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版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题(卷)说明:历史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4小题,共48分)1. 先秦时期有位思想家对生死有过如下见解:“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赋也。
安时面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下列所述政治主张属于该思想流派的是()A.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D.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2. 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尤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
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 )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3. 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
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C.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4. 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
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
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5. “圣人所能者,夫妇之不肖可以与能,勿不视世间之夫妇为。
……妇之不能者,则虽圣人亦必不能,勿高视一切圣人为也。
”最有可能说这种言论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6.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中国两千年来改朝换代二十多次,每一个朝代的帝王在方方面面都有兴有革,唯独教育政策一直没变,完全遵循汉武帝以儒学为教的政策。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版新人教版(1)
2020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范围:必修3;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1.(2分)孟子的学说发展了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其表现是孟子提出()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以法治国 D.“仁政”2.(2分)孟子思想的核心部分是()A.民贵君轻 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C.制天命而用之 D.选择天下之贤者,立以为天子3.(2分)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
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应发生在()A.西汉 B.北宋 C.元朝 D.明朝4.(2分)汉代科技多有创新,如图描绘了这一时期某项发明的工艺制作流程(部分).该发明是()A.造纸术B.灌钢法C.棉纺技术 D.印刷术5.(2分)下列科技成果中,首先出现在唐朝的是()A.《甘石星经》B.简仪 C.实测子午线长度 D.《九章算术》6.(2分)三国时,吴国攻打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每人手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硝石,自带火种,另一手拿刀枪,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说明()A.三国时火药已经发明B.武器优劣决定战争的胜负C.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D.人们对火药材料有所认知7.(2分)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8.(2分)《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9.(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10.(2分)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
云南省玉溪一中2020-2021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云南省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常重视祭祀 B.注重精耕细作C。
农业地位很高D。
国家正式形成2。
在大汶口遗址的墓葬群发现墓葬有大有小,殉葬品有多寡之分,其本质上反映了()A。
原始祖先崇拜出现 B。
私有制、贫富分化出现C.早期文明国家出现 D。
原始农耕产生定居生活3.夏朝时期,天下万国,夏王为“诸侯之长(盟主)”,到了周朝,“天下一家”,周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各部族文化融合的加强B.中央集权统治的加强C。
政治制度的宗法伦理化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4。
在中国古代,官员自古有“为民父母”“爱民如子”“守一方城,管一方平安”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
所有官员具有一致政治诉求5。
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结合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
由此可见,商代()A。
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观测天象是为了解自然C。
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D。
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6.《中国文化史》一文中写到“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
”对这一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刻影响的是( )A.分封制B。
宗法制 C。
礼乐制D。
军功制7.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人,姬姓立国者40人.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
部编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 目标版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
”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
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2.“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应当是(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3. 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
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
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
”这一规定表明清末教育改革( )A.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B.依旧带有盲目排外色彩C.是戊戌变法的继续发展D.带有明显的专制烙印4.20世纪初期,新文化运动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
这一潮流“新”在( )A.首次提出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B.是猛烈抨击封建思想文化的启蒙运动C.突出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D.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5.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的是( )A.孙中山 B.陈独秀C.李大钊 D.毛泽东6.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C.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7.中国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南昌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命题人:审题人:(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项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
这一变化体现了A.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B.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2.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B.发展尊重自然规律C.精耕细作的特点D.注重因地制宜3.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B.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C.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D.都主张“礼”“法”并用5.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由此可见A.两者都肯定了法律至上的原则B.两者都强调限制君主的权力C.两者法治思想都具有理性色彩D.两者都注重对人民的管理6.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历史含答案历史学科试卷(文科)出题人:蒋勇审题人:王微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3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卷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保持答题卷清洁、完整,严禁使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5分,共60分)1.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
