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读后感悟.doc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幼儿教育的原点》是日本著名幼儿教育专家高杉自子的一部重要著作。
这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幼儿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也有了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主要观点和体会的总结和分析。
一、幼儿教育的本质和目标高杉自子认为,幼儿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她强调,幼儿教育不是为了让幼儿提前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为了让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体验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高杉自子还指出,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和责任感等方面的品质和能力,让幼儿成为有爱心、有智慧、有勇气、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她认为,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兴趣,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温馨、和谐、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幼儿在自由、平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高杉自子认为,幼儿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领域,这些领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幼儿教育的整体内容。
她强调,幼儿教育的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和实际经验,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高杉自子还指出,幼儿教育的方法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要形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游戏和活动中体验和探索,学习和成长。
她认为,幼儿教育的方法应该多样化、个性化、灵活化,根据幼儿的年龄、性别、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和发展水平。
三、幼儿教育的教师和家长高杉自子认为,幼儿教育的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读书有感
读《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泡一壶清茶,开一扇清凉的小窗,手捧《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细细阅读,静心品味,总会激发许多共鸣和感悟。
回忆从教10年来的点点滴滴,试问自己工作多年来追求的是什么?当翻阅到“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这一章时,我有了强烈的共鸣感,对啊,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不就对自己说过:“我要做一个爱孩子的好老师吗?”过了那么多年,工作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磨练我又有了新的工作追求,我不仅仅是要爱孩子们还要让孩子们爱上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是不易。
这一章“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教师?”这正好帮我梳理梳理自己的不足之处,让我重新思考孩子们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是什么?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融入到孩子中,让他们真正地喜欢我、亲近我。
我逐字逐字读,细细体会,觉得字字用心、句句有理。
孩子渴望“安全维他命”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生活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孩子其实更是如此,他们渴望在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试想一下我们曾经也都是孩子,我们肯定也有过亲身感受,所以我们更应该抱着理解的心支持孩子们的需要:孩子们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通过各种玩耍实现的,所以一定要满足孩子玩的需要,孩子们在玩中收获快乐,有比赛性的就要赢,这样他就感到满足。
如果此时孩子经常遭遇小挫折,经常被认为不如别人,经常被施加压力那孩子会变得胆小、自卑、孤独。
安全感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何其重要,比如听到“你不乖就不要你了”、“你快点,不然我就不带你出去玩了”……他就不能有稳定的、持续的安全感。
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渴望有强大的心理力量作后盾,渴望拥有自由的心理氛围,这样心里就能感到安全了。
安全感满足的孩子,自我发展的需要得到提升,慢慢就有了明显的亲近行为、独立自主的意识萌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回忆自己还是孩子时,最希望得到的就是老师的表扬与肯定。
老师觉得我能行我就一定能做好,有了老师的鼓励做事就很有劲,而且会越做越好。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读后感悟[工作范文]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读后感悟《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感悟因缘际会有幸拜读了日本高杉自子的《与孩子们共同生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让我真正理解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句话。
书中写到的一个个观点“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场所,要开展适应幼儿的生活,“通过生活,在生活中,面向生活”让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与教育的观点,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幼儿生活的真正含义,让我在教学中有了不少的体会。
本书从幼儿教育的特质、游戏、幼儿园生活、计划制定、家园保育、实践、教师成长等6大方面作出了阐述。
在本书中,高杉老师力求做到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所选的材料尽可能做到具有时代性、代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既注意针对我们与幼儿生活的实际,又针对现存我们与幼儿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独到的解析,力求使得教师在学习使用本书后,既懂得“如何和幼儿生活”又懂得“为何要这样与幼儿生活”。
从而让幼儿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有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童年。
