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 徐锴世系表

合集下载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

二李氏源流三上古世系表.

二李氏源流(一) 李姓由来姓氏:李祖籍:陇西祖宗:利贞郡望:陇西郡堂号:陇西堂分类:以官为氏李姓占大陆汉族人口的7.9%,人口超过9203万人,在海外华人中占七分之一,海内外总人口超过1亿,是世界第一大姓,中华第一大姓(引自百度、百科、寮东村)。

李姓在国内分布极广,以北方居多,不仅是国内大姓,也遍及全世界,在韩国、朝鲜、越南、东南亚、加拿大、欧美,李姓也是常见姓氏。

据历史资料记载:李姓是嬴(yíng)姓颛顼(zhuān xū)的后裔,最初为“理”姓。

颛顼帝高阳氏后裔皋陶的儿子被赐姓嬴之后,子孙三代担任理官(掌管邢狱之官)之职,遂以官名理为姓。

至殷商末年,当时理氏家族后裔理徵因执法不阿,得罪了商纣王而遭受迫害。

他的妻子契和氏与儿子利贞逃亡在外,途中饥饿不堪,时值春夏之交,沿途有李树,果实累累,只好采食李子充饥,保住性命。

为了纪念这段蒙难的历史,也因理、李同音之故,自利贞开始,将理氏改为李氏。

李姓后代从商末到东周初的二百多年间,一直居住在河南。

李利贞的十世孙李耳,字伯阳,外字聃,号为老子,生于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周平王时做过管理图书的官员,著有《道德经》留传于世。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及<<宰相世系>>记载,李耳生李宗,字尊祖,魏封于段,为干木大夫。

生同,为赵大将军。

生兑,为赵相。

生跻,为赵阳安君。

二子:曰云、曰恪。

恪生洪,字道弘,秦太子太傅。

生兴族,字育神,一名汪,秦将军。

生昙,字贵远,赵柏人侯,入秦为御史大夫。

葬柏人西。

生四子:崇、辨、昭、玑。

长子崇,字伯佑,陇西(今甘肃境内)守、南郑公,为陇西房,陇西房后又分为39房;四子玑为赵郡(今河北境内)房,赵郡房后又分为东、南、西三组。

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东周时期李姓向甘肃、河北发展。

西汉时期,李姓有一支迁往今山东境內。

全球徐氏源流总图

全球徐氏源流总图

全球徐氏源流總圖(圖一) (一至六十六世)1 2 3 4 5 6 7 8 9 10 11若木—征國(徐氏)—房—卿——費昌—澄—豐—終(黃氏)—履—費仲—謙——僉——詵—季勝(馬氏)—仁——豹———詔—起—祖禹—濟—寶——筒(趙氏)—曄——祖平(清)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紹—興———明-寬——通民—強—車—能—宏——茂叔—並—倫民——瑞——侍——權—恭——祥-籜——世長——侯—遠籠—同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元長—仲長—忠—超—康——渰—彥—訓—綏—誕——宗寶——仁——弘—希——季長—質—卿(偃王) —宗衡—仕—寵—安———瓊—相—宗明—龍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虺——功——暢—永——思—祥—亙——章禹—融—筒—僑—滿—觀—閔——望—更—恕(強) —宇—信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杜—諧—淵—垂—可—詵—仲——長—猛——洛—議—堅—玨—光——諄—釗——輝—延—由——該—光—靜—萬秋—充—安仁—豐(北祖)—霸(南祖)—曆——寅—渠—樂—福—鯨——襄—痰——文炳—龍淮—徐文—概—經—歸——法—遊藝—德慧—峙——舍—卷—黁——握—頡—踵—完——敷—盈—哿—序—大剛—囂——性—矩——邕—廉——則—尚—費—升——珪—欽——長卿—辟—魯—北辰—仲——興—貢之—惟—濟—天廷—循—彰—清——群注:一:53世與山東第一次分支。

57世第二次與徐炬茂公支分支。

66世與霸祖第三次分支。

注:源流世系總圖,根據全國徐氏譜書世系反複倫證編制的66代世系。

下接《新唐書》宰相世系徐達支:66世徐豐分支至97世《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圖)【66世徐豐北祖支】上接中華徐氏源流總圖(一圖)(66至下97世)徐氏出自贏姓,皋陶生佰益,佰益生若木,夏後氏封之於徐,,以國為姓稱徐國,其地下邳僮縣是也。

了解圣祖徐偃王,从这里开始……

了解圣祖徐偃王,从这里开始……

了解圣祖徐偃王,从这里开始……1.中华徐氏世系:1—120世总世系表2.【徐氏字辈1000条】这里也许有你的字辈……3.全国徐氏家谱查询4.神秘古徐国,历1600余年!5.徐氏之歌!徐家人转起!6.全国徐氏祖源合集大观7.全国徐氏宗祠合集大观8.徐氏寻根路线图:全国徐氏迁徙地竟然是这八个地方!9.唐宋元明清,徐氏状元、榜眼、探花名录10.徐向前元帅家祠:山西省五台徐氏宗祠(晋北最大的徐氏宗祠)徐偃王志徐时栋(清)目录●卷首●卷一记事第一上●卷二记事第一下●卷三世系第二●卷四地理第三●卷五冢庙第四●卷六论说第五作者简介徐时栋,字定宇,一字同叔,学者称柳泉先生,浙江鄞县人。

资性通敏,委己于学。

道光丙午举人,以输饷授内阁中书。

两上春官,即家居不复出。

湖西烟屿楼藏四部书六万卷,尽发而读之,丹黄杂下,穷旦夕弗倦。

溴遭兵燹,图籍俱尽,乃营新宅,购藏如其旧,寝息于中,老而弥笃,覃思精诣,著书数百卷。

晋世有《徐偃王志》,《博物志》曾引录,后亡佚。

徐氏此书亦名为《徐偃王志》,广征博引,严谨考证,对先秦古徐国历史研究颇有参考价值。

正文●卷首徐得国传二千年,几与夏、商、周相终始,将必有左史、右史之记焉。

秦燔《诗》、《书》,诸侯史记尤甚,邦国之志,百国春秋,荡无孑遗,可胜悼哉!典午之代,有《徐偃王志》,不知作家。

揆厥文义,非出周秦,而亦亡矣。

爰溯偃王受姓所由来,以迄其子孙失国,经传史子采而辑之,著其系本,考其都邑、冢茔,记其祠庙之在浙东、西者,而终之以辨难之词,仍厥旧名,勒为卷帙,愧无知官之明,聊避数典之诮,作《徐偃王志》。

