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真题感悟
高考政治(新课标)二轮提升 专题升级训练12 历史唯物主义(含解析)[ 高考]
专题升级训练12历史唯物主义(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价值判断。
这说明()①幸福是人们主观感觉的产物②幸福与人的主观感受密切相关③人们的幸福源自社会需求的满足④幸福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④2.“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
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底蕴的国度,面子囊括了人的地位、财富、尊严、人格等,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外观表征,代表着他人、社会对自身的综合评价。
尽管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们重“面子”的观念依旧存在。
这说明()A.意识是物质的主观映象B.物质是运动的,同时又是相对静止的C.物质决定意识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中国人过年过节时燃放烟花鞭炮的传统一直沿用至今。
可是,在我们享受那噼里啪啦的声音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可能忽略了由此造成的空气和噪音污染、火灾和人员安全隐患、金钱和资源浪费、疾病和垃圾问题。
一份网上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人反对节日等特殊日子燃放烟花鞭炮。
如果你也对烟花鞭炮燃放持反对态度,你的理由是()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坚持最高的价值标准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③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往往会因人而异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今天,社会经济和结构调整,价值和利益多元多样,任何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要遇到不同声音,遭受很多阻力,这很正常,重要的是统筹各方利益,汇聚真知灼见,找到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形成推动改革的合力。
从哲学角度讲,这个“最大公约数”应该是()A.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B.人们对改革的正确认识C.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D.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
高考政治主观题最后冲刺宝典 专题十二 生活与哲学之唯物史观与价值选择(1)
12014新课标高考主观题最后冲刺宝典之专题十二 生活与哲学之唯物史观与价值选择【考情分析】1.本专题包括唯物史观和人生价值观两个方面的内容。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包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规律、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历史主体;人生价值观的主要原理包括: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价值创造与实现的基本途径。
从考查的形式看,本专题既有客观性试题出现,也有主观性试题出现,但以主观性试题为主。
2.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在高考中分量不断增大,往往与政治生活中政府的职能、责任、党的性质,与文化生活中文化的作用结合起来考查。
备考中要根据以下几点,有针对性地训练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分析我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我国一系列民生举措;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分析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各种违法现象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运用人生价值的内容分析当前先进人物、模范人物的典型事迹,其中本年度涌现出的道德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更是命题的重点;以英雄人物的事迹为切入点,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以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等为切入点考查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的重要性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考向探究】【网络构建】【考点整合】八、历史唯物主义之历史观1.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原理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内容: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识别关键词:落后腐朽思想╱先进思想╱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分原理1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内容: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教案【专题12】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第1课时学生自主学习一、落实主干知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一方面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不是同步的。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一定社会的基本形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专题高效升级卷十二唯物史观与价值观(附答案)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政治专题高效升级卷十二唯物史观与价值观(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互动百科发布2011年互联网上半年十大热词榜单,微博打拐、福岛核危机、个税起征点、药家鑫、塑化剂、咆哮体等上榜。
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④人们的价值判断应以价值选择为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1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1个法制宣传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适应普法深入发展的要求、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3.2011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推动作用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③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②4.2011年4月16日,第28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举办。
“风筝搭台,经贸唱戏”,潍坊国际风筝会推动了潍坊文化产业的极大发展,这说明()。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身影。
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6.到202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这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最重要的哲学依据是()。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检测评估12 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检测评估十二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年的流行语都会留下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
回答1~2题。
1.流行语属于( )①物质②意识③社会存在④社会意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流行语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社会存在,故②④符合题意,选C。
答案:C2.上述材料表明( )A.人们的社会意识都是一样的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是同步变化发展的D.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解析:由“每年的流行语都会留下一个时代的真实记录”可知D正确;A说法不符合实际;B与题意无关;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是同步变化发展的,可见C错误,故选D。
答案:D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和法制保障。
回答3~4题。
3.之所以要“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是因为(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③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反作用④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①②说法正确,③④说法错误。
答案:A4.下列对我国改革认识正确的有( )①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③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④改革就是要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解析:改革的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②说法错误;我国的改革是要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而不是要改变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④说法错误。
答案:B5.我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闹剧,这些闹剧都以失败而告终。
(高分秘籍)政治高考二轮纠错强化训练12 唯物史观与价值选择 Word含解析
专题十二唯物史观与价值选择一、对点纠错训练易错点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把握不准1.每年的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是为适应普法深入发展要求、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
这说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C.人们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和向前推移的D.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解析全国法制宣传日是为适应普法深入发展要求、适应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需要而确立的,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本题选A;B、C、D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A2.汽车时代的来临呼唤“汽车道德”。
