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现状发展及历史
2024精美预防流感
01
疫苗研发和生产
企业应积极参与流感疫苗的研 发和生产,提高疫苗质量和产
量,满足市场需求。
02
员工健康管理
企业应建立健全员工健康管理 制度,加强员工流感预防知识 培训,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
。
03
社会责任履行
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 持政府流感预防工作,如捐赠
疫苗、提供技术支持等。
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活动开展
流感患者往往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 足,因此营养支持也是重要的辅助治 疗手段之一。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 养两种方式。
心理干预
流感疫情往往会引起公众的恐慌和焦 虑情绪,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 紧张情绪,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
05
社会参与和合作机制建立
政府部门职责和政策支持
制定和执行预防流感政策
孕妇
孕妇在怀孕期间免疫力降低,容易感 染病毒,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防护。
慢性病患者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免疫力较弱,感 染病毒后病情可能更为严重,因此需 要加强防护和关注。
医护人员和公共服务人员
医护人员和公共服务人员接触人群较 多,感染风险增加,因此需要特别注 意个人防护和定期检测。
03
疫苗接种策略及效果评估
一些中药复方制剂如连花清瘟胶囊、疏风解毒胶囊等已被证实对流感病毒具有抑制 作用,且副作用较小。
此外,针灸、拔罐、刮痧等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流感 症状。
辅助治疗手段介绍
氧疗
对于重症流感患者,氧疗是重要的辅 助治疗手段之一,可以通过提高患者 血氧饱和度来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营养支持
将流感疫苗接种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提高疫 苗接种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
流感
接种疫苗
流感病毒灭活疫苗 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减毒活疫苗
流感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分节段的(-) SSRNA )
NA
M1 M2
HA
1 2 34 5 6 7 8
PB2 PB1 PA RNA
RNA多聚酶 多聚酶
RNP
核糖核蛋白( 核糖核蛋白(RNP) )
流感病毒的生活史
流感病毒分型
根据RNP和M蛋白(基质蛋白)的不同, 可分为甲(A),乙(B),丙(C)型。 根据HA和NA分为若干亚型
英國病毒
1989–90年,英國流感傳播 歐美:1989年12月每日患病 者達3.7 萬 – 4萬人,流感流 行使歐美陷入恐怖中。英國伊 麗莎白女王也不能倖免,1/3 醫護人員及教師抱病; 美國 35州遭攻擊,僅121個城市在 1990年頭兩周,每日有2000 人死於流感。
對流感不可忽視
在11次不同的流感流行中,估計每 次都有2萬例 與流感有關的死亡,其中 6次超過4萬例。在 這11次流行中,約 90%以上的死亡是發生在 65歲以上的 老年人中。在流感流行期間,約1%~ 5%的人群可以感染發病,在敬老院的 老年人和其他高危人群中,發病率可達 40%~50%以上。
免疫性: 同型有1-2年免疫力 免疫性 免疫物质为sIgA及中和抗体(IgG 、IgM)
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
培养特性 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 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大 培养细胞范围。 抵抗力 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
流感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五十年代流感肆虐
1957~1958年大流行
1957年2月首發於我國貴州西部,2月中 旬在貴陽分離出病毒為H2N2(稱為甲2型), 先後傳播到全國和在香港流行,以後經東南 亞和日本傳播到全世界。H2N2型病毒出現 後,H1N1型病毒即在人群中消失。
流感病毒知识科普ppt课件
流感疫苗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定人群效果较好,对年轻人效 果相对较差。
接种时间
流感疫苗需要在每年秋季接种,错过接种时间可能影响预防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病毒核蛋白和基质蛋白抗原性的不同,流感病毒可分为A、B、C三型,其 中仅A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大规模流行。
病毒结构与特点
结构
流感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分为8个 片段。
特点
具有宿主特异性,主要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一般不侵入血液;病毒表面含血凝 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通过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而侵入细胞。
新型疫苗的研发前景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型疫苗的研发前景非常广阔,有望提高 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降低接种成本。
06
流感病毒的认知误区 与澄清
流感并非普通感冒
症状不同
流感症状通常比普通感冒更严重,如高烧、肌肉 疼痛、咳嗽等。
传染性
流感的传染性比普通感冒强,病毒容易在人群中 传播。
病程不同
流感病程较长,可能需要数周才能恢复,而普通 感冒通常几天就能康复。
如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流感病 毒的复制,缩短病程和减 轻症状。
