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学课件6.1 费托合成
化工工艺学煤化学加工PPT教案

挥发组分:容易挥发组分首先反应或者混入产生 的煤气中,影响煤气化过程和气化结果。总的来 说,挥发组分350~450ºC时就形成 胶质体,发生软化、熔融,有液相产物与煤粘在 一起,析出挥发物固化后形成块状焦炭。这种煤 气化时需要破粘措施。由于有粘结性,所以用它 作焦化气热值高。 过程:粒度5~30mm的煤间歇加入炉内,但炉
内布料器上存煤多,煤进入炉膛燃烧区是连续 的。炉内设有破粘装置。 煤气化压力约3MPa,水蒸气和氧气由转动炉箅 进入气化炉,生成的煤气由上部引出,灰渣经 下部灰箱排出。煤粒在炉内从上到下移动经过 干燥层、热解层、气化层、燃烧层。 鲁奇加压气化炉如图9.4. 鲁奇加压气化流程如图9.5.牛牛文档分享图 9.6 图 9.7
牛牛文档分享煤反应能力一个典型煤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如9.8.
通常情况下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是上升的。但是 在600~700ºC 之间有异常。其加热反应速率大约 为恒温600ºC的3倍,为700ºC的2倍。原因是反应 温度较高时热解反应剧烈有中间产物和ification of coal
概述
煤气化是煤与气化剂作用生成气体混合物的反应 过程。目的是将煤转化成可燃气体。煤气化过程 包含煤的热解、半焦的气化等过程。煤气的主要 组成为CO,CO2,H2,CH4,H2O.
1. 煤气分类及用途
还原气是指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可燃性气体,要求其 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含量较少,较多时应将其除去。
(3)城市煤气
城市煤气要求含氢气和甲烷较多,硫含量少,以提对气化的影响
水分:水分较高时只适宜用固定床气化法,因为 这种方法床内温度高。
费托合成 ppt课件

FFB反应器上方提供了足够的自由空间以分离出 大部分催化剂,剩余的部分催化剂则通过反应器 顶部的多孔金属过滤器被全部分离出并返回床层
由于催化剂颗粒被控制在反应器内,因而催化剂 回收系统可取消,除节省投资外,冷却更有效, 也增加了总的热效率
由于FFB反应器的直径可远大于CFB反应器,安 装冷却盘管的空间增加了50%以上,这使得转化 率更高,产能也得到提高
4000×104L/a
公司
1937 中压法FTS开发成功
1937 引进德国技术以钴催化剂为核心的FTS合成厂建成投产
日本与中国锦 州石油六厂
1944
中压法过程中采用合成气循环工艺技术,FTS合成油厂进一 步发展
德国
1945后 FTS受石油工业增长的影响,其工业化发展受到影响
1952 5×104t/a煤基FTS合成油和化学品3 工厂建成
②相对固定床反应器产量高
③在线装卸催化剂容易、装置运转时间长
④热效率高、压降低、反13 应器径向温差低
流化床反应器
固定流化床(FFB)
固定流化床反 应器是一个带有气 体分配器的塔,流 化床为催化剂,床 层内置冷却盘管, 配有从气相产品物 流中分离催化剂的 设备
14
PPT课件
流化床反应器
PPT课件
12
PPT课件
流化床反应器
PPT课件
原料气从反应器底部进入,与立管中经滑阀下 降的热催化剂流混合,将气体预热到反应温度, 进入反应区。大部分反应热由反应器内的两组 换热器带出,其余部分被原料气和产品气吸收。 催化剂在较宽的沉降漏斗中,经旋风分离器与 气体分离,由立管向下流动而继续使用。
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特点 ①初级产物烯烃含量高
co在固体催化剂作用下非均相氢化生成不同链长的烃类混合物和含氧化合物的反应以煤为原料经过气化生成合成气然后经fts制取液体产品被称为煤的间接液化法fts反应作为煤炭间接液化过程中的重要反应近半个世纪来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fts已成为煤间接液化制取各种烃类及含氧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fts历史背景时间发展进程主要研究者1923发现co和h在铁类催化剂上发生非均相催化反应可合成直链烷烃和烯烃为主的化合物其后命名为ftsffischer和htropsch1936常压多级过程开发成功建成第一座以煤为原料的fts油厂400010德国鲁尔化学公司1937中压法fts开发成功1937引进德国技术以钴催化剂为核心的fts合成厂建成投产日本与中国锦州石油六厂1944中压法过程中采用合成气循环工艺技术fts合成油厂进一步发展德国1945后fts受石油工业增长的影响其工业化发展受到影响1952510ta煤基fts合成油和化学品工厂建成前苏联fts历史背景时间发展进程主要研究者19534500ta的铁催化剂流化床合成油中试装置建成中国科学院原大连石油研究所1955建立以煤为原料的大型fts合成厂采用arge固定床反应器中压法沉淀铁催化剂sasol公司1970提出fts合成在钴催化剂上最大程度上制备重质烃然后再在加氢裂解与异构化催化剂上转化为油品的概念荷兮shell公司1970浆态床反应器技术mtg工艺和zsm5催化剂开发成功美国mobil公司1980sasol建成投产中压法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熔融铁催化剂sasol公司改进kelloggcfbfts历史背景时间发展进程主要研究者1982sasol建成投产中压法循环流化床反应器熔融铁催化剂sasol公司1982提出将传统的fts与沸石分子筛相结合的固定床两段合成工艺mft工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1985新型钴基催化剂和重质烃转化催化剂开发成功荷兮shell公司1993采用smds中间馏分油合成工艺在马来西亚的bintulu建成以天然气为原料年产5010ta液体燃料包括中间馏分油和石蜡荷兮shell公司1994采用mft工艺及femn超细催化剂进行2000ta工业试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fts技术现状南非sasol公司的低温铁系催化剂固定床低温铁系催化剂浆态床高温铁系催化剂循环流化床高温铁系催化剂固定流化床和低温钴系催化剂浆态床费托合成技术
费托合成催化剂选择与处理—催化剂的装填与卸料(煤制油技术课件)

