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
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分析全套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试题分析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语文试题难度适中,但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
试题材料重视传统文化,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能力,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其突出特征为“国际视野,稳中求变,关注社会,凸显素养”。
试题虽然采用了新的形式,但依然紧贴高中教学,考查了高中语文的主干知识及高中生应该具备的知识及能力。
论述文选择《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既体现了近年来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一点四面”中的“依法治国”,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公正”,更体现了崛起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大国担当。
实用类文本选择介绍“XXX纪录片频道”,并将其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作比较,也体现了具有本国特色的中国形象。
作文题要求考生从12个“中国关键词”中选取两到三个,来呈现考生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更是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传播的时代主题。
整张卷注重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学生对母语综合应用的能力考查,注重学生对社会时政的关注,让语文能力真正强的考生拿到高分。
同时又兼容并包,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世界变化,气势磅礴,眼光深邃,加强了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体现思想的内涵和人文的光辉,耐人咀嚼。
新”体现在:取消选考模式,适度增加阅读量,文化常识考察趋稳。
2017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自2015年开始考查的文化常识考点成为之后,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实用类文本一改往年人物传记,选取的是新闻类材料,而且是非连续性文本,这要求要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极大的合理化分配时间。
此题虽新,但在不少套卷练中都出现过非连续性新闻类文本阅读,相信做过多篇的考生并不陌生,而且庆幸自己积累不少此类题的做题经验。
2017高考语文
2017高考语文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考试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对于每个考生来说都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
而语文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其难度和重要性不容小觑。
下面我们来对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进行分析。
首先,试卷整体难度适中。
阅读理解部分的选文选择较为广泛,内容涉及人文、科技等多个领域,涵盖面较广而且新颖。
其中的题目形式多样,既有细节理解类的题目,也有推理判断类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其次,作文题目从个人角度出发,通过对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进行描写和描述,考查了学生的文采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再次,在写作技巧方面,考生需要注重语句结构的多样性和用词的准确性。
同时,要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总体来说,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难度适中,考查了学生的综
合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考生需要通过多读多写来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味,才能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
2017浙江高考语文卷分析报告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风靡(mi)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 成为城市“烂疮.(chu d 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 i)”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 e)0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 u)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 i 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 .(j I)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 e)舌。
A项的错误在靡这个字的读音上,【mi】1.浪费,奢侈:〜荡。
〜费。
侈〜。
2.分散:〜散(消灭)。
3.古同“糜”,糜烂。
【mi】①无,没有:〜日不思。
②倒下:望风披〜。
[靡靡之音]颓废、趣味低级的乐曲、歌曲。
所以此处应读第三声。
B 项密诀应为秘诀。
C项禁有两种读音:【j 1 n】1.受得住,耐久:〜受。
〜得住。
〜不起。
弱不〜风。
【j i n】1.不许,制止:〜止。
〜绝。
〜书。
〜令。
〜赌。
〜欲。
〜锢。
此处应该读第一声。
第一题难度与往年相比较是有所降低的,主要考察字音字形的积累,最容易迷惑的是A 选项中的靡的读音,考生需要重点注意。