对症治疗
对于发热、咳嗽、喉咙痛 等症状,可使用解热镇痛 药、祛痰药、镇咳药等。
预防并发症
对于慢性病患者或老年人 等高危人群,可考虑使用 抗生素预防并发症,如肺 炎等。
个人防护措施
勤洗手
使用肥皂和水勤洗手,特 别是在接触公共场所后。
流感疫苗包括全病毒疫苗和亚单 位疫苗,全病毒疫苗包含所有流 感病毒株,而亚单位疫苗仅包含
病毒的部分成分。
接种人群
流感流行病学史
流感流行病学史一、引言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自19世纪以来,流感病毒已经发生了多次大流行,对全球公共卫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流感流行病学史展开讨论,阐述流感的起源、传播途径、防控措施以及未来展望。
二、流感病毒的起源根据历史记载,流感病毒最早于19世纪中叶在欧洲出现。
当时,这种病毒被称为“西班牙流感”,因为西班牙是第一个报告疫情的国家。
然而,关于流感病毒的真正起源至今仍是一个谜。
有研究表明,流感病毒可能起源于野生动物,如鸟类或猪。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毒不断变异,导致新的流感病毒株出现。
三、流感的传播途径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
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1-4天。
患者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染病毒。
在潜伏期和发病期均可传染病毒。
一旦感染,病毒可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复制,并释放入血,引起全身症状。
四、防控措施为了有效控制流感的传播,各国采取了多种防控措施。
首先,疫苗接种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风险,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其次,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有助于减少病毒传播。
此外,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如定期消毒、通风换气等,也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
五、未来展望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流感的传播范围和速度也在不断扩大。
为了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流感疫情,我们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应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疫情挑战。
通过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共同研发疫苗和治疗手段,提高全球防控能力。
2. 强化疫苗研发: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未来需要加强疫苗研发工作,提高疫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鼓励人们积极接种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3. 强化疾病监测:各国应加强对流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流感的历史
流感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可能的流行情况要阐述流感的历史,现状及将来可能的流行情况之前,首先要了解流感本身的情况。
流感就是常说的流行性感冒。
是流感病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分为甲(A)型、乙(B)型、丙(C)型。
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是造成流感大爆发最常见的“祸首”,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症状则要轻微的多。
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
其中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主要传播途径有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症状一般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冬春季为高发期。
虽然在现代医学因、看来,流感已经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一些变异发展的流感病毒依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所以我们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下面我将介绍以下流感的历史,现状及将来可能的流行情况。
流感的历史先谈谈历史上的全球范围的流感大爆发,简称大流感。
引发大流行的流感病毒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旧的流感病毒重现。
由于这些流感流行时,人体内基本没有对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而相对应的疫苗又没有研制出来,所以流感病毒得以在人群中快速传播,导致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这些流感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范围波及整个国家及全球。
从20世纪开始,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四次恐怖的大流感袭击。
1580年人类首次对流感爆发有详尽记载以来,流感的大爆发呈现周期性特征,一般为二三十年爆发一次,最长的间隔为39年。
第一次是“1918年流感”,即“西班牙流感”。
此次流感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时爆发的,这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近5000万人的性命。
