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

合集下载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种类。

2. 公民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权利。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让学生理解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关系。

2. 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的原因。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例子。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第一章:公民基本权利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与意义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与特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权利?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与意义分析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案例分析:公民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章:公民言论自由2.1 教学目标理解言论自由的概念与范围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探讨言论自由的限制与责任2.2 教学内容言论自由的定义与特点我国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言论自由的限制与责任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言论自由?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言论自由的定义与特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案例分析:言论自由的实际应用与限制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言论自由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与责任的认识第三章:公民宗教信仰自由3.1 教学目标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与意义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探讨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与保护3.2 教学内容宗教信仰自由的定义与特点我国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与保护引入讨论: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定义与特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案例分析:宗教信仰自由的实际应用与限制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与保护的认识第四章:公民的人格权利4.1 教学目标理解人格权利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格权利探讨人格权利的维护与保护4.2 教学内容人格权利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格权利人格权利的维护与保护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人格权利?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人格权利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格权利案例分析:人格权利的实际应用与维护课堂问答:学生对人格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人格权利的维护与保护的认识第五章:公民的隐私权5.1 教学目标理解隐私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探讨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5.2 教学内容隐私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隐私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隐私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案例分析:隐私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隐私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的认识第六章: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6.1 教学目标理解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概念与意义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规定探讨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与责任6.2 教学内容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定义与特点我国宪法中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规定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与责任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定义与特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规定案例分析: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实际应用与限制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与责任的认识第七章:公民的监督权7.1 教学目标理解监督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监督权的规定探讨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7.2 教学内容监督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监督权的规定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监督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监督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监督权的规定案例分析: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影响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监督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的认识第八章:公民的劳动权8.1 教学目标理解劳动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探讨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8.2 教学内容劳动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劳动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劳动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案例分析: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劳动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的认识第九章:公民的受教育权9.1 教学目标理解受教育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探讨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9.2 教学内容受教育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受教育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案例分析: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影响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受教育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的认识第十章: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10.1 教学目标理解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其他基本权利探讨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意义10.2 教学内容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其他基本权利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意义10.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还有哪些其他权利?讲解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其他基本权利案例分析: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影响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意义的认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种类和具体应用,这是公民权利教育的基础。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二、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2.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4.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关系、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解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让学生明确概念。

3.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阐述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5.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介绍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让学生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分类和内容以及保障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目录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目录

八年级下册政治书目录第一章:坚持宪法至上
1.1 宪法的概念与地位
1.2 宪法的主要原则
1.3 宪法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第二章:理解权利义务
2.1 权利与义务的定义
2.2 公民的基本权利
2.3 公民的基本义务
2.4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第三章:人民当家作主
3.1 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3.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3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的途径与形式
第四章:崇尚法治精神
4.1 法治精神的内涵
4.2 法治社会的特征与要求
4.3 如何培养法治精神
第五章:公民基本权利
5.1 公民的政治权利
5.2 公民的经济权利
5.3 公民的社会权利
5.4 公民的文化权利
第六章:公民基本义务
6.1 遵守宪法和法律
6.2 维护国家安全与荣誉
6.3 依法纳税
6.4 尊重社会公德
第七章:我国基本制度
7.1 社会主义制度
7.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4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八章:我国国家机构
8.1 国家机构的组成与职责
8.2 国家机构的权力与义务
8.3 国家机构与公民的关系
8.4 如何监督国家机构
以上仅为八年级下册政治书的初步目录框架,具体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本书的学习,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与要求,培养法治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1.2 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1.3 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参与国防义务等。

1.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第二章:公民的人身权利2.1 讲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权等。

2.2 分析人身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2.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2.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身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三章:公民的政治权利3.1 讲解政治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等。

3.2 分析政治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选举法、宪法、言论法等。

3.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政治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3.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政治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四章:公民的经济权利4.1 讲解经济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4.2 分析经济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财产权法、劳动法、教育法等。

4.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经济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4.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经济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五章:公民的社会权利5.1 讲解社会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权、健康权、文化权等。

5.2 分析社会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社会保障法、健康法、文化法等。

5.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5.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六章:公民的义务6.1 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包括遵守法律、纳税、服兵役等。

6.2 分析公民义务的法律依据,如宪法、税法、兵役法等。

6.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6.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公民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中国宪法》 第七章 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二)

