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古诗荔枝图序翻译赏析

古诗荔枝图序翻译赏析

古诗荔枝图序翻译赏析文言文《荔枝图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

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

”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

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

【原文】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注释】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

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2团团;圆圆的。

3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

4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

5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

橘,常绿乔木。

华,通"花”6实:果实。

7春荣:春天开花。

荣,开花8丹:朱红色,像丹砂一样。

9朵:这里指果实聚成的串。

10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

11红缯(zēn):红色的丝绸。

缯,丝织品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绸。

12绡(xiā):生丝织成的绸。

13瓤肉:果肉·。

14莹白:晶莹洁白。

15醴:甜酒。

16酪:奶酪17去:消失18元和十五年:及820年。

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19南宾守:南宾郡太守。

南宾,又名忠州(今重庆忠县)20工吏:在官府当差的工匠,这里指画工。

21图而书之:画好画,题上字。

2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有见过荔枝和虽然见过荔枝但没有摘下一二三天的荔枝的人看的。

识,认识,见过。

荔枝图序讲课实用

荔枝图序讲课实用

果实聚成的串,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 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 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 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 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 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 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 尽去矣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 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 消失了。
要求:结合课下注释,自主译读 文章,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重点字词注释
彼:指前面所说的情形; 过:胜过、超过; 春荣:春天开花; 大略:大体; 工吏:专门从事书画的小吏;
图:画;
书:写;
友情提示
1.通假字: 华如橘 2.一词多义: 实如丹 实 其实过之 而 之 “华”通花 ,花朵 果实 实际情况
一日而色变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
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 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观点。作品有 《长恨歌》、《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 诗 .《荔枝图序》属于说明文,选自《白氏长 庆集》。
学习目标:
) )
朗读课文
荔枝/生巴、峡间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用课文的语 言注解图片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 如 丹 , 夏 熟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 肉 莹 白 如 冰 雪
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译读课文
常用的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上 前 内 逻辑顺序 下、 后、 外 左 整体 右、 局部、

《荔枝图序》阅读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荔枝图序》阅读训练题与参考答案

《荔枝图序》阅读训练题与参考答案《荔枝图序》阅读训练题与参考答案「篇一」(1)我第一次吃荔枝,是28岁的时候。

那是十几年前,北京很少见到这种南国水果,时令一过,不消几日,再想买就买不到了。

想想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呢!虽然一斤要好几元,挺贵的,咬咬牙,还是掏出钱买了一斤。

我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

(2)回到家,还没容我从包里掏出荔枝,母亲先端出一盘沙果。

这是一种比海棠大不了多少的小果子,居然每个都长着疤,有的还烂了皮,只是让母亲一一剜去了疤,洗得干干净净。

每个沙果都沾着晶莹的水珠,果皮上红的纹络显得格外清晰。

不知老人家洗了几遍才洗成这般模样。

我知道这一定是母亲买的处理水果,每斤顶多5分或者1角。

居家过日子,老人就是这样一辈子过来了。

(3)我拿了一个沙果塞进嘴里,连声说真好吃,又明如故问多少钱一斤,然后不住口说真便宜——其实,母亲知道那是我在安慰她而已。

但这样的把戏每次依然让她高兴。

趁着她高兴的劲儿,我掏出荔枝:“妈!今儿我给您也买了好东西。

”母亲一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我打断母亲的话:“这么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筋络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吞下,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毕竟是第一次吃,毕竟是好吃!母母亲竞像孩子一样高兴。

(4)那一晚,正巧有位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突然到我家做客,望着桌上这两盘水果有些奇怪。

也是,一盘沙果伤痕累累,一盘荔枝玲珑剔透,对比过于鲜明。

说实话,自尊心与虚荣心齐头并进,我觉得自己仿佛是那盘丑小鸭般的沙果,真恨不得变戏法一样把它一下子变走。

母亲端上茶来,笑吟吟地顺手把沙果端走,那般不经意,然后回过头对客人说:“快尝尝荔枝吧!”说得那般自然、妥帖。

蔡襄《荔枝谱》译文

蔡襄《荔枝谱》译文

蔡襄《荔枝谱》译文
《荔枝谱》的译文如下:
在卷一中,“答遝离支”的“答遝”意思是“榙木遝”,即像李子的果实,而“离支”指的就是荔枝。

“既形于诗,又图而序之,虽仿佛颜色,而甘滋之胜莫能著也。

”这里联系前文“唐天寳中,妃子尤愛嗜,涪州歳命驛致。

時之詞人多所稱詠。

張九齡賦之,以託意白居易刺忠州。

”可知,虽然未曾点明是什么东西“形于诗,又图而序之”,但是对比之意是十分明显的,那就是蔡襄所处的闽地的荔枝比起西南涪州的荔枝是更胜一筹的,而下文蔡襄说“是二人者亦未始遇夫真荔枝者也。

