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件【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件【三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件【三篇】一、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内容短小却内涵丰富的精读课文。

课文围绕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文章构思巧妙,题目虽然是《圆明园的毁灭》,重点却从圆明园布局之巧、建筑之美、收藏之丰3个方面写了圆明园的辉煌。

学习本文重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由于本课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久远,而且五年级学生刚步入高段,在理解课文和感悟语言文字等方面能力还有待提高。

所以,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就要做到让学生课前大量搜集资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年段和本册书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力求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和抓住关键字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在此基础上,学习英法侵略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激发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同时,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一)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估量、损失”等词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

(三)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的经过,使学生牢记国家耻辱,不忘民族伤痛。

(四)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

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二)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能正确读写文中的生字词。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重点把握圆明园的辉煌,背诵课文的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优秀5篇教学目标篇一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一)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板书:美)(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

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

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

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教师小结:孩子们说得真好。

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

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人教版)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和原因2.学习《圆明园的毁灭》的作者郁达夫及其用心和态度3.掌握文中的生词和词语的意义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和分析课文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明园的毁灭》的历史背景和原因,郁达夫的态度和用心2.教学难点:分析郁达夫文笔的魅力及学生的理解与运用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教师在课前做好课件和教案的准备,制定好教学计划2.将《圆明园的毁灭》文本资料复印好,并将里面的生词和词语解释好2.导入新课并呈现教学任务1.教师通过课堂口头呈现或多媒体展示确定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2.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圆明园的毁灭》的背景和文学价值3.课中教学1.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圆明园的毁灭》,并解释新词汇、生词、词组等复杂语言使用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文中表达的意思,指导他们根据文章的内容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周围环境的变化3.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总结、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4.教师提供文学分析的基本手段,分析郁达夫的文学魅力,帮助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4.结束教学1.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现和思考提供反馈和支持2.教师提出问题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探索文学的魅力和人类的历史四、教学资源1.本文正文2.《圆明园的毁灭》附注和分析3.多媒体设备和课件制作软件五、教学反思本课堂以小组为主,通过小组内学生的讨论,促进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丰富了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在教学中,应共同协商学生关注的问题和议题,并包容学生的思考方式和习惯。

同时,班级的讨论和互动需要保持谦虚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态度,这样有助于教师给予有效的反馈和支持,提升学生在文学分析领域的能力。

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圆的毁灭》说课稿三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圆的毁灭》说课稿三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圆的毁灭》说课稿三篇导读:本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圆的毁灭》说课稿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人教版小语第九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开篇之作。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德育价值观,三个方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知识目标:能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4、德育目标:教学中渗透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我们知道,精读课文的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为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这既是本课难点,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突破口,采用多种策略,充分挖掘渲染语言文字感染力,拨动学生情弦。

(五)、教材处理本课安排两课时,本堂课是第二课时,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充分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突破。

二、教学手段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

2、播放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和野蛮。

3、利用图片与课件,今昔圆明园的对比,让学生领悟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乃至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教法、学法新《课标》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五篇《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教材简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1、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课前准备】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

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以雨果对圆明园的盛赞,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是怎样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正音,学习生字:⑴认读生字与写字: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

如“玲珑剔透”中“剔”读_;“掠走”中的“掠”读;要注意“损”“宋”是平舌音,“侵”、“烬”是前鼻音,“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不一样,不要多写一竖,可采用形近字比较等方法,指导写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

“侵”要注意中间不可多写一竖。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措施
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圆 明园的修缮和维护;建立完善的文物保护机制,加强文物安全管理。
圆明园的历史教训与启示
教训
圆明园的毁灭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无能,导致国家遭受外 敌入侵,珍贵文物被掠夺和破坏。这警示我们要加强国家安 全意识,提高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根本原因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国家积贫 积弱,无法有效抵御外敌的侵略。
毁灭的过程描述
英法联军入侵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入圆明园。
劫掠
侵略者们对园内的文物、艺术品、珍宝进行疯狂劫掠,不计其数的 珍贵文物被抢走。
放火焚烧
为了掩盖罪行,并迫使清政府屈服,侵略者们放火焚烧圆明园。大 火持续了数日,昔日的辉煌化为灰烬。
第三段(第5自然段)
叙述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并烧毁圆明园 的经过。
第四段(第6自然段)
总结圆明园的毁灭,表达作者对这一 历史事件的悲愤和思考。
重点词语解释
01
02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等光彩夺目,异常 华丽。
玲珑剔透
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 构奇巧。
03
举世闻名
形容非常著名。
04
众星拱月
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 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文化传承
圆明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 代表,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
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02
课文内容解析
课文分段解读
第一段(第1自然段)
概括介绍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4自然段)
描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包括其布局 、建筑风格、文物收藏等方面的内容 。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语文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②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难点:①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②体会作者安排材料匠心。