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
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2.“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商王朝接受过来的先进的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
”这主要强调分封制A.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C.扩大了西周的疆域 D.促成了统一民族的形成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此他实行了A.分封制度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度 D.郡国并行制4.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
”这里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5.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该机构是A.唐代尚书省B.元代中书省C.明代内阁D.清代军机处6.6世纪以前和10世纪以后的政治体制和官僚形态存在着重大区别。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0-1高二年级月考一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00钟)答题说明:1.考生应把学校、考场、考号、姓名写在密封线以内,密封线以外的无效。
2.请用钢笔、中型笔或圆珠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8分)1.大槐树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虽然该园内没有宏伟的建筑,但是不论严冬酷暑,祭拜人员都络绎不绝到此仰望古槐,以抒发“饮水思源”之幽情。
这种“寻根”现象A. 说明传统宗法观念影响深远B. 得到了全体国人的一致认同C. 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D. 导致了封建迷信思想的复活【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寻根问祖”的现象是宗法制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的安定和团结,故C项错误;“寻根问祖”不是封建迷信,故D项错误。
2.学者张鸣指出: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要算是“公司架构”,所有的官员(管理者),都是皇帝的雇员,可以动员比封建制国家更大的力量,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
这表明张鸣认为A. 郡县制下国家机器更有效率B. 科举制下官员成为皇帝雇员C. 封建制下国家机器更加稳定D. 内阁制下皇帝拥有更大权力【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郡县制。
选项B中“科举制”不符合“春秋开始孕育的一种制度”,排除B;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国家机器更加稳定”,排除C;“内阁制”时间不符合,排除D;材料中的“制度”为秦朝开创的郡县制,郡县制下地方官员“都是皇帝的雇员”,皇帝可以动员全国人力、物力,“从事战争或者其他规模较大的建设事业”,A项正确。
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
……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A. 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B. 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C. 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说对人伦道德的重视D. 郡县制度的持续深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020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附答案)
2020人教版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2.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 )A.荀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3.“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注重儒家伦理道德D、提倡父子教学相长4.“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这段言论应当出自战国时期的( )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5.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6.由某一朝廷高官家中出现以下的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观之,这种反映商人意识不仅抬头而且深入仕宦人家的社会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哪一个时期?( )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7.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8.《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9.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
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10. 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9月)月考试题 文 (含解析)(新版)人教版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二文科综合本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1. “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以上先秦时期的主张分别是A. 法家、儒家、道家B. 儒家、墨家、道家C. 儒家、道家、法家D. 儒家、法家、墨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第一句强调对待人民残暴就会出现国破家亡等恶果,说明他希望统治者对人民好一些,即实行仁政,是儒家思想;第二句讲了辩证法的例子,容易看出是道家;第三句作者主张赏罚分明,不分贵贱,这是法家的主张,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2. 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这种变化体现了A. 儒家主张礼法并施,一视同仁B. 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 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 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答案】C【解析】“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体现孔子以德、礼治国,“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说明荀子主张以礼乐治国,并且提出以“法数”约束百姓,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故C正确,D错误;A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排除B。
3. 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 社会长期动荡不安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 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百家争鸣的现象,百家争鸣产生的社会背景在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士这一阶级在社会中异常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诉求,故A项正确。
彭泽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题(含答案)
彭泽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墨子曾经师从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后来“背周道而行夏政”。
但是墨子构建的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
这表明墨家( )A.完全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B.没有构建起自己的理论体系C.基本上认同儒家“仁爱”的价值理念D.推崇周礼及刻苦俭朴的精神2.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一些远古传说进行了重新解释,如把“黄帝四面”解释为“派遣四个大臣去治理四方”,把“黄帝寿长300年”说成“影响后世300年”。
这一现象表明( ) A.儒家思想具有理性精神 B.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C.远古神话是儒家的根源 D.儒家宣扬君权神授3.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主张“为无为,则无不治”,“勿伐”“不为”“不言”“无欲”“无兵”“无味”“我有三宝,持有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信息理解最准确的是( )A.无为是指时有时无的一般的人类活动B.老子的主张主要是对普通人的道德要求C.体现对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D.是老子对现实的不满及消极避世的心态4.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兼儒墨,合名法”而编撰成《吕氏春秋》,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一统后的意识形态。