阅读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试卷分析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试卷分析导语2017年高考已经结束。
今年的高考试题命制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继续体现出变化,各种变化的信息已通过考试大纲的调整预先传达出去,达到了“稳中有变”的目的。
相关的变化也给今后的考试、教学指出了方向。
一、高考改革与学科趋势分析在2016年除少数省区自主命题,全国开始统一命题之后,2017年高考语命题继续深化改革。
2016年10月,教育部正式发布经修订后的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其中语学科的变化调整较大,如原的“一般论述类”阅读改为“论述类本阅读”,并划定了论述类本(时政、学术论、时评、书评等)的范畴和考查重点(注重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增加了“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点。
又如学类和实用类本阅读由原的选考变为必考。
都在原的能力层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解B”,即“理解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含义”和“理解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点。
再如古诗阅读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化常识”。
这些调整都在2017年高考中得到体现。
这些变化提醒我们,2017年仍是持续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
高考由以往的要首先体现选拔功能,转变为“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为先的考试,以及对基础教育的指引功能。
高考再怎么重要,也是教育的一环,都必须服从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试题必须有一定难度,这样才能将不同水平的考生区分开。
国家统一命题更加有利于保证试题的科学性、稳定性,以及合理的区分度,最终目标是达到公平和效率的最大化,真正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二、2017年高考语标I卷点评1、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导向2017年高考语标I卷继续坚持强化高考“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中,“立德树人”就是反复出现并且不断强化的核心理念,凸显了高考的育人导向与功能。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7 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
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
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三)整体考点研究(一)文言文阅读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
(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
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
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
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
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
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
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五)语言文字运用成语,应加强识记积累及成语辨析的训练。
2017年浙江省高考语文卷分析报告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靡.(mí)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了便利,但乱停乱放,妨碍交通,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则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B.某某快递公司陷入“自噬.(shì)”的困境,背后是快速扩张带来的后遗症;加盟模式曾是其业绩突飞猛进的密诀,但也是动摇其大厦基石的蚁穴.(xué)。
C.近日,《我是范雨素》一文在网上刷屏,开篇一句“我的生命是一本不忍卒.(zú)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的极为拙劣”,便让很多人不禁.(jìn)潸然泪下。
D.作为一部主旋律片,《湄公河行动》真实再现了那场发生在金三角的缉.(jī)毒战役,片中抓捕过程之惊险,战斗场面之惨烈,令人咋.(zé)舌。
A项的错误在靡这个字的读音上,【mí】1.浪费,奢侈:~荡。
~费。
侈~。
2.分散:~散(消灭)。
3.古同“糜”,糜烂。
【mǐ】①无,没有:~日不思。
②倒下:望风披~。
[靡靡之音]颓废、趣味低级的乐曲、歌曲。
所以此处应读第三声。
B项密诀应为秘诀。
C项禁有两种读音:【jīn 】1.受得住,耐久:~受。
~得住。
~不起。
弱不~风。
【jìn 】1.不许,制止:~止。
~绝。
~书。
~令。
~赌。
~欲。
~锢。
此处应该读第一声。
第一题难度与往年相比较是有所降低的,主要考察字音字形的积累,最容易迷惑的是A 选项中的靡的读音,考生需要重点注意。
阅读的文字,完后2-3题。
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
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
2017届高三语文仿真考试质量分析
2017 届怀化市高三语文联考试题(仿真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沅陵七中邓瑞龙一、整体情况分析1、试卷考查能力涉及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语言表达、探究能力,符合新课标改革和高考改革精神。
2、试卷按照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作为必考题的方式设题,并兼顾了题型新变化,对高三语文高考新考纲的具体实践,对我们的备考具有指导意义。
