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
沙门氏菌基本知识及检测方法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可以引起人体和动物的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病症包括腹泻、发热、呕吐等。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和动物体内,可以通过感染食物、水源、环境污染等多种途径传播。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及早发现和控制沙门氏菌污染,需要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检测方法。
1. 分类:沙门氏菌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中的一种细菌。
根据沙门氏菌的表面抗原和酵素特性,可以将其分为超过2500种不同的血清型。
2.形态特征: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菌体呈杆状,大小约为0.7-1.5微米。
在染色过程中,菌体呈现出粗糙的外表。
沙门氏菌有时可以长出长鞭毛,使其具有活跃的运动能力。
3.生长特性:沙门氏菌是嗜好性厌氧菌,但也可以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为37℃,但也可以在20-45℃范围内生长。
沙门氏菌可以在多种细菌培养基上繁殖。
它主要利用碳源进行代谢,产生酸和气体。
5.病症: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病症包括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
在部分情况下,沙门氏菌可以引发严重的感染,包括败血症、心内膜炎和肾脏感染等。
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1.传统培养法:传统培养法是检测沙门氏菌的常用方法。
该方法需要将样品接种到富含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上,进行孵育。
菌落形成后,可以通过形态、生理和生化特性进行初步鉴定。
然后,通过血清试验、生化特性测试等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和鉴定。
2.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沙门氏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PCR可以对沙门氏菌的特异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从而快速而准确地检测沙门氏菌。
另外,核酸杂交和DNA序列分析等技术也可以用来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和鉴定。
3.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一种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抗原或抗体,可以快速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杆状细菌,是引起沙门氏菌属感染的病原菌。
这种细菌可以引发食物中毒和伤寒症,其中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因此,对沙门氏菌的快速、准确的检测非常重要。
目前,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分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以下是关于沙门氏菌检验方法的相关参考内容。
1. 传统培养分离法传统的沙门氏菌检验方法是利用富含寡糖的培养基,如XLD、SS等,以及一些选择性供氧培养基,如亚硫酸和肉汤琼脂培养基等,将样品进行培养。
通过培养,沙门氏菌会形成典型的红色或蓝绿色菌落。
然后,从菌落中挑取纯培养物,并进行生理生化反应和田纳氏试验以确定是否为沙门氏菌。
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特异性抗原或抗体来诊断沙门氏菌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 血清凝集试验:利用特异性沙门氏菌抗原和患者血清,在特定条件下观察血清与抗原的凝集反应,可确定是否感染沙门氏菌。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特异性沙门氏菌抗原或抗体和酶标记的二抗,通过检测光学密度来判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3.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可以通过检测沙门氏菌的基因或DNA来快速、准确地诊断沙门氏菌感染。
常用的方法有:-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通过特异性引物扩增沙门氏菌的DNA片段,然后进行凝胶电泳分析。
PCR可以提供快速、高效的沙门氏菌检测结果。
- 实时荧光PCR:使用带有荧光探针的PCR引物,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沙门氏菌的存在量。
- 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上固定了沙门氏菌特异性的探针,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基因或DNA序列,提高检测效率。
除了上述方法,还可以利用质谱仪等仪器进行快速鉴定,甚至利用抗生素敏感试验、细菌溶解酶试验等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鉴别。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分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使用,以提供准确、快速的沙门氏菌检测结果,对于预防和控制沙门氏菌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要点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要点沙门氏菌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肠道致病菌,可引起沙门氏菌感染。
沙门氏菌感染是全球范围内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常通过食物、水源或直接接触感染的动物粪便传播给人类。
沙门氏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肠胃炎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等,严重情况下可引发败血症和器官损害。
1.形态特征: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或沙雷氏样形态,通常为直杆状,末端圆钝。
细胞大小为0.6-0.7微米×1.5-5微米。
2.生理特性:沙门氏菌是兼性厌氧菌,可以在缺氧或微氧环境下生长,也可以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代谢。
它可以利用葡萄糖等多种糖类作为碳源,并可以利用硫酸盐和硝酸盐进行呼吸。
3.抗原特性:沙门氏菌具有一些特定的抗原,包括表面纤毛抗原(H抗原)、胞外多糖(O抗原)和胶囊多糖(K抗原)。
