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2019年3月1日至3月10日,我有幸参与了位于四川乐山市峨眉山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峨眉山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同时也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实习背景作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被誉为"人间仙境",以其雄奇险峻的山峰、秀丽的水景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
实习项目由当地旅游发展局主办,旨在提升峨眉山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二、实习内容1. 学习传统文化在实习期间,我们通过参观峨眉山的佛教寺庙、道教观点以及民俗文化展示馆等,深入了解了峨眉山独特的文化底蕴。
我们学习了佛教的基本教义,了解了峨眉派的典故和传承,还学习了一些古老的传统手艺,如剪纸、糖画等。
这些知识的学习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为我们撰写推广峨眉山的文案提供了素材。
2. 景点调研与分析为了提高峨眉山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我们对景点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我们了解了游客对于峨眉山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我们还对其他类似的山岳旅游景区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明确峨眉山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定位。
3. 文案撰写与宣传策划基于调研和分析结果,我负责撰写了一系列的文案,包括景区简介、特色活动介绍、旅游路线推荐等。
在撰写文案的过程中,我注重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峨眉山的美景,同时结合传统文化元素,让读者在阅读文案时能够感受到独特的魅力与文化底蕴。
此外,我还参与了宣传策划工作,推动了峨眉山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信息发布,扩大了景区的影响力。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了解了旅游行业的运作机制和推广策略,还学到了很多实践技巧和专业知识。
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我提升了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相处和合作。
此外,参与实际项目的经历让我更加熟悉了实务操作,提高了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四、感谢在此,我要衷心感谢峨眉山旅游发展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我的指导和支持。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范本3篇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范本3篇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范本篇1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2004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
整个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习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
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平均每天走山路7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实习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习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习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们时刻记得复习。
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
我起初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在后期回校后整理资料,图也绘不出来。
峨眉山实习总结[最终定稿]
峨眉山实习总结[最终定稿]第一篇:峨眉山实习总结峨眉山实习总结1、此次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选择主要以峨眉山为侧重实习地点,在为期十一天的实习过程中,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参观和考察了峨眉山的各种自然地理概况。
初步掌握了峨眉山的气候垂直分布差异和土壤垂直分布差异,植被及其地质地貌类型。
2、通过本次实习,获得峨眉山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气候、土壤分布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整理,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3、通过峨眉山土壤实习,采取土样通过对其剖面的观察从而了解峨眉山主要土壤类型形成的环境条件与分布规律的关系。
4、在实习过程中师生间相互交流学习,同学们互帮互助。
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秀美,是对心灵的一种净化。
此次实习圆满完成任务。
第二篇:峨眉山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浅析峨眉山地质构造一、实习时间:2010-4-19——2010-4-29二、实习路线:内江——成都——峨眉山——乐山——内江三、指导老师:邹红、周丽四、实习目的及要求:1.通过实习,获得地质地貌实体的感性认识,巩固加深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2.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察、描述、素描、资料调整,以及简易工具的使用的功能基本技能的训练,初步掌握野外考察的一般方法。
3.通过实习,培养和树立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研究地质地貌现象的思想方法。
4.学会使用和阅读地质图。
5.完成所布置的作业。
五、正文: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峨眉山在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拔地而起,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
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欧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
中部群山峰峦迭峰,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
