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八项制度
学校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3篇)
![学校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cfff1d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d.png)
学校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3篇)学校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校传染病防控及相应保障措施、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疫情处理及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条为了有效地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并将其列入校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学校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由一名校领导负责全面工作,并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传染病防治,配备专用的计算机、电话、等通讯工具。
第五条校医室承担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接受上级卫生防疫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第六条校医室由专人负责传染病防治工作,对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建立传染病登记册和预防接种登记册。
第七条校医室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传染病预防知识宣教,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
第三章疫情报告制度第八条校医室为责任报告单位,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组织及电话直报。
校医室设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负责本校的疫情报告工作。
第九条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十条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上报传染病报告卡,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三年。
第十一条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他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应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3fc9cc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5a.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一、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分管领导:XXXXX,牵头科室:XXXX,配合科室:XXX。
为了统筹校内疫情报告工作,学校设立防控领导小组及指定疫情报告人。
校医兼任学校疫情报告人,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疫情、疑似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同时,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明确属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健康部门以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疫情信息沟通。
如果发现新冠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立即向属地疾控机构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二、学生晨午检制度分管领导:XXX,负责科室:XXXX,参与科室:XXXX。
为了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学校实行晨午检制度。
每天走读生在入校前、寄宿生在离开宿舍前,卫生保健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和晨检工作,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每天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完成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询问与观察。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每日应多一次午检,寄宿生每天晚自前增加一次体温检测。
除学生外,教职员工及食堂、保洁、保安、工程施工等人员也应进行晨检。
询问和观察要点为:(1)新冠相关症状:发热(体温37.3°C)、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疸、腮腺肿大等。
如果晨检和日常观察中发现学生出现各种感染症状,请立即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转至隔离房间等待,由校医及时进行排查。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医务室应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每天及时收集、统计和报告,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并立即报告。
可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晨检日检信息登记和上报工作,及时核实、报告和跟进处理预警信息。
三、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踪制度分管领导:XXX,负责科室:XXX,配合科室:XXXX。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b8791f3cda38376bae1fae0f.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098ca1d0192e45361166f59b.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治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标准、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解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一般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别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操纵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紧密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医治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汇报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觉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治理相关规定进行汇报,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医治,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医治。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紧密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医治,同时填写传染病汇报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登记汇报治理制度一、疫情治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汇报治理工作。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7f3a90ad51f01dc281f166.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一、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分管领导:XXXXX牵头科室:XXXX配合科室:XXX1.学校设立防控领导小组及指定疫情报告人,统筹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疫情报告人由校医兼任,在校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本校疫情、疑似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报告工作。
3.建立卫生应急协作机制,明确属地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健康部门以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加强疫情信息沟通。
4.发现新冠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等重大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立即向属地疾控机构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相关工作。
二、学生晨午检制度分管领导:XXX负责科室:XXXX参与科室:XXXX1.每天走读生在入校前、寄宿生在离开宿舍前,卫生保健人员做好体温检测和晨检工作,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并做好数据收集工作。
2.每天早晨第一节课上课前,班主任完成对学生健康状况的询问与观察。
3.传染病流行期间,每日应多一次午检,寄宿生每天晚自习前增加一次体温检测。
4.教职员工及食堂、保洁、保安、工程施工等人员)也应进行晨检。
5.询问和观察要点为:(1)新冠相关症状:发热(体温37.3°C)、咳嗽、乏力、呼吸不畅、腹泻、流涕、咳痰等。
(2)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皮疹(含皮肤、口腔黏膜等)、呕吐、腹泻、黄疸、腮腺肿大等。
6.如果晨检和日常观察中发现学生出现各种感染症状,请立即向其发放一次性口罩,并将其转至隔离房间等待,由校医及时进行排查。
发现疑似病例立即告知学校疫情报告人及时报告,做好记录并通知家长。
7.医务室应做好晨检工作的监督和指导,毎天及时收集、统计和报告。
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并立即报告。
8.可使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做好晨检日检信息登记和上报工作。
及时核实、报告和跟进处理预警信息。
三、因病缺勤登记及追踪制度分管领导:XXX负责科室:XXX配合科室:XXXX1.学生因事、因病不能到校上课者,应由家长向班主任提出请假,因病请假要出具医院证明。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071dfe9627d3240c8547ef5e.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学校传染病一案八制
![学校传染病一案八制](https://img.taocdn.com/s3/m/b62ff3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a.png)