《中国宪法》 第七章  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二)
1、《共同纲领》与公民基本权利 2、1954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 3、1975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 4、1978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 5、1982年宪法与公民基本权利 6、五次修宪与基本权利的发展
二、基本权利效力类型
基本权利是具有直接效力的权利形态,直接拘束立法、 行政与司法等活动领域。 1、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效力 2、基本权利对私人之间活动的效力 3、基本权利的放射效力
三、基本权利对国家权力的约束
1、基本权利效力与立法权 宪法规定了立法的基本目标与基本原则,对立法者 的活动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2、基本权利效力与行政权 基本权利对行政权的活动产生直接的约束力,有关 行政的一切活动都要体现基本权利的价值,以保障 行政权的合宪性。 3、基本权利效力与司法权 从宪法与司法的相互关系看,司法权运作的合宪性 主要取决于实现基本权利价值的程度。
二、基本权利冲突
1、基本权利冲突的含义 2、基本权利冲突的表现 (1)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中推导出公民的基本权 利,这种权利有时会发生相互之间的交叉 (2)通过基本权利具体化的客观的价值体系同时对 法秩序产生影响的效力 3、基本权利冲突的处理原则
第四节 公民基本权利在我国的 产生与发展
一、旧中国宪法与基本权利观念
1、清末立宪与基本权利观念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基本权利观念 3、北洋军阀立宪与基本权利观念 4、国民党立宪与基本权利观念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权保障实践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与基本权利 2、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与基本权利 3、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与基本权利
三、新范围与界限进行了必要的限定 (2)通过具体附加的文句对其范围进行了限定
2、宪法和法律的限制
(1)宪法限制。现代各国宪法一方面规定了保障基 本权利的内容,另一方面又规定了限制基本权利的 界限。 (2)法律限制:分为法律的一般保留和个别保留, 前者指法律规定的保留适用于所有基本权利,所有 权利受法律限制。后者指根据法律的具体条文而对 基本权利进行限制。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让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

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于公民权利与义务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让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2.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案例分析法:分析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案例。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基本权利保障和实现的认识。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让学生了解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3.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角色扮演法:模拟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的情景。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中对基本义务履行和责任的认识。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小组讨论法: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的理解。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第一章:公民基本权利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意义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尊重的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意义,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第二章: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让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作用2.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清单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清单,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案例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能力第三章: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途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和保护途径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实践活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理解程度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第四章: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原则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原则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实践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原则和实践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认识到程度第五章:公民基本权利的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在维护个人和社会权益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公民基本权利在维护个人和社会权益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5.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应用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第六章:公民基本权利的挑战与应对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挑战让学生掌握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紧迫性和责任感6.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策略和方法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紧迫性和责任感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公民基本权利挑战及应对实例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及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能力第七章:公民基本权利与国际人权法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让学生认识到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保护机制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重要性的认识第八章: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与普及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8.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重要性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公民基本权利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实践活动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教育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公民基本权利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第九章:公民基本权利的未来发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社会发展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让学生掌握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未来发展的新策略和新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9.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社会发展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未来发展的新策略和新方法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以及应对策略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未来发展的新挑战和机遇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的认识第十章:公民基本权利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10.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案例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10.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10.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认识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以及其在宪法中的重要性是教学的重点。

简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简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简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个社会中公民所应当享有和承担的基本要求和责任。

在一个法治社会中,公民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权利公民的权利是指公民在法律和道德准则的保护下所享有的自由和利益。

公民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人身权利:公民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等。

这些权利是公民基本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2.人权和自由:公民享有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结社自由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个人尊严和自由发展。

3.政治权利: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以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4.经济权利:公民享有劳动权、财产权、知识产权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劳动成果和经济利益。

5.社会权利:公民享有教育权、医疗权、社会保障权等。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基本福利和社会保障。

二、公民的义务公民的义务是指公民在社会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的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守法义务: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

2.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当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妨碍社会正常运行。

3.履行公共责任:公民应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积极履行公共责任。

例如,参与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活动。

4.保护环境:公民应当爱护环境,不得破坏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

5.尊重他人权利:公民应当尊重他人的人权和自由,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6.教育和培养后代:公民应当关心教育事业,培养和教育下一代,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7.参与社会建设: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建设,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

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1.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当保持平衡,权利不能无限扩张,也不能以权利为借口违背义务。

思想品德上册《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思想品德上册《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

思想品德上册《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介绍权利和义务的概念,解释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1.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概念,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和联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让学生了解公民在国家法律下的地位和责任。

2.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方面的内容。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第三章: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3.1 导入:通过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让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3.2 教学内容:介绍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包括法律途径、法律援助、权利保护机构等方面的内容。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

3.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的实现和保障,培养学生维护自己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第四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4.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

4.2 教学内容:介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解释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4.4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识。

