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
电能计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电能计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中,电力属于必需型商品,广泛应用与生产、生活之中,而对电力进行衡量的主要方式就是电力计量。
为了不断提升电力计量管理综合水平,电力计量工作、电力计量设备的管理、电力监控系统都需具备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电力计量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国相关部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
为了更好的提升电力计量管理水平,深入研究电力计量技术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探讨电力计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应用对策。
关键词:电力计量;主要问题;对策引言电能计量工作需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并且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计量方式,部分地区之所以没有得到一个较好的工作成果,原因之一在于很多的地方都是根据主观臆断来进行的。
另一方面,由于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很多地区得到了充足的电能供应,原有的电能计量方法与现阶段的供应情况发生了冲突,因此在采用新的方式之前,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解决现有的矛盾和冲突,帮助市民恢复到正常的工作轨道上。
本文就电能计量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一定的分析。
1、电能计量的基本概念及意义电能计量主要是指在电网经营中通过相应的计量装置计算出电能的数量。
根据计量结果可制定电能生产计划,同时也能为经济核算、计收电量提供有力依据。
可以说,电能计量是电力生产、销售以及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我们的生活与电能密不可分,因此电能计量不仅关系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运行,同时还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均用电量与日俱增,再加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这些都使得人们对电能计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精确有效的电能计量结果不仅能帮助我们控制耗电量,提高电能利用率,还可使我们通过制定电能消耗定额的方式节约电力资源[1]。
2、造成电能表计量误差存在的主要因素2.1、电流、电压、温度的变化目前通过对电能表计量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导致误差产生的主要因素即是电能表中的电流、电压和温度的变化。
能源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能源计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随着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对于能源的需求也在提升当中,但是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浪费等现象,导致能源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增加了经济成本的同时,还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节能减排的落实显得至关重要。
随着节能减排的工作慢慢深入,能源计量的作用也逐渐显现出来,已经成为节能减排落实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加强能源计量的管理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及缓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能源与环境的限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能源计量管理问题解决措施引言:能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人们生活质量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提升的重要支撑,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直接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需求对于能源的要求逐渐增加。
为了稳固社会的发展,需要加强能源的管理工作力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发展目标,对于改善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对的能源限制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另一方面还能有效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运行效率和质量,以及企业在经济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1]。
1.能源计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想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确保生产运行能够顺利稳定进行,就需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地使用能源,并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将不同品种的能源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分配与管理,并且与储存和供应等各个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的配合,以此满足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对能源的使用需求。
企业加强能源计量的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生产运行效率的同时,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对能源计量方法进行灵活的采用,根据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科学的设计能源计量设备,配备合格的能源计量装置。
其次,在能源计量器具和能源计量装备使用运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能源计量器具和设备的维护管理里工作,保证能源计量设备和器具的完整性,避免能源计量器具和设备出现损坏从而影响其参数结果与性能[2]。
论能值分析理论研究新进程及展望_崔风暴
能值分析是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H.T.Odum)在热力学定律、最大功率原则和能量等级原理基础上创立的以能量为核心的系统分析方法。
能值分析以能值作为基准,把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统一标准来进行比较。
能值分析从一个更为系统化的角度给出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
这主要体现在它使得不同种类能量的相互比较成为可能,于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沟通找到了结合点。
能值分析理论是一种新的科学度量工具,为可持续发展模式与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个量化的方法。
一、能值分析理论的发展阶段能值理论概念和分析方法经过二十余年的研究和实践才发展出来。
它是系统生态学、生态能量学和生态经济学学术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同时,能值理论具有清晰的发展脉络,从能量到体现能,再到能值。
能值分析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对能值理论的思考开始于生态经济学的出现。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该学科的价值理论自然也要寻找生态学价值论和经济学价值论的交叉点。
