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炼,却不失形象生动。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两小儿辩日》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它讲述了春秋时期,孔子游学途中,遇两个小孩为太阳离地球远近问题而争论,不能判断谁对谁错的故事。
全文7句话,第1句为起,为故事作铺垫,第2.3.4.5.句顺承而下,第6.7句急转而后合,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正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本文,我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继续渗透文言文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能从课文中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让学生参考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明白课文的寓意。
设计理念:通过熟读成诵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两小孩注意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并能受到一些启发。
课前准备:1.让学生收集孔子的相关资料。
2.音乐及简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纵情吟诵明辩由。
1.读题解题(1)教师导入:同学们平时遇到问题都喜欢讨论一番,当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还有可能争论起来。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辩”有关,(教师板书:辩)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大圣人孔子游学途中遇到的一件事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意思。
4.学会“盂、孰、汝”3个会认字和“盂、孰”2个会写字。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课激疑:一天当中,太阳什么离地球最近,什么时候离地球最远?你的依据什么?二、初读课文1.同桌间互相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2.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斗盂沧为孰为汝知(重点引导学生学习盂、孰、汝三个字的写法)3.自读课文,流利朗读。
4.齐读三、理解文意1.根据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
2.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
4.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辩斗、其、故、以、日中、去、及、盂、则、为、沧沧凉凉、探汤、决、孰、汝、知、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四、诵读训练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
总的说来,孩子的语气以天真、自信、要强为主,语速根据语言内容有快慢之分。
叙述部分语速适中,一体现孔子好奇,一体现思考之后无奈也不能决的情景。
2.学生范读。
3.齐读。
4.读背课文。
五、作业布置1.朗读、背诵课文。
2.完成同步练习册相应的内容。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并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1、感受古文的特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2、能根据注释读懂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第1篇】文本解读:《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古文。
短文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经过仔细地观察和思考,辩论太阳离人远近的问题,确实截然相反的意见。
为此,两人各持一词,谁也不肯认输,就连大学问家孔子也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文章简短,富有童趣,寓意深刻,三个人物形象鲜明,提出的问题也值得人们深思。
短文紧扣“辩”字,以语言描写为手段,逐步展开故事情节。
文章通过两个人的对话,以日常生活中直接观察和感受到的现象,作为论据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或者直接阐述,或者间接引用。
一个从视觉角度去分析,太阳早晨大,中午小,所以太阳早晨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一个从人的冷暖触觉去分析,早晨凉,中午热,所以太阳早晨离人远,中午离人近。
辩斗的过程中,两人都用了反问语气,这样符合孩童的争强好胜的特性,也照映了题目中的“辩日”。
最后连学识渊博的孔子也不能够判断谁对谁错?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反问句强调了儿童的机智可爱。
寥寥几笔,“辩日”的精彩过程清楚可见,栩栩如生。
由此可见,只要认真观察、善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可能会有独特的发现;德高望重的孔子诚恳坦然说自己不能决也,诚实品质令人敬佩。
小古文是传统文化流传下来的宝贵遗产。
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小古文的语言特点和魅力,产生学习古代语言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增强他们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中学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会写“援、俱”等四个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两小儿为探索自然、善于思考和大胆质疑的精神,了解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习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真理和大胆质疑的学习精神,体会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1篇】这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中”的一篇课文,它是先秦古籍《例子》中记载的一则寓言,作为民族的经典文化,可以借这篇课文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关于课文的寓意,历来有不同看法,教师在提供,有关背影后,让学生在充分的文本感知“与”必要的生活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解读,以实现“阅读教学智育结果的个性化”。
教学目标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游”“去”“汤”及虚词“以”“也”“乎”等。
2、文言文教学要做到以文释词,词不离句,沟通古今,提高效率。
3、通过交流,辨论等方式,训练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
4、引导学生个性化地解读课文蕴含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积累写作素材。
我们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大学问家,学富五车,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可你们却并不知道这样的大圣人也有不懂的道理,而且竟然是两个孩子正在辨论的问题,你们相信吗?那么究意是什么问题难倒了“亲爱的老师——孔子”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两小儿辩日》。
二、感知整体之貌4、疏通文意学生通过看注释,查工具书,相互讨化弄清字词句的意思。
教师点拨,教师明确(略)。
三、探究深层之妙1、两小儿辩论的话题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关于太阳离我们地球远近的问题。
2、辩论双方的观点和理由各是什么?学生思考,明确:1、了解文体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寓言。
学生举例可能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狐假虎威、郑人买履、画蛇添足等。
并结合自己理解说出心目中的寓言。
教师补充介绍: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功喻或讽刺的故事,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是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与评价,或赞扬,或批评,或嘲讽。
