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

合集下载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中的“羲和”指的是:A、太阳神B、月亮神C、风神D、雨神答案:A解析:《离骚》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创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

诗中的“羲和”是指太阳神,这里用来形容屈原希望时间能够放慢脚步,以便他能更好地思考人生哲理。

因此,正确答案为A。

2、以下哪位古代作家被誉为“诗仙”?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之涣答案:B解析: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豪放、奔放,充满想象力,被誉为“诗仙”。

杜甫被誉为“诗圣”,白居易被誉为“诗魔”,王之涣则以《登鹳雀楼》等诗作闻名。

因此,正确答案为B。

3、下列关于《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表述,错误的是:A、林黛玉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才华横溢,性情真率B、薛宝钗是金陵十二钗中唯一与贾宝玉成婚的女子,端庄贤淑C、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人物,精明强干,心狠手辣D、贾元春是金陵十二钗正册之一,身份尊贵,因贤孝才德被选入宫中答案:C解析:《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书中最重要的女性角色集合,分为正册、副册、又副册。

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等人均位列正册,而王熙凤实际上并非副册中的人物,而是正册中的第九位,以她的精明强干、心狠手辣而著称。

因此,选项C中的“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副册中的人物”表述错误。

4、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A、重视道德教育B、提倡独立思考C、强调实践应用D、追求知识广博答案:C解析:孔子在《论语》中的这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这里的“习”字,不仅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还包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即强调知识的实践应用。

因此,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强调实践应用,选项C正确。

选项A“重视道德教育”虽然也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但与此句话无直接关联;选项B“提倡独立思考”在《论语》中也有所体现,但并非此句话的重点;选项D“追求知识广博”则与这句话无关。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教师为了让学生了解鲁迅作品语言的特点,推荐阅读其他杂文,下列适合的是()。

A、《华盖集》《坟》《而已集》《彷徨》B、《华盖集》《坟》《而已集》《野草》C、《呐喊》《二心集》《三闲集》《而已集》D、《华盖集》《坟》《而已集》《华盖集续编》2某教材设置有“感受儒家文化”的学习专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初步了解儒家思想。

下列文献,不适合的是()。

A、《齐桓晋文之事》B、《劝学》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谏逐客书》3某教材必修(5)第一单元的选文有《雨巷》《荷塘月色》和《荷花淀》。

下列单元主要教学目标的设计,合适的是()。

A、借助细腻的环境描写,把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B、置身特定的情境中,感受文本所营造的独特意境C、联系作品描写的时代,了解文本反映的社会矛盾D、分析丰富的修辞方法,掌握几种修辞方法的特点4教师开设了“中华楹联赏析”的课程,该课程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选修课程系列中,所属的系列是()。

A、诗歌与散文B、小说与戏剧C、文化论著研读D、语言文字应用5教学《鸿门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文体专题阅读。

下列作品,适合的是()。

A、《苏武传》B、《谏太宗十思疏》C、《与妻书》D、《陈情表》6教学《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师补充了“左联五烈士”的作品及相关评论文章。

对教师做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拓展的材料多元丰富,可考虑不同文本类型或多位作者B、通过多篇文本的专题阅读,学生获得了多重的情感体验C、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要考虑课内外、单篇多篇的结合D、由文本世界延伸到当下社会生活,建构文本的现实意义7某练习册选择了一篇介绍我国某著名生态学家的传记,并设计了4道阅读思考题。

其中,能够训练学生推断能力的思考题,合适的是()。

A、这位科学家在环境研究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哪些?B、这位科学家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原因是什么?C、这位科学家的生态理论对当前的环境治理有什么价值?D、这位科学家的品格和治学精神有哪些值得青少年学习?8某教师为了让学生把握《想北平》的情感基调,师生一起查阅资料,梳理“故乡”的含义、类型、价值等。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与鉴赏”领域的目标要求,说法错误的是()A. 学生能通过阅读和鉴赏,掌握中外优秀作品的基本内容、主题、艺术特色B. 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意义,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C. 学生能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作品中的人性、人情、人格D. 学生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方案答案:D解析: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生在“阅读与鉴赏”领域应能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但并不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阅读方案。

此题考查对课程标准的理解。

2、下列关于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现代文阅读教学应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阅读为辅B. 现代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C. 现代文阅读教学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D. 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完全摒弃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答案:B解析:现代文阅读教学应重视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选项A错误,因为现代文阅读教学应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选项C错误,因为现代文阅读教学侧重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非语感和写作能力;选项D错误,因为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