01
催化剂的装填
3 催化剂补充
对合成反应器内失活和流失催化剂的补充,这时合成反应器处 于正常操作阶段,合成反应器内的温度、压力都较高,催化剂的补充 加入量比较小。催化剂加入时需要注意保持合成反应器的操作平稳, 防止由于催化剂加入时产生液泛现象。在催化剂加入合成反应器前, 需要根据加入量提前将合成反应器的液位降低。保障在催化剂加入后 合成反应器操作液位的稳定。
还原反应器还原好的催化剂加入到合成反应器中,分合成反应 器开车加入和对合成反应器内流失、失活催化剂的补充两种方式。
01
催化剂的装填
2 开车加入
合成反应器内还没有催化剂,催化剂的加入需要时间较长,在 催化剂加入前,合成反应器的温度、压力维持在正常操作水平。在催 化剂全部加入结束前,需根据催化剂加入量控制进合成反应器的合成 气流量,注意保持合成反应器的操作平稳,催化剂加入速度可根据还 原反应器与合成反应器的压差调整。
02
催化剂的卸出
(1)紧急情况下还原反应器需要卸出催化剂时,首先还原反 应器系统降压,降至1.0MPa。
(2)确认渣蜡减压罐接收正常,调节压力调节阀开度,继续 给还原反应系统降压,待还原反应系统压力降到0.6~0.8MPa时, 关闭调节阀,还原反应器系统维持一定的压力。开启还原反应器卸 料口阀门,向渣蜡减压罐卸料。催化剂浆料卸出后,关闭催化剂卸 料阀。
煤间接液化 -催化剂的装填与卸出
目录
01 催化剂的装填 02 催化剂的卸出
01
催化剂的装填
费托合成采用浆态床反应器, 浆态床反应器的催化剂实行在线 补充加入,可以实现合成反应器 的连续操作运行。
01
催化剂的装填
1 催化剂装填
正常生产时,催化剂在还原反应器内还原后再补充到合成反应 器内。还原反应器催化剂装填采用程序控制加催化剂,还原反应器装 填重柴后,启动催化剂加料程序顺序控制。
费托合成催化剂选择与处理—催化剂还原工艺原理(煤制油技术课件)

01
铁基催化剂还原工艺原理
研究表明:不同还原气氛如纯H2、纯CO、H2+CO混合气体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不同。 结果表明,使用富H2合成气、纯CO或富CO合成气还原低温沉淀铁催化剂,都可以获得令人 满意的催化活性。在研究不同还原气氛对负载Cu/K/Si 的Fe基催化剂费托合成性能影响时发 现,纯H2还原的催化剂能最快达到稳定状态,其次是(H2 +CO)还原的催化剂,而未还原 和纯CO还原的催化剂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稳定状态。初始活性顺序为:(H2 +CO)还原 >H2还原>CO还原>未还原,而稳定活性顺序为:CO还原>(H2 +CO)还原>H2还原> 未还原。未还原和H2还原催化剂的甲烷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CO还原和(H2 +CO)还原催化剂的甲烷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降低。(H2 +CO)还原的催化剂甲烷选择 性最大, H2还原的催化剂起始甲烷选择性小于CO还原的催化剂,超过60h后甲烷选择性却 反超。
钴基催化剂组成不同,其最佳还原温度也不同,如对于负载SiO2/Al2O3 或负载ZrO2-SiO2-Al2O3的Co基催化剂,费托合成活性还原温度为350-450℃。
01
铁基催化剂还原工艺原理
铁基催化剂还原主要反应
3Fe2O3 + H2
2 Fe3O4 + H2O
Fe3O4 +4H2
3Fe+ 4H2O
3F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O3 +CO
2 Fe3O4 +CO2
xFe3O4 +(4x+6)CO
3FexC+(4x+3)CO2
2CO
C+CO2
(3-1) (3-2) (3-3) (3-4) (3-5)
费托合成—影响费托合成反应的因素(煤制油技术课件)

06
空速的影响
空速增大,装置的生产能力或处理量也会增加,但同时会导致转化率下降,所以必须 通过优化合理地选择空速和转化率。使用铁基催化剂,空速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转化率 和烃类总产率下降不明显;使用钴基催化剂,空速增加,烃类产率明显下降,同时固体 石蜡减少、液态烃比例增加。
07
工艺参数的影响
增加反应温度、增加H2/CO比、降低铁催化剂的碱性、增加空速和降低压力有利于降低产品 中的碳原子数,即缩短碳链长度,反之则有利于增加碳链长度。
增加反应温度和提高H2/CO比,有利于增加支链烃或异构烃,反之有利于减少支链烃或异构 烃。
降低合成气中H2/CO比、提高空速、降低合成转化率和提高铁催化剂的碱性有利于增加烯烃 含量,反之不利于烯烃生成。
降低反应温度、降低H2/CO比、增加反应压力、提高空速、降低转化率和铁催化剂加碱,有 利于生成羟基和羰基化合物,反之羟基和羰基化合物的产率下降。
01
催化剂的影响
费托合成生产工艺应用的催化剂主要为铁基和钴基催化剂。铁基催化剂不但能催 化合成烃类反应,还能催化水煤气变换反应,因而对H2/CO比要求不高。在合成烃 类的催化性能方面,由于铁基催化剂的加氢活性不如钴基催化剂,其催化产物中烯 烃含量相对较高,CH4和长链烃产率较低。
02
反应器的影响
由于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机理不同,因此费托合成反应对H2/CO的比要求也不同。对生 成 烃 类 和 水 的 反 应 , H2/CO 的 化 学 计 量 比 为 2 :1 , 而 对 生 成 烃 类 和 CO2的 反 应 , 这 一 比 例为1:2。对同一催化剂,H2/CO比增加,石蜡产率下降,CH4产率增加。
煤化工工艺学课件ppt

