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河北省高三语文一模试卷(I)卷
河北省高三语文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1. (6分) (2019高三下·宁波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南海石油天然气储藏量超过200亿吨;矿物资源丰富,含有锰、铁、铜、钴等35种金属和稀有的锰结核。
岛上生长的植物、鱼类、海鸟种类多样。
南海是东西交流的主要航道,是国际海上交通运输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
据统计,每年全球有半数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南海水域,每年经过南海地区的油流量是苏伊士运河的5倍、巴拿马运河的15倍。
中国、日本和韩国90%以上的石油进口都得经过南海海域。
南海区域的岛礁领土主权争议问题一直存在。
对中国南沙群岛全部或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主要有: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印尼将南海部分海域命名为“北纳土纳海”,菲律宾在中业岛扩建机场,越南继续在南沙群岛扩建岛礁,加强军事部署并想在争议海域打井钻油,马来西亚在弹丸礁等地修建设施。
(摘自“百度百科”)材料二:2012年中菲发生黄岩岛对峙事件,是中菲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又一次交锋。
双方争议的理由如下表。
(选自“百度百科”)材料三:中国海上力量的成长和壮大,使美国越来越在意中国远洋力量的发展,认为中国海军在局部海域有能力和美国争夺制海权。
美军分别在2009年和2012年提出了“空海一体战”和“联合介入作战”概念,以应对其认定的中国等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威胁”。
美国认为中国正在采取“灰色地带”策略,在避免与邻国和美国爆发战争的前提下,在这些地区通过岛礁建设和海上执法推进其海上主张,损害美国的战略荣誉和信心。
2018年5月29日,两艘美国驱逐舰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进行“航行自由”行动,公然挑战中国的主权安全。
同年6月美国国防部举行两年一度的“环太平洋联合军演”,没有邀请中国参加。
美军以“远洋群岛”为假想场景,出动舰载部队演习登岛和夺岛军事行动。
2021-2022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语文试题 含解析
2021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综合练习(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
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
”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
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
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
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
“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定”字的意思不一样。
第一个“定”是“测定”的意思。
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
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
“定”“碇”“椗”,应该是同一个东西。
写法不同是因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碇”,用木头做的叫“椗”。
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
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
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
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
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
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
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
这个传说的缘起,是因为当地浅海处有一根巨大的锚杆插在泥里,涨潮的时候不见,落潮的时候才可见。
传说讲的其实就是郑和随机应变,下令抛锚,化险为夷。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随着发令枪响,百余名参赛健儿如白驹过隙,向着终点发起冲击,沿途观众也在不同地段给健儿们加油助威,将比赛的气氛推向高潮。
B . 办案民警在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后,又在窃贼落脚点守株待兔,逮住购物归来的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破获了当晚两起入室盗窃案。
C . 国庆节期间,记者在江西采访时发现,由于外地游客“有车族”的涌入,狭窄的乡间道路上竟出现了蔚为大观的拥堵现象。
D . 书法艺术学习存在“技、艺、道”三个层面,多数人穷尽一生也只能停留在“技”的层面,唯有少数人能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大家。
2. (2分)(2017·扬州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近年来中国高铁在海外高歌猛进,凭借高性价比和成功的运营经验,在全球市场接连斩获订单,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