从开车人的遵章守规,到汽车制造商的环保意识;从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到珍惜人的生命,都是“汽车道德”涵盖的内容。
加强“汽车道德”建设,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是因为()。
A.物质决定意识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思想决定行动D.价值观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解析“汽车时代”属于社会存在,而“汽车道德”属于社会意识。
之所以加强“汽车道德”建设,原因在于汽车时代来临,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B正确;A属于唯物论范畴,排除;C说法错误;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D错误。
答案 B3.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社会上仍然存在一些类似下边漫画中的现象,这主要说明()。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解析漫画中的现象,是封建迷信的表现,封建迷信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落后的社会意识。
当前社会上仍然存在这种现象,表明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D符合题意;A、B、C都与漫画主旨不相符。
答案 D近年来,幸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
回答下题。
4.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
高考政治复习要点: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推荐下载】
高考政治复习要点: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高考政治复习要点: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无论正确与否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幺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幺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表现为: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可能落后于或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两者的发展并不一定完全同步。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①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从社会存在出发;②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2.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其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3.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和两大普遍规律(1)原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之一。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它是人类社会的又一普遍规律。
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高考政治二轮温习第一部份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检测
第一部份专题冲破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推动产业升级,深化供给侧改革[背景材料]材料一2016年7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建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成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推动产业升级。
会议听取了上半年钢铁、煤炭领域去产能情况汇报,以为,化解多余产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
要依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地方主责、企业主体,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有效推动去产能。
材料二30连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加主要得益于投资和外需拉动,而新常态下,有效投资不足和外需疲弱、产能结构性多余矛盾凸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优化供给体系、增进供给侧改革就成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材料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2016年的工作重心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给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开出了一剂标本兼治的对症“药方”。
把这个“方剂”用好,需要各级政府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妥帖处置维持社会稳定和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关系,加速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对点命题]生活与哲学角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国务院部署成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推动产业升级的哲学依据。
命题分析:本题以国务院召建国务院常务会议为背景,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
首先明确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哪些哲学道理;然后对材料分层,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最后多角度分析。
你来试答: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推动产业升级,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②生产关系必然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必然要适应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大动力。
成立法治化市场化去产能机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高考政治备考——艺体生百日突围系列专题12历史唯物主义含解析
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一、理论归纳1.社会历史观的原理及其方法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
(2)社会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其方法论:(群众观)【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价值观、人生观的原理及其方法论(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就必须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高考政治 二轮复习 专题十二 历史唯物主义
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和职能,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联
系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创新的主体等。
栏 目 链 接
核心 考点
必考点一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观点
知识线索
栏 目 链 接
核心 考点
核心考点透析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
内容阐释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
社会 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 栏
社会
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历
②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栏 目
史的
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
链 接
主 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
体
民群众学习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
众中来,到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
接
价值观,①②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④夸大了价值 观的导向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感悟 高考
命题启示
1.本专题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特别是核心价值
观、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背景材料,时代性
强。
栏
2.从命题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目 链
接
3.命题的重点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
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
会
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栏
发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
目 链
展 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 接
规
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律 ④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
过程是曲折的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突破专题 历史唯物主义试题(含解析)
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安徽高考信息交流卷三,1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做法的唯物史观依据在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③历史发展离不开先进意识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2012·江苏四市3月联考,32)楼市限购,车市限号,车辆限行,电视限广、限播、限娱……“限”被选为2011年度汉字。
