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c0ddc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c.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2022年版)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
(1)住院医师基本职能:包括临床医疗工作,科技新兴领域探索,社会及行政工作背景及其相关规定;
(2)临床医疗培训: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临床医疗知识、临床技能和工作程序;
(3)医疗卫生法规:学习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卫生技术指导意见及社会及行政相关的工作要求;
(4)医疗风险管理:了解医疗风险管理,学习应对各类医疗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5)预防保健护理:关注临床防护、应急处理等预防保健护理知识;(6)诊断护理:了解和掌握各个诊断科室的护理,学习护理诊断、诊断护理技术;
(7)治疗技术:通过掌握各种治疗技术手段,熟悉临床治疗过程;(8)医疗新技术:了解病理学、影像学等新兴领域,学习最新诊疗技术;
(9)护理咨询与护理规范:学习和掌握护理咨询的正确方式,明确实施的护理规范;
(10)职业生涯规划:探究职业发展路径,学习面向未来学术研究及实践必备的技能。
2、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1)学习成绩要求: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需要达到课程要求,完成练
习与考试等,合格率达到90%以上;
(2)课程完成标准:培训的过程中,住院医师需通过系统实践和学习,形成定期回顾,最终完成课程要求;
(3)知识更新标准:根据临床新发展的需要,定期开展新的培训,保
持住院医师知识的更新;
(4)技能要求:明确需要掌握住院医师在临床医疗护理实践中所需要
的临床护理技能;
(5)效能测评:进行定期测评,考核学员培训成果,以及解决实际工
作问题的能力;
(6)专家考核要求:培训过程中需要专家外部考核,提高学员的实践
能力。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方案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65ea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b5.png)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方案一、考核目的二、考核内容1.中医基础知识: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中医药学基础知识,中医临床常用的方剂、药物知识等。
2.临床辨证能力:考核医生根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辅助检查等信息,进行中医辨证论治的能力。
包括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个方面的辨证能力。
3.中医诊断能力:包括对中医的病名病因辨识、病理机制的理解,能够根据中医的诊断标准进行正确的诊断。
4.中医治疗能力:包括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如针灸、中药等的应用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中医疗法进行科学的治疗。
三、考核流程1.笔试医生需参加一次笔试,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实践能力方面的试题。
试题数量约为100道,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形式。
考试时间约为2小时。
2.病例分析医生需参加一次病例分析考核,审核其辨证论治和诊断能力。
要求考生能准确地根据病人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并给出正确的中医诊断。
3.技能操作医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针灸、中药等技能操作。
针灸考核包括常用的经络穴位定位和针刺技巧,中药操作考核包括中药的煎煮、配伍等操作。
四、考核标准1.笔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2.病例分析成绩占总成绩的30%。
3.技能操作成绩占总成绩的20%。
4.各部分成绩满分为100分,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5.总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为合格。
五、考核结果1.考核合格的医生将获得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
2.考核不合格的医生可以参加下次考核,每人最多可参加3次考核机会。
六、考核改进1.考核内容和形式将根据实际需求不断调整和修改。
2.考核标准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修订。
3.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生,供其参考和改进。
七、总结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方案的试行,有利于评估医生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中医临床服务质量,推动中医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
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可以更好地适应中医临床实践的需求,有效提升医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72388ec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e2.png)
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总那么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和?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管理方法(试行)?的有关规定,为加强和标准住院医师培训工作,制订本标准.一、培训目标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标准地承当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临床医师.主要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职业道德热爱祖国,热爱医学事业,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弘扬人道主义的职业精神,遵守为人民XX效劳的宗旨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效劳理念,遵守医学伦理道德,尊重生命、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二)专业能力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根底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能够了解和运用循证医学的根本方法,具有疾病预防的观念和整体临床思维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和提升的能力.(三)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能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进展有效的信息交流,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善于协调和利用卫生系统的资源,提供合理的XX指导和医疗保健效劳.(四)教学与科研能够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具备根本的临床研究和论文撰写能力,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二、培训内容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以培育岗位胜任能力为核心,依据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内容与标准分专业实施.培训内容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临床实践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等,重点提高临床标准诊疗能力,适当兼顾临床教学和科研素养.(一)专业理论专业理论学习应以临床实际需求为导向,内容主要包括公共理论和临床专业理论.1公共理论包括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相关人文知识等,重点学习相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以及预防医学、社区卫生、循证医学和临床教学、临床科研的有关根底知识.2临床专业理论主要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临床医学根底理论和根本知识,应融会贯穿于临床实践培训的全过程.