●卷一记事第一上邃古之初,有少典氏国焉。

少典娶于有蟜,爰产轩辕,是为黄帝,实姬姓。

黄帝元妃嫘祖,产青阳。

青阳,方雷氏之甥也,厥名曰质,是为少昊,实己姓。

少昊之裔娶帝颛顼之裔女修。

女修方织,玄鸟陨卵,取而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取少典氏,曰女华。

生大费,是为伯翳,佐禹治水,海外山表,靡远不至,是著《山海经》。

全球徐氏源流总图

全球徐氏源流总图

全球徐氏源流總圖(圖一) (一至六十六世)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若木—征國(徐氏)—房—卿——費昌—澄—豐—終(黃氏)—履—費仲—謙——僉——詵—季勝(馬氏)—仁——豹———詔—起—祖禹—濟—寶——筒(趙氏)—曄——祖平(清)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紹—興———明-寬——通民—強—車—能—宏——茂叔—並—倫民——瑞——侍——權—恭——祥-籜——世長——侯—遠籠—同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元長—仲長—忠—超—康——渰—彥—訓—綏—誕——宗寶——仁——弘—希——季長—質—卿(偃王) —宗衡—仕—寵—安———瓊—相—宗明—龍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虺——功——暢—永——思—祥—亙——章禹—融—筒—僑—滿—觀—閔——望—更—恕(強) —宇—信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杜—諧—淵—垂—可—詵—仲——長—猛——洛—議—堅—玨—光——諄—釗——輝—延—由——該—光—靜—萬秋—充—安仁—豐(北祖)—霸(南祖)—曆——寅—渠—樂—福—鯨——襄—痰——文炳—龍淮—徐文—概—經—歸——法—遊藝—德慧—峙——舍—卷—黁——握—頡—踵—完——敷—盈—哿—序—大剛—囂——性—矩——邕—廉——則—尚—費—升——珪—欽——長卿—辟—魯—北辰—仲——興—貢之—惟—濟—天廷—循—彰—清——群注:一:53世與山東第一次分支。

57世第二次與徐炬茂公支分支。

66世與霸祖第三次分支。

注:源流世系總圖,根據全國徐氏譜書世系反複倫證編制的66代世系。

下接《新唐書》宰相世系徐達支:66世徐豐分支至97世《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圖)【66世徐豐北祖支】上接中華徐氏源流總圖(一圖)(66至下97世)徐氏出自贏姓,皋陶生佰益,佰益生若木,夏後氏封之於徐,,以國為姓稱徐國,其地下邳僮縣是也。

百科知识精选韩国世系(周朝)

百科知识精选韩国世系(周朝)

世系表图表说明:纵向为祖孙、父子关系。

圆圈内的序号为在位顺序。

括号内的年代为在位时间段。

年表前403年:【韩】周王赐魏景子为侯爵,是为景侯。

景侯时迁都于阳翟(今河禹县)。

前400年:【韩】郑伐韩,围阳翟。

景侯卒,子列侯继位。

前397年:【韩】相侠累被刺客聂政所杀。

前394年:【韩】救鲁。

前391年:【韩】秦伐郑宜阳,取六邑。

前387年:【韩】列侯卒,子文侯继位。

前385年:【韩】伐郑取阳城。

伐宋,至彭城,执宋休公。

前380年:【韩】秦、魏攻韩,求救于齐,齐诈救。

楚、赵救韩。

后攻齐至桑丘。

前378年:【韩】伐齐至灵丘。

前377年:【韩】文侯卒,子哀侯继位。

前376年:【韩】与赵、魏分晋。

前375年:【韩】灭郑。

迁都于郑(今河南新郑)。

前371年:【韩】哀侯被韩严所杀,子懿侯继位。

前369年:【韩】魏伐韩。

前367年:【韩】与赵分周为二。

前366年:【韩】与魏惠王会于宅阳。

前362年:【韩】魏败韩于浍。

前359年:【韩】懿侯卒,子昭侯继位。

前358年:【韩】秦败韩于西山。

前357年:【韩】宋伐韩,取黄池。

魏伐韩取朱。

前353年:【韩】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前351年:【韩】以申不害为相,修术行道,韩国大治,诸侯不侵。

前349年:【韩】韩姬弑君悼公。

(不理解,待考)前348年:【韩】昭侯入秦修好。

前337年:【韩】申不害卒。

前335年:【韩】秦伐韩,拔宜阳。

前334年:【韩】作高门。

前333年:【韩】昭侯卒,子宣惠侯继位。

前325年:【韩】魏伐韩,韩将韩举失败。

前322年:【韩】宣惠公称王,是为宣惠王。

与赵会于区鼠。

前319年:【韩】秦败韩于鄢。

前318年:【韩】秦攻韩于修鱼,大将鱼叟、申差被俘,公仲进言宣惠王献一城于秦求合兵攻楚。

楚王闻讯假言救韩,宣惠王信以为真遂战秦,而楚援不至。

前314年:【韩】秦大破韩于岸门,韩大将犀首逃。

宣惠王被迫以太子为质求和。

封公子通于蜀。

前312年:【韩】会秦攻楚。

宣惠王卒,太子襄王仓继位。

中华徐氏世系:北祖丰公世系(66——86世)

中华徐氏世系:北祖丰公世系(66——86世)

中华徐氏世系:北祖丰公世系(66——86世)
中华徐氏北祖丰公世系
相关链接:
中华徐氏世系:1—120世总世系表
丰公世系,是指西汉谏议大夫安仁之长子,号称北祖丰公(即66世)至86世文林、文远、文达的世系。

该世系是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下、《新安徐氏族谱)《中华姓氏通史·徐姓)、浙江会稽五云《徐氏宗
谱)江苏无锡“古十笏堂”(徐氏族谱)、《偃王志)、安徽歙县《徐氏族谱)、江西丰城县《徐氏重修族谱)、南雄《徐氏族谱)、湖北英山《徐氏族谱》、鄂赣《徐氏族谱》、瑞昌县清潭《徐氏族谱)、南州《徐氏族谱)山东郯城《徐氏族谱》等谱论证编制。

原“师俭生椎生胤生述”现更正为“师俭生述、超”,因《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和安徽《新安徐氏族谱》中师俭与述、超是父子。