该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思想界( )A.缺乏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思想 B.儒家与墨家的思想大行其道C.寻求新的治世之道成为共识 D.出现了各家学说融合的趋势5.董仲舒声称,他的学说完全由他在《春秋》中所发现的原理推导出来。
他说的许多道理是因袭传统的:道之具是仁、义、礼和乐。
这反映出董仲舒的学说( )A.将《春秋》之说发展至完善B.是专业性和杂糅性的结合体C.迎合儒学传统和新时代需要D.对传统经典的基础性较凸显6.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新版)
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个小题。
每小题2分)1.春秋战国时期,士人纷纷走上游说谋官之路。
孔丘周游列国,难偿治国之愿;孙武远涉吴国,大展治军之才。
这说明( )A.游说谋官成为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入仕途径B.人才适应时代的要求关系着个人理想的实现C.武将比文官更具社会进步的建设性D.社会的混乱无序造成用人的无理性2. 《吕氏春秋》指出:“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何以知其然也?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 )A.认为国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3.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
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
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
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
”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 B.墨子孔子老子C.孔子韩非子墨子 D.孔子韩非子老子4. 《资治通鉴》指出:“汉历中衰,当更受命……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
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
”这体现( )A.无为而治的思想B.外儒内法的观念C.尚贤非命的主张D.天人感应的学说5.“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
”上述西汉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A.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D.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6..魏晋时期,名士喜好纵论以《老子》研究为核心的玄学,高谈佛道,写出了不少哲理诗。
此现象( )A.对程朱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B.反映了道佛两教的哲学化趋势C.表明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已蜕变D.奠定了唐代诗歌的基本风格7. 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含解析)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计60分)1. 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A. 董仲舒B. 朱熹C. 孟子D. 荀子【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的思想家是孟子,故C项正确。
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思想,排除A。
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排除B。
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孟子的思想,需要掌握孟子民贵君轻的主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结合孟子的思想即可得出答案。
2.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 认为孩子犯错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答案】B【解析】【详解】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需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通过“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故B正确;孟子主张性本善,排除A;C属于法家的思想,排除;D不符合荀子的思想,排除。
3. 儒家思想创立并完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我们常把儒家思想的精髓称为“孔孟之道”。
其核心是A. “仁”、“仁政”、“仁义”、“政在得民”B. “六经”:《诗》、《礼》、《书》、《易》、《乐》、《春秋》C. “三纲五常”D.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答案】A【解析】【详解】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仁”是其思想的核心,后世孟子等儒家学派也从不同角度阐述仁,如“仁政”、“爱人”、“政在得民”等,属于儒家思想的核心,故A正确;六经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载体,但并非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B错误;“三纲五常”是固化了民众的道德认知成果,是对人性的束缚,并非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故C错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并非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围过于狭小,故D错误。
四川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四川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7题;共54分)1. (2分) (2017高二上·东海月考)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④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A . ①②B . ②③C . ①②③D . ①③④2. (2分)“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A . 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B . 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 . 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D . 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 (2分) (2017高二上·高明月考) 关于中国画,现代画家潘天寿先生说过,“水墨浓湿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色骈凑,虽无色,胜于有色矣;无色在其中,胜于青黄朱紫矣”。
下列哪位思想家的思想与该创作精神相符()A . 荀子B . 墨子C . 老子D . 孙膑4. (2分)《史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A . 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 . 平民将相大量涌现C . 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 . 儒学地位显著提高5. (2分)“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良知扩充到底。
”下列思想主张与上述言论出自同一思想家的是()A . “天人感应”B . “格物致知”C . “经世致用”D . “知行合一”6. (2分) (2015高二上·攀枝花期中) 宋明时期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下列观点与理学家的思想明显不符的是()A .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B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 . “正君心,立纪纲,亲贤臣,去小人”7. (2分)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而17世纪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影响却远未能达到这一步。
四川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四川省2020版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二下·莆田开学考) 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
《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
”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A . 有教无类B . 学在官府C . 私学兴起D . 百家争鸣2. (2分)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思想作为武器攻击法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这主要说明了()A . 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B . 中法两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C . 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D . 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3. (2分) (2016高一上·清远月考)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