(二)临床实践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学习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处理方法和临床路径,危重病症的识别与紧急处理技能,根本药物和常用药物的合理使用.到达各专业培训标准细那么的要求.掌握临床通科常用的根本知识和技能,包括临床合理用血原那么、心肺复苏技术、突发性疾病院前急救、姑息医疗、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与正确处理流程.在培训第一年能够到达医师资格考试对临床根本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熟练并标准书写临床病历,在轮转每个必选科室时至少手写完成2份系统病历.三、培训年限与方式(一)培训年限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在校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际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3个月).已具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培训,由培训基地及专业基地依据本培训标准,结合其临床经历和实践能力,确定承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未按照要求完成培训任务或考核不合格者,培训时间可顺延.顺延时间最长为3年.(二)培训方式培训对象在认定的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基地完成培训任务.培训基地负责住院医师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培训,主要采取在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科室轮转的方式进展.公共理论主要采取集中面授、远程教学和有方案的自学等方式进展,可分散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完成.四、其他(一)各专业按照相应专业培训细那么实施.(二)各省(区、市)可根据本地区疾病谱适当调整相关专业培训内容,原那么上不得低于相应专业培训细那么的要求.(三)中医类别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定.麻醉科培训细那么麻醉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临床医学,它与临床各学科关系密切,更是临床各学科特别是外科手术医疗的根底.麻醉学科根据医疗技术特点分为:普通外科麻醉、心胸外科麻醉、神经外科麻醉、小儿麻醉、妇产科麻醉、口腔麻醉、眼耳鼻咽喉科麻醉、骨科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重症监测治疗、疼痛诊疗和体外循环等亚专业.麻醉科住院医师不仅要掌握麻醉科医师必须具备的监测、调控和支持人体根本生命功能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和根本技能,而且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的根本医疗知识.一、培训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培训,能够打下扎实的麻醉科临床工作根底,根本正确地运用常规麻醉方法,掌握麻醉学相关的根本理论、根本知识、根本技能;掌握各科室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的实施和管理及常见麻醉后并发症的处理原那么,能够根本正确和独立地实施ASA分级Ⅰ-Ⅱ级手术病人的临床麻醉;掌握心肺脑复苏术.了解麻醉学国内外理论新进展、前沿监测与治疗技术.培训完毕时,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能力、应急能力和团队精神, 具有独立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的能力.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med126二、培训方法采取在麻醉科各亚专业和非麻醉科室轮转的方式进展.通过管理病人、参加门、急诊工作和各种教学活动,完成规定的病种和根本技能操作数量,学习麻醉科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填写?住院医师标准化培训登记手册?;标准书写病历;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麻醉科临床教学工作,高年资医师指导低年资医师.麻醉科轮转应包括麻醉科所有亚专业的根本训练.非麻醉科室轮转由各基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在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小儿内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等科室中任选2~3个科室,各轮转2~3个月,合计不能少于6个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见表1.轮转时间和顺序由各培训基地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但不能缺项.33个月的根本培训后可以有3个月的机动培训时间,建议安排非临床麻醉的轮转(超声技术、疼痛诊疗、教学、科研等).表1麻醉科住院医师轮转科室及时间安排轮转科室时间(月)非麻醉科室6(普通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胸心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儿科、急诊科、心电图室、影像科,任选2~3个科室)麻醉学亚专业普外科麻醉3骨科麻醉1泌尿外科麻醉1眼科和耳鼻咽喉科麻醉2口腔外科麻醉1神经外科麻醉2胸心血管外科麻醉3妇产科麻醉2小儿外科麻醉3门诊和手术室外麻醉1麻醉恢复室1疼痛治疗(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4重症监护(ICU)3合计36WORD格式WORD格式。
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8833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5.png)
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二、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培训: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辨证论治基础、中医药学基础等方面的知识。
2.临床技能培训:包括中医临床常用疾病的诊疗技巧、中医临床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培训。
3.中医药学知识培训:包括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推拿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4.临床实践培训:通过临床实践活动,加强住院医师的临床操作能力和诊疗能力。
三、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座、授课等形式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
2.临床实习:在指导下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积累临床经验。
3.实践操作:针对临床技能培训,通过模拟患者或实际患者进行操作练习。
4.学术讨论:定期组织学术讨论,促进医学知识的交流和分享。
5.病例讨论:通过病例的讨论和分析,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培训周期及考核1.培训周期: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周期为三年。
2.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技能考核、临床操作考核等方面的考核。
3.考核形式:采用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4.考核标准:参考国家相关法规和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
五、培训资源和师资1.培训资源:包括中医学教材、临床案例库、模拟患者、临床技能实践设备等。
2.培训师资: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中医师担任培训讲师及指导师。
六、培训管理1.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时间。
2.学员管理:建立学员档案,记录学员培训过程和成绩,对学员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3.培训评估: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法。
4.培训反馈:定期收集学员的培训反馈和建议,及时改进培训工作。