它在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州,4月传播于法国和英国的军队,随后到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
六月至俄罗斯,英国本土,亚洲到达了中国,菲律宾,隔年传到澳大利亚。
即不到一年就席卷全球。
人类第二次威胁性的流感是“亚洲流感”,源于我国贵州西部,被称为甲2(H2N2)亚型流感。
2024年流感大流行离我们有多远
2024年流感大流行离我们有多远一、流感定义及历史流感,即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其历史可追溯到几个世纪前,每当流感爆发时,都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
流感的特点是突然爆发、迅速传播和广泛流行。
历史上最著名的流感大流行之一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它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数千万人的死亡。
二、流感病毒的传播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毒会随着飞沫传播到空气中,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此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表面,然后触摸口鼻眼等部位,也可能导致感染。
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尤其在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环境中更易传播。
三、流感大流行的风险当前,流感大流行的风险仍然存在。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流动增加以及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滥用,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加快,新型流感病毒株的出现也增加了流感大流行的可能性。
此外,人类对于新型流感病毒的免疫力较弱,一旦新型流感病毒出现,很容易在人群中迅速传播。
四、流感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的传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
首先,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近距离接触感染者等。
其次,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减少病毒在密闭环境中的传播。
此外,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手段,疫苗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五、流感疫情监测与应对为了及时发现和应对流感疫情,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系统。
通过收集和分析流感病例数据、监测病毒变异情况等手段,可以及时发现疫情的苗头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疫情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引导公众正确理解和应对流感疫情。
六、流感与社会影响流感疫情不仅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社会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疫情爆发期间,医疗资源可能会紧张,社会秩序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流感疫情还可能对旅游业、交通运输、教育行业等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考虑流感疫情的防控和应对工作。
流行性感冒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猪流感病毒A型HN背景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临床症状
潜伏期短,发病快,迅速蔓延全场。 体温高,40℃以上。出现全身症状,食欲 减退,精神萎顿,喜卧、钻草堆。出现呼 吸道症状,呼吸急促、腹式呼吸、咳嗽等。 病程短,康复快,6~7天即可康复。发病 率高死亡率低。 如继发感染,可死于肺炎。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低致病性禽流感 (MPAI)
MPAI病毒在野禽中引起的大多数感染都不产生 临诊症状。鸡和火鸡的表现为呼吸、消化、泌 尿和繁殖器官的异常,以轻度乃至严重的呼吸 道临诊症状最为常见,如咳嗽、打喷嚏、罗音、 喘鸣和流泪等。 产蛋鸡产蛋下降。病鸡出现全身症状,下痢。 有并发或继发感染时临诊症状加重,如由 H9N2亚型病毒在肉鸡引起的MPAI,有时死亡 率可高达20%~30%。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
野禽和家鸭通常不产生显著临诊症状,但 不同毒株存在差异。 鸡和火鸡在大多数情况下呈最急性,鸡冠 发绀呈暗红色或苍白,头部、面部浮肿, 脚鳞出现紫色出血斑,迅速死亡。病情较 缓的,出现头部肿胀,精神沉郁,水和饲 料消耗显著下降,头颈震颤、流泪、呼吸 困难,叫声沙哑,不能站立,角弓反张等。 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50%~89%),有的 鸡群死亡率可达100%。
目录
本章
本节
结束
流行病学
猪流感病毒大多是A/H1N1型,但其他亚型也会 在猪中传播,例如H1N2、H3N1、H3N2。其中, H3N2型被认为最初是由人传播到猪身上的。 除猪流感病毒之外,猪也会感染禽流感病毒和人 流感病毒。有时,猪会同时感染不止一种类型的 流感病毒,使得来自不同类型病毒的基因融合, 产生所谓的“重组”流感病毒。 通常,猪流感病毒具有“物种特异性”,只感染 猪,但有时也会跨越物种障碍,使人感染发病。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
传染病的历史与现状一、传染病的历史1. 古代传染病古代传染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30年的雅典瘟疫,这是最早有记录的传染病大流行。
随后,古代文明中经常出现各种传染病,如罗马帝国时期的安东尼瘟疫,造成了约1/3的人口死亡。
