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明清部分)复习提纲(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史复习纲要

中国古代史复习纲要一、时间范围和三大阶段1、中国古代史的时间范围:170万年前的元谋人至1840年鸦片战争前。

2、三大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原始人至夏建立。

三大猿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大阶段。

奴隶社会:夏至春秋封建社会:战国始至清末3、朝代顺序:(夏商西周秦,两汉三国晋。

隋唐及两宋,元明清民国。

)二时间、顺序和事件1、重要年代的大事前841年前771 前594 前475 前359 前221 前209 前202 前119 前60 23年73年184年200年208年230年、280年、383年、589年、611年、618年、640年、755年、875年、960年、993年、1069年、1127年、1206年、1279年、1351年、1368年、1405—1435年、1581年、1628年、1644年、1662年、1685年、1279年2、重要的事件的年代山顶洞人、国人暴动、初税亩、商鞅变法、秦统一、大泽乡起义、王莽改制、黄巾起义淝水之战、唐建国、安史之乱、文成公主入藏、两税法、唐末农民起义、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役、刘福通起义、奴儿干都司(1409年)、郑和下西洋、荥阳大会、郑成功收复台湾、鸦克萨之战、白莲教(川、陕、鄂)起义、尼布楚条约、军机处的设立3、同一事件中外时间对比。

地动仪(早1700年)、圆周率(早1100年)、活字版(早400年)、郭守敬授时历(早300年)、许霞客发现喀斯特()、郑和下西洋(早87年)。

三、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府兵制、领户分封制、行省制、八旗制、。

四、中国重要土地制度:井田制、使黔首自实田、屯田制、均田制、更名田(1669年)。

五、重要赋税制度:初税田、户调制、租庸调制、两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制度(摊丁入亩)。

六、古代著名的变法运动:战国时期的变法(李悝、吴起、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变法、王安石变法。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复习提纲

期末复习(二)第三单元:明清两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明)【对外】和平交往与暴力冲突并存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清)第16课(一)郑和下西洋1、西洋的位置 2条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根本条件)3目的: 4.时间:——年 5、次数:6、最远:7、意义:(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

2、戚继光抗倭组建军队名称3、戚继光抗倭三步骤4.戚继光的评价(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_______的居住权。

直到1999年12月20日,澳门才回归祖国怀抱。

第18课(一)收复台湾(“开辟荆榛逐荷夷”)1.荷兰人在台湾修建的据点,头目2.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经过,结果3.如何评价郑成功4.清朝为管辖台湾设置的机构、时间、影响(二)抗击沙俄1.沙俄在黑龙江流域修筑的城堡、沙俄头目2.组织自卫反击战的人物、结果3.《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解决的问题、性质、法律上的意义4.为巩固边疆稳定,清初我国人民采取了哪些行动打击侵略者?【对内】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第19课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一式赐予的封号。