题旨鲜明,意味深长,其形式短小精悍,人物性格突出。
2、了解《列子》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说出。
教师补充《列子》,古代哲理寓言集。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5《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作品背景及主要情节。
掌握作品中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享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文本解读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勇敢、坚韧的品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珍惜生活,积极向上。
二、教学内容1.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
2. 作品主要情节的讲解与分析。
3. 鲁滨逊人物形象的分析。
4. 作品主题思想的探讨。
5. 阅读策略的指导与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情节,把握作品主题。
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其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
2. 教学难点: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入理解与探讨。
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文本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鲁滨逊漂流记》书籍、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起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激发阅读欲望。
2.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笛福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3. 作品主要情节讲解:引导学生概括作品的主要情节,分析作品的结构特点。
4. 鲁滨逊人物形象分析:通过文本细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学习其勇敢、智慧、坚韧等品质。
5. 作品主题思想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所传达的主题思想,进行分享与交流。
6. 阅读策略指导:教授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进行文本解读,提高阅读能力。
六、板书设计1. 《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阅读2. 板书内容:作者及作品背景作品主要情节鲁滨逊人物形象作品主题思想阅读策略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鲁滨逊漂流记》的读后感,要求不少于500字。
两小儿辩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两小儿辩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立夏节。
2.在阅读中认知书中人物的性格和思想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回顾本学期学过的节日,介绍一下立夏节,并让学生自己说说这个节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 阅读文本让学生阅读《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然后就文本进行讨论和解读,让学生自己总结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让学生总结对话中小两儿针锋相对的表述。
3.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章节,让他们深入了解章节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思想,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4. 小结让学生归纳总结这篇文章,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逻辑思路。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篇文章或者结合立夏节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对于立夏节的认识以及这篇文章中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阅读教学法。
通过阅读文本来让学生了解课外的知识和文化。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和情节,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阅读能力:学生能流畅地阅读文章,并且能够理解并回答有关文章的问题。
2.文学素养: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和人物形象。
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内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讨论,积极参与。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阅读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主动阅读文章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立夏节,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深入分析文章内容。
本节课加深学生对节日文化的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但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完成的作业可能存在一些疏漏,需要再次加强训练,并且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两小儿辩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
两小儿辩日-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两小儿辩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能够分析《两小儿辩日》中小孩子们的言行,理解其中的成语和寓意。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的思辨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课文分析本课为古文阅读课,选自清代洪亮吉的《幼学琼林》。
主要讲述了两个小男孩辩论日月盈虚的故事。
通过辩论,两个小男孩展现了自信、机智和创新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
语文知识点1.成语:盈虚、日月如梭、口干舌燥等。
2.文言文语法:句式换位、修辞手法等。
教学重点1.掌握《两小儿辩日》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分析其中小孩子们的言行。
2.了解并领会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
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文言文语法。
2.理解和领会寓意和成语。
教学方法1.朗读课文,教师讲解关键词汇和难句。
2.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信息,共同思考问题。
3.小组展示,将个人理解和思考的结果展示出来。
4.教师点评,指出学生展示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改进意见。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准备一个小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在全球共有多少种语言?中国有多少种语言?2.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第二步:朗读课文(10分钟)1.教师朗读古诗文《两小儿辩日》。
2.学生阅读后,分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两个小男孩分别是谁?他们辩论的问题是什么?3.教师指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难句和关键词汇,并让他们背诵一部分文本。