B .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并成功在轨运行,这不仅让人类对无垠太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国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 根据各种飞行检测数据显示,C919大型客机在5月5日的首飞过程中,空中飞行状态正常,各种飞行动作完美无缺,飞行过程顺利,首飞任务圆满成功。
D . 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旧的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的出现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
3. (2分)下面一段文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乡愁”是一种很美好的东西。
诗人诺瓦利斯说过:“哲学就是一种怀着乡愁寻找家园的冲动。
”毋庸讳言,随着农耕时代的渐渐逝去,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城镇尤其是古城镇历经数百年风雨飘摇,多已破败,重修无力;有的在匆匆忙忙开发旅游;更有的借新农村建设之名,而实施“推倒重来”之策。
河北省2018~2019学年度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8~2019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一模试题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名言“人,诗意的栖居”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向往的时候,我们回顾中国传统的居住文化和人文情怀,这种追求诗性、寻求心灵轻盈与静谧,乃至回归明净无瑕精神家园的思想与之异曲同工。
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早地追求着以诗性和精神家因为目标的人居理想。
强调诗性、追求精神居所和理想家园的情怀,使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思想能超然于现实而达到心灵与自然的静默和融合。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对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诗性智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
如《诗经·硕鼠》从“逝将去汝,适彼乐土”到“乐国”“乐郊”,提出了建立“乐土”、“乐国”、“乐郊”的美好理想,人人平等、幸福,再也不会过哀伤悲叹的日子,是早期的“乌托邦”思想的萌芽,有似后世的《桃花源记》所期待的蓝图。
从人居环境的角度来讲,中国古代文人山水诗、山水画所表达出来的诗意情怀,就足以反映中国人几千年不变的“诗意栖居”的梦想。
山水田园诗以描写山水田园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为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以表达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实现心灵的皈依。
东晋陶渊明的作品,经典地表达了古代中国人追求“诗意栖居”的理想。
他的田园诗,是其人格精神的外化,他写景物重在写意,只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恬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呈露出浑然天成的大境界。
因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所以,著名的《桃花源记》便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给自足”“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之境,成为中国古人追求自然本性的社会梦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画是同源的,经常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宋代欧阳修提到:“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
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
”明代画论专家李贽也有这样的评价:“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
河北省高三下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I)卷
河北省高三下学期语文一模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6分)1. (4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诗人以精致的语言、优美的形象、浪漫的手法,叙述了这场安史之乱中的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用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爱情,只能没完没了地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根据当时的传说和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宛转动人的故事。
诗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心理的再现,因而能在读者的心中漾起涟漪。
(乙)《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丙)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人们自己去揣摩、去回味、去感受。