”也是称赞闽地荔枝胜过别的地方的荔枝的意思。

在卷二中,蔡襄指出莆田当地的风俗,就是园林池水美好的地方只种荔枝。

随后点出荔枝里面的最优品种“陈紫”。

陈紫的价值高到什么程度呢?蔡襄举了个例子,陈氏想要采摘的时候,一定要先关窗户。

想要买的人隔着墙把钱送进去,里面的人根据钱的多少给荔枝,得到的人感到十分幸运,不敢计较荔枝价值是否值当。

由此可见当时“陈紫”的价值。

随后蔡襄又讲了“陈紫”的一些特点:“其樹晩熟,其實廣,上而圓,下大可徑寸有五分,香氣清逺,色澤鮮紫,殻薄而平,瓤厚而瑩膜如桃花紅,核如丁香,毋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絳雪”并以此作为最高的标准,认为它是天下第一,其他种类的荔枝皮、膜、形、色有一种类似陈紫,
就可以当做中品了,而果皮厚且带着尖刺,果肉颜色泛黄,果核是红色的,吃起来有渣滓,吃完嘴会发涩,虽然没有酸味,但已经是下品了。

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

从整体到局部
果 实
朵—— 如葡萄 核—— 如枇杷 壳—— 如红缯 膜—— 如紫绡 瓤肉— 莹白如冰雪 浆液— 甘酸如醴酪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 保鲜— 香变,三日而味变,
四五日外,色香味尽 去矣。
从 外 到 内
时 间
分组讨论3: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 使用了哪些说明 方法?试举例说明。
作比较: 如: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打比方: 如:瓤肉莹白如冰 雪。
白居易
《荔枝图序》,属于说明 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 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 著名诗人,新乐府运动的 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 作”的观点。代表作品有 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琵琶行》等。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 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 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 文内容。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
我会解释下列红体字:
帷盖 华如橘 春荣 实如丹 朵如葡萄 大略 如彼 其实过之 若离本 枝 一日而色变 色香 味尽去矣 命工吏 图而
书之 盖为不识者 一、二、三日者云 不及
这些句子我会翻译:
1.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 春荣。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 二、三日者云。 3.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4.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小 结
文章从产地、 果树、果实细致 地进行描述,荔 枝的形、色、香、 味可触可感,历 历在目。
交 流 合 作 我 收 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 知道了……
请同学们仿照课文,写一种 你熟悉的一种水果你熟悉 的家乡特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峡 ( xiá )
i gà i ) 帷盖 ( wé

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

“华”通花 ,花朵
果实 实际情况 连词,表顺接
实如丹 其实过之
一日而色变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表转折,但是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其实过之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古义 今义
3.古今异义词: 色香味尽去矣 4、词类活用
消失,没有

画图 写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 三日者云。
本文的说明 顺序是怎样 的?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产地- 巴峡间 — 朵— 朵如葡萄 形状 —树形团团如帷盖 核— 核如枇杷 树叶 —叶如桂,冬青 壳— 壳如红缯 花 — 花如菊,春荣 果实 —实如丹,夏熟 膜— 膜如紫绡 瓤肉— 瓤肉莹白冰雪 浆液— 浆液甘酸如醴酪 保鲜—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 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 色香味尽去矣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 三日者云
用课文的语 言注解图片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 如 丹 , 夏 熟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 肉 莹 白 如 冰 雪
浆 液 甘 酸 如 醴 酪
结合课下注释小组翻译课文
提示
1.通假字:华如橘
2.一词多义: 实 而 之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
作的序。
扫清文字障碍

( xiá ) 缯 (zēng ) 帷盖 ( wéi gài ) 枇杷 ( pípa )


(xiāo )
(ráng ) ) )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荔枝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最新试题库含答案】《荔枝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荔枝图序》阅读答案及翻译

