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互信 包容互鉴 合作共赢
毛概:新时期外交九大特点
主题:新时期中国外交全方位布局一、当今国际形势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含有机遇。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更加密切,各种信息更加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当今国际形势的特点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
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
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去年春天,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外交行动。
习近平主席出访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并出席金砖国家峰会。
成功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习近平到会演讲。
接待法国、冰岛、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文莱、哈萨克斯坦、缅甸、秘鲁、赞比亚、柬埔寨等国领导人到访。
密集接待美国高官访华,与美方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进行沟通。
同时,中国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处理与邻国的领土主权争端,应对地区热点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这些行动既有对外交原则和传统的承袭,也有外交理念和实践的发展创新,特色鲜明地拉开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宏篇序幕,迈出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坚实步伐。
首先,是响亮回答了新时期中国外交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追求什么目标、展现什么风格的问题。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郑重宣示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要求外交工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谋求更大国家利益。
怎样理解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
5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党建版
2013 年 第 1 期
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
X IN CHANGZHENG
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支持扩 大 发 展 中 国 家 在 国 际 事 务 中 的 代 表 性 和 发 言 权 ,永 远 做 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我们将积极参与多 边事务,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 家 等 发 挥 积 极 作 用 ,推 动 国 际 秩 序 和 国 际 体 系 朝 着 公 正 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 流 ,维 护 我 国 海 外 合 法 权 益 。 我 们 将 开 展 同 各 国 政 党 和 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加强人大、政协、地方、民间团体的 对外交流,夯实国家关系发展社会基础。”这段论述对我 国 全 方 位 外 交 作 出 了 全 面 部 署 ,既 充 分 体 现 了 独 立 自 主 的 和 平 外 交 政 策 的 精 神 ,坚 持 了 长 期 以 来 我 国 积 极 发 展 对 外 友 好 合 作 的 一 贯 立 场 ,又 适 时 推 进 了 对 外 工 作 大 政 方针的与时俱进。
党建版
2013 年 第 1 期
X IN CHANGZHENG
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问答
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复杂 变化、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出现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坚持不 懈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符合人类社会 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符合世 界人民共同愿望。
二、包容互鉴,就是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 多样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在人类浩瀚的历史长河 中,各个民族所创造的不同文明璀璨夺目,相映成辉,构成 绚丽多彩的世界。目前,全球有 200 多个国家,2500 多个民 族,6000 多种语言,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多种宗 教,各国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发展 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但它们不应该成为国家之间友好交往 的鸿沟,更不应该成为不同文明相互冲突的理由。文明多
如何正确认识中美关系
2013年6月10日,中美元首“庄园会晤”落下帷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会晤主线变得更加清晰。
40多年前,中美领导人以战略家的勇气和智慧,实现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重新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40多年后,两国领导人以新的战略视野和务实态度,就推进“跨越太平洋的合作”达成共识,勾勒出共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蓝图。
中美关系要多复杂有多复杂。
随着时代变迁量变进程加速发展,以及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中美之间在诸多领域确实已出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在一般情况下,两国之间如果“相互依存”达到一定程度,关系都是比较好的、向上的,但中美关系却不那么舒服。
在全球治理和战略方面,美国要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和平”,喜欢“主从关系”;中国主张“构建和谐世界”,遵循“平等的伙伴关系”。
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但不一定是“零和游戏”,更不一定非“对抗”不可。
美国宣示,它“决不做老二”,中国也并没有说,“我一定要做老大”。
美国喜欢谈论它的“巧实力”价值观,中国珍爱自己的“亲和力”价值观,何不让世界各国自己去参照和选择,以“和为贵”精神合作,共同探讨“全球治理”的道路。
果真如此,中美关系一大隐忧不难排除。
中美关系可谓是一种新型大国关系,说到底,所谓新型大国关系就是正常大国关系。
就像当年我们谈美国对华“最惠国待遇”问题,实际上所谓“最惠国待遇”并非字面上所含有的“超出一般的待遇”,而是指美国“对华正常贸易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不同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对抗的关系,也不同于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仍然维持的同盟关系。
换言之,这是一种在新形势下中美作为两个大国本应该建立的正常国家关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
如果说中美要构建正常大国关系,那么就要努力减少直至消除一些不正常现象,比如美国售台武器问题。
放眼当今世界,试问还有哪一个国家在几十年里振振有词地、持续不断地向另一个主权国家的一部分售卖先进武器?只有美国对中国。
我国的外交政策
【思维误区】注意几个误区
易错点一:弱国无外交,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名师点评:弱国也可以发展对外交往,推行本国的外交政策, 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易错点二:我国政府一贯信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因此,在 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名师点评:我国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是有原则的,是以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为基础的,在涉及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的 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绝不拿原则做交易的。 易错点三:只有维护本国利益,才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名师点评:若只顾本国利益,而不顾他国利益和世界人民的 根本利益,就不能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甚至会阻碍或破坏世 界的和平与发展。
(3)基本准则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区分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和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
决定 决定
对外政策 国际关系
3.国家性质、国家利益和外交政策的关系图: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独立自 外交政 主的外交立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 策