§ 1.4本书简介
1、绪论: 介绍煤炭资源、煤化工发展简史和煤化工范畴。
2、煤的低温干馏: 低温干馏主要原理、主要炉型、立式炉生产城市煤气以及固体 热载体干馏新工艺。
3、炼焦: 煤的成焦过程、配煤和焦炭、现代焦炉、炼焦新技术、燃烧和 传热以及流体力学。
4、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
粗煤气的分离、氨和粗苯的回收、粗苯精制、焦油蒸馏和沥青 加工、粗苯精制生产生产苯类产品、焦油分离精制生产酚类、 萘、蒽等。
只能处理块状煤料,干馏气态产物混入气态惰性气体热值低
2.托斯考(Toscoal)工艺
⑴原料:
非黏结性煤和弱黏结性煤(预先破黏)
⑵产品:
煤气:热值高(符合中热值城市煤气需求)
焦油:
(加氢可转化为合成原油)
半焦:有一定挥发分(可作发电厂燃料或制成无烟燃料)
2021/3/10
25
⑶托斯考干馏非黏洁性煤的流程(图2-7)
气体冷却系统
煤气
粉尘
焦油、中油
⑵ 鲁奇三段炉(固定床): ①原料:褐煤块、型煤,20~80mm,非粘结性煤
2021/3/10
21
②流程(图2—3): 三段:干燥段、干馏段和冷却段
煤
煤 槽
水
干馏炉 烟气
初冷器
电捕焦油器
冷却器
余
干
煤
燥 段
气
燃 空气
低
烧
温
室
干
气体燃料
馏
段
分离器
冷
焦油
水
却
段
焦
图2--3 气流内热式炉干馏流程
§ 1、绪论
§ 1.1煤炭资源 § 1.2煤化工发展史 § 1.3煤化工的范畴 § 1.4本书简介
费托合成—费托合成工艺简介(煤制油技术课件)

04 铁基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特点
(1)采用铁催化剂,有利于实现大规模低成本的催化剂生产;
(2)有利于实现合成气转化过程中降低甲烷生产率、实现较高温度下合成重组分的目标,有利于提高过 程馏分油的产率; (3)催化剂的产油能力比低温浆态床大幅度提高,铁基催化剂消耗低,有利于降低合成成本和下游处理 成本,有利于实现清洁生产;
04 铁基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特点
(4)高温合成副产蒸汽压力等级高,彻底解决了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技术的低位能过剩的问题,提高过 程的综合集成热效率; (5)浆态床反应器温度分布均匀,移热方便,容易控制,易于大型化;
(6)浆态床催化剂磨损小,可在线更换,操作周期长。
费托合成工艺简介
目录
01 费托合成工艺类型 02 费托合成工艺选择原则 03 铁基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 04 铁基高温浆型
根据使用的反应器与催化剂可将不同的费托合成工艺细分为四种典型的工艺: 铁基/钴基低温固定床费托合成技术 ; 铁基高温流化床费托合成技术 ; 铁基/钴基低温浆态床费托合成技术 ; 铁 基 高 温 浆 态 床 费 托 合 成 技 术 。
02
费托合成工艺选择原则
原则上讲,费托合成反应器系统工艺应综合考虑热力学及动力学两个方面的问 题,才能使过程达到最优化的设计。为此,集成一个有效的费托合成回路需要 根据具体过程需求,优化合理的工艺配置,在平衡各种消耗中寻找满足项目约 束条件的最佳设计参数。
03
铁基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工艺
费托合成单元采用最新的铁基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技术,铁基高温浆态床过程对 费托合成流程的集成就是在各种优化约束条件下,对催化剂体系重新塑造所产生的 合成工艺技术。
费托合成

F-T合成原理
烷烃的 生成
烯烃的 生成
主要 反应
醛类的 生成
副反应
醇类的 生成
反应原理(方程式):
烷烃
烯烃
醇类
醛类
反应器
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浆态床反应器
synthol气流床反应器
synthol反应器为循 环硫化床型。该反应 器直径为2.2米,反 用于固相加工过程或催化剂迅速失活的 循环流化床 应热由两个冷却段用 流体相加工过程。例如催化裂化过程。 循环油冷剂移出。催 化剂沉降室直径5米。 无固体物料连续进料和出料装置,用于固体 颗粒性状在相当长时间(如半年或一年)内, 固定流化床 有两个旋风分离器进 不发生明显变化的反应过程。 行分离。催化剂再经 调节阀进入合成器, 再次循环到反应器。。
Synthol气流床合成工艺
参赛组:第三组 演讲人:周杰伦 资料收集:全体成员 PPT制作:刘亦菲
目录
1 2
费托合成(总体把握) 费托合成反应器 synthol气流床反应器 工艺流程 煤液化发展前景,及个人心得
3
4 5
费托合成
费托合成是煤间接液化技术之一,是用 煤制合成气获得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在金属 催化剂上合成出脂肪烃和含氧化合物。 F-T合成技术包括高温F-T合成和低温F-T合 成两种。 高温F-T合成产品经加工可得到对环境友 好的汽油、柴油、溶剂油和烯烃。 低温F-T合成主产品石蜡可加工成特种蜡 或经加氢裂化/异构化生产优质柴油、润滑 油基础油,石脑油馏分还是理想的裂解原 料。
工艺流程图:
流程方块图:
合成气
反应器
竖管
催化剂沉降室 催化剂 余气
油洗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煤化学、煤化工 PPT课件 人教版