在当今这个和谐、安全、自由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吗?当然,孩子本身不理解幸福的含义,她们以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幸福的,而在海卓子的《孩子的危机》一书中,提到了现代孩子的负面形象,被催熟的孩子,孤立化的孩子,无活力的孩子,被漂白的孩子,一个个无生命的形容词抽打着我们的心。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她们正在远离童真,尤记得自己小的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乎地域、什么都能拿来玩,地上打个滚是经常的事,而如今的孩子呢?含在嘴里怕化了,手里抱着怕摔着,什么事情都大人包办代替,她们不了解孩子的需求,记得小班刚开学,这样情况的孩子很多,她们不会与同伴一起玩,或者就是粘着老师走到哪跟到哪,依赖性特别强,要半年后才能够和同伴一起玩起来,幼儿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负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表达、自我成长的需求,是成人剥夺了他们自然的需求,从而封闭了他们成长的道路。
一、正确看待幼儿的游戏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游戏是内心的一面镜子,游戏是发展的最高阶段”。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当我翻开《幼儿教育的原点》这本书时,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温暖的教育世界。
这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朴实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深深触动了我内心对于幼儿教育的思考。
书中强调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习惯。
这让我反思我们在日常教育中,是否过于注重孩子能认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而忽略了他们内心世界的成长。
我们常常急于让孩子在起跑线上领先,却忘记了教育的本质是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作者在书中提到,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就像一张白纸,他们所接收到的每一个信息、每一次经历,都如同画笔在纸上留下的痕迹。
如果我们给予他们的是爱与尊重,他们就会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如果我们给予他们的是暴力和冷漠,那么他们可能就会变得孤僻和自私。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育者,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
回想起在幼儿园里,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朋友因为不小心打翻了水杯,弄湿了桌面,他紧张地站在一旁不知所措。
老师走过来,没有责备他,而是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们一起把桌面擦干就好了。
”然后,老师和小朋友一起拿来抹布,把桌面擦得干干净净。
这个小小的事件让我深受启发,老师的宽容和理解让孩子感受到了温暖,也让他学会了如何面对错误和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如果老师当时只是一味地批评指责,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恐惧和自卑,从而影响他今后的成长。
书中还提到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或者觉得游戏浪费时间,而限制他们的游戏活动。
其实,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我们应该为孩子创造更多自由、安全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在游戏中快乐地成长。
比如,在户外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奔跑、跳跃、探索自然,感受阳光和微风的抚摸。
我读《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
我读《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作者:刘艳芝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年第09期《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为日本学前教育系列丛书之一,它探讨了幼儿教育的核心问题——在与孩子们共同生活中,如何把保育教育的元素渗透进去。
本书作者高杉自子从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到园长、幼教行政官员、大学教授、研究所所长,在幼儿教育“教学”“行政”“科研”三大部门的不同角色的业内转换,对幼儿教育的本质与游戏活动的引导,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等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
2009年,本书由东北师范大学王小英教授翻译,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审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七章,第一章探察幼儿教育的特质,作者重点论述了与小学教育不同的幼儿教育的特质——保育。
她强调幼儿是保育的主体,保育活动的开展,应该从理解幼儿出发,应该关注在活动过程中每一名幼儿的表现与成长状况。
第二章对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进行了阐述,强调在游戏中教师要给予幼儿支持。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幼儿园教育是通过游戏活动来进行的。
只有幼儿教育能够守护游戏。
幼儿的游戏才是幼儿教育——保育的本质所在。
教师要仔细地观察作为主体的幼儿是如何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创生出游戏活动的,不仅如此,教师还应该努力去解读幼儿此时此刻游戏的意义。
第三章阐述了幼儿园的生活要以幼儿为主体,与幼儿共同开创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教育要开展适合幼儿期的生活。
幼儿园教育应该让幼儿“体验其自身所需要的真生活”“通过生活,在生活中,面向生活”,使幼儿在生活中自我充实。
幼儿园应该是幼儿能够自主地开展属于自己的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发挥自我充实能力的机构。
第四章重点阐述了保育计划的制定。
制定计划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关注每一名幼儿的成长。
计划应该以每一名幼儿获得适合幼儿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
二是计划与课程的关系。
课程的编制是以幼儿开展主体性的生活为目的的,课程的实施是通过制定具体的计划,在实践获得中完成的。
2022《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2022《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这些目标。
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教育的定义、幼儿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幼儿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明确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幼儿教育的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教育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教育的定义、目标、方法和技巧。