(2015•天津卷)3、790多年前,成古思汗带领蒙古 大军挥舞弯刀驰骋征战,如今他的后代用马头琴向世 界传递和平之声。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 年,内蒙古野马乐团准备了《初升的太阳》等曲日, 寓意“和平就是我们的太阳”。这反映了 A.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真诚愿望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国际形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国际政治、经 势 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三:《试谈中国未来的外交走向》摘要: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适应新的角色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世界各国适应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纠葛进程。
但成长中的中国外交会在磨砺中更加精粹,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更加成熟自信。
关键词:外交;中国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中国面对的国际安全压力和和国内发展压力都呈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战,使的中国政府推动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更高平台上把握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中共对中国外交进行了重新规划,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正从“被动面对内外挑战”的压力型外交向“主动进行布局谋势”的动力型外交转变。
以后的中国外交将呈现为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外交的新版外交,正式步入负责任大国外交的新时代。
一、当前国内外新环境从国内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我们已经站在了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最大新兴市场,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人民的生活也在持续改善。
这些,都为我国继续前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咸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际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答题答案
一、论述题1、请结合实际,谈一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解。
(1)民族精神定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
它是一个民族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优化发展的。
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时代精神定义时代精神是特定时代的精神风貌。
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明显特征的较大阶段。
当今时代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竞争的时代。
容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基本容包括:①解放思想、实事的精神;②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③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④艰苦奋斗、务效的精神;⑤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要求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国家的未来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结合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谈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就是理解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顺着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方向,谈谈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如何爱国。
首先,我认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是最重要的。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容。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需要的是坚硬的知识基础和强健的体魄来迎接新世纪的每一个挑战。
那么当下好好的学习和坚持参加锻炼强健自己的体魄就是爱国的表现了。
其次,我认为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创新的统一也很重要。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间是有不同的具体容的,例如现在的民族精神最热点的就是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提炼出来的民族精神是锲而不舍钻研的精神,百折不挠的信念,百天如一日的坚持。
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感想
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感想00001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中美双方为此都作出努力。
2012年11月,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成为国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新型大国关系,意味着对传统大国关系模式的摒弃,是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
它准确命中了中美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为中国发展与其他大国关系以及其他大国之间发展关系提供了思路。
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上世纪90年代,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相继同法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埃及、韩国等国以及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提出,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观察人士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如何相处,不仅关乎双边,更关乎全人类。
传统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猜疑、对抗、冲突的关系模式显然不适合中美。
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中美两国的必然选择。
2012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
在这次广受关注的访问中,习近平提出,推动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努力把两国合作伙伴关系塑造成21世纪的新型大国关系。
三个月后,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
形式与政策
◆一、中国梦的世界意义答:一、(一)中国梦是坚持合作共赢与维护国家利益的有机统一倡导合作共赢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价值取向。
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之害的中华民族深深懂得和谐、和平的宝贵,决不会走西方列强殖民侵略、霸权扩张的老路。
中国积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不搞侵略扩张,永远不争霸、不称霸,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力量。
中国不仅是合作共赢的积极倡导者,更是合作共赢的切实践行者。
中国积极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也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与世界各国密切合作、携手共赢的世界梦。
(二)中国梦是发展自己与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有机统一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利好。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
我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为各国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为各国消费者带来了巨大实惠;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周边和世界提供了共同繁荣的机会。
中国道路是对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丰富和拓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必须与其具体国情相适应,否则就会水土不服、归于失败。
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一定要走自己的路,这条路就是中国道路。
中国道路并不是以中国的特殊性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性,而是对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和丰富。
中国的成功不仅具有经济意义,为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拓宽了视野、提供了机会,也为人类社会向更高的文明形态演进提供了新的范式。
◆二、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二、个人梦和国家梦,有内在联系,这就是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
同时,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
所以,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梦想,要在全社会中营造一种氛围,把全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