3、《红楼梦》中,被誉为“才情卓绝”的女子是谁?A. 林黛玉B. 薛宝钗C. 王熙凤D. 贾元春答案:A解析:林黛玉是《红楼梦》中一个极具才情的女子,她的诗才、机智和深情广受读者赞誉。

她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才华,在小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4、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家》答案:D解析:《家》是巴金的作品,而不是鲁迅的。

其他选项都是鲁迅的著名文学作品。

《呐喊》、《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预测试卷三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预测试卷三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预测试卷三[单选题]1.语文教学课堂有了(江南博哥)多媒体的辅助会增加课容量,提升教学效率。

下列多媒体使用不恰当的是()。

A.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以用课件的形式出示重点字词的词义、用法及特殊句式,使知识点被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大屏幕上,以便学生抓住重点B.教学《雷雨》,可以通过链接一些经典剧目的影视剧,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从人物的语言、语气、神情、肖像等来理解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爱憎等情感的体验C.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可以适当地给学生链接一些名家名讲,比如《百家讲坛》D.教学《琵琶行》,可以通过下载一些名家朗诵,使学生能充分地通过形象的语言进入诗歌的意境;还可以通过寻找一些比较匹配的音乐,供学生配乐朗诵用,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C项,《百家讲坛》多以讲座形式讲述文史,与《我有一个梦想》关联不大。

[单选题]2.学生自主研读外国文学作品《老人与海》时,对其中“硬汉”桑地亚哥与自然进行抗争的情节记忆深刻,希望教师能为其推荐其他以“人与自然不懈斗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下列作品不适合教师推荐的是()。

A.《热爱生命》B.《奥德修纪》C.《百年孤独》D.《巴黎圣母院》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A项,《热爱生命》讲述了美国西部的一位淘金者在返回途中由于受伤被伙伴抛弃后,独自在荒原中寻找出路并最终获救的故事。

B项,《奥德修纪》讲述了主人公奥德修斯在与惊涛骇浪和妖魔鬼怪的搏斗中,巧用智谋,数次勇敢地战胜了种种艰险的故事,其基本主题是歌颂古代英雄与大自然搏斗的智慧与力量。

C项,《百年孤独》讲述了诞生于丛林的马孔多小镇上的布恩迪亚家族,虽然经过多代与自然力量的抗争,最终还是在第六代时再度被丛林淹没,直到第七代被蚂蚁吃掉,整个马孔多小镇被飓风卷走,百年家族就此消失的故事,体现了该家族与自然抗衡并努力生存的百年历史。

D项,《巴黎圣母院》描写了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的爱情和不幸命运,反映了作者对封建专制制度、中世纪邪恶宗教势力及封建贵族的批判与憎恨。

(高级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第一章教学设计概述第一节教学设计内涵与指导思想一、教学设计的内涵现代教学设计来源于20世纪上半叶的北美和欧洲等地。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教学设计理论并加以研究。

现代教学设计,也称系统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正的过程。

它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为理论基础。

语文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原理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是指语文教师运用系统方法,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针对具体教学对象,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及其具体环节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策划。

其目的是优化语文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语文教学设想。

二、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设计以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应用系统的观点和分析方法,分析语文教学的问题和需要,制订语文教学的规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集中体现了当代哲学、教育学的基本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演绎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师生交往的互动性和互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沟通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努力改进课程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综合。

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以下教学活动中,不属于“引导发现法”的是:A.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修辞手法B.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主题的思考C. 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总结出中心思想D.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让学生按照字义推断词义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情景教学”,其目的是:A. 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B.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C. 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D. 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3、在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悲壮(bēi zhuàng)、振兴(zhēng xīng)、琢磨(zhuó mó)B. 稳健(wěn jiàn)、纷扰(fēn rǎo)、翱翔(áo xiáng)C. 贞观(zhēn guān)、绮丽(qǐ lì)、翱翔(áo xiáng)D. 坚韧(jiān rèn)、琢磨(zhuó mó)、颤栗(zhàn lì)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提供了有力支持。

B.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C.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等。