第三步: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各自讲述各自理解《两小儿辩日》的内容。
2.学生们可以选择队长,并分配任务。
3.学生们自己讨论出结论,并让代表发言。
第四步:小组展示和点评(20分钟)1.教师让每个小组选出代表进行展示。
2.讲述自己的组的讨论过程,以及得到的结论。
3.教师带领全班进行点评和讨论,大家一起评价学生做的好和不足,并展示其中的作品。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1.让学生完成一道阅读理解题:日月盈虚,是指什么?2.布置课堂笔记,让学生把课堂讲座内容记录下来。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第【1】篇〗设计理念:本课设计力图让学生在充分的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实践中,解读古文的意思,感受古文的意蕴,品味古文的特质。
并且使语文课堂更加原生态,真正做到立足工具,弘扬人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两小儿辩日》,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读出古文的韵味,理解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两小儿勤于动脑,大胆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搜集孔子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
1、引导:“三人行,必的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3、老师出示课件孔子的头像,并简介孔子。
孔子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博学的人)然而,有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次,要求读准字音,若有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同桌交流。
2、大家在读好字音的基础上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
(课件出示全文,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
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3、选择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或一段读给大家听,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4、听老师范读。
(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语速、语气。
)5、全班放声齐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义。
1、结合插图再读课文,边读课文边看课后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几个人,讲了他们之间的一件什么事。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1】篇〗课件出示: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三人行,必有我师。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4、学而不思则罔(wáng没有,无),思而不学则殆(dǒi危险)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9、人不知而不愠(yǔn发怒),不亦君子乎?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检查学生的积累情况(指名让学说背诵或说句子意思)师小结学生的学习情况,表扬学生肯动脑理解能力强。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识文言文1、告诉学生以上10个句子都是两千年前的古人说的,我们把古人写的文章叫文言文(板书)。
2、今天我们一块儿学习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课件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读通课文:请同学们自己把这篇文言文反复读几遍,要求能读准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音,学会课后的三个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打出课文内容)让学生说说读后的感受,如学生提出难读拗口,师安慰并告诉学生读好文言文的方法。
哪位同学愿意读课文,给同学们作个示范,让学生评价该生的读书情况,师也给予充分肯定。
如学生读得好就请该生领读,师领读文中的一些长句子,否则教师范读后领读,学生齐读。
2、理解课文意思,概括课文内容: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并自定完成目标的方法。
学生发言。
老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学古文的方法,……,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去理解文言文,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如果需要老师帮助,可以举手示意,老师随时为你服务。
学生自学,老师随机辅导。
课堂交流: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好吗?学生可一句一句说句子的意思,(在学生说句子意思的过程中师对一些文言词提示学生单独理解,然后课件打出带注释的原文,让每个学生练习说句子的意思。
)也可以简洁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三、精读课文,明白道理1、学生质疑,师也可问问“也、乎”这些词的意思。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辩”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故事内容,明白课文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各是什么,懂得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教学过程一、品读名句,导入新课1.名句导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你们知道这两句话是谁说的吗?(孔子)2.交流资料。
学生展示收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
课件出示: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儒家学派创始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3.师: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然而,两个小孩提出的问题竟难倒了孔子,这是怎么回事呢?你们想知道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名句导入,引出课文主要人物之一——孔子,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把课文试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若遇到读不准的字,请画出来,查工具书,同桌交流或举手询问老师。
2.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
(学生边听边领悟读法,注意每句话的停顿、轻重音、语速和语气)(2)再读课文,注意句子的停顿。
学生在书上做好标记,练读,反复读,并读给同桌听。
既要读好停顿,又要注意把句子读通顺。
(3)指导书写“辩”字:左中右结构,中间的言字旁要写得小而窄。
3.教师领读,提升能力。
(1)教师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齐读。
(3)分小组读。
【设计意图】“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把文章读通读顺尤为重要。
本环节按照“试读—范读—指导朗读—练读”的步骤进行,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第1篇】一、品读文本说教材读着《两小儿辩日》,天真可爱的两小儿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仿佛看见两小儿为争论“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各执一词,争执不下,面红耳赤,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多有意思呀!细细品读,课文语言简洁,两段风趣幽默的对话描写让我感受到两小儿是那样天真可爱,善于观察,勇于探索,而孔子谦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着实让我敬佩,同时也让我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课标版第十二册的一篇文言文。