只有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才能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把全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重大挑战答:一、1.大学生毕业人数越来越多2.用人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3.就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快。
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主动
十八大后的中国外交将更加积极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对外工作的论述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我们理解和把握中国外交政策走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个人的体会,党的十八大报告充分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政策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体现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与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
从继承的方面看,报告重申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些都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考验,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而且这些对外大政方针也将随着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发展的方面看,主要体现在三“新”上。
一是提出一系列新论断。
比如,除提了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外,又进一步提出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除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外,同时又指出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除阐述我国综合国力迈上大台阶之外,又明确指明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这些重要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国际形势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深刻认识。
二是突出一系列新理念。
比如,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些都强调了“合作共赢”的理念,也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希望建设什么样的国际关系和什么样的国际秩序。
三是对外交工作提出一系列新要求。
比如,提出要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要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同时,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要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等。
这些都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总之,无论是继承还是发展,外交工作都是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都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都是要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文章属性•【缔约国】•【条约领域】外交•【公布日期】2014.04.02•【条约类别】其他•【签订地点】正文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4年4月)自2003年10月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以来,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实现首个十年的重要发展。
中国与欧盟以年度领导人会晤为重要引领,以政治、经贸、人文为三大支柱,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深入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欧盟连续十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双方年度贸易额突破5500亿美元,人员往来超过每年500万人次。
双方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全球治理改革,就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加强沟通协调,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作出重要贡献。
首份《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得到有效执行,为推动中欧关系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步入第二个十年的重要时刻,中国政府制订第二份对欧盟政策文件,目的是在总结过去十年中欧关系发展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昭示新时期对欧盟政策目标,规划今后五到十年合作蓝图,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第一部分抓住机遇深化互利共赢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十年间,世界、中国和欧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继续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各国相互依存和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中国致力于对内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对外坚持扩大开放,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建立以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5
考研政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卷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多项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34.00)1.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也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前途。
下列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有(分数:2.00)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B.毛泽东思想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提供了理论前提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D.毛泽东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属于识记与理解相结合的试题,难度适中。
ACD 三个选项正确。
B选项的错误在于,毛泽东思想是产生于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
而中国的民主革命包含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期间,毛泽东思想尚未产生,因而,不可能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提供理论前提。
C选项的中国革命特指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考生不要混淆。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分数:2.00)A.农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B.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和革命队伍的主力军√C.工人阶级和农民结成巩固的联盟,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属记忆与理解相结合试题,难度适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3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 3(第八章~第十一章)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贯彻始终的是( A )。
A.以人为本B.以学为本C.以物为本2.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 B )。
A.和平开展B.改革开放C.民主法制3.加强社会建立的重点是( B )。
A.根底建立B.保障和改善民生C消费效率4.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 B )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A.社会B.自然C.人类5. ( C )把"生态文明建立"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立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立理论和理论都到达新的程度。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C党的十八大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局部,生态问题具有全球性,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 B )的共同努力。
A.兴旺国家B.全世界C.开展中国家7.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 C )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A.人工造林B.科学技术C.自然力8.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 B ),割占我国台湾的。