篇一:荔枝图序阅读答案
荔枝图序阅读答案
①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②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③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④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⑤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
A.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译文:荔枝的特点大致如上所说,它实际上比我介绍的还要好。

B.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

译文:如果离开了树的枝干,一天就会变颜色。

C.树形团团如帷盖。

译文: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

D.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译文:叶子像桂树,冬天青翠;华丽像橘树,春天一片繁荣。

2.下列对本段层次的分析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填空题
(1)文章写树从____、____、____再写到____。

写果实是
由____写到____、____、____。

文章大量运用____,连用十个“如”字从____、____、____、____。

中唐诗人荔枝图序【唐】白居易

中唐诗人荔枝图序【唐】白居易
(
( xiāo )
( ráng ) ) )
) 瓤
醴酪 ( lǐ lào 华 ( huā
紫绡
xiāo
)
朗读课文
荔枝/生巴、峡间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提示
1.通假字: 华如橘 2.一词多义: 实如丹 实 其实过之 而 之 “华”通花 ,花朵 果实 实际情况
… 叶子像桂花树的叶子, 冬天还是青青的;
大致像上面说的那些东西,但实际情况要胜过它们。 (果实)如果离开树枝, 一天过去颜色就变了,

元和十五年夏天,南宾郡太守乐天让官府的画 工画《荔枝图》,并且写下了这篇序,是为没见 过 荔枝或虽然见过但还没有看到摘下三天以内的荔 枝 的人们写的。
你知道吗?
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 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 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 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
一日而色变
其实过之
表顺接
表转折 它们,代词,代上面的描述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代词,指这篇《荔枝图序》 3.古今异义词: 古义 消失,没有 色香味尽去矣 到 今义 4、词类活用 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名词作动词 画图 写
荔枝生长在巴州、峡州之间, 树的形状圆圆的,像周围带有围帐的伞盖。
请同学们仿效课文采用由整体 到局部或由外到内的顺序,运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一种你熟 悉的水果。字数150字左右。
作者写序的目的是什么? (用文中原话回答)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 及一二三日者云。
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 样的?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产地—巴峡间 形状 —树形团团如帷盖 朵— 树叶 —叶如桂,冬青 核— 花 — 花如菊,春荣 果实 —实如丹,夏熟 (从整体到局部) 壳— 膜— 朵如葡萄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
过华清宫
〔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荔枝图序
白居易
你了解作者吗
白居易(772~846), 字乐天,唐代大诗人。 曾官居太子少傅,晚 年自号香山居士。他 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 者,提出了“文章合 为时而著,歌诗合为 事而作”的观点。
序是一种文体。
一般指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 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 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 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
层次 分析
第一层:“荔枝生巴、峡间……其实过 之。” 详细地介绍了荔枝的产地,树的形状、叶 子、花、果、果实的颜色、果簇的形状、 果核、果壳、内膜、瓤肉、浆液。
第二层:“若离本枝…者云”
产地: 巴峡间 形状: 如帷盖 整 树叶: 如桂 体 花 :如橘 果实: 如丹 局 部
朵: 如葡萄 核: 如枇杷 壳: 如红缯 膜: 如红绡 瓤肉: 如冰雪 浆液: 如醴酪


三读:理解本文的 写作特点
1.层次清晰
层次清晰。文章先从大处落笔,介 绍荔枝的产地。接着描绘树形,给人 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别介绍它的叶 色、开花和结果季节、果的形状,颜 色,外壳及果肉,味道特点和它离开 树枝后不易保鲜的特性,最后交代写 此序的缘由及目的。文章在介绍荔枝 时采用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外 观到内部的顺序,一一写来,层次清 晰,形象具体。
《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
一读:读准字音
预习检测
帷盖 wé i
枇杷 pí pá 缯
zēng
绡 xiāo
瓤 rá ng 醴酪 lǐ lào
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
华如橘,春荣
实 如 丹 , 夏 熟

荔枝图序原文及翻译

荔枝图序原文及翻译

荔枝图序原文及翻译荔枝图序原文及翻译《荔枝图序》是一篇说明文,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荔枝图序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荔枝图序全文阅读:出处或作者:白居易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批把,壳如红缮,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图序全文翻译: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

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

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

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

(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

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公元820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荔枝图序对照翻译: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批把,壳如红缮,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

