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与三大战略方案

合集下载

《培训与开发》(石金涛)复习题

《培训与开发》(石金涛)复习题

《培训与开发》(主编:石金涛)复习题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一、填空题。

1、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新3p”,即______、______、______。

2、老“3p”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更加强调______和“______”。

4、______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投资实现的,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造技能、领导与管理技能等。

5、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中属于“发展”职能的重要环节。

6、______是企业培训方式上的革新,它不仅让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而且使培训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大幅度的节约。

7、麦克里兰70年代提出了______,进一步让实际工作者认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显示意义。

8、所谓3C指______、______、______。

9、网络的运用,也使得培训“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______”。

10、“____”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11、_____、______是实施企业领导胜任力开发的重要保证。

(正确的方案、正确的实施)12、_____实际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___实现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______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培训)14、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

15、______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胜任能力)16、______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

(胜任力模型)二、名词解释1、培训与开发:是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它倡导再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保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波特三大通用战略(Potter's three general strategies)

波特三大通用战略(Potter's three general strategies)

波特三大通用战略(Potter's three general strategies)First, Potter's three general strategiesCost leadership in "one"Core ideaFor a long time, in the value chain of the enterprise product cost and keep the leading level in the same industry, and take a series of measures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goal,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gain more than the industry average profit.Low cost logicEconomies of scale, high market share, high returns, renewal of equipment, addition of personnel, economies of scale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leading strategy1. strategic objectives: a wide range of markets2.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lower than the total cost of competitors3. product line: a good basic product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adjustment (acceptable quality and limited choice)4. product focus: continue to study cost reduction methods, but can not sacrifice acceptable quality and necessary characteristics5. marketing focus: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so that the cost is reduced6. strategic Sustainability: economic price / good product; destination is the strategic component of a sustainable cost advantage - the key is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business year after year and in every field of operationCharacteristics of low cost providers1. company culture with strong cost consciousness2. total participation in cost control3. continue to pursue and surpass the benchmark cost4. careful study of budget requirements5. develop a plan fo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ost statusPrerequisites for implementation1., price competition is fierce2. products are standardized or easy to obtain from multiple suppliers3., there are not many ways to realize differentiation4. most customers use the product in the same way5. customer switching costs are low6, a large number of customers, with great bargaining powerLooking for and controlling cost drivers (Potter view)1. scale2. learning3. utilization of production capacity: case: process change4. the link between value activities in the value chain: Kanban management5. vertical links of value chain: example: Integration6. horizontal linkages of value chain7. internal policy8 timing choice9. geographical position10. government and other general environmental factorsRestructuring the value chain to form structural changesMarginal profit: information system, paperless office, flat, simple planning systemEmphasizing the efficiency and skill salary system, highlighting the cost oriente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Technology input to ensure the reduction of production costs, imitation or follow-up developmentCan find cheap raw materials procurement procedures, encourage the use of low-cost supply business assessment methodsEstablish a system connected with suppliersScale production, experience curve, efficient equipment for productionLow cost distribution, low price mode of transportationA small, well trained sales force; able to form a lot of pricesProduct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avoid repeated maintenanceEight. Advantages of cost leadership strategy1. rely on price competition, bring high market share2. low cost provides some protection in front of bargaining power with powerful customers3. low cost, strong supplier, strong ability to withstand unstable economic factors4. the pricing power offered by low cost can be used as a barrier to prevent potential entrants5. low cost makes the company in a position to use low prices as a defensive alternative to offensive meansNine. Defects of cost leadership strategy1. large investments are required to invest in advanced equipment in order to maintain high productivity2. low cost methods are easily imitated by rivals3. technological advances have brought competitors into lower costs, threatening the original firm4.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cost reduction and ignore it:Qu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Changes in customer needs and preferences;The sensitivity of customers to price is declining;Customer's interest in product differentiation5. high barriers to exit, outdated equipmentT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timal cost and cost leadership strategyAim at low cost strategyLower costs than other competitors within the industryAiming at the best cost strategyAt the same time, it costs less than other products with similar properties and attributes,Set a higher value limitA firm with optimal cost strategy cannot be an absolute cost leader in the industry, because the integration of additional product performance and attributes is not available to the product of a low-cost leaderProduct differentiation of "two"By virtue of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the products and services provided by enterprises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dustry.They can be shown in..:1. products: appearance, function, quality, brand, image;2. sales methods: direct selling, distribution, retail, sales promotion and so on;3. service methods: supply, maintenance, value-added;4. or their combinations.The reduction of substitutability means the enhancement of monopoly factors.Looking for differences in product / service value that creates value for consumers and is not easily imitated and matched by competitors at low costDifference and price: don't pay too much for the difference characteristic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1. strategic objectives: a wide range of markets2.