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G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合集下载

721G-100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明

721G-100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明

721G-100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明
一.基本原理
1. 分光光度计分析法是基于不同分子结构的物质对电磁辐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

2. 应用电磁辐射波谱区通常在330nm~800nm为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应用
采用微处理机控制技术,在可见光谱区域内对物质作定性、定量分析,是常规实验室必备的多用途分析仪器,应用于医疗卫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及大专院校教学实验室等部门。

三.仪器特点
1. 具有背光式LCD显示屏,读数清晰明暸。

2. 采用先进的全息闪耀光栅C-T式单色器,具有波长精度高,单色性好,杂散光低等优点。

3. 采用微机测量系统,T-A转换精度高,并有自动调整0%(T)和调整100%(T),浓度直读、浓度因子设定,并可选择串行数据打印机进行数据打印功能。

4. 测量读数准确性高,重现性和稳定性佳。

5. 可选配打印机。

6. UVWin7软件包(另购)。

7. 同721G型,主要区别为测试样品室加宽,可用10cm比色皿,专供糖业、电厂、水厂、化工等测含量低的溶液。

四.主要技术指标
1. 波长范围:340nm~1000nm
2. 波长波长最大允许误差:±2nm
3. 波长重复性:≤1nm
4. 透射比波长最大允许误差:±0.5%(T)
5. 透射比重复性:≤0.2%(T)
6. 光谱带宽:5nm
7. 杂散光:≤0.5%(T)(在360nm处,以NaNO2测定)。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

畜牧业中4种常用有益菌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作者:王改玲宋云杰高竞铎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7期摘要:为探索一种简单、准确、实用的活菌计数方法,通过分光光度计和平板计数法测定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4种菌的菌液吸光度和菌液浓度,并建立两者的线性相关关系。

将4种菌接种于营养肉汤培养基中,培养18 h,每1 h取样1次,每个样品设3个平行。

采用分光光度计(λ=600 nm)测定菌液吸光度(D值),同时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测定平皿菌落个数(CFU)。

建立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指数期CFU(y)与D值(x)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31.89x+0.561、y=17.71x-0.507、y=18.09x-0.708、y=15.12x-0.270。

4种菌稳定期的菌液浓度分别约为54×108、29×108、30×108、25×108 CFU/mL。

关键词:分光光度计法;有益菌;活菌数;吸光度;回归方程中图分类号: S816.7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7-0274-02微生态制剂(microecologics)即动物食入后在消化道中生长、发育或繁殖的活体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增强免疫、提高营养的作用,主要包括植物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肠球菌、酵母菌等。

微生态制剂具有防治消化道疾病、降低幼畜死亡率、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等作用,并具有无毒副作用、无残留、不产生抗性等优点,可作为安全性较好的饲料添加剂[1]。

由于微生物个体较小,测量微生物生长应测量群体的增加量而不是细胞个体大小[2],从而导致其添加量不易控制。

在生产应用中,因添加量过多导致动物患病、添加量不足导致效果不佳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了养殖业使用微生态制剂的积极性。

本研究探索一种实用方法来判断微生物各阶段的数量,建立快速、简单、准确的细菌浓度测定方法,以便养殖场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

721g分光度计使用步骤

721g分光度计使用步骤

721g分光度计使用步骤一、引言721g分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721g分光度计的使用步骤,帮助读者正确操作和获取准确的实验结果。

二、仪器准备1. 将721g分光度计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接通电源。

2. 打开仪器上的电源开关,待仪器自检完成后,进入待机状态。

3. 准备好适当的试剂和样品,保证其符合实验要求。

三、光程校准1. 打开721g分光度计软件,选择光程校准功能。

2. 将光程校准皿放入仪器的样品槽中,并关闭样品槽盖。

3. 在软件上设置校准波长和参比物质,点击开始校准。

4. 仪器会自动进行光程校准,校准完成后会显示校准结果。

四、测量样品1. 打开721g分光度计软件,选择测量功能。

2. 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槽中,并关闭样品槽盖。

3. 在软件上设置测量波长和测量参数,如积分时间等。

4. 点击开始测量,仪器会自动进行样品测量,并在软件上显示结果。

五、数据处理1. 在测量完成后,可以通过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可以绘制吸光度曲线、浓度曲线等图形,以及计算各种相关参数。

3. 可以导出数据,保存到本地或进行进一步的统计和分析。

六、仪器维护1.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仪器的外部和内部部件,保持仪器干净。

2. 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 注意保护仪器光源和检测器件,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七、注意事项1. 操作仪器时要穿戴好实验服和实验手套,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2. 操作前要仔细阅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注意事项。

3.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将试剂溅入眼睛或皮肤,如有意外发生应及时处理。

八、总结721g分光度计是一种重要的实验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实验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确使用分光度计并遵循操作步骤,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使用步骤能对读者在分光度计实验中提供帮助。

722N型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722N型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721G、721G-100、722G、721N、722N、752N型分光光度计二、操作步骤:1.开机预热仪器接通电源,微机进行系统自检,LCD显示窗口相应的产品型号后,仪器进入工作状态,此时显示窗口在默认的工作模式T。

注:为使仪器内部达到人平衡,开机预热时间不小于30分钟。

2.改变波长通过旋转波长手轮可改变仪器的波长,并在波长观察窗的时刻选择所需的波长。

注:除721G、721G-100和722G产品外,需要使用波长范围在330nm~370nm时,请将附件中的圆筒型滤色片套入样品室中的镜筒上。

在其他波长时不需要使用该滤色片。

3.放置参比与待测样品选择测试用的比色皿,把盛放参比液和待测样品的比色皿放入样品架内,通过样品架拉杆来选择样品的位置。

当拉杆到位时有定位感,到位时轻轻推拉一下以保证定位的正确。

4.调0%T、调100%T/0A为保证仪器进入正确的测试状态,在仪器改变测试波长和测试一段时间后可通过按上下键对仪器进行调零和调满度、吸光度零。

5.显示方式的选择本仪器具有四种显示方式,开机时仪器的初始状态为透射比显示方式(T)。

(1)透射比(Trans)(2)吸光度(Absorbance)(3)浓度(Conc)(4)浓度因子(Factor)6.浓度直读于浓度因子设定(1)浓度直读设定按T/A/C/F键,选择浓度直读(C)方式,按上下键输入用户需要的标样浓度设定值。