(1)文段中加下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脍炙人口B . 拘泥C . 蜕化D . 因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2. (2分) (2017高三上·闽侯开学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取得的。
B . 最近,在马达加斯加首都连续发生了几起针对中国国民的恶性刑事案件,这些案件涉及的受害人主要以做生意、开餐馆、办中医诊所等方式赚钱谋生。
C . 为了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满足信息时代语言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
D . 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河北省高三一模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北省高三一模卷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使用了拟人手法?A.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罗贯中D. 施耐庵3.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是?A. 《西游记》B. 《水浒传》C. 《三国演义》D. 《红楼梦》4.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出自《左传》?A. 画龙点睛B. 指鹿为马C. 朝三暮四D. 纸上得来终觉浅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大学》C. 《中庸》D. 《孟子》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考试语文试卷(带有答案)
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测试考试语文试卷(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汉服分为古代汉服和现代汉服两个历史阶段。
古代汉服源自黄帝创制衣裳,至清初行“剃发易服”政策而消亡,是自成一体的服饰文化体系;现代汉服是现代继承古代汉服基本内容而建构的民族传统服饰体系。
之所以划分为古代和现代两个部分,是因为历史造成的中断,不仅有民族服装属性的消失,还有现代化进程导致的传统断裂,双重断裂导致很多人对“汉服”这一概念产生误读,特别是在民族性和传统性两个方面。
一方面,社会风俗习惯的力量远远大于历史记忆,汉服在现实和历史记忆中都消失已久,与其他民族服装的一脉相承形成鲜明对比,使很多人认为只有其他民族才有民族服装。
在多民族的中国社会里,民族服装是其他民族最重要和醒目的标识之一,往往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的身份标识和民族认同的象征,这是汉族所不具有的。
清初的“剃发易服”政令,“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消解了黄帝以来的“衣冠之治”,也中断了汉服作为汉族唯一服饰的属性。
汉族服饰从生活世界中消失,更不再作为国家公服、仪式礼服,只是在特定人群和场合中保留了部分结构和元素。
与此同时,承载汉服记忆的穿着群体发生了变化,汉服由“汉民族服饰”解构为“古人的服装”。
这也导致汉服的样式对当代人来说显得陌生,甚至被当作戏服、和尚服等特定群体的着装,而近日一些韩国网友竟认为“汉服源于韩服”。
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后社会向现代转型,非西方文明国家的传统服饰都经历了应用场景的转换。
日本和服与韩国韩服尽管不再是本民族的唯一服饰,但可以应用在仪式、节日等重要场景。
而汉服在三百余年前的消失,导致它错过了现代演化的可能历程,一些人视之为被现代化、全球化淘汰的前工业时代产物。
(摘编自杨娜《现代汉服:在重构中传承》)材料二: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体系。
省—学年高3第1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完整篇
**2021—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现代文阅读及答案-**2021—2021学年高三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卷ﻭ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ﻭ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五行哲学思想、儒家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还有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烹饪技艺,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绵延170多**,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ﻭ我国的烹饪技术讲究食医结合,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古代的人还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质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饪食物也要考虑到季节、气候等因素。
在《礼记·月令》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说的“不食不时”,包含有两重意思,一是定时吃饭,二是不吃反季节食品;西汉时,皇宫中便开始用温室种植“葱韭菜茹”,这种强调适应宇宙节律的思想意识的确是华夏饮食文化所独有的.ﻭ“五行”说是传统思想所设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认为是宇宙规律.制作饮食的烹饪必然也要循此规律。