A. ?北京条约?(1860年)B. ?马关条约?(1895年)C. ?二十一?(1915年)9.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根据国内外情况的变化,党和政府审时度势,为解决台湾和香港、澳门问题,提出( B )方针。
A.解放台湾,统一祖国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收复香港澳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10.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是( C )。
A. 1997年12月01日和1999年07月20日B.1997年02月01日和1999年07月12日c. 1997年07月01日和1999年12月20日11. 2007年10月,党的( B )报告第一次将"两岸签署和平协议"写进党的文献,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那么的根底上,协商正式完毕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开展框架。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 专项 练习(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历史下册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含答案)一、第六单元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围绕“21世纪联合国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矛盾,但在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加强它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上,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
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千年宣言》,把“自由、平等、团结、容忍、尊重大自然和共同承担责任”作为21世纪国际关系中的基本价值观,强调《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永不过时和普遍适时的。
”材料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国际社会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经贸领域的贸易战也日见频繁。
在解决国际经济贸易纠纷方面,世界贸易组织自成立以来就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严峻挑战,但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经济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阻挡的。
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既是全球范围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1)依据材料一及结合相关所学知识指出联合国安理会担负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依据上述材料,归纳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即国际组织)。
(4)面对当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谈一谈你的认识。
【答案】(1)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2)经济全球化(3)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4)自由贸易和经济全球化依然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势。
是当今时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面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我们既要牢牢守住底线、积极有效应对,又要保持耐心和定力,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与世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地维护自由贸易原则和多边贸易体制。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材料“就在新形势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联合国作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形成了共识。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目的: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特别提出了“三个倡导’。
对此,一要深刻领会其重大意义;二要准确理解其科学内涵,三要引导青年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追求。
课程内容:1.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2.正确理解“三个倡导”的科学内涵3.青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方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上义核心价值观口闫焕英党的十八大报告有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提出了“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三个倡导”提出后,好多人士认为这就是我们盼望已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之感。
自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来,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就萌生出来,但这一过程却非常艰难。
李长春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特意指出:“在征求意见和起草调研过程中,一些同志建议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概括,提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起草组进行深入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委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种表述.从调研情况看,概括出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这种探索在一年之后的党的十八大有了可喜的成果,这就是“三个倡导”。
“三个倡导”24个宇涉及1 2个词组,构成一个较为严密的体系。
“倡导”是什么呢?是建设这座大厦的基本材料.也就是说, “三个倡导”的1 2个词组是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备选范畴,以此为基础再加以精选组合,就可以概括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样说是不是符合党的十八大的精神呢?我们不妨看一看十八大报告的表述:“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敢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十 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主题十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摘要一:和平、发展、合作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
历史昭示我们,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
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①.,推................要合作不要对抗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新提法解读】①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方面,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命题点全搜索】当今世界发展趋势: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把世界联为一体;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全角度命题】1.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将世界联为一个整体,让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合作发展、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2.联系十八大报告内容谈谈你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
这一世界发展的潮流表明,世界人民热爱和平,希望经济发展,希望通过对话解决争端、消除战争,共建和谐世界,报告通过这些内容反映出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面对动荡的世界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做?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中国是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要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正义,维护和平与发展;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维护地区的稳定和世界和平作出应有贡献。
高考政治时政热点微专题第一集二十五推动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微专题二十五推动合作共赢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背景材料】2016年6月5日,第15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在新加坡闭幕。