在放入标样后再按Enter/Print键确认,再进行未知样品的测试。

此时浓度因子也会自动计算后相应的改变,用户可查看F值后记录,在以后的测试中直接以浓度因子设定来进行测试同样的样品,无需再用标样来进行标定。

注:在进行浓度直读设定时,应放入标准样品后设定。

(2)浓度因子设定按T/A/C/F键,选择浓度直读(F)方式,按上下键输入用户需要的浓度因子设定值,再按Enter/Print键确认,显示方式转回浓度直读(C)方式,再进行未知样品的测试。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引言:721型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

它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分析物质的浓度或反应动力学等参数。

本文将介绍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以及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一、光的性质和传播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波的传播速度是固定的,即光速。

光波的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不同波长的光对物质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

二、分光光度计的构成和工作原理721型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等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组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1. 光源:分光光度计通常采用白炽灯、氘灯或钨灯作为光源。

光源发出的光经过透镜聚焦后,成为平行光束。

2. 单色器:单色器的作用是将白光分解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

它通常由棱镜或光栅组成。

当光通过单色器时,不同波长的光会发生折射或衍射,使得光束被分离为不同颜色的光。

3. 样品室:样品室是放置样品的容器,通常由玻璃或石英制成。

样品室中的样品会与入射光发生相互作用,吸收或散射部分光线。

4. 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

常用的光电探测器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

当光通过样品室后,被光电探测器接收并转化为电信号。

5. 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用于测量和记录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

它通常由放大器、滤波器和数据记录仪等组成。

信号处理系统将电信号放大、滤波后,得到与样品吸光度相关的信号,并将其记录下来。

三、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流程721型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流程如下:1. 调节单色器:根据需要选择特定的波长,调节单色器使得只有该波长的光通过。

2. 校准仪器:使用标准溶液进行校准,调节零点和100%T(透过率)。

3. 测量样品: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室,并选择合适的波长。

启动光源和信号处理系统,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4. 计算结果:根据所测得的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或公式,计算样品的浓度或其他参数。

721分光光度计的标定

721分光光度计的标定

1.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1)方法提要在酸性条件下,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

(2)试剂和材料a.磷酸二氢钾;b.硫酸溶液(1+1);c.抗坏血酸溶液(20g/L):称取10g抗坏血酸,精确至0.5g,称取0.2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10H14O8N2Na2.2H2O),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8.0mL甲酸,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一个月);d.钼酸铵溶液(26g/L):称取13g钼酸铵,精确至0.5g,称取0.5g酒石酸锑钾(KSbOC4H4O6.1/2H2O),精确至0.01g,溶于200mL水中,加入230mL硫酸(1+1)溶液,混匀,冷却后用水稀释至500mL,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有效期两个月);e.磷标准贮备溶液(1mL含有0.5mgPO43-):准确称取0.7165g预先在100~105℃干燥并已恒重过的磷酸二氢钾,精确至0.0002g,溶于约500mL水中,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f.磷标准溶液(1mL含有0.02mgPO43-):取20.00mL磷标准贮备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仪器和设备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的吸收池。

(4)分析步骤a.工作曲线的绘制:分别取0.00(空白),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7.00mL,8.00mL磷标准溶液于9个50mL容量瓶中,依次向各瓶中加入约25mL水、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于室温下放置10min.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吸收池,以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以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相对应的PO43-量(µg)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b.正磷酸盐含量的测定:从试样中取20.00mL试验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min。

甘露醇的测定方法

甘露醇的测定方法
甘露醇的测定方法

• • • • •
甘露醇为多元醇化合物,一般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容量法,该法根据甘露 醇的还原性用氧化剂进行滴定,因此适用于较纯的甘露醇制剂。但对于含有其它还原 性物质(如蛋汤等)的中草药制剂(如虫草)来说,因其含有其它还原性物质也可被 高碘酸氧化,结果是测得的含量偏高,且操作较为繁琐。 含量可用比色法测定 1 仪器与试药(721型分光光度计) 2 实验方法 2.1 样品制备:精密称取标准品甘露醇50mg,加蒸馏水50mL,即得浓度为50mg/mL 的样品,再取此液加蒸馏水稀释成所需的浓度待测 2.2 取浓度为50、40、30、20、10µg/mL的标准甘露醇溶液各1mL,分置不同的试管 中,然后分别加入1mL高碘酸钠溶液(0.015mol高碘酸钠于0.12mol盐酸中)混匀,室 温放置10min,加2mL0.1%L-鼠李糖溶液以除去过多的高碘酸盐,混合后加4mL新鲜配 制的Nash试剂(150g醋酸氨+2mL冰醋酸+2mL乙酰丙酮,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5

实验八-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八-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八-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实验七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一、实验目的:(1)掌握研究显色反应的一般方法。

(2)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原理和方法。

(3)熟悉绘制吸收曲线的方法,正确选择测定波长。

(4)学会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

(5)通过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在未知式样中的含量,掌握721型,723型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二、原理: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无机离子,通常要经过两个过程,一是显色过程,二是测量过程。

为了使测定结果有较高灵敏度和准确度,必须选择合适的显色条件和测量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入射波长,显色剂用量,有色溶液稳定性,溶液酸度干扰的排除。