其中,H抗原可通过荧光抗原抗体技术检测,O抗原可通过血清凝集试验进行鉴定。
4.对温度和pH的适应能力:沙门氏菌能耐受一定范围内的高温和低温,一般耐受52-55摄氏度的高温,低温下存活良好。
同时,沙门氏菌也能在不同的pH值环境中生存繁殖,pH为4-8时能最好生长。
1.形态学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如杆状形态、大小、末端形态等。
2.生理生化鉴定: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试验来确定沙门氏菌的特性。
例如,发酵糖类试验、氧需求试验、硫酸盐还原试验等。
3.血清学鉴定:通过血清凝集试验来检测O抗原,可以使用常用的双向血清凝集试验和凝集抑制试验。
4.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技术检测沙门氏菌的DNA序列,可以选择相应得基因进行扩增,再通过序列分析或DNA芯片技术进行检测和鉴定。
总之,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和鉴定要点对于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及时准确地鉴定沙门氏菌的种类和特性,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处理和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感染的风险。
沙门氏菌病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沙门氏菌病概述 02. 沙门氏菌病的预防 03. 沙门氏菌病的治疗 04. 沙门氏菌病的研究进展
1
沙门氏菌病概述
病原体介绍
沙门氏菌:一种 常见的食源性致
病菌
传播途径:通过 食物、水、接触
等方式传播
感染症状:腹泻、 发热、呕吐等
易感人群:儿童、 老人、免疫力低
下者等
4
勤洗手:饭前便后、 接触生肉后都要洗
手
保持厨房清洁:定 期清洁厨房,避免 生熟食物交叉污染
食物煮熟:食物要 煮熟煮透,避免生
食或半熟食
生熟分开:生熟食 物分开存放,避免
交叉污染
疫苗接种
疫苗类型: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重组疫 苗等
接种时间:根据疫苗 类型和接种对象,确 定合适的接种时间
接种对象:易感人群, 如儿童、老人、孕妇 等
接种效果:预防沙门 氏菌病,降低发病率
3
沙门氏菌病的治疗
抗生素治疗
01
抗生素的选择: 根据病情和细 菌种类选择合 适的抗生素
02
抗生素的剂量 和疗程:根据 病情和细菌种 类确定合适的 剂量和疗程
03
抗生素的副作 用:注意抗生 素的副作用, 如过敏反应、 胃肠道反应等
04
抗生素的耐药 性:注意抗生 素的耐药性, 避免滥用抗生 素
传播途径
01
食物传播:食 用被沙门氏菌
污染的食物
02
水源传播:饮 用被沙门氏菌
污染的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3
接触传播:接 触被沙门氏菌
污染的物品
04
空气传播:吸 入被沙门氏菌
污染的空气
临床表现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 - 流行病学
$
• 传播途径:
• 1.患病者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 2.它们可由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 衣和羊水排出病菌,污染水源和饲料等,经消化 道感染健畜。 • 3.交配或人工授精可发生感染。子宫内感染也有 可能。 • 4.有人认为鼠类可传播本病。 • 5.人类感染一般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接触引起,特 别是污染的食物。
$
沙门氏菌属
$
沙门氏菌属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 的菌属,它是一大群在形态、生化学及血 清学相关的细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 菌,大多数为沙门氏菌。所以,沙门氏菌 对于食物卫生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沙门氏菌
$
沙门氏菌属 (Salmonella)是一 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 物肠道内,生化反应 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 兰氏阴性杆菌,有的 专对人类致病,有的 只对动物致病,也有 对人和动物都致病, 这些统称为沙门氏菌。
$
$
$
以抗体为基础的检测方法
$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显著特异性,来进行细菌的 鉴别和血清学定型,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细 菌菌体或鞭毛抗原的特异性抗体的存在,使得人 们可以建立一些快速方法来检测以食品为载体的 病原。 已经建立的沙门氏菌免疫学检测方法有许多种, 大致可分为以酶标抗体(ELISA),荧光抗体染色(免 疫荧光法),同位素标记抗体(放射免疫试验)为基 础的方法及其它多种以抗体为基础,利用乳胶凝 集、免疫传感器、免疫扩散及免疫色谱技术的方 法。但常规中最广泛采用的是以双位点ELISA技术 即夹心ELISA为基础的方法。
沙门氏菌 - 流行病学
$
• 易感动物: • 沙门氏菌属中的许多类型对人、家畜和家 禽以及其他动物均有致病性。各种年龄的 畜禽均可感染,但幼年畜禽较成年者易感。 在猪,本病常发生于6月龄以下的仔猪,以 1一4月龄者发生较多。在牛,以出生30一 40天以后的犊牛最易感。感染的孕畜多数 发生流产。 • 传染源:病畜和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 源。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属肠杆菌科,革兰氏阴性肠道杆菌,己发现1800种以上。
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沙门氏菌属(Salmonella)是一大群寄生于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有的专对人类致病,有的只对动物致病,也有对人和动物都致病,这些统称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目前已经发现1800种以上,按抗原成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型。
其中与人类疾病有关的主要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和肠炎杆菌。
此菌可引起禽伤寒、鸡白痢、猪霍乱、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猪副伤寒、马流产沙门氏菌病等疾病。
致病性最强的是猪霍乱沙门氏菌(Salmonella cholerae),其次是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感染沙门氏菌或食用被带菌者粪便污染的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近日美国多地暴发疑似由生鸡肉引发的沙门氏菌疫情,至少42%患者已入院治疗。
数据显示,已有18个州的278人感染具有耐药性的海德堡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肠胃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