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

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

《荔枝赋并序》原文和翻译译文

《荔枝赋并序》原文和翻译译文

《荔枝赋并序》原文和翻译译文《《荔枝赋并序》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荔枝赋并序》原文和翻译译文《荔枝赋并序》原文和翻译原文:○荔枝赋(并序)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

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固未之信。

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累迁,经於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嘉叹,以为甘美之极也。

又谓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

每相顾议,欲为赋述,而世务卒卒,此志莫就。

及理郡暇日,追叙往心,夫物以不知而轻,味以无比而疑,远不可验,终然永屈。

况士有未效之用,而身在无誉之,苟无深知,与彼亦何以异也?因道扬其实,遂作此赋。

果之美者,厥有荔枝。

虽受气於震方,实禀精於火离,作酸于此裔,爰负阳以从宜。

蒙休和之所播,涉寒暑而匪亏,下合围以擢本,傍荫亩而抱规。

紫纹绀理,黛叶缃枝,蓊郁ЩЪ,环合丽。

如荩之张,如帷之垂,云烟沃若,孔翠於斯。

灵根所盘,不高不卑,陋下泽之沮洳,恶层崖之,彼前志之或妄,何侧生之见疵?尔其勾芒在辰,凯风入律,肇气含滋,芬敷谧溢,绿穗靡靡,青英,不丰其华,但甘其实。

如有意乎敦本,故微文而妙质:蒂药房而攒萃,皮龙鳞以骈比,肤玉英而含津,色江萍以吐日。

朱苞剖,明出,炯然数寸,犹不可匹,未玉齿而殆销,虽琼浆而可轶。

彼众味之有五,此甘滋之不一,伊醇淑之无算,非精言之能悉。

闻者欢而竦企,见者讶而惊仡,心恚可以蠲忿,口爽可以忘疾。

且欲神於醴露,何比数於甘橘?援蒲桃而见拟,亦古人之深失。

若华轩洞开,嘉宾四会,时当燠煜,客或烦愦。

而斯果在焉,莫不心侈而体忄太,信周盘之仙液,实玳筵之绮缋。

有终食於累百,愈益气而理内,故无厌於所甘,虽不贪而必爱。

沈李美而莫取,浮瓜甘而自退,岂一座之所荣,冠四时而为最。

夫其贵可以荐宗庙,其珍可以羞王公,亭十里而莫致,门九重亏曷通?山五峤亏白去江千里亏青枫,何斯美之独远?嗟尔命之不逢,每被销於凡口,获知於贵躬。

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

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惠州一绝 宋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
你能任选一种水果进行说明 介绍吗?
西 瓜
从 外 到 内
本文的说明重点是什么?作者这样安 排有什么好处?
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 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 好处: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层次清楚。
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 说说理由。(可从说明顺 序,说明方法,用词,修 辞手法,写作方法等方面 去分析)
赏析句子:
•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 实如丹,夏熟。 •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 液甘酸如醴酪。
阅读第二段,思考:作者写 作此序目的是什么? (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
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 一二三日者云
说明对象: 可以从产地、形状、 结构、功能等。
说明方法: 打比方、列数字、 举例子、作比较、 分类别等。 说明顺序: 从整体到局部, 从外到内。
说话习:
白居易老先生,我惊叹于您的 《荔枝图序》,因为……
序 • 序,文体的一种。它分两类: • 一:写在某书或文章、诗歌前面的说明、评 。。 价性文字; • 二:赠序,是为一件具体的事向人赠言或向 即将告别的人赠言的文章。 • 本文是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 是让没见过新鲜荔枝的人看一看,含有宣传荔枝 的意思。
读准字音
•帷 •缯 •绡 •瓤
(wé i) (zēng) (xiāo) (rá ng)
按课文注释理解课文 解释加红色的词语 周围带有围 帐的伞盖
成 熟 红 色 红 绸 超 过 绿

开花

荔枝图序刘

荔枝图序刘

布置作业
试着给远方的朋友介 绍一下他从未见过的沙枣, 写一篇一两百字的小短文。
文题解读
序,古代的一种文体,有赠序、 书序之分。
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 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
书序,一般以介绍书画作品的 内容、写作意图和有关事项为主。
文章思路
产地
荔 枝 图 序
形状 从整体到局部
树叶