3、试卷整体难易适中,文言翻译难度较高,体现了难易程度的区分度。
4、本次考试题型变化很大,究竟是不是高考试卷的标准形式,学生在做题过程中感觉不适应,这个问题要提请上级主管领导引起重视。
二、文本阅读题分析(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试卷情况(1)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此次选取了冯立鳌的《法家思想的局限》,符合“考纲”及“考试说明”及其“题型示例”要求,题型为三道客观题(均为单项选择题),关键要读懂文章,将被选项和有关联的原文认真比对。
对指导备考复习的老师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导向性和示范性。
(2)所选文本——《法家思想的局限》属于学术论文,可谓难易适中,适合考生阅读。
(3)此次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型体现了论述类文本阅读鉴赏特点,规范合理,具有借鉴价值。
2、学生答题情况优点:(张世佳、冯宗印)(1)对涉题文段所表述的观点普遍把握较好;(2)分析句段大多有主旨意识、原文意识(特别是张冠李戴的答案)。
缺点:(唐开、姜胜赢)A.有少数考生没看懂文本,理科未做对的5 人,文科有有近10 人;B.不少考卷卷面很糟糕,乱涂乱画,超出答题区域,字迹淡白,书写潦草,修改凌乱,尤其是字写得不规整,几个字就占满一行,导致答题区域不够写,答案书写超出范围现象较严重;3.今后教学建议(1)进一步强化规范意识:答题区域的规范,书写用笔、墨水颜色、字迹清晰度、字体大小、修改的规范等;(2) 备考复习还得重视论述类文本阅读;(二)文学类文本(小小说)阅读:1、试卷情况(1)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此次选取了小小说材料阅读,符合“考纲”及“考试说明”及其“题型示例”要求,一直以来都是把小说作为高考必考文本来复习的,对指导备考复习的老师和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有很好的导向性和示范性;(2)所选文本——《补胎》也属典型的精品小小说,可谓文质兼美,适合考生阅读鉴赏;(3)此次小小说阅读鉴赏题型体现了小小说阅读鉴赏特点,规范合理,具有借鉴价值。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语文
高考质量分析报告语文高考质量分析报告语文部分一、考试概况语文科目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根据最新的高考质量调研数据,本科类大学语文科目的平均得分为80分,及格率为85%。
总体来说,语文考试成绩整体稳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二、考试分析1.题型分布语文科目的题型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语法填空、改错、短文写作等。
其中,阅读理解和短文写作是考查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题型,占据整个考试的较大比重。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难度逐渐加大,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理解难度较大。
短文写作则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描述和分析,因此,许多学生在这些方面表现亮眼。
2.题目难易程度语文科目的题目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学科基础、语言运用能力以及解题思维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高考中,难度适中的题目占多数,但也存在一部分难度较大的题目,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语言分析和理解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热身训练,加强自己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3.涉及知识点高考语文科目的涉及知识点较为广泛,包括文学常识、词语运用、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
其中,对于文学常识的掌握和了解具有重要意义,这涉及到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也是考试中重要的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存在问题与对策1.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由于阅读理解题的难度加大,许多学生在这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针对不同题型,可以采用切分法、提问法、归纳总结法等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
2.写作能力不强高考语文科目中,短文写作是一个重要环节。
一些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句子结构混乱、逻辑不严密等。
针对这一问题,学生可以加强写作训练,阅读经典文章,了解写作规范和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报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报告2017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调整之年、深入之年,高考语文试卷呈现出深化后鲜明的特点:落实立德树人,聚焦时代主题,突出优秀文化,注重能力素养,强化语言运用。
并且今年的语文命题衔接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导向语文核心素养,引领语文教学转向语文教育,意义重大。
一、试题特点(一)创新点1.调整试卷结构,优化组合方式,更全面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根据新的“考试大纲”,语文试卷将论述类、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都设为必做题,有小说、有新闻、有时评,实现了对考生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和语言运用等“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覆盖,对思维方式有别、素养构成不同的考生进行全方位考查,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均衡,有利于综合素质高的考生脱颖而出,也扭转了以往“重传记,轻文学”的倾向。