D.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5、题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对于文言文中的实词理解存在困难,教师应该采取以下哪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A. 直接讲解,详细解释每个实词的含义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实词在文中的含义C. 让学生自主查阅字典,查找实词的释义D. 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实词的用法和语境6、题干:在组织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时,教师要求学生关注诗歌的哪些方面?A. 诗歌的韵律和节奏B. 诗歌的意象和意境C.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D. 以上都是7、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是《红楼梦》中的人物?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汉高祖刘邦8、在古汉语中,“之”字最常见的用法是?A. 表示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她”、“它”B. 表示动词后接宾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C.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上述所有选项9、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练习法 10、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以下哪种阅读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A. 预测策略B. 理解策略C. 推理策略D. 筛选策略11、在《红楼梦》中,“冷月葬花魂”这一诗句暗示了哪位人物的命运?A. 林黛玉B. 薛宝钗C. 史湘云D. 妙玉12、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先生所著?A. 《呐喊》B. 《狂人日记》C. 《茶馆》D. 《阿Q正传》13、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

2024教资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

2024教资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

选择题在高级中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儒林外史》(正确答案)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的“诗圣”?A. 李白B. 杜甫(正确答案)C. 王维D. 白居易高级中学语文课程中,关于文言文教学,以下哪种方法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A. 强调字词句的机械记忆B. 注重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培养C. 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文化内涵D. 鼓励学生将文言文与现代生活相联系(正确答案)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散文集?A. 《呐喊》B. 《朝花夕拾》(正确答案)C. 《野草》D. 《故事新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文学鉴赏的教学目标,以下哪一项不是重点?A.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B. 提高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C. 强调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单一解读(正确答案)D. 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多元意义下列哪位作家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巴金B. 鲁迅C. 张爱玲D. 卡夫卡(正确答案)在高级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写作教学的目标,以下哪一项描述不准确?A.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B. 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C. 强调写作格式的刻板遵循(正确答案)D.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下列哪部作品是曹雪芹的著作?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红楼梦》(正确答案)D. 《西游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关于古诗词的教学,以下哪种做法不符合新课程标准?A. 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意境和情感B. 强调诗词的背诵和默写C. 忽视诗词创作背景的介绍(正确答案)D. 鼓励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尝试。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A. 江畔何人初见月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大古典小说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聊斋志异》3、题干: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A.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B.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C. 强化学生的语法知识D.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4、题干: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体现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放风格?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杜甫5、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A. 贾元春B. 林黛玉C. 薛宝钗D. 妙玉E. 史湘云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方法被称为: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提问启发式教学D. 案例分析法E. 角色扮演法7、在下列教学案例中,教师最有可能运用的是哪一种教学方法?A. 教师讲解,学生听课B.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C.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D. 教师示范,学生模仿8、下列关于语文教学目标制定的说法,正确的是?A. 教学目标应该只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B. 教学目标应该只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C. 教学目标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D. 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9、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红楼梦》的说法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

•B、《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C、《红楼梦》主要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

•D、《红楼梦》的后四十回是由高鹗续写完成,这部分与前八十回风格完全一致。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四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四

教师资格证《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题库)模拟试卷四[单选题]1.某版高中必修教材(江南博哥)“名著导读”共选10部中外名著,每册安排2部。

导读内容包括“背景介绍”“作品导读”和“思考与探究”三个部分。

其所推荐名著涉及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包括小说、戏剧、语录体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旨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以及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

对该“名著导读”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A.名著学习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应规定学生课内外均要大量反复阅读B.以“名著导读”部分所推荐的作品为重点,依据学情适当增补推荐作品C.利用两周时间集中完成名著导读部分的学习。

以迅速取得此专题的教学成果D.课内学习计划的文章足以丰富学生阅读,能提升学生阅读鉴赏的能力。

名著导读可忽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应该得到培养,但不可过分增加学生课业负担,排除A;教师对学生的精心引导关系到学生对名著阅读部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应注重教学质量,不能以速度取胜,排除C;“名著导读”教学不一定花大量课时,可在课外自主安排,但不可全盘忽略,排除D。

因此选择B项。

[单选题]2.阅读《雨巷》的阅读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A]师:首先,我想邀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朗读《雨巷》。

(一女生上台和老师合作朗读,老师诵一、三、五节和第七节前三句,女生诵二、四、六节和第七节后三句,[B]背景音乐是张维良的箫曲《听雨》,大屏幕上同时播放与诗意契合的FLASH 动画)[C]师:请同学们自己把诗朗读一遍,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再告诉我们一点朗读技巧。

