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的文献综述

摘要: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大于农业需求的矛盾日益凸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多学者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策

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论述

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都闻名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还多(秦凤清,2012)。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但农业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相对其他部门而言,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安定。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华田生,2011)。

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大约有1/3的劳动力剩余,绝对数大约为1.5亿到2亿。90年代人口大规模流动,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了“打工潮”(温铁军)。刘建进(2002)估算2000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比例为46.6%,绝对数超过1.7亿。赵武、蔡宏波(2007)根据6种当前流行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加权平均计算,2007年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已经达3.17亿,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十分巨大。

刘小容、王海涛(2008)根据对全国农村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0824万人,比2004年增加564万人,增长5.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1318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蔡昉(2007)在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中提到,1983年跨乡镇劳动力流动数只有200万,1989年增加到3000万,1993年高达6200万,2000年为7550万。2000年以后的转移情况,有下表的农民工数量反映:

胡枫(2007)通过对省际跨区域流动的农村劳动力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一般呈现以下两种流向:一是往临近的省份转移;二是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往发达的东南沿海省份转移,而且中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更加活跃。在1995年11月1日至普查时点的2000年11月1日期间,在全部迁移人口中,县内迁移占43.7%,地级市和地区内迁移占57.3%,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内迁移占73.6%,如果按三类地区划分,地区内迁移占全部迁移的80%。在跨省迁移中,74.9%流入东部省份。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2000年以来农村外出劳动力数量大幅度提高,流动半径也相应扩大,2004年外出1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到9831亿(蔡昉,2005)。中国信息网2004的报告表明,跨地区流动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已经达到1亿。

姚静、李爽(2011)通过数据调查得到,外出务工者职业以一线工人为主。据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2005年调查数据指出,农民工进入第二、三产业,多数集中在建筑业、纺织业、服装、制鞋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这些工作技术含量低,人力资本投入少,需要廉价劳动力(杨烨,2012)。其中,制造业占27%,建筑业占26%,住宿和餐饮业占11%,批发和零售业占1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其他行业占15%(周捷,2008)。詹耀祖(2012)认为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3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

二、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论述

一方面,刘传岩(2007)认为,严格的户籍制度将城乡人为分割,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片面追求工业增长尤其是重工业的增长,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杨松(2011)认为对中国劳动力转移实施歧视行为的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政府的歧视行为,一个是企业的歧视行为。秦凤清(2012),崔传义(2007)认

为,农民工权益被侵害的问题仍然严重,农村中进城务工的劳动力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根据郑家喜(2007)的统计,70%的农民工存在工资被拖欠和克扣的问题,“年初找工作跑断腿,年关讨工钱愁死人”,他们只能等待和忍耐,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程名望、史清华(2007)指出,农村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偏低,且绝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周捷(2008)认为,农民工对就业信息的利用能力弱。据2006年中国劳动统计数据显示,农村不同文化素质劳动力在择业上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就业面相对较广,75%以上的不从事农业劳动,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就业范围十分狭窄,84%以上的从事农业劳动,其中文盲半文盲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的比例分别达到93.4%和84.4%。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虽然已经在各地陆续实施,但基于我国目前农村的现实,该项计划依然任重而道远。

另一方面,何佳(2010)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带走了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而且还是些精壮的中青年男性劳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妇女和老人构成了农村社会的主体,农业生产也逐渐由这些妇女和老人完成,他们也成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这就出现了“妇老农业”现象。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有8700万留守人口,其中包括2000万留守儿童、2000万留守老人和4700万留守妇女(中国新闻网)。

黄建强(2011) 通过对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分布和供求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农村留守劳动力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但未成年人中,年龄越小,男性比例越大;年龄分布呈“驼峰状”,即青壮年比例低,青少年和中老年比例高;总体学历水平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小;少数民族比重大。这些留守妇女和老人构成了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妇老农业”现象在每个出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家都会出现。我国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这种现象也已非常突出。而且,现在很多地方的农村无论男女、青壮年甚至50来岁的人几乎都已经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60~70岁体弱多病的老人,或是少数体质弱、智商低、身体残的年轻人(何佳,2010)。何佳(2010)认为这种现象会使新农村建设主体的缺失与变化。性别结构失调、年龄结构失调、知识结构失调(杨竞寸,2006)。影响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一定程度上危害农业的主体地位和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