传统的经济学价值理论以货币作为衡量单位,其最大的弱点在于货币流绕开了环境系统,于是学者们把目光投向了环境系统的血液———能量。
所以说能值分析理论的前身是能量价值理论。
1840年以前人们对于能量研究还属于定性分析阶段,1840年时,热力学第一定律问世,这标志着对能量理论定量分析阶段的到来,同时学者们建立了能量分析观念并且将该理论应用于实践。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提出的能量观存在者严重的不足:(1)忽略了地球的基本能量———太阳能;(2)忽略了能量的品质特性。
近期的能量价值理论在对生态和社会系统的能量分析中则考虑了太阳能。
[1](二)形成及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和他的学生R.Costanze分别用不同的方法给出了“具含能量”的计算公式,从而解决了能量的品质方面的问题。
在澳大利亚学者D. Scienceman的提议下,H.T.Odum将“具含能量”更名为“能值”,能值与能量在英文拼写上的不同是将energy中的“n”改为“m”,定义是某种类别能量包含另一类别能量的数量。
我国能源计量现存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
¨;等黼胜址g中国:‘新拭书套止我国能源计量现存问题及解决路径分析◆文/周美君I摘要】加强能源计量,促进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时我国能源计量中存在的立法的缺失、体制的障碍、器具不迭标、考核监督不力、技术的落后、人员的配备不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路径,以供研究探讨。
【关擅词】能源计量问题解决路径当前,加强能源计置,促进节能减排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了解我国能源计量现状,发现问题。
并寻求恰当的解决路径。
对于促进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具有霞要意义。
一、我国能源计量现存问墨(一)立法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现行的能源计量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对能源计量的定位不准确。
目前,我国涉及能源计量的法律法规有《计量法)和《节约能源法两部法律,行政法规和技术法规100多件。
但从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可操作性上看。
没有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系统的、比较全面的、有利于推进节能工作的能源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主要缺乏对计量数据的管理和应用的法制要求。
能源计量技术标准中,2006年颁布的GBl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虽然对用能单位计量器具管理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要求,但也缺少对能源计量数据的应用要求。
(二)体制的障碍主要体现在能源计量与节能管理体制不顺。
从宏观方面看,国家节能行政管理涉及众多部门。
职责界定不清晰。
存在各自为政。
互不协调。
节能管理和能源计量管理两张皮的现象。
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内部计量与节能管理分属两个部门,职责界定不清。
造成计量管理部门只注重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而不关注节能:而节能管理部门只负责节能项目和节能技术的应用,忽视对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和分析。
从而造成企业领导看不到能源计量带来的效益,导致对能源计量工作不重视。
(三)器具不迭标企业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和检定率尚不符合国家能源计量标准的要求.有些能源计量器具老化、落后.导致计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明显降低。
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思考
ZH(NG e - i ) Zh n me ,W ENG oq ,W ANG — in , HUANG Qi-o B —i Yixa g n lu
( . Ag iut r lEclg n ttt Fu inAc d my o rc lu a in e , Fu h u,Fu i n 3 0 1 , 1 rc lu a oo y I siue, ja a e J Ag iut r lSce c s zo ja 5 0 3 C ia; 2 Fu inAc d my o rc lu a ce cs Fu h u,Fu in 3 0 0 hn . j a a e f Ag iut r lS ine , zo ja 5 0 3,Ch n ) ia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高中物理中的能量观点是指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等一系列理论观点,通过这些观点可以深入理解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变和利用。
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观点中最基本的理论观点之一。
它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不会改变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这就意味着能量的转化可以是以动能转化为势能,或者是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等。
一个摆钟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会不断地从动能转化为势能,然后再从势能转化为动能,但总的能量量值是不变的。
能量守恒定律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在热力学中的热能守恒定律和在电磁学中的电能守恒定律等。
能量转化定律是能量观点中另一个重要的理论观点。
它指出在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会发生变化,但总的能量量值是不变的。
能量转化定律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进行讨论。
在宏观层面上,能量可以以热能、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等形式存在,并且能够相互转化。
当我们用蓄电池给手机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然后电能再转化为手机的机械能和热能。
在微观层面上,将能量转化定律与分子动理论相结合,可以进一步理解能量在微观世界中是如何转化的。
当物质受热时,分子会增加其平均动能,从而增加了物体的内能。
能量观点还涉及到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实际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能量观点来解释和理解各种物理现象和技术装置的工作原理。
我们可以通过能量观点来解释光的传播和折射、电磁波的辐射和接收等现象;能够理解汽车引擎、电动机、发电机等设备的工作原理;能够研究太阳能、风能和核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方式。
能量观点还可以用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如何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如何降低能源消耗等。
高中物理中的能量观点涵盖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通过这些观点可以深入理解能量在自然界中的转变和利用。
能量观点不仅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理解自然界和利用能源的重要工具。
对能量观点的深入讨论和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能量观点。
浅谈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171 ·直流电路分析开始信号传输分析其他引脚电路分析引脚外电路规律信号处理过程关键点分析结束图4 集成电路电路图分析步骤2.5 整机电路图识图对于整机电路图,首先整体把握功能,然后按照直流工作、交流工作进行分批分析,确定其具体工作形式。
而那些此前没有见过的、复杂的单元电路作为分析的重点。
2.6 印制电路板图识图对于印制电路板图,初看非常乱,需要首先根据元器件外形特征,查找具体元器件,对于芯片,可以根据其型号查找相关技术资料。