2. 中世纪传染病中世纪是传染病频繁发生的时期,其中最著名的便是黑死病。
黑死病在14世纪席卷了欧洲、亚洲和非洲,造成了约2500万人死亡。
此后,中世纪还出现了多次鼠疫、天花等传染病的大流行。
3. 近现代传染病近现代,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传染病进一步扩散。
18世纪,霍乱在印度爆发,随后传播至全球。
19世纪,天花、麻疹等传染病在世界各地蔓延。
20世纪初,流感大流行,造成了约5000万人死亡。
二、传染病现状1. 传染病流行趋势(1)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如艾滋病、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2)病原体变异加快,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3)全球化和城市化使传染病传播更加迅速,如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等;(4)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使治疗传染病变得更加困难。
2. 我国传染病现状(1)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传染病病例数量逐年上升;(2)地域性传染病较为突出,如血吸虫病、疟疾等;(3)传染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疫苗接种率提高,传染病死亡率下降;(4)传染病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新疫苗、新药物不断研发。
三、传染病防控策略1. 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我国已建立完善的疫苗接种制度,提高人群免疫力。
2. 公共卫生措施:包括隔离病人、消灭病媒生物、加强环境卫生等,以切断传播途径。
3. 科学研究:加强对病原体的研究,提高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水平。
4. 国际合作:加强全球传染病防控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挑战。
传染病历史悠久,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传染病威胁依然存在。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防控能力,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问题。
一、传染病的历史回顾传染病的历史,我们如同在阅读一部血泪斑斑的史册。
流行性感冒PPT课件
抗原转变
由于基因组重排导致抗原性大幅 度变异,属于质变,产生新的亚 型。抗原转变容易引起世界性大
流行。
进化机制
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组和重配实 现进化,使其能够逃避宿主免疫 系统的识别和攻击,同时适应新
的宿主和环境。
流感病毒的传播途径与机制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触摸口、 鼻、眼等部位而感染。在密闭、拥挤、空气流通差的环境中,流感病毒更容易传 播。
分类
根据病毒核蛋白(NP)和膜蛋白(M)抗原性的不同,流感 病毒可分为A、B、C三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变异性强,易引 起大规模流行,而B型和C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小,主要引起局 部地区流行。
流感病毒的变异与进化
抗原漂移
由于病毒基因点突变导致抗原性 小幅度变异,属于量变,产生新 的病毒株。抗原漂移不会引起世 界性大流行,但可引起中小流行
头痛
常见,多表现为胀痛或重压感 。
全身肌肉酸痛
以背部、腰部、四肢肌肉酸痛 为主。
呼吸道症状
如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 。
并发症与风险因素
并发症
如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严 重者可危及生命。
风险因素
年龄(老人和儿童风险较高)、 基础疾病(如慢性心肺疾病)、 免疫状态(免疫力低下者易感染 )等。
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
大流行
20世纪初,发生了三次世界性的流感 大流行,即1918年“西班牙流感”、 1957年“亚洲流感”和1968年“香 港流感”,造成了数百万人死亡。
流行性感冒的危害
对个体的危害
流感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肺炎 、心肌炎、脑炎等,甚至可能导 致死亡,尤其是老年人、儿童、 孕妇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
历史上的流感
历史上的流感作者:王文意来源:《百科知识》2009年第11期北美甲型HINI流感让人类不得不用历史的眼光来回顾人与流感的关系。
从历史上看,流感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类,而且流感病毒的变异性使得人类对它防不胜防,常常会因为低估它而损失惨重。
相似的流感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
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地理学家赫希则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从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类似流感的流行病发生的情况。
第一次明显的流感流行于1510年,发生于英国。
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现过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规模流行病的情况。
而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
其中,1742年~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东欧人,1889年~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也是一次大流行,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死亡率也很高。