因此,不仅把味道分为五种,并产生了“五味”说,而且还削足适履地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更令人惊奇的是还有“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礼记·郊特牲》),并认为只有饮和食与天地互相协调,这样才能“交与神明”,上通于天,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这种说法被后来的所继承,成为他们饮食理论的一个出发点,如认为吃食物是增加阴气的,如“五谷充体而不能益寿”“食气者寿”等,要、要获得阳气就要尽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谷”的境界.“中和之关"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个“中"指恰到好处,合乎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见的协调的基础上的。
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1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第一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韵画意王青中国戏曲人物画是以传统戏曲人物为题材进行创作且以中国画的形式来加以表现的画种,以传统的中国戏曲人物入画,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当代中国画画家韩羽先生曾说过:“中国戏,中国画,虽不同名,却是同姓,似是姐妹。
”二者同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在此土壤中的中国画和中国戏曲有着一定的相通性和规律性,以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中国戏曲,最能把中国特有的那种东方艺术神韵表现的淋漓尽致。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主观情思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形象。
自古以来,中国艺术就一直未停止对意象神韵追求的步伐,艺术创作对于美的要求不仅仅是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摹写,而是要走进人的内心,追求一种心灵的感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画要传神,有韵味。
若说中国画是静的艺术,那么中国戏曲就是动的艺术。
在中国戏曲里,意象是一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表“意”形式,戏曲中的道具及环境不一定要准备的面面俱到,但是它所要营造的氛围、效果一定要表现出来。
戏曲舞台上往往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进行高度提炼和升华,它要表现的意蕴主要在于演员的情景交融的唱、念、做、打之中。
戏曲舞台在观众面前所呈现的是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感性世界,一个产生美的联想的世界。
中国戏曲人物画具有“三感”,即“动感”、“美感”、“情感”。
戏曲中有很多程式化的动作,如手、眼、身、发、步等表演程式的戏曲语言,这些动作都是从生活中提炼而来的,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根据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有其不同的动态。
往往画家们可以抓住舞台上最精彩的一瞬,将一些富有动感美的典型瞬间融入画家本人的思想情感表现在画面上。
戏曲艺术是美的艺术,戏曲人物不论服饰、妆容、还是表情、神态都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因素。
中国画和戏曲都追求神似重过形似,重在表意,中国戏曲人物画的关键在于传神,将画面所表达的意味传达给看画之人,从而产生共鸣。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北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国优秀的古典长篇小说,除《红楼梦》外,尚有《三国演义》《水许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为什么《红楼梦》又独独高居于其他名著之上而被推崇为最伟大、艺术成就最高的巨著呢?在《红楼梦》之前,我国的长篇小说,总是在述说前人的故事,或取材于史书,或据传说演绎,即便有取自当代社会的,也多为奇闻轶事之类,仍属不相干者在说他人的故事。
所以小说是小说,作者是作者,读者、评论者也只看小说写得如何,却没有人去关心小说的作者,因为谁都知道那些作者,不论是罗贯中、施耐庵或吴承恩,都与诸葛亮、宋江、孙悟空等拉不上任何关系。
所以,当时人索隐《红楼梦》写的是谁的故事时,总从顺治皇帝与董鄂妃、纳兰明珠与纳兰性德、张侯家事或康熙间的一批名人名臣的事去比附,再也想不到作者在取材上会有全然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思路,开始用现实题材进行创作。
《红楼梦》一反从前只取古人或他人故事来编写小说的旧方法,它是在作者亲见亲闻、亲身经历和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切的生活素材基础上创作的。
但《红楼梦》写的不是一家一事一人,它不是自传体小说,也不是小说化了的曹氏一门的兴衰史,虽则在小说中毫无疑问地融入了大量作者自身见闻、经历和自己家庭荣枯变化的种种可供其创作构思的素材。
只是作者搜罗并加以提炼的素材的来源和范围都要更广泛得多,其目光和思想,更是从几个家庭扩展到整个现实社会和人生,《红楼梦》一出来,传统的写人的手法都打破了,不再是好人都好,坏人都坏了。
作者如实描写,从无讳饰;因而,每个人物形象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
这一看法,是鲁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