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解决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幼儿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2. 讲解:详细讲解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练习:让学生结合实例练习运用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分组讨论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分享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幼儿教育的定义、目标、方法和技巧。
七、作业设计1. 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阐述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体会。
2. 分析一个幼儿教育案例,指出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学生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是否有所提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幼儿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思考如何在我国的幼儿教育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的第四章,主要讲述了幼儿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贯彻这些目标。
具体内容包括:幼儿教育的定义、幼儿教育的目标、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幼儿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明确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掌握幼儿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最近读了《幼儿教育的原点》这本书,感触颇深呐!这让我想起了之前遇到的一件小事,正是这件事,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像往常一样在幼儿园里忙碌着。
突然,一阵哭声打破了平静。
我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个小男孩正站在滑梯旁,哭得满脸通红。
我赶忙走过去,蹲下身子问他:“宝贝,怎么哭啦?”小男孩抽抽搭搭地说:“我……我不敢滑滑梯。
”我轻轻地拉起他的小手,说:“别怕,老师在这陪着你。
”可他还是紧紧拽着我的衣角,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这时候,旁边的小朋友们都开始七嘴八舌地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快滑呀!”听到这些话,小男孩哭得更凶了。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忽略了每个孩子独特的感受和节奏。
就像这本《幼儿教育的原点》中提到的,幼儿教育应该回归到孩子本身,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发展规律。
在我们的教育中,有时候太过于追求整齐划一,希望孩子们都能按照我们设定的步骤前进。
可孩子们不是机器,他们有着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想法。
比如在画画的时候,有的孩子喜欢用鲜艳的色彩大胆涂抹,而有的孩子则更倾向于用细腻的线条勾勒。
我们不能因为所谓的“标准”去否定任何一种表达方式。
再比如在做游戏时,有些孩子活泼好动,总是冲在前面;而有些孩子则比较安静,喜欢在一旁观察。
我们不能强行要求安静的孩子变得活跃,而是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参与游戏。
还有在日常的生活中,孩子们的饮食习惯也各不相同。
有的孩子吃得快,有的孩子吃得慢。
我们不能一味地催促吃得慢的孩子,而是要耐心等待,也许他们正在细细品味食物的美味呢。
《幼儿教育的原点》让我明白,我们要用心去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用爱去呵护他们的成长。
就像那个不敢滑滑梯的小男孩,也许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克服内心的恐惧,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身边给予支持和鼓励,而不是强行推动他。
总之,幼儿教育是一门细腻而又充满挑战的艺术。
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像呵护幼苗一样,耐心地陪伴他们成长。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关注着幼儿教育领域的发展与变革。
最近,我有幸阅读了《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深受启发。
本书通过对幼儿教育历史的回顾,呼吁人们重新思考幼儿教育的初衷和目标。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深被作者对幼儿教育的热爱和关怀所感染,同时也对现阶段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一、幼儿教育的本质《幼儿教育的原点》这本书深刻地揭示了幼儿教育的本质。
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指出幼儿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期是儿童人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也是个体发展的基础阶段。
因此,幼儿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注重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培养,而非片面追求学习成绩。
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当前幼儿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过分重视功利化的教育模式使得幼儿教育变得功课繁重,缺少对幼儿健康成长的关注。
其次,家长们只看重孩子学业的成绩,忽视了孩子的性格培养和个性发展。
再者,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幼儿园资源的不均衡,也是制约幼儿教育进步的因素。
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三、改进幼儿教育的措施要想改进幼儿教育,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幼儿教育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强调素质教育。
其次,幼儿教育需要注重科学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孩子全面的成长环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此外,政府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师资队伍。
最后,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幼儿教育事业,为幼儿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保障。
四、个人的努力与反思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