对西藏的管辖措施康熙帝赐予另一西藏佛教首领的封号。

1727年,清政府开始设置,共同管理西藏。

统作用:。

一回部:天山以南居住着信奉的维吾尔族。

多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经过:调兵讨伐平定。

民结果:设,加强了西北地区的管辖。

族国原因:受到控制与压迫。

家迎接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经过:1771年,在首领率领下回到祖国。

的意义:巩固清朝的疆域:。

【文化】时代特点鲜明第21课1、北京城,明长城2、明朝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原因3、明朝三部科技巨著、作者、评价第22课1清文化的时代特点2四大名著、作者、评价3明清时期城乡人民的文化活动4明朝的戏剧家,作品;京剧形成的时间,基础5明朝的书法家,画家;清朝的画家补充:明清君主集权强化对社会的影响(1)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政治安定,起到了巩固专职统治的作用(2)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国封建社会走逐步走向衰落的表现。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复习提纲一、中华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时期1.古代中国人类的起源-黄河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与演变-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及其政治制度2.夏朝-夏商周年表-“夏桀纣”的得失与衰亡-夏朝的历史地位与意义3.商朝-商朝的社会政治制度-商朝的经济与文化特点-商朝的兴盛与衰落4.周朝-周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周朝的分封制度与国家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二、中国封建社会与秦汉时期1.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分封制度与诸侯国建立-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2.秦朝-秦朝的统一战争-秦始皇的治理措施与政治制度-秦朝的兴衰原因与意义3.汉朝-汉高祖刘邦的统一战争-汉朝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度-汉朝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4.与汉朝同时期的民族政权与文化-北方游牧民族的崛起与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与西方文化的传播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的对峙与统一战争-三国的政治制度与农业经济2.两晋时期-晋朝政权的建立与分裂-两晋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发展-两晋时期的佛教和道教3.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南北朝时期的内忧外患与统一战争四、隋唐时期1.隋朝-隋朝的政治统一与分权制度-隋朝的农业经济与对外关系-隋炀帝的政治与文化2.唐朝-唐朝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唐朝的兴盛与贞观之治3.安史之乱与黄巢之乱-安史之乱的经过与影响-黄巢之乱的原因与结果五、五代十国与宋元明时期1.五代十国时期-五代政权的建立与统治-五代政权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五代文化的特点与变迁2.宋朝-北宋和南宋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宋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宋朝的科举制度与文化繁荣3.元朝-元朝政权的建立与统治-元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元朝的对外关系与文化变迁六、明清时期1.明朝-明朝的建立与洪武、永乐年间的政治-明朝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明朝的海外探险与文化繁荣2.清朝-清朝的建立与康乾盛世-清朝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清朝的对外关系与文化变迁七、中国现代史时期1.辛亥革命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的背景与过程-中华民国的建立与政治变革-民国时期的政治纷争与社会变迁-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革命战争-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与影响3.开放与中国现代化建设-开放的背景与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成就-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以上是中国古代史的主要知识点复习提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帮助你系统性地学习和理解中国古代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三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三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一、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建立明朝。

2.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3.皇太极改族名女真为满洲;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4.明朝加强君权措施:废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处理朝政;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厂卫等特务机构,对臣民进行监视;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要死板地分成八个部分称“八股文”(八股取士)。

5.清朝君主集权强化:清初中央设置内阁和六部,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帝时设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摧残了人才,禁锢了思想。

二、郑和下西洋1.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

2.经过:1405年,从刘家港出发,到1433年,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并越过赤道。

3.意义: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

三、明清反侵略斗争1.戚继光(民族英雄)抗倭:⑴背景:元末明初到明中期倭寇经常骚扰沿海地区;⑵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又开赴福建、广东,剿灭了倭寇。

2.郑成功(民族英雄)收复台湾:⑴1661年郑成功包围台湾城和赤嵌楼;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投降,收复台湾;⑵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

3.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发动进攻,大败侵略军,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

四、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1.加强对西藏管理:顺治帝接见五世达赖予“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位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历史分期: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第一讲先秦时期历史分期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一前2070年)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夏、商、西周、春秋封建社会的形成(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代特点: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瓦解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一、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1、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启建立,都阳城,王位世袭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2、商朝(前1600年——前1046年)宗法制,王权与神权结合,形成政权雏形。

中国与希腊比较:希腊:以地域为标志,城邦民主为核心。

中国:以氏族为标志,血缘关系为纽带。

3、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宗法制、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井田制。

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宗法制经济上井田制4、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奴隶社会的瓦解。

特点:王室式微,诸侯争霸。

土地私有,井田瓦解。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天下共主。

生产工具→生产力发展→私田开垦→法律认可→井田瓦解5、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

特点:各国变法,确立封建统治。

(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国家走向统一的各种条件成熟。

百家争鸣。

商鞅变法: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以军功授爵,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国家走向统一经济条件:封建经济的发展。

政治条件:兼并战争使国家大量减少,具有统一力量的大国出现。

民族条件:民族融合。

人民因素: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

直接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实力大增。

06-明清时期复习

06-明清时期复习

中国古代史单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知识回顾二.知识落实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全国性统一政权中,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是:元、清。

3.明朝强化皇权措施:(1)改革行政机构:①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②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2)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3)思想上:八股取士。

4.朱元璋改革行政机构的突出特点: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大加强。

防止朝臣和地方官员专权。

5.皇帝专权的弊端: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没有独立性;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出现偏颇决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给明朝统治埋下了危机。

6.丞相的设立与废除分别是:秦朝与明朝7.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郑和下西洋8.郑和下西洋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9.郑和下西洋意义: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③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0.明朝对外关系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

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戚继光是民族英雄。

11.明朝的主要科技成就: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农政全书》: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12.明朝建筑的主要成就:明长城、北京城13.推翻明朝的是:李自成农民起义14.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措施对外: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打败沙俄,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签订《尼布楚条约》。