通常电路板上的大面积铜箔线路为地线。
通过查找各铜箔线的走向,确定整个电路连接部分,应与实际电路板对照,采用一致的看图方向进行功能确定。
3 结语各种电路图充分描述了电子设备的功能、用途和工作原理。
作为电路设计、调试和维修的基础,硬件工程师需要结合各种电路图识图方式,充分了解其各单元工作原理,才能够不断提高识图能力,进而增强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1] 许飞.初学者如何读电子电路图[J].华章,2008,(10).[2] 舒绍先,林为农,李文庆.电子电路图视图方法探析[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4).[3] 刘雅琴,李永亮.用Microsoft Visio 2003绘制电子电路图的方法[J].信息技术,2006,(3).[4] 吕俊霞,杨瑞兰.阅读电子电路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J].新余高专学报,2004,(2).[5] 万捷.电子电路读图方法及应用[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作者简介:赵国政(1974-),男,新疆昌吉人,国家广电总局654台工程师。
浅谈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史宝玲(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1450)摘要: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特别是石油成为各国谋求经济发展、政治强大、发挥国际影响力的最为重要的筹码。
能源计量管理工作成为企业对能源进行科学管理、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高中物理课程来说,能量的概念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之一。
在教学中,存在着对能量观点的不同讨论,下面我将从传统观点、现代观点和能量守恒定律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能量是物体具有的一种属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特性。
根据这一观点,物体的能量随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一个物体在高处具有更多的能量,当物体从高处滚落到低处时,能量就会减少。
传统观点注重物体的静态特性,即物体在不同位置上所具有能量的差异。
然而,现代观点对能量的理解要更加深入。
根据现代观点,能量是物体或者系统在运动或发生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能力,是物体的一种动态特性。
与传统观点不同的是,现代观点认为能量不仅与物体的位置有关,还与其他因素,例如速度、质量等有关。
例如,一个物体在下落时既具有重力势能,也具有运动动能。
现代观点通过引入“动能”的概念,深化了对能量的理解。
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观点的重要内容。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一个封闭系统内的能量总和是守恒的,即能量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转化为其他形式。
这个定律广泛应用于各个物理现象的解释和分析中。
例如,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平衡势能和动能来解释机械系统中能量的转化。
而热力学第一定律则表明,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热量和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
能量守恒定律是现代观点的重要基础,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能量的本质,也为各种物理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引入现代观点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观点只局限于物体的位置差异,理解能量比较片面。
现代观点通过考虑物体或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的能量转化,能够更加全面地描述能量的变化。
能量守恒定律是现代观点的重要内容,通过它的应用,我们能够解释许多现象,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能量的理解。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中的能量观点讨论可以从传统观点、现代观点和能量守恒定律三个方面展开。
绿色能源计量应用若干问题的探讨
106机电技术2017年10月绿色能源计量应用若干问题的探讨林勇张杰梁赵斯衍(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3)摘要:对绿色能源计量应用若干问题进行探讨:阐述了绿色能源并网过程中所具有的随时性随意性特点下对电能 计量仪表的要求及电能采集策略;通过傅里叶分析得出绿色能源并网时因其逆变输出含有谐波会对市电网有一定的污 染;针对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直流电能计量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
关键词:绿色能源;问题;探讨;电能中图分类号:TK 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01 (2017)05-106-03D 01:10.19508/j .cnki .l 672-4801.2017.05.035绿色能源泛指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太 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自身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太 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发电能够实现零排放零污 染,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目的。
近年来,太阳 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在并网发电和离网带负载发 电技术应用上逐步走向成熟。
但是与传统能源相 比,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在计量应用中也存在 着若干问题,本文予以具体分析介绍。
1绿色能源发电量的随时性随意性对电能计量的影响以太阳能发电为例。
太阳能发电受气候因素 影响大,即表现为天气好时候,太阳能多发电,天 气不好时候,太阳能少发电甚至不发电:发电量具 有随时性随意性。
绿色能源并网接口电路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中间单元可视为逆变环节和负载)。
中间单元If太等阳,色溫图1绿色能源并网接口电路图图1中虚线框表示的是对绿色能源并网接口 电路中电能的计量。
该电能计量存在有两种 情况。
第一种情况: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所发出 的电全在负载上消耗掉而未能与市电并网。
该情 况下,虚线框中所检测到的有功功率户为:p = U x l x C0S 屯(1)第二种情况: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发出的 电在满足负载消耗基础上还能与市电并网。
该情作者简介:林勇(198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磁计量工作。
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加。
为了有效管理生活垃圾,提高资源化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有必要对生活垃圾的组分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通过对某城市生活垃圾的组分情况进行调研,旨在为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生活垃圾组分情况1. 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在所调查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垃圾占比约为30%。
废纸和塑料是可回收垃圾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占可回收垃圾总量的70%和20%。
2. 厨余垃圾厨余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食物残渣、蔬菜瓜果皮核等。