读完《幼儿教育的原点》,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成果。
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动力。
同时,我也要加大对幼儿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素质,为幼儿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读《幼儿教育的原点》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最近读了一本名为《幼儿教育的原点》的书,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认识。
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基石。
这本书开篇就强调了幼儿时期对于一个人一生发展的重要性。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如同海绵,不断吸收着周围的一切信息,塑造着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价值观。
书中提到,幼儿教育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让我反思起身边常见的教育现象,很多家长和老师急于让孩子学会认字、算数,却忽略了孩子内心世界的构建和个性的发展。
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幼儿教育中的环境创设。
一个温馨、富有启发性的环境对于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它可以是充满自然元素的角落,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四季的变化;也可以是摆放着各种玩具和图书的区域,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回想我们常见的幼儿园,有些过于注重硬件设施的豪华,而忽视了环境是否真正符合孩子的需求和兴趣。
真正好的环境应该是能够让孩子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到安全和舒适。
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也在书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孩子的引导者、陪伴者和观察者。
一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求和问题,并给予恰当的支持和引导。
同时,教师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包容孩子的错误,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进步。
这让我想起了身边那些优秀的幼儿教师,他们总是用温暖的笑容和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们充满自信地去面对挑战。
书中对于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的结合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
同时,父母还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然而,现实中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往往忽视了与孩子的交流和陪伴,将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了学校和老师。
以孩子为原点 做快乐的教育——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在阅读《幼儿教育的原点》的时候,我常常会问自己:如果我在教育现场会怎么做呢?在阅读高杉老师与孩子们的对话时,我多次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收获的不仅是教育方法和技巧,还有高杉老师睿智的思考与智慧的处理方式,始终滋养着我的心灵。
一、和孩子共同开创幼儿园生活,回归教育本真留意当下幼儿园的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环境过于强调美而忽略了幼儿自主意识等重要问题。
面对现状,我们的孩子失去了他们本真的生活。
高杉老师认为:“幼儿园应该是每个幼儿开展自身生活、伸展个性的舞台,是幼儿与同伴及教师共同生活、相互交流的场所。
”作者希望孩子在自然的生活中通过亲身生活体验自发地掌握教育内容。
教师应在自然的环境下,挖掘孩子的潜能和创新精神。
孩子是奔跑着的,应该在自然中尽情地去感受;孩子是执着的,可以为了一个问题而有一万个“为什么”。
例如,在玩沙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选择自然的石块和树枝等作为挖掘工具。
又如,孩子们经常对昆虫或动物感兴趣,那么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自主探索。
孩子是有能力的学习者,可以自己去寻找游戏材料,设想游戏规则。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二、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生活样态,成为智慧的玩伴书中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发人深省,闪烁出高杉老师深邃的教育功底和教育智慧。
书中的一则案例尤其令我印象深刻,案例描述的是高杉老师对幼儿游戏起初感到陌生,于是便东瞧瞧、西看看,不停地问幼儿:“你在干什么呀?”所有孩子都有问必答,唯有一位孩子甩出一句:“真是个笨蛋,看了不就知道了。
”这引发了高杉老师的思考,在自问自答的过程中,高杉老师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从观察幼儿游戏活动开始,蹲在沙坑边,幼儿的表现尽收眼底,不仅可以听见他们说什么,还可以看见他们做什么,每个幼儿都是如此的不同!看到这里,我不禁思索: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是一笑了之,还是大发雷霆?答案不得而知。
但是,看完高杉老师对观察游戏的解读,我了解了“观”的真正内涵:“观”=“又”+“见”,观察孩子不仅意味着教师把孩子作为对象来观察,还意味着与孩子共同观察孩子所看到的世界,借助发现的“点”与“问题”,用多种感官仔细捕捉周围的信息并进行分析与思考。
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200字
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200字After delving into the book "The Origin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its insightful explor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guide this crucial phase of a child"s development.It emphasizes the significance of nurturing a child"s innate curiosity and creativity, which serves as the cornerstone for their future learning.The book highlights the idea that education should not merely impart knowledge, but also foster the overall growth of a child"s personality, emotional intelligence, and social skills.阅读《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后,我深受启发,书中深刻探讨了指导儿童关键发展阶段的基本原则。
它强调了培养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重要性,这是他们未来学习的基石。
这本书指出,教育的目的不应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促进孩子个性的全面发展,培养情感智能和社会技能。