通过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推动中医临床工作的规范化和质量提升,满足患者对中医医疗服务的需求。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75b34fc9fd0a79563c1e72e6.png)
附件1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规范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中医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基础环节,其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知识与技术,能独立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诊疗工作的合格中医住院医师,特别是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能够胜任岗位要求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第三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一)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二)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三)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第四条中医药管理部门对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行全行业管理、分级负责,充分发挥中医药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和有关单位的优势和作用。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参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职责负责本地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组织实施和管理监督。
第六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培训标准实施。
第七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分为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主要在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推拿(含中医康复)、中医骨伤、中医五官等学科轮训。
第二阶段根据学员预期从事的专业选择在相应的学科以及相关科室轮训。
培训学科由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统一规定,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增设或调整培训学科,须报请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八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取理论学习、临床轮训和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
学员进入培训基地后,即确定一名中医临床工作8年以上、主治及以上医师作为其跟师学习的指导老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747b31a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28.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院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培训的重要环节,旨在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胜任临床工作。
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训内容。
1. 临床技能培训。
住院医师需要系统学习临床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基本检查、常见病症的诊断和治疗、急救技能等。
培训内容应涵盖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多个临床科室,确保住院医师全面掌握临床技能。
2. 专业知识培训。
住院医师需要系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包括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内容。
培训内容应结合临床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
3. 医患沟通与医疗纠纷处理。
住院医师需要学习医患沟通技巧,了解医患关系的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要求,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
同时,还需要学习医疗纠纷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提高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4. 医学伦理与法律知识。
住院医师需要了解医学伦理与法律知识,包括医疗事故的责任认定、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患者知情同意等内容,确保医疗行为合法合规。
二、培训标准。
1. 培训计划的制定。
医院应根据住院医师的实际情况和培训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方式等,确保培训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 培训指导的落实。
医院应配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业人员,对住院医师进行系统指导和培训,指导内容应贴近临床实际,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
3. 培训效果的评估。
医院应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机制,对住院医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效果的实际达到预期目标。
4. 培训资源的保障。
医院应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临床实习机会、学术交流机会、学习资料等,为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结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住院医师的整体素质和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81c154ff52ea551811a687d5.png)
附件3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试行)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要求,制定本标准。
第一章培训基地总体要求一、培训基地基本条件1。
等级及规模(1)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民族医医院),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放射诊疗许可证》.(2)总床位数≥400张。
(3)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数≥22项.(4)具有同时接纳不少于60人培训(每年不少于20人)的能力。
2. 诊疗疾病范围符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要求,详见第二章培训科室要求。
4.科室设置科室设置满足《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要求: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辅助科室(包括心电图、影像、中药房等).5. 医疗工作量(1)年门诊量≥70万人次。
急诊量≥5万人次。
中医专病门诊≥30个。
(2)床位使用率≥80%。
平均住院日≤21天。
病床周转次数≥17次/年。
6.医疗质量(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2)中医参与治疗率≥90%。
(3)中西医结合治疗率≥70%。
7.师资条件(1)带教医师与学员比例应达到1:2.(2)中医医师占医师的比例≥60%。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药剂人员总数≥60%。
二、培训基地教学条件1.有满足培训要求的教学设备和能容纳60人以上的教室.2。
有培训临床技能的示教室.3。
图书馆藏书的专业种类比较齐全,具有满足培训所需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有互联网等获取专业信息的渠道和设施。