第五章:权利和义务的实践应用5.1 导入:通过讲解权利和义务的实践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及关系。

2.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关系及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与保障。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二章:公民的人身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人身权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身权利的定义及分类。

2.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3. 公民人身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人身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人身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人身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第三章:公民的财产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财产权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财产权利的定义及分类。

2. 我国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

3. 公民财产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权利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

2023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2023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

2023年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第一章:国家的法治和法制1.1法治的概念和作用-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式。

它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

1.2法治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关系-法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具体体现。

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和保障。

1.3法律的基本性质和作用-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正义的重要手段。

1.4法治国家的主要特征-法治国家具有国家的权力受到法律限制、国家机关和公务员依法行使职权、国民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和自由等特征。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1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政治权利、经济利益、社会权利等。

这些权利是国家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2.2公民的基本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公共秩序、参与国家建设等。

公民应当积极履行自己的基本义务,共同维护国家的法治秩序。

第三章:法律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3.1法律的基本要求-法律的基本要求包括公平公正、合理合法、权威性等。

只有合乎这些基本要求的法律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和遵守。

3.2法律的基本原则-法律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公正原则、法治原则、民主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法律的灵魂,是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保障。

第四章:法律的制定和实施4.1法律的制定过程-法律的制定过程包括法律起草、法律审议、法律公布等环节。

这个过程是对法律的全面审议和保障,以确保法律的公平公正。

4.2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法律的实施包括对法律的宣传、解释和执行等环节。

同时还需要对法律的实施进行监督,以确保法律的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法律保护5.1法律责任的种类和适用条件-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不同的法律责任适用条件和范围也不同。

5.2法律保护的范围和方式-法律保护包括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的保护。

总结公民知识点

总结公民知识点

总结公民知识点公民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出生或通过入籍程序获得该国国籍的人。

作为国家的一员,公民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我们需要对公民知识有深刻的了解。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1. 言论自由: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参与社会讨论和批评。

这项权利是民主社会的基础,保障了公民的言论权和新闻自由。

2. 宗教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可以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参与宗教活动,或选择不信仰宗教。

国家不得干涉公民对宗教的信仰和教义。

3. 个人财产权:公民有拥有和保护个人财产的权利,包括土地、房屋、财产和知识产权等。

国家法律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禁止侵犯和剥夺个人财产。

4. 平等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不受种族、性别、宗教、年龄、残疾等因素的歧视。

平等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公平待遇和机会平等。

5. 隐私权:公民有隐私权的保护,国家和社会不得侵犯个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居住和个人生活等。

6. 教育权利:公民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包括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

国家应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和知识水平。

7. 民主参与:公民有通过选举、游行示威、签名请愿等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民主参与是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重要途径。

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1. 遵守法律:公民应该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不得从事违法活动和犯罪行为。

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2. 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不得参与暴力、破坏和混乱等活动,保持社会和谐。

3. 支持国家建设:公民有义务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工作、学习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4. 自我保护和安全:公民有责任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理智行为和自我保护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5. 社会参与和公共事务: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进步、民主监督和社会改革作出建设性贡献。

7.1权力行使有边界2023-2024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美教学设计(部编版)

7.1权力行使有边界2023-2024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美教学设计(部编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到知法守法,用法维权。具体包括:
1.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观念,使其明白权利的边界,知道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2.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地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7.1权力行使有边界2023-2024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美教学设计(部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7.1权力行使有边界2023-2024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精美教学设计(部编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章第一节“权力行使有边界”。本节内容主要围绕我国公民权利及其边界展开,引导学生理解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规定,不得滥用权利,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内容包括:
⑤课堂小结与课后作业: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权利行使边界的重要性。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权利行使边界的短文或报告,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板书设计:
①权利与边界
-权利: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边界: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
②权利行使的原则
学生学习效果
1.知识掌握:学生将掌握权力行使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则,理解权力行使的边界,知道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法》第一章总则公民身份是一个国家赋予其公民的法律地位,它决定了个人在社会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重要法律,为公民身份的认定和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二章公民身份的取得和认定公民身份的取得和认定是指个人取得中国国籍并确立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法》,中国国民有中国国籍,外国人在符合法定条件后可以申请取得中国国籍。

公民身份的认定由户籍部门进行,对于判断公民身份的问题,相关部门具有独立的裁量权。

第三章公民身份的权利和义务公民身份的确立赋予公民享有一系列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义务。

公民身份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其中,政治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例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同时,公民身份也要求公民履行相应的义务,例如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等。

第四章公民身份的保护机制为了保障公民身份的权益,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公民身份保护机制。