The varying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discussed in the text reminded me of the diversity within the field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Each child is unique, and the book underscores the need for educators to tailor their teaching methods to accommodate individual differences.It"s a reminder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flexible, dynamic, and above all, child-centered.书中讨论的不同的理论和方法让我想起了幼儿教育领域的多样性。
幼儿教育的原点 感悟心得
《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有感回想童年,我们的游戏是“宽松、自由的环境”、“凡事我做主的空间”、“与同伴交往中的越玩越精彩”,这些因素让童年的游戏记忆犹新。
我们小时候的游戏环境归于自然,在空地上、在田野间、在院子里、在小土坡上等随处可见孩子游戏的身影。
有时候我们会把小石头、狗尾巴草、树叶、木头当作玩具,信手拈来的摆玩着,还会把一些砖头垒高搭房子。
在我们看来游戏的环境、玩具、同伴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实物都来源于自然。
阅读幼儿教育的原点颇有感触,特别是第二章节的在游戏中提供支持。
在文章里有提到什么是游戏?佐伯胖指出,游戏是幼儿自发的自我扩大活动。
人们的工作是义务性的、有目的的,而游戏那么是无义务性的、以活动自身为目的的,这是我们区分的方式。
但是站在幼儿的角度出发,同一种活动在不同的幼儿那里也是具有不同含义的。
游戏有三个要素:时间、空间和同伴。
现在这个三要素在逐渐消亡。
因为孩子有吸引力的公园在减少,不法分子不断地增加,在社区里能够安心地玩游戏的场所消失了。
另外伴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使用手机、iPad、电脑和游戏机开始普及,造成孩子被限制了游戏的自由、空间,导致他们孤独、闭锁和自我为中心的现象。
谁都无法否认游戏对于幼儿的重要性。
所以更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的幼儿园生活。
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没有接触大集体的幼儿园生活,对人际关系、同伴提供、游戏环境还不熟悉,存在着别离焦虑的情绪,并不能完全的投入到游戏活动。
因此要让小班幼儿自主参与,第一步少不了和老师建立良好的感情基础, 有了愉快的心情,宽松的气氛,才能让他们放心、开心地进入游戏。
第二步是建立起一个适合幼儿进行游戏的环境。
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幼儿游戏行为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幼儿的游戏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开展也就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
因此,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幼儿多种经验,有利于支持幼儿与之互动的游戏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工作。
室内游戏空间的大小、区隔与利用状态都会直接影响幼儿游戏。
幼儿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
在我国,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和社会各界都投入了大量资源来推动幼儿教育的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
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幼儿教育的原点,即尊重儿童的天性,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以下是我对幼儿教育原点的几点心得体会。
二、尊重儿童的天性1. 了解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首先要了解儿童。
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和需求。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2. 顺应儿童发展规律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差异性。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适时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使教育更具针对性。
例如,在幼儿期,孩子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都在快速发展,我们要关注这些方面的培养,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 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尊重这些差异,避免“一刀切”的教育方式。
通过个性化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价值。
三、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情感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以关爱、尊重、信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2.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儿童的情绪变化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学会解决问题;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我们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培养。
通过集体活动、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培养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力1. 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幼儿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
《幼儿教育的原点》心得体会摘抄:就在前几天,据说围绕着“雪是否是教具”的问题,人们展开了讨论。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直觉反应是“雪是素材,不是教具、游具”,可是,人们认为在北海道,“雪是教具、游具”,这勾起了我的回忆。
大约在十年前的二月份,我访问了旭川(北海道的城市)的幼儿园,让我重新认识了雪,说“雪是教具、游具”也未尝不可。
那时的感动还历历在目。
与我夏天去访问时完全不同,旭川幼儿园的庭院高出了一米半,可以登到屋顶上去做游戏。
放眼望去,一片银白。
庭院里的游具被大雪覆盖,只露出点头。
我感到自己如同巨人一般。
原来,幼儿园用卡车运来了雪,在庭院中间堆起了一座十米多高的雪山,做成了一个巨大的雪滑梯。
那时,在东京近郊,由于雪太寒凉,所以人们不会长时间地玩雪可是,在这所幼儿园,孩子们居然持续两小时以上畅快淋漓地玩雪。
看着孩子们脸蛋冻得通红地在雪中乱滚,我深深地被感染了,禁不住想大声叫喊:“孩子,在这儿!”激动愉快的心情难以言表。
孩子们的游戏活动十分丰富多彩。
有的用纸壳箱、木板等做地道和隐身洞,有的制作动物的食料。
尽管小手冻红了,可他们却依然在雪台上快乐地切着蔬菜和面包。
在屋顶上用绘画工具制作冰激凌的孩子们,不顾寒风凛冽,忘我地工作着。
“阿姨,从这里走很危险!”孩子们善意地提醒着我,引导我走被踩实了的雪路。