原“君敷”与“君宾”相距七代,现考证实为兄弟,将原排列在后“君宾”前移与“君敷”同列为84世。

原“彦若生安贞生馆”,现将“安贞”回归到湖南平江世系中,更正为“彦若生馆”。

原丰公世系中的“长宗”(79世),现已回归到高平系矩公世系之中。

以上记载:望族众进一步查对、核实,为今后续谱时达到正本清源、
认祖归宗之目的。

(本文选自《中华徐氏通谱》,主编:徐鸿章徐家福)
相关链接:
中华徐氏世系:1—120世总世系表。

徐国世系表——精选推荐

徐国世系表——精选推荐

徐国世系表受封之前的世系少典黄帝庞降颛顼女修大业嬴伯益(舜赐嬴姓)受封之后嬴若木夏后氏封之于徐公元前2070年-公元2052年在位17年嬴奄延公元前2053年-公元前2003年在位51年嬴琛公元前2002年-公元前1986年在位17年嬴铄公元前1985年-公元前1918年在位68年嬴泓显公元前1917年-公元前1903年在位15年嬴亮公元前1902年-公元前1868年在位35年嬴允迪公元前1867年-公元前1833年在位35年嬴绛公元前1832年-公元前1804年在位29年嬴敦公元前1803年-公元前1783年在位21年嬴旌公元前1782年-公元前1731年在位52年嬴颐公元前1730年-公元前1695年在位36年嬴睿公元前1694年-公元前1668年在位27年嬴璟公元前1667年-公元前1624年在位44年嬴靖公元前1623年-公元前1593年在位31年嬴云嬴炎嬴萧嬴逊嬴翀嬴肈嬴振嬴关嬴兴嬴表嬴常嬴蕃嬴蕃畅嬴广嬴通嬴禐嬴绂有可能是徐驹王(名字不详,徐国强盛期)徐王嬴义楚和鲁昭公是同一时期君主徐偃王嬴诞和周穆王是同一时期君主嬴宝宗(嬴宗)嬴迈嬴修嬴牟嬴轨嬴景嬴浑嬴恕嬴衡嬴监嬴毅嬴章禹灭国之后嬴章禹十三世孙嬴诜,为秦庄襄王相。

徐驹王29世孙徐福,为秦朝术士,传为日本始祖历史夏商夏朝禹时,伯益因为辅佐禹治水有功,他的儿子嬴若木受封于“徐”(今邳郯地区),建立了徐国。

后来,在夏朝、商朝、西周三代,徐国一直是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西周周穆王时,曾派兵讨伐徐国,想要令他臣服,没有成功。

到春秋时期,徐偃王时,向他朝者的国家有32国(《韩非子》作36国)。

周公旦时期,到周成王、周康王时期,西周和徐的战争非常频繁。

徐国参加以武庚为首的商朝残余贵族针对周朝叛乱,反抗周公的东征。

徐驹王起兵直接攻打周朝一直打黄河边,徐人自豪于“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周公旦的儿子鲁公伯禽的鲁国经常和徐国发生磨擦。

周穆王统治时期,贤能的徐偃王嬴诞在位,大行仁义,得到百姓拥护。

全球徐氏源流总图

全球徐氏源流总图

全球徐氏源流總圖(圖一) (一至六十六世)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若木—征國(徐氏)—房—卿——費昌—澄—豐—終(黃氏)—履—費仲—謙——僉——詵—季勝(馬氏)—仁——豹———詔—起—祖禹—濟—寶——筒(趙氏)—曄——祖平(清)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紹—興———明-寬——通民—強—車—能—宏——茂叔—並—倫民——瑞——侍——權—恭——祥-籜——世長——侯—遠籠—同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元長—仲長—忠—超—康——渰—彥—訓—綏—誕——宗寶——仁——弘—希——季長—質—卿(偃王) —宗衡—仕—寵—安———瓊—相—宗明—龍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虺——功——暢—永——思—祥—亙——章禹—融—筒—僑—滿—觀—閔——望—更—恕(強) —宇—信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杜—諧—淵—垂—可—詵—仲——長—猛——洛—議—堅—玨—光——諄—釗——輝—延—由——該—光—靜—萬秋—充—安仁—豐(北祖)—霸(南祖)—曆——寅—渠—樂—福—鯨——襄—痰——文炳—龍淮—徐文—概—經—歸——法—遊藝—德慧—峙——舍—卷—黁——握—頡—踵—完——敷—盈—哿—序—大剛—囂——性—矩——邕—廉——則—尚—費—升——珪—欽——長卿—辟—魯—北辰—仲——興—貢之—惟—濟—天廷—循—彰—清——群注:一:53世與山東第一次分支。

57世第二次與徐炬茂公支分支。

66世與霸祖第三次分支。

注:源流世系總圖,根據全國徐氏譜書世系反複倫證編制的66代世系。

下接《新唐書》宰相世系徐達支:66世徐豐分支至97世《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二圖)【66世徐豐北祖支】上接中華徐氏源流總圖(一圖)(66至下97世)徐氏出自贏姓,皋陶生佰益,佰益生若木,夏後氏封之於徐,,以國為姓稱徐國,其地下邳僮縣是也。