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
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
”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A . 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B . 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C . 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D .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4. (2分)战国时期墨家学派一度成为显学,下列关于墨子的思想,评述正确的是()A . 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的“仁”完全一致B . 主张非攻,提倡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的要求C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 . 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一直很受统治者重视5. (2分) (2018高二上·田阳月考) 《中华文化史》一书写道:“这一时期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贵州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
贵州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8高二下·平顶山期末) 春秋晚期,孔子的弟子们因政治主张分歧而分化成两个阵营:以颜回等为代表的德治派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在道德而不在政治,主张以周礼为手段重建社会秩序;以冉求等为代表的事功派认为政治应高于道德,主张打破礼制束缚,进行彻底的社会变革。
这说明()A . 政治形势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儒学的发展B . 不同政见的争论丰富了儒学的思想内容C . 儒家学派开始主动借鉴其他学派的思想D . 儒家与法家的争鸣导致了儒家学派分化2. (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一思想家认为:“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
”这一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 孔子B . 庄子C . 韩非子D . 墨子3. (2分)(2017·合肥模拟) 据《乐记·乐论》载: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
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乐由天作,礼以地制。
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该材料()A . 明确了社会的等级关系B . 规范了宗庙社稷的祭祀活动C . 强调了统治秩序与和谐D . 制定了贵族政治生活的总则4. (2分) (2018高二上·长安期末) 古代中西思想既有差异,也有相当接近的地方。
比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人的道德自觉”和“有益于人类、培养善人”的思想即属于后者。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学派中接近上述思想的应该是()①儒家学派②墨家学派③智者学派④斯多亚学派A . ①③B . ①④C . ②③D . ②④5. (2分)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湖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湖北省2020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20高二下·青海期中) 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但秦朝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的统治区域,却采用了郡县制。
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 . 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B .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 . 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D . 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2. (2分) (2019高二下·南阳期中) 钱穆在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
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
”材料反映唐朝的政事堂()A . 始终都是三省议事机关B . 确保宰相掌握了决策权C . 成为尚书省的替代机构D . 发展成为中央决策机构3. (2分) (2015高一上·平江期中) 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A .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 . 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C .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D . 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4. (2分) (2020高二下·宣化月考) 1904年,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呼吁》一文中宣称:“我们要仿照你们的政府而缔造我们的新政府。
”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 .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 . “人民有应任官考试之权”C .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D .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5. (2分) (2019高一上·鞍山期末)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
【人教版】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教新目标版(1)
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 )A.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C.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D.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2、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 ) 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3、《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据此可知,孟子强调( )A.道德教化B.兴办教育 C.克己复礼D.礼法并用4、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
这表达了手工业者( )A.怀念“小国寡民”的社会 B.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C.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D.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5、韩非子认为:“明君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体现中央集权思想B.符合现代法治理念C.加强地方行政管理D.服务君主专制统治6、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 D.道家、儒家7、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是秦亡汉兴的原因之一。
这反映了汉武帝实行( )A.开明的文化政策B.相对自由的文化政策C.相对温和的文化政策D.严厉的文化政策8、“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共64分)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题 2分,共6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古代儒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
这表明了儒者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2.《孟子·滕文公下》记载: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
孔子惧,作《春秋》。
这反映了孔子A.经世致用的修史观念 B.会通古今的历史视野C.秉笔直书的勇敢精神 D.高尚的学术道德修养3.董仲舒认为“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所以君主应当使“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使喜怒必当义而出”,“使德之厚于刑也,如阳之多于阴也”。
这一思想A.蕴含了一定的辩证意识 B.完全突破了先秦儒学的范畴C.有利于约束君主的行为 D.科学阐述了天人互渗的关系4.汉代有一典型案例:父亲和别人因口角发生斗殴,对方用刀刺父亲,儿子持棍相救,结果误伤了父亲。
依据汉律,子伤其父,应论死罪。
但最终判决认为,“父子至亲”,儿子出于孝心持棍救助,应当无罪免刑。
这一判决反映了汉代A.儒家伦理道德影响司法 B.司法审判标准非常混乱C.儒学成为主要司法依据 D.孝治天下儒家独尊观念5.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