他们能够很好地区分不同的雪道,还相互通报寒风与雪的变化情况,将户外游戏移至室内。
孩子们学会了怎样和雪打交道。
这是在当地生活所必备的重要能力。
在东京一年只下一场雪,竟然能像这样诱发幼儿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游戏,真是闻所未闻。
雪作为一种开放性材料或者游具,具有安全性和多样的应答性。
做幼儿园教师时,也曾经把庭院里的一切都视作为游具,这是对教具的扩大化解释。
我的切身感受是,很难严格地区分哪些是设施设备、教具,哪些是素材。
因为它们然一体,没有渭分明的边界。
用固定的、僵化的概念来将它们区分开来合理吗?1.保育环境的综合性让我们回到正题,从设施设备方面来探讨如何创造适合幼儿期的我的生活。
幼儿老师读《与孩子共同生活》有感
幼儿老师读《与孩子共同生活》有感幼儿老师读《与孩子共同生活》有感看了高杉自子老师的这本书,感触颇深,高杉自子老师的幼儿教育理论,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彻底的“现场中心主义”和“站在孩子立场上的保育(观)”,这是他人所难以企及的。
高杉自子老师一贯主张:“幼儿教育的真实,不是在书桌旁构建起的理论与权威的学说之中,而是在孩子之中,在实践之中。
”她强调为了深化保育实践,幼儿教师在不断反思自身实践的同时,还要与同事、同行进行各种交流。
幼儿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在与幼儿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成长所必需的有益经验,也就是开展与幼儿期相适应的生活。
即使是同一年龄处于同一环境的幼儿,每个人与周围环境的作用方式,以及想法愿望等也各不相同。
每一名正常健康的幼儿都希望教师能信任自己、关注自己、接纳自己、支持自己。
教师理应自觉地参与幼儿的发展过程,敏锐的识别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发展所必须的有益经验,以便给予恰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应该持有与幼儿共同生活的视点,与孩子们一起共同拥有充实的生活,磨练发现与感动的感知能力,与孩子产生认知与情感的共鸣,并不断地想象与创造,从而开创新的生活。
我感触最深的是教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夫童心,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站在孩子的立场,孩子自己提出疑惑,孩子自己解决困难,才是有效的学习。
而孩子往往最热衷的还是游戏,特别是小班的孩子,要让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中,乏味、无趣显然不能吸引他们,所以我们只能将游戏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这样才是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
作者的视角始终很新颖,甚至对于幼儿教师职业的去留问题,也有她自己的独特看法。
过去在人们心目中认为的那种幼儿教师能歌善舞、工作简单轻松等想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因为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幼儿教师这一职业是十分辛苦的,年轻人转向那些工资待遇好、劳动强度小的岗位的情况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事情,甚至现在师范类院校毕业的有些年轻人也放弃了幼儿教育这一职业。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读后感悟[工作范文]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 少儿教育的原点》读书心得读后感想悟《与孩子们共同生活- 少儿教育的原点》感悟因缘际会有幸拜读了日本高杉自子的《与孩子们共同生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让我真切理解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这句话。
书中写到的一个个见解“少儿园作为少儿生活的场所,要睁开适应少儿的生活,“经过生活,在生活中,面向生活”让我深刻感觉到作者对生活与教育的见解,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少儿生活的真切含义,让我在授课中有了很多的领悟。
本书从少儿教育的特质、游戏、少儿园生活、计划拟定、家园保育、实践、教师成长等 6 大方面作出了阐述。
在本书中,高杉老师力求做到本质与理论相结合,所选的资料尽可能做到拥有时代性、代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既注意针对我们与少儿生活的本质,又针对现存我们与少儿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独到的剖析,力求使得教师在学习使用本书后,既懂得“如何和少儿生活” 又懂得“为何要这样与少儿生活” 。
从而让少儿在生活中获取真切的快乐,有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童年。
在此刻这个友善、安全、自由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是幸福的吗?自然,孩子自己不理解幸福的含义,她们以为吃好、穿好、玩好就是幸福的,而在海卓子的《孩子的危机》一书中,提到了现代孩子的负面形象,被催熟的孩子,孤立化的孩子,无活力的孩子,被漂白的孩子,一个个无生命的形容词抽打着我们的心。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她们正在远离童真,尤记得自己小的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乎地域、什么都能拿来玩,地上打个滚是经常的事,而此刻的孩子呢?含在嘴里怕化了,手里抱着怕摔着,什么事情都大人包办代替,她们不认识孩子的需求,记得小班刚开学,这样情况的孩子很多,她们不会与伙伴一起玩,也许就是粘着老师走到哪跟到哪,依赖性特别强,要半年后才能够和伙伴一起玩起来,少儿园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负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表达、自我成长的需求,是成人剥夺了他们自然的需求,从而封闭了他们成长的道路。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工作范文]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读了高杉自子著的《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幼儿教育的原点》一书,让我感触很深。
泛读本书,高杉老师所提出的很多观点都与我们平时的教育相关,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
其中让我感触很深的是她所提出的幼儿教育存在的问题,1、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教师给予幼儿的吗?2、游戏活动不是徒有其名吗?3、名为理解幼儿,实为僵化判断。
4、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更新了吗?5、无所需求的幼儿。
在这些存在的问题中,其实有些问题也正是我们现在所面临和出现的问题。
那么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来解读幼儿的游戏呢?高杉老师认为:在游戏中,孩子是主人公。
他们在游戏中发现、拓展、开创自己的世界。
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事物不断的吸纳到自我的世界中来,具有不确定性、杂乱性、冲动性、偶然性。
我觉的虞永平教授给我们带来的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很好的解读了游戏的真谛。
“我的博物馆”正是孩子们自己喜欢的游戏。
它不是由教师来选择的,也不是由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进行决策的,在“我的博物馆”活动中的孩子更不是无所需求的。