对内:台湾地区的管辖: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西藏地区的管辖:册封达赖、班禅。

设驻藏大臣。

金瓶掣签,西北地区的管辖: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设伊犁将军。

驻扎军队,设置哨所。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5.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保持了西藏、新疆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中国历史第二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第二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第二册复习提纲
一、从古代至明清时期
1、中国古代的形成
(1)古代统一:从商、周的兴起,到西周统一帝国,再到秦国的统一,以及后来汉、魏、晋、隋等朝代的建立;
(2)艺术、文化的发展:汉代诗歌、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和古代文化的形成和完善;
(3)民间文化的发展:包括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古老的庙宇等。

2、中国明清时期发展
(1)明、清朝的形成: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中心的朝代,
也是政治、文化、经济、科技最为发达的时期;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
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文化最为发达的时期。

(2)社会发展:清朝时期,政府推行了新的法律制度,了地方政府,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下一个时期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文化发展: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发展,出现了许多的
典籍,其中有传统文学的发达,如明清间的文学家和诗人;也出现了科技
文化的发展,如明清时期的地理学家和天文学家。

二、从民国到新中国成立
1、民国时期发展
(1)政治上的发展: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最艰难的时期,其中经历了政党间的斗争,政治变革的尝试以及政府的更替;。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一、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56年)A.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1.传说中的夏朝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3.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B.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1.统一王朝的出现2.商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3.商朝的经济、农业和手工业C.周朝前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1.商朝的灭亡与周朝的建立2.周朝的封建制度和文化繁荣D.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1.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2.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分裂3.秦国的崛起和统一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A.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06年)1.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和中央集权2.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3.秦朝的边防体系和修筑长城B.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1.汉高祖刘邦的建立和治理2.西汉的政治制度和封建制度3.西汉的科技和文化繁荣C.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1.汉光武帝的复兴和统治2.东汉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官僚体制3.东汉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三、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A.曹魏(220年-265年)1.曹魏政权的建立和巩固2.曹魏政治体制和文化发展B.东晋(317年-420年)1.东晋政权的建立和政治动乱2.东晋文化的繁荣和影响C.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1.南北朝的分裂和分权2.南北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D.隋朝(581年-618年)1.隋朝政权的建立和统一2.隋朝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四、唐宋元明清时期(618年-1912年)A.唐朝(618年-907年)1.唐朝政权的建立和治理2.唐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繁荣B.宋朝(960年-1279年)1.宋朝政权的建立和政治2.北宋和南宋的政治、经济和文化C.元朝(1271年-1368年)1.元朝政权的建立和跨越的文化交流2.元朝的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D.明朝(1368年-1644年)1.明朝政权的建立和政治稳定2.明朝的政治和文化繁荣E.清朝(1644年-1912年)1.清朝政权的建立和政治动乱2.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五、中国古代史的主要思想和文化A.儒家思想1.孔子的人性论和政治哲学2.孟子的仁政思想和人与天的关系B.道家思想1.老子的道德经和道家学说2.老子的政治哲学和自然观念C.墨家思想1.墨子的兼爱和非攻思想2.墨子的政治哲学和无为而治观念D. Legalism法家思想1.荀子的政治原则和法治思想2.韩非子的统治术和法律思想E.佛教的传入和影响1.佛教的传入和融入中国文化2.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以上是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的大体框架,学习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深入展开每个部分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一、石器时代与三皇五帝时期(约公元前7000年-前2300年)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2.三皇五帝的传说与影响二、夏、商、西周时期(前2300年-前771年)1.夏朝的建立与衰亡2.商朝的兴起与发展3.西周的成立、分封制度与封建社会形成4.商周之际的经济、政治、文化特点三、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年-前221年)1.春秋时期的政治动乱与齐、楚崛起2.战国时期的七雄分立与百家争鸣3.各个时期的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4.长平之战与秦国统一中国四、秦、汉、三国时期(前221年-西晋)1.秦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2.西汉的兴起与汉武帝的时代3.三国时期的魏、蜀、吴及其主要人物与战争4.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三国分立五、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隋朝)1.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动乱3.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六、唐、宋、元时期(唐朝-明朝)1.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政策2.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实施3.元朝的建立与蒙古政权统治4.明朝的建立与海上贸易的发展七、清朝时期1.清朝的建立与满洲政权的兴起2.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西交流八、近代中国(辛亥革命-现代)1.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的建设与发展思想2.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侵略与民族抵抗3.中国共产党的兴起与抗日战争九、中国古代史的意义与价值1.古代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与3.古代中国的国力与地位对比以上提纲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进行删减或者补充。