能引起食物传播性疾病,近年来,已经成为最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
肠炎沙门氏菌感染通常源于奶制品、禽产品和肉产品;鸡肉和鸡蛋尤其是高风险食品。
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通常是肠胃出现问题,包括恶心、腹部绞痛、呕吐和腹泻,一般最多持续7天。
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如果不及时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沙门氏菌感染将导致生命危险。
沙门氏菌菌落形态特征
沙门氏菌菌落形态特征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道致病菌,能导致人和动物的沙门氏菌感染(salmonellosis)。
沙门氏菌包括多个不同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菌落形态特征。
以下是常见沙门氏菌的菌落形态特征的描述:1.菌落外观沙门氏菌的菌落颜色通常为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
菌落表面光滑,不透明。
随着菌落的生长,它们逐渐扩大并形成不规则边缘。
有些菌株会产生粘液性物质,使菌落表面呈现闪亮或黏滑的外观。
2.菌落直径沙门氏菌的菌落直径通常在1-3毫米之间。
沙门氏菌的菌落大小通常与菌株的毒力有关,毒力较强的菌株通常会形成较大的菌落。
3.菌落形状沙门氏菌的菌落形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圆形:菌落边缘规则,呈现出类似的圆形形状。
-不规则:菌落边缘不规则,没有明确的形状。
-纺锤形:菌落呈现出细长的纺锤形状。
-半月形:菌落的一侧呈现出弧形,类似于月牙形状。
4.菌落质地沙门氏菌的菌落质地通常是中等到粘滑的。
一些菌株会产生黏液性物质,使菌落表面更加黏滑。
除了以上特征,沙门氏菌的菌落还可能表现为发红、发黄或发绿等不同的颜色。
这些变化通常是由于沙门氏菌产生的代谢产物和色素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菌落形态特征仅能初步判断沙门氏菌的存在,对于具体的鉴定和分类,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检测手段,如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血清学分析等。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主要包括菌落外观、直径、形状和质地等。
这些特征对于初步鉴定沙门氏菌的存在非常有帮助,但在具体鉴定和分类方面,还需要借助其他的实验和检测手段。
沙门氏菌生化原理
沙门氏菌生化原理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沙门氏菌感染症,如沙门氏菌肠炎(Salmonellosis)。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厌氧菌,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存活并生长。
沙门氏菌的生化原理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新陈代谢和营养摄取:沙门氏菌能够利用多种营养物质进行代谢,包括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
它产生多种酶来分解和利用这些物质,以满足自身的新陈代谢需求。
2. 吸附和侵入:沙门氏菌通过其表面的附着因子如菌毛和胶囊来吸附在感染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利用分泌的毒力因子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进行结合和侵入。
沙门氏菌具有特殊的类型三分泌系统(Type III Secretion System,TTSS),可以将毒力因子注入宿主细胞内,干扰宿主细胞的正常功能。
3. 运动和定位:沙门氏菌具有鞭毛和纤毛等运动器官,它们帮助细菌在粘附于表面的宿主细胞上移动,穿过双层粘膜和肠道上皮细胞等。
4. 毒力因子的产生和作用:沙门氏菌产生多种毒力因子,包括内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等。
这些毒力因子可损伤宿主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起细胞凋亡、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等。
例如,Salmonella的LPS(脂多糖),是其外膜的主要组分,可以与宿主的Toll样受体4(TLR4)结合,激活炎症反应。
5. 逃避宿主免疫系统:沙门氏菌具有多种抗凝血系统、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抗原,以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
此外,它还能通过阻止宿主细胞的凋亡来增强自身的存活。
沙门氏菌的生化原理对于理解这种病原菌的致病机制和感染过程非常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其途径和特征,有助于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策略,从而减少其引起的感染和疾病。
沙门氏菌形态特征
沙门氏菌形态特征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引起了许多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的疾病。
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芽孢形态。
沙门氏菌的菌落形态通常呈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约为2-5毫米。
菌落表面光滑,呈乳白色或灰白色,边缘清晰。
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且能够在37摄氏度下生长。
沙门氏菌的细胞形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
细胞形态为短杆状或长杆状,大小约为0.5-1.5微米宽,1.5-5微米长。
细胞表面光滑,不具有胶囊或鞭毛。
沙门氏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糖、脂质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中含有许多蛋白质通道和转运蛋白,用于物质的吸收和排出。
沙门氏菌的芽孢形态是其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休眠状态。
芽孢是菌体内的一种厚壁结构,可以保护菌体在恶劣环境中的存活。
沙门氏菌的芽孢形态为椭圆形或圆柱形,大小约为0.5-1微米宽,1.5-3微米长。
芽孢通常在菌落老化或营养不足时形成,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对人体和动物造成感染。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形态、细胞形态和芽孢形态。
菌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细胞为短杆状或长杆状,芽孢为椭圆形或圆柱形。
了解沙门氏菌的形态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防控这种病原菌,避免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的发生。