各国代表与会期间就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诸多涉及区域安全的问题展开讨论和对话,很多代表呼吁各国增强合作,实现共赢。
中国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孙建国5日在闭幕会上发演出讲。
他指出,中国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构建顺应各国安全和进展需求的新型国际关系。
各国在对待不合上应增强沟通交流,通过和平谈判增进了解、形成共识,慢慢寻求解决矛盾不合的方法,避免冲突和对抗。
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表示,现今世界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必需寻求具有建设性的流程来推动合作,扩大共识。
合作机制是为了增进互信,谋求一起进展,而谈判的目的是达到一起观点并解决不合。
在最后一场主题为“追求一起的安全目标”的全部会议中,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和加拿大国防部长哈尔吉特·萨詹一起呼吁国际社会增强合作,携手冲击恐怖主义。
在本届对话会上,各国代表还就网络安全和技术共享、朝鲜半岛局势、南海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探讨。
最近几年来“香会”议题的转变表现出本区域乃至世界安全形势的进展转变。
从最初小规模的会议,到此刻几乎涵盖全世界各类议题,“香会”随着亚太进展而不断进展。
香格里拉对话会正式名称是亚洲安全峰会,是由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发起、在新加坡政府支持下于2002年开始举行的多边论坛,因其每一年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举行而得名。
本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于3日至5日在新加坡举行。
【考点链接】一、政治生活角度分析1.保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政策的起点和落脚点。
我国踊跃参加香山论坛,其全然目的是为了保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我国政府主张亚太各国要做到不冲突、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互利共赢。
既有利于保护各国的一起利益,也有利于保护我国的全然利益。
2.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一起利益国家间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是引发国间冲突的本源。
当今社会主义与“两制”关系问题
苏联东欧剧变20多年来,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各种影响,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探讨性看法。
一、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问题讨论的一个重要前提。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曾说过这样的话:“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
”[1] 他还说过:“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2]鉴此,可以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将中国国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所进行的一种较为成功但仍存在不确定因素的探索。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谈及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时,就要抱着虚心探讨和认真学习的态度,在做出任何论断的时候都要把握分寸、留有余地,切不可认为只有自己或者只有哪几家才是正宗的社会主义,更不能怀有唯我独尊、舍我其谁的心态。
二、要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汲取深刻教训。
关于这个问题,俄罗斯内外,包括中国在内,不断议论,从未间断,见仁见智。
有些看法居然截然相反,各执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以其动员性强和困难承受能力强的特征曾经发挥过的历史作用,甚至“追根求源”,通过诅咒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来否定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否定列宁;要么怀着留恋的心情千方百计为这种模式的弊端开脱。
超越具体的看法分歧,我们可否从教训的角度得出这样几点原则性认识:其一,从1903年正式建党算起,苏联共产党存在了88年,经历了从充满共产主义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逐渐演变为被官僚特权阶层垄断、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党的痛惜过程。
我们常说党风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从苏共教训更深层次来看,党质更是关系生死存亡的问题。
其二,任何一种思潮甚至政权,都是与一定的信仰联系在一起,可以是政治信仰,也可以是宗教信仰,或者同时几种信仰兼备(如当年的波兰统一工人党、意大利共产党,很大比例的党员既信仰马克思主义,又信仰天主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权威论坛)《人民日报》(2012年12月28日23 版)和平发展重大战略抉择宋均营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郑重宣示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世界潮流共同决定的,也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对近年来国际上对中国发展不时发出的杂音给予鲜明有力的回应。
党的十八大报告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做出庄严承诺,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这是自2005年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以来,对和平发展在中国政治生活中的政策基调和主流话语地位的进一步宣示。
坚持和平发展,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基本国情和世界潮流共同决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等政治理念为和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将发展作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依靠发展才能逐步消除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这就决定了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拥有共同的愿望,即“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
和平发展的目标对内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对外是在“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指导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这两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一方面要为我们的和平发展争取一个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有可能而且有必要延续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要以我们的和平发展促进国际大家庭的和平,创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迅速提高,有些人对中国的发展抱有“不适感”和“受威胁感”。
他们总是用“权力转移”、“国强必霸”等逻辑来分析和预测中国的未来走向,认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要么是“政策宣传”,要么是为将来称霸而释放的“策略烟幕”。
这些言论要么是“别有用心”,要么是对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缺乏充分理解。
中国历来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即使将来发展起来也坚决不争霸、不称霸。
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打破历史上国强必霸、大国对抗的传统逻辑,走出一条合作共赢的大国相处之道。
同时,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
还有人认为中国的军力发展有悖于和平发展,但中国国防现代化的适度发展完全是为了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确保海外人员财产及海上通道的安全日益迫切,发展一定规模的军力、保持一定程度的海上活动实属必要。
中国的战略意图非常透明,完全奉行防御型国防与和平外交,历来强调不以武力或武力威胁来解决争端,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坚持不结盟政策。
在国际关系中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不可分割的新安全观,反对以强权结盟为特征的旧安全观及零和博弈的冷战思维。
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不干涉他国内政,不推行“新殖民主义”,不在亚太地区搞“门罗主义”,也不参与“大国共治”的强权游戏。
和平发展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十八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加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我们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道路多样性”,愿意学习他国有益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这就是“包容互鉴”的精神所在。
同时,我们也不反对在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各国开展以互利共赢为目的的良性竞争。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的主动选择,也是对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共赢理念破除零和规则贾秀东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共赢”概念上升到外交战略的高度,把“互利共赢”理念扩展至国际政治、安全、文化等非经贸领域,从而使“共赢”概念在国际事务中有了全新的含义,展现了我国开放、包容、合作的大国姿态。