在所调查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约为50%。
其中,食物残渣和蔬菜瓜果皮核是厨余垃圾的主要来源。
3.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和溶剂等。
在所调查的生活垃圾中,有害垃圾占比约为10%。
其中,废电池和废荧光灯管是有害垃圾的主要来源。
4. 其他垃圾其他垃圾主要包括烟蒂、尘土、灰土、陶瓷制品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在所调查的生活垃圾中,其他垃圾占比约为10%。
三、问题与建议1. 问题(1)可回收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随着可回收垃圾产生量的增加,现有的回收处理能力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
目前,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难以满足城区居民的需求。
(3)有害垃圾处理能力不足。
有害垃圾种类繁多,处理技术要求高,现有处理设施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2. 建议(1)加大可回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提高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
(2)完善厨余垃圾处理设施。
在城市周边和城区建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提高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
(3)提高有害垃圾处理能力。
引进先进的有害垃圾处理技术,提高有害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
(4)加强垃圾分类宣传和引导。
提高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培养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四、结论通过对生活垃圾组分情况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比重较大。
能值分析
在现实社会生产和消费中,人们只注意一个系统中的货币流,即系统中的货币流出大于其流入,则该系统(或生产过程)就是有活力的,但是,人们常常忽略了其物质流或能量流。
在一个生产或生态系统中,人们追求的是其最大的货币流,实际上,这种最大货币流是建立在最大的自然资源的流入基础之上的,因为,要追求最大的货币流出和最小的货币流入,就必需以最大的自然资源流入为代价,这种出发点常常又会导致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造成资源的可持续性下降。
而能值分析则是对货币流、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衡量,从而通最有效的设计,使得系统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根据能量系统理论观,生态系统及其他别的系统,均可视为能量系统。
能量可用于表达和了解生命与环境、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关系。
然而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能量具有不同的质量,不能直接进行比较和数量加减;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本质关系,用一般能量单位更无从表达和衡量,能量分析碰到难题,这就是所谓的“能量壁垒,即不同来源和形式的能量的质量是不相同的,具有很大的等级差异,例如1 焦耳电能、1 焦耳太阳能和1 焦耳热能是不一样的,在对系统进行能量分析中不能直接将它们相加减。
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法和理论来解决这个难题,但总是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而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在创立至今的短短20余年间,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已在从全球地化循环到国家、区域、城市、企业的各种空间尺度,农业到林业、自然保护区、生态工程、工业的各种生态或生态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高度的重视。
能值理论和分析方法问世时间不长,因其有助于正确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的价值和相互关系,有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备受国际生态学界、经济学界、系统学界及政府决策者的关注。
近10 多年来,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活跃,尤其对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工农业系统的能值分析。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物理学中的能量观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描述物体和系统运动状态的基本概念。
高中物理课程中,能量观点通常包括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换与转移、能量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是能量观点的核心内容之一。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是不会凭空消失或产生的,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这意味着总能量守恒,在能量转换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机械能守恒的问题中,如果系统中只有重力和弹性势能存在,那么这两种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换和转移是能量观点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物理学中,能量可以转换为不同的形式,如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等。
能量的转换是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等。
能量的转移则是能量在空间上的传递过程,热能通过传导、传输、辐射等方式传递。
能量观点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应用。
人们利用能量转换和转移的原理进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水力发电利用水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利用光能转化为电能等。
人们通过对能量守恒的理解,设计节能设备和工艺,以减少能量的浪费和损失。
在建筑设计中,合理设计建筑的隔热、隔音等性能可以减少热能和声能的流失,实现能量的节约和利用。
在讨论能量观点时,还存在一些争议和深入研究的方面。
目前对于能量的定义和本质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虽然能量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但其本质是什么?能量是一种物质吗?还是一种属性?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虽然能量的守恒定律被广泛接受,但在某些极端条件下,如黑洞、宇宙膨胀等,可能需要对该定律的修正或扩展。
与此相关的是,如何解释和处理高能物理中的粒子产生和湮灭的过程,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高中物理中的能量观点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包括能量守恒定律、能量的转换与转移以及能量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对能量观点的学习和讨论,可以深入理解能量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将来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企业能源计量若干问题的探讨
企业能源计量若干问题的探讨能源计量准确与否,影响着工业企业的能源计划、消耗定额考核和节能效果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给政府主管部门掌握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带来障碍,甚至导致辖区工业系统能源统计出现误差,增加了政府对节能评估、规划、调控和落实节能目标的不确定性。