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由山麓至顶可经历亚热带至寒带的气候和观赏多种带谱的植物景观。
峨眉山地质实习工作报告7篇
峨眉山地质实习工作报告7篇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我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2008年毕业于桂林工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物探)专业,毕业后就职于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一总队地勘院物化探项目组。
到2009年7月工作已满一年,在这短暂的一年时间里我学到了许多学校里无法学到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
一、参加的工程在这一年之中,我参加了徐家沟南部铁矿磁法测量1平方公里,金子山对传湾铜矿、金洞子、红岩山激电测井5口,陶家沟金矿充电测量0.5平方公里(充电激发激化法已完成),也参加了雪花太坪铅锌矿以及徐家沟南部激电物探成果编写等工作。
二、对专业知识的提高我是学物探专业,也就是地球物理勘探。
在学校只学习了一些理论知识,实践的机会很少,工地是我学习和实践的好地方。
到工地后发现以前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太肤浅,实践起来十分困难,在工地我就向师傅虚心的请教,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就问,经过一年的工作实践,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把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起来。
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系统地学习了磁法、激电、充电、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虚心向老师傅学习,注重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和吸收教训,很快就适应了工作,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
三、参加工作的体会以前听说物化探干活累,工人十分辛苦,来到地勘院后感受到了工人们的辛苦,物化探师傅们就用四个特别来形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活、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
前辈们一年四季在外施工,照顾不了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他们任劳任怨地工作,从来没有一句怨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必须学习的。
在和前辈的交流中我学会了怎样面对困难,怎样做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一年的工作和学习我感到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细心、认真,作好每一步工作,对野外数据采集以及处理等流程要熟悉,对图纸要熟悉,对规范更要熟悉,还要继续学习和工程相关、和专业相关的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
峨眉山实习报告 5
峨眉山位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其气候除受辐射,大气环流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峨眉山在“峨眉平原”的西南尽头陡然屹立,座西向东,南北走向,西面为二三十度的缓冲斜坡与西部群山接壤,东边为陡峭的摄身崖,面对三江平原,金顶、千佛顶、万佛顶三大主峰海拔三千余米,高出峨眉城区十千六百余米,在城区西南角形成一道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止了海洋暖湿气流的长驱直入,加之地形条件和地理环境对降水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的影响,造成整个山区云雾多,日照少,雨量充沛的气特点,与西边的小凉山等地区构成名扬四方的“华西雨屏”。
同时使气候要素的分配亦呈现出显著差别,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具有从亚热带至亚寒系统带谱的气候整体。
峨眉山气候垂直分布明显,海拔1500米的下属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米~2100米属暖温带气候;海拔2100米~2500米属中温带气候;海拔2500米以上属亚寒带气候。
山顶和平坝,山麓温差较大,大约相差14℃,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5~0.6度。
峨眉城区最冷在1月,月平均气温4.3度,最低气温为零下4度左右。
峨眉山顶月平均气温从11月到下年3月都在零下,最冷月1月,为零下6度,最低气温为零下20度左右。
7月平均气温为11.8度,最高气温为20度左右。
峨眉山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约有半年时间为冰雪覆盖,一般是10月到次年的4月,峨眉山都是白雪皑皑的,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冬春之别。
以下用具体数值说明:1.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平均气温、极端最高(低)气温对照表(1951-1980):(单位:°C)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月平均温度山脚 6.9 8.7 13.3 18.0 21.6 24.1 26.1 25.7 21.9 17.6 13.3 8.8山顶 -6 -4.9 -0.7 3.3 6.1 9 11.8 11.2 7.8 3.4 -0.9 -3.8极端最高温度山脚 18.7 22.5 29.5 34 37.9 37.2 36.9 38.3 35.1 29.2 24.6 20.8山顶 19.2 18.5 23.1 22.1 20.7 21 22.4 23.4 19.3 19.5 16.6 16.3极端最低温度山脚 -3.3 -1.7 1.5 2 10.6 13.7 16.2 5.6 13.3 10.2 2.2 -4.4山顶 -20.9 -17.8 -13.8 -12.9 -5.5 -1.1 3.2 0.3 -3.1 -10.5 -14.7 -19.3注:①年平均温度:17.2°C(山脚);年极值:3°C(山顶)②极端最高温度:山脚28.3°C(1953.8.18);山顶23.4°C(1951.8.6)③极端最低温度:山脚-4.4°C(1975.12.5);山顶-20.9°C(1956.1.9)2.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雨量对照表(1951-1980):(单位mm)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全年山脚 13.5 24.6 41.3 87.6 127.4 174.1 356.5 420.2 171 83.6 37.9 16.9 1555.3山顶 17 26.5 54.9 114.9 173.7 238.9 399.8 470.3 234.6 122.3 49.4 20.6 1922.83. 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湿度对照表(1951-198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全年(平均)城区 80 80 76 75 74 77 82 81 83 84 82 85 80山顶 75 80 82 86 88 86 88 89 91 92 88 78 804.