生:“丁香一样的颜色”是说姑娘很美,要读出喜欢、欣赏的感觉,可以读轻快一点。

“丁香一样的芬芳”是写香味,要读出心驰神往的感觉,“丁香”两个字要拖长一点,读的时候面部表情应该是陶醉状,好像嗅到了花香一样,再配一个伸出右手向外拉开的动作。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1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题,共45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1、教学“跨文化专题研讨”,教师围绕“英雄悲剧”主题向学生推荐中外戏剧,下列作品均适合的是()。

A 、《美狄亚》与《雷雨》B 、《瓦尔登湖》与《西厢记》C 、《俄狄浦斯王》与《红楼梦》D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与《赵氏孤儿》2、教研组围绕“青春的价值”这一主题,为学生推荐阅读学习材料,下列作品不适合选用的是()。

A 、徐志摩《再别康桥》B 、巴金《小狗包弟》C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D 、铁凝《哦,香雪》3、实施《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教学,教师建立专题网站,网站内容包括作品原文、背景资料、视频音频、交流论坛等资源,下列对该教师做法的分析,恰当的是()A 、加重学生负担,削弱学生整本书阅读兴趣B 、学习资源散乱,不利于学生掌握阅读方法C 、开放式学习便于交流分享,有助于拓展阅读视野D 、利用网络平台阅读小说,可替代教师的课堂讲授4、教学古诗词复习课,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以“竹”为意象的诗词,下列不适合的是()A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B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C 、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D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5、班级开展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活动,教师要求学生为学校新建的凉亭推荐楹联,以鼓励刻苦学习、志存高远,下列适合的是()。

A 、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B 、无事且从闲处乐,有书时向静中观C 、事到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D 、读书作文,我用我法;莳花种竹,吾爱吾庐6、教学文言文复习课,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包含“词类活用”的语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A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烛之武退秦师》B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C 、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毛遂自荐》)D 、谓公治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论语·公冶长》)7、教研组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研讨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共性特点,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翱翔(áo xiáng)崇尚(chóng shàng)恣意(zì yì)B. 妩媚(wǔ mèi)洒脱(sǎ tuō)炽热(chì rè)C. 沉默(chén mò)拘泥(jū nì)拙劣(zhuō liè)D. 憔悴(qiáo cuì)洒脱(sǎ tuó)炽热(chì rè)2、在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最恰当的一句是:A. 他的演讲激情澎湃,让观众如痴如醉,赢得了阵阵掌声。

B.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他们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C. 这个方案经过多次讨论,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可以说是一致通过。

D. 老师在课堂上用生动的例子解释了这个复杂的概念,使得我们恍然大悟。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A. 问答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案例分析法4、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应该采取以下哪种策A. 让学生自主阅读,不做任何讲解B. 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文C. 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回答来理解课文D. 仅提供课文内容,不进行任何解释和讨论5、题干:在文学创作中,以下哪一项不是表现手法?A. 比喻B. 排比C. 意象D. 象征6、题干: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阅读与鉴赏”目标?A. 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B. 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C.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D. 强调背诵和记忆7、在《赤壁赋》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句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忧国忧民B. 对英雄人物的怀念C. 对自身命运的感慨D. 对战争结局的无奈8、在《背影》一文中,作者朱自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他对父亲怎样的A. 感激B. 赞美C. 怀念D. 谴责9、以下哪一项不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的原则?A、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B、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C、强调学生的记忆能力,忽视学生的思考能力D、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10、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目的是什么?A、增加课堂趣味性B、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C、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D、提高课堂教学效率11、在以下哪个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比手法,将农村与城市生活进行了鲜明的对照?A.《骆驼祥子》B.《围城》C.《家》D.《平凡的世界》12、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A.鲁迅B.茅盾C.巴金D.沈从文1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A. 朗读能力B. 写作能力C. 阅读理解能力D. 思维能力14、在组织《红楼梦》的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A. 直接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B. 鼓励学生背诵主要人物对话C. 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人物性格D.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红楼梦》续集1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A. 语文知识B. 语文技能C. 语文素养D. 语文兴趣16、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最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A. 精讲多练B. 课堂提问C. 小组合作学习D. 多媒体教学17、【题目】在下列句子中,不属于修辞手法的是:A. 长河落日圆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D.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18、【题目】下列关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 《楚辞》以抒情为主,代表诗人有屈原、宋玉等C.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一部纪传体通史D. 《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19、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下列哪位诗人被称为“诗仙”?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 2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学体裁?A. 诗歌B. 散文C. 小说D. 数学21、在文学作品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表现手法?A. 比喻B. 拟人C. 象征D. 事实陈述2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符合新课改理念?A.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B.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C. 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D. 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2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资治通鉴》24、以下哪项不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A. 启发式教学B. 情境教学C. 竞赛式教学D. 精讲多练25、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朱自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描绘荷塘的美景。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