这表明( )A.物质与意识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3.(2012·安徽合肥三模,11)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这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哲理是(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2012·皖南八校一次文综联考,9)传统祭扫风俗,既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也与文明、“低碳”的现代生活方式不相契合。
而今,不少市民祭扫只准备捧一束鲜花、栽下一棵树,而不像往年放一挂鞭炮、烧一堆纸钱。
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行动的变化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变化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③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同步改变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5.(2012·安徽安庆一中三模,9)“感动中国”先进人物虽处在不同岗位,从事不同职业,却以自身的行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展现了时代风貌,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关键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2012·安徽宿州三模,11)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突破 12历史唯物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3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整合突破 12历史唯物主义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2·安徽高考信息交流卷三,1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一做法的唯物史观依据在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③历史发展离不开先进意识④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2012·江苏四市3月联考,32)楼市限购,车市限号,车辆限行,电视限广、限播、限娱……“限”被选为2011年度汉字。
这表明( )A.物质与意识是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B.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社会意识总是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D.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3.(2012·安徽合肥三模,11)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政治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这蕴含的历史唯物主义哲理是( )A.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4.(2012·皖南八校一次文综联考,9)传统祭扫风俗,既会造成环境污染、产生安全隐患,也与文明、“低碳”的现代生活方式不相契合。
而今,不少市民祭扫只准备捧一束鲜花、栽下一棵树,而不像往年放一挂鞭炮、烧一堆纸钱。
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行动的变化折射出人们观念的变化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③认识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同步改变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5.(2012·安徽安庆一中三模,9)“感动中国”先进人物虽处在不同岗位,从事不同职业,却以自身的行动推动了社会进步,展现了时代风貌,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
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成功的关键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6.(2012·安徽宿州三模,11)一个雕刻家,正在一刀一刀地雕刻一块尚未成型的大理石,渐渐地脑袋、肩膀露出来了,雕出了一个美丽的天使。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
8.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 (1)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2)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3)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 (4)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5)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 追求。 拓展延伸政府关注群众生活,维护人民利益的政治原因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 关注民生是我国国家性质的要求。 (2)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贯彻为 人民服务的宗旨。关注民生是政府对人民负责的要求,更是政府性质的体 现。 (3)政府的职能是管理与服务,政府通过履行经济建设的职能、保障人 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提供 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切实做到维护人民利益。
专题十二
历史唯物主义
一、深化改革
知识整合
推动社会发展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 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 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 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 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要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 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 最 突出表现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7.如何深化改革,推进社会发展?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与生产 力发展状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调整 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作用。当上层 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否则,会阻碍经济 基础的发展和变革。所以我们要积极调整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等与生 产关系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以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与发展。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所以我们要紧紧 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社会变革,把实现好、 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 最高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
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真题感悟专题十二
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历史唯物主义真题感悟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真题感悟1.(2015·新课标卷Ⅰ,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解析:“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变革,其直接影响是适合经济基础的变化,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②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早已进入自觉的状态,③表述错误;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体上是相适应的,④中的“由不适应走向适应”说法不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2.(2015·上海高考,26)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
因为( )A.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B.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的参与者C.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归宿点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故D符合题意;A、B、C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
答案:D3.(2015·新课标卷Ⅰ,22)20XX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
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材料中作者拒绝日方“请求”的原因是教科书的内容与历史事实相符合,这体现了对历史客观事实的尊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①④符合题目的要求;②中“没有客观标准”的说法否定了价值标准的客观性,观点不正确;③观点认为“历史事实”会“改变”的观点不正确,也不符合材料中的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课件 新人教必修4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的反作用。我国对城市的调查结果,属于 社会意识,而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 会文明建设,说明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 存在,C正确;A、D本身表述不正确;B 不符合题意。故选C。
答案:C
①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 施
②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
③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 力发展
答案:A
12.(2011·全国文综)该地农牧民种植 沙柳资源林,发展沙柳产业,改变落后面 貌的事例表明( )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主力军,是 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 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 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在经 济社会发展中起主体的作用
答案:A