实用类文本,文字与图表搭配合理,相得益彰,题目也运用了图表形式呈现信息,对考生搜寻、锁定、分辨、提炼、整合以及呈现文本关键信息的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语言运用部分增加逻辑推断题(第21题)。
这种题型多年前曾单独设立,近年来一直以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形式出现,今年强势回归。
写作命题增加“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联系”的写作要求。
这都是为了强化考查的全面性、应用性和综合性。
今年语文试卷阅读量增加8%左右,客观题数量、分值较往年有所增加,单选增加了3题,多项选择增加了1题,总分增加了14分。
这巧妙地解决了阅读量增加、试卷长度扩展带来的问题,虽然考生的书写总量下降,但是阅读思维含量没有降低,这些都有效地提高了试题的区分度。
2.强化阅读,突出考查重点,聚焦阅读“关键能力”。
今年的命题基本上都围绕文本的基本阅读能力展开。
全国卷Ⅰ论述类文本的第2小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考查对论证的分析。
小说和诗歌阅读突出文学类文本的审美能力,诸如艺术效果、人物形象、语言赏析、句子含意理解等,涉及全文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突出文体特征,不刻意出新,较为全面地覆盖了对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要求。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评价
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语文卷点评与启示一,全国新课标Ⅰ语文卷点评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依据2017年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了不少的调整和变化。
我认为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语文难度适中,但在试题结构、赋分、题型、能力要求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既遵循了稳定性和继承性,又体现了创新性。
试题材料重视传统文化,着眼社会、关注人文;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能力,从而凸显考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我想从“稳”和“变”两个方面来谈谈今年的语文试卷。
从“变”的方面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中,相较于以前来说,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均成为必考的内容。
当然这在2017年考纲中有明确规定,但是因为考生阅读量的增大,必然要对整个试卷题型和题目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文学类文本减少一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增加一道客观选择题,只保留一道问答题。
当然,实用类文本一摆往年人物传记类的考察,改为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电视纪录片运用和发展的话题,同时采用多篇非连续文本的组合也是较往年明显不一样的。
这种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局部调整,但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
古诗文阅读这块,诗歌鉴赏以一道客观题和一道在主观题呈现,名句名篇默写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今年是两道题共计5分。
虽然高三复习中针对这一方面考生早已熟悉,但是客观上来讲,对学生的临场考试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另外,语言文字运用这方面,第19题和第21题也是近几年没有出现的题型,特别是第21题比较新颖,通过寻找“推断中存在的问题”对考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从“稳”的方面来看,虽然2017年语文试题因为存在预期的变化,但是仔细阅览也会发现,“变”的更多的只是形式,而对考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素养、语文这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科的考察的依然是整个试卷的着眼点和稳定的考察。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语文试卷分析与阅卷情况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语文试卷分析与阅卷情况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语试卷分析与阅卷情况一、命题变化变化1选做题:大题必做,小题选做,如作选做“我和高考”、“我看高考”其中之一。
变化2客观题:从32分增长到43分(2017年)变化3阅读量:从2016年的600~7000字增加到2017年的800字启示:阅读量增加,答题量减少是趋势选择题的难度大,容易拉开差距,阅读的时候要细致如何引导学生根据体信息快速抓关键信息是教学的关键培养学生快读阅读抓关键的能力(熟悉各种体,充分挖掘教材)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圈点勾画,抓住关键,快速做题可以有意识地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速读的能力变化4材料选择①材料类型:尽量丰富国际阅读项目PISA阅读测试:非连续性本、混合型本生活语言类/书面语类第6题、选择题19题眉青神中学的方法,对国际国内的新闻进行筛选编辑,每天要读新闻、看新闻材料非常丰富,教师首先要广泛阅读,然后再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
②材料的覆盖面论述类、学类、实用类——全覆盖材料功能多样化——以前人物传记多,今年多样化启示:高一、高二要阅读,太多做题磨灭了学生的阅读敏感性依托教材、训练学生把各种体读会,然后到会读高一、高二要阅读,高三才有冲劲厚积才有薄发。
高一高二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给学生阅读的空间时间,也就是给学生成长的空间。