本文论述的是通过对若干能源审计案例的分析,提出加强工业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几点设想和建议。
标签:能源计量节能规划0 引言就工业生产而言,“计量先行”是针对工业企业在产品生产中计量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评价。
也就是说,计量采集的原始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到下游的生产运行和管理秩序。
能源计量更是如此:伴随着产品生产,能源消耗统计、计划分配、能耗分析、定额考核以及技术改造和节能效果评价都要依靠能源计量的数据支持。
早在国家“六五”规划期间,为实现工业现代化,提高工业企业综合素质,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完成了建立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标准规范、完善量值传递系统、配备计量器具等项配套管理措施,为建设现代化企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九五”规划期间,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市场对能源资源的配置作用已见成效,政府对节能和计量等基础工作建设的推动作用趋于弱化。
“十一五”以来,国家再度强化节能管理,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任务十分艰巨。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对工业节能提出了建立目标责任制、健全能源统计和节能评估体系、严格能源消耗定额考核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但是,应起到基础保证作用的计量功能已经明显滞后。
2006年以来,我们配合节能、计量和统计管理部门对全市钢铁、有色冶金、石化、电力、建材、化纤等行业的40户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节能专项监督检查和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
通过检查和考核,反映出了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特别是能源计量的功能发挥问题,以及由于能源计量手段不健全对能源统计等项工作的影响。
从而导致企业的能耗计划、定额考核、节能效果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促使煤化工企业的不断扩大,然而人们对能源计量管理也越来越关注。
因此,煤化工产业是中国重要能源战略产业,也是重点能耗产业。
文章通过对济宁市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现状进行调研,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煤化工企业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推动城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问题;建议引言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能有效促进煤化工企业的能源管理,提高煤化工企业的能源管理水平,也能推动煤化工企业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国家的节能法规和政策,合理使用能源,促进能源结构的优化,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提高煤化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的竞争力。
因此,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对保障煤化工企业经济发展可持续性,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都有重要意义1煤化工能源计量现状在煤化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受到诸多因素影响,煤化工企业通常会应用孔板式差压流量计,此流量计就是由标准孔板与多参数差压变送器配套组成的高量程比差压流量装置。
而孔板式差压流量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流量计,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流体会充满管道,而节流装置周围会产生局部收缩,在流体流经检测件节流装置时流速会提升,从而在检测件上、下游产生静压差。
在明确掌握相关参数的基础上,依据流动所具备的连续性原理以及伯努利方程,可以对压力、流量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推导,进而得到流量。
此仪器的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应用可靠性高,被广泛应用在气体、蒸汽、液体等能源量测量中。
2针对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管理的建议2.1加强煤化工企业能源计量工作的宣传力度煤化工企业领导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对于能源计量工作的认识是能源计量工作能否做好做实的关键。
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检查、培训等形式,加大能源管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让煤化工企业领导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意识到,能源计量工作不仅是国家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而且关系到煤化工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督促煤化工企业领导从切身利益出发,主动抓好落实能源计量工作。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摘要】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不仅是运动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世界万物的基础。
本文从能量的定义和能量转化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动能和势能的关系、能量转化的效率、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能源资源的有限性。
通过这些讨论,我们不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能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还可以认识到能源资源的宝贵和有限。
文章还探讨了能量观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价值和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指出深入理解能量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和理解能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改善生活,并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能量,高中物理,能量转化,能量守恒定律,动能,势能,能量效率,能源资源,生活应用,能量观点,物理教学,未来发展1. 引言1.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代表着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在高中物理中,通常将能量定义为体系内具有做功能力的物体所具有的物理量。
这种做功能力可以表现为物体的运动、变形、加热等形式,是物体所固有的一种性质。
根据能量的定义,能量可以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例如动能、势能、内能等。
在进行物理学的研究和实验中,能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研究和描述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能量的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释物理现象,为我们进一步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学习能量的过程中,理解能量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并为我们探索能量转化的奥秘提供了基础。