2021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高级中学)真题及答案1. 【单选题】文言文专题复习课上,教师要求学生整理教材选文中的宾语前置句,下列适合的是()。

A.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左传(江南博哥)宣公十年》)B. 饰以篆文山鸣兽之形《后汉书张衡传》)C.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D.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汉语知识。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译为“撤离我们三十里,只听从你的命令”,正确语序为“惟听是命”,原句中宾语“是命”前置于谓语“听”之前,即为宾语前置句,与题干相符,A项正确。

2. 【单选题】教学鲁迅《春末闲谈》,教师引入富有哲理的散文开展比较阅读,下列作品不适合的是()。

A. 矛盾《森林中的绅士》B. 周涛《捉不住的鼬鼠一时间片论》C. 多丽丝·莱辛《特别的猫》D. 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文学知识。

在《特别的猫》中,作者用细腻优雅的笔调讲述了猫与猫之间、人与猫之间的动人故事,细数曾经让她欢喜让她忧的猫。

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却透露着主人的孤独寂寞,蕴含着悲天悯人的动机。

此文本是对人与自然相处的深刻思考,并没有富有哲理。

此题为选非题,C 项正确。

3. 【单选题】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具有西北地域文化色彩的作品,下列作品适合的一组是()。

A. 《白鹿原》《马桥词典》B. 《浮躁》《平凡的世界》C. 《红旗谱》《尘埃落定》D. 《大漠祭》《林家铺子》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文学知识。

《浮躁》是作家贾平凹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从金狗最初出发点的那个小村仙游川,到两岔乡,到白石寨县,乃至整个商州,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打破封闭后的亢奋与躁动。

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

《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商州”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具有西北文化色彩。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doc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doc

一、工商管理专业教研室-(按姓氏拼音顺序)➢班楠楠博士,讲师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博士,国际贸易学硕士。

曾在辽宁对外经贸学校、大连工业大学、辽宁财经大学担任外聘教师,主讲货币银行、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金融学、证券投资学等课程。

主要研究领域为人民币国际化、自由贸易区等。

现为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教师。

➢Mr.Peter Bittler,讲师德国路德维希应用科技大学硕士。

在德国、新加坡以及中国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工作。

工作领域涉及市场营销、管理培训、管理咨询、国际项目管理等。

多年来,于欧亚多所高等院校教授企业管理类专业课程。

自2016年起在萨里国际学院教授市场营销类课程。

➢付妍博士、高级讲师英国萨里大学硕士、博士,现任萨里国际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

自2010年就职于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教授多门专业课程,包括国际商务管理、变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研究方向为及国际商业网络,跨国公司及新兴经济体等领域。

著有专著以及多篇国内外期刊文章。

➢Prof. Sajal Kabiraj,教授印度信息技术和管理大学(Indi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Management, India)博士学位,曾于2009年任印度孟买大学附属学院(Fr. C. Rodrigues)教授,并兼任供应链管理组负责人一职。

主要为本科和研究生层次讲授管理信息系统,跨国公司管理和研究方法等课程。

研究方向涉及战略管理,国际商务管理和技术管理与创新等领域。

➢刘振华博士、副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

2007年至2008年在加拿大卡尔顿大学(Carleton University, Canada)做访问学者。

现就职于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教授管理学,管理沟通以及电子商务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移动商务、IT软件外包。