这篇课文是主题单元“人生感悟”的第一篇课文,目的是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为后面的《匆匆》、《桃花心木》等文章的学习积淀学法,同时也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二、依据学情说目标六年级学生在此前已经学过《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文言文,已初步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但积累还不够,要独自理解一篇文言文还有困难,因此,我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蕴涵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会祖国文字的博大精深。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方面差别较大,所以能否正确地断句,流利的朗读,能否正确地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由于本年级学生对人生的哲理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因此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道理将是学习本课的难点。
三、因材施教说学法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为此,我将采用“质疑探究法”、“情境品读法”、“合作讨论法”“链接生活法”等学法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蕴涵的道理。
读为主线说流程激趣设疑,导入课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孔子乃一代圣人,却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因此,开课伊始,我便用链接资料导入,用资料丰满孔子一代圣人的高大形象,与后文“孔子不能决也”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设置悬疑,激发学习兴趣,又为后文的学习作好铺垫。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过程一、解读课题、了解孔子。
二、反复诵读,疏通文章。
1.畅谈感受,明确方向。
(1)给出机会让学生畅谈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受,并及时归纳和小结,启发学生思考解决疑难的方法。
(2)根据各自己有的经验,提出学习课文的方法。
2.合作学习,疏通文章。
(1)提示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课文读懂、读通顺。
(2)选取适当的学习方法,通过小组协作,疏通文章。
3.检查学习效果。
(1)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席点拨。
(2)复述故事。
(3)出示一组选择题,让学生选定两小儿辩斗的焦点,即解开上课之初的问题──“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4)通过“写题板”的形式,快速表达各自的选择结果。
(5)在学生基本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浅谈”对重点词──“笑”的理解,并适时点拨。
(6)借助媒体画面展示全文。
反复诵读,共同感受古文的“韵律美”,以期达到熟读的效果,为深入理解课文铺平道路。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
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点评: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
部编新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课《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生字词,理清脉络,理解文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寓言故事,这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以前。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个不知名的小孩儿。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指导“辩”字的字形字义。
解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师生分享查阅的孔子的名言和反馈有关孔子的资料。
•不学礼,无以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学习古文有哪些方法?•读:读通读顺,读出感情;•解:参看注释(查工具书)理解意思;•背:背诵全文;•默:正确默写。
3、读通白话文课文请你快速读课文,把它读得正确、流畅,自学不认识的字。
4、指导学生练习朗读《两小儿辩日》。
(1)教师范读:听清老师的停顿以及重音部分,做上记号。
(2)指名反馈读,指导学生读好停顿和重音。
(3)指名反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小孩争辩太阳的远近,他们各执己见,孔子也不能判断出谁对谁错。
)(4)教师小结:其实,整则文言文是围绕题目中的一个字展开的。
这个字就是“辩”。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义1、学生借助注释,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两小儿为什么事而辩,是怎么辩的,也就是各自的观点和依据是什么,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1)指名找出两小儿的不同观点,教师板书。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2)再读课文,分别找出两小儿的说理论据。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①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重读音节:大如车盖、如盘盂、远者小、近者大乎;对于“大如车盖”“如盘盂”两处的朗读可以引导学生配上合适的动作)②引导学生将一儿的论点和论据连起来说一说。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精选19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精选19篇)六年级语文下册《两小儿辩日》教案篇1【设计理念】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关注过程,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的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时和量的保证。
特别是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设计特色】乐读趣学自主感悟【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引课激疑在上课之前老师迫切想了解一个问题:咱们班是女生聪明还是男生聪明……(板书:辩)大家辩论的非常激烈,老师发现我国的汉字非常有趣,大家看这个“辩”字,中间是个什么部首,两边像是什么?是谁聪明,事实胜于雄辩咱们在下面学习课文时一见高低。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有关辩论的故事,看到这个“辩”字你想知道些什么问题?(由“辩”这一中心词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定向研法看老师写课题。
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那么,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还应该做几件事?(引导学生来定向:朗读背诵译文)这几件事如何去完成?三、自学释疑1、范读好,让我们先来把课文试着读上两遍,看一看能读懂些什么。
(生读)感觉如何,有什么收获?读不通顺就是收获,因为你已经感觉到了文言文和现代文有些不同,有哪些不同?(生谈)想听老师读读吗?好,老师读时请你认真听听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的地方可以拿笔画一画。
(师范读)听懂些什么吗?(必要的范读和领读放在学生“悱”“愤”状态下进行,效果会更好。
)2、领读试读来,先跟着老师读一遍(出示有停顿提示的原文领读)。
下面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摇头晃脑地读,前俯后仰地读,都行,开始吧。
