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眼睛”主题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二、设计理念:

因为本课教学重点是图文对照,借助多种渠道查找、阅读、勾画与文本有关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所以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在感悟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融情朗读,边朗读边理解,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入情入境的境界。

三、教材分析: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眼睛”这一主题单元中的一篇夹叙夹议的说明文,文章在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全文紧紧围绕一张曾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照片展开,介绍了照片拍摄时的情况和照片发表后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展示了贫困地区儿童在学习条件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仍然渴望读书、渴望求知的强烈愿望。这篇课文对于生活在比较优越环境下的城乡孩子极富有教育意义。而且本课传达的情感、语言的结构都是美的,能使孩子们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想象。

四、学情分析:

我执教的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们生活条件并不优越.但对于理解失学的情形还是比较困难.所以我主要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

验“大眼睛”对于学习的渴望。另外,学生们的知识面比较窄,基础知识薄弱一点。因此,在教学中,我针对学生的特点,相应补充资料、调整教学方法,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大胆表达,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五、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文章的“华彩段”。

2.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感受“大眼睛”的特点,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姑娘渴望读书的强烈愿望。

2.激发学生结合课文背景展开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2.培养学生珍视学习、关爱他人的情感。

3.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

六、教学重点:

感受“大眼睛”渴望读书的特点。

七、教学难点:

感受贫困地区儿童对读书的强烈渴望,激起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反思自我,激励孩子们更加努力的学习。

八、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搜集“大眼睛”孩子的相关资料。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透过这扇窗能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情感。你能说一个关于眼睛的词或句子吗?

2、我想说,同学们的眼睛闪烁着求知的渴望,洋溢着幸福与欢乐。现在,请你用明亮的眼睛来看看这幅照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是她怎样的眼睛?

3、知道这个女孩叫什么吗?(苏明娟)评:怎样知道的?课前查阅资料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开辟更广阔的天地。同学们,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照片,知道它有何特殊的意义吗?它是“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课件:希望工程成立于1989年10月,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这项凝聚着无数人爱心的伟大工程,使千千万万无钱上学的孩子踏入了他们心驰神往的校园。这项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希望工程成立于1989年10月,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的一项公益事业,该工程让千千万万贫困学生背起了书包,踏进了校园。1992年,《中国青

年报》的记者解海龙深入大别山地区考察“希望工程”,在一间昏暗的教室里,一双大眼睛抬头凝视黑板时,那瞬间的眼神被记者的相机捕捉到了,从而留下了这张弥足珍贵、令世人关注的照片——《我要读书》。

4、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凝视这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板书)请大家饱含深情地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大眼睛的?请打开课本。请同学们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评:初读课文,我发现大家的眼睛里已闪烁着感动。

(三)、品读“大眼睛”内涵。

1、文中哪些词句告诉我们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来,拿起笔,默读课文的同时在书上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汇报交流。你从哪儿读出了这是一双渴望读书的的大眼睛呢?

(1)“在安徽省金寨县,——她总是按时到校”。

a.能谈谈你的感受吗?我们一起将目光投向那蜿蜒的山路。谁来读读读这段话?我们还可以从哪些词句感受到小姑娘对读书的渴望?“跋涉”改为“步行”可以吗?(“跋涉”在词典中的解释是“爬山趟水,形容旅途艰苦”。)是啊,一个“跋涉”就写出了这些孩子求学的艰难。30里啊,爬山趟水30里,15000米,相当于绕着咱们的操场75圈<备:上学路一路平坦的吗?>。

b.请你静静地用心灵看这段话,透过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备:天色如何?道路如何?昏暗,崎岖、漫长>路途这样漫长、艰难,可他们仍按时上学,是什么信念在支撑着这些孩子?

c.你的心情是怎样的?(2生)评:你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d.同学们,能读出你的感动与敬佩吗?我们一起来抒发内心的感动。<备:条件太艰苦,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也可能会失去> (2)“你看,这双大眼睛——每一句话……”

a.能谈谈吗?是啊,在她的眼里,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那么重要。多么专心的大眼睛!

b.能读出它的专心吗?2生。评:你把小女孩的心情也读出来了。集体来读好吗?

c.省略号告诉我们,她还生怕漏掉什么?你能接着说句话吗?(生怕漏掉老师的讲的每道题,写下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笔划)这双大眼睛如此地专心,是因为她发自内心地渴望读书。(屏幕只剩下四个词)同学们看着这双眼睛,想到我们自己了吗?谁想说说心里的话?

d.愿我们人人都有一双专心的大眼睛。你看,——(背诵)

(3)“忧郁”

<如果学生未交流第一段,备:她为什么连梳头洗脸的机会也没有?>

a.知道她为什么担心失去学习机会吗?是啊,正因为贫穷,他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正因为贫穷,他们每天来不及梳头洗脸,跋涉30里山路来上学;正因为贫穷,孩子们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