三、培训基地组织管理1.成立中医药毕业后教育领导小组,由院级领导分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2.有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
3。
建立完善的培训基地管理、考试考核等制度。
四、培训基地支撑条件1.能够提供培训基地建设和维护所需的基本经费。
2.能够为学员提供基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实施细则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532c5a2a58da0116c174990.png)
附件2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培训标准。
第一章概述培训目标、原则和对象(一)目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
通过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知识与技术,能独立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的诊疗工作。
(二)原则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遵循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培训应以中医临床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重在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养。
(三)对象本培训标准适用于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学类(不包括民族医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民族医类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由省级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按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执行。
培训方式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训与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训为主。
(一)理论学习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开展理论学习,内容包含中医小讲课、中医临床进展、紧密结合临床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经典医籍,以及开设若干职业道德、医学伦理、法律法规、人际沟通、中医辨证思维以及相应的公共卫生等专题讲座。
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结合必要的集中辅导。
(二)临床轮训1.培训计划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
已具有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相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培训,由培训基地根据临床经历和诊疗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4个月,第二阶段为9个月。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d64fe7e58762caaedc33d42e.png)
XX中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各科室:按照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5号)要求,结合山东省卫计委和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卫中综合发[2015]2号)规定,特制定了《XX中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请各科室结合实际工作认真贯彻执行。
XX中医院XX中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5号)、《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鲁卫科教国合发[2013]6号)等要求,为推动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顺利开展,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坚持以强化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职业素质,加强培训过程管理,规范培训模式,统一培训标准,不断提高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处理本专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工作的合格临床医师。
第三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对象是从事中医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岗位工作的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本细则适用于在本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
第四条本科学历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住院医师培训时间为3年;已取得中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根据是否有临床经历确定培训时间。
硕士培训一般不低于2年,博士培训一般不低于1年。
第二章培训管理和组织领导第五条医院作为山东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只对本单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类住院医师进行规培。
第六条成立XX中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第七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由医务科、科教科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并安排专人负责轮转培训管理工作,实施分级管理。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最终版)docx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指标.(最终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5befa7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e.png)
符合要求,得满分 无管理规定或有截 留,不得分
3。2.4沟通反馈
(10分)
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培训对象的意见建 议
查看原始资料,会议记录, 访谈培训对象
符合要求,得满分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2.5院级督导
(30分)★
建立院级住培督导机制,并认真落实
将科室负责人、教学秘书和带教医师的带教活动 纳入个人绩效考核并与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挂钩
查看文件及相关资料,抽查2〜4名带教医师座谈与访 谈
符合要求,得满分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3。3奖励专项
(30分)★
设置奖励专项,奖励优秀带教医师和优秀培训对 象
查看相关资料,访谈带教 医师、培训对象
3。4招收 工作★
4。2.3临床技能
考核(30分)★
中西医技能操作考核,重点考核技能操作流程与 要点
依据《中医住院医师规范 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中规定的基本技能操作, 随机抽查2年以上培训对 象2名,现场考核技能操 作
按《中医住院医师技 能操作考核评分表》 评分,平均分为最终 得分
4。3中教 医师能力 评价(100分)
2.3培训对 象补助
(60分)★
2。3。1社会招 收对象补助(30分)★
社会招收对象生活补助标准与培训基地同等条 件住院医师工资水平相同
查看上年度待遇发放流水 单,抽查3〜5名培训对象收 入情况,召开座谈会
符合要求,得满分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无社会培训对象者不 扣分
二、保障 措施
(150
分)
2.3。2委派对象 补助(30分)★
★