(生自由读,这里要给足时间。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 14课《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 14 课《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并理解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内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使学生懂得智慧与谦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辩论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
二、教学内容1. 课题:《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学习《两小儿辩日》的文言文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并理解文言文《两小儿辩日》的内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旨,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辩论的态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两小儿辩日》,注意停顿、语气、节奏,整体感知文言文。
3. 翻译课文:教师逐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
4. 分析人物形象: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两小儿、孔子、孟子等人物形象,感悟文章主旨。
5. 情境体验:学生分角色扮演,进行《两小儿辩日》的情景剧表演,体会文言文的韵味。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智慧与谦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辩论。
7.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2. 主要内容:课文朗读、翻译、人物分析、情景剧表演、总结提升3. 重点难点:实词、虚词含义、人物形象、文章主旨七、作业设计1. 朗读并翻译《两小儿辩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列子汤问》中的一则传说故事。
从故事来看,即使是孔子那样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
即使是两个孩童,也有着可贵的认识自然,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但是,仅仅把文章理解为用两个孩童衬出孔子不是全知全能的,用他们来笑这一点,似乎还有些浅显。
孔子的不决,也可看做是其特殊的教育方法。
他没有草率的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答案,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这更能体现孔子作为大教育家的特殊教育思想。
孩童的笑,说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行为,恰是孩子天真的体现,更显孔子的伟大之处。
学情分析:在前几篇文言训练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应该能够比较顺利的解决文中字词句的问题。
个别存在困难的字词句,通过合作,应该能够比较顺利解决。
这篇文章大多数学生可能只会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去读,缺乏对内容的深刻理解,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
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
对文中争论的问题进行探究。
过程与方法:合作、交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合作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文中受到启示,敢于在学习、生活中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诵读,理解文本内容。
难点:提高阅读文言文本的能力,认识两小儿和孔子可贵的精神。
1课时三、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完成学案(一)导入孔子在中国的地位已经不用我多说了,不管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多少个伟大都不为过。
可就是这样一个门人三千,学识渊博,被众人所推崇的大学问家,也有答不上了的问题,而为难他的人却是两个小毛孩儿。
那这两个小毛孩儿究竟提出了什么样问题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两小儿辩日》,一起去看看当时的情景。
(二)文常,关于《列子》(三)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纠正字词发音2、请同学正确读出下列字词的读音斗盂沧为孰为汝知3、自读课文,能流利朗读4、齐读(四)理解文意1、根据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本内容,纠正学案,提出疑问2、四人小组间交流,尝试解决疑难字词句3、全班交流,解决疑难,必要时,教师做补充4、请同学翻译重点字词及全文5、齐读文章,教师评价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同学们读得都非常流利,可是总觉得缺点什么,你觉得缺什么呢?(情感)(五)诵读训练1、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揣摩文章中的每一句对话和叙述,说说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速去读,为什么?边自读,边揣摩。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教材《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14课《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会写“援、射”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以及他们的依据。
2.过程与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古诗所包含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能根据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资料与工具: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和同学或者朋友就某一事件展开过辩论?辩论到最后是否有结果?结果是什么?2.春秋末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游学的时候,就曾经见过两个小孩在辩论,他们在辩论什么呢?(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阅读要求:大声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并理解词义。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通读课文,为什么一儿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而另一儿却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3.怎样理解“孔子不能决也”?4.自由朗读课文,准确断句。
四、交流探讨,理清结构。
1.第一层,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日”,是故事的起因。
2.第二层,写两小儿对争论的问题所持的观点和各自的依据,是故事的经过,也是主要部分。
3.第三层,写孔子不能决断两小儿谁是谁非,这是结果。
也就是说,这篇文言文是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顺序来叙述的。
五、课堂延伸拓展。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和讨论,你从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六、板书设计。
日初出日中两小儿辩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说课稿【第1篇】一、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与《学羿》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中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两篇文言文,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第二次接触文言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感悟”,意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平凡故事得到启示。