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ability to provide customers with product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ir competitors3. product line: a wide range of products, a wide range of choice,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ce has been selected4. product focus: invention creates value for customers; strives for product advantage5. marketing focus: establis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ustomers willing to pay; ask for premium, recover the cost of differentiated products6. strategic continuity: communicating differences in a credible way; emphasizing constant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to stand before competitors; focus on a few key differentiated features; create reputation and brand preferencesImplementation conditions1. strong R & D capability2., very high visibility and reputationTop 3. marketing capabilities4. the functional departments have good coordinationRealization wayMarket segmentation takes advantage of favorable competition and advocates conceptual differentiation.1. form unique concepts"2. form conceptual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original productsGuide the competition mode of enterprises from price competition to non price competition, and realize the difference of travel.3. characteristic differentiation1. packaging, pricing, trademarks, channels, promotions,services and so on4. quality differentiation1. performance, design, quality and additional functions, etc.5. technology differentiationStrengthen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design capabilities, and gradually form its own brand system, the implementation of brand differentiationBrand positioning and brand image differentiationCultivate brand confidence and form competitive advantageSearch for and control differentiated drivers (Potter's view)1. internal policy and opportunitySynergy between 2. value chains3. links within the value chain4. vertical connection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degree5., the link between operating units6. value chain characteristics7. political factors and positionRestructuring value chain:Highly developed information systems to better understand customer preferences; emphasis on high quality is important.A salary system that stimulates employee creativity and productivity; a proper increase in subjective evaluation; a high level of personnel trainingStrong basic research ability and technical input for differentiationFind high quality raw materials procurement process, high quality procurement of substitutesHeight treatment of purchased raw materials,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attractive products; rapid response to customer special needsAccurate and quick response to order procedures; rapid distributionProvide a high level of commitment to the buyer's reputation based purchase; relationships with buyers and suppliersCustomer training, spare parts inventoryAdvantages1. meet the special requirements, cultivate trust2. forming functional barriers3. cultivate customer loyalty4. increase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suppliers and produce higher marginal revenue5. anti substitute entryInsufficient?1. cost is too high2. stronger differentiated customer switching3. customers are always sensitive to price, making it difficult to have big sales4. competitors launched cheap products5., the data of living consumption are more effective6. attention1., there is market significance2. have real value3. don't educate the market4., there are barriers to competitionFiveMention the cultural level6. fast occupancy7. extending and upgrading in time"Three" Potter's three general strategiesFocus / niche strategyBy satisfying the special needs of a particular consumer group or serving a limited regional market, the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its market position are established.Intensive managementBetter service to customers than competitorsMore suitabl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Its success depends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arget market segment and the other market segmentsSignificant preferenceSpecial requirements?Unique demandFeatures1. strategic objectives: a narrow market niche where customer needs and preferenc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markets2. the basi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 to serve niche at lower cost or to provide niche customers with their preferences and interestsProduct capabilities3. product line: meet the professional needs of target market segments4. product focus: adjusted niche5. marketing focus: the unique 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focus to meet the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sStrategy 6.: keep continuous wholeheartedly than the other competitors to better serve niche market; enhance the vendor's image, is there are different customer requirements into market segments or other types of products to increase market demand widenedWay1., in the service segment market, to achieve lower cost than rivals - low cost strategy2. providing niche customers with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ir competitors -- differentiation strategyImplementation premise1., the strength of enterprises is weak, not enough to pursue extensive market goals2., niche customers or regions exist, and the market size is enough to make a profit3. good growth potential4. is not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the major competitors, low intensity of competition5., the resources of the focus can effectively serve this market segment6., the concentration can prevent challengers from serving customers in market segments with superior capabilitiesAdvantages1. target concentration, simple management, centralized resources2. Market Research and technical expertise3., production is highly specialized, achieving economies of scale4., there is a larger profit space5. high customer loyalty6. defects7. market changes, new technology adoption or alternatives appear, will be impacted8. the niche market will collapse when the market grows9. the growth and entry of competitors。

迈克尔·波特:经典流行的三大通用战略(建议收藏)

迈克尔·波特:经典流行的三大通用战略(建议收藏)

迈克尔·波特:经典流行的三大通用战略(建议收藏)广义上讲,三大通用战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使用,巩固企业的长期防御地位,在行业中赶超竞争对手。

这三大通用战略可以应对五大竞争力,为企业赶超行业内的其他对手做好准备:1.总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集中战略。