其中,公民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请证明其公民身份,同时也享有申诉和上诉的权利。

对于侵犯公民身份权益的行为,社会组织和个人有权提起诉讼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第五章公民身份的损失和恢复公民身份的损失和恢复是指公民因特殊原因损失或恢复其中国国籍的过程。

公民身份的损失可以通过自愿申请或法律规定进行。

而公民身份的恢复则需要经过法定程序,经过审查和审批方可恢复公民的中国国籍。

第六章公民身份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公民身份管理也逐渐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

通过建立公民身份数据库和使用电子身份证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加便捷和高效地管理公民身份信息,提升管理水平,防范各类身份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第七章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法》还对公民身份的申请程序、考试和考核等进行了相关规定,并明确了法律的适用范围和实施日期等。

结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身份法》作为我国公民身份管理的重要法律,旨在保护公民的身份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2023公民基本权利通用教案一等奖ppt

2023公民基本权利通用教案一等奖ppt

教学过程
第六章
导入:通过案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公民基本权利的问题
案例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涉及公民基本权利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热点问题。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言 简意赅的阐述您的观点。
导入方式:通过展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案例中涉及的公民基本权利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四章
重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范围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公民基本权利的行使和限制
公民基本权利与其他权利的关 系
难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公民基本权利的概 念和范围
公民基本权利的重 要性
公民基本权利与国 家、社会、个人的 关系
公民基本权利的保 障措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
● 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受歧视。 ●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等自由。 ● 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等。 ● 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非因国家安全或追查刑事犯罪
讲授新课: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内容及重要性
概念:介绍公民基 本权利的概念,包 括权利的主体、范 围和内容等。
内容:详细讲解公 民基本权利的具体 内容,包括人身自 由、言论自由、宗 教信仰自由等。
重要性:阐述公民 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包括保障人权、维 护社会稳定和促进 社会进步等方面。
巩固练习: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的基本权利》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的基本权利》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的基本权利》教案第一章:了解基本权利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认识到基本权利是每个人的尊严和自由的保障。

教学内容:1. 引入基本权利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基本权利的重要性,例如保护个人尊严、自由、平等权利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定义。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基本权利重要性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对基本权利重要性的回答,进行评价。

第二章:探索宪法中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

2. 培养学生对宪法尊重和遵守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宪法中的一些基本权利,如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受教育权利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宪法对基本权利的保护和限制。

教学活动:1. 教师可以利用宪法文本或相关资料,向学生介绍宪法中的基本权利。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宪法对基本权利的保护和限制。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宪法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宪法对基本权利的保护和限制的分析,进行评价。

第三章:认识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2. 培养学生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维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公民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人身安全权、隐私权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和保护方式。

教学活动:1.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展示相关案例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公民权利重要性和保护方式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

2. 收集学生对公民权利重要性和保护方式的回答,进行评价。

第四章:探讨基本权利的保障与限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保障与限制。

2. 培养学生对基本权利保障与限制的认识和理解。

宪法题

宪法题

一、一、填空题:1.从宪法是否具有统一法典形式,把宪法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__。

2.______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________是欧洲大陆上最早制定宪法的国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________。

4.我国现行宪法序言宣告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__________,具有________法律效力。

5.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_______或者_________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___________以上的多数通过。

6.我国宪法规定,__________和_________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二、名词解释:1.宪法2.刚性宪法3.钦定宪法三、三、选择题:1.世界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

A1776年《独立宣言》B1789年《人权宣言.C1918年《苏俄宪法》C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把宪法区分为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和资本主义类型宪法是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它________。

A解释了宪法的本质属性B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C指出了国家不同的类型D指出了宪法的内容3.按宪法的修改是否遵循特定的程序为标准,可分为________。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钦定宪法和民定宪法C原始宪法和派生宪法D刚性刑法和柔性宪法4.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____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5._______是我国现行宪法总的指导方针。