➢Prof. Tariq Malik,教授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管理学博士学位。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高级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杜甫B、李白C、白居易D、王维2、在古代汉语中,“之”字常常作为助词使用,下面哪一个句子中的“之”字表示的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夫晋,何厌之有?C、牛何之?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阅读理解能力B. 写作表达能力C. 思辨分析能力D. 综合运用能力4、下列哪项不属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A.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B. 强调语言实践C. 提倡自主学习D. 侧重知识传授5、在《红楼梦》中,“冷月葬花魂”这一情节主要体现了林黛玉的哪种情感?A. 对宝玉的思念B. 对自身命运的哀叹C. 对家族衰落的忧虑D. 对春天逝去的惋惜6、下列哪一项不是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标题?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B. 《阿长与》C. 《故乡》D. 《父亲的病》7、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使用多媒体教学?A. 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到无聊B. 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到困惑C. 教学内容需要直观展示D.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8、以下哪项不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三维目标”之一?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思想道德修养9、下列关于《红楼梦》的说法错误的是:A. 《红楼梦》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红楼梦》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C. “木石前盟”指的是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前世姻缘。

D. 小说广泛涉及了封建社会的各个层面,被誉为“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

10、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列哪种方法最有效?A. 只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做笔记。

B. 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但不进行讨论。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一、语文学科知识1. 语言理论语言理论是认识语言本质和共性等方面的一门研究,主要包括语言的机构、文学、发展和翻译等诸多方面的分析。

2. 语言学语言学涉及多种不同的知识,如:语用学、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比较语言学、律语学、古言学等,是语言与社会在科学的角度研究的知识体系。

3. 文学知识文学知识包括:政治文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古典文学、流行文学、新闻编写、作家写作艺术等。

4. 语法学语法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学科,涉及到词汇、词义、句子结构、习语等方面的研究,并且还涉及到语法规则和非正式语言形式的使用。

5. 方言学方言学是指研究方言的知识,主要涉及方言的演变、发展、归类等,属于语言学的一门分支,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小地域的方言现象。

二、教学能力1. 教学计划制定能力教学计划制定能力会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认真制定、勾画出语文的教学计划,从而分析、策划学习任务。

2. 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就是根据教学任务、教学计划进行实践,经过灵活变通、调整、分解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过程设计。

3. 教学结果评价能力教学结果评价能力包括在学生的学习中,进行的定期的质量管理以及科学的评价,这样才能确认学生学习结果的真实性、找出记录里学习成果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协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 文学史知识运用能力文学史知识运用能力要掌握语文教学是文学史之前涵义、内容和精神,学会借助文学史知识进行教学,把文学史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5. 教学技能应用能力教学技能应用能力多指语文教师对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快速、高效的运用,包括各种知识的教学、多媒体的使用等,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年)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项不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目标中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维度?A. 感受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B. 理解中外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C.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运用跨文化视野,分析比较中外文学作品的异同2、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A. 强化记忆,大量背诵B. 分析文本结构,提炼中心思想C. 提问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D. 重复阅读,加深印象3、在以下哪种教学情境中,教师最有可能运用“情境教学法”?A. 教师直接向学生讲授文言文的历史背景B. 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化C.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的美丽景色D. 教师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道德伦理问题4、在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A. 强调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B. 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C. 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D. 增加课堂作业的难度5、在下列文学作品中,不属于鲁迅先生早期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是()A.《阿Q正传》B.《狂人日记》C.《呐喊》D.《彷徨》6、下列关于文言文阅读理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B.文言文阅读理解可以通过翻译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C.文言文阅读理解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D.文言文阅读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7、在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语文教学原则的是:A、思想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生动性原则8、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哪项原则?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式教学原则D、直观性原则9、《背影》一文中,朱自清对父亲背影的描写,下列哪项最符合其表达效果?A. 简洁朴素,富有诗意B. 细腻生动,充满激情C. 沉着冷静,深刻剖析D. 深沉内敛,含蓄表达11、在以下哪个情境下,教师最有可能使用“引导式教学”?A. 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时遇到难题,教师直接给出答案B. 学生在学习新课文时,教师详细讲解每个生字词的含义C. 学生在讨论文学作品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D. 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教师播放视频并要求学生观看后复述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文学体裁的是:A. 小说B. 诗歌C. 散文D. 数学公式15、在《离骚》中,下列哪句话体现了屈原对祖国的热爱?A.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下半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答案】C。

解析:C中的意境与《沁园春·长沙》中的意境都比较壮美,都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而A项的“枯藤”、B项“猿”、D项的“霜”则都比较伤感、肃杀。

2.【答案】A。

解析:《过秦论》是必修三第3单元的一篇自读选教课文,是议论性的史传散文。

《赤壁赋》为必修二第3单元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鸿门宴》为必修一第2单元的一篇古代记叙散文。

《陈情表》是必修五第2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以上课文均出自课标实验版语文教材)3.【答案】D。