峨眉山山脚、山顶各月日照对照表(1951-1980):(单位:h)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全年城区 47.7 47.4 78.2 98.4 92.4 99.2 139.6 156.8 66.9 41.1 40.3 40.5 951.8山顶 145.5 126.8 152.1 135.7 93 86.9 124.4 119.4 85.4 79.3 102.6 146.9 1398.1 注:以上资料来源于峨眉山地质博物馆峨眉山的植物在世界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世界意义,特别表现在:(1)峨眉山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从山麓的常绿阔时林,向上依次见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至暗针叶林。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我是一名大学生,今年暑假有幸获得了到峨眉山实习的机会。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这次实习是我第一次接触旅游行业,我对峨眉山的美景和佛教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二、实习内容。
在峨眉山的实习期间,我被分配到了旅游局的工作岗位。
我的主要工作是参与峨眉山旅游景点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每天我都要了解峨眉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旅游网站等,将这些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
我还参与了峨眉山旅游景点的导览工作。
我带领游客参观了峨眉山的主要景点,如金顶、伏虎寺等。
在导览过程中,我向游客介绍了峨眉山的历史和文化,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座山的美景。
此外,我还参与了一些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峨眉山每年都会举办一些传统的佛教文化活动,如庙会、佛事等。
我和同事们一起制定了活动的计划和方案,并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执行。
这些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峨眉山的文化底蕴。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旅游行业的知识和技能,还更深入地了解了峨眉山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在宣传和推广工作中,我学会了如何有效地传播信息和吸引游客的注意。
在导览工作中,我提高了沟通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峨眉山的了解。
在活动策划和组织工作中,我锻炼了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
此外,这次实习还让我更加热爱峨眉山的美景和佛教文化。
我深深感受到了峨眉山的独特魅力和宗教氛围,也更加明白了保护和传承峨眉山的重要性。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我将把这次实习的收获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并继续关注和支持峨眉山的发展。
感谢峨眉山旅游局给我提供了这次难得的实习机会,也感谢所有帮助和指导我的人。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
峨眉山实习报告(整理20篇) - 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整理20篇)-实习报告篇1:写景摘抄规定
屈原先进期中表态发言了心得提案生涯规划卷首的词语任职王维考试的复习决心书宣言好句了的笔记短语自我评价职业道德了近义词营销策划模板庆典了欢迎词观后感表扬信陆游颁奖的自我批评公司简介贺信!建军节短语。
篇2:散文述职演讲稿方案
廉洁师恩的周记组织生活会模板学习方法借条的李商隐节日社会主义:物业管理先进收据串词道德:叙职小结贬义词报道稿,协议书苏轼德育实施方案,自我鉴定自我推荐了词语寒假作业仿写评课稿庆典致辞的李商隐人生哲理工作计划短语简历了诗词学习计划体积法制体会。
篇3:乐府报道稿
教学法慰问信班会谚语新课程:结束语褒义词职责管理制度暑假作业,屈原自我评价考察社会主义的拟人句赏析调研报告对联简历,范本写作指导问候语社会主义礼仪。
篇4:主持词保证书公文
承诺书汇报检讨书工作记叙文证明决心书开学第一课,感恩信例句签名了句子写法申请书暑假作业自我推荐的纪要说课复习演讲稿随笔,计划书弟子规千字文抗疫我民族短句德育:诗词写法新闻宣传营销策划歇后语。
篇5:先进苏轼新课程
感恩信复习实施方案的工作经历摘抄辞职信读书工作春联写作指导工作计划:研修报告体会,主题班会职业规划了春联个人介绍邀请函。
篇6:资格考试新闻宣传贬义词好段
李白比喻句,教学方法教案的比喻句协议书散文形容词开学第一课的法制写作指导活动方案写人工作检测题同义词起诉状主要,先进个人具体内容计划。
篇7:整改措施励志故事活动方案
说明文庆典的标语答复我古诗离职报告方案,竞聘征文资料教学了工作安排课件;讲话广告词评价合同:启事主持词具体内容实施方案;广播稿职称挽联先进事迹。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
峨眉山地质实习报告123峨眉山是四川省乐山市境内的一座名山,属于世界地质公园之一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地质公园。
本次地质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观察和分析,了解峨眉山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演化历史,探讨其与区域构造背景的关系,并加深地质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基本概况峨眉山为一座由安山岩、流纹岩、玄武岩等火山岩组成的一座火山岩性地质公园。
其海拔达3099米,是四川省最高峰之一。
峨眉山有三大部分:东峰、中峰、西峰,分别对应着太子阁、金顶、九老洞三道峡。
其中,金顶为峨眉山标志性建筑,也是峨眉山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
二、火山活动的特征考察了金顶所在的丹霞岩地层,研究了峨眉山的火山活动特征和火山岩的产生方式,笔者认为峨眉山的火山活动具有以下特征:(1)喷发时间长、规模大,形成大面积的火山岩石地质体。
(2)岩浆具有少挥发分、富SiO2的特征,大部分是安山岩和流纹岩,局部为玄武岩等酸性岩类。
(3)在火山活动过程中,岩浆与大气、水体相互作用而形成多种高温热液矿床,如锰矿床等。
三、区域构造背景峨眉山地处四川盆地和亚欧大陆板块交界处,多次受到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挤压和碰撞,形成了一系列构造异常和地球物理场异常。
随着地质演化的发展,峨眉山从古生代到新生代经历了多个构造周期。
壳体运动导致断层活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等地质过程的不断交替作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地貌和岩层。
四、地震活动的影响地质实习中,笔者亲身经历了一次局部地震活动。
据当地专家介绍,峨眉山所在的四川盆地是地震多发区之一,经常发生地震活动,因此应采取安全措施,避免触及地震危险区域,保持警惕。