4.1。1轮转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f71bb8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a.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一、培训目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住院医师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并能承担起一定的科研和教学任务。
培养住院医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素养,能够与患者和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二、培训内容1.基础知识培训: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临床科目的学习。
2.临床技能培训:包括临床诊断技巧、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见检查和操作技能等的学习和训练。
3.临床实践培训:通过参与临床轮转和实习,对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治流程和规范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4.科研和学术培训:包括医学文献查阅、科研设计、数据分析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培养。
5.专业素养培养:包括医疗伦理、职业道德、患者安全、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培养,以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
三、培训要求1.参与临床轮转和科室实习,完成临床工作任务,累积临床经验。
2.参与科研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完成一定的科研成果。
3.撰写病历、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等,提高医学写作水平。
4.参加教学活动,包括对实习生和医学生的指导和教学工作。
5.参加规范化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和临床技能考评等,确保培训质量。
四、培训管理1.指导教师的评选和培养,确保住院医师具备专业指导和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
2.规范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培训进程的管理,确保住院医师各项任务的完成。
3.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和学术讲座,提高住院医师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4.建立培训档案和绩效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估和记录。
总结起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旨在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内容和要求,提高住院医师的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并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科学管理和评估体系,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和记录,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指导。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dcb271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f.png)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一、培训目的和任务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住院(全科)医师的综合素质和临床能力,促进中医住院(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落实,制定以下培训方案。
任务:通过系统培训、临床实践、交流研讨等方式,使中医住院(全科)医师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使其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二、培训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系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包括《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深入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
2.中医诊断方法:学习中医四诊合参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掌握中医诊断的技巧。
3.中医病证辨析:学习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常见疾病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4.中医临床技术:学习中医诊疗常用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治疗等,加强实践操作技能。
5.中西医结合:学习西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术,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辩证论治,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
三、培训方法和时间安排1.理论培训:由资深中医专家授课,采取面对面授课的形式,定期组织理论培训班。
培训时间为每周一天,共计20天。
2.临床实践:安排中医住院(全科)医师到中医临床科室进行临床实践,由执业医生进行指导。
实践时间为每周两天,共计40天。
3.研讨交流:定期组织中医住院(全科)医师参加相关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知识水平和临床经验。
4.自主学习:鼓励中医住院(全科)医师独立学习中医相关知识,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论文和参加在线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
四、培训评估和考核1.培训过程中,定期进行知识测试和技能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2.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操作技能考核和案例分析等。
考核结果将作为评定中医住院(全科)医师综合能力的重要依据。
五、培训保障措施1.组织专业培训师资:邀请资深中医专家和执业医生作为培训讲师和指导教师,保证培训质量。
2.提供学习资源:为中医住院(全科)医师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和在线学习平台,满足其学习需求。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2023版)
![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33f695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e.png)
3. 培训考核
考核内容
• 日常考核
• 主要考核日常培训情况,包括出勤情况、医德医风、工作数量与质量、完成病证病种数、医疗文书书写、培训及学习态度等内容。应在出科考核前完成。
• 出科考核
• 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考核以各专业培训标准为依据,主要考核中医思维与临床诊疗能力,中医内容比例不得低于70%;技能考核以本专业常见操作技 能为重点。应在出科前3天内完成。
根据其临床经历和诊疗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最低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个月,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最低培训时间 不得少于12个月;学术学位研究生参加中医规培者,培训年限不减免。对一 些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的经典桥梁学科如伤寒、金匮、温病、中医诊断、方剂 学等,培养目标为临床专业学位型者,可参照中医专硕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 。
• 模块考核
• 包括中医经典理论、中药方剂知识、接诊能力、中医特色技能、西医基本技能(含急救)等模块。中医经典理论模块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考核,其他模块由培训基地组织 实施。应在第二阶段培训前完成。
• 师承考核
• 包括跟师考勤情况和跟师笔记、典型医案总结、师承带教老师临床经验总结完成情况。应在结业考核前完成。
• 结业考核