有时候企业可以成功运用多项通用战略,设定基本目标,但这种做法比较罕见。

实现任何一种通用战略都需要我们心无旁骛地执行。

一旦企业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多种通用战略,相关的组织安排和支持就会分散。

实现通用战略是为了赶超行业内的竞争对手。

在某些行业里,行业结构决定了所有企业都能获得高回报率,而在有些行业中,即使获得说得过去的利润,也需要企业全心全意投入,集中精力实现某一战略。

01总成本领先战略我们要谈的第一个战略是总成本领先战略。

经验曲线于20世纪70年代日益流行,它成了企业普遍采用的一大战略,主要是通过职能部门的一系列政策来实现企业在行业内的成本领先地位。

总成本领先战略要求企业积极建立大规模的高效设施,通过经验积极降低成本,严格控制成本和管理费用,避开次要客户,在诸如研发、服务、销售团队管理和广告等领域实现成本的最小化等。

企业管理层需要高度关注成本控制。

在实施总成本领先战略的过程中,取得相对较低的成本成了主宰企业所有行动的因素,哪怕这有可能会导致企业忽略质量、服务及其他领域。

就算行业内的竞争力很强大,只要企业的成本较低,就能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率。

成本较低这样的优势能让企业抵抗竞争对手。

在与竞争对手展开较量的过程中,企业成本低意味着就算自己利润不高,也能有保底的回报。

低成本优势让企业有能力对抗强势的买方,即便买方施压降价,也不会影响企业本身;而那些效率不高的竞争对手,则会在这个过程中受到打击。

低成本优势还让企业有能力抵御强大供应商的刁难,就算投入要素成本增加,企业也有回旋的余地。

产生低成本优势的要素能帮助企业确立规模经济或低成本优势的壁垒。

波特三种通用战略

波特三种通用战略
Page 2
竞争的基本战略
潜在进入者
新加入者 的威胁
供应
商的
供应商
议价
力量
产业竞争者
现有公司之 间的竞争
客户 议价 力量
客户
替代品或替代 服务的威胁
替代品
为了抵挡五个竞争因素所采取的三种基本战略

略 整个产业 目
标 特定区域
战略优势
在顾客眼中独一无二
低成本地位
差异化
总成本领先
集中经营
编辑课件
3
总成本领先战略
染发
伊卡璐
沙宣
专业美发
编辑课件
专业化市场
12
宝洁五种洗发水产品占据了75%的市场
GDE/010215/SH-PR(2000G编B)辑-P课ar件t3
2010年中国市场各种品牌洗发水市场占有率
34.5 %
14.8% 8% 6%
资料来源: URC市场调研
3% 2.5% 2% 2%
3-13
宝洁的差异化战略案例
沃尔玛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想尽一切办法把价格压低到极限成交。公司纪 律严明,监督有力,禁止供应商送礼或请采购员吃饭,以免采购员损公肥私。 沃尔玛也把货物的运费和保管费用降到最低。公司在全美有16个配货中心, 都设在离沃尔玛商场距离不到一天路程的附近地点。商品购进后直接送到配 货中心,再从配货中心由公司专有的集装箱车队运往各地的沃尔玛商场。公 司建有最先进的配货和存货系统,公司总部的高性能电脑系统与16个配货中 心和1000多家商场的POS终端机相联网,每家商场通过收款机激光扫描售出 货物的条形码,将有关信息记载到计算机网络当中。高效的商品进、销、存 管理,使公司迅速掌握商品进销存情况和市场需求趋势,做到既不积压存货, 销售又不断货,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了资金成本和仓储成本。

迈克尔·波特:企业管理三大战略(图)

迈克尔·波特:企业管理三大战略(图)

迈克尔·波特:企业管理三⼤战略(图)迈克尔·波特:企业管理三⼤战略(图)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化战略,这三⼤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向未来。

……诸葛长青企业管理,影响企业未来。

怎样强化企业管理?中国、美国、⽇本、德国等很多⼤企业家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思路。

诸葛长青今天推荐,美国哈佛⼤学迈克尔.波特的“三⼤战略”。

作为世界当今管理思想第⼀⼈,思想值得学习推⼴。

迈克尔.波特的“三⼤战略”,有很多借鉴意义。

最近,诸葛长青拜访周教授,讨论企业社会管理责任和战略发展。

周教授说,迈克尔.波特的战略理论值得借鉴,尤其是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了,企业要把慈善公益活动纳⼊企业战略,诸葛长青为此赞叹不已。

这⾥简要分享迈克尔.波特的三⼤战略。

⼀、迈克尔.波特是谁?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1947—)他是哈佛商学院的⼤学教授(⼤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是哈佛⼤学的最⾼荣誉,迈克尔·波特是该校历史上第四位获得此项殊荣的教授)。