各种煤工业废水
2.9.1 洗煤及洗煤废水
a) 含硫化铁,易氧化成强酸性:
2 FeS2 + 7 O2 + 2 H2O → 2 Fe2+ + 4 SO42- + 4 H+ 4 FeS2 + 15 O2 + 14 H2O → 4 Fe(OH)3 + 8 H2SO4
硫的脱除
• 各种硫的脱除难易程度不同.一般说来, 有机硫中脂肪硫醇、硫醚、二硫醚和连在 芳香环上的二硫醚较容易热解脱除,一般 在500℃以下即可分解。
• FeS2在氧化或还原性气氛下较易脱除,在 250℃以下即可发生反应,而在惰性气氛中 是相当稳定的,歧化裂解脱硫必须在高温 下(450℃以上)进行。
b) 需要中和硫酸及沉淀分离处理,并回收废水: CaCO3 + H2SO4 → CaSO4 + H2O + CO2
表2.14 宝钢焦化厂废水的排量和水质
表2.15 冷煤气发生站废水水质
废水成分分类
•酚 •氨 •硫 •氰 • COD
煤化工艺及工艺组合
现代先进的煤化工艺及工艺组合大致有 下列的几种主要方式:
苯酚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多用于制 造塑料、胶黏剂、医药、农药、染料等。
酸 性 成 分
命名
• phenyl→phenol 苯酚 • naphthyl→naphthol 萘酚
2,6-naphthoquinone 2,6-萘醌
O
O
碱性成分,有机氮 表2.12 吡啶及其同系物性质
苯胺 C6H5NH2 存在于煤焦油,是油状液体, 沸点184℃,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有毒。新蒸馏的苯胺无色,放置后能因氧化 而变为黄、红或棕色。苯胺是重要的有机合 成原料,用于制染料、药物等。
《煤化工工艺学》教案

《煤化工工艺学》教案中文名称:煤化工工艺学英文名称:Chemical Technology of coal授课专业:化学工艺学时:32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煤化工工艺学是煤化工专业学生的专业课,是为了适应现代化工行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化工设计基本思想和产品开发能力的专门人才,为毕业生尽快适应就业后工作要求、今后进一步的学习而设立的。
可供从事煤化工利用专业设计、生产、科研的技术人员及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通过对煤低温干馏、炼焦、炼焦化学产品回收和精制、煤的气化、煤的间接液化、煤的直接液化、煤的碳素制品和煤化工生产的污染和防治等的生产原理、生产方法、工艺计算、操作条件及主要设备等的介绍,使学生具备煤化工工艺学的坚实基础,对煤化学工业的原料选择、工艺路线的选择、典型单元操作及化工工艺的实现等有深刻的理解,具备对工艺过程进行分析、改进、开发新产品等能力,以掌握煤化工工艺的开发思想和思路为重点,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进一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各章内容及相应学时数本课程由下列7章组成:1章绪论1学时2章煤的低温干馏5学时3章炼焦8学时4章炼焦化学产品的回收与精制6学时5章煤的气化6学时6章煤间接液化4学时7章煤直接液化2学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组成为下列内容:1绪论§1.1 煤炭资源§1.2 煤化工发展简史§1.3 煤化工的范畴§1.4 本书简介了解煤化工工业发展历史、煤化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煤化工发展趋势。
掌握化学加工工业的基本概况、特点,掌握石油、煤、天然气等能源概况。
重点:煤化工的范畴。
引言:煤化学工业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实现煤综合利用的工业,简称煤化工。
煤化工包括炼焦化学工业、煤气工业、煤制人造石油工业、煤制化学品工业以及其他煤加工制品工业等。
、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1.煤炭逐步由燃料为主向燃料和原料并举过渡;2.近些年来,基于煤炭气化的新型煤化工得到了快速发展;3。
《煤化学与工艺》PPT课件

煤 的 结 构
第 一 节
一、煤煤的的组物成理结构
煤的组成
– 有机质
– 矿物质
煤的结构
– 网络结构模型-整体
– 平均结构单元模型-有机质
Fig.1 Diagram of the major constituents in coal: organic material, fragments of plant debris (macerals), inorganic inclusions, and an extensive pore net work.
1H NMR和FTIR联合解析
1H NMR FTIR
平
朔பைடு நூலகம்
烟
煤
小
分
和
子 馏
分
的
联平
合均
解分
析子
结
构
的
三、统计结构解析方法—— D W Krevelen(荷兰)首先
将统计结构解析法引入煤的结构研究,创立煤化学结构的统计解析法
• 应用结构解析法的原理,根据煤的加和性 质与结构的内在联系,在不使煤质发生破 坏的前提下,通过统计计算和图解,求取 平均结构单元的结构参数,并根据煤的结 构性质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正,来定量地描 述煤的结构特征
化学结构一般以镜质组作 为研究对象
– 含量多 – 组成均匀,变化平稳
煤的大分子结构
第一煤节的煤大的分大子分结子构结构
煤大分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煤的结构参数 基本结构单元的核 基本结构单元周围的烷基侧链和官能团 煤中的杂原子 连接基本结构单元的桥键 煤中的低分子化合物
煤大分子结构的现代概念示意图
煤大分子结构的现代概念
煤是三维空间高度交联的非晶质的高分子缩聚物 结构单元的核心是缩合芳香核 结构单元的周边有不规则部分 结构单元之间由桥键连接 氧、氮、硫的存在形式 低分子化合物 煤化程度对煤结构的影响
煤化工反应单元工艺课件