进入20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监测网提供的信息表明,20世纪有5次波及全球的流感大流行,每次都导致数百万以上的人死亡,这5次分别发生于1900年、1918年、1957年、1968年和1977年。
不过,有些专业人员认为只有4次,即除去1900年的后面4次。
那么,除了我们已经了解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剩下的几次流感大流行都有一些相似而又相异的情况。
1957年亚洲流感大流行,称为“亚洲流感”,病原菌是H2N2流感病毒,原因可能是由人H1N1病毒与亚洲禽H2N2病毒混合产生的新病毒所致。
这次流感于1957年2月首先在我国贵州西部出现,于当年3~4月引起全国大流行,5~6月进入日本和东南亚各国,7~8月袭击中东、欧洲和非洲,10月份蔓延至美洲,在8个月的时间内席卷全球。
发病率为15%~30%,病死率不算高。
如同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一样,1957年的流感也有二至三个高峰期。
大多数国家在1958~1959年出现了第二或第三个高峰。
流感在全球的传播情况和趋势
流感在全球的传播情况和趋势
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每年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导致大量的病例和死亡。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估计,每年约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罹患季节性流感。
流感的传播趋势通常与季节性流行有关,主要在冬春季流行,但病毒易发生变异,传播迅速,因此流感的传播范围和影响也经常发生变化。
流感不仅对个人健康产生影响,还会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流感流行季节,大量人群感染,导致医疗资源紧张,特别是重症病例需要住院治疗,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压力。
此外,流感还会导致大量缺勤和生产力下降,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流感的传播和影响,全球各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包括疫苗接种、抗病毒药物预防和治疗等。
然而,由于流感病毒的高度变异性,疫苗的预防效果并不是百分之百,因此每年仍会有大量的病例和死亡发生。
总的来说,流感的传播情况和趋势是复杂多变的,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来应对。
通过加强监测、提高疫苗接种覆盖率、加强抗病毒药物储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流感的影响和危害。
流感病毒的进化历史
02
流感病毒的起源与早期进化
起源追溯
19世纪末
最早的流感病毒记录,起源于鸟类,但当时尚未发现病毒。
1918年流感大流行
病毒从鸟类传播到人类,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大流行。
1930年代
病毒发生变异,出现新的病毒株。
早期进化阶段特征
病毒基因组由8个 RNA片段组成,易于 发生变异。
病毒传播方式主要为 飞沫传播,也可通过 接触污染的表面传播 。
科学应对
根据疫情变化和病毒特性,及时调整防控策略,科学应对流感疫 情。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流感疫情,提高全球防控水平。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抗原转变
当两种不同的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时,它们的基因 组可以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病毒品种。这种变异方式通常 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基因重组
流感病毒的基因组由8个独立的RNA片段组成,当两种不 同来源的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时,这些片段可以重新组 合,形成新的病毒基因组。
传播途径与范围
人对人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污染物体表面传播。在密集人群中 ,如学校、家庭、医院等场所,病毒容易传播。
跨洲传播
由于现代交通的便利,流感病毒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例如,H1N1型流感 在2009年全球大流行期间,短短几个月内就从墨西哥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对人类社会影响
公共卫生问题
01
பைடு நூலகம்
流感病毒的传播对公共卫生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大规模的流
感疫情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紧张、社会恐慌和不稳定。
经济影响
02
流感疫情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动减少,如学校停课、工厂停工
流感病毒的进化历史
历史上的流感大暴发
热点专题流感是影响人类健康最厉害的传染病之一。
从16世纪以来的400年里,有记载的全球性的“大流感”至少有30次。
20世纪以来,在全球范围内暴发了6次重要的大流感。
4 《生命与灾害》 2018-1历史上的流感大暴发方 研西班牙流感西班牙流感是由H1N1亚型病毒引起,目前的研究并不能确定这次流感的起源地,比较获得认可的起源地是美国堪萨斯州的福斯顿军营,由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军带到法国,然后从美军卸载的布雷斯特港开始暴发。
西班牙流感作为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性流感大流行,在1918~1919年,以三个传染高峰几乎同时传遍了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在不超过11个月的时间里造成全球约5 000万人死亡,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三倍以上,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传染病灾难。