他们在活动中养成了良好的博物意识,虞永平教授说:“所谓博物意识,就是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意识。
儿童可以根据自愿原则选择自己喜欢的某一个事物或某一种现象,进行深度的观察、追踪、记录,把自己的发现放入博物馆中,博物馆的每一项内容均是儿童观察、发现、制作和记录的成果。
”在“我的博物馆”建立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静静地听孩子们自由自在地交流,蹲下来和孩子们聊天,了解了孩子喜欢什么。
然后选择了以“百宝箱”的形式进行收集,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铁皮罐或是一个空盒子收集自己喜欢的东西。
刚开始,对孩子们而言,玩具是他们最熟悉的东西,每天都和它一起玩,而且,他们也有话可说。
比如,在收集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关注卡酷店的玩具、有的关注卡片拼图。
有的关注瓶盖纽扣,还有的关注帽子手套等。
他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收藏在自己的百宝箱里。
他们收集的东西、兴趣都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冲动性的,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我和妈妈去海边玩,发现了一个漂亮的贝壳,我非常喜欢,并把它收到了我的百宝箱。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
读《幼儿教育的原点》有感拿到这本书:《幼儿教育的原点》,在没有阅读之前,看到书名我就在思考,何为“幼儿教育",何为“原点”,何为“幼儿教育的原点"?幼儿,自然是我们现在从事的幼儿园教育的对象,幼儿教育,就是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原点,我的理解是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根本和出发点。
带着这些理解和探索的心情,我渐渐深入这本创造的时间和空间内,不断追寻和学习。
也从中有了些许感悟和期许。
幼儿,就是一个生命,更是一个生命的起始阶段,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对待幼儿,不能只是把他们看作是我们的教育对象,更不能是简单的工作内容。
对待幼儿,就应该像对待生命一样,既要有探索未知的神秘感,又要心存敬畏,抱有尊重和理解的心态。
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也同样不应该是把幼儿塑造成一个“完美的作品”,而应该是不断地观察、理解、指导-个生命不断的成长和拓展。
幼儿,应该是幼儿教育的主体。
从传统的教育理念,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一所谓的伟大职责主体很明显是教师,固然,这千年的传承并没有错,在小学、初高中等学校教育依然适用,但对幼儿教育却截然不同,有了本末倒置之嫌。
幼儿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幼儿,幼儿也理应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从幼儿出发,本着尊重和理解的心,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自主、自由的发展。
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置之不理,教师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和空间,对幼儿活动给予指导,并和幼儿共同创造、共同生活。
课程游戏化是幼儿教育的最高境界。
高杉前辈在书中也强调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这与我们正在开展的课程游戏化不谋而合。
游戏的定义有很多,但不同的定义中却都有着相同的含义,即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游戏是幼儿自发的自我扩大推展的活动。
但遗憾的是,目前多数的教育工作者无法理解游戏的真谛,包括自己,还无法很深刻理解游戏,实施起来更是困难重重。
在大多数成人眼里,游戏是唐突、偶然无目的的、非生产性的,是无价值的。
以至于在目前的幼儿教育中,游戏失去了它本该有的特质,而本应该成为游戏主体的幼儿却成了被游戏的对象。
感悟"与孩子们共同生活"
感悟"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感悟"与孩子们共同生活"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对某些事或人产生不一样的想法,避免会忘记,不如写篇感悟的文章,记录下来吧。
不过,你知道怎样记录感悟会更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感悟"与孩子们共同生活",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次看到幼儿园是孩子的生活场很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幼儿园就是幼儿生活的场更好地诠释了这句幼教界的名言。
幼儿教育虽然属于学校教育,但是却不能像学校教育那样抽象出知识技能的要素,剥离开生活,只传授间接的经验,而应该让幼儿体验真实的生活。
这就是《与孩子们共同生活》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的场,要开展适应幼儿的生活”、“生活只有通过其形态才能够发挥真实的生活性”、“幼儿园教育应该让幼儿体验其自身所需要的真生活”、“通过生活,在生活中,面向生活”等等一系列的观点让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与教育的观点,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幼儿生活的场的含义。
1.幼儿园教育应该把幼儿期作为人生的重要时期来对待,使每个幼儿能够自由地伸展天性,在适合其年龄特点的生活活动中得到真实的成长。
2.幼儿园不是模拟场。
学校教育就是把教育内容的要素抽取出来,编制成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体系,然后配置相应的教材,在脱离真实生活的模拟情景中,对儿童进行模式化的训练。
而幼儿园教学却不能够运用这种模式。
幼儿园的生活是幼儿与教师的共同的生活,是心灵之间的沟通与感应,充满了感动与发现的喜悦。
3.幼儿是生活的主体。
教师应该使幼儿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人,是生活的创造这与承担者,教师应该激发幼儿的主人翁责任感,使幼儿体验到自主地经营生活的快乐,为此,教师要力图使幼儿了解寻常小事中隐含的生存上的大意义,引导幼儿认证地对待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并给幼儿以适当的援助和指导。
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
幼儿教育的原点读后感-读后感大全最近我拜读了日本的高杉自子的《幼儿教育的原点》这本书,其中第六章《教育实践的深化与教师的成长》中《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我深有感触。
从这个问题本身“幼儿喜欢什么样的教师”来思考,我们首先可以想到,这样的教师,必是符合幼儿意愿的。
作为教师思考这样的问题,也就是反思:幼儿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常说,幼儿是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却常常会忽略孩子的想法。
当我们侃侃而谈幼儿喜欢什么老师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了孩子的心愿?一个能把幼儿的意愿放在第一位考虑的教师,才能成为幼儿心中真正喜欢的老师。
幼儿是十分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做事的,他们希望全身心的投入到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用自身的力量来改变自己与同伴,不断的探索发现,不断的成长。
教师应该把幼儿的这一愿望置于核心位置。
幼儿渴望在安全的心理氛围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带着梦想与希望扩展自己的世界。