许氏徐氏传记

许氏徐氏传记

《宋史·徐铉传》徐铉,字鼎臣,扬州广陵人。

十岁能属文,不妄游处。

仕吴为校书郎,又仕南唐李昪父子,试知制诰,与宰相宋齐丘不协。

时有得军中书檄者,铉及弟锴评其援引不当。

檄乃汤悦所作,悦与齐丘诬铉、锴泄机事,铉坐贬泰州司户掾,锴贬为乌江尉,俄复旧官。

时景命内臣车延规、傅宏营屯田于常、楚州,处事苛细,人不堪命,致盗贼群起。

命铉乘传巡抚。

铉至楚州,奏罢屯田,延规等惧,逃罪,铉捕之急,权近侧目。

及捕得贼首,即斩之不俟报,坐专杀流舒州。

周世宗南征,景徙铉饶州,俄召为太子右谕德。

景死,事其子煜为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

宋师围金陵,煜遣铉求缓兵。

时煜将朱令赟将兵十余万自上江来援,煜以铉既行,欲止令赟勿令东下。

铉曰:“此行未保必能济难,江南所恃者援兵尔,奈何止之!”煜曰:“方求和解而复决战,岂利于汝乎?”铉曰:“要以社稷为计,岂顾一介之使,置之度外可也。

”煜泣而遣之。

及至,虽不能缓兵,而入见辞归,礼遇皆与常时同。

及随煜入觐,太祖责之,声甚厉。

铉对曰:“臣为江南大臣,国亡罪当死,不当问其他。

”太祖叹曰:“忠臣也!事我当如李氏。

”命为太子率更令。

太平兴国初,李昉独直翰林,铉直学士院。

从征太原,军中书诏填委,铉援笔无滞,辞理精当,时论能之。

师还,加给事中。

淳化二年,庐州女僧道安诬铉奸私事,道安坐不实抵罪,铉亦贬静难行军司马。

初,铉至京师,见被毛褐者辄哂之,邠州苦寒,终不御毛褐,致冷疾。

一日晨起方冠带,遽索笔手疏,约束后事。

书讫而卒,年七十六。

铉性简淡寡欲,质直无矫饰。

铉有文集三十卷,《质疑论》若干卷。

《后汉书·儒林列传·许慎传》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

性淳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

」為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

卒于家。

洨音侯交反。

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

蔡玄字叔陵,汝南南頓人也。

學通五經,門徒常千人,其著録者萬六千人。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世系表

战国时期韩国国君世系表

21
前323年称王,又作 韩宣王、韩威侯
16
又作韩襄哀王、韩悼 襄王
23
34
又作韩惠王
22
(韩废王)
韩安
前238年—前230 年
9
前230年,秦灭韩
韩庄子 韩康子 韩武子 韩景侯 韩烈侯 韩文侯 韩哀侯 韩懿侯 韩昭侯 韩宣惠王 韩襄王 韩厘王 韩桓惠王
韩庚 韩虎 韩启章 韩虔 韩取 韩猷 韩屯蒙 韩若山 韩武 韩康 韩仓 韩咎 韩然
?—前425年
前424年—前409 年
前408年—前400 年
前399年—前387 年
前386年—前377 年
前376年—前374 年
前374年—前363 年
前362年—前333 年
前332年—前312 年
前311年—前296 年
前295年—前273 年
前272年—前239 年
前453年,与赵、魏 灭智伯瑶,三分智地
16
9
前403年,被周威烈 王册封为诸侯,称侯
13
又作韩武侯
10
3
12 又作韩共侯、韩庄侯
26
又作韩昭僖侯、韩昭 釐侯
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韩国国君世系表
谥号 韩武子 韩赇伯
姓名 韩万 韩赇伯
在位时间
在位年数
备注
曲沃桓叔的庶子,被 封于韩
韩定伯
韩简
韩子舆
韩舆
韩献子
韩厥
韩宣子
韩起
?—前514年
韩贞子
韩须
前514年—?ຫໍສະໝຸດ 韩简子 韩不信

中华徐氏通谱世系卷

中华徐氏通谱世系卷

中华徐氏通谱世系卷-山东辟公世系中华徐氏通谱世系卷-山东辟公世系中华徐氏通谱若木公后裔世系总图徐姓“始自夏,兴于周”。

徐氏,是从中国古老的姓之一“嬴”姓中衍生出来的。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之先为嬴姓。

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等14个姓。

徐姓被司马迁列为赢姓1 4个氏之首。

伯益是上古东夷族的领袖,因伯益佐禹治水有功,于夏启九年,(夏启九年,‘根据中国断代工程计算’为公元前2061年)封其子若木在徐地(徐戎)为徐国,后来徐氏便以徐国而得姓,以若木为始祖。

三十二世徐偃王,根据《韩非子·五蠹》载:徐偃王处汉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

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传至章禹,共为四十四世国君。

从封若木于徐至今(2005年)共4066年。

公元20世纪90年代徐氏人数列全国第11位。

因历史原因,各自立堂号、以议辈序(班辈、字辈、引辈)使一些世代混乱。

本谱的世系就是以若木为一世,其子征国为第二世,其孙房为第三世,以此顺列,至今约140多世。

徐氏繁衍徙迁全国和侨居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印尼、越南、东南亚、美国、英国、苏联、朝鲜、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各地。

而且在全国56个民族中,有27个民族中均有徐姓。

即:朝鲜、纳西、满族、景颇、侗族、哈尼、彝族、回族、土家、锡伯、达斡尔、蒙古、东乡、壮族、苗族、水族、高丽、藏族、仡老、拉祜、阿昌、布依、鄂温克、维吾尔族、土族、白族、巴族。

这次编辑徐氏通谱,本着“着眼全国、放眼世界、考察论证、实事求是、贯通世系、编辑通谱、分辑出版”的原则,经过多次反复考察、论证、核实,以《二十五史》、《新唐书·宰相世系》为主要依据,对各地徐氏宗谱、族谱、家谱和世系进行核对、修证。

若木公世系考据《辞海》(802页公元1979年版)载:“徐戎、古族名,亦称徐夷或徐方,东夷之一,夏至周分布在淮河中下游(今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

周初以今江苏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为强大。

中华徐氏世系:1—120世总世系表

中华徐氏世系:1—120世总世系表

中华徐氏世系:1—120世总世系表1——120世伯益:字大费,又称伯翳,中华赢氏、徐氏始祖,为东夷部落首领少皋和部落联盟首领黄帝的血统后裔皋陶之子。

《史记》称大费,《汉书》称伯益。

《国语》称少皋之后伯益也。

生于公元前二零九九年九月九日,因辅助大禹平治水土、烈火垦山、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在政治上很有建树,提议大禹帝选贤才,用能人治国。