亚洲流感1957年的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由H2N2病毒引起,这次流感由于首发地在亚洲,因此被称为“亚洲流感”,这次流感是由H2N2流感病毒引发。
该病毒于1957年2月首发于我国贵州省西部,随后在8个月内席卷全球,发病率在15%~30%左右,全球至少100万人死于该次流感。
香港流感香港流感因1968年首发于我国香港特区而得名,引起“香港流感”大流行的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代表株于1968年7月在香港首次分离。
1968年的香港流感导致了100多万人的死亡,其中英国有3万死亡病例,美国共有3.4万人因感染致死。
中国香港报告了4万~6万个病例 , 占人口总数的15%。
美国猪流感1976年2月,美国新泽西州迪克斯堡新兵营中发生了一起猪(H1N1)亚型毒株引起的流感暴发事件,约 200 余人被感染,其中 10 余人病情严重,一人死亡。
1/4的美国人注射了疫苗,因而并没有暴发大规模疫情。
俄罗斯流感发生在1977年11月~1978年1月的俄罗斯流感,由H1N1亚型毒株引起,至 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病例。
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病毒株为1950年流行的H1N1毒株的变异体。
流感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和差异
流感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和差异
流感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欧洲,虽然整体经历流感疫情高峰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但季节性流感活动仍然普遍,39个国家中有21个国家报告高度或中度流感活动强度。
在美国,流感的流行趋势与全球类似,流感住院也经历了10年来峰值,对医疗系统带来短暂压力。
然而,全美目前流感活动较低,流感相关住院等也处于较低水平。
相比之下,我国的流感流行情况存在显著的南北差异。
北方地区的流行高峰通常在11月到次年的1—2月份,而南方地区流感季节性相对较弱,更常出现在春夏季节。
这可能与地理、气候、人口密度等差异有关。
综上,流感在全球不同地区的流行情况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可能与各地的地理、气候、人口密度等因素有关。
流感的历史
流感的历史发表时间:2009-07-17T11:53:30.340Z 来源:《小学科学》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李春鸾[导读] 1580年人类首次对流感爆发有详尽记载以来,流感的大爆发呈现周期性特征,一般为二三十年爆发一次,最长的间隔为39年。
流感的历史:1580年人类首次对流感爆发有详尽记载以来,流感的大爆发呈现周期性特征,一般为二三十年爆发一次,最长的间隔为39年。
1、1918-1919 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 H1N1)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的年头,这次流感呈现出了一个相当奇怪的特征,以往的流感总是容易杀死年老体衰的人和儿童,这次20岁到40岁的青壮年也成为了死神追逐的对象。
2、1957-1958 亚洲流感(病毒类型 H2N2)1957年2月22日,首发于中国贵州,3、4月间席卷中国。
5月到6月袭击了日本及东南亚各国,7月到8月流行于中东、非洲,美国在9月开始流行,10月加拿大和前苏联也遭侵袭。
这次世界性的大流感造成全球至少1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
3、1968-1969 香港流感(病毒类型 H3N2)1968年7月,香港突然爆发流感,发病人数多达50万。
8月,流感传入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
这次流感使美国5100万人染病,超过3.4万人死亡。
接着又传入前苏联和欧洲。
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统计,这场流感至少波及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150万-200万人死亡。
4、1977-1978 俄罗斯流感(病毒类型 H1N1)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前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
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流感流行。
此次“俄罗斯流感”大大不同于以往历次流感。
引发此次流感流行的致病病毒为1950年流行的H1N1病毒株的变异体。
因此,在该病毒株流行期生活过的人,对于1977-1978年再次出现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病毒株感染具有免疫力和抵抗力。
所以,绝大多数有关1977-1978年流感流行的报告均指出,尽管此次流行为典型的爆发流行,但成年人均为轻微感染,而在校青少年发病率很高。
70年流感演变
70年流感演变
流行性感冒-流感爆发历史
1917年-1919年
欧洲爆发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H1N1)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
1957年-1958年
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爆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其後散播至世界各地。
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的疫症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
1968年-1969年
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1976年
新泽西一名青年染上猪流感,引致恐慌会爆发新疫症,於是大规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年-1993年
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数宗人类染上猪流感的病案。
1997年
香港发生禽流感,原本只影响鸡只的病毒亦令人类患病。