幼儿向往充实的生活。
他们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想尝试新鲜的事物,体验快乐。
幼儿期盼在与同伴的共同生活中,教师能够理解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困难时给自己必要的援助。
教师应该保持与幼儿共同生活的视点。
作为教师,我们除了要有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会理解幼儿。
我们如何去了解幼儿呢?在游戏的时候我们作为教师去观察幼儿,做观察记录,我想,这是一个了解幼儿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孩子的行为和需求。
但是单纯的了解行为和需要,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的说理解幼儿。
之前说过,作为教师,我们自己是不能忘记游戏的快乐的。
只有真正理解游戏并参与到游戏中,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幼儿的感受,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参与其中,与幼儿共同游戏,共同感受,共同思考。
书中讲到这样一个案例:当游戏结束的时候,教师并不是生硬的发出指令说:快点收拾!而是体会到幼儿的感受,换了一种说法:还想一直玩下去吧?可是已经到了回家的时间了。
只是简单的换了一种说法,幼儿反而十分迅速的收拾好玩具。
这说明了什么呢?看来,站在幼儿的立场来处理问题真的是十分重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 幼儿教育的原点》读
书心得读后感悟
《与孩子们共同生活- 幼儿教育的原点》感悟
因缘际会有幸拜读了日本高杉自子的《与孩子们共同生
活》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让我真正理解了“教育即
生活、生活即教育”这句话。
书中写到的一个个观点“幼儿
园作为幼儿生活的场所,要开展适应幼儿的生活,“通过生
活,在生活中,面向生活”让我深刻感受到作者对生活与教
育的观点,也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幼儿生活的真正含义,让我
在教学中有了不少的体会。
本书从幼儿教育的特质、游戏、幼儿园生活、计划制定、家园保育、实践、教师成长等 6 大方面作出了阐述。
在本书
中,高杉老师力求做到实际与理论相结合,所选的材料尽可
能做到具有时代性、代表性、科学性和针对性。
既注意针对
我们与幼儿生活的实际,又针对现存我们与幼儿生活中存在
的问题进行独到的解析,力求使得教师在学习使用本书后,
既懂得“如何和幼儿生活”又懂得“为何要这样与幼儿生活”。
从而让幼儿在生活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有一个快乐而难忘的
童年。
在当今这个和谐、安全、自由的环境中,我们的孩子是
幸福的吗?当然,孩子本身不理解幸福的含义,她们以为吃
好、穿好、玩好就是幸福的,而在海卓子的《孩子的危机》
一书中,提到了现代孩子的负面形象,被催熟的孩子,孤立
化的孩子,无活力的孩子,被漂白的孩子,一个个无生命的
形容词抽打着我们的心。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而她们正在远离童真,尤记得自己
小的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不在乎地域、什么都能拿
来玩,地上打个滚是经常的事,而如今的孩子呢?含在嘴里
怕化了,手里抱着怕摔着,什么事情都大人包办代替,她们
不了解孩子的需求,记得小班刚开学,这样情况的孩子很多,她们不会与同伴一起玩,或者就是粘着老师走到哪跟到哪,
依赖性特别强,要半年后才能够和同伴一起玩起来,幼儿园
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是极大的负担,每一个孩子都有自我表
达、自我成长的需求,是成人剥夺了他们自然的需求,从而
封闭了他们成长的道路。
一、正确看待幼儿的游戏
福禄培尔在《人的教育》一书中指出:“游戏是内心的
一面镜子,游戏是发展的最高阶段”。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
陈鹤琴就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
”“玩”是孩子
的天性,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原则是: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玩
中学”。
以“玩” 的形式,使幼儿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从而
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同时得到动手、动口、动脑等各
种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如在玩卖东西、送信件等角色游戏中,
孩子在快快乐乐的游戏中,他们的平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等都能得
到训练。
高杉老师也站在孩子的立场指出:“游戏对于孩子
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幼儿园的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
游戏,作为游戏内容是幼儿生活不可缺少的。
如何让孩子的
学习更加快乐有趣?那就是“游戏”!数学可以游戏、认知
活动可以游戏、音乐可以游戏、体育锻炼可以游戏、生活活
动可以游戏、家庭活动可以游戏当沉浸于游戏活动之中
时,当游戏持续开展时,一定有震感孩子的感动与发现。
二、与孩子生活的幸福点滴
和很多家长朋友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能有
所作为,但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呢?我想应该是从生活点滴
开始。
但說的容易,实施起来又是那么一回是啦,因为幼儿
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所以啊我个人的想法是适合自
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不能盲目的去追随书籍上的一些教育
内容。
下面我就向大家简略地介绍一下我的一些教育观
念
第一:作为家长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发现孩子有一些坏习惯时,要及时告知孩子这样不好,而不是自我安慰说孩子还小没事,如果这样的话,那等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很难纠正过来。
第二:拒绝家庭“冷暴力”。
“冷暴力”这一词现在在
家庭中出现的较普遍了。
意思就是对孩子不管不问,不关心
孩子,不陪孩子,随便他玩。
其实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理生理
都有一定的伤害。
其实孩子最希望的是爸爸妈妈的陪伴,所
以一天至少要有 2 个小时来陪伴你的孩子,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不要为了赚钱而忽略孩子,不要到年纪大了等到你需要
孩子陪你的时候,他却对你说,你在我小时候又陪我了吗?
而无语以对呀。
第三:要轻松的让孩子吸收知识,而不是呆板的叙述知识。
你可以在散步的路上给他讲故事啊,教一些四季的自然
知识,地上的虫虫,树上的小叶子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呢,
因为宝宝年龄较小好动,不适合坐着听你讲个半小时的知识
内容,所以在生活中学习知识还是个不错的建议哦!
我要做个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一起学习,和孩子一起玩乐,用爱伴孩子一起成长!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
育孩子是一个长期的历程,我们在教育孩子中不能操之过
急,而应该考虑孩子的生理、心理状况,给以孩子更多的耐心。
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东亭中心幼儿园徐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