02 。烟煤连续地由碳化
室顶部的辅助煤箱加入
碳化室,生成的热半焦
排入底部的排料箱,碳
化过程中底部通入水蒸
气冷却半焦,并生成部
分水煤气,水煤气与干
馏气由上升管引出。碳
化室全长为2080 mm,
伍德炉的每个干馏室处
理煤约8 t/d。加热煤气
是用自产半焦在炉侧发 生炉产生的发生炉煤气。
图6-1-02 伍德炉示意于图
18
(2)连续式内热立式炉
德国开发的 Lurgi低温干馏炉如图 6-1-03所示。煤在炉中不断下行, 热气流逆向通入进行加热。粉状褐煤 和烟煤需预先压块。
煤在炉内移动过程分成三段:干燥 段、干馏段和焦炭冷却段,故又名三 段炉。
用于加热的热废气分别由上、下两个 独立燃烧室燃烧净煤气供给、煤在干 馏炉内被加热到500~850 ℃。
20
(4)固体热载体干馏法 外热式干馏装 置传热慢,生产能力小。气 流内热式的燃烧废气稀释了 干馏的气态产物。采用固体 热载体进行煤干馏,加热速 率快,单元设备生产能力大, 例如美国Toscoal法用已加 热的瓷球作为热载体,使次 烟煤在500 ℃进行低温干馏。
德国鲁奇-鲁尔煤气工艺(Lurgi- Ruhrgas,LR)采用热半焦 为热载体,已建立生产装置, 生产能力达1600 t(半 焦)/d,产品半焦作为炼焦 配煤原料,其干馏流程如图 所示。 图6-1-04 鲁奇-鲁尔煤气工艺流程图
迄今为止煤加工的主要工艺仍是热加工,煤炼焦工业就是 典型的例子。
研究煤的热解对热加工技术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9
煤炭热分解 指煤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可见煤热解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室温~300 ℃):煤的外形无变化 第二阶段(300~600 ℃):煤黏结成半焦 第三阶段(600~1000 ℃) :形成焦炭
费托合成—费托合成反应器(煤制油技术课件)

目录
01 费托合成反应器的类型
04 固定床费托合成反应器优点
02 固定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结构 05 固定床费托合成反应缺点
03 固定床费托合成反应器操作温度
01
费托合成反应器的类型
费托合成生产工艺核心装置为合成反应器, 目前开发应用的费托合成反应器主要有:
1.固定床费托合成反应器 2.循环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 3.固定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 4.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
03 固定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优点
反应器内气体线速较低,基本上消除了磨蚀,从而减少了定期磨损检查和维护。 反应器中压降较低,降低了气体压缩成本。积碳问题得到了有效避免。固定流化 床反应器催化剂的用量只为流化床反应器的50%左右。
03 固定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优点
由于反应器盘管冷却器冷却面积增大,能移走更多的反应热,又因反应热 随反应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反应过程可采取高达4MPa的操作压力,这 大大地增强了浆态床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05
固定床费托合成反应缺点
另外,装填了催化剂的管子也不能承受太大的操作温度变化。另外, 根据要求的产品组成,需要定期更换铁基催化剂,因而反应器要具备 特殊的可拆卸网格,使得反应器的设计变得十分复杂。重新装填催化 剂需要许多维护工作,导致停车时间较长,干扰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循环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
目录
01 循环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发展 02 循环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优点 03 循环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缺点 04 循环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操作条件
01 循环流化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萨索尔对美国凯洛格 (Kellogg)公司开发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CFB)进行了第一阶段的500倍放大。放大 后的反应器内径2.3米、高46米,生产能力 1500桶/天,改进后的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命 名为Synthol的,成功运行了30年。
费托合成—费拖合成工艺流程(煤制油技术课件)

目录
01 费托合成反应原料气
05 轻质油、气分离
02
费托合成反应产物及采出
06
轻质油、合成水及释放气 三相分离
03 高温油气采出及分离
07 循环气工艺流程
04 重质油工艺流程
08 反吹气工艺流程
目录
09 重质蜡采出 10 重质蜡及释放气工艺流程 11 反应系统压力控制
01
费托合成反应原料气
来自精脱硫单元的总硫含量 < 0.05ppm的费托净化气,与来自循环气压缩机 一段出口的循环气、来自PSA(变压吸附制高纯氢)单元的回收氢气及来自尾气脱 碳单元的脱碳净化气混合,混合后的合成气进入循环换热分离器与费托合成反应 器顶部出来的高温油气换热,然后进入费托合成反应器。
02
费托合成反应产物及采出
进入费托合成反应器的合成气通过反应器底部的气体分布器以鼓泡的形式通过 含有催化剂的浆态床层,进行费托合成反应。反应生成的轻质烃类化合物、H2O、 CO2以及未反应的合成气所形成的高温油气以气相形式从反应器的顶部导出,反 应产生的重质烃类经反应器内过滤系统过滤后作为重质蜡从反应器中部排至重质 蜡收集罐。
05
轻质油、气分离
从轻质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气相一部分作为尾气送至尾气脱碳单元,另一部分经循 环气压缩机分液罐分液后进入循环气压缩机入口。
06 轻质油、合成水及释放气三相分离
轻质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液相进入油水分离器进行油、水及释放气三相分离,分离出的 轻质油经轻质油泵升压、轻质油加热器加热后送入汽提塔中上部进行气提;分离出的释 放气进入释放气压缩机;分离出的合成水经合成水泵升压后送入中间罐区。
03
高温油气采出及分离
费托合成反应器顶部出来的高温油气进入循环换热分离器与循环气(来自净化装 置的费托净化气、循环气压缩机一段出口循环气、PSA单元的氢气及来自尾气脱碳 单元的脱碳净化气)换热冷却、分离出气液两相。
费托合成—浆态床反应器(煤制油技术课件)