解析:本题结合环保这一热门话题考 查学生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等知识的掌握, 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哲 学原理判断、分析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解 答时应注意:理论与材料的对应;对哲学 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把握,如人民群众历史 作用的具体表现,等等。
①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生产方式变革决定社会性质的变化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就能促 进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村改革 的性质、内容和作用等相关历史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农村改革就 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 要,故①正确;农村改革带来经济和社会 发展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故③正确。故选A。
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高考特供】专题12 历史唯物主义-高考政治巅峰冲刺(Word版含解析)
构建主干知识体系考点一社会历史观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3)社会历史发展趋势①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②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在阶级社会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
(4)社会历史的主体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改革的哲学依据(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改革的意义就在于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断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旧观念,使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2)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改革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用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4)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1.(2018•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
我国农村改革始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二历史唯物主义
真题感悟
1.(2015·新课标卷Ⅰ,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解析:“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变革,其直接影响是适合经济基础的变化,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②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早已进入自觉的状态,③表述错误;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总体上是相适应的,④中的“由不适应走向适应”说法不正确,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2.(2015·上海高考,26)邓小平说,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绝不是一个人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
因为( )
A.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B.人民群众是社会改革的参与者
C.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改革的归宿点
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者
解析: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故D符合题意;A、B、C不构成本题的原因,排除。
答案:D
3.(2015·新课标卷Ⅰ,22)2014年,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
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
见( )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
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质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作者拒绝日方“请求”的原因是教科书的内容与历史事实相符合,这体现了对历史客观事实的尊重,是正确的价值选择,①④符合题目的要求;②中“没有客观标准”的说法否定了价值标准的客观性,观点不正确;③观点认为“历史事实”会“改变”的观点不正确,也不符合材料中的要求,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4.(2015·上海高考,28)邹碧华是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司改办主任,去年12月,因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司法改革的征途上。
“法官当如邹碧华”,这是他去世后,网络上转载最多的一句话。
他生前曾说:我觉得司法改革和信息化是真正能够改变中国法院的两大领域。
如果这两年抓紧干出模样来,也算对得起党,对得起自己的人生。
个人上不上台阶不重要。
改革怎么可能不触及利益,怎么可能没有争议?该担当时必须担当。
邹碧华的社会价值集中体现在( )
A.他获得全社会的高度赞誉,人们将会永远缅怀他
B.它既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又有司法工作者的良心
C.他坚定脚踏实地、肩担道义信念,堪称法官楷模
D.他不计个人得失,以理智和责任,推进司法改革
解析: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社会对个人的承认与满足(自我价值),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本题中邹碧华的社会价值集中体现在他不计个人得失,以理智和责任,推进司法改革,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贡献,D符合题意;A是自我价值的实现;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答案:D
5.(2015·山东高考,35)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
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从哲学上看,这里强调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因为( )
A.一切工作都应该从正确的价值观出发
B.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
C.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D.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解析:材料中“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说明,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C符合题意;一切工作都应该从实际出发,A是错误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B是错误的;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答案:C
6.(2015·天津高考,8)“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同仁堂人的承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是同仁堂人的良心。
在这份坚守中,同仁堂从346年前的一间小药铺发展为今天享誉中外的著名企业。
同仁堂的成功得益于( ) A.爱岗敬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价值
B.遵纪守法,在追求和谐中成就自我
C.艰苦奋斗,在自主创新中谋求发展
D.诚实守信,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价值
解析:同仁堂人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这种诚实敬业的品德,一直深深影响着同仁堂历代经营者,并将其升华为同仁堂职业道德的精髓而代代相传,以仁德、诚信推动着企业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仁堂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信义”的凝结。
D符合题意,入选;A不符合题意,排除;题意没涉及遵纪守法,B与题意无关,排除;题意没涉及艰苦奋斗,C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答案选D。
答案:D
7.(2015·安徽高考,9)“乡愁抹不去,乡愁又回不去。
”人们在感怀乡愁的同时,把梦想留在他乡,把匆匆的背影留给故乡。
这说明( )
A.梦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B.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C.奉献他乡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D.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基础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是积极参与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故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但不能决定,故排除;选项C说法过
于绝对,奉献故乡也能实现人生价值,故排除。
故答案选D。
答案:D
8.(2015·北京高考,25)“5W”是职业生涯规划中常用的思考模式(下图)。
这一模式启示我们,确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候:( )
①应明确自身兴趣、技能和价值观
②外部因素的支持和干扰具有根本影响
③愿望、动机和实现结果之间是一致的
④要在权衡理想和现实的过程中确立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二个W体现的是人的兴趣、第三个W体现的是人的技能,第四个W体现的是人的价值观。
①符合题意;由第四、五个W可知要在权衡理想和现实的过程中确立目标,④符合题意;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②说法错误;③在材料中未体现,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答案:B
◎考情分析
本专题多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思想道德、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背景材料,时代性强。
从命题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
◎备考指津
2016年,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
(1)重点巩固以下基础知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2)要特别关注以下热点:年度流行词语、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党和国家重视民生的举措、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