学校传染病一案八制一、背景介绍近期,我校出现了传染病疫情,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与安全,校方决定制定一套完善的传染病防控措施,以应对潜在的传染病风险。
二、目标制定学校传染病一案八制的目标是:1. 确保全校师生的健康与安全;2. 防止传染病在校园内的传播;3. 提高师生对传染病防控的意识和知识。
三、八制内容制一:传染病防控责任制1. 学校设立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组织实施传染病防控工作;2. 各部门、班级设立传染病防控责任人,负责监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实;3. 每位教职员工和学生都有责任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如发现疑似病例应及时报告。
制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1. 学校建立传染病监测系统,定期对师生进行健康检查;2. 学校与相关医疗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及时报告疑似病例;3. 学校设立传染病报告电话和邮箱,供师生报告疑似病例。
制三:传染病防控宣传制1. 学校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控宣传活动,包括讲座、宣传栏、海报等形式;2. 学校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发布传染病防控知识;3. 学校鼓励师生参与传染病防控宣传,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
制四:传染病防控检查制1. 学校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学校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传染病防控的专项检查,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3. 学校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档案,记录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
制五: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制1. 学校制定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传染病的应对措施;2. 学校组织师生进行传染病防控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3. 学校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其及时有效。
制六:传染病防控设施设备制1. 学校配备必要的传染病防控设施,如洗手间、消毒设备等;2. 学校定期检查和维护传染病防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3. 学校对传染病防控设施设备进行合理布局,提高使用效率。
制七:传染病防控培训制1. 学校组织定期的传染病防控培训,包括师生和后勤人员;2. 学校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培训,提高师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3. 学校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培训内容和参与人员。
学校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学校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cc69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2.png)
学校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为了保障校园师生的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的广泛传播,我校特制定了如下的校内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一、健康监测制度1.每天上学前,所有师生都需要进行体温测量,必须确保体温正常方可进入校园。
2.学校将严格记录师生的体温情况,并监测是否有其他相关症状。
3.若有师生出现体温异常及相关症状,学校将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相应的健康隔离与处理。
二、宿舍卫生制度1.宿舍内部定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确保宿舍环境清洁卫生。
2.宿舍内保持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3.每个宿舍内床铺、桌椅、门窗等物品定期清洁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的物品要经常进行消毒。
三、个人卫生总体制度1.提倡师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口鼻等。
2.加强师生对个人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健康意识。
3.学校将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消毒用品,确保学校内部的个人卫生需要。
四、课间卫生制度1.每节课结束后,学生需将课桌、椅子等学习用具做好清理,并使用消毒湿巾擦拭。
2.学校将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和空气清新处理,确保课堂环境清洁卫生。
五、就餐卫生制度1.学校餐厅将严格按照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保证食品安全。
2.所有学生在就餐前必须进行洗手并戴上口罩,避免细菌的传播。
3.餐厅内将定期对桌椅、餐具等进行消毒,确保就餐环境的卫生。
六、校园活动管理制度1.学校将根据疫情的变化和风险评估情况,合理组织校园活动,避免大规模集会。
2.活动场所将定期消毒,并配备充足的洗手消毒设施,确保师生的安全健康。
七、师生外出及返校制度1.学生外出必须事先填写请假单,并在返校后接受健康监测。
2.学生若有症状或病情需治疗,必须提前告知学校,并在治疗期间进行隔离观察。
八、校园环境防控制度1.学校将加强校园环境的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校园的整洁与卫生。
2.校园内公共区域将定期进行通风和消毒,确保校园环境的安全与健康。
通过以上的八项制度,我校将全面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确保师生的健康与安全。
(最新整理)传染病八项制度
![(最新整理)传染病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507820941ea76e59fa0484.png)
传染病八项制度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传染病八项制度)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传染病八项制度的全部内容。
一、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二、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6e3653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6c.png)
学校传染病防控八项制度
在学校环境中,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一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学校需要建立起严格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并加以贯彻执行。
下面将介绍学校传染病防控的八项制度。
首先,学校应设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该小组由学校领导及医务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并监督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统筹协调各项防控任务的执行。
其次,学校应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要求每名师生都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做好健康档案的更新和管理,便于掌握个体的健康状况。
第三,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传染病防控教育,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普及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第四,学校要定期进行环境清洁与消毒,保持校园卫生整洁,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为师生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五,学校要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规定任何传染病病例都应及时报告,确保信息畅通,便于迅速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第六,学校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和餐具消毒工作,确保学生进食安全卫生,杜绝食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第七,学校要加强对外来人员的管控,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登记
登记核查,确保外来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掌握,防止潜在传染病的输入。
最后,学校需要建立传染病应急预案,制定应对各类传染病情况的
处理措施和应急方案,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保障师生的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以上八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学校能够全面提升传染病防控的
能力,保障师生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预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学校
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强传染病防控的工作,以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
传染病八项制度
![传染病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fb69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d.png)
传染病八项制度
传染病八项制度是指中国政府在面对传染病疫情时,采取的一系列防控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制度包括:
1. 报告制度:对疾病疫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2. 隔离制度:对患有传染病的病人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
3. 治疗制度: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死亡率。
4. 流行病学调查制度:对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规律。