强调共赢,就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当今时代,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高度相互依存的时代。
我们常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比如,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已连续多年超过50%,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中国当作重要贸易伙伴,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
强调共赢,就是倡导人类利益共同体意识。
在现代国际关系中,每一个国家都把追求自身利益当作本国的主权权利,动用不同程度和范围的国家力量加以维护。
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应该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应该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增加人类共同利益。
强调共赢,就是倡导权责共担、责任与义务的平衡。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做到独善其身;面对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靠单打独斗加以应对。
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时,中国呼吁各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就是倡导权责共担、实现共赢,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强调共赢,就是要破除零和游戏。
在国际关系中实现合作共赢,还面临许多障碍,比如一些国家残留冷战思维,不时表现出狭隘民族主义,动辄设置贸易保护主义门槛。
个别国家追求自身所谓的绝对安全,搞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实质上就是以邻为壑,搞弱肉强食、排他性竞争、封闭性军事联盟。
其结果损人而不利己:国家之间战略互疑,而非战略互信;国家之间恶性竞争,而非良性竞争。
高举共赢的旗帜,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我国需要争取和平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同时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最终达到我国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持久和平环境。
我国需要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同时又通过对外开放和交流促进与其他国家包容互鉴,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因此,追求共赢是我们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
高举共赢的旗帜,我们站在国际道义的制高点上。
历史上,大国崛起往往靠的是对外殖民、武力征服,国家间时常争夺势力范围、开展军备竞赛,宗教、文化间有时也搞恶性竞争,给世界带来的是战争和灾难。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自己不搞也反对别人搞我赢你输,赢者通吃。
高举共赢的旗帜,需要在实践中付出艰巨努力。
我国应将与各国的合作共赢关系拓展到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各个领域。
政治上,继续积极拓展和提升具有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经济上,继续实践以平等互利为核心的新发展观。
安全上,继续推动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不可分割的新安全观,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热点问题的斡旋和解决,以及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挑战的应对,通过互利合作维护地区和国际安全。
文化上,进一步宣传和推广以尊重多样性为特点的新文明观,主张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新型大国关系促进世界和谐沈雅梅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的主线,往往左右国际战略形势的演变,历来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新形势下,处理好我国同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事关我国外交全局,是一项以中国力量引导世界和平发展的伟大事业。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庄严承诺和伟大尝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一段时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论述新型大国关系,最终写入党的正式文件,这是冷静分析当前国际形势、全面总结中国与大国关系而得出的重要结论,指明了新时期开展大国外交的方向,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举措。
首先,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历史上其他大国关系。
传统大国关系是一种敌友明确、结盟对抗、零和博弈、追求霸权的关系。
基于此,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的交替就是一部战争史。
从修昔底德记载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西方国际关系史上的每一轮大国崛起,几乎都引致“上升国”与“守成国”之间的冲突,以战争奠定秩序和划分利益成为一条“铁律”。
以史为鉴固然能折射出国际社会一路走来的艰辛,但更应照亮未来之路。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化,国际事务日趋复杂,各国利益深度融合,那种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对抗性做法已经过时,争霸型的世界大国之路行不通,新的大国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新型大国关系是一种新的和平发展、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关系,主张摈弃弱肉强食,拒绝穷兵黩武,打破大国对抗的历史魔咒,实现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其次,新型大国关系是对当前中国与大国关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与大国关系的展望。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先后与许多大国建立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伙伴关系。
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各大国也普遍加大了对中国的合作与借重。
至今,中美已达成积极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共识;中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充实,中国与欧洲主要大国关系进一步发展。
当前,国际关系步入新时期,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随着大国力量消长和战略心态发生明显变化,中国与美、欧之间战略互信缺失的问题,突出表现于频繁见诸西方报端的发问和责难,如“中国的崛起将是和平的吗?”、“和平崛起从来不是板上钉钉的”等,既透露了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疑虑和担忧,也凸显了中国外交面临的严峻挑战。
此时,“外交”对于弥补所谓“守成国”和“上升国”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尤为重要。
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有助于用低成本的外交途径或法律手段解决矛盾和管控分歧,符合国际道德。
对于一些亚太国家来说,这还意味着不需要在大国之间划线、排队、选边,这也是中国用自身发展惠及周边的切实举措。
第三,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庄严承诺。
与传统大国完全不同的是,中国的发展源于内生动力,不存在对外殖民扩张的冲动;中国对外战略的重点在于保护核心利益,实现和平发展,而不是谋求世界或地区霸权。
然而,“崛起”毕竟是一个大国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生态和国际格局的发展,中国和平发展面临的国际压力可想而知,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还需要艰苦的磨合。
应当坚信,大国关系的未来走向基本取决于中国发展前景。
我们既要坚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政治意愿,增强发展同大国相互关系的定力;又要创新思维,塑造共同利益,挖掘合作空间,拿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政策措施;还需保持理性,建立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管控分歧,使各种干扰相对可控。
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但其攸关国家利益、影响国际格局,是中国外交对世界和平发展的庄严承诺和伟大尝试。
(作者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研究部副研究员)公共外交树立国家形象张薇薇普通民众的意见越来越多地影响国家关系发展。
在国外民众中建立起良好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我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政策的推进。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并提,具有特别的时代意义。
“公共外交”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从事的旨在增进国外公众对本国了解和理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