目录
01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发展 02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操作条件 03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优点 04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构造
01
浆态床比较早,德 国在二十世纪40和50年 代就已经开始对三相鼓 泡床反应器进行了研究。
03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优点
浆态床反应器设计简单,其技术核心优势 表现为产物液蜡和催化剂的分离工艺,有效 避免了传统反应器停车更换催化剂步骤,能 够连续运转两年,中间仅需停车一次进行必 要的维护,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浆 态床反应器还能把出口气体中所夹带的液相 有效地分离出来。
04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构造
典型浆态床反应器为了将合成液蜡与催化 剂分离,一般内置2~3层过滤器,每一层 过滤器由多组过滤单元组成,每一组过滤单 元包含3~4根过滤棒。正常操作下,合成 蜡穿过过滤棒排出,催化剂则被过滤棒阻挡 留在了反应器内。
04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构造
当过滤棒被细小催化剂颗粒堵塞时,可定 期对过滤棒采取反冲洗进行清洗,以恢复过 滤棒的过滤功能。正常工况下,一部分过滤 单元进行排蜡,另一部分单元进行反冲洗, 第三部分单元则作为备用。
04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的构造
由于费托合成反应是强放热反应,为将反 应热及时移走,反应器内还设置2~3层的 换热盘管,盘管内冷却介质为高温的锅炉给 水,通过盘管内水的汽化将反应热移走,产 生的蒸汽进入汽包。反应温度可通过调节汽 包压力进行控制。
此外,反应器的下部设有原料气分配器, 上部设有除尘除沫器。
萨索尔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对浆 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器进行研究,1990年研发 取得突破性进展,简单高效的合成液蜡分离 装置研发成功,100桶/天的中试装置投入运 行。萨索尔又于1993年开发了内径5m、高 20m的浆态床反应器,产能达到2500桶/天。
煤化工工艺学第6章 煤的直接液化

(2)煤的液化溶剂对煤的抽提溶解作用
根据溶剂种类、抽提温度和压力等条件的不同,主要有两类。 ①热解抽提溶解 用高沸点多环芳烃或焦油馏分(如蒽、菲、喹
啉等)作为溶剂,抽提温度在400℃左右,煤伴有热解反应并被抽 提溶解。烟煤抽提溶解率一般在60%以上,少数煤甚至可达90%。 ②加氢抽提溶解 采用供氢溶剂(如四氢萘、四氢喹啉、二氢蒽 和二氢菲)或非供氢溶剂在高氢压力下,在大于400℃的温度下发 生抽提溶解,同时发生激烈的热解和加氢反应。
掺混 掺混 酯交换工艺
煤炭直接液化是在高温高压下,借助于供氢、溶剂和催化剂,使 煤与氢反应,从而将煤中复杂的有机高分子结构直接转化为较低分子的 液体油。通过煤直接液化,不仅可以生产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 气,还可以提取苯、甲苯、二甲苯混合物及生产乙烯、丙烯等重要烯烃 的原料。直接液化的优点是热效率较高、液体产品收率高;主要缺点是 煤浆加氢工艺条件相对苛刻,反应设备需能够承受高温、高压和氢的腐 蚀。图6-1是神华直接液化项目流程图。
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溶剂结构与煤分子近似的多环芳烃,
对煤热解的活性基团有较大的溶解能力。 溶剂溶解氢气的量与压力成正比,压力越高,溶解的氢气越 多。 在煤液化装臵的连续运转过程中,实际使用的溶剂是煤直接 液化产生的中质油和重质油的混合油,称作循环溶剂,其主 要组成是2~4环的芳烃和氢化芳烃。循环溶剂经过预先加氢, 提高了溶剂中氢化芳烃的含量,可以提高溶剂的供氢能力。 煤液化装臵开车时,没有循环溶剂,则需采用外来的其他油 品作为起始溶剂。起始溶剂可以选用高温煤焦油中的脱晶蒽 油;也可采用石油重油催化裂化装臵产出的澄清油或石油常 减压装臵的渣油;还可以选择热处理软化成液体的废塑料、 废橡胶、废油脂作为溶剂。
6.1.1.2 石油
费托合成—馏分油汽提及释放气压缩工艺流程(煤制油技术课件)