总的来说,这个复习提纲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时期,重点强调了各个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特点以及社会变革。

通过复习这个提纲,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了解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特点与变迁,为我们对现代中国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供了历史背景。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明清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明清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1、明清时期的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2、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实行八股取士,它的影响是禁锢思想。

3、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

清朝:设立军机处4、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宣扬国威,特点是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

郑和下西洋的作用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5、戚继光抗倭“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指的是戚继光抗倭。

性质相同的还有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6、(1)明朝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明朝景德镇的青花瓷最为有名(3)明朝出现著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等7、明长城、北京城建筑下图所示的是明朝都城的规划布局和功能分区,设计意在突出君权至上。

故宫坐落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这里在过去也称为紫禁城。

明长城的起止点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长城象征的民族精神为:勤劳、智慧、众志成城等。

8、明代科技成就我国医药学的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创作于明代,主要研究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巨著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明代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徐光启的《农政全书》9、明朝灭亡的标志是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起义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

10、清朝对西北边疆(新疆)的管辖措施:(1)平定噶尔丹叛乱(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3)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1、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措施:(1)确立达赖、班禅册封制度。

(2)设立驻藏大臣。

12、清朝初期,率军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

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 隶属福建省。

1885年,清朝设立台湾省。

13、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

14、清朝前期的兴盛(经济、人口)面对明末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清朝初年的统治者认为“国之大计”是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专题复习共54页文档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专题复习共54页文档
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知识要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生活于距今约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前,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3、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前,能够人工取火。

已用骨针缝制衣服。

懂得爱美。

4、获得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资料,要通过考古发掘5、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约7000年的长江流域,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6、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约6000年的黄河流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过定居生活,种植粟。

会制造又图案的彩陶。

7、炎帝:号称神农氏;黄帝:被誉为“人文初祖”。

8、尧舜禹的传说:治理黄河,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的兴亡: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最后一个暴君——桀。

2、商朝的兴亡: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后来盘庚迁都到殷,也称殷朝。

商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同时还出现了甲骨文。

3、西周的兴亡: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说的就是周幽王。

)4、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2)主要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

5、春秋争霸:(1)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2)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3)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4)城濮大战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5)后来,楚庄王打败晋文公,做了中原霸主,即“问鼎中原”的典故。

6、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初一下历史明清复习提纲

初一下历史明清复习提纲

初一下历史复习提纲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阶段示意图:(后金)元朝明朝清朝中华民国鸦片战争以前属于中国古代史明清(鸦片战争以前)时期特征: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和社会的危机)一、明清政治⑴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君权空前强化的时期。

1368年(明太祖)建立明朝,都城(以应天改名南京),同年推翻元朝的统治。

⑷1644年,闯王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推翻明朝的统治,明朝灭亡。

⑴清朝前期,我国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⑵清朝由满族(满洲)建立,满洲的前身女真族在明朝前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起兵攻打明朝,后来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⑷(清太宗)继承汗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在盛京称帝,把国号由“金”改为“清”,清朝建立。

⑸1644年明朝灭亡,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

废除,设立直属中央的(布政司、按察司、都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废除,撤销中书省,由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身。

特务机构——和(目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察。

设立情况:设立皇帝直接指挥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增设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官统领。

)特点:范围内作答,指定的观点答题,文体限于“四书五经”,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成为合乎统治者需要的忠实)目的:加强君主专制;君主集权发展过程:清初保留的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雍正帝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传达皇帝旨意,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标志我国的发展到顶峰。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镇压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意识;著危害:①造成了社会的恐怖,摧残了人才。