处理民族矛盾时亦卓识远见,提出恩威并举、德武相济,大禹帝采纳建议,很好的处理了三苗族的归顺事宜。

禹帝准备禅让伯益,任之政,受封大费。

启帝六年,被启杀害,葬于大王陵。

妣姜氏姚氏生子二个长子:大廉次子:若木第一世伯益公次子若木公中华徐氏得姓始祖,生于夏朝禹帝二年,因父亲功高卓越,受封徐国,为徐国第一位开国君主。

徐国地方五百里,国富民强。

若木公殁于少康三年,葬于豹公墩徐国皇陵。

妣实费氏朱氏生子四个长子:征国次子:征终三子:季胜四子:季简其余三子为其他姓氏始祖第二世若木公长子征公字征国,生于夏朝泰康帝元年,为徐国第二位贤明国君。

殁于少康帝三十年,葬国土豹公墩徐国皇陵,有传为记。

妣齐氏周氏生子三个长子:徐房次子:徐圭三子:徐成次子三子另有分支谱第三世征国公长子徐房生于夏朝相帝十四年,为徐国第三位君王。

房公殁于夏少康帝四十五年,葬徐国豹公墩皇陵。

妣藏氏王氏生子三个长子:徐卿次子:徐仁三子:徐聪长子三子另有分支谱第四世徐房公次子徐仁生于夏朝少康帝十二年,为徐国第四位君王。

仁公殁于夏杼帝十五年,葬徐国豹公墩皇陵。

妣皇氏娥氏生子二个长子:徐豹次子:徐治第五世徐仁公长子徐豹生于夏朝少康帝三十二年,为徐国第五位君王。

豹公殁于夏槐帝十二年,葬徐国豹公墩皇陵。

妣祝氏姚氏生子二个长子:徐谦次子:徐惠第六世徐豹公长子徐谦生于夏朝杼帝二年,为徐国第六位君王。

谦公殁于夏芒帝三年,葬徐国豹公墩皇陵。

妣钟氏邑氏生子三个长子徐澄次子徐佥三子徐怀安长子三子各有分支谱第七世徐谦公次子徐佥生于夏朝槐帝十二年,为徐国第七位君王。

徐锴 南唐文字训诂学家

徐锴 南唐文字训诂学家

徐锴南唐文字训诂学家
徐锴(920年至974年),南唐文字训诂学家。

字鼐臣,又字楚金。

原籍会稽(今浙江绍兴),父徐延休,官江都少尹,遂家其地,故一作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徐铉之弟。

徐锴幼聪颖,虽隆寒烈暑读书不少辍,善作文。

精通文字学,仕于南唐,秘书省校书郎起家,后主李煜时,迁集贤殿学士,后主尝得《周载齐职仪》,时江东无人通晓此书,为此访徐锴,徐锴一一条答,无所遗忘。

累官内史舍人。

宋军围金陵,忧惧而卒,年五十五岁。

著有《说文解字系传》40卷、《通释五音》、《方舆记》、《古今国典》等。

徐铉 徐锴世系表

徐铉 徐锴世系表

徐铉徐锴世系表五代宋初著名的文字学家徐育宏【九十五世】彦章:周次子,字文楚,白雀一双聚其户牖论者以为隐德之感焉兄弟二人白头相对时人称其兄弟为双皓生子一:源、砺。

★引用:《庐陵徐氏宗谱》亦同。

◆引证:《徐延休公墓志铭》云:“曾祖讳源,祖讳徽,皆隐德不仕。

父讳延休,卫尉卿,赠左仆射,才高道直,有名于时。

”【九十六世】源:彦章公子,生子一:徽。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九十七世】徽:源公子,皆隐德不仕。

生子一:延禄、延休。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九十八世】延禄:徽长子,迁南城狭岭。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延休:徽次子,出生在会稽人(今浙江省绍兴市),遂家迁广陵。

字德文,风度淹雅,故唐乾符中进士。

初,郡守督事多遣小吏巡县,延休棰而遣之。

刺史王彦章服其刚正,贻书谢过。

任光禄卿、江都少尹、卫尉卿等职,死后赠左仆射。

卒于吴睿帝顺义三年(923),延休夫妇死后被葬于洪州。

娶包氏,生子二:铉、锴。

◆引证:《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

徐铉对此的解释是:“先君顷岁戎乘,尝涖斯邦。

依然棠树之人,自是桐乡之邑,乃以庚申岁迁奉松槚,卜兆于鸾冈之阳,敢言折臂之祥,愿占维桑之地。

”【九十九世】铉:延休长子,会稽人。

讳铉,字鼎臣,生于卒于宋太宗赵炅淳化三年壬辰(917)。

正妻王畹字国香,卒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92),享年五十岁。

生一子:夷直。

还有一个小妾卢氏,生三女。

大女儿叫徐神华,嫁吴淑,早亡;二女儿叫徐林华,嫁高慎交;小女儿叫十七娘,才淑过人,可惜不到十五岁就夭折了。

◆引证:《南唐书》卷二三《卢郢传》。

锴:延休次子,会稽人。

字楚金,父仕南唐官至右内史舍人。

生于吴武义二年(921),卒于南唐开宝七年(975)七月卒,年五十五。

据《默记》卷中的记载,有一个儿子名叫徐十郎。

◆引证:陆游《南唐书》卷五《徐锴传》载,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皆谓徐锴“四岁而孤”吴睿帝顺义三年(923)。

2 韩氏世系表1(1-12世)

2 韩氏世系表1(1-12世)

xx世系表始祖xx自山西省泽州府迁河北省广平府曲周县大言寨村。

翟氏子一清宽子配xxxx虎彪清长子配xxxxxx、xx、绪虎清次子未配卒。

四世纶彪长子配xxxx、xx。

xx彪次子配xx三思章、xx、思信。

绪彪三子配xxxxxxxx业、思温。

五世xx纶长子配xx氏丠氏子三振邦xxxx。

xx纶次子配路氏子四xx、椿xx楸xx、榴思章xx长子配xx一應陽。

xx纪次子生员配唐氏盧氏妾刘氏郝氏子三应庚应泰国辅思信xx三子生员配xxxx一应节思业绪长子配xx二应期、应真思温绪次子配武氏王子四应宿、应璧、应乾、应坤六世xxxx长子配畅氏子一维棋xxxx次子配xxxx之xxxxxx三子配·氏xxxx长子配·氏子三维琴维书维相椿xx思德次子配夏氏无子过弟榴芳长子维书立嗣楸芳xx三子配畅氏子一维福榴芳xx配xx五维画维xxxx维林xx思章子字融寰生员后入大学配武进士女又配夏氏贡生又赔岳氏子二之琦之瑜应庚思智长子字隆白廉膳生张氏李氏牛氏妾氏袁子一之璘应泰xx次子生员配xx妾xxxxxx三子xxxxxxxx应节思信子援例生员配xxxx应期思业长子配刘氏李无嗣应真思业次子配木氏岳氏子四之玮之珩之诚之瑛应宿思温长子配xx一之栋应璧思温次子xxxx思温三子xx应xx思温四子配xxxx七世xxxx长子配xx既xx。