本单元的学习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
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词,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事的态度。
二、教学主题:目标明晰的阅读教学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列子、孔子,引导阅读《论语》、《列子》。
3、了解先秦诸子,激发学生读古文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1、读懂并背诵课文2、引读《论语》、《列子》及先秦诸子经典名句五、设计思路及意图:1、读古文,识古人,看千古趣事。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读。
因此在设计中,设计了三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正确。
在此环节通过学生由读环节让学生自己走入文本,自读自悟,通过教师检查读来纠正字音读正确,通过教师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读出情感,最后通过齐读来巩固初读效果,营造浓浓的读书氛围。
二读课文,读明白。
通过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师生互演,生生互演的方式来释疑、激趣,让课堂充满古韵、古韵,为本次文言文的学习激发情趣,让学生对文言文充满兴趣。
三读课文,能背诵。
诵读向来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当堂中落实的效果会更佳。
在课堂上运用动作记忆法,男女学生比赛法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热爱背诵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一节好课不单单在于读。
窦桂梅老师曾说过,一节好课,应当“有文字、有文学、有文化”,因此在整个课堂中又穿插了文字、文学、文化方面的点滴内容,以充实课堂。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两小儿辩日》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二则,是一篇文言文。
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学段进行文言文的阅读教学,实现培养学生语感,发展学生思维,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新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一、重视文化传承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中,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上,要注重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促进人的精神成长。
二、关注汉语言文字特点“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要让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字的优势和魅力,文言文教学就成为了最佳载体之一。
三、恪守学段教学边界新课标在小学第三学段目标中提出“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成为了小学高年级学段的教学重点。
在课堂的问题设置中,也要准确把握小学高年级学段学生的特点,力戒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知识的学习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作了准确定位,具体到六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要求:学习文言文,借助注释和资料疏通文意,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两小儿辩日》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的一则文言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
从“辩日”的角度,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也可能包含着我们不了解或不确定的知识,需要多观察、多思考。
从“小儿”和“孔子”的角度,这个故事也可以理解为: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独特的发现和独到的思考;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两个孩子面前坦率承认自己“不能决”也很令人敬佩。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学习中国语言文字的信心,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小儿辩日》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根据注释理解文章。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
学习重难点
重点: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根据注释理解文章。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难点:1、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感知大家风范,激发学习热情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古代有哪些有名的人物?是的,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人们称为圣人。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圣人,有一次竟被两个小孩的问题所难倒。
大家一定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在他的《列子》这本书中,将这件事记录了下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以读为本,目的明确,层次清楚
1.请同学们自由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
2.大家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把课文读一遍,注意句子的停顿。
(出示课文课件,在需要停顿的地方打上“/”,学生在书上做好记号,练读。
)
3.读准字音停顿后,边读课文边看后面的注释,把课文读懂,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古时候两个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以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在中午离人近。
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
4.请几位同学将课文读一下,学生评议。
5.教师把诗文范读一遍,学生评议。
6.出示课件,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读课文,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
A、课文讲的是两个小儿在争论()
①太阳离人的远近问题。
②太阳在不同的时候的大小问题。
③太阳在不同的时候的冷热问题。
B、对这一问题,两小儿的看法截然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画上“——”。
C、两个小孩的理由各是什么?分别用()、< >标出文中相关的语句。
7.已做好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
指名回答问题。
8.第三四小节是这篇课文的重点,着重阐述了两个小孩的不同观点以及理由。
齐读第三四小节。
(这两自然段,两个小孩根据各自的感觉、体验,提出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观点。
两段句式相同,都以反问句式结束,应读出反问语气。
“大如车盖”、“如探汤”应重读;“如盘盂”、“沧沧凉凉”应轻读,使之读起来有对比的味道。
)
9.第一二大组读第一个小孩的理由,第三四小组读第二个小孩的理由,好好地读,接下来辩一辩。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读,让学生读通、读顺、读出滋味,为学习文言文迈好第一步。
在教师的“陪伴”下,学生动口、动脑,自我磨练诵读古文的能力,同时也感受到诵读古文的乐趣。
在多次诵读中,学生既能感悟文言文的特点,又能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三、展开辩论,师生互动,平等对话。
1、两个小孩各执已见,争辩不下。
下面请同学们分角色辩论一下。
2、第一二组推荐一人,三四组推荐一人,两人辩论,既然是辩论,应强调自己的观点,所以必须注意辩论时的语调。
1.谁愿意和老师辩论一下?