诸葛亮在小说中是一个十足理想化的甚至神化了的人物,成了智慧的化身,你很难从他身上找出什么缺点来;高俅先是流氓无赖,后成奸邪权臣,你也找不到他还有哪一点可以肯定的,除了踢得一脚好球;倒是神话人物孙悟空、猪八戒还复杂一点。
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附带答案)
河北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检测语文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谬误”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有“阴谋”“欺骗”等意,现发展为我们今天所普遍理解的意思。
它不是指一般的虚假、错误、荒谬的认识、命题或理论,而是指推理或论证过程中所犯的逻辑错误。
“谬误”一词广泛存在于中外学者的著作中,汉代王充《论衡·答佞》有:“聪明有蔽塞,推行有谬误,今以是者为贤,非者为佞,殆不得贤之实乎?”“谬误”一词在西方逻辑学的著作中出现也极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逻辑学著作中便有所提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许多论述谬误的著作,他在《谬误篇》中说道:“谬误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赖于语言的谬误,一类是不依赖于语言的谬误。
”当代瑞士哲学家波亨斯基认为亚里士多德《谬误篇》中提到的谬误理论是其第一个关于谬误的学说,其后亚里士多德又相继提出了其他关于谬误的观点。
“谬误”在中国古代的逻辑学中被称为“悖”,有“惑、违背道理”的意思,那些有意识地用谬误的推理形式来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性被叫做诡辩。
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许多关于诡辩的记载。
“诡辩”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汉代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中“诋文者处烦扰以为慧,争为诡辩。
久积而不决,无益于治”。
其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又有“(靳尚)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关于诡辩的例子“白马非马”。
这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的提出者是公孙龙,他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食客,此人被称为诡辩之祖。
《公孙龙子·白马论》这样记述道:“白马非马,可乎?曰:可。
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命色者非命形也。
故曰:白马非马。
”大意是说:“马”是对物“形”方面的规定,“白马”则是对马“色”方面的规定,对“色”方面的规定与对“形”方面的规定自然是不同的。
2019年河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
2019年河北省高考语文一模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诗骚”传统。
又称“风肠传统”,即《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所形成的丈学精神的传统。
《诗》是周代礼乐丈化的产物,是时维系群体利益的“礼义朴和”“孝”“敬”“德”等伦常的形象再现,而《骚》则是对支律个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情感的浪漫表述。
随着全球化引发的本土丈化的深刻变化。
在当代中国,丈学领城内“我(们)是谁”的认同问题被推上了理论前洛,退迫我们作出回应和解释。
“诗肠传统”所特有的道德承担和哲学品格在当代社会正可以成为医治当下丈学疾患的良药,成为正在重建中的具有当代性和民族性的“新丈学”的重要基础。
首先,弘扬“诗骚”传统关注现实人生的精神。
使当代文学重新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
由周代礼乐文化孕育而成的《诗》,成为后世孺家学派的经典,不仅内涵着该家的礼教、乐教思想,也体现着传家所提倡的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与贤人政治砚念。
先秦时期中华人丈精神不是空想的,不是神道,而是和理性忍维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力求符合实际的、僻证理论观点的结晶。
而这一点正是中华人丈精神得以“自强不息”、永不衰竭的主要原因。
其次。
提倡“诗骚传统”中兼济与独善相结合的人格。
使当代丈学成为重塑国民灵魂的一个重要途径。
“诗吸传统”形象地展示和论解了先秦哲人的人生智慈。
倡导勤学好问、刚毅自省等优秀品质。
历代叶《诗》的阐释发挥构成了孔子为代表的孺家学派在人生诸观念。
比如苦乐砚、生死观、穷达现、处世原则等多方面的内在意义。
忠信诚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系统,成为历代丈人在面临重大人生抉择时的重要思想支撑点。
再次,发扬“诗肠传统”中的人丈精神和理性精神。
使当代丈学成为价值的引领者。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精神在中国古代从来不是借助抽象的概念建构而成的,而是通过诗、肠加以形象的表述,又以“诗骚传统”的延续而代代相传。
《诗经》在被健家经典化的过程中。
其中的人丈精神和道德倾向被逐步地发掘出来。
2024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大联考语文试卷
2024届河北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大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文化作为一种文化体系,我们可以对它作如下归纳:由于黄河流域具备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和自然地理环境,并以相应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基础,因此,黄河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特性的总和或聚集,是具有认同性和趋同性的文化体系。