5. 预防接种制度:开展疫苗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人群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6. 卫生宣传教育制度: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和意识。
7. 环境卫生制度:加强环境卫生监管,确保公共场所和生产经营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8. 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对进出境人员进行检验检疫,防止疫情的跨境传播。
这些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
![传染病管理制度(八个制度一个职责)](https://img.taocdn.com/s3/m/d842a4984b35eefdc9d33355.png)
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一、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
二、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三、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四、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五、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一、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三、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四、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当地传染病专科医院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病专科医院进一步治疗。
五、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六、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七、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转诊到规定医院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一、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传染病。八项制度
![传染病。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161ac2a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b.png)
传染病。
八项制度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校实行学生晨检制度。
每天早晨,班主任或当班教师应对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和询问,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健康状况,并做好晨检记录。
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或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告知疫情报告人,以确保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和早报告。
三)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为了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我校建立了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怀疑,要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人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四)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为了遏制传染病的传播,我校实行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学生在病愈后,需提供医院出具的复课证明,并经过疫情报告人审核后方可返校上课。
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我校建立了学生健康管理制度。
学校将定期组织体检和健康教育,加强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学校还会对患有传染病的学生进行隔离和治疗,以保障其他学生的健康。
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我校实行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学校定期对校园环境进行检查,如发现环境卫生问题,应及时通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确保校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七)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为了提高师生的传染病防控意识,我校建立了传染病防控的健康教育制度。
学校将定期组织健康教育活动,向师生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八)通风、消毒制度。
为了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我校实行通风、消毒制度。
学校定期对教室、宿舍等场所进行通风、消毒,杀灭病菌和病毒,保障校园环境的卫生与安全。
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管理,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我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
首先是晨间检查制度。
每天学生入校,必须接受校医的晨间检查方可进入班级。
(完整版)传染病八项制度
![(完整版)传染病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bcf7e46c175f0e7dd13723.png)
一、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理医疗废物.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二、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八项制度
![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八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0ad4cf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8.png)
幼儿园传染病管理八项制度
一、传染病预防观念的普及
二、传染病监测与报告
幼儿园应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制度,定期对幼儿园内的传染
病进行监测,如发现有传染病病例应当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并采取有效措
施进行控制和防范。
三、幼儿健康体检及疫苗接种
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健康体检,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时进行
疫苗接种。
对于体检发现的明确传染病病例,应当依法及时隔离和报告。
四、消毒与通风
幼儿园应制定消毒与通风制度,对幼儿园内各种场所进行定期的消毒
和通风。
特别是对公共场所、器具和玩具等易受传染的地方,要定期进行
消毒,保障幼儿的健康安全。
五、个人卫生教育
幼儿园应加强个人卫生教育,培养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师应引导
幼儿养成勤洗手、勤换衣、勤通风、勤锻炼等好习惯,避免病菌的传播。
六、食品安全管理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幼儿园应建立食品采购、存储、加工、烹饪、分配和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的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并对厨房
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
七、病假管理
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病假制度。
幼儿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皮肤疾病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上学,父母应及时向幼儿园请假并带孩子就诊。
病假期满,经医生诊断无传染性后方可返园。
八、卫生防护设施
幼儿园应配备足够的卫生防护设施,如洗手设备、体温计、急救药品等,以便及时应对传染病爆发的情况。
传染病八项报告解读
![传染病八项报告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3a13a66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7.png)
传染病八项报告解读传染病八项报告是指卫生部门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监测和报告的一项制度。
这个制度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八个方面对传染病八项报告进行解读。
一、病名报告病名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病名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和治疗方法,及时准确地报告病名,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快速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二、病人报告病人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病人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报告病人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治疗效果。
三、病情报告病情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病情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报告病情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病原体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病原体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报告病原体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病原体的特性和传播途径,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五、病例报告病例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病例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报告病例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疫情的流行趋势和传播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六、死亡报告死亡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死亡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报告死亡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七、疫苗接种报告疫苗接种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疫苗接种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报告疫苗接种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疫苗接种情况和效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提高疫苗接种效果。