之xxxx长子配xx一xx。

之石xx次子配xxxxxxxx三子xx。

xxxx长子配·氏子一所畏。

维书xx次子配·氏子一所仲。

xxxx三子配·氏子不知名字绰号为嘴维画榴芳长子与伯父椿芳立嗣配张氏子一所知维福楸xxxxxx榴芳次子xx榴芳三子配xxxx1七世xx应阳长子字福五,十六岁入学二十六岁补廉生考岁贡生子六克绳克瓒克繹克质克缉克终配王氏妾李氏齐氏。

王氏父讳重爵字贵五举孝廉氏永年县人万历时生。

之谕应阳次子字序禄邑痒增广生万历时生配唐氏傅氏妾时氏子四克继克绵克缃克纍唐氏父讳谦吉孝廉任郧阳府知府本县赵固人傅氏本县西街人之璘应庚子字振白武举任德州河檩守备配吴氏杍氏路氏子一克勤xx国辅长子配xx二克纯xx国辅次子配xx二克獷克综之xxxx长子配节氏xxxxxx次子配xxxxxx三子配xxxxxx四子配xxxx之栋应宿子配于氏无嗣八世既xx维棋子配xx一通xxxxxx。

徐锴与《说文解字系传》

徐锴与《说文解字系传》

徐锴与《说文解字系传》《说文解字系传》是五代时南唐徐锴(920-974)所撰。

徐锴字楚金,扬州广陵人,官至内史舍人。

此书是徐锴在南唐任秘书郎时所作。

徐锴与兄徐铉并治《说文解字》,均有成就,世人称其兄为“大徐”,锴为“小徐”。

徐锴平生著述甚多,今仅存《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解字韵谱》10卷。

父卒时,徐铉八岁,徐锴才四岁。

其母有一定的文化修养,担起了教育儿子的重担。

《宋史》卷四四一载,徐铉十岁能作文,锴也很小就负文名。

其母要求极严,使他们从小养成了刻苦读书、严谨治学的习惯,为学业有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徐锴博闻强记,南唐后主李煜曾得到一本久不见于南唐的书,此书绝少人知,问到徐锴,竟能逐条对答,没有遗忘。

《说文解字》流传至唐代,李阳冰对它作了窜改,使《说文解字》渐失原貌。

李阳冰整理《说文解字》时,排斥许慎,自逞臆说,对解说和篆法大加改动。

为了纠正李阳冰的臆说,徐锴著《说文解字系传》一书。

徐锴是继李阳冰刊定《说文解字》以后第一个对《说文解字》进行全面校订和注释的人,也是第一个系统分析《说文解字》部首编排次序的人。

此书共分八篇四十卷。

徐铉非常敬重许慎,把《说文解字》看成经书,自己的注解则称为传。

书中卷一至三十为“通释”。

是全书的主要部分。

对许慎的原文进行解释,并用反切注音。

徐锴广泛引证,采用以古书证古书和以今语证古语两种方法,对《说文解字》中的古义、名物进行疏证、说明。

卷三十一至三十二为“部叙”,说明540部首的分部依据。

卷三十三至三十五为“通论”,阐述各个字的结构及意义。

卷三十六为“袪妄”,驳斥李阳冰的谬误。

该卷被后人认为“最为可取”。

卷三十七为“类聚”,选取同类名物的文字说明它的取象。

卷三十八为“错综”,说明古人造字的原因,补通释的不足。

卷三十九为“疑义”,对《说文解字》阙漏的文字及收字与小篆不合的文字提出质疑与论述。

卷四十为“系述”,说明各篇的写作旨趣,为本书分目的大纲。

徐锴精通文字训诂学。

《说文解字系传》实际就是《说文解字》注。

南唐兄弟说文解字

南唐兄弟说文解字

南唐兄弟说文解字大徐本和小徐本,即徐铉、徐锴的版本,这两人是兄弟,但一般记载弟弟徐锴(920-974)是南唐人,哥哥徐铉(916-991)是北宋人。

原因是两人早期都服务于南唐李煜 这位词国皇帝大家都熟悉),弟弟徐锴当北宋军队围城时( 975年,南唐灭国,他没等到),忧惧而死,只活了55岁,所以他是南唐人,哥哥徐铉随李煜投宋,到991年才死,他的成就多在北宋时取得,因此称他为北宋人。

弟弟先去世,先说弟弟徐锴。

因为许慎的( 说文解字》传世全靠手抄,到了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很自负,于是他传抄(说文解字》就大量修改了他认为许慎解说文字不准确的地方。

徐锴觉得李阳冰很多地方改的不对,于是又编了一套( 说文解字系传》对李阳冰版本进行修正袪妄。

这其实是(说文解字》唐以后的第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其中有专门一篇就叫( 祛妄篇》专祛李氏之妄,驳李氏臆说五十多条;接着说哥哥,哥哥徐铉归宋之后,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承诏和句中正、葛湍、王惟恭等人一同校订 说文解字》,详参存世所有版本本,以正误补阙,又编订了一版 说文解字》,这一个版本的说文解字最后付国子监雕版印行了。

这是( 说文解字》唐以后的第二个版本。

这两个版本是后世最流行的两个( 说文解字》版本。

弟弟的版本虽然早,但因为是弟弟,后世称为“小徐本”;哥哥的版本虽然晚,但因为是哥哥,后世称为“大徐本”。

小徐本流传不广,一般认为好的小徐本是清代道光十九年( 1839年)由祁隽藻根据宋朝抄本刻写的本子。

大徐本广为流传,它在先天优势,是国家或者说是集体创作行为,“大徐本”有雕版,一般称宋椠本,宋椠本又有大字本和小字本,但传世的多是小字本。

到了晚明的时候,常熟人毛晋及其子褒,依据宋刻本“始一终亥”小字本,以大字雕板印行( 这个大字本是由大徐本里的小字本扩大出来的)。

大徐本( 说文解字》原貌始为人知。

这个版本后来又几经删改,成为当时通行的汲古阁本。

注意,汲古阁本其实还是“大徐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铉徐锴世系表五代宋初著名的文字学家徐育宏【九十五世】彦章:周次子,字文楚,白雀一双聚其户牖论者以为隐德之感焉兄弟二人白头相对时人称其兄弟为双皓生子一:源、砺。