【教学准备】1.教师: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提供学生学习的资料库。

2.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自主研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探究问题,深入学习课文,体会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引入,确立探究的主体问题1.让学生说出自己最想知道,最想了解的是什么?2.师生归纳,出示探究问题:(1)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2)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3)圆明园现在是什么样子?围绕上述问题听课文录音,注意听准字音。

二、围绕探究问题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想象圆明园的辉煌。

1.整体把握,紧扣中心。

(1)自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高度评价圆明园的两个中心句,画出来,读一读。

(2)围绕中心句,大胆质疑,提出探究的问题。

归纳探究的问题:① 为什么圆明园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圆明园为什么是世界的博物馆和艺术馆?2、自主选择第2、3或第4自然段,合作、探究学习。

3.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第二、三自然段的汇报。

①学生汇报。

②教师小结,简要介绍圆明园景点建筑的朝代、时间、人力物力的付出等,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③欣赏图片,让学生朗读感悟,读出欣赏、赞美、自豪之情。

(2)第四自然段的回报①学生汇报。

②教师抓住过渡句“圆明园不但有宏伟的建筑,还珍藏真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小语人五上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课件(共41张PPT)

小语人五上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课件(共41张PPT)

识。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涉及《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教学,包括文章背景、圆明园的历史
、毁灭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对后人的启示等方面。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文本,帮助他们
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意义,并引导他们感悟其中的爱国情感和历史意识。
学生反馈:在课后,我通过提问和作业等方式,了解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大多数学生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二)
例如,可以在导入时说:“同学们,圆明园是清朝皇家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宝库的 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却在19世纪末遭受了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破坏,从此成为了历史的记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圆明园毁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其中的悲痛和愤怒吧 !”或者,“圆明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但是,它却在清朝末年遭受了 巨大的灾难和损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圆明园毁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历 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吧!”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 也可编辑修改
学习目标
1.认识“估“煌”等10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会写“毁灭”“不可估 量”等24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语,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情感的变化。(重点)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难点)
圆 明 园 的 毁 灭
THE DESTRUCTION OF YUANMINGYUAN
资料 资料链接


圆明园:清代名园之一。遗址在北京海淀附近,艺术价值极高,被誉为

“万园之园”。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为环绕福海的圆明、万春、长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教案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

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4《圆明园的毁灭》(课件)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唐伯虎: 《小桥流水扇面》
历代名人书画
Celebritie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文征明: 《惠山茶会图卷》
历代名人书画
Celebrities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张旭: 《草书诗文》
各种奇珍异宝
All kinds of priceless treasures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 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 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 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 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 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 间,仿佛置身在细想的境界里。
法兰西帝国吞下
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 物,今天,居然还天 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 正的物主,把圆明园 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 展出。我希望有朝一 日,解放了的干干净 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 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 的中国。
走出圆明园
Out of Old Summer Palace

同学们,如果此时你正在圆明 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圆,宫 筑形言 ,
圆明园的建筑
Architecture of Old Summer Palace

所以说,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的建筑
Architecture of Old Summer Palace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教案【篇一】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

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郊”等12个生字。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及赏析《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的不断扩建和修缮,历时150多年,最终成为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收藏丰富的世界级园林艺术瑰宝。

圆明园不仅有宏伟的宫殿、精致的楼阁,还有碧波荡漾的湖泊、曲径通幽的小路、形态各异的假山。

园中的建筑融合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和西方建筑风格,既有东方的典雅与含蓄,又有西方的华丽与壮观。

然而,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野蛮地洗劫了圆明园,无数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被掠夺一空。

更为可恶的是,他们为了掩盖罪行,竟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巨大悲剧,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损失。

它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发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课文赏析:《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详细描绘了圆明园的辉煌历史和惨痛遭遇。