2.现在我们把这两段话换成我们今天的现代文读一下,自由读。
(出示译文课件)
【设计意图】通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运用辩论的方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本文的难点,进一步感知文言文的行文及语言特色,促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
同时,也给学生趋于疲惫的大脑得到新的激发,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资源共享
1.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应该怎样回答?同学们查到了哪些资料,怎样解答两个小孩争论的问题?
2.每个合作小组推举代表,汇报本组对这一问题的解答。
3、各小组可以互相补充完整,对不明晰的问题,谈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4.老师帮助解决学生尚存的问题。
[课件:错觉演示;太阳辐射图]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两小儿各自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运用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深化体验
1、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为什么?(两小儿:天真可爱,善于动脑;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2、如何正确地评价孔子?(文章结尾写孔子“不能决也”,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两小孩并无讽刺之意。
再说,许多自然现象,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普通的科学常识,但是在古代,由于科学不发达,却是难以解开的谜。
3、课本剧表演:三位学生表演课文内容,其余同学穿越时空隧道对他们三人对话,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设计意图】教学中为体现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落实,精心组织“如何正确地评价孔子”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热烈的讨论之中使学生悟出“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等道理。
当然两小儿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课堂表演,将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是对学生本课学习效果的检验。
六、总结学法,自主构建,悟道学法
1、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学习这篇文言文是采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学生讨论。
2、播放课件,反反复复读课文,认认真真看注释,仔仔细细找答案,辩论辩论表此情,交流交流明道理。
【设计意图】授之以渔。
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要读通、读懂、明理。
七、巧设作业,拓展延伸,发展个性
同学们,通过读、看、找、辩,理解了课文内容。
下面老师设计了几个作业,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选择地做。
1、排练课本剧《新编两小儿辩日》:现代少年穿越时空隧道,遇两小儿辩日,两小儿请少年裁决……
2、给两小儿写信,告诉他们所争辩问题的答案以及当今科技发展的状况……
3、收集与太阳有关的资料,举办“你对太阳知多少”的班队活动。
4、写读后感:读《两小儿辩日》后想到的。
【设计意图】将学生由课本引向课外,由理论到实践。
同时也注意到要求的人文性。
教学反思:
本教案设计,自我感觉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观点新
《两小儿辩日》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二篇文言文,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事物,为此,我深入地学习了新的课程标准,领会教材安排文言文的目的只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
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反复诵读课文,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根据注释理解文章。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等道理。
整个目标以读为主,注重整体理解,让学生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古文的韵味,以读促理解,从而明理。
不在“之乎者也”等字词或语法上纠缠,而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并将为一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设计中。
2、方法新
设计中,时刻以新课程和精神和教学目标为指导,加强教师、学生、文本的联系,强化师生互动、生生的互动,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
不难看出,在此过程中,朗读被提到很高的地位。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读得多了,熟了,自然会理解内容,悟通道理。
但又不是让学生有口无心地跟着教师读,而是让学生带着竞争性、带着表演欲去读,读的要求是渐次提高的。
再者,辩论、课本剧的表演,也是本设计的亮点。
它们是学生朗读、理解效果的体现,也是促进学生朗读好,理解好课文,提高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
在课本剧的表演中,又不是纯课文内容的再现,而是安排了同学们与两小儿的对话,使学生了兴奋的状态下,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极富个性的独特理解。
3、手段新
在本设计中,从头至尾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课堂的效率,更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本文中学生理解的难点是为何“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和“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两小儿视觉和触觉的错误,只凭教师口头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有比较直观的认识的,为此设计了“错觉演示”和“太阳辐射”演示动画,让学生通过形象的画面,得到理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