解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应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所以应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引导、启发学生思路,并非控制学生的思维。

4.【答案】C。

解析:C项,王安忆的《长恨歌》,从女性的意识与审美的角度描写社会人生,表现女性生活,通过一个女人的一生讲述了一座城的故事,对于城市的体验,与女性关于日常生活的操持纠结在一起,难解难分,表达了女性的独特关怀。

A项,《白鹿原》讲述的是家族兴衰的故事,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同时,也触及社会的各个层面。

B项,《红高粱》作为战争题材的小说,表现的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渴望,红高粱是这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象征。

D项,《平凡的世界》是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四部作品的选文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小说欣赏》中,《白鹿原》属于“家族的记忆”专题,《红高粱》属于“烽火岁月”专题,《长恨歌》属于“女性的声音”专题,《平凡的世界》属于“情系乡土”专题。

5.【答案】D。

解析:题干中诗句运用了互文,互文是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的两个部分互相呼应,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

D项无互文。

6.【答案】B。

解析:本单元没绝句,因此无法学习绝句的特点。

7.【答案】A。

解析:设置“语言文字应用”模块,是为了让学生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开展活动或创设情境,练习写作和口头交流。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发展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8.【答案】A。

9.【答案】D。

解析:“狐”,名词,狐狸,在这里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10.【答案】A。

解析:没有指导学生阅读,题目侧重的是读写相结合。

11.【答案】D。

解析: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对于语文教材我们不仅要从大局上进行把握,更要注重语言深层的赏析,不能脱离课本,注重对关键字词句的把握。

12.【答案】A。

解析:没有体现合作的学习方式。

1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实施中的口头评价的启迪性的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这也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

所以正确答案选D。

14.【答案】B。

解析:B选项属于知识不是能力。

15.【答案】A。

解析:导入从民国女孩照片开始,让学生感受女孩青春美好进而走进文本,使学生内心形成反差,符合导入要求。

二、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8分,第18题12分,共40分)16.【参考答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教学目标中就已经指出:“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在“诗歌与散文”选修课“教学建议”中又进一步提出“加强诗文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诗歌教学重视诵读是不言而喻的,但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诵读,这个教学片断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我们这里看到的是“读”的环节。

这一环节包括一些几个步骤:(1)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诵读之后,教师请一个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与处理方式”。

学生读后,教师并没有充当权威的评判者,而是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诵读质量作出评价,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

(2)教师范读。

教师范读在诗歌教学中往往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般来说,教师对教材有着全面的理解与深刻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的范读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更好地诵读作品,无疑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

(3)齐读深化。

经过前面两个步骤的铺垫,学生对作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一次齐读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朗读机会,调动起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的感受。

17.【参考答案】错别字:“呕心历血、色采”改正为“呕心沥血、色彩”。

病句:“这也许正是由于艺术产品往往具有更高价值的原因”属于句式杂糅。

修改:“这也许正是艺术产品往往具有更高价值的原因”。

18.【参考答案】优点:(1)语言简练,语言很有哲理,灵活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举的例子都能使读者快速接受并吸收。

(2)感情真挚,结构完整。

全篇结构趋于完整,文章最后揭示了这篇文章的主旨。

(3)选材精当,叙议结合。

紧扣文章主题加以精辟的评议,使得叙述与议论相得益彰。

改进建议:(1)丰富内容。

语言是外壳,内容思想才是内核。

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论据时,力求丰富多彩,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上选材,避免在一层面上堆砌例子,避免论据、论证方法的单一性。

(2)另外作者如果在写作的过程中能注意修正文中的错别字、病句等,作文质量会更上一层楼。

三、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9题20分,第20题20分,第21题25分,共65分)19.【参考答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①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能够较准确地表达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与思考。

②在感受鉴赏活动中,能够辨析出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了解比兴手法的基本特点,较为准确地说出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以及通过诵读品味、交流质疑和书面表达等方式,感受诗中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在变化中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女主人公善良真诚的心灵之美、自由独立的人格之美,培养自身健康人格。

确立依据:(1)以上教学目标定位于文本本身的品味感知,语文教学要教出语文独特的美感来,教师要敢于根据自己的理解教课文,要善于品味教材,因此我在品味《氓》时,期待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共同“感受诗中女主人公复杂的情感变化以及在变化中表现出的人物性格。