不要急功近利地教书。
高中是三年,教师要有整体思考,要把眼光放长远。
③选材特点a特别关注时代主题:年内的热词语要能用,对学生以后上大学会不会有用(教育部领导)b国家战略:语地位提高——国家语语要变得有用启示:语要引导学生关注宏观问题(多看社论、时评)语核心素养的三大支柱: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传统化每年都在强化启示:重点关注传统化的当代价值和未价值让学生多读这方面的eg:留住“乡愁”(呵护、活化)d综合性今年在往年的基础上有强化材料不再只是单纯的,而是现代与传统的综合、跨学科的综合(如:17题~20题;实用类本)、城市和乡村的综合(兼顾城市和农村)、中国和外国的综合(17题成语有两个选项有所体现)启示:以后对学生的训练要注重综合性材料的阅读建议要每天安排时间让学生看新闻,写时评。
2017高考全国I卷语文深度分析
2017高考全国I卷语文深度分析作者:明师高考研究院似曾相识燕归来——2017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全国I卷试卷分析今年的新课标全国I卷语文试题与往年相比既保持了整体稳定性,又富有灵活性,既注重对考生语文基本素质的考查,又彰显了考查应用能力的趋势。
试卷依然由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运用和作文写作四部分组成,基本模式变化无几,但又有些许创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稳中求变,变中求新试卷板块结构与2016年全国卷I一致,依然是四大板块。
试卷稳中有变,一是阅读量增加,多了一篇实用类或文学类阅读。
二是试题量增加,由去年的18道到今年的22道。
三是题型新颖,语言文字运用是多年未曾考的语言得体及语病改错。
四是题型变动大,如实用类和文学类阅读去年选考,今年均考,由一道客观三道主观题变为实用类两道客观一道主观题及文学类一道客观两道主观题,默写少考了1分,作文由漫画作文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这些变化符合语文学科《考试大纲》精神,体现的是对语文知识点覆盖面的考量。
2、贴近生活,更接地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试卷紧跟时代步伐,关注民生,特接地气。
论述类文本关注了现在社会热门的气候问题,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贴近现实社会,生活气息浓郁。
任务驱动作文,讲的就是当前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
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
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3、立德树人,弘扬精神语文的人文性很强,试卷无论写作、阅读还是诗歌鉴赏,或显豁,或含蓄,都努力体现“立德树人”的思想,坚持“一点四面”的立意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的正确导向。
2017年西藏自治区高考语文学科分析报告
今 年 的新课 标 全 国 Ⅲ卷语 文试 题 与往 年相 比 , 既 注 重对 考 生语 文基 本 素养 的考 查 , 又彰 显 了考查 关 键 能力 的趋 势 。 基本 的考题模 式 有较 大变 化 。 综合 来 看 , 2 0 1 6 年我 区考 生参 加新 课标 全 国 Ⅱ卷 考试 , 试卷第 1 卷 阅读 题 分 为必 考 题 和选 考 题 , 试 卷
高考” 为副标题写作文 , 为考生在不 同文体 的选择预
留 了写 作 空 间 , 有 利 于 考 生思 想 的表 达 、 经 历 的叙 述 与 情感 的抒发 , 有 利 于考 生 完 成边 界清 晰且 能 自南发 挥 的理 想写 作 。 总体 而言 , 今 年 的语 文 试 卷 充 分 体 现 了课 改 精
制订 出来后 , 在学习 、 试 评 每 一个 模块 之 前 , 组 织 全体
1 .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 2 题, 考查文本的论点 、 论据 和论证 方 法Fra bibliotek。 2
互
0 l
2 . 文学 类 文本 阅读 题量 减 少 为 3 道, 分值 减 少为 1 4 分 基本题 型为 客观题 l 道( 4 选1 ) 力 Ⅱ 2 道 问答题 。
三、 考 生答 卷情 况分 析 从考 试 的答 题情 况 可 以看 出 , 有 相 当一 部分 考 生 的基 础 知 识 不 牢 固 , 基 本 功 不扎 实 , 关 键 能 力 掌握 不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分析
2017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分析
8 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分析
一、今年高考试题的变化
依据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了不少的调整和变化。
从“变”的方面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中,相较于以前来说,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均成为必考的内容。
当然这在考纲中有明确规定,但是因为考生阅读量的增大,必然要对整个试卷题型和题目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文学类文本减少一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增加一道客观选择题,只保留一道问答题。
当然,实用类文本一摆往年人物传记类的考察,改为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电视纪录片运用和发展的话题,同时采用多篇非连续文本的组合也是较往年明显不一样的。
这种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局部调整,但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
古诗文阅读这块,诗歌鉴赏以一道客观题和一道在主观题呈现,名句名篇默写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今年是两道题共计5 分。
虽然高三复习中针对这一方面考生早已熟悉,但是客观上来讲,对学生的临场考试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另外,语言文字运用这方面,第19 题和第21 题也是近几年没有出现的题型,特别是第21 题比较新颖,通过寻找“推断中存在的问题”对考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评析