05
汽提液相工艺流程
由汽提塔中部抽出的稳定重质油用稳定重质油泵在液位流量串级控制下直接送至油品 加工单元。
汽提塔底部分离出的高温稳定蜡用汽提塔底稳定蜡泵加压,在塔釜 液位控制下送至重质油稳定蜡换热器与去汽提塔的重质油换热冷却后, 再经稳定蜡冷却器冷却后,送至蜡过滤单元。
06 系统释放气及压缩凝液工艺流程
自油水分离器来的释放气,自汽提塔顶分液罐来的汽提释放气等经过释放气压缩机 分液罐分液后进入释放气压缩机,释放气经三级压缩后与合成尾气合并送至尾气脱碳 单元。
一级压缩凝液经一级压缩凝液泵送入二级压缩凝液罐,一、二级压缩凝 液经二级压缩凝液泵送至低温油洗单元。
07
反应器汽水系统构成
费托合成反应器为等温反应器,费托合成反应为强放热反应,反应热由反应器汽水 系统移出,反应器的温度由汽包的压力进行控制。
04
汽提气相冷凝液工艺流程
分离出的轻相液体-轻质石脑油经轻质石脑油泵,一部分在汽提塔顶出口温度与轻质 石脑油流量串级控制下作为回流液返回汽提塔顶部塔盘,另一部分在汽提塔顶分液罐油 相液位控制下送至低温油洗单元获取轻质石脑油;分离出的重相液体-汽提凝液通过汽 提凝液泵在水相液位控制下由合成水总管送至中间罐区。
02
汽提塔进汽提气
自系统管网来的过热蒸汽经减温减压后进入汽提塔底部对馏分油进行汽提,汽提塔各 段中油品自上向下与汽提塔底部的油气逆向接触汽提。
03
汽提气相冷凝分离
在汽提塔内经充分传质、传热后,自汽提塔顶部分离出的气相物流经过汽提塔顶空冷 器冷却降温,冷却后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汽提塔顶分液罐进行汽、液、液三相分离,分 离出的释放气至释放气压缩机分液罐。
09
汽包压力控制系统
汽包压力控制阀安装于汽包蒸汽总管上,汽包压力控制点由反应器温度来确定;开车阶段 汽包压力由开工蒸汽调节阀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反应压力 P↗利于长链烃产物↗ (例:铁催化剂常压合成活性低,寿命短,一般0.7~3.0MP) ③温度 50~350℃,T↗利于甲烷等轻产物↗; (例:钴催化剂:170~210 ℃ ;铁催化剂:220~340 ℃ ) ④空速 空速增加,一般转化率低,产物变轻。 (例:钴催化剂:800~1200/h ;沉淀铁催化剂: 500~700/h;熔铁催化剂气流床: 500~1200/h ) ⑤催化剂
乙烯
乙烷 产 品 产 率 % 丙烯 丙烷
0.2
2.4 2.0 2.8
丁烯
丁烷 汽油C5~C12 柴油C13~C18
3.0
2.2 22.5 15.0
重 油
蜡
C19~C21
C22~C30
6.0
17.0 18.0 3.5
非酸性化合物
酸类
0.4
F-T合成反应器
②气流床反应器
(Synthol 反应器)
a:反应器特点: 熔铁催化剂随原料气一起 进入反应器,又随反应产物 排出反应器,催化剂在反应 器内不停地运动,循环于反 应器和催化剂沉降室之间。 是可以加入新催化剂,也可 以移走旧催化剂。 b:反应热的移出: 反应器上下两段设油冷却装 置,用以携出反应热(循环 流化床的反应段近乎处于等 温状态,催化剂床层的温差 一般小于2°C)。
2.8
3.0 2.2 22.5 15.0 6.0 17.0 18.0 3.5 0.4
2.0
8.0 1.0 39.0 5.0 1.0 3.0 2.0 6.0 1.0
F-T合成反应器
①固定床反应器(Arge 反应器) a:反应器特点: 管壳式,管内装填 沉淀铁催化剂;管 外为沸腾水. b:反应热的移出: 管外为沸腾水,通 过水的蒸发移走管 内的反应热,产生 蒸汽(为防止催化 剂失活和积碳).
c:固定床反应器的优点有: 易于操作;由于液体产品顺催化剂床层流下,催化剂 和液体产品分离容易,适于费托蜡生产。 d:固定床反应器也有不少缺点: 反应器制造昂贵。高气速流过催化剂床层所导致的高 压降和所要求的尾气循环,提高了气体压缩成本。反应 器放大昂贵。装填了催化剂的管子不能承受太大的操作 温度变化。需要定期更换铁基催化剂;所以需要特殊的 可拆卸的网格,从而使反应器设计十分复杂。重新装填 催化剂也是一个枯燥和费时的工作。 f:Arge固定床合成工艺流程
§ 6、煤间接液化
§ 6.1 费托合成
煤可以变成液体燃料吗?
汽油的成分是什么?通常是如何得到的? 费雪(F.Fischer)托普斯(H.Tropsch)的发明: 用一氧化碳和氢在金属催化剂上于常压下合成出脂肪烃 (F-T合成),除了能得到汽油之外,还能合成一些重 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例如,乙烯、丙烯、丁烯、
床层内催化剂颗粒处于湍流状态但整体保持静止不动。 和循环流化床相比,它们具有类似的选择性和更高的转化率。 固定流化床比循环流化床制造成本更低,这是因为它体积小 而且不需要昂贵的支承结构。 不需要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SAS反应器中的压降较低,压缩成本也低。 积碳也不再是问题。SAS催化剂的用量大约是Synthol的50%。
320 2.2
新原料气,H2/CO比(分子)
循环比(分子) H2+CO转化率,%
1.7~2.5
1.5~2.5 60~68
2.4~2.8
2.0~3.0 79~85
新原料气流量,km3/h
反应器尺寸,直径×高,m
20~28
3×17
70~125
2.2×36
300~350
3×75
SASOL-Ⅰ 表 SASOL的FT合产品分布 Arge Synthol
g:优点: ⅰ:对原料气组成的适应性大。 即使用贫氢原料气也能正常生产,而前二种反应器在贫氢条 件下会因积碳和产生高分子蜡,破坏正常生产操作; ⅱ:产品灵活性大。 例如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减少催化剂中K2O含量,可以得到低 沸点烯烃为主要组分的产品,相反降低温度,增加K2O含量又可生 产以蜡为主的产品; ⅲ:反应器温度均匀。 冷却管内外均为液体,传热效果好,反应器温度均匀; ⅳ:反应器结构简单,投资省,热效率高,产品价格低。 ⅴ:浆态床的床层压降比固定床大大降低; ⅵ:可简易地实现催化剂的在线添加和移走;