②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时间:1405~1433年(时);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根本条件: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明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次数:七次;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①促进了中国和各国的经济交流②加强了我国和的友好关系;历史地位和评价: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史复习提纲一、夏商周时期1.夏朝的建立和结束2.商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特点3.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4.周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特点5.夏商周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发展二、春秋战国时期1.春秋时代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家2.战国时代的政治格局和思想家3.农业生产的变革和分封制的崩溃4.墨子、荀子和孟子的思想5.孔子及其学派的思想三、秦汉时期1.秦朝的建立和统一中国2.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思想3.西汉的建立和汉武帝的4.东汉的兴起和王莽的新政5.秦汉时期的文化与学术发展四、魏晋南北朝时期1.南北朝分裂和政治动荡2.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和文化3.儒家学说的发展和佛教的传入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和艺术5.五胡乱华及北方民族政权的建立五、隋唐时期1.隋朝的统一和政治制度2.唐朝的疆域扩张和政治制度3.唐朝的社会制度和农业生产4.唐朝的科举制度和文化繁盛5.唐朝的外交和西域文化的传播六、五代十国时期1.五代十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动荡2.北方和南方政权的对峙3.五代十国时期的文化与科技4.王安石变法和北宋的政治5.北宋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七、元明清时期1.元朝的建立和蒙古族统治2.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动荡3.明朝的建立和世界海上贸易4.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5.清朝的建立和满族统治6.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八、近代史时期1.科学技术的传入和对中国的影响2.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3.五四运动和中国的革命思潮4.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国共合作5.抗日战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兴起总结:以上提纲包括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可以帮助复习者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古代中国的历史发展。

复习时,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和历史文献进行详细学习和理解,加深对中国古代史的认知和理解。

明清史要点复习

明清史要点复习
衰落。 朝贡贸易的特点: (官方控制、厚往薄来、笼络邻国的方式) 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的诸种表现: (农、工、商 从海禁到闭关 (1)清初,政府颁“迁海令” ,康熙中期重开海外贸易, 晚期又收缩,乾隆时更实行闭关政策,只留广州一地通商。 (2)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在中国社 会中占主导地位;天朝上国盲目自大的心态;对西方势力的戒备; (3)影响:中国逐步脱离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大势,与西方 发展的差距逐渐扩大。
明清史要点复习
(五)中国古代文明的衰落——明清 明清时期,从 1368 年明朝建立到 1840 年鸦片战争。 1.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 (1)明朝废除中书省、丞相制度,设内阁,厂卫制度,强 化了皇权。 (2)清设军机处,架空内阁及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 发展到顶峰。 (3)康、雍、乾对疆域的巩固的措施: 东北: 西北: 西南: 东南
3.思想文化上。 (1)明末西学东渐(徐、利交往) 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 使不少中国人开阔了眼界, 一些 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 状进行反思。 (2) 编撰《四库全书》 。 (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3)康雍乾时期大兴文字狱。

中国古代史部分复习提纲.doc

中国古代史部分复习提纲.doc

1= 6、71中国古代史部分复习提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 科学家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一一元谋人,生活在距 今约170万年。

2、 考古工作者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里,发现的北京人遗址人活在距今 约70——20万年。

3、 河姆原始居民:距今约六千年,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 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主要农具是巳使用磨制石器及木制的耒相。

他们主要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4、 在我国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反 映了黄河流域原始农耕图景。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及木制的耒相。

主要农作物是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栗的国家)5、 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两部结成联盟形成日 后的华夏族。

(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海外华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禹也从部落联盟首 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我国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禹死后, 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 战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王,武王建立周朝。

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3、 西周建立以后,为了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 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王族、功臣以及旧贵族的后代,封他们为诸侯。

诸 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供品,平时镇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4、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不计前嫌)、晋文公(退避三舍)、楚庄王(一 鸣惊人)、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葵丘会盟:公元前651年,齐桓公 召集诸侯在葵兵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确立。

七年级复习提纲(2016明清)

七年级复习提纲(2016明清)

七年级历史中考内容提纲一、明朝君权的加强1、1368年,朱元璋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建立明朝,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太祖去世后,建文帝继位(朱元璋之孙),但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造反获胜,改北平为北京,史称“靖难之役”(朱棣就是明成祖)。

2、明太祖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君权?①改革行政机构。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民政、刑狱、军政);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由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直接对皇帝负责。

(结果: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里)②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由皇帝直接指挥;③文化方面,科举考试时,“八股取土”,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加强了思想控制。

3、明成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进一步加强君权?①迁都:从南京迁都北京②推行“削藩”政策,进一步强化君权;③在锦衣卫之外,增设东厂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厂卫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二、中处交往与冲突1、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比欧洲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从刘家港(江苏)出发,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沿岸。