防控措施报告是指对发生在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进行防控措施报告。
这个环节的重要性在于,及时报告防控措施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防控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提高防控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1、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具备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消毒和处
理医疗废物。
2、从事预检、分诊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临床技
术操作规范、常规以及有关工作制度。
3、各科室的医护人员在接诊过程中,应当按要求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的预检。
预检为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应当将病人分诊至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就诊,同时对接诊处采取必要的消毒
措施。
4、根据传染病的流行季节、周期、流行趋势和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特定传染病的预检、分
诊工作。
初步排除特定传染病后,再到相应的普通科室就诊。
5、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
规定对病人的陪同人员和其他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二、传染病诊断及转诊制度
1、医院实行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
2、对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引导至相对隔离的分诊点进行初诊;
3、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和治疗要求,采取相应措施;对不能确诊的
疑似传染病病人应组织医院专家组会诊确认,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4、按照规定对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接诊,对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科室,在发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例时,要认真、详细地做好登记,按照传染病管理相关规定进行报告,非危重病人转到传染科(内科)归口治疗,危重病人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诊到传染
科进一步治疗。
5、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书写病历记录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并妥善保管。
6、不外泄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
资料。
7、对肺结核病人应按相关规定进行归口治疗,同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和结核病人转诊三联卡。
备注: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指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诊断标准的人。
三、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
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
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县CDC的按要求报告)。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
(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
(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6、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
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四、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
1、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及人员配置
(1)配备专用计算机1台进行疫情网络直报工作;
(2)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集、录入、初审及相关传染病管理工作(1
名为专职);
(3)有人负责本单位网络直报系统硬件与网络维护,以保障其正常运行;
2、责任报告人填卡要求
责任报告人在首次诊断传染病病人后,应立即填写完整的合格的传染病纸质报告卡。
包括初次报告、订正报告(含死亡订正)。
医生填卡时,尽力询问病人的详细现住地址,得到病人的准确可靠地址,
具体到乡镇、街名和门牌号。
3、直报人员职责及网络填报要求
(1)直报人员之一必须为疫情管理人员。
负责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性病、慢病、居民病死亡原因、症状监测等项工作的网络直报及电话报告工作;
(2)直报人员负责每日的收卡、录入、初审工作。
常规收卡上、下午各一次;常规录卡应在17
点30分前完成;特殊情况立即录入,不得延误;
(3)将“现住址国标”下拉框逐级选至乡镇级,以避免红卡的出现;如遇到现住地址不详的卡片,即作为市内、省内和省际流动人口处理:录卡操作时,在“现住址国标”栏逐级选中“不详”,并在“现住详细地址”栏填写“不详”或已获得的内容。
系统会自动将此类卡片统计在本地流动人口发病数内;
(4)若病人为学生,必须在患者单位栏内填写学校正式全称及班级名称,勿用简称;
(5)艾滋病、HIV要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副卡;
(6)妥善保管好用户编码及密码,确保直报系统处于正常、安全的运行状态;
(7)纸质卡片是电子疫情资料形成的重要原始依据,要保留三年备查。
五、门诊日志、住院病人登记管理制度
1、门诊日志
(1)门诊日志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初诊和复诊、处理、报卡九项基本内
容,必须逐项填写完整,不能用症状代替诊断;
(2)门诊日志由临床医生填写,于次月5号前汇总交院办公室;
(3)挂号与日志登记符合率不低于90%。
2、住院病人登记:住院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
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须逐项填写,由各病区妥善保存。
六、检验科、放射科传染病登记管理制度
1、检验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送检日期、姓名、性别、送检样品、化
验项目、化验结果、检验人员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2、放射科登记及反馈:登记项目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性别、检查结果、初步
诊断和报告日期,异常结果必须反馈送检医生处并有记录。
七、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
1、培训对象为所有医务人员、总值班人员。
2、培训计划:每年对所有医务人员至少培训一次,新来人员在岗前培训时必须进行《传染病防治法》及传染病报告相关内容培训。
3、培训时间:每年上半年、下半年各培训一次,新进人员8月培训。
4、培训内容:根据需要选择性的培训《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传染病信息报告与管理(修订版)》、部分《传染病诊断标准》等。
5、考核:根据培训内容对参训人员进行考核(答卷),不合格者需补考至合格为止。
八、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职责
1、搞好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有分管领导、科室、人员。
每月召开疫情例会一次,研究疫情管
理工作。
2、建立健全各种疫情管理制度,并认真实施。
3、加强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疫情报告意识。
4、健全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传染病登记本、检验、检查传染病登记本等,备足报告卡,以
保证疫情报告工作的正常开展。
5、每月对全院进行一次疫情漏报检查。
检查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住院病人登记本及传染病登记本、检验科的传染病检验登记本、放射科的传染病检查登记本。
把疫情检查情况纳入医院全年目标考核体系中,并将每月疫情检查结果进行公布,按制度进行奖惩。
6、负责对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的收集、核对、网络直报、登记、卡片保存等工作。
7、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对新入人员传染病知识的岗前培
训。
8、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调及采样工作。
建立健全传染病管理制度的意义
由于传染病多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变化快,病性危重,并发症多且重,同时还具有传染性的特点。
所以传染病管理制度的建立要求传染病护理人员必须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以及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才能在临床护理工作巾做到严密细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为治疗赢得时机,并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积极有
效的、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扩散。
与此同时,传染病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患者以心理支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让广大群众了解和掌握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全民健康意识水平,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共同战胜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