沙门氏菌
(3)鉴别培养基(麦康凯、SS、伊红 美蓝):一般无色菌落 (4)三糖铁琼脂斜面:斜面为红色, 底部变黑色并产气
生化特性:
(1)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 醇产气 (2)不发酵乳糖、蔗糖和侧金盏花醇 (3)不产吲哚、V-P反应阴性 (4)不水解尿素和对苯丙氨酸不脱氧
病原学诊断
标本: 肠热症
沙门氏菌
为一类寄生于人和动物肠道内,形态、生化 性状以及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培养特性
1、兼性厌养,营养要求不高 2、在肠道选择培养基上,呈无色半透明S型菌落 3、SS平板——无色菌落产生硫化氢菌株,菌落中心成黑色。 MAC平板——无色菌落 EMB平板——无色菌落。
抵抗力
1、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弱 2、尤其对酸敏感 3、对消化系敏感 4、易产生耐药性。
第1、2周取血/骨髓 第2周以后取粪便做分离培养细菌 血平板培养 SS培养基培养
分离培养鉴定程序 血/骨髓 肉汤増菌 选择无色半粪标本
生化反应或 血清学检测
透明菌落
血清学诊断
测血清中相应抗体
沙门菌属的致病物质
1、侵袭力:SP系统、耐酸应答基因、Vi抗原
SP系统:有毒株能侵袭小肠黏膜,通过种特异性菌毛先与M细胞结
合,接着SPI-I系统M,细胞输入沙门菌分泌侵袭蛋白,引发宿主细胞内肌 动纤维重排,诱导细胞膜内陷,导致细菌内吞。沙门菌在吞噬小泡内生长 繁殖,使宿主细胞死亡,细菌扩散并进入毗邻细胞淋巴组织。
3、肠毒素:个别沙门菌如鼠伤寒沙门菌可以产生肠毒素
沙门氏菌
生物学特性
该菌为革兰氏阴性、两端钝 圆短杆菌(比大肠杆菌细) 无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沙 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 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 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 宿主细胞表面。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要点
沙门氏菌的生物学特性及鉴定要点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属于肠杆菌科。
它是一种引起人和动物肠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
沙门氏菌有两个主要的亚种:Salmonella enterica和Salmonella bongori,其中Salmonellaenterica是最常见的感染人类的菌株。
首先,沙门氏菌是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杆状形态,通常为直杆状。
它是兼性厌氧菌,可以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生长。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科,因此具有外膜、细胞壁和细胞膜等典型的细胞结构。
其次,沙门氏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在不同的生境中存活和繁殖。
它可以在动物消化系统中生长,因此通过食物、水源或其他途径传播给人类。
沙门氏菌还可以在动物皮肤、血液等环境中存活一段时间。
沙门氏菌还能产生多种毒性产物,包括细胞毛、猪流感毒素、产碱酯酶、核磷酸腺苷酸二磷酸酶等。
这些毒性产物能够破坏宿主细胞的完整性,导致宿主感染。
另外,沙门氏菌还具有抗药性。
由于长期暴露于抗生素的压力下,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加。
它能够产生多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如β内酰胺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四环素酰移酶等。
鉴定沙门氏菌的主要要点包括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
形态学鉴定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
沙门氏菌的菌落形态多呈灰白色或深红色。
菌体形态为短杆状或长杆状。
生理生化特性包括对营养源的利用和代谢产物的生成。
沙门氏菌可以利用葡萄糖、果糖等碳源进行发酵,并产生气体。
它能够降解胆红素,产生硫代硫酸盐和亚硝酸盐,以及耐久表型的产生。
分子生物学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利用PCR技术针对沙门氏菌特异性基因进行检测。
这些特异性基因包括invA基因、hilA基因等。
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沙门氏菌。
总体而言,沙门氏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致病能力。
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可以准确鉴定沙门氏菌。
第四节沙门氏菌
TSI(排除A/A H2S-结果 ),靛基质,尿素,KCN,赖氨酸
H2S+ 靛+ 尿- KCN- 赖+ 甘露醇 山梨醇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沙门氏菌血清学试验 H2S- 靛- 尿- KCN- 赖+/- ONPG - 沙门氏菌 非沙门氏菌
非如左述的各种反应结果
BPW:缓冲蛋白胨水 MM:氯化镁孔雀绿增菌液 TTB:四硫磺酸钠煌绿增菌液 SC:亚硒酸盐增菌液
生物学性状-形态特征
大小0.6~1.0×2~3um,无芽胞, 一般有鞭毛(鸡沙门菌除外),无 荚膜,多数有菌毛,
革兰氏阴性杆菌,需氧或兼性厌 氧。
生物学性状-培养特性
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最适 pH值为6.8~7.8。 营养琼脂平板上:菌落大小一般 为2~3mm,光滑、湿润、无色、 半透明、边缘整齐。 血平板上:中等大小的灰白色菌 落。
5.血清学技术提供了培养物菌种的鉴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4789.4-2003
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冻肉、蛋品、乳品及其他加工食品
前增菌法 25g+BPW225mL
36 ℃ ± 1 ℃ 一般4h,干蛋品18h~24h
鲜肉、鲜蛋、鲜乳或其他未经加工的食品
直接增菌法 25g+灭菌生理盐水25mL 检样匀液25mL +MM (或TTB)100mL
目前至少有67种0抗原和2000以上血清型, 所致疾病称沙门菌病。
致病性-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
肠热症 -----伤寒病和副伤寒病总称,由伤寒杆菌和 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引起。两次菌血症。
急性肠炎(食物中毒)——最常见的沙门杆菌感染, 多由鼠伤寒杆菌、猪霍乱杆菌、肠炎杆菌等引起。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沙门氏菌是一类常见的细菌,通常存在于一些动物体内,例如家禽和家畜的肠道内。
它们也有可能通过食物和水传播到人体内,导致沙门氏菌感染。
本文将介绍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的相关内容。
1. 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1)血清凝集反应法以沙门氏菌的特异性抗原与沙门氏菌患者血清反应,观察血清凝集是否发生,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了沙门氏菌。