2017年高考今天正式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40万考生走进考场。
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要求,2017年高考改革全面推进,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达到27个。
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共有9套,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
2017年的高考语文命题秉承立德树人“一堂课”、考试改革“一面旗”、社会时代“一扇窗”、为国选才“一把尺”的功能指向,紧密围绕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在“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三个关键问题上下足了功夫,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科学规划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重的命题构念,既放眼时代主潮,又贴近民生现实与考生实际,全方位体现我国社会的新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语文科在培养和选拔“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了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亮点1落实“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高考核心功能,将对“立德树人”的考查贯穿全卷始终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立德树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如全国I卷作文题“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让考生在写作中体味“月是故乡明”“风景这边独好”。
命题在正面引领价值观的同时,也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空间,启发考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
作文命题春风化雨,引导考生领会命题背后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
如全国II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选取了6个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自强奋发、家国情怀、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敢于正视、勇于担当等丰富内涵。
2017市质检语文学科分析报告
第5小题 (平均分1.34分) 人物传记)
体裁特征(新闻不同于
第6小题(平均分1.96分) 审题意识、规范答题意识 (分点意识)、概念厘清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平均分9.31分)
第7小题(平均分2.96分) 52%选对
第8小题(平均分2.24分) 小均分4.11分) 概念理解(“贤内助” )
七、语言文字运用(平均分12.54分)
第17小题(平均分1.71分) 57%选对 第18小题(平均分0.41分) 14%选对
第19小题(平均分2.72分) 90%选对
第20小题(平均分3.73分) 第21小题(平均分3.97分)
八、作文
审题 “读书的形式感” “从自己的读书经验出发” 说理 说理笼统,欠缺逻辑,以叙代议,论证单 薄,字数不足等
四、文言文阅读(平均分9.03分)
第10小题(平均分2.3分) 77%选对
第11小题(平均分0.75分) 25%选对
第12小题(平均分1.23分) 41%选对 第13(1)题(平均分1.94分) 第13(2)题(平均分2.81分) 不能直译,漏译严重,缺乏语境意识
五、古诗词阅读(平均分6.86分)
理科(实考人数11622人)平均分93.04分,作文平均
高分段人数过少,低分段人数偏多。
学校分类比较
文科
一级达标校:莆田一中105.76分,莆田四中103.2分, 莆田二中103.1分。 私立学校:擢英中学107.1分,砺青中学102.4分,哲理 中学98.2分。 普通学校:莆田十二中93.7分,妈祖中学93.1分,莆田 九中92.3分。 (学校平均分最低72分)
第14小题(平均分3.66分) 第15小题(平均分3.2分)
答非所问、缺乏概括、不分点
高中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
2017 年高三语文科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2017年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修订后的第一次高考,广西使用的是全国三卷。
这份试卷充分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进一步完善语文的考核目标和内容,结合考生实际,对考生语文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进行考查.修订后的全国三卷由原来的六大题18小题改为四大题22小题,同时选择题由原来32分改为43分,各题考查知识点及能力要求见下表:(二)2017年高考数据分析(三)整体考点研究(一)文言文阅读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回归课文,加强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回归基本功,“断句"、“翻译”都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可为学生提供专项的“断句”和“翻译”训练.(二)古代诗歌阅读、默写名篇名句掌握古诗鉴赏的一般理论,诸如诗歌体裁、常见意象、表现手法等,并要求在平时的阅读到训练中对这些理论进行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上。
指导学生把握有效信息(题目、作家、诗歌内容、诗眼、注释、问题提示等),注意从“景"、“情"、“理”、“趣”几个方面理解诗歌。
贯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题规范要求,运用有关的诗歌理论知识,以术语作答.记忆性默写与情境性理解默写二者都不可忽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要注意整体阅读,快速筛选信息,坚持以“读懂”为前提,注重内容的理解。