文章首先介绍了圆明园的位置、组成和建设历程,展现了其作为皇家园林的尊贵地位和独特魅力。

接着,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示了圆明园的建筑艺术和园林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轮美奂的世界中。

然后,文章笔锋一转,讲述了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和焚烧的悲惨历史,表达了对侵略者暴行的强烈谴责和对文化遗产损失的深深惋惜。

最后,作者以圆明园的毁灭为鉴,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教训,珍爱和平,保护好自己的文化遗产。

全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也是一篇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读物。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们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能培养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3、《圆明园的毁灭》 PPT课件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13、《圆明园的毁灭》 PPT课件

圆明园里,荒野的风, 呜咽地讲述着——
一个古老的故事;
残留的柱, 痛苦地书写着——
一个国家的耻辱。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
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 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可是我们思 考的脚步不能停止。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 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 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 生。这才是这节课的学习的真正的目的。
1、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你认为要不要重修圆明园?
同学之间交流, 你还可以到网上发表意见。
网址:
鲁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八册
圆 明 园 简 介
圆明园从1709年兴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 了151年。几代清帝不知耗费了多少天下的财力物 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 该园总面积5200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 和园还大850亩。园子周长10公里多,建筑面积16 万平方米,相当于北京皇宫的建筑面积。
春临江南
福海远眺
渔舟唱晚
雾绕仙山
收 藏 文 物 最 珍 贵




收 藏 文 物 最 珍 贵
名人书画
收 藏 文 物 最 珍 贵
名人书画
收 藏 文 物 最 珍 贵
奇珍异宝
收 藏 文 物 最 珍 贵
奇珍异宝
收 藏 文 物 最 珍 贵
奇珍异宝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 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 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 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 。大火连烧三成了一片灰烬。

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课件14.《圆明园的毁灭》_人教部编版(共47张PPT)

五年级语文上册说课课件14.《圆明园的毁灭》_人教部编版(共47张PPT)
圆明园的毁灭
►说教材分析 ►说学情分析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点、难点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讲课反思
一、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 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本组课文以“勿忘国 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 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 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 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句园
(北大)
蔚秀园
承泽园
近春园
圆明园中,有有金碧辉煌的殿 堂,也有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也
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 有中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
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
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 峰夕照;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
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 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有仅有民族 建筑,有还有西洋景观。
(二)质疑问难,自主学习
1、齐读第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 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2、快速默读课文2—4自然段。 并分组讨论找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 损失”的依据:昔日的圆明园拥有什么?
(这既体现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又让学生直 接接触课文中的语言材料,通过读、思、勾、 画等多种方式,抓住重点,整体把握作者的行 文思路。)
七、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有。。。也有。。。
不可估量的拥有(文化)
如。。。还如。。。 不仅。。。还。。。
灰烬
上自。。。下至。。。
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小学语文第九册)

《圆明园的毁灭》(小学语文第九册)

《圆明园的毁灭》(小学语文第九册)圆明园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被誉为"万园之园",是中华文明
的宝藏。

可是,1860年清朝末期,这座琼楼金砌的巨大文化宝库就被
英军焚毁了。

故事起源于1839年,清朝为了回应英法双方同盟协定,让其可以
通过香港贸易,接受了英法协议,但随后,英军想要求和更多的贸易
权利,即要求清朝就开放天津港,接纳英国贸易代表。

清政府拒绝了
英国这一要求,因此英法联合兵力对北京发动了战争,此后,圆明园
也成为战火的牺牲品。

1860年8月24日,英国等部队的火炮消灭了圆明园的西门,并把它和东门几乎完全摧毁。

随后,英军开始大肆破坏圆明园内设施,焚
烧掉园林中所有珍贵的建筑,掠夺或焚毁宝库和图书馆中的财富。

最终,英军占领了北京,圆明园则被毁,其中的财富,文物和艺术品也
都烟消云散。

1890年,清政府开始了圆明园的重建工作,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因为资金匮乏,工程一直都没能完成。

除了掠夺的黄金四尊被英军带
回英国外;它里面的珍贵物品也无一倖免,珍宝散失,财富灭失,同时,圆明园中还未被发掘出来的古代宝物和文物也全部消失殆尽,并
变成满目疮痍。