(1)入射光波长:一般情况下,应选择被测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的光为入射光。

(2)显色剂用量:显色剂的合适用量可通过实验确定。

(3)溶液酸度:选择适合的酸度,可以在不同PH缓冲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被测离子和显色剂,测其吸光度,作DA-PH曲线,由曲线上选择合适的PH范围。

(4)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性:有色配合物的颜色应当稳定足够的时间。

(5)干扰的排除:当被测试液中有其他干扰组分共存时,必须争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扰。

邻二氮菲与Fe2+在PH2.0-9.0溶液中形成稳定橙红色配合物。

配合无的ε =1.1 ×104 L· mol ·cm-1。

配合物配合比为3:1,PH在2-9(一般维持在PH5-6)之间。

在还原剂存在下,颜色可保持几个月不变。

Fe3+与邻二氮菲作用形成淡蓝色配合物稳定性教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加入还原剂使Fe 3+还原为Fe2+与显色剂邻二菲作用,在加入显色剂之前,用的还原剂是盐酸羟胺。

此方法选择性高Br3+、Ca2+、Hg 2+、Zn2+及Ag+等离子与邻二氮菲作用生成沉淀,干扰测定,相当于铁量40倍的Sn2+、Al3+、Ca2+、Mg2+、Zn2+、Sio32-,20倍的Cr3+、Mn2+、VPO3-45倍的Co2+、Ni2+、Cu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

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

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步骤
使用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步骤如下:
1. 准备工作,确保分光光度计处于水平状态,并且电源已连接
并打开。

检查光度计的灯泡和滤光片是否干净,需要时清洁并更换。

2. 样品准备,准备好需要测量的样品,并将其置于透明的样品
皿或石英比色皿中,确保表面光滑干净,无气泡和杂质。

3. 调零,用空白试剂或纯水进行调零,确保光度计读数为零。

4. 样品测量,将样品皿放置在光度计的样品架上,关闭光源,
调整波长选择器选择需要测量的波长,然后打开光源,记录读数。

5. 清洗,测量结束后,及时清洗样品皿和比色皿,以免留下残
留物影响下次测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分光光度计时应当遵循操作手册中的具体
操作步骤,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操作。

722分光光度计

722分光光度计

(10)把比色皿定位装置的拉杆轻轻地拉出一格(注意应使 滑板处在定位槽中),使试样溶液进入光路,这时电表指 针偏离零位。 (11) 转动读数电位器旋钮,重新使电表指针移到“ 0 ”位 上,此时刻度盘上的读数即为试样的透光率和相应的光吸 收值。 (12) 取得读数后,应即时将暗电流闸门重新关上,以保 护光电管,防止受光时间过长而疲劳。
722型分光光度计
1.数字显示器;2.吸光度调零旋钮;3.选择开关;4.吸光度调斜率电位器;5.浓度 旋钮;6.光源室;7.电源开关;8.波长手轮;9.波长刻度窗;10.试样架拉手; 11.100%T旋钮;12. 0%T旋钮;13.灵敏度调节旋钮;14.干燥器
1. 使用方法
(1)将灵敏度旋钮调整“1”档(放大倍率最 小)。 (2)开启电源,指示灯亮,仪器预热20分 钟,选择开关置于“T”。 (3)打开试样室盖(光门自动关闭),调节 “0%T”旋钮,使数字显示为“00.0”。 (4)将装有溶液的比色皿放置比色架中。 (5)旋动仪器波长手轮,把测试所需的波长 调节至刻度线处。
2. 注意事项 主要要注意以下 几点:
(1)在接通电源之前,应该对于仪器的安全性进行检查, 电源线接线应牢固,通地要良好,各个调节旋钮的起始位 置应该正确。 (2)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零刻线上。若指针偏离,则可用 电表上的校正螺丝进行调节。 (3)仪器底部放有 2 只干燥剂筒,用以保持仪器的干燥, 此外在仪器停止工作期间,在比色皿暗箱内,塑料仪器套 内都应放防潮硅胶袋。 (4)仪器的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 2 h。使用后必须间歇 0.5h,才能再用。 (5)务必保持比色皿透光面的清洁。不要用手摸比色皿的 光滑的表面,更不要用毛刷刷洗比色皿,以免影响读数的 准确。
(3)检查仪器的各种开关和旋钮使之处于关闭位置。然后 再打开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 20 min。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习题集及答案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习题集及答案