这种方法快速简便,但准确度较低。
(2)细菌培养法将患者样本培养在含有沙门氏菌生长所需营养物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出现菌落,来判断是否感染了沙门氏菌。
这种方法耗时较长,但准确度较高。
沙门氏菌的感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因此对沙门氏菌的分析也非常重要。
(1)简单的感染症状一般情况下,沙门氏菌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发热等。
这些症状通常在感染后1-3天内出现,并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不等。
(2)食品检测沙门氏菌通常通过食物途径传播,因此食品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食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可通过简单的生化方法来鉴定。
(3)抗生素敏感性测试对于沙门氏菌感染的治疗,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在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以确保所选择的抗生素对沙门氏菌有效。
3. 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1)注意卫生沙门氏菌多数存在于家禽和家畜的肠道内,因此在处理家禽和家畜时应注意卫生,避免沙门氏菌感染。
食品加工时应注意卫生,使用新鲜食材,逐层消毒,避免沙门氏菌感染。
(3)加强个人卫生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沙门氏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包括勤洗手,不用食指挖鼻孔和耳朵等行为,不用手接触眼睛、口鼻、食物等等。
4. 总结以上就是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的相关内容。
沙门氏菌属于一类较为常见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对沙门氏菌进行检验及分析,以及采取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
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细菌,它可以引起沙门氏菌属感染。
所谓的沙门氏菌属包括两个物种:Salmonella enterica和Salmonella bongori。
这两个物种又包含了超过2,500种不同的血清型。
为了检测食物或其他样本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样本收集:收集来自可疑食物或其他可能被污染的样品,如肉、蛋、奶制品、水果、蔬菜或动物粪便。
确保采集样品的方法是无菌的,以避免污染。
2.前处理:对样本进行适当的前处理,以提高沙门氏菌的检测效果。
这可能包括样品的预处理、样品的培养基中添加抑菌剂等。
3. 培养:将样品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上,如XLD(Xylose Lysine Deo某ycholate Agar)或SS(Salmonella Shigella Agar)等。
这些培养基可以选择性地识别并培养Salmonella属的细菌。
4.孵育: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通常是在37℃左右,孵育时间一般为24至48小时。
5.形态特征观察:观察培养基上菌落的形态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沙门氏菌通常形成呈灰白色、圆形、凹陷的菌落。
6.血清型鉴定:对沙门氏菌进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其血清型。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抗体和相应的血清反应,以确定菌株的亚型。
7.生化测试:对阳性菌落进行生化测试,如甲烷糖发酵试验和硫化氢产生试验,以进一步确认其鉴定。
8.PCR检测:PCR是目前常用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之一、它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样品中的沙门氏菌DNA。
9.分子的子类型分析: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如基因测序、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或肽核酸类似程序分析(AFLP),确定沙门氏菌的亚型。
总之,沙门氏菌的检验步骤包括:样本收集、前处理、培养、孵育、形态特征观察、血清型鉴定、生化测试、PCR检测和分子的子类型分析。
这些步骤的目的是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并确定其类型和亚型,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沙门氏菌属
分离与鉴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食品中分离和鉴定沙门氏菌,目前通用 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5个步骤:
第一,预增菌。第一步是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中增加含有营养素的食物样品 ,以将受损的沙门氏菌细胞恢复到稳定的生理状态。
第二,选择性富集,在含有选择性抑制剂的促生长培养基的中间进一步富 集样品的步骤。这种培养基允许沙门氏菌继续增殖,同时防止大多数其他 细菌的增殖。
我国沙门氏菌的现行检 验标准为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 门氏菌检验》。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THANKS
60°C30分钟、5%石炭酸溶液及 70%的酒精溶液5分钟均可杀死
在水中能生活2-3周;在粪便中 可存活1-2个月;在冰中能存活3个 月。
对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 诺明敏感
按沙门氏菌在食物内可以大量繁殖,因此进食
被病菌污染而未煮透的食品如肉类、内脏、
蛋类等即可引起感染;牛奶、羊奶也可被沙门 氏菌污染,故食用未消毒的牛、羊奶亦可感染
第三,选择性平板分离。此步骤使用固体选择性培养基来抑制非沙门氏菌 的生长,并提供肉眼可见的沙门氏菌纯菌落的鉴定。
分离与鉴定
第四,生化筛选,消除了大部分沙门氏菌。此外,还提供了 沙门氏菌属的初步鉴定。 第五,血清学技术提供了培养菌株的鉴定。
PART04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部分
分析原因
分析近年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案例的原因,如 桂林“卤味拼盘”、南昌“冷加工糕点”、上海“一 笼小确幸”等事件,主要是未遵循良好的餐饮服 务操作规范和缺乏对微生物交叉污染的防控意 识,即没有做好原辅料充分清洁(避免污染) 、生熟接触容器分开、处理食材菜板及刀具生 熟分开、充分煮熟煮透、生熟物料避免交叉污 染、食物低温存储、食物存储后再加热等关键 要点。
沙门氏菌生物安全等级