”。

(2)学习此单元意在让学生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及经典诗作形成整体认知,感受其思想与艺术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感受其不同的艺术风格,也要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古代诗歌,增强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所以我的知识与能力目标为“①分析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人物形象②能够辨析出运用了比兴手法的诗句,了解比兴手法的基本特点,较为准确地说出其表达效果。

”更要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优秀作品的阅读兴趣,为学生今后的个性化学习奠定基础。

(3)据《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重视对学生精神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所以我将“感受女主人公善良真诚的心灵之美、自由独立的人格之美,培养自身健康人格。

”设置为我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0.【参考答案】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联系上节课的内容导入。

2.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学习。

(二)体会、鉴赏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及人物形象1.组织学生按照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活动。

题目:我感受到的她是________的心绪,我的依据是________(诗中具体词句);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填形象特点)的她。

要求:①先个人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②小组成员间确定分工,梳理好表达时的文字。

③回答问题时需要一名同学先诵读出相关章节,再由一名同学给出结论和依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回答这道题,让学生再次细读文本,从诗歌的语言中品味出人物情感的变化,感受人物形象,形成自己对这首诗歌独特的阅读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锻炼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预设学生鉴赏要点:①对直接抒情词句的分析:泣涕涟涟、载笑载言、于嗟、悼、怨。

②对景物描写的分析:桑叶和淇水。

③对人称变化的分析:氓、子、士。

教师的点拨提升点:①补充《诗经》中典型比兴手法诗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夭》解析:用鲜艳的桃花为比,兴之以年轻美好的新娘的千娇百媚。

诗人用初春时节含苞欲放的桃花写出待嫁新娘娇羞而又期待的复杂表情。

②补充后代诗词中景同而心绪不同的诗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解析:同样面对秋景,一面是杜甫萧索寂寥,一面是主席的辽阔豪迈;皆因心中心情不同而对景有了不同的感受。

【设计思路】补充《诗经》比兴手法的诗句,以显现诗经比兴手法运用的普遍性和它对后代诗歌的借景抒情传统的重要影响,以此体现其源头作用。

2.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分享,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

【设计思路】文学作品的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

引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不同想法,注意引导学生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是“课标”中对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明确要求。

(三)课堂小结1.简单回顾感受、鉴赏人物形象的过程。

2.小结:今天,我们在《诗经》这片土壤中,借助直接抒情词句、比兴手法及景物描写、人称变化等载体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生命。

女主人公因爱情失败而毅然出走,这是何等的气魄!这才是该诗作绵延千年的原因,是熠熠生辉的进步意识带给人物的不朽生命!3.再次诵读文本。

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诵读诗文的第5、6章,要求融情于读——此时你我皆是她。

【设计思路】锻炼学生的诵读能力,培养学生诗歌诵读的语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形成。

(四)布置作业1.从恋爱、婚变和离弃三个章节中,任选一个,进行改写,力求改写出的文字有画面感,能真实地反映出主人公的心情和形象,可以加入适当的虚构。

2.阅读《蒹葭》这首诗歌,鉴赏诗中的比兴手法。

【设计思路】改写——使学生对主人公形象的理解更加具象化;比兴手法鉴赏——为理解《诗经》比兴手法的源头作用和后面诗歌的学习奠定基础。

(五)板书设计氓情感变化:甜蜜、伤痛、怨恨人物形象:痴情、勤劳、真诚、清醒21.【参考答案】相同:发生的背景相似,都发生在封建社会。

不同:(1)性格上《氓》:女主人公追忆氓之求婚—两人相爱—约定婚期的过程。

相送,许以婚期,真心相爱。

男人负心,女人无奈,喊出刻骨铭心的教训,以警示世间女子。

抒情浓郁而强烈。

女主人公:纯洁、诚挚、柔中有刚。

《孔雀东南飞》:女子坚强持重、不卑不亢、外柔内刚。

女子因遭婆婆驱遣,还家后又被兄长逼嫁,为守住于丈夫的誓言,夫妻双双殉情而死。

(2)对爱情悲剧的态度刘兰芝与《氓》诗女主人公对爱情悲剧态度是不同的,具体表现在:刘兰芝被婆婆休弃回娘家后,仍然忠于爱情,她与仲卿“结誓不别离”;当县令遣媒说亲时,她以“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而回绝;后来阿兄逼其改嫁,她与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到了成亲之日,她以“举身赴清池”的殉情行动,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对封建家长制度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