• 过程考核、师承考核合格并获得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后可参加结业考核。结业考核合格标准为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均合格。
• 门诊培训
• 依据培训计划在临床科室门诊参加培训,重点提升培训对象中医思维、门诊接诊和临证能力。
培训方式
• 未能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培训对象,应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加门诊活动。 • 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培训对象,经培训基地认证合格后,可独立接诊患者。 • 培训基地应按照每50名培训对象设置1间教学门诊的标准,开设一定数量的教学门诊,规范组织培训。未取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培训对象参加教学门诊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3dd0d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51.png)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中医住院医师是中医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承担着诊断、治疗和护理病人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中医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规范其培训标准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探讨。
首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应明确培训内容和要求。
培训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中医治疗、中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求培训学员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具备独立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的能力。
其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应明确培训方法和手段。
培训方法可以采用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技能操作、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学员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培训手段可以利用模拟病例、临床实习、师徒传授等方式,加强对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
再次,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应明确培训评估和考核机制。
培训评估可以采用定期考试、实习考核、临床技能考核等方式,全面评价学员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考核机制应该科学合理,既能激励学员努力学习,又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员的学习成果。
最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应明确培训质量监控和保障措施。
培训质量监控可以通过定期抽查、考核成绩分析、学员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培训保障措施包括师资力量保障、教学设施保障、教学资源保障等,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完成。
总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的制定对提高中医住院医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规范化培训,才能培养出更多高水平的中医住院医师,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中医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加强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中医医院的发展和进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58fa505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2a.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一、培训目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为了提高住院医师的临床水平和能力,使其能够胜任临床工作。
培训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充分了解病程及相关疾病的诊疗规范;2.熟悉各类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保养;3.熟练掌握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技术;4.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5.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能够在医疗团队中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培训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的知识,以及内科专业对应的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2.医疗卫生管理:包括医院管理制度、患者管理、卫生消毒、医疗质量管理等知识。
3.临床技能:包括常见手术、常见疾病的诊治、急救处理、常见实验室检查等技能。
4.沟通协调:包括各种类型患者和家属的沟通技巧,如情绪控制、信息传递和解释、治疗方案的说明和建议等。
5.团队合作:包括在医疗工作中的领导能力、团队精神、人际交往和冲突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三、培训标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符合以下标准:1.培训课程设置应包括医学基础知识、医疗卫生管理、临床技能、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2.培训课程时长应不少于3年,每年至少800小时,其中临床实习时间不少于1年。
3.培训应由专业人员组织和实施,包括医师、护士、教育工作者等。
4.培训内容应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注重培养住院医师的实际能力。
5.培训期间应进行中期、末期考核,并按照标准评估住院医师的培训成果。
四、总结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提高住院医师临床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应坚持内容详尽、标准严格的原则,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
2024年河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2024年河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452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4.png)
2024年河北省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对象本方案适用于河北省内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包括中医专业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
二、培训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
2.中医临床技能:包括中医四诊、辨证施治、方剂应用等。
3.中医经典著作:研究《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
4.现代医学知识:了解现代医学的基本理论、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
5.科研能力:培养住院医师的科研意识,提升科研素养。
6.职业素养:强化职业道德,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谈谈培训方式。
1.理论教学: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授课。
2.临床实践:安排住院医师在各级中医医院进行轮转,接触不同病例,提高临床技能。