1.2 能量转化的重要性能量转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普通家用电器的运行,还是汽车的驱动,都需要能量的转化来完成。
能量转化的重要性在于可以满足人类社会对能量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能量转化可以使得我们在生活中更加便利和舒适。
当我们打开电灯开关时,电能被转化为光能,让我们可以在黑暗中看清周围的环境。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
对高中物理中能量观点的讨论能量观点在高中物理中是一个重要且核心的概念,涉及到能量的定义、转化、守恒等方面。
对于这一观点,存在一些不同的讨论和观点。
有人认为能量是物质的属性,是物体内部把事物做起来的能力。
这一观点认为能量是一个存在于物体内部的实体和物体的属性,可以用来做事、产生力量。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由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也有人对这一观点持有异议。
他们认为,能量并不是物质的属性,而是一种物体与其它物体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能量是物质和场的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是描述这种相互作用的量。
在这种观点中,能量不是实质上的东西,而是一种描述物体和场相互作用过程的数量。
对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能量是守恒的,即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能量可以在物体内部和物体之间进行转化,但总能量保持恒定。
这一观点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论。
也有人对能量的守恒持有不同看法。
他们认为,能量守恒定律只是一个近似的规律,只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条件和尺度。
在一些极端条件下,如高速运动、微观尺度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能量的转换和守恒不完全的现象。
这一观点认为,能量守恒定律并非普适的法则,而是一种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下的近似规律。
对高中物理中的能量观点存在着不同的讨论和观点。
有人认为能量是物质的属性,有人认为能量是物体和场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人认为能量是守恒的,有人认为能量的守恒只是一种近似规律;还有人认为能量只是一种方便的概念和描述工具。
这些不同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对于理解和运用能量概念都有一定的帮助。
在学习和研究物理时,我们应该综合各种观点和理论,深入理解能量的本质和作用,推动科学的发展。
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思考
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思考钟珍梅1,翁伯琦2,王义祥1,黄勤楼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 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3)收稿日期:2010-02-09初稿;2010-08-19修改稿作者简介:钟珍梅(1975-),女,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生态研究通讯作者:翁伯琦(1957-),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生态和水土保持研究(E -mail:boqiw eng@)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89B13)摘 要:能值分析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系统生态学家Odum 为首创立的,该理论的问世首次使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和货币流通过能值转化率转化成太阳能值进行对比,为自然资源价值的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及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试就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的应用研究和理论研究现状作一概述,通过与其他几种方法对比,从能值理论的产生、难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期为能值理论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生态系统;能值理论;生态系统评价方法;能值转化率中图分类号:Q 148文献标识码:AAdvances in Ecosystem Emergy theory and thoughts on some related issuesZH ON G Zhen -mei 1,WEN G Bo -qi 2,W A NG Y-i xiang 1,HU A N G Q in -lou 1(1.A gr icultural Ecology I nstitute,Fuj ian A cademy of A gr icultur al Sciences ,Fuz hou,Fuj ian 350013,China;2.Fuj ian A cademy of A g ricultur al Sciences ,Fuz hou,F uj ian 350003,China)Abstract:Emer gy analysis is a science created by H T Odum Emer gy ,specifically,S olar E mer gy ,is "the available so lar energ y used up directly and indir ect ly to make a ser vice or pro duct".O dum pio neer ed the dev elo pment and use of emer g y He pr esented it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behav io r o f self -o rg anized systems,valuing eco log ical go ods and ser vices,and jointly analy zing eco lo gical and economic systems T his basic concept is quite st raig htfor war d,ho wev er,its implications po tent ially pr ofo und T 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pr og ress of the science of emer gy o n its applicat ions and theor y,pro vides insig ht into the r elationship betw een it and o ther eco lo gical analysis methods,attempt s to point out r esear ch difficulties,and sug g ests ar eas for further studies in o rder to pr omot e and better understand it.Key words:Ecolo gica l system;emer gy ;ecosystem eva luation;transformity能值 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系统生态学家Odum 为首创立的[1]。
我国能源发展空间研究的方法学问题
我国能源发展空间研究的方法学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也在较快增长。
未来我国能源的增长空间有多大?能以美国的人均能耗或"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能耗"作标杆吗?如何进行比较科学的研究?这里提出两点方法学的思考。
―、国际比较研究分析分析一下发达国家能源发展和电力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就会发现,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年人均能耗就保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上(见后图)。
