化学等课程之后进行教学,学习了本专业课后,可继续学习软饮料工艺学、乳制品工艺学、农产品加工、焙烤工艺学等工艺学课程。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与基本属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在学校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新时代数学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其课程性质和基本属性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是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的发展离不开严密的逻辑和严谨的证明。
新时代数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体现科学性,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性的数学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观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是系统性。
数学知识是由若干个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组成的一个系统。
新时代数学课程需要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逐渐建立起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
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串联和整合,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课程性质是实用性。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各个领域的科学技术中。
新时代数学课程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发展性。
数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学科,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不断涌现。
新时代数学课程需要引导学生不断追随数学发展的步伐,了解最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数学相关的科普读物、参加数学竞赛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新时代数学课程的基本属性是启发性。
数学是一门需要灵活思维和创造性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问题、提出猜想、引导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课程性质工作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单位积极开展课程性质工作,现将本年度课程性质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概述1. 完善课程设置本年度,我单位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我校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
我们调整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课程设置符合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我单位加大了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
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 强化课程考核评价本年度,我们进一步规范了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课程教学效果的监控。
通过定期检查、教学观摩、学生反馈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 优化课程资源为丰富课程资源,我们积极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网络课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5. 推进课程改革本年度,我单位以课程改革为抓手,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
我们开展了一系列课程改革项目,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工作成效1.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通过本年度的课程性质工作,我校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升。
学生在各类竞赛、考试中成绩优异,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 师资队伍素质增强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3. 课程资源丰富多样优化课程资源,使得我校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4. 教育教学改革取得突破通过推进课程改革,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工作展望在新的一年里,我单位将继续深入推进课程性质工作,努力实现以下目标:1.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 深化课程改革,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课程性质音乐课程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人文性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
无论从文化中的音乐,还是从音乐中的文化视角出发,音乐课程中的艺术作品和音乐活动,皆注入了不同文化身份的创作者、表请者、传播者和参与者的思想情感和文化主张,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文化发展脉络以及民族性格、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展现,具有鲜明而深刻的人文性。
(二)审美性“以美育人”的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文化传统一脉相承,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形象思维,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实践性音乐音响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
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
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含、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穆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
音乐的情感体验,应从多样化的文化语境出发,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及不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擅和即共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通过音乐艺术实践,有救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酞精神。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
音乐音响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事物形态的具象性,然而它叉与人类的社会生活、各种文化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选就为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和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
同时,也要关注音乐艺术的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和体现。
音乐教学的学科综合,包括音乐课程不同教学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
在教学中,学科综合应突出音乐艺术的特点,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粪及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在综合过程中对不同艺术门类表现形式进行比较,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深化学生对音乐艺木的理解。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也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
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活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智。
教学中,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空间。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以音乐活动方式划分教学领域在2001年以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唱歌(小学低年级加有“唱游”)、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
随著时代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本标准将原有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整合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两个教学领域,并将原来隐含在教学中的音乐文化知识和分散的音乐编创活动,加以集中并拓展为“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两个领域。
上述四个教学领域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新的教学领域的划分,既体现了本学科21世纪的发展趋向及本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又在不增加课程实施难度的前提下,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实现平稳对接。
(二)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
为此,音乐课程对包含音乐聆听、音乐表请和音乐创作这三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教学领域,提出了相对明确而具体的课程内容,并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和提高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音乐能力。
(三)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关系音乐的音响材料、创作过程和表演形式具有特殊性,这些艺术特征决定了音乐聆听、表擅和创作教学,必然会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音乐课程的设计,应正视这一客观的掌科规定性,正确处理课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发展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能力的关系。
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四)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分学段设计梯度渐进的课程学段目标及相应的操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是儿童和青少年生理、心理的快速发展期,也是人生接受音乐教育、增进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
为了使音乐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相适应,音乐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9学年分成3个学段,即小学低年段(1~2年段),小学中、高年段(3~6年段)和初中各年级(7~9年段)。
在剖析不同学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差异和音乐学习认知特点的基础上,在课程总目标统领下,明确各学段目标,以此作为不同学段、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
3个学段不同层跃的课程内容,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序的内在联系。
(五)课程内容的设计,在明确的规定性和适度的弹性之间寻求平衡,培教师教学和地方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留有创造和堆择运用的空间我国广大城乡不同区域经济、文化环境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客观上影响着学校音乐教育的实旌状况和教学水平。
基于选一现实,为使音乐课程具有广泛适应性和普遍实施的可能性,对课程内容和标准的设计,注意既要有朗确的规定性,叉要有适度的弹性和一定的可磕捍性,使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音乐课程,在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和水平要求上得以普遍实施,推动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橱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上述课程目标以下列三个维度表述。
(一)情感一态度一价值观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音乐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世界受到潜穆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建立起对人类、对自然、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培养音茸;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谓、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着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通过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劳动,尊重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通过系统地学习母语音乐文化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二)过程与方法1.体验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音乐体验与感受中,享受音乐审美过程的愉悦,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2.模仿通过亲身参与演唱、演奏、编创等艺术实践活劫,并适当地运用观察、比较和练习等方法进行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探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自主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作活动。
4.合作在音乐艺术的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a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5.综合通过以音乐为主线的艺术实践,嚣选和运用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和独特的价值。
(三)知识与技能1.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常见结构、体裁形式、风格流派和演唱、捕赛、识谱、缩创等基础知识。
2.音乐基本技能学习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