沙门氏菌生物安全等级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引起人类和动物的肠道感染。
为了评估和管理这种病原菌的生物安全风险,国际上采用了生物安全等级系统。
这个系统将生物材料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其潜在的危害性和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程度来划分。
沙门氏菌的生物安全等级是多少呢1. 沙门氏菌的生物安全等级是二级。
二级生物安全等级是指具有适度的病原性,并可能对个体造成感染,但在适当的实验室条件下可以进行安全研究和处理的生物材料。
这意味着在处理沙门氏菌时,需要采取一些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在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处理沙门氏菌时,需要遵守一些基本的安全规定。
首先,实验室必须具备适当的设施和设备,包括生物安全柜和消毒设备。
其次,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正确处理和处置沙门氏菌的培养物和废弃物等。
3. 对于沙门氏菌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还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生物安全措施。
例如,要将沙门氏菌培养在密闭的容器中,以防止其泄漏和扩散。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避免产生气溶胶,以减少沙门氏菌的传播风险。
同时,要定期进行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维护和消毒,以确保实验环境的安全。
4. 此外,对于处理沙门氏菌的实验室,还需要建立适当的记录和管理体系。
这包括记录实验操作、保存沙门氏菌的标本、定期检查实验室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等。
这样可以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减少可能发生的意外和事故,并降低沙门氏菌的扩散风险。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生物安全等级是二级。
在处理沙门氏菌时,需要在适当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采取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并建立规范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以确保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减少感染的风险,防止沙门氏菌的扩散,并保护人类和环境的健康安全。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
沙门氏菌检验及分析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是一种肠道中存在的病原菌,也是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
因此,对食品中是否含有沙门氏菌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沙门氏菌的检验及分析。
一、沙门氏菌的检测方法1、培养方法:沙门氏菌可以在常规的培养基上培养,最常用的是含有胆汁、钠氯和肉汤的液体培养基。
为了增强提取沙门氏菌的准确性和产出,一些特定的选择性平板可以使用,例如MacConkey平板、SS平板或XLD平板。
2、分子生物学方法:PCR检测法是最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之一,它能够检测出非常小的沙门氏菌种群,而不用传统的培养方法。
PCR检测法在物质的检测、生命科学和分子检测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沙门氏菌检测中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检测方法。
二、沙门氏菌的分析方法1、食物检测法:针对某些食品如肉制品、低酸奶、蛋制品等,一般采用已经证实的正式方法来进行检测。
一些具有特异性和高敏感性的方法包括文化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2、环境检测法:针对食品制作过程中的环境样品进行检测。
这些样品中可能包括牛奶或鸡蛋残留的菌种和接触制造食品的各种人员的手、口腔及袍子等菌群。
检测方法类似于食物检测法,包括文化方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细菌可能不能够在环境样品中明显存在,这会使得结果有所偏差。
三、沙门氏菌的风险控制方法1、仔细洗涤食品: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应仔细阅读标签,确保食品是新鲜的。
同时,食品应洗涤干净以去除可能存在的菌群。
2、食品加热:食品加热是消灭沙门氏菌最常用的方法。
保健专家建议将肉品煮至中间部位温度达到160°F(71°C),这可确保煮熟并杀死存在的细菌。
3、储存要注意:沙门氏菌喜欢在潮湿、潮湿的环境中繁殖。
所以,消费者最好将食品储存在干燥的地方,并注意食品的过期日期。
结论:消费者和食品业者在选择食品时,应该提高对食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的警惕性,并采取措施来防止感染。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
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和肠道感染等疾病。
为了准确快速地检测沙门氏菌的存在与否,科学家们开发了各种检验方法。
本文将介绍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及相关方法。
一、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寻找沙门氏菌特有的生物学特征来进行检测。
沙门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杆状形态,并具有一根或两根鞭毛,能以鞭毛运动。
沙门氏菌还能产生气泡,使培养基表面形成膜状薄层。
此外,沙门氏菌还具有一定的抗酸性,在酸性环境中能存活,并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二、沙门氏菌的检验方法1. 培养法:将样品(如食物、水等)接种在含有沙门氏菌生长所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经过一定的时间后,观察培养基上是否出现沙门氏菌的生长,如有则判断样品中存在沙门氏菌。
2. 蛋白质检测法:沙门氏菌中存在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称为抗原,可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通过将待测样品与特异性抗体接触,然后加入试剂,观察是否出现颜色变化或荧光信号,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提取样品中的DNA或RNA,利用PCR扩增技术或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的特定基因序列,从而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4. 快速检测法:近年来,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名为免疫层析试纸法的快速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异性抗体与沙门氏菌的抗原结合,形成可见的颜色条纹,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沙门氏菌。