3.学术交流: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促进住院医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科研训练:鼓励住院医师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思维。
5.考核评价: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对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下面,我们来说说培训周期。
本方案规定,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周期为3年。
其中,第一年为基础培训,主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技能;第二年进行专业培训,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现代医学知识;第三年进行综合培训,强化科研能力、职业素养。
1.政策支持:加强与省卫生健康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的沟通,争取政策支持。
2.经费保障:确保培训经费充足,用于聘请专家、组织学术活动等。
3.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4.培训基地:优化培训基地,提升培训环境。
5.激励机制:设立优秀住院医师奖学金,激发住院医师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来看看培训效果评估。
1.理论知识:通过定期考试,评估住院医师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2.临床技能:通过临床实践,评估住院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
3.科研能力:通过科研项目,评估住院医师的科研素养。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2023040812023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20230408120237](https://img.taocdn.com/s3/m/7fc363b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6.png)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20230408120237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是中国卫生部卫生人事局发布的针对住院医
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性文件,旨在统一住院医师培训的内容和标准,提高医师的专业
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
该文件规定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基本要求和培训内容,包括:
1. 培训考核:住院医师需通过规定的考核评价,评估其在个人素质、专业知识和临床
技能等方面的水平,并进行绩效评价。
2. 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等
方面的培训,以及诊断、治疗和手术等临床技能的培训。
3. 临床实践培训:住院医师需通过参与临床工作和病例讨论、病例报告等方式,提高
临床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
4. 学科领域培训:对于不同专科的住院医师,应根据其专业需求进行相应的学科培训,以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5. 培训教育管理:规定了住院医师培训的教育管理要求,包括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
资源的配置、培训机构的管理等。
该文件还明确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施主体和监督责任,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医
疗机构、培训机构等相关部门和单位。
该文件自发布之日起开始试行,并在试行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
该文件的实施对于
提高住院医师的培训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试行)根据《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制定本培训标准。
第一章概述培训目标、原则和对象(一)目标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培养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
通过培训,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临床技能和必要的西医知识与技术,能独立承担常见病、多发病及某些疑难危重病证的诊疗工作。
(二)原则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遵循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体现整体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培训应以中医临床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重在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培养。
(三)对象本培训标准适用于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中医学类(不包括民族医类)、中西医结合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并获得执业医师资格,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以及其他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民族医类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由省级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按照《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执行。
培训方式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训与跟师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训为主。
(一)理论学习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开展理论学习,内容包含中医小讲课、中医临床进展、紧密结合临床的中医药基础理论、经典医籍,以及开设若干职业道德、医学伦理、法律法规、人际沟通、中医辨证思维以及相应的公共卫生等专题讲座。
理论学习以自学为主,结合必要的集中辅导。
(二)临床轮训1.培训计划培训年限一般为3年。
已具有中医学类、中西医结合类相应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和已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师参加培训,由培训基地根据临床经历和诊疗能力确定接受培训的具体时间和内容。
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4个月,第二阶段为9个月。
第一阶段在中医各专科轮转培训,培养中医临床工作能力,掌握相关的西医基本技能。
第二阶段通过以轮转为主的强化培训,进一步提高中医专科疾病的诊疗能力,掌握相关学科西医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辅助科室的检查检验内容和诊断方法。
2.培训学科(1)学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推拿(含中医康复)、中医骨伤科、中医五官科。
(2)学科培训:①第一阶段:主要轮训科室为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
辅助科室主要以诊断方法训练为主,中药房以辨识各类中药饮片及了解品种调剂为主。
②第二阶段:各专科及密切相关科室的轮训。
3.轮转安排(1)第一阶段:中医内科:培训时间为12个月。
学员主要在呼吸(肺病)、心血管、消化(脾胃病)、急诊、内分泌、肿瘤、血液、肾病、神经(脑病)、风湿等专科的门诊和病房及辅助科室轮转学习。
其中内科急诊为必须轮转的科室,其余科室至少选择3个科室轮转。
中医外科:培训时间为2个月。
学员主要在门诊、病房轮转学习。
可以在中医外科(疮疡、乳腺或其他专病专科)、中医肛肠科、中医皮肤科中选择科室轮转。
中医妇科:培训时间为2个月。
学员主要在门诊、病房轮转学习。
中医儿科:培训时间为1个月,学员主要在儿科门诊和病房轮转学习。
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培训时间为3月,学员主要在针灸科、推拿科、中医康复科门诊选择轮转学习。
中医骨伤科:培训时间为2个月。
学员主要在急诊、门诊、病房轮转学习。
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培训时间为1个月,学员主要在中医耳鼻喉科、中医眼科门诊、检查室、治疗室选择轮转学习。