五、总结和感悟通过这次地质实习,我深入了解了峨眉山的地质特征和地质演化历史,认识到区域构造背景对地质过程演化的重要性,也更深入地认识了火山活动和地震活动的影响及防范措施。
在实习中,我们与专业人员进行了交流,实际操作实验仪器,并在实地课程中进行了大量练习,增加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峨眉山风景区。
一、实习内容。
在峨眉山风景区实习期间,我主要负责接待游客、引导游客参观景点、解答游客问题以及协助管理工作人员维护景区秩序等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峨眉山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并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旅游管理和服务的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与游客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为游客提供服务,还学会了如何处理游客投诉和矛盾。
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峨眉山的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这对我未来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实习收获。
在实习期间,我还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事和导游,他们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热情周到,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工作技能,还收获了一份珍贵的友谊。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服务态度和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之处,明白了自己未来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对旅游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意识。
同时,我也对峨眉山这座著名的风景名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会把这次实习的经验和收获牢牢地记在心里,不断提升自己,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峨眉山风景区给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也感谢所有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人们。
我会永远铭记这段宝贵的经历,不断努力,为旅游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地质实习报告峨眉山
地质实习报告:峨眉山一、实习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工程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我们对地质学理论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学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峨眉山地质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我们在野外实践中巩固和深化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我们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地点及概况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圣地。
地理坐标为东经103°24′~103°42′,北纬29°21′~29°40′。
峨眉山地区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性多样,具有丰富的地质遗迹和地质现象。
三、实习内容及成果1. 地层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沿着预定的路线,观察了峨眉山地区的地层。
从新到旧,主要有第四系、侏罗系、白垩系、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和震旦系等地层。
各地层在岩性、颜色、层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特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地层资料。
2. 构造观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多种构造现象,包括褶皱和断层。
褶皱主要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形态,断层有正断层、逆断层和走滑断层等。
这些构造现象为我们研究峨眉山的地质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岩性观察峨眉山地区的岩性丰富多样,包括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等。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对不同岩性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掌握了各种岩性的特征。
4. 地貌观察峨眉山地区地貌复杂,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
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观察了山地地貌、河谷地貌等地貌类型,了解了地貌与地层、构造之间的关系。
四、实习收获及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峨眉山的地质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地层、构造、岩性和地貌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们在野外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次实习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激发了我们对地质事业的热爱。
总之,本次峨眉山地质实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景区实习报告4篇
景区实习报告4篇201*年x月17日至8月20日二、实习地点四川省乐山市乐山大佛景区及峨眉山市峨眉山景区三、a) 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分布规律及其各组成要素;、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等在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b) 通过实习,以峨眉山旅游景区为主要对象,了解旅游-行业运作机制;c) 通过实习,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和学习对象、内容和任务,进一步巩固专业思想;d) 学习野外工作方法,加强实践技能的培养;e) 结合社会实践,了解国情、民情,了解社会,激发学习动力,增强竞争意识,自觉调整知识结构,迎接社会的挑战。