三、沙门氏菌的检验应用沙门氏菌的检验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快速检验沙门氏菌的存在与否,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防止食品中毒事件的发生。
此外,沙门氏菌的检验还可以用于监测水源、环境卫生等方面,保障公众健康。
总结起来,沙门氏菌的检验原理主要是通过寻找沙门氏菌特有的生物学特征来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培养法、蛋白质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快速检测法等。
沙门氏菌的检验在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
沙门氏菌ppt课件
哪里会存在沙门氏菌
• 乳类及其制品如冰淇淋、袋装熟 食等也会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
Slide 11
哪里会存在沙门氏菌
• 以上各种动物源性食物是引起沙 门氏菌感染的最常见媒介物。
• 以动物脏器为原料的某些生物制 剂,如酶、激素、胆盐、食用染 料等偶尔也会引起感染。
• 发展中国家常常有水源污染造成 的暴发流行,污水灌溉、生熟不 分是散发或家庭集团内流行最常 见的原因。
•需氧及兼性厌氧菌。
•三糖铁琼脂斜面:斜面为红色, 底部变黑并产气
•最佳生长温度为35℃~37℃,最 佳pH值为6.5~7.5。
•形成中等大小、圆形、表面光滑、 无色半透明、边缘整齐的菌落,其 菌落特征亦与大肠杆菌相似(无粪 臭味)
芽胞
荚膜
鞭毛和菌 毛动力源自菌落乳糖、 蔗糖和 水杨酸
葡萄糖 和甘露
醇
吲哚、 尿素
身边的小生物Salmonella
TÜ V SÜ D
Slide 1
身边的小生物-Salmonella
1 沙门氏菌是什么 2 哪里会存在沙门氏菌 3 沙门氏菌的分类 4 传播途径 5 沙门氏菌预防的措施 6 食品中的沙门氏菌检测
Slide 2
沙门氏菌是什么
Salmonella •属于肠杆菌科的。因美国病理学 家D.E.沙门于1884年发现本属菌中 的猪霍乱杆菌而得名。 •本属菌是一群抗原构造和生物学 性状相似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菌型 繁多,已发现有2000种以上的血清 型。能使人和少数温血动物致病。
•环境污染 食品在加工、运输、出售过程中往 往被沙门氏菌污染。沙门氏菌在粪 便、土壤、食品、水中可生存5个 月至2年之久。
•传播问题 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也是 常见的传染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本标准代替 GB/T 4789.4-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本标准与 GB/T 4789.4-200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修改了标准的范围;——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修改了设备和材料;——修改了附录 A。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4789.4-84、GB 4789.4-1994、GB/T 4789.4-2003、GB/T 4789.4-20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检验。
2 设备和材料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2.1 冰箱:2 ℃~5 ℃。
2.2 恒温培养箱:36 ℃±1 ℃,42 ℃±1 ℃。
2.3 均质器。
2.4 振荡器。
2.5 电子天平:感量 0.1 g。
2.6 无菌锥形瓶:容量 500 mL,25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 0.01 mL 刻度)、10 mL(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 无菌培养皿:直径 90 mm。
2.9 无菌试管:3 mm×50 mm、10 mm×75 mm。
2.10 无菌毛细管2.11 pH 计或 pH 比色管或精密 pH 试纸。
2.12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3.1 缓冲蛋白胨水(BPW):见附录 A 中 A.1。
3.2 四硫磺酸钠煌绿(TTB)增菌液:见附录 A 中 A.2。
3.3 亚硒酸盐胱氨酸(SC)增菌液:见附录 A 中 A.3。
3.4 亚硫酸铋(BS)琼脂:见附录 A 中 A.4。
3.5 HE 琼脂:见附录 A 中 A.5。
3.6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LD)琼脂:见附录 A 中 A.63.7 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
3.8 三糖铁(TSI)琼脂:见附录 A 中 A.7。
3.9 蛋白胨水、靛基质试剂:见附录 A 中 A.8。
3.10 尿素琼脂(pH 7.2):见附录 A 中 A.9。
3.11 氰化钾(KCN)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0。
3.12 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1。
3.13 糖发酵管:见附录 A 中 A.12。
3.14 邻硝基酚-D 半乳糖苷(ONPG)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3。
3.15 半固体琼脂:见附录 A 中 A.14。
3.16 丙二酸钠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15。
3.17 沙门氏菌 O 和 H 诊断血清。
3.18 生化鉴定试剂盒。
4 检验程序沙门氏菌检验程序见图 1。
图 1 沙门氏菌检验程序5 操作步骤5.1 前增菌称取 25 g(mL)样品放入盛有 225 mL BPW 的无菌均质杯中,以 8 000 r/min~10 000 r/min 均质 1 min~2 min,或置于盛有 225 mL BPW 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 1 min~2 min。
若样品为液态,不需要均质,振荡混匀。
如需测定 pH 值,用 1 mol/mL 无菌 NaOH 或 HCl 调 pH 至 6.8±0.2。
无菌操作将样品转至 500 mL 锥形瓶中,如使用均质袋,可直接进行培养,于 36 ℃±1 ℃培养 8 h~18h。
如为冷冻产品,应在 45 ℃以下不超过 15 min,或 2 ℃~5 ℃不超过 18 h 解冻。
5.2 增菌轻轻摇动培养过的样品混合物,移取 1 mL,转种于 10 mL TTB 内,于 42 ℃±1 ℃培养 18 h~24 h。
同时,另取 1 mL,转种于 10 mL SC 内,于 36 ℃±1 ℃培养 18 h~24 h。
5.3 分离分别用接种环取增菌液 1 环,划线接种于一个 BS 琼脂平板和一个 XLD 琼脂平板(或 HE 琼脂平板或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