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皇帝举措汉高祖在关中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A.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 B.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C.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 D.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6.唐代初年,统治者在文化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五礼来垄断儒家经典话语的解释权,推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
该历史现象主要表明A.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B.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C.儒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儒学危机推动儒学复兴7.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俸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吴兢《贞观政要·论君道》)材料反映了唐太宗的言论与哪一思想比较接近……A.以民为本思想 B.休养生息思想C.峻法严刑思想 D.和忍求安思想8.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朱熹意在A.适应皇权需要 B.倡导重德修身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 D.维护纲常名教9.程朱学派与陆王学派虽然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但他们在理想方面却存在着一致性。
其一致性主要表现在:A.重建儒家文化的新秩序,以安定社会 B.融合释、道、儒观念,以达到三教一统C.强调经世致用之功,致力于政治改革 D.将理学通俗化,以觉醒庶民大众10.历史学家钱穆曾说:若从现代观念言,朱子言格物,其精神所在,可谓既是属于伦理的,亦可谓属于科学的,其“科学”主要表现在A.属于唯物主义的范畴 B.通过实践方式探求理C.用伦理纲常维护统治 D.强调人具有正当私欲11.宋代某理学家说:“治道亦有从本而言,亦有从事而言。
从本而言,惟从格君心之非,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
”由此可知该理学家A.强调培养个人社会责任感 B.主张强化封建等级秩序C.认为君主德行是治国根本 D.吸收了道家的治国思想12.黄宗羲素有“中国伏尔泰”之称誉。
他痛斥君主专制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进而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同时他又指出,“有明治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这反映了黄宗羲A.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B.接受西方主权在民思想C.主张恢复宰相制度 D.未跳出明君贤吏的窠巢13.顾炎武认为:天子、君主,都是一种职位,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称号。
在古代,“君”是上下之通称,天子称“君”,人臣、诸侯、卿大夫亦称君,甚至奴婢称其主人,女称其父,妇称其舅,皆为“君”。
天子只是“君”中的一种。
材料中顾炎武A.倡导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 B.呼吁提高女性的政治地位C.为否定专制寻找历史依据 D.痛斥了君主专制的弊端1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C.主张民权反对君主专制 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15.嘉靖元年(1522年),礼科给事中上奏疏说“三代以下,论正学莫如朱熹”,不指名地批判了王阳明。
世宗立即下诏:“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
”当时的明廷批判王阳明,可能是因为阳明心学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C.否定了封建纲常合理性 D.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16.初唐诗坛有传世作品的作家约三百多人,如果选一代表诗人的话,应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全唐诗》收有唐太宗诗作88篇。
唐太宗创作的诗作A.有利于唐朝文学繁荣 B.展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平C.推动了盛世局面出现 D.受到“初唐四杰”文风的影响17.下图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祭侄文稿》。
在安史之乱时,他与堂兄颜杲卿同举义旗,抗击版军,杲卿父子英勇就义。
颜真卿感情激昂悲愤,墨妙通神,情切意真,写下此稿。
对其评价最为贴切的是A.气粗字险,气郁字敛B.矫若惊龙,飘若浮云C.狂不离神,乱不离意D.书写方正,而韵有余18.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工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
这一记载最能说明当时A.诸侯听命于周天子 B.科学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C.人民受到残酷剥削 D.人们已掌握广泛数学知识19.“屈原有其人乎?主流观点认为:“屈原确实存在”的,依据之一是《史记屈原列传》中的记载。
到了民国,以胡适为代表抛出了一个倾覆性的观点:“离骚非屈原所作,屈原这个人本就不存在。
”依据是西汉之前并无关于屈原的文献记载。
针对这一争鸣A.主流观点错误,单一文献,孤证不立 B.屈原的存在与否,有待考古发掘印证C.胡适观点还须商榷,所持依据不够充分 D.司马迁离屈原时代较近,记载比较可靠20.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昭君出塞故事,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
”这充分反映出A.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 B.理学空谈误国的惨痛教训C.士人无缘政治只好戏说历史 D.汉族文人的家国衰败之痛21.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
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
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B.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C.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D.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22.炼丹家们距离真正的发明火药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但这最后的门槛他们却不曾迈过去。
在他们的著作中甚至谆谆告诫人们,在炼丹中要防止硝、硫、炭合炼时所造成的火灾。
据此判断,制约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思想观念和创新意识 B.统治者对工艺的漠视C.社会发展需求的不足 D.科技发展基础的薄弱23.下表中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 B.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C.甲的论点错误 D.乙的论点错误24.古希腊智者高尔吉亚曾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
这说明智者学派重视辩论的目的在于A.传授民主常识 B.宣扬人文精神C.维护公民权利 D.追求政治功用25.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
……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
”“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 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 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价值和尊严26.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是人类意识的全面觉醒时代,是西方文化世俗化决定性阶段,是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发展的起点,现代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同这一时代发生着联系。
这一时代A.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C.实现以世俗国家权力代替宗教权力 D.设计了未来社会的理想的政治制度27.16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
该历史现象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 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D.顺应了民族国家兴起的时代潮流28.1520-1525年是德国历史上小册子印刷发行的黄金时代,诸如“谈话”“对话”、“公告”“传单”“对公告的回答”“途中自语…委任状…演说…讽刺”等频频出现于小册子的标题之中,通常这些标题还伴有醒目的图画。
这些小册子A.成为抨击罗马教皇的主导形式 B.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C.适应了德意志民族统一的趋势 D.利于新教思想触及普通民众29.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当时一股前所未有的“法语热”风靡除了英国之外的几乎整个欧洲。
就连一些并无特长的法国人,仅仅因为会说法语,亦纷纷被各国的富商巨贾请入家中担任家庭教师。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法国启蒙运动的成就显著并顺应了时代潮流B.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水平高居欧洲首位C.欧洲各国对法国大革命成功实践的普遍推崇D.民主共和制得到了欧洲各国民众的普遍认同30.意大利学者彼特拉克(1304年一1374年)认为:在上帝的创造物中,人占据最高地位,因而对上帝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应该把人作为思考的对象。
这说明他A.具有反宗教的理性精神 B.注重对人的哲学化研究C.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先河 D.意欲使人摆脱神学束缚31.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