五、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277题)一、选择题( 共85题)1. 2 分(1010)在紫外-可见光度分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吸收峰( )(1) 消失(2) 精细结构更明显(3) 位移(4) 分裂2. 2 分(1019)用比色法测定邻菲罗啉-亚铁配合物时,配合物的吸收曲线如图1所示,今有a、b、c、d、e滤光片可供选用,它们的透光曲线如图2所示,你认为应选的滤光片为( )3. 2 分(1020)欲测某有色物的吸收光谱,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是( )(1) 比色法(2) 示差分光光度法(3) 光度滴定法(4) 分光光度法4. 2 分(1021)按一般光度法用空白溶液作参比溶液,测得某试液的透射比为10%,如果更改参比溶液,用一般分光光度法测得透射比为20% 的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则试液的透光率应等于( )(1) 8%(2) 40%(3) 50%(4) 80%5. 1 分(1027)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其最大吸收为510 nm,如用光电比色计测定应选用哪一种滤光片?( )(1) 红色(2) 黄色(3) 绿色(4) 蓝色6. 2 分(1074)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n→π*,π→π*,σ→σ*跃迁的化合物是( )(1) 一氯甲烷(2) 丙酮(3) 1,3-丁二烯(4) 甲醇7. 2 分(1081)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1) 试样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2)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差(3)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和(4) 试样在λ1的吸收与参比在λ2的吸收之差8. 2 分(1082)在吸收光谱曲线中,吸光度的最大值是偶数阶导数光谱曲线的( )(1) 极大值(2) 极小值(3) 零(4) 极大或极小值9. 2 分(1101)双光束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分光光度计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1) 可以扩大波长的应用范围(2)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3) 可以抵消吸收池所带来的误差(4) 可以抵消因光源的变化而产生的误差在紫外光谱中,λmax 最大的化合物是 ()11. 2 分 (1106)用实验方法测定某金属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ε,测定值的大小决定于( )(1) 配合物的浓度 (2) 配合物的性质 (3) 比色皿的厚度 (4) 入射光强度 12. 2 分 (1173)下列结构中哪一种能产生分子荧光? ()OHNO 2COOHI(1)(2)(3)(4)13. 2 分 (1198) 1198有下列四种化合物已知其结构,其中之一用 UV 光谱测得其λmax 为 302nm , 问应是哪种化合物? ( )CH 3CH CHCOCH 3CH 3CH 3(4)(3)(2)Br OHO OCH 33CH 3(1)14. 2 分 (1217)许多化合物的吸收曲线表明,它们的最大吸收常常位于 200─400nm 之间,对这 一光谱区应选用的光源为 ( )(1) 氘灯或氢灯 (2) 能斯特灯 (3) 钨灯 (4) 空心阴极灯灯下列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光区出现两个吸收带者是( )(1)乙烯(2)1,4-戊二烯(3)1,3-丁二烯(4)丙烯醛16. 2 分(1232)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谱带( )(1)波长变长(2)波长变短(3)波长不变(4)谱带蓝移17. 5 分(1233)对化合物CH3COCH=C(CH3)2的n— *跃迁,当在下列溶剂中测定,谱带波长最短的是( )(1)环己烷(2)氯仿(3)甲醇(4)水18. 2 分(1245)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呈高斯分布的是( )(1)多普勒变宽(2)自吸现象(3)分子吸收特征(4)原子吸收特征19. 2 分(1300)指出下列哪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 )(1) 硅碳棒(2) 激光器(3) 空心阴极灯(4) 卤钨灯20. 2 分(1301)指出下列哪种不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的检测器?( )(1) 热电偶(2) 光电倍增管(3) 光电池(4) 光电管21. 2 分(1302)指出下列哪种因素对朗伯-比尔定律不产生偏差?( )(1) 溶质的离解作用(2) 杂散光进入检测器(3) 溶液的折射指数增加(4) 改变吸收光程长度22. 1 分(1303)分子荧光过程是( )(1) 光致发光(2) 能量源激光发光(3) 化学发光(4) 电致发光23. 1 分(1305)在分子荧光测量中, 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 荧光强度与浓度呈正比? ( )(1) 荧光量子产率较大(2) 在稀溶液中(3) 在特定的激发波长下(4) 用高灵敏度的检测器24. 1 分(1306)下列哪种方法的测量灵敏度高? ( )(1) 磷光分析法(2) 荧光分析法(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4) 目视比色法25. 2 分(1307)已知相对分子质量为320的某化合物在波长350nm处的百分吸收系数(比吸收系数)为5000, 则该化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1)1.6×104L/(moL·cm)(2)3.2×105 L/(moL·cm)(3)1.6×106 L/(moL·cm)(4)1.6×105 L/(moL·cm)26. 2 分(1308)在310nm时, 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收值是( )27. 1 分(1309)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1) 高(2) 低(3) 相当(4) 不一定谁高谁低28. 2 分(132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主要决定于( )(1)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2) 分子的电子结构(3) 原子的电子结构(4) 原子的外层电子能级间跃迁29. 1 分(1333)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个有错误? ( )(1) 荧光和磷光光谱都是发射光谱(2) 磷光发射发生在三重态(3) 磷光强度I p与浓度c的关系与荧光一致(4) 磷光光谱与最低激发三重态的吸收带之间存在着镜像关系30. 2 分(1334)指出下列不正确的说法?( )(1) 分子荧光光谱通常是吸收光谱的镜像(2) 分子荧光光谱与激发波长有关(3) 分子荧光光谱较激发光谱波长长(4) 荧光强度与激发光强度呈正比31. 2 分(1335)下列哪一种分子的去激发过程是荧光过程? ( )(1) 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到基态(2) 分子从第二激发单重态的某个低振动能级过渡到第一激发单重态(3) 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非辐射跃迁至三重态(4) 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返回到基态32. 2 分(1336)下列哪种说法有错误? ( )(1) 荧光分子的激发光谱与发射波长无关(2) 荧光分子的激发光谱的荧光强度是激发波长的函数(3) 在分子荧光光谱法中吸收与激发光谱常可以互换(4) 得到荧光分子的激发光谱方法与常规吸收光谱方法是两种基本相同的方法33. 2 分(1338)在荧光光谱中, 测量时, 通常检测系统与入射光的夹角呈( )(1) 180°(2) 120°(3) 90°(4) 45°34. 2 分(1339)某荧光物质的摩尔吸收系数为2.0×105L/(mol⋅cm),当用激发光强度为50(随机单位)去激发该荧光物质, 若吸收池为1.0cm, 化合物浓度为5.0 ×10-7mol/L,测得荧光强度为2.3(随机单位), 则该化合物的荧光量子效率约为( )(1) 0.2(2) 0.46(3) 23(4) 2.335. 2 分(1340)某化合物在λmax=356nm处, 在乙烷中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87 L/(mol⋅cm), 如果用1.0cm吸收池,该化合物在已烷中浓度为1.0 ×10-4mol/L,则在该波长处, 它的百分透射比约为( )(1) 87%(2) 2%(3) 49%(4) 98%36. 2 分(1341)某化合物的浓度为1.0 ×10-5mol/L,在λmax=380nm时, 有透射比为50%, 用1.0cm吸收池, 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L/(mol⋅cm)]为( )(1) 5.0 ×104(2) 2.5 ×104(3) 1.5 ×104(4) 3.0 ×104在分光光度计的检测系统中, 以光电管代替硒光电池, 可以提高测量的( )(1) 灵敏度(2) 准确度(3) 精确度(4) 重现性38. 2 分(1343)基于发射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1) 光电比色法(2) 荧光光度法(3)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4) 红外光谱法39. 2 分(1344)基于吸收原理的分析方法是( )(1) 原子荧光光谱法(2) 分子荧光光度法(3) 光电直读光谱法(4)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法40. 2 分(1346)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 强度大且光谱区域广的光源是( )(1) 钨灯(2) 氢灯(3) 氙灯(4) 汞灯41. 1 分(1355)硒光电池主要用于检测( )(1) X射线(2) 紫外光(3) 可见光(4) 红外光42. 2 分(1357)荧光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1) 光路(2) 光源(3) 单色器(4) 光电倍增管43. 2 分(1367)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1) 分子的振动(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44. 1 分(1371)工作波长范围较宽的光度计为( )(1) 581-G型滤光光度计(2) 72型分光光度计(3) 721 型分光光度计(4) 751 型分光光度计45. 2 分(1372)在一定波长处, 用2.0 cm比色皿测得某试液的透光度为60%, 若改用3.0 cm比色皿时, 该试液的吸光度为( )(1) 0.11(2) 0.22(3) 0.33 (4) 0.4446. 1 分(1374)阶跃线荧光的波长( )(1)大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2)小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3)等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4)正比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47. 