迈克尔·波特在世界管理思想界可谓是“活着的传奇”,他是当今全球第⼀战略权威,是商业管理界公认的“竞争战略之⽗”,在2005年世界管理思想家50强排⾏榜上,他位居第⼀。

波特出⽣于密歇根州的⼤学城—安娜堡,⽗亲是位军官。

波特在普林斯顿时学的是机械和航空⼯程,随后转向商业,获哈佛⼤学的MBA及经济学博⼠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七所著名⼤学的荣誉博⼠学位。

诸葛长青:爱好学习才能快速飞跃。

迈克尔.波特参加多所⼤学学习,因⽽能够全⾯掌握管理最新动态。

为他三⼤战略理论诞⽣提供因缘。

1983年,迈克尔.波特被任命为美国总统⾥根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并引发了美国乃⾄世界的竞争⼒讨论。

他先后获得过⼤卫·威尔兹经济学奖、亚当·斯密奖、五次获得麦肯锡奖,拥有很多⼤学的名誉博⼠学位。

波特与三大战略

波特与三大战略

波特与三大战略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波特与三大战略“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文化凝聚力、执行效率等与企业整体表现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竞争战略”则是要使企业在最基本的战场(产业)上找出有利的竞争位置。

因此,竞争战略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产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建立起能获利、持久的竞争位置。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迈克尔·波特系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因在“竞争战略”研究领域内的卓越贡献而被尊为“竞争战略之父”,与彼德德鲁克、格林斯潘名列“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50位人物”前3名。

迈克尔·波特是世界公认的竞争战略方面的第一权威。

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等7所着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2000年12月,迈克尔·波特获得哈佛大学最高荣誉的“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资格,成为该校历来第4得到这份“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

作为最受推崇的商学大师之一,波特博士撰写过17部书及70多篇文章。

他提出的“竞争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和实践,其竞争战略课程是哈佛商学院的必修课之一。

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

1、总成本领先战略成本领先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加大对成本及管理费用的控制,并尽可能地节约在研发、服务、促销、广告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企业管理层必须对成本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产品质量、服务等因素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但贯穿本战略的核心是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中失去利润时本公司依然可以获利。

波特与竞争战略

波特与竞争战略
5
迈克尔· 波特简介



波特教授不仅担任杜邦、宝洁、英特尔、壳牌、 Scotts 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TSMC)等著名跨国公司的顾问,也在政府 和国际组织的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983年,他曾应邀出任美国里根总统的产业竞 争委员会主席一职,帮助引发了1980年美国乃 至世界的有关竞争力初始工作,带动了当时美 国经济的复苏。 自1998年开始,波特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 竞争力报告》项目(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的主席一职。
波特与竞争战略
1
内容提要
一、迈克尔· 波特简介 二、波特对“竞争战略”的解释 三、五力模型 四、三大一般性战略 五、价值链 六、钻石体系(钻石模型) 七、产业集群
2
一、迈克尔· 波特简介


迈克尔· 波特(Michael E.Porter)出生于美国 密西根州 ,其父亲是美国陆军军官,自小追 随父亲旅居世界各地。从小热爱足球及棒球运 动,在大学毕业后担任过美国陆军军官。 1969年,波特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大气 与机械工程学位;1971年,波特以优异的成绩 毕业于哈佛商学院;1973年,波特荣获哈佛大 学经济学博士,并入主哈佛商学院,成为哈佛 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教授,当时年仅26岁。获得 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等7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 士学位。
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2、行业集中度

中小企业被整合,品牌企业的市场份额逐步提高 经过2008年,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在2009年首次出现负增 长,由08年的87562家减至80407家。 前20家企业占全国销售额11%以上 以2009年数据为例,全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总计 43994.5亿元,前20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销售额总计 5231亿元,占总额比11.89%。相当于0.025%的企业创造了 11.89%的销售额。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波特的三种战略

波特的三种战略

波特的三种战略波特的三种战略,分别是成本领导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注战略。

成本领导战略是指企业通过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来获得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这种战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规模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实现产品价格的低价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成本领导战略适用于市场上价格敏感度较高,对产品的要求主要是价格较低的消费者。

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提供独特、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来区别于竞争对手,从而获得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差异化战略的关键在于创造独特的价值主张,使得消费者愿意为其付出更高的价格。

这种战略适用于市场上对产品的特性和品质较为关注的消费者。

专注战略是指企业选择专注于特定的市场细分或产品细分来进行经营,并在这些细分领域中取得竞争优势。

专注战略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集中资源,对特定市场或产品细分推出高度适配的产品或服务,从而满足这一细分市场的特殊需求。