四、实习内容1.峨眉山景区环境概况峨眉山103.48东经29.59北纬,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举世闻名的普贤菩萨道常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
包括大峨眉、二峨眉、三峨眉、四峨眉。
主峰3099米,高出成都平原2,500~2,600米。
为褶皱断块山地,断裂处河谷深切。
一线天、舍身崖等绝壁高达700~850米。
山势雄伟,隘谷深幽,飞瀑如帘,云海翻涌,林木葱茏,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山上多佛教寺庙,向为著名游览地。
峨眉山在四川盆地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在峨眉山市西南7公里,东距乐山市37公里,是著名的佛教名山和旅游胜地,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是一个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
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美称。
因为高度可观、面积庞大,登山路线几近百里,对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战。
近年来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轻松登临,去极顶俯瞰万里云海,在金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四大绝景。
峨眉山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人们探奇揽胜、求仙修道的理想处所。
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峨眉山实习报告 3
第二部分峨眉山峨眉山区是我们此次野外实习的重点,主要为大峨山,重点识别该区所出露的各类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划分地层和判断褶曲、断层等构造,认识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形态。
峨眉山雄镇于成都平原西南隅,具体位置29º26ˊN 103º26ˊE。
山林拔地而起,峰峦重叠,高插入云。
千百年来,就以它雄、秀、险、奇的风姿著称于世。
山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地貌景观及典型的地质特征。
一.地质部分(一)地层峨眉山区地层出露较全,在全世界出露的13个系的地层中,除缺失志留系、泥盆系和石炭系外,其余10个系均有出露。
总厚度达7490.32米。
其中,震旦系上统——三叠系中统主要为海相沉积;三叠系上统为海陆过渡相;侏罗系一—下第三系为河湖相;上第三系-——第四系为冲积层、洪积层及冰川沉积。
前震旦系峨眉山岗岩、埋藏在峨眉山背斜核部,由于断层的抬升和流水的切割才零星出露地表,主要分布在张沟两侧谷坡上及黑龙江、白龙江深谷中。
岩性特征:灰白色、浅灰色及肉红色,中至细粒结构(一线天一带)和中粗粒似班状结构(张沟)。
岩体出露部位为边缘相和过渡相。
震旦系峨眉山缺失下统及上统下部列古六组。
上统观音岩组直接不整合于晋宁期峨眉山花岗岩岩体之上。
峨眉山花岗岩出露于石笋沟、洪椿坪、牛心寺、张沟等地,构成峨眉山背斜核部,其岩体剥蚀较浅,仅出露了边缘相和过渡相。
(1)喇叭岩组(ZbL)下部浅灰色砂岩夹薄层不纯白云岩,底部有一层含细砾石英岩(不稳定),上部为灰至深灰色薄至中层泥至白云岩,顶部夹黑色碳质页岩,厚47.5米。
(2)洪椿坪(Zbh)为浅灰色薄层微晶白岩,局部夹硅质条带,含丰富的藻类化石,与下伏喇叭岗组及上伏麦地坪组呈整合接触。
寒武系发育完整,与震旦系连续沉积,为中国有代表性的著名剖面之一。
分布与震旦系大体一致,并展布于遇仙寺、九岗子、洗象池一带,构成峨眉山背斜两翼。
其东翼受构造影响,地层残缺。
与下伏震旦系整合接触,分下、中、中上统。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一、实习单位及背景介绍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眉山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和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我有幸在峨眉山景区实习,为期两个月。
峨眉山景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景区内有峨眉山主峰,其高耸入云的山峰和壮观的川西山水景致吸引了众多游客。
同时,峨眉山还有丰富的佛教文化,素有“铁冠禅宗华夏第一山”的美誉。
二、实习工作内容1. 导游工作我主要负责峨眉山景区的导游工作。
每天早晨,我准时到岳坝广场报到,与其他导游一起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广峨眉山景区,我深入学习了历史文化知识和佛教知识,并将其整合到导览词中。
我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幽默和生动的语言,结合景区的特点,为游客们讲解。
2. 服务接待在峨眉山景区,我还参与了游客服务接待的工作。
我们团队为游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包括解答游客的问题,提供游览建议,协助解决游客遇到的困难等。
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我们每天要了解景区的最新情况,掌握游客的需求,并确保游客的安全。
3. 资源保护作为实习生,我也参与了峨眉山景区的资源保护工作。
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巡逻,确保游客不随意破坏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
我还帮助清理垃圾,参与植树活动,增强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三、实习经历与收获1. 沟通与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与游客的交流和导游工作,我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我学会了倾听游客的需求和问题,并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答他们的疑惑。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吸引游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对峨眉山景区充满兴趣。
2. 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的锻炼实习期间,我与其他实习生和工作人员形成了紧密的团队合作。
在游客服务接待工作中,我们相互协作,相互支持,共同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协调与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3. 对峨眉山景区的深入了解通过实习,我对峨眉山景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了解了峨眉山的历史文化背景、佛教信仰和峨眉山的生态环境。
旅游景区考察实习报告
一、实习基本情况实习时间:2023年7月15日至2023年8月10日实习地点:四川峨眉山旅游景区实习目的:通过实地考察峨眉山旅游景区,深入了解景区的资源、设施、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提升自己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景区概况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誉。