2 分(1381)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1) 试样与参比吸收之差(2) 试样与参比吸收之和(3)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差(4) 试样在λ1和λ2处吸收之和48. 1 分(1752)下面哪一种电子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最高? ( )(1) σ→σ*(2) n→σ *(3) π→π* (4) π→σ*49. 2 分(1753)化合物中CH3--Cl在172nm有吸收带,而CH3--I的吸收带在258nm处,CH3--Br 的吸收带在204nm ,三种化合物的吸收带对应的跃迁类型是( )(1) σ→σ*(2) n→π*50. 2 分 (1754)某化合物在乙醇中λmax乙醇=287nm,而在二氧六环中λmax 二氧六环=295nm ,该吸收峰的跃 迁类型是()(1) σ→σ* (2) π→π* (3) π→σ* (4) π→π* 51. 2 分 (1755)一化合物溶解在己烷中,其λmax 己烷=305 nm ,而在乙醇中时,λ乙醇=307nm ,引起该吸收的电子跃迁类型是( )(1) σ→σ * (2)n →π *(3) π→π* (4) n →σ* 52. 2 分 (1756)在分子CH 3的电子能级跃迁中,下列哪种电子能级跃迁类型在该分子中不发生( )(1) σ→π* (2) π→σ* (3) n →σ* (4) n →π* 53. 2 分 (1757)一化合物在235nm 处有最大吸收值,用1.0 cm 的吸收池,化合物的浓度为2.0×10-4 mol/L,透射比为20%, 则在该波长处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L/(moL·cm)]为 ( ) (1) 5.0×103 (2) 3.5×103 (3) 2.5×103 (4) 1.0×103 54. 1 分 (1758)在254nm 时,如果溶液的百分透射比是10%,其吸光度值为() (1) 1 (2) 0.9 (3) 0.1 (4) 0.05 55. 2 分 (1759)某化合物在己烷中(λmax =220nm )的摩尔吸收系数εmax =14500L/(moL·cm),若用1.0cm 吸收池,1.0×10-4mol/L 的该化合物在该波长处的百分透射比为() (1) 5% (2) 3.5% (3)10% (4)50% 56. 2 分 (1760)对某特定的仪器,其透射比的标准偏差为0.006,对某溶液测得的透射比T =0.015 时那么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是()(1) +2.5% (2) +5.0% (3) +9.5% (4) +12.5% 57. 2 分 (1761)对某特定的仪器,其透射比的标准偏差为0.006,当测得溶液的百分透射比T =64.8%时,则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是( )(1) +6.6% (2) +4.2% (3) +3.4% (4) +2.1% 58. 2 分 (1762)对某特定的仪器,其透射比的标准偏差为0.006,当测得溶液的吸光度A =0.334时,则浓度的相对标准偏差是()(1) +0.6% (2) +1.7% (3) +3.5% (4) +7.6% 59. 2 分 (1763)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 -VIS 光谱λmax 大小()CH 3CHON(CH 3)2(a)OHOCl CH 3COOC 2H 5(b)COOHCl(CH 3)2N(C)(1)a>b>c (2)c>a>b (3)b>c>a (4)c>b>a 60. 2 分 (1764)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 -VIS 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C)CH 3OCH 3OC(b)COOHOCl(a)O(1) a>b>c (2) c>b>a (3)b>a>c (4)c>a>b 61. 2 分 (1765)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下列具有最大吸收波长的物质是()O(1)(2) (3)(4)62. 2 分 (1766)在紫外-可见光谱区有吸收的化合物是() (1) CH 3-CH=CH-CH 3 (2) CH 3-CH 2OH(3) CH 2=CH-CH 2-CH=CH 2 (4) CH 2=CH-CH=CH-CH 3 63. 2 分 (1767)Fe 和Cd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55.85g/mol 和112.4g/mol ,各用一种显色反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同样质量的两元素分别被显色成容积相同的溶液,前者用2cm 吸收池,后者用1cm 吸收池,所得吸光度相等,此两种显色反应产物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1) εFe ≈2εCd (2) εCd ≈2εFe (3) εCd ≈4εFe (4) εFe ≈4εCd 64. 2 分 (1768)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是() (1)光源的个数 (2)单色器的个数(3)吸收池的个数 (4)单色器和吸收池的个数 65. 1 分 (1769)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所致,CuSO 4溶液呈蓝色是 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1) 蓝色光 (2) 绿色光 (3) 黄色光 (4) 红色光 66. 2 分 (1770)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1) 向长波方向移动(3) 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降低(4) 不移动,但最大吸收峰强度增大67. 2 分(1771)某金属离子X和R试剂形成一有色配合物,若溶液中X的浓度为1.0×10-4mol/L,用1cm吸收池在525nm处测得吸光度为0.400,则此配合物在525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为( )(1) 4.0×10-3 (2) 4.0×103(3) 4.0×10-4 (4) 4.0×10468. 2 分(1772)以下三种分析方法:分光光度法(S)、磷光法(P)和荧光法(F),具有各不相同的灵敏度,按次序排列为( )(1) P<F<S (2) S=F<P (3) P<S<F (4) F>P>S69. 2 分(1773)A和B二物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参数如下:物质λ1时的摩尔吸收系数λ2时的摩尔吸收系数/[L/(moL·cm)]A 4,120 0.00B 3,610 300若此二种物质的某溶液在λ1时在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0.754,在λ2时于10.0cm 吸收池中测得A=0.240,问B的浓度是多少?()(1) 0.64×10-5mol/L (2) 0.80×10-5 mol/L(3) 0.64×10-4mol/L (4) 0.80×10-4mol/L70. 1 分(1774)分光光度法中,为了减小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配制的试样溶液的透射比应控制在什么范围?()(1) 小于1% (2) 1%-10%(3) 30%-50% (4) 90%-99%71. 2 分(1775)下列哪种方法可用于测定合金中皮克数量级(10-12)的铋?()(1)分光光度法(2)中子活化(3)极谱法(4)电位滴定法72. 2 分(1776)K I O4法氧化Mn2+到MnO4-,然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选择合适的空白为()(1) 蒸馏水(2) 试剂空白(3) 除K I外的试剂空白(4) 不含K I O4的溶液空白73. 1 分(1777)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1)白光(2)单色光(3)可见光(4)紫外光74. 2 分(1778)在分光光度法中,运用朗伯-比尔定律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的入射光为()(1)白光(2)单色光(3)可见光(4)紫外光75. 2 分(1779)邻二氮菲亚铁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如用光电比色计测定时应选哪种滤光片?()(1)红色(2)黄色(3)绿色(4)蓝色76. 2 分(1780)分子运动包括有电子相对原子核的运动(E电子)、核间相对位移的振动(E振动)和转动(E转动)这三种运动的能量大小顺序为()(1) E振动>E转动>E电子(2) E转动>E电子>E振动(3) E电子>E振动>E转动(4) E电子>E转动>E振动现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相互干扰的A和B两组分,它们的最大波长分别为λA和λB,若用双波长测定A组分的含量,则下面哪一种选择λ1和λ2的方法是正确的?()(1)使λ1和λ2分别等于λA和λB(2)选λ1等于λA,选λ2使B组分在λ2的吸光度和它在λ1处的吸光度相等(3)选λ1等于λA,选λ2为A,B两组分吸收峰相交处的波长(4)选λ1等于λB,选λ2使A组分在λ2的吸光度和它在λ1处的吸光度相等78. 1 分(1782)某化合物在乙醇中的λmax=240nm,εmax=13000L/(moL·cm),则该UV-VIS吸收谱带的跃迁类型是()(1) n→σ* (2) n→π* (3) π→π* (4) σ→σ*79. 2 分(1783)在分子荧光法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1)激发过程中的电子自旋虽不变,但激发态已不是单重态(2)激发态电子的自旋不成对,此状态称为单重态(3)激发三重态能级比相应激发单重态能级要低一些(4)单重态到三重态的激发概率高于单重态到单重态80. 2 分(1784)在分子荧光分析法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分子中π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短波方向移动(2)只要物质具有与激发光相同的频率的吸收结构,就会产生荧光(3)分子中π电子共轭程度越大,荧光越易发生,且向长波方向移动(4)非刚性分子的荧光强于刚性分子81. 2 分(1785)在分子荧光分析法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荧光发射光谱不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改变(2)荧光发射光谱要随激发波长的变化而改变(3)荧光激发光谱与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互为镜像对称关系(4)荧光发射光谱与它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形状相似且波长位置也一样82. 2 分(1786)在分子荧光分析法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1)吸电子基团常使荧光增强(2)将一个高原子序数的原子引入到π体系中,使荧光减弱(3)与π电子体系作用小的取代基引入,对荧光影响不明显(4)给电子基团常使荧光增强83. 5 分(1787)化合物(1)的烯醇式乙酰化产物可能是(2)和(3),它的紫外吸收λmax为238nm(lgεmax=4.2)。