美、加等发达国家禾口欧、日等另一类发达国家差别明显,它们在人均能耗、人均电力消耗、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由此,可以提出"两类发达国家"的概念,它们的能源发展并不是一种模式。
以2010年人均能耗为例:第一类发达国家(美、力口)大于10 Tce/人·年(已基本稳定;),第二类发达国家(欧、日)约为5 Tce人·年(已基本稳定),两者约为两倍之差,中国目前为2.6 Tce人·年(在增长中,暂低于发达国家,但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010年人均电力消耗耗为:第一类发达国家(美、加)约为14000 Kwh人·年(已基本稳定〉,第二类发达国家(欧、日)约为7000 Kwh人·年(已基本稳定),两者也约为两倍,中国目前约3500 Kwh人·年(在增长中,暂低于发达国家,但巳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而2010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为:第一类发达国家(美、加)为18-19 吨/人·年(在下降中),二类发达国家(欧、日)为6-9吨/人·年(在下降中),中国目前为6.0吨/人·年,并且趋势在增。
两类发达国家的差异确实反映着发展模式的不同,例如美国人均毎年行车里程为3万公里,而日本人均每年行驶1.1万公里,两国的人均客运终端能耗相差3.6倍;美国人均住房面积62m2,日本人均住房面积34m2,两国的人均家庭能耗差一倍。
高能物理实验中能量测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高能物理实验中能量测量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一、引言高能物理实验是对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之一。
在这个领域中,能量测量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就高能物理实验中能量测量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解决方案进行讨论。
二、能量测量的挑战与问题在高能物理实验中,能量测量的精确性对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及理论模型的验证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能量测量涉及到较大的尺度和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所以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
在实验过程中,粒子的能量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转化,包括电离损失、辐射损失以及能量朝不感兴趣的通道流失等。
这些损失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需要进行准确的计算和校正。
其次是能量沉积的均匀性。
粒子在探测器中释放能量时,由于探测器材质的不均匀性或者探测器之间的间隙,能量的沉积可能不均匀。
这样会导致测量误差的增大,尤其在高能实验中更为明显。
因此,需要针对能量沉积的均匀性进行校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能量测量还面临着背景信号的干扰。
在高能物理实验中,仪器本身会产生一些背景信号,比如底噪或者来自于其他粒子的杂散信号。
这些背景信号会与待测粒子的信号相重叠,使得能量测量变得困难。
因此,需要通过合适的信号处理方法对背景信号进行去除,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三、解决方案及应用针对高能物理实验中能量测量的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并在实验中进行了应用。
首先是关于能量转换损失的问题。
科学家们通过建立精确的理论模型,结合实验数据来对能量损失进行准确的计算和修正。
此外,采用多种探测器结构,如半导体探测器、液体气体探测器等,来测量不同类型粒子的能量损失,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其次是对能量沉积均匀性的校正。
科学家们在设计和制造探测器时,采用了更均匀的材料,并且优化了探测器的结构,以减小能量沉积的不均匀性。
同时,利用先进的校正算法,通过测量和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均匀性进行校正,从而提高能量测量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环境 2008, 17(5): 2117-2122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08014);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0610013) 作者简介:姚成胜(1977年生),男,博士,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2008-03-05能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姚成胜1,朱鹤健2,刘耀彬1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7;2. 福建师范大学自然资源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7摘要:能值理论与研究方法是当前生态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被认为是连接生态学与经济学的桥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尽管能值分析有效的将自然环境的价值纳入了产品的生产,更能真实地揭示产品的真实价值,从而克服了传统能量分析和经济分析的诸多缺陷,但其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综合国内外有关能值理论与研究方法的相关文献,对当前能值理论研究中能值转化率的计算问题、多产品或复合产品系统的能值流计算问题、能值价值论与市场价值论结合问题、能值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能值;能值转化率;能值理论;能值分析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75(2008)05-2117-06根据能量系统理论的观点,各种生态系统和人类经济系统均可视为能量系统,能量可以用于表达和了解生命与环境、人类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关系[1-3]。
长期以来,人们运用能量为共同尺度,对各种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
然而由于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能量具有不同质与价值的根本区别,不可作简单的加减和比较[3-4];自然环境资源与社会的本质关系,用一般能量单位更无从衡量和表达;对此中外学者提出了不少方法试图解决这个难题,但始终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20世纪80年代,Odum 等人在深入研究生态系统能量学,综合运用系统生态学、能量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该理论的出现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思路[5-6],从而大大促进了对自然系统和经济系统能量研究的发展。
本文就能值理论与分析方法及其国内外区域能值分析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论述,并对能值理论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概括,以期推动能值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发展。
1 能值理论的主要概念及其分析方法能值(emergy ),是指某种流动或贮存的能量所包含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即产品或劳务形成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投入应用的一种能量的总和[4,7-8]。
能值不等于实际的能量,而是一定类别和一定数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聚集,其实质上是体现能(Embodied energy )或能量记忆(Energy memory ),由于各种资源、产品或劳务的能量均直接或间接的起源于太阳能,故多以太阳能值(Solar emergy )来衡量某一能量的能值大小,其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olar emjoules ,即sej )。