通俗地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等社会实践中,黄河流域的民众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的总和可以称之为黄河文化,它包括一定的生活方式、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
黄河文化在我国地域文化中具有正统性地位。
一是因为中国古代早期的王朝多选择在黄河流域建都,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狭义上的黄河文化,其存在空间主要是黄河的干流区,即黄河沿途所经过的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等数省(区)。
而广义上的黄河文化,范围和规模则要大得多,除干流流经区之外,还涉及江苏、安徽两省以及天津、北京两市的北部地区等支流流经区。
所以就广义而言,黄河文化是由多文化区所构成的庞大文化体系,涵盖了三秦、中州、燕赵、齐鲁、三晋、河湟等不同文化区域的文化。
这些文化区域的文化客观上保证了黄河文化的正统性地位。
二是因为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早期宗法制度和礼乐制度的理论化形态,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对其在政治上的不断强化,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占支配地位的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直接影响黄河文化并最终成为其核心内容,因此黄河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
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象征,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始终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要了解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黄河文化。
中华文化的孕育、发展无不与黄河有关,是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的成长并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的奔流不息、始终向前,象征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民族品格。
河北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
河北区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被细雨浸润、滋养的苏堤醒了。
新柳夹道,枝头舒展,一片鲜嫩的绿色。
这可爱的年轻的垂柳,温柔轻盈;。
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裹在层层的重负之下。
① 婆娑起舞,像垂披分散秀发的古代美人;万般风流,像凌波微步的仙子② 像垂披分散秀发的古代美人,婆娑起舞;像凌波微步的仙子,万般风流③ 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印迹④它也许只是一个淡淡的印迹,但它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A . (1)(3)B . (2)(4)C . (1)(4)D . (2)(3)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9·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当下娱乐圈的流量担当们颠覆了社会对偶像的这一认知,他们多为阴柔的花美男、油腻的小鲜肉以及整容减肥过度的塑料花。
近日火爆的偶像养成类节目推出的所谓“偶像”,更是将这种不良倾向推向极致。
面对如此不走心的“偶像”,不少信仰缺失、精神涣散、内心空虚的青少年却如堕入传销组织一般被洗了脑,出现各种歇斯底里的病态反应。
然而,粉丝在经历人生起伏和社会磨砺之后终将成熟清醒过来,总有一天能看清“流量偶像”拙劣的才艺、崩塌的人设。
当下的很多流量明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爆红,又以风驰电掣的速度过气。
影视剧如果质量不行,集结再多人气偶像也无法挽救票房和收视率。
这些现象正是粉丝经济出现疲态、流量担当开始“担当不起”、娱乐圈的虚假繁荣终将化为泡影的有力证明。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首先,是由于市场逻辑代替了艺术追求。
流量明星和其背后的操盘手一心只想如何获取更多商业利益,全然不将艺人应有的艺术追求和文化责任放在眼里。
这些偶像养成类节目大多艺术价值乏善可陈,蛊惑人心的圈钱能力却不可小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孟村回族自治县高三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9分) (2017高三上·溧水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周国平叔本华把无聊看作欲望满足之后的一种无欲望状态,可说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完全无欲望是一种恬静状态,无聊却包含着不安的成分。
人之所以无聊不是因为无欲望,而是因为不能忍受这无欲望的状态,因而渴望有欲望。
无聊的前提是闲。
一般来说,只要人类在求温饱之余还有精力,无聊的可能性就存在了。
席勒用剩余精力解释美感的发生。
其实,人类特有的一切好东西坏东西,其发生盖赖于此,无聊也不例外。
所谓闲,是指没有非做不可的事,遂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闲的可贵就在于此。