★引用:《庐陵徐氏宗谱》亦同。

◆引证:《徐延休公墓志铭》云:“曾祖讳源,祖讳徽,皆隐德不仕。

父讳延休,卫尉卿,赠左仆射,才高道直,有名于时。

”【九十六世】源:彦章公子,生子一:徽。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九十七世】徽:源公子,皆隐德不仕。

生子一:延禄、延休。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九十八世】延禄:徽长子,迁南城狭岭。

◆引证:《徐延休墓志铭》《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延休:徽次子,出生在会稽人(今浙江省绍兴市),遂家迁广陵。

字德文,风度淹雅,故唐乾符中进士。

初,郡守督事多遣小吏巡县,延休棰而遣之。

刺史王彦章服其刚正,贻书谢过。

任光禄卿、江都少尹、卫尉卿等职,死后赠左仆射。

卒于吴睿帝顺义三年(923),延休夫妇死后被葬于洪州。

娶包氏,生子二:铉、锴。

◆引证:《南唐书》卷二三五《卢郢传》。

徐铉对此的解释是:“先君顷岁戎乘,尝涖斯邦。

依然棠树之人,自是桐乡之邑,乃以庚申岁迁奉松槚,卜兆于鸾冈之阳,敢言折臂之祥,愿占维桑之地。

”【九十九世】铉:延休长子,会稽人。

讳铉,字鼎臣,生于卒于宋太宗赵炅淳化三年壬辰(917)。

正妻王畹字国香,卒于宋太祖开宝元年(992),享年五十岁。

生一子:夷直。

还有一个小妾卢氏,生三女。

大女儿叫徐神华,嫁吴淑,早亡;二女儿叫徐林华,嫁高慎交;小女儿叫十七娘,才淑过人,可惜不到十五岁就夭折了。

◆引证:《南唐书》卷二三《卢郢传》。

锴:延休次子,会稽人。

字楚金,父仕南唐官至右内史舍人。

生于吴武义二年(921),卒于南唐开宝七年(975)七月卒,年五十五。

据《默记》卷中的记载,有一个儿子名叫徐十郎。

◆引证:陆游《南唐书》卷五《徐锴传》载,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皆谓徐锴“四岁而孤”吴睿帝顺义三年(923)。

【一百世】十郎:锴公子,名纶,宋初居住在金陵摄山前,开茶肆为生。

妣逻氏生子一:杰。

◆引证:陆游《南唐书》卷五《徐锴传》载,《宋史》卷四四一《徐铉传》。

【一百一世】杰:纶公子,字雄飞,字用才,痒生,娶王氏,继趙氏,生子四:文衡、文权、文士、文旭。

◆引证:《南州徐氏宗谱》《庐陵徐氏宗谱》亦同。

【一百二世】文衡:杰长子,字藻甫,居坹里,官察使。

娶趙氏,生子二:学古、学易。

◆引证:《南州徐氏宗谱》亦同。

伯卿:杰四子,名文旭,字英华,后字子相,唐天聖戊辰进士累官司。

娶王氏,生子一:晏。

◆引证:《南州徐氏宗谱》亦同。

【一百三世】学古:文衡长子,娶高氏,生子二:本、桂。

◆引证:《南州徐氏宗谱》亦同。

晏:伯卿公子,守紋号建岳,娶裘氏,生子一:彬。

◆引证:《南州徐氏宗谱》亦同。

【一百四世】桂:学古次子,娶程氏,生子二:想思、立淹。

◆引证:《南州徐氏宗谱》亦同。

彬:晏公子,字文质,娶李氏,生子三:子政、子能、子融。

◆引证:《南州徐氏宗谱》亦同。

【一百五世】子政:彬长子,居江西上饶。

子能:彬次子,处士,诰赠奉政大夫,工诗画。

妣沈氏,生子一:椿龄。

子融:彬三子,字崇甫,字昭然,号潜斋,信州铝山人,品诣纯笃,受业于朱子之门,朱子尝许曰:“徐子融志气刚决无支离轻绕之弊吾道有望矣。

”在南都任职时,范氏曾赠“东海家声远,南州世泽长”一联。

因长年战乱,遂退职回家。

在家广览诸子百家,无不精,著有《又溪集》。

妣程氏、生子一:鹤龄。

【一百六世】椿龄:子能公子号南山授岭南广州府剌史遂家梌山后建基惠府城公坟墓相传在惠府衙内大堂阶前明朝时犹得祭祀后失祭生子四文忠文孝文仁文义。

又曰生积生崇伦生承昌生化品生恭生仲弼。

裔孙主要分布在北江、东江、西江流域。

(裔孙主要分布居在北江东江西江乐昌凤落村流域)。

南宋时其一子居铁岗死后葬于清湖排峰岭其夫死后葬于附近的金钩挽玉山上生子三善宝生子五二卿、德浩、心玄分别居湖尾、树庭下、公坑;另二子(不知名)分居英巷、屋下塘两村;则称“铁岗五徐”。

鹤龄:子融公子行二十九郎称仁德处士少厉志勤学读书通夕不寐性宽裕事亲至孝素有惜孤怜贫乐山水妣揭三娘合葬石城县土名松树岭路上石墓生子一七郎初居广东越城县时值地方扰乱遂迁江西石城县(即于都县)开基创业后裔遂举公为第一世。

注:五代宋初著名的文字学家徐铉徐锴徐铉(917~992 注:一说为“916~991”),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他是五代至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字学家和书法家,其晚年归宋后,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开封,是一个值得开封人民纪念的杰出历史人物。

徐铉小时候很聪明,10岁时就能写文章,他与弟弟徐锴都是江南有名的才子,号称“二徐”。

徐铉、徐锴都精于古文字学,研究《说文解字》卓有成果。

宋朝李穆出使南唐时,见到他们兄弟二人的文章,非常欣赏二人的才华,赞叹道:“二陆(三国时东吴的陆机、陆云兄弟)不能及也!”受到李煜赏识的徐铉徐铉、徐锴都在南唐做官,因为二人才高气盛,办事奉公不讲情面,得罪了南唐一些权臣,所以屡遭贬谪。

南唐后主李煜继位当上皇帝后,对徐铉非常赏识,徐铉这才得到重用,先后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兵)部尚书等重要职务。