能值理论以能值为基准,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物流、能流和价值流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进行评价分析,从而可以定量揭示各种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生态经济效益。
能值转化率(Emergy transformity )即形成每单位物质或能量时,所需消耗的另一类能量之量。
在能值分析中,实际应用的是太阳能值转化率,即形成单位物质或能量时所需消耗的太阳能质量,单位为sej/J 或sej/g 。
能值转化率是衡量物质或能量的能质等级的指标,它随着能量等级的提高而增加;系统中较高等级者具有较大的能值转换率,需要较大量低能质能量来维持,具有较高能质和较大控制力,在系统中扮演中心功能作用[2]。
一般而言,处于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较高层次上的产品或生产过程具有较大的能值转换率;例如复杂的生命、人类劳动、高科技等均属高能质、高转换率的能量[4,8-9]。
能值分析是以能值为基准,通过能值转化率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以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有效地将自然资本的价值纳入了社会经济系统,并将自然、社会和经济等亚系统有机的统一起来[3,8]。
能值分析通过净能值产出率(EYR )、能值投资率(EIR )、能值自给率(ESE )、能值交换率(EER )、能值货币比率(EDR )、能值使用强度(ED )、环境负载率(ELR )、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ESI )等一系列能值指标,来综合评价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及其生态经济效益,并通过不同地区之间各能值指标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各2118 生态环境第17卷第5期(2008年9月)能值指标的纵向比较,来综合揭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
能值分析方法自创立以来,已在国家[9-10]、省域[11-14]、城市[15-18]、县域[19-20]、自然资源[21-22]、工农业[23-26]等各种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高度重视。
2 能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2.1 能值转化率的计算问题能值分析要将各种能流、物流、经济流、信息流转化成可以统一比较的能值,因此首先要解决能值转化率的问题。
H T Odum所计算的太阳能值转化率能满足较大范围区域、系统能值分析的需要,但对较小区域、系统能值分析的需要值得商榷[2-3, 5, 26]。
由于太阳能值和太阳能值转换率的数值依赖于到达特定状态所选择的路径,尽管自然产品和服务的太阳能值转换率因自然生态系统的高度自组织化而相对稳定,但对于人类经济产品的能值转化率会因产品的产地、生产方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条件、管理效率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差别,因此在具体的能值分析中还要计算适合具体研究对象的太阳能值转化率[2,16-17, 26-27]。
但要具体准确计算人类经济系统的各种资源和产品的能值转化率,就需要对该资源或产品的生产系统做能值分析,以产品消耗的太阳能值总量除以产品的总能量(或质量)而求得,尽管这种计算分析的原理较为简单,但在计算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该产品有详细的了解和充足的数据,因此其分析过程也相当繁杂,存在一定的难度[26]。
根据能值理论,某一产品的能值转化率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投入该产品生产的所有能值总量除以该产品的能量(或质量)。
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如何保证对于一些要经历地质年代才能形成的自然资源或产品能值转化率计算的准确性,诸如金属、煤炭、石油等。
因为要计算这些产品的能值转化率,就必须知道地质时期形成这些产品所投入的能值总量;由于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要计算地质时期投入的能值总量是一个值得令人怀疑的问题[28]。
一些常见的问题就是诸如:如何计算一些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的金属的总能值消耗量;如何确定一些化石燃料的总能值中,是否包括了地质时期形成这些燃料的动植物能值。
在现实的能值分析研究中所使用的一些自然资源的能值转化率(如煤炭、石油等),其能值总量是指从矿石中提取这些产品所需的能值总量,而并不是包括地质时期形成这些自然资源的能值总投入量。
这就导致了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其正确时间边界的选择问题,因为在系统分析研究中,系统时空边界的界定十分重要[28]。
2.2 多产品或复合产品系统的能值流计算问题在有多产品或是存在主产品和副产品的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过程中,在系统内能值交叉和分支点处的计算方法上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Odum所创立的能值理论认为,因为所消耗的能值成本相同,同一生产过程中的多种产品(或者主产品和副产品)具有相同的能值价值,但在计算系统能值产出时却只计算一种产品(或主产品)的能值,因为其他各种产品和副产品所消耗的为同一能值成本[29-31];这就在有多种产品(或副产品)和单一产品(或无副产品)的系统对比研究中造成了一定的误区,即分析结果往往是多产品系统的能值产出率低于单一产品的系统,而环境负载率却高于单一产品的系统[29]。
对此国外学者Bastianoni和Marchettini 提出了联合能值转换率和加权平均能值转换率的概念,并对系统的不同产出情况进行了区别评价[32]。
联合能值转化率是指复合产出系统生产所消耗能值总量与总产出能量之比;加权平均能值转换率则是指,分别生产各种产品的能值转化率乘以该产品的能量权重后的总和。
作者通过对有牛奶、沼气和电能3种产品产出的农场分析认为,联合能值转化率可更有利于分析各种复合产出系统和单一产出系统。
国内学者冯霄等人也提出了共生能值转化率的概念,并对多产品工业系统和单产品工业系统的生产情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共生能值转化率能有效的评价多产系统和单产系统的生产效率[23]。
由多产品系统的能值流计算问题就导致了另一个问题,即同源能值的合并问题。
假设一个多产系统,在相同的能值投入量为M时生产出P1、P2、…、P n等n种不同的主(副)产品,根据能值理论这n种产品的能值量均为M。
假设这n种产品分别运到n个不同的地区作为中间产品投入生产,当对这n个地区分别做能值分析时,如果不知道这些中间品的来源时,则必然会存在重复计算,使这n个地区P产品(P1、P2、…、P n)的能值总投入量为nM。
而如果能够把这n个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由于同源能值必须合并,因而系统的能值总投入量则为M。
那么在这两种情况下,在产品P (P1、P2、…、P n)的能值投入总量上就相差n-1倍。
理论上讲这种问题是存在的,尤其是在交通运输业极其发达以及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要对各种产品进行一一追踪是不可能的或者是极为困难的。
上述问题在现实的能值评估中,也确实发生了。
例如,Odum计算的生物圈年总能值为9.44×1024sej,而世界各国年总能值量使用量却达到了20.24×1024sej,虽然力所能及的进行了同源能值合并,但结果仍比生物圈能值总量多出了1.144倍[8]。
即便是2000年修正的生物圈年总能值量为姚成胜等:能值理论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211915.83×1024sej,也只有世界各国年总能值使用量的78.21%。
2.3 能值价值论与市场价值论的结合问题能值分析反映的是物质产生过程中所消耗的太阳能,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成本价值论的价值评价方法,不能反映人类对生态经济系统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偏好或需求(支付意愿)[25-26]。
能值价值论认为金钱无法衡量环境对产品所作出的贡献,因为它只支付了人类劳动所付出的代价,而能值价值则包括了自然资源和人类劳动对产品生产的所有贡献,因而能有效衡量产品的真实价值。
以人类需求为中心的市场价值论则认为,能值价值论不能反应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偏好情况;而根据经济学理论,需求结构及偏好的变动情况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