最受欢迎的中国商品:丝绸、瓷器,换回的商品:珠宝、香料和药材。

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①元末明初,戚继光平息倭军:在台州九战九捷;荡平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倭寇②明朝时(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三、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后来迁都沈阳,改称盛京。

皇太极继位后,改女真族为满族,改国号为清。

1644年,迁都北京,逐步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2、清朝初期,大体采用明朝制度,但保留由满洲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一切大事要经过议政王大臣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3、清朝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君主专政?①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直接听从于皇帝,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军机处的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复习提纲

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复习提纲

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复习提纲2017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复习提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明清帝国的更替1、元的灭亡与明的建立: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江淮地区的红巾军起义。

沉重打击了元朝有统治。

贫苦农民出身的僧人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后迅速崛起,推翻元朝,在1368年建立明朝,即明太祖,年号洪武,定都应天(南京)。

永乐18年(即142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2、明的强盛:明太祖实行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工匠身份等政策,社会经济全面恢复和发展。

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大,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强盛王朝。

3、清的建立:17世纪初,努尔哈赤统一了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女真各部,逐渐崛起,形成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

1616年建立汗国,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李自成的起义军在1644年占领北京,明朝灭亡。

同年(1644),清军击败农民军,将首都从盛京迁到北京,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统治。

4、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空前巩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

二、皇权高度膨胀(政治上的措施)明:1.杀功臣:朱元璋对功臣严加防范,并大开杀戒,制造了波及面最广的“胡蓝之狱”;2.废除宰相制度: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3.设立厂卫制度:朱元璋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

明成祖时,设立特务机构东厂。

二者合称为“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4.设立廷杖制度:为了树立皇帝绝对权威,朱元璋设立廷杖制度,使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清:5、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它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是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标志。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思想文化上的措施):(1)实行八股取士。

这种科举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2)制造文字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史(明清部分)复习提纲
1、明清两朝为加强封建专制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
明朝:(政治)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在中央,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实行削藩。

(司法)设立锦衣卫和东厂特务机构。

(文化思想)八股取士。

清朝:(政治)设军机处。

(思想文化)大兴文字狱。

2、请说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目的、最远到达地区及其影响,从中你感受到郑和哪些精神?时间:1405-1433年(15世纪上半期)。

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最远到达地区: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影响: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3、列举出明朝及清朝前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保卫祖国疆土的史实,从这些史实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精神。

史实:明朝戚继光抗倭;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康熙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取得胜利,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精神: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和英勇不屈斗争精神。

4、请说出清朝前期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从这些史实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措施:(东北)康熙时期组织了两次雅克萨之战,打击俄国侵略者。

(东南)设置台湾府,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西藏)确立中央政府册封西藏喇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置了驻藏大臣;(蒙古)妥善安置重返祖国的土尔扈特部;(新疆)粉碎了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了伊犁将军。

认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台湾、新疆、西藏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简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谈谈你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认识。

表现:清初四十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载重量作出严格地限制;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影响:①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自卫作用。

②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变化,也未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落伍,最终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感想:闭关只会导致落后挨打,只有对外开放才会强大、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道路;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而被西方列强欺辱的重要原因之一。

6、写出明清时期有科学巨著的名称及作者。

写出明清小说的作品名称及其作者。

从长城、故宫这些建筑成就中你感受到什么?
科学巨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小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

认识:这些伟大的建筑工程,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创造力。

7、15-16世纪世界航海史上有哪些壮举?比较中西方航海活动有什么不同?
壮举:中国郑和下西洋。

西方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不同:郑和远航船多,规模大;目的是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影响是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哥伦布等船只少,规模小;目的是开拓市场,掠夺财富,属于殖民扩张活动;影响是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促进欧洲大西洋沿岸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一些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和落后。

8、比较14-19世纪中西方在思想文化、政治制度、对外交往、经济制度的不同。

这些不同导致了什么后果?由此你得到哪些认识?
思想文化:中国通过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发生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政治制度:中国君主专制强化;西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

对外交往: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打开国门;西方对外殖民侵略扩张。

经济制度:中国重农抑商政策压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发展;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完成工业革命,创造巨大生产力。

后果:西方先进,东方落后;西方国家发起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

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

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战胜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落后就要挨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