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采用最优化设计和最新微处理机技术使仪器具有自动调ot和100t等控制功能以acf等测试方式721型无cf测试方式仪器配有标准的rs232双向通讯接口721型无此接口不仅可连接串口打印机同时还可以连接计算机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运行spd用户应用软件具有光度测试第二章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二二章主要技术指标及规盼721单光束光路1200条毫米衍射光栅lcd32010002001000鸽卤素灯鸽卤素灯筑灯硅光电池4nm4nm三三05t220nm360nm波长准确度飞波长重复性进射比重复性105t稳定性透射比测量范围1nm1nm05nm5t02t光电流05t3min暗电流土02t3min00t1250t二丑8232通讯口0301a1999a不支持选购不支持支持ac220v士22v50hz1hz475mm续茹搓部和使用说明书第三章仪器结构原理和光学系统萝三章仪器结构原理和光学系近一整机结构原理仪器微机的中央控制中心为cpu并有程序存储器rom和数据存储器ram通过输入输出接口分别对显示器卤鸽灯稳压电路进行控制
通过聚光镜落在样品室被测样品中心,样品吸收后透射的光射向光电池接收面。
检测器样品池聚焦镜
图二光学系统原理图
k Z Q

C

z ω
叫 泪
C Z
..m Z 4 ω
第四章/仪器简介分光光酣
一、主机正面
〈震四章仪器简子。
f使职糊辑:
2 3
1.样品室 用于放置参比样品和待测样品。
图三仪器正视图
2. 波长调节旋钮,波长显示窗 转动波长调节旋钮,从波长显示窗观察,调整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 ~1~Gt-UIFl 本公司已通过 1509001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 • Instruments