专注战略适用于市场细分较为明确、竞争对手相对较少的情况下。

这三种战略在实践中可以相互结合运用。

成本领导战略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来提供价格竞争力,差异化战略则可以通过产品的独特性来吸引消费者,而专注战略则可以在特定的市场细分中深耕细作。

选择合适的战略取决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状况以及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定位战略的目标。

继续前述内容:成本领导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低价优势的一种战略选择。

该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来提供价格竞争力,吸引大量价格敏感度较高的消费者。

为了实现成本领导战略,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规模经济效益的提高、运作效率的优化、供应链的整合等。

同时,企业也需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持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持续改进,以避免仅追求低价而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市场声誉受损。

与成本领导战略相对应的是差异化战略,该战略的核心在于为消费者提供独特、有特色的产品或服务,从而在市场中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达到竞争优势。

与成本领导战略不同,差异化战略注重的是为消费者提供超出他们预期的价值。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

管理学简答题含答案

二、简答题1、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1)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务与层次。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什么是管理的两重性?答: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注意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它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所谓必要性,就是说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的组织劳动所必需的;所谓目的性,就是说管理直接或间接的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生产资料占有者组织劳动的基本目的。

3、结合实例论述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答:?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到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出现前这一个阶段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这一段时间,主要指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发展。

管理理论丛林。

在此阶段形成了各种管理理论学派,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等是该阶段管理理论的特点。

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经验后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沟通中心学派、数学“管理科学”学派、全变理论学派。

战略管理。

由于外部环境和市场的激烈变化,要求企业进行长远思考以便求得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考虑外部变化并制定战略是战略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处,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收到世界瞩目,由此日本企业所推行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在世界范围被推广和学习,持续改进等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学习型组织理论。

1990年以后,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的管理理论——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出现了,并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理论和方法,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业务流程再造、杠杆超越法等,这些理论和方法都强调创新和改进。

基本竞争战略波特三大一般性战略

基本竞争战略波特三大一般性战略

基本竞争战略波特三大一般性战略简介基本竞争战略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

基本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企业必须从这三种战略中选择一种,作为其主导战略。

要么把成本控制到比竞争者更低的程度;要么在企业产品和服务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让顾客感觉到你提供了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价值;要么企业致力于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市场细分、某一特定的产品种类或某一特定的地理范围。

这三种战略架构上差异很大,成功地实施它们需要不同的资源和技能,由于企业文化混乱、组织安排缺失、激励机制冲突,夹在中间的企业还可能因此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costleadership)1.成本领先战略的类型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根据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方法不同,我们把成本领先战略概括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1)简化产品型成本领先战略;就是使产品简单化,即将产品或服务中添加的花样全部取消。

(2)改进设计型成本领先战略;(3)材料节约型成本领先战略;(4)人工费用降低型成本领先战略;(5)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成本领先战略;2.成本领先战略的适用条件与组织要求(1)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2)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3)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4)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5)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6)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除具备上述外部条件之外,企业本身还必须具备如下技能和资源:(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3)认真的劳动监督;(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5)低成本的分销系统3.成本领先战略的收益与风险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收益在于:(1)抵挡住现有竞争对手的对抗;(2)抵御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3)更灵活地处理供应商的提价行为;(4)形成进入障碍;(5)树立与替代品的竞争优势。

《培训与开发》(石金涛)复习题

《培训与开发》(石金涛)复习题

《培训与开发》(石金涛)复习题《培训与开发》(主编:石金涛)复习题第一章:现代培训与开发导论一、填空题。

1、现代人力资源的内容“新3p”,即______、______、______。

2、老“3p”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3、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更加强调______和“______”。

4、______实质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投资实现的,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创造技能、领导与管理技能等。

5、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______、______、______三大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内容中属于“发展”职能的重要环节。

6、______是企业培训方式上的革新,它不仅让学习与工作同时进行,而且使培训的人、财、物等资源得到大幅度的节约。

7、麦克里兰70年代提出了______,进一步让实际工作者认识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显示意义。

8、所谓3C指______、______、______。

9、网络的运用,也使得培训“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______”。

10、“____”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11、_____、______是实施企业领导胜任力开发的重要保证。

(正确的方案、正确的实施)12、_____实际上是人力资本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是通过___实现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3、______是学习型组织的一个重要标志。

(现代培训)14、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现代培训师的终极要求。

15、______是决定工作绩效的持久品质和特征。

(胜任能力)16、______成为高绩效员工的能力标杆和行为参照。

(胜任力模型)二、名词解释1、培训与开发:是指针对组织中各类人员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念、素养或素质,乃至岗位规范、职业发展等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提升、发展活动的总称。

2、学习型组织:是美国学者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观念,它倡导再造、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保持竞争力的有利武器。