要注重选材的广泛性,尤其注意考题形式的变化,常规的“偷换概念”“颠倒因果”“无中生有”等设错形式已经不适合考题的变化。
(四)文学文本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小说要指导学生把握小说三要素及答题技;散文要指导学生把握其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注重筛选、整合、概括能力的指导与训练。
探究题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既要结合文本,又要联系实际合理分析。
实用类文本注意非连续性(材料)文本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2017年高考语质量分析报告一、2017年xx高考语试卷评析2017年高考xx语试卷依然注重考查考生的语素养和语能力,人气息浓厚。
与2016年试卷相比,知识点分布更加合理,题型更加规范,符合高三学子平时的辛勤训练所形成的答题套路,看到考题,心中有底,试题的难度也有所降低。
1语言字运用题注重对传统化的考查,第1题涉及刺绣画艺术,第3题考查对联,第题将对漫画的理解和对古诗的理解结合在一起考查。
选材更注重生活化,前题选材包括了“一路一带”、空气污染、网络病毒、环保意识等。
同时考查的知识点更加合理,如语病题这种容易让考生产生草木皆兵感觉的题目继续被放弃,第2题考查修辞也跳出了借代还是借喻的纠结,在生活化、时代性很强的语句中考查比喻的修辞手法,第4题又一次以语句衔接的形式考查了语言表达连贯。
2言阅读题言阅读没有考论述,避免了佶屈聱牙式的说理和晦涩的词句。
“行状”的形式既没有墓志铭那样的悲苦气氛又保留了中国传统“士化”的进取风范。
值得称道的是,命题涉及实词、化常识、言语句翻译、要点概括等,做到内引外联,有很好的辐射性,既有“点”的考查,又有“面”的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延续多年的言内容分析概括题换成了对中出现的重要化常识的解读题,有向全国试卷靠拢的意思。
3诗歌鉴赏题古诗词鉴赏选取陆游的七律《秋兴》,本较为平易,考生对他的爱国情怀和作品风格都有一定了解,能基本读懂材料。
题目设置上仍沿袭2016年,由以往的三道题变成两道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技巧。
值得注意的是,古诗鉴赏向为难事,教师在教学中总有“教而无用”的感觉,而今年的命题却让人看到了教的希望,比如第10题,类似的题目就有不少,如以前xx高考考过的《满江红》就是;第11题类似的题目也有不少,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像这样的题目,不能不说是好题,因为它能对平时的所学进行一个很好的检测。
4学类本阅读题选择了美国作家卡波特的短篇小说《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作品具有人情怀,从中可读到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去感受生命的温暖和心灵的美好。
小说通俗易懂,不存在阅读的障碍。
题目设问非常明确,如第13题要求“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的生活状态”,第16题要求“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
设问角度也有所创新,第13题“生活状态”既包括人物的生活轨迹,也包括人物的生活感受,有实有虚,缺一不可,考生可能会回答不完整,但考查很精细;第1题,要求分析小狗“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考生需要从中找出有关人与狗的关系的内容,然后以“映衬”为标准筛选信息并进行概括,这是亮点,当然也是难点。
论述类本阅读题选择的是哲学家叶秀的随笔《从脸谱说起》。
脸谱是我国戏曲艺术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艺术样式,引导考生关注传统化,并对身边的化现象做深入思考。
三个题目基本上都是常规题型,尤其是分析本的论述层次,考生要注意答题的规范;第19题得分不容易,要真正读懂本,要着眼于整个本。
6作题作题的命制和往年高考有所区别,依然是材料作,但题目的材料不再是较为抽象的哲言式表达,更加具象化,让考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这一命题在全国试卷任务驱动型命题的大形势和xx试卷过去两年宽泛型的命题风格之间达成一种平衡,既不在立意上为难考生,又能让考生展现其思想性和深刻性。
考生可以选取一个角度生发议论,也可以多角度综合评说。
二、2017年高考语成绩分析1.2017年高考我县语主卷均分为998分(理科9893分,科10071分),附加卷均分为1969分;全省语主卷均分98分左右,附加卷均分18分左右(据高考阅卷点透露)。
我县今年高考语均分高于省均分,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的提升。
2.2017、2016年涟水县各校语均分统计从上表可以看出,2017年两所四星级高中科主卷分差较大,科附加与理科分差较小。
涟中整体要好于郑高中。
两所三星级高中科主卷、科附加、理科分差均较大,一中整体好于金城。
从2016、2017年成绩比较看,四所高中校整体排名没有变化。
三、2017届高三语教学的反思整体上与2016年相比有一定的进步,但全县整体均分在全市排名仍不高,高分段人数仍不多,县内同类校际间差距较大。
认真反思,造成这些情形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
(一)客观方面1.高一录取时部分学校“门坎”太低,甚至不设“门坎”,造成大量化基础太差的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且三年后进步不大。
2.部分学校体艺生规模较大,这些学生大多没有专业基础,基本都是到高二后临时“改行”,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专业知识,直接影响到化知识的学习。
以上两点对我县语学科(包括其它学科)均分影响较大,当然这些客观原因涉及到主管部门的招生政策和学校的办学思路,调整有一定的难度。
(二)主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各校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些失误,值得2018届高三深思。
1.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在2017届第一次全县高三语学科复习研讨会上我们就明确提出复习的基本思路,特别强调复习备考,要通盘把握,宏观计划。
但从后的几次调研看,部分学校落实得并不到位,复习定位不准,有的学校在一轮复习时就过多地重视答题模式的构建,轻视考点题型解答的精准性、有效性,轻视读通理解本的方法指导。
有的学校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专题复习时间偏长,造成阅读、写作专题的某些难点无法突破。