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铁含量使用方法

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铁含量使用方法

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铁含量使用方法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铁含量使用方法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分析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对可见光吸收或透过的程度,来确定其化学成分或浓度。

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款较为常见的实验室仪器,下面将介绍如何使用这台仪器测定铁含量。

仪器准备前往实验室之前,需要确认以下物品是否齐备:1. 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2. 待测样品(含铁溶液)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4. 洗得干净的移液管或注射器步骤说明1. 准备样品取一定体积的含铁溶液,加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中。

2. 填充对比液向另一个比色皿中加入对比液,一般对比液选择去离子水或其他紫外可见光透明的溶液。

填充对比液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将气泡陷入其中,否则测量结果将会失真。

3. 校准仪器选择一定的工作波长,常用的波长有500nm、540nm和620nm。

可以通过选取不同波长,比较含铁溶液和对比液的吸光度值,来确定最适合测定的波长。

校准完成后,正确的工作波长显示在显示屏上。

4. 测量吸光度取适量的溶液,使用洗得干净的移液管或注射器,将样品溶液和对比液依次吸入比色皿中。

检查两个比色皿中的溶液颜色是否相同,并使用吸光度键标定测定当前波长下的吸光度值。

5. 计算铁含量将测定好的吸光度值带入熟知的铁浓度公式中(如费氏试剂标准曲线),即可得到待测样品的铁含量。

注意事项1. 避免有杂质干扰样品的测定结果,因此在加入样品前,需要先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

2. 在进行样品测定前,需要校准仪器,并确认工作波长。

3. 在吸入样品和对比液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避免气泡陷入对比液中,影响测量结果。

4. 在计算铁含量时,需要确保准确掌握铁浓度公式,防止在计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总结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一款常用的实验室仪器,在化学教育和实验中应用广泛。

使用此仪器进行铁含量测定时,需要进行仪器准备、样品准备、测量吸光度、确定铁含量等步骤,同时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以确保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721-G分光光度计

721-G分光光度计

1 仪器的主要用途721G/722G可见分光光度计能在可见光谱区域对样品物质作定性定量的分析。

该仪器可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卫生、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部门,是理化实验室常用的分析仪器之一。

2 仪器的工作环境2.1 仪器应安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温度为5℃~35℃,相对湿度不超过85%。

2.2 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且避免强烈的震动或持续的震动。

2.3 室内照明不宜太强,且避免直射日光的照射。

2.4 电扇不宜直接向仪器吹风,以免影响仪器的正常使用。

2.5 尽量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器设备。

2.6 供给仪器的电源电压为AC220V±22V,频率为50Hz±1Hz,并必须装有良好的接地线。

推荐使用交流稳压电源,以加强仪器的抗干扰性能。

使用功率为500W以上的电子交流稳压器或交流恒压稳压器。

2.7 避免在有硫化氢、亚硫酸氟等腐蚀气体的场所使用。

3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3.1 仪器级别:Ⅲ类3.2 光学系统:单光束、衍射光栅。

3.3 波长范围:●721G 340nm~1000nm, ●722G 325nm~1000nm。

3.4 光源:钨卤素灯12V20W。

3.5 接收元件:光电池。

3.6 波长最大允许误差(nm): ±2。

3.7 波长重复性(nm):≤1。

3.8 光谱带宽(nm):5±1.0。

3.9 杂散光(T):≤0.5%(在360nm处)。

3.10 透射比测量范围(T):0.0%~100.0%。

3.11 吸光度测量范围(A):0.000~1.999。

3.12 浓度直读范围:0000~1999。

3.13 透射比最大允许误差(T):±0.5%。

3.14 透射比重复性(T):≤0.2%。

3.15 噪声(T):100%噪声≤0.3%,0%噪声≤0.2%。

3.16 稳定性(T):亮电流≤0.5%/3min,暗电流≤0.2%/3min。

721G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721G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期间核查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SZZK/ZY-G048(第A版,第0次修订) -1- 1. 范围
适用于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期间核查
2. 依据
钼蓝比色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3. 仪器设备
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
4. 试剂
4.1 磷酸盐标准贮备液(以磷计):50.0µg/ml
4.2 钼酸盐溶液:取150ml浓硫酸加150ml蒸馏水混匀放冷;称取13g钼酸铵溶于100ml蒸
馏水;称取0.35g酒石酸锑氧钾溶于100ml蒸馏水;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合均匀放冷。

5. 核查步骤
5.1准确吸取10.0ml磷酸盐标准贮备液于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此溶液每毫升含2.00
µg磷。

5.2按721G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的要求开机, 并设定波长420nm,预热半小时。

5.3对质控样进行测定,重复测定五次,计算RSD%
6. 结果计算
式中,xi----为第i次测定的结果
x----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7. 合格判定
核查结果RSD≤5%即可判定T6新世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合格。

8. 核查周期
每半年进行一次期间核查,若仪器移位、更换部件或对仪器性能有怀疑,需要随时检定。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人民卫生出版社仪器分析重点

人民卫生出版社仪器分析重点

1、721型分光光度计使用之前仪器应预热10min。

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在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3、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400---780nm。

4、在分光光度法中,摩尔吸收系数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5、721型分光光度计适用于可见光区。

6、分光光度法分析中,如果显色剂无色,而被测试液中含有其他有色离子时宜选择不加显色剂的待测液做参比液可消除影响。

7、光吸收定律只适合于单色光和一定范围的低浓度溶液。

8、分光光度法的吸光度与液层的高度无关。

9、721型分光光度计的检测器是光电管。

10、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溶液的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的吸光度为0.434。

1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的干扰是电离效应。

1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通常所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