果实 ——详——
壳 膜
从外到内
瓤肉
浆液
保鲜
补写诗歌
荔枝生于 间,形如 大且圆。
叶子如桂冬常 , 朵似橘春日繁。
反馈检测
1.通假字:华如橘
2. 一词多义:
树形团团如帷盖 盖为不识者
实如丹
其实过之
3.词类活用:
华如橘,春荣
图而书之
4.省略句:
荔枝生( )巴峡间
反馈检测
5.本文体裁是(
),作者是( )代
的(
)。
6. 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原文)。
7.作者采用了(
)及(

等的说明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8.( )的说明方法的运用,通俗易懂, 形象可感。
补写诗歌
荔枝生于 间,形如 大且圆。
叶子如桂冬常 , 朵似橘春日繁。
暖湿气候酸性土,夏季果熟色如 。
朵, 核, 为壳 膜。
瓤肉 惹人爱,浆液滋味 又 。
离开本枝变化 ,色香味享趁 。
巧用 说佳果,风采独。
朗读课文
帷盖(wéi) 华(huā) 橘(jú ) 枇杷(pípá )缯(zēng) 绡(xiāo) 瓤肉(ráng ) 醴酪(lǐ lào ) 盖为不识者(wèi )

荔枝图序

荔枝图序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层次清晰
层次清晰。文章先从大处落笔,介绍 荔枝的产地。接着描绘树形,给人一个 总体印象。然后分别介绍它的叶色、开 花和结果季节、果的形状,颜色,外壳 及果肉,味道特点和它离开树枝后不易 保鲜的特性,最后交代写此序的缘由及 目的。文章在介绍荔枝时采用从大到小、 从整体到局部、外观到内部的顺序,一 一写来,层次清晰,形象具体。
惠州一绝 苏轼
• • • • 罗浮山下四时春, 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荔枝图序》
白居易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荔枝图序》是白居 易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 的一篇序。据《新唐书· 杨 贵妃传》记载:“妃嗜荔 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 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 已至京师。”但在当时, 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 枝是怎样的的。白居易于 元和十四年(819年)任 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 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 为之作序。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详略得当
本文着墨较多的是荔枝开花及果熟季 节,果核的形状,壳膜的颜色,果肉的 颜色及味道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因为这既是人们关注的东西,又是画上 传达不出来的。而对作画的时间、作者、 及作序的目的次写之,简单交代就收笔。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树形团团 如帷盖。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春 荣;实如 丹,夏熟。 朵如葡萄。
需要更完整的资源请到 新世纪教 育网 -
核如枇杷, 壳如红缯, 膜如紫绡, 瓤肉莹白 如冰雪, 浆液甘酸 如醴酪。
善用比喻
为使读者能具体感受到形象,在写 荔枝的各部位时,用人们生活中可以感 知的东西作比,每个比喻都恰如其分地 表现出荔枝本身的特色,给人以直观的 印象,使人更容易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荔枝图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

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2.树形团团如帷盖()
3.春荣;实如丹()
4.壳如红
缯()5.浆液甘酸如醴酪()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
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参考答案
一、1.四川湖北一带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3.丹砂一般地红4.泛指丝织品5.酒浆6.那样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列数字出处外形味道变化
四、唐朝乐天香山居士
注释:
本文选自《白香山集》
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

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2.团团;圆圆的。

3.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

4.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

4.冬青:冬天是绿的。

5.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

橘,常绿乔木。

华,通"花”
6.实:果实。

7.春荣:春天开花。

荣,开花
8.丹:朱红色,像丹砂一样。

9.朵:这里指果实聚成的串。

10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

11.红缯(zēn g):红色的丝绸。

缯,丝织品的总称,相当于现在的绸。

12.绡(xiāo):生丝织成的绸。

13.瓤肉:果肉·。

14.莹白:晶莹洁白。

15.醴:甜酒。

16.酪:奶酪
17.去:消失
18.元和十五年:及820年。

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
19.南宾守:南宾郡太守。

南宾,又名忠州(今重庆忠县)
20.工吏:在官府当差的工匠,这里指画工。

21.图而书之:画好画,题上字。

2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有见过荔枝和虽然见过荔枝但没有摘下一二三天的荔枝的人看的。

识,认识,见过。

译文
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

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

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

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
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

(关于荔枝的情况),大
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

假如
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赏析:
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了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

唐代诗人杜牧在《过清华宫绝句》一诗中写道:“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说明对象:荔枝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从整体到局部)
说明方法:作比较、打比方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
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
“诗魔”和“诗王”之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