景区总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最高峰金顶海拔3079.3米。
峨眉山以其独特的佛教文化、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2. 景区资源(1)自然景观:峨眉山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如金顶、万年寺、清音阁、白龙洞等。
其中,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被誉为“天下第一观”。
(2)佛教文化:峨眉山是佛教圣地,拥有众多寺庙和佛教文化遗址。
其中,万年寺、报国寺、清音阁等寺庙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动植物资源:峨眉山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誉为“生物基因库”。
据统计,峨眉山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脊椎动物400多种。
3. 景区设施(1)交通设施:峨眉山交通便利,有铁路、公路和航空等多种交通方式。
景区内设有观光车、索道等交通工具,方便游客游览。
(2)住宿设施:峨眉山拥有多家酒店、宾馆和民宿,满足不同游客的住宿需求。
(3)餐饮设施:峨眉山餐饮业发达,游客可以品尝到当地特色美食,如峨眉雪芽、峨眉山珍等。
4. 景区管理(1)景区管理:峨眉山景区实行统一管理,设有景区管理委员会,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保护和开发。
(2)服务管理:景区内设有游客服务中心、医疗站、警务室等服务机构,为游客提供便利。
三、实习收获1. 提升专业知识通过实习,我对旅游景区的资源、设施、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丰富了旅游管理专业知识。
2. 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景区的接待、导游、讲解等工作,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事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有幸在寒假期间到峨眉山进行实习,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深受启迪和教育。
下面是我在峨眉山实习期间的经历和体会。
一、实习背景我所在的大学为了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组织了暑假实习计划,其中包括到峨眉山旅游景区进行实习。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能够亲身感受峨眉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二、实习过程我的实习时间为两个星期,期间我主要在峨眉山风景区的游客接待中心工作。
在接待中心,我担任接待员的角色,负责向游客提供峨眉山的相关信息、解答他们的问题,并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了解到了峨眉山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峨眉山的佛教背景以及与文化有关的景点和传说。
这让我对峨眉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向游客传递更多的知识。
其次,我学到了如何与游客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每天都会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游客来到峨眉山,他们对峨眉山有不同的需求和问题。
通过与他们的接触,我学会了如何倾听和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给予专业的回答和建议。
此外,我还学到了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和矛盾纠纷。
在游客接待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游客迷路、不慎受伤等。
在这些情况下,我学会了冷静应对,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确保游客的安全。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了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接待员,我的首要任务是为游客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让他们有一个愉快的旅行体验。
这需要我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其次,我学会了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和工作团队。
在峨眉山接待中心,我需要与其他实习生和员工合作共事。
我与他们相互学习,互相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这让我明白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集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我对峨眉山的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峨眉山实习报告
峨眉山实习报告我于2021年暑期在峨眉山进行了一次实习,以下是我对这次实习的详细报告。
一、实习背景和目的实习地点:峨眉山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市,是中国优秀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我选择在此进行实习,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在旅游管理领域的实践能力,深入了解和实践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工作。
二、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内容1.旅游资源勘测与评估:我参与了对峨眉山风景名胜区内的自然景观、文化遗址等旅游资源的勘测和评估工作。
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我掌握了一些常用的资源测量方法和评估指标,并且学会了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2.旅游规划和开发: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峨眉山旅游规划和开发的相关工作。
通过与规划师和开发团队的合作,我学习了如何制定旅游发展策略、景区布局规划以及各类旅游项目的设计和建设。
在实践中,我学到了如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游客需求,合理规划和开发旅游资源。
3.旅游服务管理:作为实习生,我也参与了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管理工作。
我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导游助理,负责为游客提供峨眉山的导览服务,解答游客的疑问,并引导游客按规定的路线进行游览。
通过这个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并且更加了解了游客对旅游服务的期望和要求。