闲了未必无聊,闲着没事干才会无聊。
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却找不到兴趣所在,或者做不成感兴趣的事,剩余精力茫茫然无所寄托,这种滋味就叫无聊。
闲是福气,无聊却是痛苦。
在自由状态下,多半可以找到法子排遣无聊。
排遣的方式因人而异,最能见出一个人的性情。
愈浅薄的人,其无聊愈容易排遣,现成的法子有的是。
“不有博弈者乎?”如今更好办,不有电视机和互联网乎?面对屏幕一坐几个钟点,天天坐到头昏脑胀然后上床去,差不多是现代人最常见的消磨闲暇的方式——或者说,糟踏闲暇的方式。
时间就是生命。
奇怪的是,人人都爱惜生命,不愿其速逝,却害怕时间,唯恐其停滞。
我们好歹要做点什么事来打发时间,一旦无所事事,时间就仿佛在我们面前停住了。
我们面对这脱去事件外衣的赤裸裸的时间,发现它原来空无所有,心中隐约对生命的实质也起了恐慌。
无聊的可怕也许就在于此,所以要加以排遣。
人生中有些时候,我们会感觉到一种无可排遣的无聊。
我们心不在焉,百事无心,觉得做什么都没意思。
并不是疲倦了,因为我们有精力,只是茫无出路。
并不是看透了,因为我们有欲望,只是空无对象。
这种心境无端而来,无端而去,昙花一现,却是一种直接暴露人生根底的深邃的无聊。
当一个人无所事事而直接面对自己时,便会感到无聊。
在通常情况下,我们仍会找些事做,尽快逃脱这种境遇。
但是,也有无可逃脱的时候,我就是百事无心,不想见任何人,不想做任何事。
自我似乎喜欢捉迷藏,如同蒙田所说:“我找我的时候找不着;我找着我由于偶然的邂逅比由于有意的搜寻多。
”无聊正是与自我邂逅的一个契机。
这个自我,摆脱了一切社会的身份和关系,来自虚无,归于虚无。
难怪我们和它相遇时,不能直面相视太久,便要匆匆逃离。
可是,让我多坚持一会儿吧,我相信这个可怕的自我一定会教给我许多人生的真理。
(1)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
(2)文章花了一定的笔墨写“闲”,这对阐述“无聊”有什么作用?(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中划线句的含义。
2. (12分) (2019高三下·桂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正如农耕养殖取代狩猎采集、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必然一样,在生产力明显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加剧、技术创新支撑力不断增强的大背景下,共享经济的涓涓细流已经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时代浪潮。
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所言,未来30年中的最大财富和最有意思的文化创新都会出现在共享领域。
到2050年,最大、发展最迅速、营利最多的企业将是掌握了当下还不可见、尚未被重视的分享要素的企业。
任何可以被分享的事物——思想、情绪、金钱、健康、时间,都将在适当的条件和适当的回报下被分享,都能以上百万种我们今天尚未实现的方式,被更好、更快、更便利、更长久地分享。
在我们历史的这一刻,将从未被分享过的东西进行分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分享,是事物增值的最可靠的方式。
到那个时候,个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共享物品、信息、能源和服务;生产率极高、边际成本接近为零,所有权被使用权所代替,交换价值被共享价值所代替。
总之,在各种市场因素的作用下,技术创新应用的步伐不会停止;同时,人们已经被激发出来的对更方便快捷、体验优化的服务的需求不可能被重新抑制。
人们对更美好生活的强大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共享经济新业态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
(“华景时代”共享经济:在这个星球上,没有什么是不能从别人那里分享的)材料二:“共享经济”规模(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材料三: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了百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
以共享单车为例,它的出现时解决人们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起到了巨大作用,也使得都市中原本已被边缘化的自行车重回人们生活中。
对公共交通来说,共享单车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拥堵,有利于最大化地利用公共道路。
而共享汽车、共享玩具等平台的出现,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从而让大众廉价地共享这些资源,更是“互联网+”思维方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商品经济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共同促进了人们对人和物关系的观念发生改变,人们更看重使用而非占有,更多人开始思考在现代社会如何过一种能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物品的生活,这是一种减量化的生活——而这正是共享经济出现的内驱动力。
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带来的困局仍然待解。
首先是资源浪费问题。
当前,虽然共享经济大打“数量战”的竞争行为有所缓解,但泛滥、堆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恶果已经形成。
据统计,去年共享单车的投放量达到2000万辆,这些自行车报废之后会产生30万吨废金属。
它们中有多大比例能在后续回收环节被“吃干榨尽”很难预计。
其次是维护问题。
在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路地铁站口工作的某共享单车维护员老陈告诉记者,平台为节省开支,已经减少了搬运共享单车的车辆,“虽然现在投放的新车少了,但坏车变多了,总体上工作量并没有减少”。