从那以后,圆明园再也没有见过过去的容貌,但圆明园的毁灭也标志着祖国文化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圆明园的印记,也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护好祖国和文化遗产,不让历史再重演。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 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
保护的重要性
• 传承历史、塑造国家 形象。
• 有经济价值和教育意义。 • 提醒我们珍惜和保护
文化遗产。
人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 册《圆明园的毁灭》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课件旨在介绍圆明园的历史背景、毁灭经过以及对中国文 化的深远影响。通过学习这一历史教训,我们将更好地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 重要性。
圆明园的背景介绍
宏伟的建筑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 以其雄伟壮丽的建筑和精美的 园林景观而闻名。
丰富的文化底蕴
园内陈设了许多珍贵文物,展 现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 文化底蕴。
异域风情
园内的一些建筑和景点展示了 中国与外国的交流和合作,呈 现出独特的异域风情。
毁灭的经过
1860年太平军入侵
圆明园遭到太平军的洗劫和破坏,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建筑被抢夺、烧毁。
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
不久后,英法联军焚毁了圆明园,导致园内的建筑和文物几乎全部消失。
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 传承历史
2 塑造国家形象
保护文化遗产有助于传承历史,让后人了 解和尊重自己的文化根源。
保护文化遗产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举措, 有助于吸引和推动文化旅游的发展。
3 经济价值
4 教育意义
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能够为国家和地区带 来经济利益,促进可持续发展。
通过文化遗产的保护,人们能够加深对历 史、艺术和民俗的认识和理解。
1860年后的荒废
经历了毁灭,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废墟上的湖泊、山川仅剩残缺。
损失的重要文物
1
九龙壁
原位和原貌免费对外展示。
2
佛头
佛教艺术瑰宝,对外展示,由专业人士进行修复。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为课文介绍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凭借课件、图片等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 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

分清详略,突出重点。

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毁灭”的内容。

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

根据教材,我创新教学,大胆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

其目的是以爱激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

(出示课件: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毁灭图)
2、齐读课题。

二、提问质疑,理清思路。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

(板书:圆明园毁灭)
三、直奔重点,学习“圆明园辉煌景观”部分。

1、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美景。

2、多么精美、多么壮观的园林呀,课文又是如何描写的,请自由读,想一想: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景观?
3、生交流,师板书。

(布局建筑收藏)
4、圆明园有着怎样的布局,齐读第二自然段。

(1)、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介绍其布局特点。

(2)、文中哪个词准确写出了圆明园的布局特点?(板书:众星拱月)
结合图理解“众星拱月”。

5、明园不但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精美的园林建筑,看看书,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生汇报。

(读句子、谈体会,并可补充相关资料。

)
(2)、想象园中还有哪些美景?(板书:风格各异)
(3)、有感情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4)、读得多好啊,现在,我们仿佛就置身于那景色秀丽、风格独特的圆明园中。

让我们再一同去饱览一番。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师引读。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为什么称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板书:奇珍异宝)
(2)出示课件,欣赏圆明园藏品。

(3)圆明园布局独特,建筑精美,收藏也十分珍贵。

学到这儿,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心目中的圆明园吗?
(4)师小结、过渡:圆明园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可以说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中国历史的长河,走进了圆明园,就走进了民族艺术的宝库。

可是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圆明园,你还能看到些什么呢?
四、学习“圆明园毁灭”部分。

1、(课件出示废墟图)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到圆明园宏大的规模吗?你能看到圆明园精美的建筑吗?你能认为这就是世界上最精美、最壮观的园林吗?然而这的确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啊!是谁毁灭了圆明园,请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笔划出描写侵略者野蛮行径的句子。

2、生交流,谈体会。

(板书:掠毁烧)
3、出示课件“火烧圆明园”图片。

4、看后,你有什么感受?(板书:恨)
5、课件出示句子“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

(2)、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了什么?
(3)、带着痛惜之情齐读这句话。

五、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三天三夜的无情大火,一代名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假如此时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对谁说些什么?
2、说得多好啊,在我们华夏儿女的不懈奋斗下,中华巨龙已经腾飞,祖国正以强大的实力和崭新的姿态雄踞于世界东方。

如“神七”升空、“嫦娥”飞天,卫星探月,国庆阅兵等昭示祖国的强盛、科技的先进、经济的发展。

同学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读书,为了振兴中华而刻苦学习,为了未来的锦绣前程而勇敢奋斗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