波特三大竞争战略

波特三大竞争战略

集中化战略分析
形成了业内领先的主导优势,而且充分地 显示了10多年来,该企业的专业化技术积 累、雄厚的技术开发实力和经济效益再增 值的潜在能力! 如果说格力在经营上取得了骄人的成 绩,那么首先是格力在发展战略上取得了 成绩。这种成绩突出的表现在他们对集中 化战略认识上的深刻,贯彻中的坚定和实 践中的准确把握。
格兰仕简介
格兰仕前身是梁庆德在1979年成立的广东顺 德桂洲羽绒厂。1991年,格兰仕最高决策层普遍 认为,羽绒服装及其他制品的出口前景不佳,并 达成共识:从现行业转移到一个成长性更好的行 业。经过市场调查,初步选定家电业为新的经营 领域(格兰仕所在地广东顺德及其周围地区已经 是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进一步地,格兰 仕选定小家电为主攻方向(当时,大家电的竞争 较为激烈);最后确定微波炉为进入小家电行业 的主导产品(当时,国内微波炉市场刚开始发育, 生产企业只有4家,其市场几乎被外国产品垄断)。
集中化战略分析
格力的集中化战略并不是“一篮子鸡蛋”的 战略,把集中化战略当成“一篮子鸡蛋”的战略 完全是一种理论上的糊涂、逻辑上的混乱。截至 2013年,当不少厂家都在为产品的出路犯难,甚 至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不惜祭起降价大旗的时候, 格力向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大中城市投放 了一款高档豪华的空调新品--“数码2000”, 它以其智能化的人体感应功能、安全环保的一氧 化碳监测功能和独具匠心的外观设计,受到了各 地消费者特别是中高收入阶层的空前欢迎,掀起 了一轮淡季空调市场少有的抢购热潮。
集中化战略分析
不仅如此,该产品还将“彩色背光液晶显示技 术”、“塑料外观电镀镶件技术”以及“直流变 频技术”等国际领先技术在世界上首次运用到了 格力“数码2000”上。凝聚了众多新技术的“数 码2000”这款新品,历经5年的技术攻关潜心研 究和360多天恶劣环境的可靠性试验,不仅功能 卓越、外观精美,而且其稳定性技超群雄。事实 雄辩地说明:面对空调市场混乱无序的竞争,一 贯坚持集中化经营的格力,不仅产品已涵盖了家 用空调和商用空调领域的10大类、50多个系列、 500多种品种规格,成为了国内目前规格最齐全、 品种最多的空调生产厂家,

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心得

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心得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三部曲概述摘要:本文通过对波特的相关理论的学习,总结了波特竞争三部曲的逻辑关系和主要内容,并对实践中如何应用波特的相关理论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战略竞争一、竞争三部曲的逻辑关系波特的竞争三部曲,即《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以及《国家竞争优势》,分别从不同层面和角度诠释了他的战略竞争思想。

《竞争战略》是竞争三部曲的第一部著作,主要从行业和企业层面分析了制定竞争战略所要考虑的五种因素,这就是著名的五力模型,在书中,波特进一步总结出三种一般性战略,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竞争优势》一书是三部曲的第二部,波特在该书中,弥补了第一本书的不足,或者说进一步深入和完善了《竞争战略》,他从更微观的层面指出如何去创造竞争优势,也就是如何寻求竞争优势的来源,这就是他的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法,如果说《竞争战略》给管理者们指出了一个战略方向的话,那么《竞争优势》就是给管理者们提供去往那个方向的道路;《国家竞争优势》则从更高更广泛的层面不仅讨论了企业行业以及国家的竞争优势,在该书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波特提出的“钻石理论”,为国家或地区或企业的全球竞争提供了全方位的思路和方法。

二、竞争三部曲的主要内容(一)《竞争战略》的主要内容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总结出了行业存在的五种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五力模型,如下图,五种竞争力分别是行业中现有竞争对手,潜在的新生力量的威胁,替代商品或服务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和消费者讨价还价能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指有灵活运用战略才能胜出,波特总结出了三种具有卓越成效的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并指出了三大战略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线路。

五力模型波特五力模型与一般战略的关系1、成本领先战略:①进入障碍:具备杀价能力以阻止潜在对手的进入②买方侃价能力:具备向大买家出更低价格的能力③供方侃价能力:更好地抑制大卖家的侃价能力④替代品的威胁:能够利用低价抵御替代品⑤行业内对手的竞争:能更好的进行价格竞争。

波特三大竞争战略

波特三大竞争战略

波特三大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聚集化是管理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提出的著名的三大竞争战略。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及其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竞争因素。

正在和必将改变以往的竞争格局,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竞争需要对波特的三大战略进行新的解读。