于 36 ℃±1 ℃分别培养 18 h~24 h (XLD 琼脂平板、HE 琼脂平板、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平板)或 40 h~48 h (BS 琼脂平板),观察各个平板上生长的菌落, 各个平板上的菌落特征见表 1。
表1 沙门氏菌属在不同选择性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选择性琼脂平板沙门氏菌BS 琼脂菌落为黑色有金属光泽、棕褐色或灰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可呈黑色或棕色;有些菌株形成灰绿色的菌落,周围培养基不变。
HE 琼脂蓝绿色或蓝色,多数菌落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有些菌株为黄色,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色。
XLD 琼脂菌落呈粉红色,带或不带黑色中心,有些菌株可呈现大的带光泽的黑色中心,或呈现全部黑色的菌落;有些菌株为黄色菌落,带或不带黑色中心。
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按照显色培养基的说明进行判定。
5.4 生化试验5.4.1 自选择性琼脂平板上分别挑取 2 个以上典型或可疑菌落,接种三糖铁琼脂,先在斜面划线,再于底层穿刺;接种针不要灭菌,直接接种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平板,于 36 ℃±1 ℃培养 18 h~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
在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沙门氏菌属的反应结果见表 2。
表 2 沙门氏菌属在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内的反应结果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初步判断斜面底层产气硫化氢KA+(-)+(-)+可疑沙门氏菌属KA+(-)+(-)-可疑沙门氏菌属AA+(-)+可疑沙门氏菌属AA+/-+/--非沙门氏菌KK+/-+/-+/-非沙门氏菌注:K:产碱,A:产酸;+:阳性,-:阴性;+(-):多数阳性,少数阴性;+/-:阳性或阴性。
注:K:产碱,A:产酸;+:阳性,-:阴性;+(-):多数阳性,少数阴性;+/-:阳性或阴性。
5.4.2 接种三糖铁琼脂和赖氨酸脱羧酶试验培养基的同时,可直接接种蛋白胨水(供做靛基质试验)、尿素琼脂(pH7.2)、氰化钾(KCN)培养基,也可在初步判断结果后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接种。
于 36 ℃±1 ℃培养 18 h~24 h,必要时可延长至 48 h,按表 3 判定结果。
将已挑菌落的平板储存于 2 ℃~5 ℃或室温至少保留 24 h,以备必要时复查。
表 3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反应序号硫化氢(H2S)pH7.2尿素氰化钾(KCN)赖氨酸脱羧酶A1+---+A2++--+A3----+/-注:+阳性;-阴性;+/-阳性或阴性。
注:+阳性;-阴性;+/-阳性或阴性。
5.4.2.1 反应序号 A1:典型反应判定为沙门氏菌属。
如尿素、KCN 和赖氨酸脱羧酶 3 项中有 1 项异常,按表 4 可判定为沙门氏菌。
如有 2 项异常为非沙门氏菌。
表 4 沙门氏菌属生化反应初步鉴别表pH 7.2 尿素氰化钾(KCN)赖氨酸脱羧酶判定结果---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沙门氏菌Ⅳ或Ⅴ(要求符合本群生化特性)+-+沙门氏菌个别变体(要求血清学鉴定结果)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5.4.2.2 反应序号 A2:补做甘露醇和山梨醇试验,沙门氏菌靛基质阳性变体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但需要结合血清学鉴定结果进行判定。
5.4.2.3 反应序号 A3:补做 ONPG。
ONPG 阴性为沙门氏菌,同时赖氨酸脱羧酶阳性,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为赖氨酸脱羧酶阴性。
5.4.2.4 必要时按表 5 进行沙门氏菌生化群的鉴别。
表 5 沙门氏菌属各生化群的鉴别项目ⅠⅡⅢⅣⅤⅥ卫矛醇++--+-山梨醇+++++-水杨苷--+--ONPG--+-+-丙二酸盐-++---KCN---++-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注:+表示阳性; -表示阴性。
5.4.3 如选择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可根据 5.4.1 的初步判断结果,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用生理盐水制备成浊度适当的菌悬液,使用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进行鉴定。
5.5 血清学鉴定5.5.1 抗原的准备一般采用 1.2%~1.5%琼脂培养物作为玻片凝集试验用的抗原。
O 血清不凝集时,将菌株接种在琼脂量较高的(如 2%~3%)培养基上再检查;如果是由于Vi 抗原的存在而阻止了 O 凝集反应时,可挑取菌苔于 1 mL 生理盐水中做成浓菌液,于酒精灯火焰上煮沸后再检查。
H 抗原发育不良时,将菌株接种在 0.55%~0.65%半固体琼脂平板的中央,俟菌落蔓延生长时,在其边缘部分取菌检查;或将菌株通过装有 0.3%~0.4%半固体琼脂的小玻管 1 次~2次,自远端取菌培养后再检查。
5.5.2 多价菌体抗原(O)鉴定在玻片上划出 2 个约 1 cm×2 cm 的区域,挑取 1 环待测菌,各放 1/2 环于玻片上的每一区域上部,在其中一个区域下部加 1 滴多价菌体(O)抗血清,在另一区域下部加入 1 滴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再用无菌的接种环或针分别将两个区域内的菌落研成乳状液。
将玻片倾斜摇动混合 1 min,并对着黑暗背景进行观察,任何程度的凝集现象皆为阳性反应。
5.5.3 多价鞭毛抗原(H)鉴定同 5.5.2。
5.5.4 血清学分型(选做项目)5.5.4.1 O 抗原的鉴定用 A~F 多价 O 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同时用生理盐水做对照。
在生理盐水中自凝者为粗糙形菌株,不能分型。
被 A~F 多价 O 血清凝集者,依次用 O4;O3、O10;O7;O8;O9;O2 和 O11 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判定 O 群。
被 O3、O10 血清凝集的菌株,再用 O10、O15、O34、O19 单因子血清做凝集试验,判定 E1、E2、E3、E4 各亚群,每一个 O 抗原成分的最后确定均应根据 O 单因子血清的检查结果,没有 O 单因子血清的要用两个 O 复合因子血清进行核对。
不被 A~F 多价 O 血清凝集者,先用 9 种多价 O 血清检查,如有其中一种血清凝集,则用这种血清所包括的 O 群血清逐一检查,以确定 O 群。
每种多价 O 血清所包括的 O 因子如下:O 多价 1 A,B,C,D,E,F,群(并包括 6,14 群)O 多价 2 13,16,17,18,21 群O 多价 3 28,30,35,38,39 群O 多价 4 40,41,42,43 群O 多价 5 44,45,47,48 群O 多价 6 50,51,52,53 群O 多价 7 55,56,57,58 群O 多价 8 59,60,61,62 群O 多价 9 63,65,66,67 群5.5.4.2 H 抗原的鉴定属于 A~F 各 O 群的常见菌型,依次用表 6 所述 H 因子血清检查第 1 相和第 2 相的 H 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