辅助科室:培训时间为1个月,学员主要在心电图、放射科、中药房轮转学习。
(2)第二阶段:培训时间为9个月。
学员根据预期从事的专业选择在相应的二级学科病房、门诊以(三)跟师学习根据中医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特点,各培训基地均应将师承培养方式融入到培训之中,由学员选择相关学科指导老师,在三年培训期间跟随指导老师临诊学习。
每周半天。
(四)其他1.教学、科研要求各培训学科,结合本学科特点对学员提出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阅读本专业相关书籍,结合本专科临床工作实践,三年内撰写与临床相关的论文(临床总结、文献综述、临床研究等)。
(2)参加医学生的见习、实习等教学工作,包括参与临床带教、教学查房和小讲课等。
(3)参加院内专题讲座及病例讨论会。
2.公共科目按照医疗机构以及临床医生执业的有关要求,学员均应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的学习,并结合中医住院医师特点适当增加必要的课程。
公共科目:医学伦理、卫生法规、循证医学、传染病防治、流行病学、精神卫生、职业病防治、食源性疾病防治、临床思维与沟通技巧、传统文化与中医经典导读。
第二章第一阶段培训一、中医内科中医内科临床常见病证包括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等相关疾病,以及疑难危重病证等。
学员需熟悉和掌握常见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疑难危重病证的处理原则和抢救方法,临床辅助检查方法。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系统掌握中医内科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在临床实践中训练辨证思维分析能力,熟悉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随访工作,对少见或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诊和危急重症的急救与抢救具备初步的认识,了解临床辅助检查方法,打好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基础。
(二)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为12个月。
学员主要在呼吸(肺病)、心血管、消化(脾胃病)、急诊、内分泌、肿瘤、血液、肾病、神经(脑病)、风湿病等专科的门诊、病房轮转学习。
至少选择4个科室轮转学习,其中急诊(或ICU)为必须轮转的科室。
(三)培训内容和要求1.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掌握规范的体格检查和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能准确发现阳性体征。
熟练掌握中医内科常规医疗工作中病历、医嘱、处方等医疗文件的书写。
2.中医内科常用方剂、中成药和医院制剂(1)常用方剂一贯煎、二陈汤、二仙汤、二至丸、十全大补汤、十灰散、八珍汤、八正散、人参败毒散、三拗汤、三仁汤、大承气汤、大补阴丸、小柴胡汤、小建中汤、小蓟饮子、天王补心丹、天麻钩藤饮、止嗽散、五苓散、五皮饮、五磨饮子、五子衍宗丸、香砂六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化肝煎、丹参饮、乌头汤、乌梅丸、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玉女煎、玉屏风散、龙胆泻肝汤、左归丸、右归丸、平胃散、甘露消毒丹、四逆散、四君子汤、四物汤、四妙丸、补中益气汤、补阳还五汤、玉屏风颗粒、桃红四物汤、增液汤、独活寄生汤、真武汤、黄连温胆汤、旋覆代赭汤、羌活胜湿汤、茵陈蒿汤、麻黄汤、桂枝汤、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射干麻黄汤、定喘汤、三子养亲汤、葶苈大枣泻肺汤、苏子降气汤、麻杏石甘汤、泻白散、桑杏汤、清燥救肺汤、百合固金汤、半夏厚朴汤、沙参麦冬汤、炙甘草汤、归脾汤、参苓白术散、逍遥散、凉膈散、清暑益气汤、白虎汤、犀角地黄汤、葛根汤、导赤散、生脉散、程氏萆薢分清饮、芍药甘草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白头翁汤、芍药散、川芎茶调散、牵正散。
(2)中成药(参考目录,下同)九味羌活丸(颗粒)、感冒清热颗粒、柴胡注射液、银翘解毒丸(颗粒、片)、防风通圣丸(颗粒)、玉屏风颗粒、保济丸、藿香正气水、十滴水、麻仁润肠丸(软胶囊)、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牛黄解毒丸(胶囊、软胶囊、片)、牛黄上清丸(胶囊、片)、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银黄颗粒(片)、板蓝根颗粒、护肝片(胶囊、颗粒)、茵栀黄颗粒(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附子理中丸(片)、香砂养胃丸(颗粒、片)、通宣理肺丸(颗粒、胶囊、片)、蛇胆川贝液、橘红丸(颗粒、胶囊、片)、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养阴清肺丸、蛤蚧定喘丸、清开灵颗粒(胶囊、片、注射液)、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缩泉丸(胶囊)、补中益气丸(颗粒)、参苓白术散(丸、颗粒)、香砂六君丸、归脾丸(合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胶囊、片)、金匮肾气丸(片)、四神丸(片)、消渴丸、参麦注射液、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天王补心丸(片)、槐角丸、三七胶囊(片)、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丹参注射液、麝香保心丸、复方丹参片(胶囊、颗粒、滴丸)、血府逐瘀丸(胶囊)、脉络宁注射液、冠心苏合丸(胶囊、软胶囊)、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丹栀逍遥丸、逍遥丸(颗粒)、气滞胃痛颗粒(片)、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胶囊、颗粒、滴丸)、三九胃泰颗粒、保和丸(颗粒、片)、川芎茶调丸(散、颗粒、片)、正天丸(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华佗再造丸、五苓散(胶囊、片)、普乐安胶囊(片)、癃闭舒胶囊、尪痹颗粒(片)、血脂康胶囊。
(3)医院制剂(含经验方、协定处方)根据各培训医院学科特点,熟悉、了解本单位、本学科常用医院制剂、协定处方、名老中医验方。
(四)中医内科各专科培训内容和要求呼吸科(肺病科)1.培训目标通过呼吸科(肺病科)培训,学员能够系统地掌握呼吸科(肺病科)常见疾病及部分疑难疾病相关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科技能,达到独立从事诊治呼吸内科(肺病科)常见疾病临床医疗服务的能力。
2.培训方法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
学员主要在门诊、病房、肺功能室轮转学习。
3.培训内容和要求(1)培训内容掌握:中医肺系病证相关理论;呼吸系统相关基础知识;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呼吸内科(肺病科)检体技能)、呼吸科(肺病科)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及常用的操作方法;胸部X线读片。
熟悉:常见肺系病证(感冒、咳嗽、肺热病、哮病、喘证、肺胀、咯血)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呼吸内科(肺病科)常见病、多发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结核、间质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源性心脏病及呼吸衰竭等)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胸腔穿刺术、机械通气等相关临床基本操作;常见呼吸危急重症(大咯血、自发性气胸、窒息、哮喘持续状态、急性呼吸衰竭等)的处理;呼吸科(肺病科)常用药物的应用原则;呼吸科(肺病科)“冬病夏治”特色诊疗技术的操作;胸部CT的影像学表现及支气管镜等技术。
了解:中医肺系病发展中的主要学术流派及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肺结节病、肺部真菌病、肺栓塞等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胸部CT 读片及支气管镜等技术,机械通气的方法;本专业的国内外新进展。
书写:门诊病案20份,住院志10份,大病历10份。
(2)培训要求①学习病种要求②临床操作技术要求③基础理论要求●常用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定喘汤、三子养亲汤、二陈汤、九味羌活汤、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败毒散、半夏厚朴汤、苏子降气汤、真武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温胆汤、百合固金汤、桑杏汤、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养阴清肺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