专一化战略专一化战略专一化战略(Market focus/focus strategy),也称集中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目标聚集战略、目标聚集性战略专一化战略概述专一化战略是主攻某个特殊的顾客群、某产品线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

正如差别化战略一样,专一化战略可以具有许多形式。

虽然低成本与差别化战略都是要在全产业围内实现其目标,专一化战略的整体却是围绕着很好地为某一特殊目标服务这一中心建立的,它所开发推行的每一项职能化方针都要考虑这一中心思想。

专一化战略的前提思想这一战略依靠的前提思想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够以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从而超过在较广阔范围内竞争的对手们。

波特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或者通过满足特殊对象的需要而实现了差别化,或者在为这一对象服务时实现了低成本,或者二者兼得。

这样的公司可以使其赢利的潜力超过产业的普遍水平。

这些优势保护公司抵御各种竞争力量的威胁。

但专一化战略常常意味着限制了可以获取的整体市场份额。

专一化战略必然地包含着利润率与销售额之间互以对方为代价的关系。

波特在《竞争战略》中还对三种通用战略实施的要求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一列举。

波特认为,三种战略是每一个公司必须明确的,因为徘徊其间的公司处于极其糟糕的战略地位。

这样的公司缺少市场占有率,缺少资本投资,从而削弱了“打低成本牌”的资本。

全产业范围的差别化的必要条件是放弃对低成本的努力。

而采用专一化战略,在更加有限的范围内建立起差别化或低成本优势,更会有同样的问题。

徘徊其间的公司几乎注定是低利润的,所以它必须做出一种根本性战略决策,向三种通用战略靠拢。

一旦公司处于徘徊状况,摆脱这种令人不快的状态往往要花费时间并经过一段持续的努力;而相继采用三个战略,波特认为注定会失败,因为它们要求的条件是不一致的。

波特的三种战略

波特的三种战略

2020/2/19
BACK6ຫໍສະໝຸດ 总成本领先战略 这种战略在1970 年代由于经验曲线概念的流行而得 到日益普遍的应用,那就是通过采用一系列针对本战 略的具体政策在产业中赢得总成本领先。
成本领先要求积极地建立起达到有效规模的生产设施, 在经验基础上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抓紧成本与管理费 用的控制,以及最大限度地减小研究开发、服务、推 销、广告等方面的成本费用。
者”的排名中,迈克尔·波特高居第一 5次获得麦肯锡奖(McKinsey Awards)(仅次于管理宗师彼德▪得鲁克的6
次) 1983年,应邀担任里根总统(Ronald Reagan)的产业竞争委员会主席,开
创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引发了美国乃至世界的竞争力讨论热潮,带动 了美国当时的经济复苏
2020/2/19
设计或品牌形象(Fieldcrest 在毛巾被和床单产业的名声最响。 Mercedes Benz 在汽车业中声誉卓著)
“我们没有去开发在性能上显著优于他人的机器,我们想要开发的产品在 制造上的确简便,并意识地作为一种低成本机器来标价”。
2020/2/19
8
总成本领先战略的特点
严格的成本控制 前期需要较大的投资数额、激进的定价和承受初始亏损 在全部五类竞争作用力的威胁中,可以保持竞争优势 获得收益高于产业平均水平 以规模经济或成本优势的形式建立起进入壁垒 要求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优势,诸如良好的原材料供应等 过多注意生产成本,容易忽视顾客需求特性和需求趋势的变化,忽视顾
波特的三种战略
2020/2/19
1
结构
迈克尔·波特介绍 三种战略介绍及其特点 三种战略的风险 “夹在中间”是最糟糕的
2020/2/19

专升本《管理学》第四章考点总结

专升本《管理学》第四章考点总结

外部一般环境
行业环境
竞争对手
企业自身
顾客(目标市场)
迈克尔。

波特;发明了价值链模型; 企业的各种价值活动分为两类,基本活动(输入物流、生产作
业、输出物流、市场营销和销售、服务)、辅助活动(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
采购)
记忆技巧:输入物流、服务、生产,输出物流、服务销售,人源(人力资源)、采购、基础设施、搞技
术开发;
天一教材P104
总体环境;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自然五个方面;
总体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确定、产品定位
竞争战略计划迈克尔。

波特提出;竞争战略有三个: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成本集中
战略、差异化集中战略)
企业可供选择的战略类型:(天一教材P108)
外部分析
内部分析
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波特与三大战略方案
d o c5(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波特与三大战略
“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它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文化凝聚力、执行效率等与企业整体表现息息相关的各种活动;“竞争战略”则是要使企业在最基本的战场(产业)上找出有利的竞争位置。

因此,竞争战略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产业竞争的决定因素建立起能获利、持久的竞争位置。