我们提倡知识点时间的分配要按高考分值的多少进行,3分的客观题,我们就用时少一点,千万不要为了3分客观题大讲特讲一月多,甚至时间更长,分值大的用时间相对也多些。
同时,用时也要有针对性,不能均衡用时。
部分学校一轮战线太长,太松懈,导致后面复习草草收兵,造成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2.选题做题随意马虎。
部分学校老师还没有真正落实老师事先不做的题目决不让学生做的精神,交流卷的使用随意性比较大,或备组长临时说了算,或过多地希望后学生会认真完成。
部分老师还只能做资料中转站的发货员,能占有,但不能挑选,不能做料的加工员、研究员,不能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练,以学定讲。
备组活动更多的是传达一些外信息,简单地讨论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还未能深入到如何做上。
3.阅读写作指导不力。
不少语老师,面对学生外阅读时间被理科挤占的现象,无所作为,备组无具体的阅读计划和方法指导,学生手中也无老师推荐或印发的阅读材料,语阅读基本不见踪影。
作指导定位多少有点偏差,不能进行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分类指导,讲评存在不及时或较粗放的现象。
有时虽然讲评了,但讲评后的跟进工作不到位,如升格训练很少有学校落到实处。
4.堂效率仍然不高。
有的老师上过多强调各种门类的语专业知识,或繁琐地强调各种方法策略,错把知识等同能力,把原理当成方法,把套路混同思维,造成堂教学的低效。
一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听老师讲,老师不讲就是偷懒,自己不愿意做练习、思考总结。
而我们老师又缺少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的有效办法,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也导致堂效率低下。
四、2018届高考语教学与建议(一)加强对《考试说明》和高考题的研究,准确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1.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复习方向研究《考试说明》是保证备考复习目标明、方向准、效率高的第一要著。
在推进复习的过程中,要随时随地认真研究,尤其要注意不间断地对照《考试说明》所列的考项修正自己的教学方向,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思谋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阶段复习重难点的策略、路径。
只有通过认真细致地研究,才能避免复习的盲目性,减少复习的随意性,增强复习的实效性。
2.精心研究高考试题,总结规律方法,提高复习实效高考试题,最直接地体现了《考试说明》的要求,较之其他命题具有更大的信度、更强的典型性和更高的训练价值。
通过研究,要明确各题目的取材特点、设问方式、答题要求及各题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要明确已经出现了哪些题型,有可能创新哪些题型,对今后的备考进行合理的预测;要搞清楚解答这些题型的题目容易出现的误区,应注意的问题;还要研究试题中出现了哪些新变化,可以提供怎样的启发,等等。
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与运用高考题开展的全真训练,使师生都明确高考“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哪些已经考过”、“哪些还未涉及”、“未可能会怎样考”,等等。
(二)明确教学与复习思路,确立阶段重点,制定科学高效的教学计划高三语教学与复习工作,要在宏观思考的前提下做好微观调控,要在时间划分和内容安排上全面思考、统筹兼顾,要以纲(《考试说明》)定教、依本(教材)导教、依案(学案)施教,做到梳理本全面细化、整合学案灵活优化、紧扣高考强化训练、预测走向适度拓展。
依据我县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建议将高三一年的教学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以提高每个阶段的教学与复习效率。
备战2018高考,必须从严开始,我们希望各高三备组,特别是备组长,认真分析教情与学情,梳理复习重难点和专题考点,科学切分复习时间,明确各个时间段的复习目标和任务。
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备组的总体复习计划。
在总体复习计划中,各备组要在提高周复习计划的含金量上下功夫,要突出呈现周计划的复习内容,做到分工合理、目标明确、时间具体、重点突出、序列分明。
(三)优化环节设计,强化合作意识,打造高效堂必须树立全县一盘棋、全校一盘棋、全组一盘棋的思想,群策群力,资共享,才能最终博取高考的整体胜利。
强调集体备,不等于不要个人备,在做好集体备前,首先要加大个人备的力度,我们每一位身在高三的语教师,都要认真备,只有自己先认真研究教材,设计教案,再学习、借鉴、消化、吸收集体备的成果,我们的堂教学才能前后贯通,轻松自如,才能在集思广益中彰显自己的个性魅力。
个人备是集体备的基础,而集体备是个人备的提升,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前者不能流于浮浅,后者切忌流于形式。
前者要杜绝只备内容而不备教学流程、只考虑教情而罔顾学情考情的做法,后者要力戒本位主义、个人英雄主义。
只有把个性化的备和集体备融合起,求大同取小异,才能使备变成开放的、合作的、发散的、多样的方式,从而打造高效堂,使学生在更好、更丰富、更精彩的堂教学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激发潜能、提升能力。
(四)要正确处理高三语教学中的几个关系1.占领语的主阵地——让语处在显要的位置上首先,采取平时渗透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学好用好语并非难事,学好用好语终身受益,让学生感到学而有法、学能致用。
其次,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作为母语,语有其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语言学习的积累性和渐进性决定了我们可以使用见缝插针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科学习以及其他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确学习中有语,活动中有语;成功里有语,失落里也有语;……语无所不在,学习语无时不可。
再次,语学习不能祈求车载斗量式的大丰收,“日有所进”应是我们教学要把握的重要原则之一,将教学目标“化整为零”应是我们常用的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