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只鸡。
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感冒病,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最常引起发病的是甲型。
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甲型H1N1也就是甲型一种。
甲型流感病毒常在10~15年内发生突变,出现新的亚型,引起大流行。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发病机制:马流感病毒首先在鼻粘膜增殖,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溶解及脱落,并伴发炎性细胞浸润,继而蔓延至气管及支气管而导致呼吸道炎症,引起发热、淋巴细胞减少、咳嗽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肺脏通常不受侵害,只有在患畜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条件致病菌继发感染的情况下,才可能引起化脓性肺炎及间质陛肺炎等病症
变种有时根据宿主而改变的。
主要有以下几种:
1、禽流感2:、人类流感3、猪流感4、马流感5、狗流感
也有时被命名为根据其致命的禽类,特别是鸡;
流感症状
1、流感症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
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多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
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流行性感冒和感冒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以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
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流感现状:
省份确诊治愈死亡省份确诊治愈死亡省份确诊治愈死亡
北京10127人49人山西2018人463人14 安徽923人128人
广东8925人25人天津25人15人河北1042人736人1人
福建1244人1034人1人江西1297人1088人1人吉林99人
上海2539人1459人6人贵州5人陕西888人729人1人
浙江5735人4645人7人江苏1010人668人2人黑龙江1585人1389人4人
湖南140人1人1人辽宁999人868人1人内蒙古676人611人2人
山东3177人26人海南15人甘肃3678人10人
四川4488人4160人9人云南527人55人1人宁夏884人543 2人
湖北2316人1603人5人广西1648人1179人1人新疆2442人8人
河南2914人2428人8人重庆2046人1920 青海149人1人
西藏1人
流感历史:
1918“西班牙流感”(与猪流感病毒类似的H1N1病毒),可能来源于带有突变H1N1病毒的猪或禽类寄主
大流行,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
1957“亚洲流感”(H2N2),起源于亚洲的一只动物同时感染了人H1N1病毒与禽H2N2病毒株重大流行,H1N1病毒消失
1968“香港流感”(H2N2),很可能起源于亚洲的一只动物交叉感染了人H2N2病毒株与禽H3Nx 病毒株重大流行,H2N2病毒消失
1977“俄罗斯流感”(H2N2)起源不明,但是病毒与1950流行的病毒特征完全相同,几乎在中国和俄罗斯同时再现恶性流传,主要影响的是5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群。
从1977年H1N1病毒与H3N2病毒一直共存
1976
“猪病毒”(H1N1),美国新泽西。
这种地方性病毒至少从1930年开始在美国猪群中出现在军事营地局部暴发,有一例死亡病例发生于局部地区,传染给人类的病例少
1986H1N1,荷兰。
猪病毒源于禽类。
1988“猪病毒”(H1N1),美国威斯康兴。
猪病毒,一孕妇在接触到病猪后死亡
1993H3N2,荷兰。
由猪将“古老”的人H3N2(类似于1973到75流行的病毒)与禽H1N1重新组合,有2个儿童轻度染病。
怀疑其父亲与猪有接触造成传染1995H7N7,英国。
鸭病毒,一成人患结膜炎
1997“禽流感”(H5N1),香港。
禽类,确认有18例感染,6例死亡
1999H9N2,中国大陆和香港。
鹌鹑类流感病毒,2例轻微感染
对流感,我们其实很无知。
发展
近日,记者专访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甲流”疫苗项目组专家黄晓媛。
她介绍,从毒株到疫苗,需要经过培养、灭活、纯化、配比、罐装及批签发等步骤,最终投入使用。
该所具备300万支疫苗生产能力。
6月底,病毒培养,建立病毒种子库
据介绍,疫苗企业从世界卫生组织获得的毒株是重配毒株原始种子,量比较少,不能满足批量生产疫苗,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稀释,然后进行鸡胚接种、扩增培养,制备病毒种子库。
7月中旬,病毒灭活,疫苗提纯,获得原液
黄晓媛介绍,世卫组织提供的是活毒株,尽管感染性很低,但还是要对生产出来的病毒进行灭活处理,去除病毒的致病力。
通过层析、过滤、离心等物理方法,7月中旬可获得高纯度的疫苗原液。
8月中旬前,动物实验
7月中旬至8月中旬,将开展动物实验,全都将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内的SPF级实验动物生产车间进行。
该车间有8个饲养间,保持25℃恒温,饲养着实验用的昆明鼠、NIH鼠、BALB/C小鼠、地鼠近1600只。
每个隔间都饲养着五六只实验小鼠,它们上方的空间是由饲料加工机生产出的营养饲料,包含蛋白质、钙、磷等,“吃得比人还好”。
8月中旬至9月中旬,还将开展临床一期和二期实验。
“十一”前,配比、灌装,获得疫苗成品
“十一”前,疫苗原液加入佐剂配比后,将灌装成疫苗成品。
记者探访了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罐装冻干车间。
该所从意大利引进了5条全球先进的ima罐装线,1条生产线每小时可罐装3万支疫苗。
生产出疫苗后,要测定有效性和安全性
生产出疫苗之后,企业还要对成品进行抽样检查,以测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要送至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进行检查,只有获得批签发合格证后才能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