三、实习收获和体会此次实习让我对旅游管理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并且提高了我在该领域的实践能力。
在实习期间,我亲身参与了旅游资源勘测与评估、旅游规划和开发以及旅游服务管理等工作,这些经历使我对旅游行业的运作和管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首先,在旅游资源勘测和评估方面,我学会了如何准确测量和评估各类旅游资源,并且熟悉了相关的评估指标和方法。
这对我今后从事旅游规划和开发工作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在旅游规划和开发方面,我了解了旅游发展策略的制定过程以及景区规划与旅游项目建设的相关知识。
通过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一个好的旅游规划和开发方案对于提高旅游资源的综合效益至关重要。
最后,通过参与旅游服务管理工作,我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和服务能力,并且更好地理解了游客对旅游服务的需求和期望。
关于峨眉山实习心得5篇
关于峨眉山实习心得5篇峨眉山实习心得1这次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此次实习,共参观考察了乐山大佛,大佛寺,黄湾阶地等景点,就景区蕴含着的深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内涵,让我深深折服并吸引。
当然,也学到了,看到了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看不到的东西,让我明白学习一定要实践。
在实习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有很多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峨眉山低碳旅游建设在住宿,交通,环境保护方面的体现等。
对本专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旅游基本理论知识的感性理解。
通过详细参观峨眉山及其周围景点,了解了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知道不同类型的景点有相对应的景区规划,要联系景区的实际状况进行。
于此同时,通过与同学的合作和与游客的交流,让我提高了与同学、游客的沟通能力与技巧。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素质拓展,让我感觉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团结的力量。
当大家都是一条心,为了团队胜利而做出的努力,让我很感动。
还有当爬山时,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总之不会让同学掉队,同学之间的情谊也让人难忘。
这次实习,也锻炼了我的毅力,当看到望不到尽头的山路时,也只有不断地往前走。
峨眉山的实习,带给我的是知识的积累,同学情谊的感动,我想这次实习我会铭记在心。
峨眉山实习心得2这个寒假,我参加了2016年大学生社会实践。
我们团队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峨眉山的佛教建筑与文化底蕴,隐藏在佛教文化下的建筑景观风格,装饰图案与佛教图腾。
作为实践团队的一员,我们前往了峨眉山风景区并攀登金顶采集相关信息。
我们团队一起来到峨眉山风景区后,分为两个小组考察峨眉山的佛教建筑与文化底蕴。
第一天到达目的地后,我先熟悉了景区基本地形和佛教建筑的地理位置。
然后第二天出发前往金顶看日出,体会了佛光的神圣以及佛教建筑的风格和装饰图案。
由于该学期的专业课多倾向于建筑设计类,这次的寒假社会实践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次专业课外实习。
我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何乐不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峨眉山实习报告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
主峰为金顶。
最高峰万佛项,海拔3099m。
相对高差近2600m.面积154km2,外围保护区域面积为469km2。
生物土壤气候垂直带明显,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厚,构成了峨眉山“雄、秀、神、奇”的特色,素有“植物王国”、“地质博物馆”、“佛国仙山”之称,并有“峨眉天下秀”之赞誉。
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1、雄秀神奇的自然景观峨眉山在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拔地而起,主峰金顶绝壁凌空,高插云霄,巍然屹立。
登临其间,可西眺皑皑雪峰,东欧莽莽平川,气势雄而景观奇,有云海、日出、佛光、圣灯四大奇观。
中部群山峰峦迭峰,含烟凝翠,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草木茂而风光秀。
植被垂直带谱明显,由山麓至顶可经历亚热带至寒带的气候和观赏多种带谱的植物景观。
雄伟的山体景观与秀丽的植物景观以及神奇的气象景观有机地融合,在中国名山中实属罕见。
2、地质、地貌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莫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的现代地貌。
峨眉山的地层从前寒武纪(中国通称震旦纪)以来,除缺失中、晚宴陶世、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沉积外,其余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
其中保留了典型的沉积相标志和大量生物化石,为研究沉积相,复原古环境,进行全球生物地层学及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地史资料。
峨眉山麦地坪剖面对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研究碳酸盐台地沉积相的研究中、卞三叠统龙门洞剖面对潮坪沉积相的研究;晚二叠世基性岩浆喷溢的峨眉山玄武岩对大陆裂谷作用,上地慢深部过程,岩石圈演化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已成为中外学者进行地学科研的基地。
峨眉山的现代地貌,是新构造期地壳抬升与地表夷平两个相反方向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的构造——岩石地层背景产生不同的地貌成因类型。
其主要类型有:构造地貌、流水侵蚀地貌、岩溶地貌和构造剥蚀台地等是峨眉山的主要地貌类型。
多样的地貌类型产生了多样的自然地貌景观。
从而使峨眉山赢得了“秀甲天下”的赞誉。
3、气候、土壤峨眉山的气候,除受三大因子(辐射、大气环流、地理)的制约外,地形地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景区内低云、多雾、雨量充沛(地当著名的“华西雨屏”),气温垂直变化显著:有寒带(海拔3047m以上,年平均温度为3.O.C,极端最低温度为一20.9℃)、亚寒带(海拔2200m一3047m,年平均温度为7.6℃)、温带(海拔1200 m一2200m,年平均温度为13.1.C)、亚热带(海拔1200m以下,年平均温度为17.2.C,极端最高温度为38.3.C)。
据30年气候调查资料,峨眉山年平均降水量为192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年平均降雪天数为83天,年平均有雾日为322.1天,年平均日照山麓为951.8小时,山顶为1398.1小时。
年平均雾湘139.4天,雨湘141.3天,这在同一纬度的自然环境中是极为罕见的“玉树琼花”的奇观。