自共享经济出现以来,私占、私藏、恶意损毁等现象时有发生,而相关运营平台在起初执行的却是“重扩张、轻维护”的运营思路,导致对共享经济运营模式的探索并未出现大的突破,这也成为困扰当前共享经济生存的大问题。
(《人民日报》:共享经济如何活得更好?)材料四:共享模式的风生水起,吸引着资本大举进入,让不少资本把共享模式当成最能变现的风口。
有投资团队在一个小时内就决定投资某共享健身项目,并完成了打款,足可见共享模式的吸引力。
资本流向固然是由市场决定的,但同时也要注意,比抢占地盘更重要的,是如何守住、守好地盘。
在这方面,一些新兴共享模式显然尚未做到尽善尽美。
比如,有的共享健身房名不副实,仅有一台跑步机,以至于有网友谑称“把跑步机搬到小区里,就是健身房吗”?而一些共享项目也因管理不当极其耗费资源,引发公众担忧和遗憾。
凡此种种都提示人们,共享经济不仅要把选题找好,更要把文章做好。
把共享经济的文章做好,不能只是把共享当成噱头,只拿共享说事而缺少真诚。
对创业者与资本来说,在商业布局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线下服务,尤其是向用户提供良好体验,否则辛苦抢占的先机有可能得而复失。
而对相关部门来说,监管是共享业态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不容有失。
以让“青少年想唱就唱”的迷你KTV为例,它的出现满足了年轻人的个性诉求,但也给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出了管理难题,比如,经营者是否应该取得相关许可?备案制管理让新业态飞速发展,未成年人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回答好这些问题,是规范共享经济的题中之义。
(《人民日报》评共享经济:不仅要找好选题更要做好文章)(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正如农耕养殖取代狩猎采集、工业经济取代农业经济是时代的必然一样,共享经济新业态必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大趋势。
B . 2014年后,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增速放缓,但是仍然稳步增长,2020年将突破10万亿元。
C . 共享单车、汽车、玩具带来了百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有利于对社会闲置资源进行再次调配。
D . 因共享模式的吸引力,有的投资团队没有把选题找好,在一些项目上仓促投资,对项目管理不当极其耗费资源。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 在未来,想让事物增值,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该事物进行分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分享。
B . 2016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39480亿元,预计2020年,规模将突破10万亿元。
C . 运营平台执行的“重扩张、轻维护”的运营思路,成为困扰当前共享经济生存的最大问题。
D . 投资团队只要把选题找好,就能做好共享经济的文章,就能拥抱更加广阔的美好前景。
(3)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让“共享经济”走得更远更好?3. (15分)阅读《画人记》选段,完成后面的题。
画面上站着的是我,坐着的是邢庆仁。
邢庆仁是一位画家。
我们曾一起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办过书画展,展名叫“长安男人”,实在是长安城里两个最丑陋的男人。
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其实人的长相也是这样,美人差不多一个模式,丑人之间的丑的差别却大了,我俩就是证据。
和邢庆仁来往频繁始于二十世纪之末,到现在差不多已四年。
四年里几乎每礼拜见一次,我还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大的毛病,友谊日渐坚刚。
我想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我们都是乏于交际,忠厚老实,在这个太热闹的社会里都一直孤独吧。
再是,我也总结了,做朋友一定得依着性情,而不是别的目的,待朋友就多理解朋友,体谅朋友,帮助朋友,不要成为朋友的拖累。
中国十多亿人,我也活了近五十年,平日交往的也就是七八个人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且随着时间不断地在变换,始终下来的才是朋友。
那些在阶级斗争年月里学会了给他人掘坑的人,那些太精明聪明的人,那些最能借势的人,我是应付不了,吃些亏后,就萧然自远了。
人的生活就是扒吃扒喝和在人群里扒着友谊的过程,所以,我画下了这幅画。
这样的画我同时画了两幅,一幅庆仁索要了去,一幅就挂在我的书屋。
庆仁那天取画的时候,说他读了一本书,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_“这话当然不仅指经济上的穷与富,”他说,“你想想,事业上,精神上,何尝不是这样呢?”我想了想,就笑了。
(1)文章开头说“画面上站着的是我,坐着的是邢庆仁”,这一“坐”一“站”作者意在表现什么?(2)作者是怎样介绍邢庆仁外貌的?化用托尔斯泰的名言有什么作用?(3)文末邢庆仁来取画时说了一句“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还解释说:“这话当然不仅指经济上的穷与富,……事业上,精神上,何尝不是这样呢?”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4)结合节选文字,试概括主人公邢庆仁的性格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共3题;共34分)4. (19.0分)(2020·江苏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法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途,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