——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迈克尔·波特系哈佛商学院终身教授,因在“竞争战略”研究领域内的卓越贡献而被尊为“竞争战略之父”,与彼德?德鲁克、格林斯潘名列“20世纪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最大的50位人物”前3名。

迈克尔·波特是世界公认的竞争战略方面的第一权威。

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后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获得斯德哥尔摩大学商学院等7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2000年12月,迈克尔·波特获得哈佛大学最高荣誉的“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资格,成为该校历来第4得到这份“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

作为最受推崇的商学大师之一,波特博士撰写过17部书及70多篇文章。

他提出的“竞争五力模型”、“三种竞争战略”在全球被广为接受和实践,其竞争战略课程是哈佛商学院的必修课之一。

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

波特认为,在与五种竞争力量的抗争中,蕴涵着三类成功型战略思想,这三种思路是: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波特认为,这些战略类型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在产业竞争中高人一筹。

1、总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要求企业必须建立高效的生产设施,在经验的基础上全力以赴地降低成本,加大对成本及管理费用的控制,并尽可能地节约在研发、服务、促销、广告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企业管理层必须对成本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

尽管产品质量、服务等因素也是企业参与竞争的重要手段,但贯穿本战略的核心是确保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总成本低于竞争对手”意味着当别的公司在竞争中失去利润时本公司依然可以获利。

微波炉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的格兰仕便是采用这一竞争战略的典型企业之一。

赢得总成本最低的有利地位通常要求企业具备较高的相对市场份额或其它优势,比如,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牢靠的关系,
产品的设计必须便于制造、生产,企业保持相对较宽的产品线从而可以分散固定成本,大批量生产、供货(服务于大量顾客群),等等。

总成本领先将使企业获得很强的竞争力,一旦企业赢得了这样的地位(总成本领先的地位),其所获得的较高的边际利润又可以使其重新对企业的设备、设施进行投资以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成本上的领先优势——这种再投资往往也是保持低成本状态的先决条件。

2、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将产品或企业提供的服务实现差异化,建立起本企业在行业中独有的一些东西。

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有多种方式,如设计名牌形象、拥有独特的技术、具有独特的性能、提供特别的顾客服务、拥有专门的业务网络等。

最理想的情况是,公司在几个方面具有“差异化”的特征,例如,世界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Caterpillar)不仅以其业务网络和优良的零配件供应服务著称于世,而且以优质耐用的产品质量享有盛誉。

一旦差异化战略获得成功,它将成为企业在一个行业中获得较高利润水平的积极战略,因为它能建立起“防御阵地”来对付五种
竞争力量,虽然这种防御的形式与总成本领先有所不同。

但是,波特认为,推行“差异化战略”有时会与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这一目标相矛盾,推行“差异化战略”的企业应该对这一战略的排它性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企业对“差异化战略”目标与“市场占有率”目标往往不能兼顾,建立差异化战略的努力往往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代价,有时,即便该行业的所有顾客都了解本公司的独特优势,也并意味着所有顾客都愿意或有能力支付公司要求的高价。

3、专一化战略
专一化战略要求企业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某条产品线的一小段或某一区域性市场。

“总成本领先战略”与“差异化战略”都是为了在全行业范围内实现企业的目标,而“专一化战略”却是围绕某个特定的顾客群(细分市场)来提供服务的,该战略指导下的每项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群体来展开。

采用这一战略的前提是:公司业务的专一化能以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细分市场)服务,从而获得为众多顾客服务的竞争者所不具备的优势。

例如,“劳斯来斯”是专门定位于“贵族”阶层的轿车品牌,该公司以超豪华的设计、精湛的工艺、独特的享受面对一个极其狭窄的“缝隙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是采用“专一化战略”的一个典型。

波特认为,采用“专一化战略”的结果是,公司要么可以通过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而实现差异化,要么可以在为特定群体提供服务时降低成本,或者可以二者兼得。

这样,企业的赢利潜力会超过行业的平均赢利水平,企业也可以籍此抵御各种竞争力量的威胁。

但是,“专一化战略”常常意味着企业难以在整体市场上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该战略包含着利润率与销售额之间互以对方为代价这一层含义。

结语
波特认为,针对上述3种竞争战略,每个企业都必须明确地选择自己的竞争战略,徘徊其间必然会影响公司的战略定位,在各种战略之间摇摆不定的公司将很难获得较高的利润。

企业必须做出一种根本性战略决策来向三种通用的战略靠拢,一旦公司处于徘徊不定的情境,要想摆脱这种不良状态可能需要长时间的、持续的努力。

另一方面,波特认为,如果相继采用三种战略,企业也会失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