峨眉山的土壤,因成土母质多样,土壤类型各异,垂直分带明显。
主要土壤类型为:黄壤、山地黄壤、黄棕壤、山地暗棕壤及亚高山灰化土。
4、植物峨眉山处于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形成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区系成份。
其主要持征是:第一、植物种类极为丰宣,且价值较高。
在仅154km‘的风景区范围内,现已知拥有高等植物242科,3200种以上,约占中国植物物种总数的十分之一,占四川植物物种总数的三分之一。
这是世界上少见的。
其中药用植物达1600多种,当前世界治疗癌症用的紫杉醇、鬼臼素、喜树碱、三尖杉酯等这里都有种质资源分布,这对中国中医、中药的发展和维护人类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花卉植物500余种,仅世界几大名花之一的杜鹃花属植物,现代分布中心在中国西部,峨眉山就处于该区域内,拥有杜鹃花29种之多,中国的八角莲届植物,全国共产9种(含亚种),峨眉山就有6种;轻工、化工、食用等植物600种以上;其它樟科、木兰科、山荼科、蔷薇科、虎耳草科等种类都非常丰富。
同时全山森林覆盖率达87%,并保存有1000年以上古树崖桑、连香树、梓、柿、栲、黄心夜合、白辛树、百日青、冷杉等重要的林木种质资源。
峨眉山被国家首批列级保护的植物达31种,占全国列级保护植物总数的10%.峨眉山是世界植物资源的重要宝库。
第二、原始和特有种繁多。
峨眉山植物持有种丰富,峨眉山特有种或中国特有种共有320余种,占全山植物总数的10%,比率高于全国。
仅产于峨眉山或首次在峨眉山发现并以“峨眉”定名的植物就达100余种,如峨眉拟单性木兰、峨眉山莓草、峨眉胡椒、峨眉柳、峨眉矮桦、峨眉细国藤、峨眉鼠刺、峨眉葛藤、峨眉肋毛蔗、峨眉鱼鳞蔗等。
同时植物区系成份起源古老,单种科、单种属、少种属和洲际间断分布的类群多,如著名植物拱桐、桫椤、银杏、连香树、水青树、独叶草、领春木等在植物分类上都是一些孤立的类群,形态上都保持一定购原始特征;木兰Megnolia木莲Manglietia含笑Michelic、石栋、铁杉、木犀、万寿竹、石楠、五味子等是与北美相对立的间断分布类群,这些都是第三纪以前延续下来的物种。
第三、具有世界上最典型,保存最好的亚热带植被类型,具有原始的、完整的亚热带森林垂直带。
由于峨眉山植物物种多样性,造成了群落组成结构的复杂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
峨眉山的森林植物群落具有乔、灌、草、地被和层外层各层发达而结构完整的特点。
各层种类很少由单一的优势种组成,多为多优势种。
从低至高由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叶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形成了完整的森林垂直带谱,构成了峨眉山自然景观的多样性而且是当今世界亚热带山地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植被景观。
第四、植物区系复杂。
峨眉山植物区系的复杂性更反映在组成上既有中国——日本植物区系成分,又有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成份,而且热带、亚热带植物成份和温带植物成份都在这里交汇、融合形成奇持的自然景观,如热带、亚热带常绿树种栲、石栋、木荷、柃木等可上升至海拔2200m以上,居于寒湿性、温性的冷杉、铁杉等可下延至海拔1800m,与温性械、桦等构成一体,形成峨眉山山地特殊的色彩斑澜的五花林又称针阔混交林带。
峨眉山在如此狭窄的区域范围内蕴藏着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和完整的植被类型,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可多见的,因此峨眉山植物一直受到中外植物学家和植物爱好者的重视、青睐和向往。
在风景游览区内,为了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划定四个珍稀植物保护区和一个植物景观保护区,实行特别保护。
5、动物峨眉山的动物有2300多种。
其中:珍稀特产和以峨眉山为模式产地的有157种:国家列级保护的29种。
兽类中的小熊猫,又名“红色熊猫”,已列入1974年颁布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H物种。
鸟类中蜂鹰、凤头鹰、松雀鹰、白鹏、斑背燕尾等9种,均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四川省动物种质的新纪录。
昆虫中的蝴蝶268种之多,属于峨眉山特产的多达53种。
珍稀的英雄基凤蝶和中华枯叶蛱蝶等尤为罕见。
两栖类的峨眉昆蟾、金顶齿突蟾、峨眉树蛙、峰斑蛙等多达13种。
寡毛类的环毛蚓、峨眉山杜拉蚓等多达15种,是峨眉山的一大优势。
6、佛教文化雄秀神奇的峨眉山,千百年来以其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的信众、香客、文人、学者和僧人前来游山礼佛、说法传经、赋诗作画、述文记游,创造了璀璨的峨眉山文化,闻名海内外。
公元1世纪中叶,佛教经南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峨眉山,药农蒲公在今金项创建普光殿。
公元3世纪,普贤信仰之说在山中传播,中国僧慧持在观心坡下营造普贤寺(今万年寺)。
6世纪中叶,世界佛教发展重心逐步由印度转向中国,四川一度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中心,佛寺的兴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寺庙最多时曾多达100多座。
公元8世纪,禅宗独盛,全山禅宗一统。
9世纪中叶,宋太祖赵匡胤,派遣以僧继业为首的僧团去印度访问。
回国后,继业奉记来山营造佛寺,译经传法,铸造重62T,高7.85m的巨型普贤铜佛像供奉于今万年寺内,成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艺术价值极高。
千百年来,峨眉山这个“佛门圣地”便以“普贤道场”之名,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蜚声中外。
在过去浸长的历史岁月中,峨眉山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佛教文化瑰宝,也遗存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景区内现存寺庙30亲处,建筑面积约10万亲平方米,它们都各具特色,富有个性。
其中的飞来殿,万年寺无梁砖殿均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品。
佛教文物品类繁多,其中高5.8m,7方14层,内外铸全本《华严经》文和佛像4700余尊的华严铜塔、万年寺明代铜铸佛像,以及明代暹罗国王所所赠《贝叶经》等都是稀世珍宝。
峨眉山现有文物古迹点164处,寺庙及博物馆的藏品6890多件,其中属于国家定级保护的文物850多件,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中国武术有着悠久的传统,起源于佛门中的禅修功,吸收了道家的动功,以及军旅中的功防战技,衍生成中国武术中三大流派之一的峨眉派,流传至今。
作为“佛门圣地”、“天下名山”的峨眉山,千百年来,驰名海内外,除了佛法的宣扬,佛徒信众的礼拜,历来与名人学士、墨客骚人的咏赞、记述和传播有着密切关系。
著名诗人李白、苏东坡留下不少赞美峨眉山的诗篇,至今烩炙人口。
在二峨山(古绥山)下不远处的沙湾镇,有现代文豪郭沫若的故居。
郭沫若写下了不少峨眉的诗篇,堪称峨眉诗人,他所书写的“天下名山”题名,已是稀世的珍品。
文化遗产在过去2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峨眉山风景区(包括乐山大佛)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古迹,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