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的守护天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业的守护天使

曾经的西德首富弗里德里希·弗利克(Friedrich Flick,1883年-1972年,以下称“弗里德里希”),在二战前后两次乘势而起,累积了巨额财富。弗里德里希身为德国工业巨头弗利克有限合伙公司(Flick KG)的创始人及控股股东,一战前便走上非同凡响同时饱受争议的事业之路。弗利克家族旗下业务涵盖从原材料至终端产品的钢铁全产业链:煤炭、生铁、轧钢机、轮框、铁道车厢,以及大炮、弹药、装甲车和飞机等军火产品。

20世纪的德国经济几经起伏,造就了诸多传奇的工业家族。钢铁行业的克虏伯(Krupp)家族与弗利克(Flick)家族、通讯及电子行业的西门子(Siemens)家族、纺织及汽车行业的匡特(Quandt)家族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弗利克家族的命运更与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国运密切相连。

一战后,第一代(G1)弗里德里希东山再起,在儿子、第二代(G2)弗里德里希·卡尔·弗利克博士(Friedrich Karl Flick,以下称“卡尔”)的协助下,将家族商业帝国扩展到超越战前的规模,直至成为奔驰和奥迪的大股东。到了上世纪1980年代,G2卡尔却将所有家族实业企业出售,并移居至奥地利,成为当时的奥地利首富。

斗转星移,如今弗利克家族已传承至第三代,G2卡尔2006年去世,他的遗孀英格莉德夫人(Ingrid)及一对双胞胎子女通过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FO)来管理家族财富。根据奥地利《趋势》杂志(Trend Magazine)及《新闻报》2014年报道,弗利克家族以约69亿欧元净资产位居奥地利富豪榜第三位。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家族办公室课题组2015年暑期调研了总部位于维也纳的弗利克家族办公室。弗利克私人基金会执行董事会主席唐娜泰拉·切卡雷利博士(Donatella Ceccarelli)与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康拉德·克罗勒博士(Dr.Konrad Gröller)向我们展示了弗利克FO的独特定位及治理结构:弗利克

私人基金会承担起家族财富管理及传承之责,弗利克FO通过清晰的治理设计及明确的投资目标有效地消除了各种利益冲突。

中国多数家族企业正处于行业剧变及世代交接的关键时刻,预计将有超过半数的家族最终将出售实业企业的控股权。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代际传承是家族最为敏感及脆弱的时刻,出售企业后家族将何去何从?弗利克家族基金会为中国家族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范例,展示了如何设计并运营一家环伺家族左右的得力FO。

一、第一代:德意志钢铁帝国

从默默无闻的文员到二战前德国最为成功的实业家之一,弗里德里希·弗利克在剧变的年代充分展示出企业领袖的特质:把握一切潜在商业机会的敏锐嗅觉,在政商两界长袖善舞的出众社交,以及在社会剧变中屹立不倒的政治智慧。

G1弗里德里希1883年出生于德国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农民家庭。由于父亲身处采矿业,他16岁时便对钢铁行业产生了兴趣。他完成兵役后投身商界,首先在当地的Bremerhütte铁矿石加工厂谋得一份文职,5年后(1913年)加入一家名为Menden & Schwerte的钢铁企业。毕业后短短8年间,他已经开始在德国钢铁行业崭露头角,成为历史悠久的Charlottenhütte钢铁公司董事会成员。在随后的日子里,弗里德里希耐心收购Charlottenhütte的股票,最终成为其最大股东及CEO。

1918年,弗里德里希的个人财富由500万马克增长到950万马克,旗下资产包括铁路设备生产商—齐根铁路用品公司(Siegener Eisenbahnbedarf)。此时,在上西里西亚地区(UpperSilesia)小试牛刀的弗利克汇集了所有区域性钢铁康采恩(Konzern)的条件,在短短3年内大肆收购铸铁厂、采矿厂及钢铁厂等上下游企业。

上世纪1920年代,弗里德里希大展身手,先是收购Bismarckhütte公司,之后将卡托维兹股份公司(Kattowitzer)的采矿和冶金业务与上西里西亚地区钢铁行业公司(OberschlesischeEisenindustrie)合并,通过设计精良的金字塔股权结构,在确保控制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撬动资金。

1923年,弗里德里希获得了莱茵-易北河联盟集团(Rhein-Elbe-Union)的部分股份,该集团是德国最大的钢铁托拉斯—联合钢铁公司(Vereinigte Stahlwerke,VSt)的最大股东。联合钢铁公司最早由两名工业大亨阿尔伯特·沃格勒(Albert Vogler)和弗里兹·蒂森(Fritz Thyssen)于1926年创办,他们将四家大型钢铁康采恩合并为一家价值8亿马克的巨无霸,掌控了德国钢铁的生产、销售及定价。通过这些令人瞩目的大型交易,弗里德里希在德国政商两界的声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弗里德里希对社会剧变非常敏锐,决策果断,执行力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给联合钢铁公司以沉重打击,弗里德里希以钢铁行业对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为由,说服当时的帝国政府收购联合钢铁的股权,同时将其他资产重组至自己的控股公司名下。

1932 -1938年,军备扩张使德国重工业产值在短短几年内增长了200%。弗里德里希于1937年成立的弗利克有限公司(Flick KG),产能跻身德国三大钢铁巨头之列(另外两家为克虏伯及已部分国有化的联合钢铁)。二战德军占据法国时期,弗利克将法国洛林地区的Rombach钢铁厂纳入囊中。

1941年的一份钢铁行业报告指出,弗利克康采恩的产量为249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2%,超越克虏伯成为德国产量最高的私人钢铁企业,仅次于集体所有的联合钢铁,从而成为德国军队最大的钢铁及武器供应商之一。

二、第二代:卷土重来的战后实业家

二战后,盟军认为德国实业家对纳粹的崛起负有重大责任,弗里德里希也未能幸免,在纽伦堡审判中被判7年徒刑,但由于表现良好提前4年获释。德国新政权对战前的大型工业集团进行拆分,弗利克公司位于东德的资产半数以上被国有化,而占据西德的盟军则强迫弗里德里希出售旗下的钢铁或煤炭企业,不得己,弗里德里希选择出售其煤炭资产。

不过,早在二战之前,弗里德里希就已将家族控股公司股权转移给其两个儿子(图1)。弗利克有三个儿子:长子奥托-恩斯特(Otto-Ernst,1916-1974年)、次子鲁道夫(Rudolf,1920-1941年)及三子弗里德里希·卡尔(Friedrich Karl,1927-2006年)。因为次子鲁道夫英年早逝,弗里德里希将控股公司90%的股权转让给长子和三子,自己仅持有剩余的10%。

弗利克公司最终存活下来,仍然控制着钢铁业务。虽然二战后失去了3/4的家族资产,但弗利克家族利用出售煤炭业务获得的4500万美元现金,大肆收购战后被严重低估的其他工业集团股份,由此进入了造纸、化学、化纤及汽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