宋太祖开宝七年(974年)九月,宋朝派大将曹彬带兵讨伐南唐,次年六月,就打到南唐京城金陵城下。

十月,李煜遣徐铉出使宋朝,进贡乞和,这时战事正激烈进行,出使是非常危险的。

李煜为了徐铉的安全,想命令南唐援军暂停前进。

徐铉说应该以南唐社稷为重,援兵一定要快来,我只是一介使臣,生死可置之度外。

李煜听了徐铉的表态非常感动,含泪为他送别。

就在徐铉这次出使开封时,他的弟弟徐锴为兄长担惊受怕,忧郁而卒。

徐铉到了开封,面见宋太祖赵匡胤。

徐铉对赵匡胤说:“南唐李煜侍奉陛下,如同儿子对待父亲一样,一点错也挑不出来,陛下为什么一定要讨伐南唐呢?”赵匡胤说:“你以为父亲和儿子可以分为两家吗?”徐铉听了,无话可说。

这次赵匡胤对徐铉非常客气,像往常对待使臣的礼遇一样,但坚决不答应南唐的乞求。

又过了一个月,南唐的援兵被打败,主帅也被宋军俘虏,局势更加岌岌可危,李煜再次派徐铉出使开封,乞求缓兵。

徐铉这次见了赵匡胤态度更加恳切,他说:李煜对您非常恭顺,不敢抗拒您的旨意,我来乞求宋军别再打了,以保全南唐百姓的性命。

看赵匡胤没有答应的意思,徐铉情急之下,和他再三争辩起来。

赵匡胤辩不过他,勃然大怒,拔剑而起:“你不用多说,李煜确实一点罪也没有,但是一姓天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吓得徐铉再也不敢说话了。

过了几天,即开宝八年(975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宋军攻破金陵,李煜率众大臣出降,南唐宣告灭亡。

开宝九年(976年)正月,徐铉随李煜到开封觐见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想起一个多月前徐铉还在这里同自己争辩,就非常严厉地斥责徐铉。

徐铉不卑不亢地说:“臣为江南大臣,当然要为我南唐尽力,国家已亡,我罪也当死,其他的就不必问了。

”赵匡胤听了这话,反而不生气了,他说:“徐铉这样的才是国家的忠臣,今后成了宋朝的大臣,对待宋朝要像对待李氏那样忠心啊!”这次接见后,李煜被封为“违命侯”,徐铉被封为太子率更令。

这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李煜的爵位有所提升,被封为陇西郡公。

徐铉以太子率更令直翰林学士院,开始参与为皇帝起草诏书的工作。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十月,一代词人李煜逝世于开封。

宋太宗赵光义又追封李煜为吴王,并要侍臣为李煜撰写墓志铭。

大臣中有人嫉妒徐铉,想借此事让徐铉出错获罪,便极力推荐由徐铉来写。

他们说:“吴王的事儿徐铉最清楚,吴王墓志铭由徐铉来写最合适。

”宋太宗准奏,下令由徐铉来写李煜的墓志铭。

谁知徐铉向宋太宗哭诉请求不要让他写,说他写吴王墓志铭一定会惹祸的。

宋太宗这时才明白是有人想害徐铉,他知道徐铉的难处,特许他可以写和故主的情义,怎样写都不会怪罪他。

徐铉这才动笔写了《大宋左千牛卫上将军追封吴王陇西公墓志铭》。

在这篇墓志铭中,徐铉言辞恳切,悲伤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对李煜的追思之情。

他又为李煜写了挽诗,其中有:“哀挽周原道,铭旌郑国门。

此生虽未死,寂寞已消魂。

”对故主的思念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晚景凄凉的徐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徐铉也随军出征,在军中起草诏书。

以徐铉的文才应付这些事是游刃有余的,他写得快、词句精当,得到了宋太宗的夸奖和众大臣的佩服。

攻克太原班师后,徐铉又增加了给事中的官职。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徐铉官升为右散骑常侍,这是徐铉在宋朝职务最高的官位,所以后人称徐铉为“徐骑省”,徐铉的文集被称为《骑省集》。

淳化二年(991年)九月,庐州一个女僧道安诬告徐铉。

后来,虽然道安因诬告不实而反坐抵罪,但徐铉却因此事被撤消职务,贬为静安军节度行军司马。

静安军治所在州,即今陕西省彬县,行军司马就是地方军事长官的参谋长。

从受人尊敬的京中大臣一下子被贬到偏远地区当一名军事幕僚,徐铉的处境从天上掉到地下,其心情可想而知,何况这时徐铉已是75岁的老人了。

徐铉从江南到宋都开封时,看见宋朝官员们冬天多穿皮毛制成的衣服御寒,感到很可笑,他对人说:“从五代兵乱之后,这里的人受北方胡人的影响,穿上了皮毛衣物,失去了古代中原人的服饰传统,太可怕了!”有一天他上朝时见到自己的女婿吴淑也穿着一件皮衣,就指责他说不应该学北方人穿皮衣。

吴淑说:“这里的冬天早晨实在太冷了,你看朝中大臣都是这样穿的。

”徐铉说:“有操守的君子是不这样穿的。

”说着他昂首挺胸走了过去。

徐铉在开封15年,从来没穿过皮毛衣服,好在开封还不算太冷。

这次徐铉被贬到州,这里是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天气比开封冷得多,徐铉仍旧宁可挨冻也不穿皮毛衣服。

一次徐铉的学生郑文宝因公务到此,去看望他,见到他受冻的样子,非常心疼老师,遂脱下自己的皮衣要送给他穿,徐铉则坚决不接受。

徐铉在州度过了一个寒冬,终为寒气所伤,积为痢病。

他苦撑了一年,知道自己不行了。

淳化三年(992年)八月二十六日,徐铉要来笔墨,在纸上把后事一一交代清楚,最后写上6个字:“道者,天地之母。

”书罢溘然长逝,终年76岁(古人按虚岁计算)。

徐铉无子,3个女儿有的早夭,有的已出嫁,家中更无旁人,他的后事由他的学生们为其操办。

郑文宝护其棺木到开封,胡仲容将其归葬于南昌之西山。

徐铉在文字及书法方面的成就徐铉在开封的学术活动是曾奉宋太宗之命,参加了几项修、编、校重要典籍的工作。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命徐铉与汤悦等同修《江表事迹》(后名《江南录》),这是一部南唐史著作。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徐铉与李等集前代诗文千卷、作品近两万篇,编《文苑英华》一书,历时4年,直到雍熙三年(986年)才编纂完成。

《文苑英华》为后代保存了大量唐代及以前散失的诗文,是宋代四大书之一。

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命徐铉与句中正同校《说文解字》,同年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