13、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测定某矿石中铝含量,宜采用的原子化方式是化学计量火焰。

14、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15、火焰原子吸收分析法测定Al、Si、Ti、Zr 等元素所采用的火焰是乙炔---氧气。

16、由固定相和流动相的定义可知固定相是固定不动的,流动相是不断流动的。

17、分配系数越大,组分越晚流出色谱柱。

18、某色谱峰,其峰高0.607倍处色谱峰宽度为4mm,半峰宽为4.71mm。

19、以峰高乘以平均峰宽的方法计算色谱峰的峰面积,适用于不对称的色谱峰。

20、利用气相色谱法来测定某有机混合物,已知各组分在色谱条件下均有出峰,那么定量分析各组分含量时,应采用归一化法。

21、对于色谱分析法中,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被分离物质的极性。

22、薄层色谱法常用的通用型显色剂有碘、硫酸溶液。

23、组分的极性越强,被固定相吸附的作用越强。

24、LC中通用型检测器是示差折光检测器。

25、在液相色谱中流动相的选择原则是极性大的样品用极性大的洗脱剂,反之亦然。

721分光光度计

721分光光度计

1仪器的主要用途721 可见分光光度计是专供工厂、矿山、医院以及各科研单位的化验室,在可见光谱区范围内( 360nm~800nm )进行定量比色分析用。

仪器在410nm~710nm 之间可增加消光片或采用有色溶液作被测溶液的陪衬代空白,以便提高分析灵敏度和提高消光读数范围。

2仪器的工作环境该仪器应安放在干燥的房间内,使用时放置在坚固平稳的工作台上,室内照明不宜太强,热天时不能用电扇直接向仪器吹风,防止灯泡灯丝发光不稳。

尽量远离高强度的磁场、电场及发生高频波的电器设备。

避免在有硫化氢、亚硫酸氟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使用。

推荐使用交流稳压电源,以加强仪器的抗干扰性能。

使用功率为100W 以上的电子交流稳压器或交流恒压稳压器。

3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a) 波长范围:360nm~800nm 。

b)波长准确度:360nm~600nm ± 3nm;600nm~700nm ± 5nm;700nm~800nm ± 8nm。

c)透射比准确度:± 2%。

d)透射比重复性:w 0.5%。

e)稳定性:暗电流漂移不超过0.5%/3min 。

f)仪器外形尺寸:480mm长x 370mm宽x 210mm高。

g)仪器净重:18kg。

4仪器的工作原理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

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于比色原理——比耳定律。

T = I / I ologI o/I=KCL A=KCL其中:T透射比I o 入射光强度I 透射光强度 A 吸光度K 吸收系数L 溶液的光径长度C 溶液的浓度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吸收系数和溶液的光径长度不变时,透过光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上述之物理光学现象而设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适用范围
规范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规程,保证仪器的正确运行和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仪器安全,适用于721G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维护与保养、期间核查。

2安装环境要求
温度:5-35℃;湿度:≤85%;
电压:AC220V(±22V);电频:50HZ±1HZ;
3 操作方法
3.1 开机预热
仪器接通电源,微机进行系统自检,LCD显示窗口显示相应的产品型号后,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此时显示窗口在默认的工作模式T。

注:为使仪器内部达到热平衡,开机预热时间不小于30分钟。

3.2 改变波长
通过旋转波长手轮可改变仪器的波长,并在波长观察窗的刻度选择所需的波长。

3.3 放置参比与待测样品
选择测定用的比色皿,把盛放参比和待测的样品放入样品架内,通过样品架拉杆来选择样品的位置。

当拉杆到位时有定位感,到位时轻轻推拉一下以保证定位的正确。

3.4 调0%T、调100%T/0A
键和
键对仪器进行调零和调满度、吸光度零。

3.5显示方式的选择
本仪器具有四种显示方式,开机时仪器的初始状态为透射比显示方式(T)。

1.透射比(Trans)
2.吸光度(Absorbance)
3.浓度(Conc.)
4.浓度因子(Factor)
3.6 浓度直读设定
按键,选择浓度直读(C)方式,按和键输入用户
需要的标样浓度设定值。

再放入标样后再按键确认,再进行未知样品的测试。

此时浓度因子也会自动计算后相应的改变,用户可查看F值后记录,在以后的测试中直接以浓度因子设定来进行测试同样的样品,无需再用标样来进行标定。

注:在进行浓度直读设定时,应放入标准样品后设定。

4 维护和保养
4.1 平时注意保持仪器内光检测器的高度干燥,以维持具高灵敏度及信号的稳定性。

4.2 比色皿用毕,应立即用蒸馏水或清水冲洗清洁,并用干燥柔软的纱布或纸将水迹擦干,以防表面光
洁度的变化,影响光透光率。

4.3 保持仪器的清洁,为避免仪器积尘和玷污,在其不使用期间,应用布或塑料防尘罩盖住整台仪器;
4.4 仪器在长期间使用后或经运输中剧烈震动后,需检查仪器波长准确度(具体事项参考说明书);
5期间核查
5.1仪器检定周期为1年,每2次检定之间对本仪器进行1次期间核查。

5.2检查仪器各部件(开关、指示灯等)能否正常工作,各易损零部件有无松动、老化现象,及时更换。

5.3透射比最大允许误差和重复性
用0.060mg/L的重铬酸钾的0.001mol/L的高氯酸钾标准溶液分别在350nm处测量投射比3次,计算透射比的误差和透射比的重复性。

透射比误差≤±2.0%,透射比重复性≤1.0%,为合格
重铬酸钾溶液在不同波长、不同温度下的透射比(光谱带宽2nm)
对以上检查结果,应填写“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表”,在期间核查过程中若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或评定指标未能达到规定要求,应及时通知设备管理员,由设备管理员组织有关人员确定,并组织维修或送检,维修后的仪器经检定或核查达到技术性能要求后方能投入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