F-T合成催化剂为多组分体系:100Ni-18ThO2-100硅胶; 100CO-5ThO2-3Mg-200硅胶
a:主金属
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具有加氢作用、使一氧化碳的 碳氧键削弱或解离作用以及叠合作用。
b:催化剂的粒度
c:载体作用
载体不仅起到分散活性组分、提高表面积的作用, 而且可以起到提高选择性的作用。
SASOL-Ⅱ Synthol
甲烷
乙烯 乙烷 产 品 产 率 % 丙烯
5.0
0.2 2.4 2.0
10.1
4.0 6.0 12.0
11.0
7.5 13.0 11.0 37.0 11.0 3.0 0.5 6.0
丙烷
丁烯 丁烷 汽油C5~C12 柴油C13~C18 重油 蜡 非酸性化合物 酸类 C19~C21 C22~C30
c:气流床优点: 催化剂易于更新,产物很轻,生成汽油多。一台Synthol反应器相当于4~5 台Arge反应器。 d:气流床缺点: 操作复杂;从尾气中分离细小的催化剂颗粒比较困难。防止碳化铁颗粒所 引起的磨损要求使用陶瓷衬里来保护反应器壁。 f:流程
新原料气与循环气以1:2.4比例混合,加热到160℃以后进入反 应器的水平进气管,与循环热催化剂混合,进入提升管和反应器内反 应。 为了防止催化剂被蜡粘结在一起,采用较高的温度(320~340℃) 和富氢操作,合成气H2/CO=6,反应压力2.26~2.35MPa。 反应气体先在热油洗涤塔除去重质油和夹带的催化剂,塔顶温度 150℃,使塔顶产物不含重油,塔顶产物进入分离器分出轻油和水,大 部分尾气经循环压缩机返回反应器,余气再送入油吸收塔脱除C3和C4。
③水煤气变换反应: 反应①产物水汽很容易再发生反应:CO+H2O→H2+CO2 — Q
nH2+2nCO → CnH2n+nCO2 + Q
思考:如何得到高的转化率?
④醇类生成反应: 2nH2 + nCO = CnH2n+1OH + (n-1)H2O
(n+1)H2 + (2n-1)CO = CnH2n+1OH + (n-1)CO2 ⑵影响因素 ①原料气体组成 一般H2 + CO 含量高,反应速率大,转化率高。(一般要求 80%~85%)
合成反应
(燃料气)
产品分离
烃(基本化学原料, 乙烯,丙烯,丁烯,液化气) 烃(汽油,正烯烃) 烃(柴油、轻燃料油) 烃(石蜡基重油) 》 烃(固体蜡)
产品精制
水溶性含氧化合物(乙醇、丙酮等)
2.F-T合成的原理
★⑴化学反应
①烷烃生成反应: (2n+1)H2 + nCO → CnH2n+2 + nH2O + Q ① ②烯烃生成反应: 2nH2 + nCO → CnH2n + nH2O+ Q (n+1)H2+2nCO → CnH2n+2+nCO2 + Q
④浆态床反应器 SASOL的三相浆态床反应器(Slurry Phase Reactor): a:特点: 浆态床反应器属于三相流化床。床内液体是高沸点烃类油,催 化剂微粒悬浮其中,合成气以鼓泡形式通过,构成气液固三相流 化床; b:两项专利技术: SASOL浆态床技术的核心和创新是其拥有专利的蜡产物和催化 剂实现分离的工艺;此技术避免了传统反应器中昂贵的停车更换 催化剂步骤。反应器设计简单。 SASOL浆态床技术的另一专利技术是把反应器出口气体中所夹 带的“浆”有效地分离出来。
c:合成蜡与催化剂分离: 内置过滤器: (典型的浆态床反应器为了将合成蜡与催化剂分离,一般内置 2~3层的过滤器,每一层过滤器由若干过滤单元组成,每一组过 滤单元又由3~4根过滤棒组成。正常操作下,合成蜡穿过过滤棒 排出,而催化剂被过滤棒挡住留在反应器内。当过滤棒被细小的 催化剂颗粒堵塞时可以采用反冲洗的方法进行清洗。在正常工况 下一部分过滤单元在排蜡,另一部分在反冲洗,第三部分在备 用。) d:反应热移走: 反应器内设置换热盘管: (另为了将反应热移走,反应器内还设置2~3层的换热盘管,进 入管内的是锅炉给水,通过水的蒸发移走管内的反应热,产生蒸 汽。通过调节汽包的压力来控制反应温度。)
③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简称 为SAS)反应器) 名为SASOL Advanced Synthol(简称为SAS)反 应器。 a: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由以下部 分组成: 气体分布器的容器; 催化剂流化床; 床层内的冷却管; 旋风分离器。 b:固定流化床反应器特点: 操作比较简单。 气体从反应器底部通过 分布器进入并通过流化床。
f:其操作过程如下: 合成气经过气体分配器在反应器截面上均匀分布,在向上流动 穿过由催化剂和合成蜡组成的浆料床层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 FT合成反应。 生成的轻烃、水、CO2和未反应的气体一起由反应器上部的气 相出口排出,生成的蜡经过内置过滤器过滤后排出反应器,当过 滤器发生堵塞导致器内器外压差过大时,启动备用过滤器,对堵 赛的过滤器应切断排蜡阀门,而后打开反冲洗阀门进行发冲洗, 直至压差消失为止。 为了维持反应器内的催化剂活性,反应器还设置了一个新鲜 催化剂/蜡加入口和一个催化剂/蜡排出口。可以根据需要定期定 量将新鲜催化剂加入同时排出旧催化剂。
SASOL-Ⅰ
表 SASOL的FT合产品 分布 甲烷 Arge
5.0
煤气,经净化得H2/CO比 1.7的合成气,新鲜气与循环 气以1:2.3比例混合,混合 气被压缩到2.45MPa后,再被 换热器升温到150~180℃进 反应器进行合成反应。 反应产物先经分离器脱 去石腊烃,经换热器后再脱 去软石蜡,又经冷却器冷却 分离出烃类油,冷却器后的 余气部分循环,其余送油吸 收塔回收C3和C4烃类。 Arge反应器的产物较重, 含腊较多,见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