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两个文明一起抓C邓小平理论D四项基本原则四、四、简答题:1.宪法作为根本法有哪些基本法律特征?2.如何来理解宪法的作用?3.我国宪法的实施有哪些主要的保障?五、五、论述题:我国现行宪法的特点?第二章国家的性质一、一、填空题:1.___________是我们国家的根本性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精神自由 (1)思想、良心自由 (2)宗教信仰自由(第36条)
宗教信仰自由的历史和价值 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狭义的宗教信仰自由、宗教行为自由、 宗教结社自由 宗教信赖自由的界限:宗教行为自由需服从于为保障公共安 全、公共秩序、公众的健康与道德以及他人的基本权利和 自由所必要的规制。 (3)科学研究和文化活动的自由(第47条) ﹡2008年,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教授被学生告“反革命”
3.社会保障权(第44、45条) (1)退休保障: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企业事业组织的职 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 国家和社会的保障。 (2)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 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 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 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3)伤残军人、烈属和军属的生活保障 (4)残疾人的劳动、生活和教育保障 4.受教育权(第46条) ﹡2001年,齐玉苓受教育权案 2009年,杨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案 5.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权益保护(第48条)
• 社会权 1.社会权概述 (1)社会权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为保护经济和社会上的弱者,进而为保障每一个人 都能有尊严地生活,而被承认的一项基本人权 意义:尊重人的尊严;维持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2)社会权的种类 一般:劳动基本权、生存权、教育权、工作权 我国:劳动权和休息权、社会保障权、受教育权、妇女、 儿童和老年人的权益保护 (3)社会权的法律性质 需具体分析,有的为具体权利,有的仅为抽象权利,有的 则只是一种方针式的规定
2.平等权 (1)平等权的确立与发展 从片面的形式平等向兼顾实质平等发展 (2)宪法第33条第2项规定的内涵 强调实质平等:不仅否定传统的政治、社会上的特权,也 否定经济上的特权(改革开放以来实际上已被被大幅修 正——多种所有制结构与分配方式并存、市场经济体制、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保障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限于法律适用上的平等:人民代表大会制 (3)平等权的实践 城乡二元结构、选举权的平等、教育权的平等、求职的平 等、养老保险待遇的平等、退休年龄的平等
• 受益权 1.受益权概述 (1)概念:也称国务请求权,是指公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侵 犯的情况下,请求国家予以保护和救济的权利 (2)意义:是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必然要求 2.申诉、控告(第41条第1款) (1)宜作广义解释,泛指一切行政的、司法的和政治的救 济途径 (2)内在地还需要这些救济途径应有保障客观性、公正性 的各种机制,尤其是司法救济的途径 ﹡2008年,内蒙古通辽某区政府为防止民告官聘下区内所 有律师 3.获得国家赔偿的权利(第41条第3款) ﹡2001年麻旦旦“处女嫖娼案”,获赔74.66元
• 参政权 1.参政权概述 (1)参政权的概念和价值 概念:参与国家和地方公共事务决策的权利 价值:是基本人权的政治保障;是人民主权原则的必然要 求 (2)参政权与政治权利 我国宪法学上通常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担任公职的权利、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统称为政 治权利 (3)参政权的种类 一般:选举权、担任公职的权利、国民投票权等 我国: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
第七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
• • • • • 概括性基本权利与平等权 自由权 参政权 社会权 受益权
• 概括性基本权利与平等权
1.概括性基本权利 (1)概念 体现了各种具体的基本权利的共同理念,因而构成其赖 以存在的正当性根据的总则性基本权利。 如追求幸福的权利(日本宪法第13条)、平等权(日本 宪法第14条)、人性尊严(德国基本法第1条) (2)功能 使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体系保持开放性,与时俱进 (3)适用上的特点 与各种具体的基本权利相比,具有补充性
2.劳动权和休息权(第42、43条) (1)工作权:(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 件…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2)劳动基本权:(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 福利待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 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 假制度。 (3)劳动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 务。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国有企业 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 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 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2.选举权、被选举权(第34条) (1)选举的基本原则 普遍、平等、直接、无记名 ﹡2008年,北京律师要求律协直选;2007年11月,山东淄 博实行城乡按同一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2)选举的公务性质与选举权的限制 外国人、未成年人、因犯罪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3)被选举权的法律性质 3.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第41条第1款) (1)在现行法上的体现 (2)法律性质 ﹡ 2009年河南青年王帅因在网上发帖反映灵宝市政府违法征 地被拘事件
(5)住宅不受侵犯(第39条) 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 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严格地说,应属于居住自由,不限于自有的住宅,也禁 止非法监听和窥视,不同于财产权的保障 ﹡2002年8月,陕西夫妻家中看成人影碟案;2008年9月, 南阳某市民下载成人影碟被罚案 (6)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第40条) 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 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 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 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 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所谓“信”应不限于传统书信,也包括电报、电话、传 真、电子邮件等新型通信手段传递的信息
• 自由权
1.人身自由 (1)人身自由的含义、特点与意义 狭义的人身自由是指人的身体不受控制的自由,广义的人 身自由则包括所有与人的人格独立有关的权利和自由,如 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和通信自由等。 人身自由具有不可放弃、不可转让等特点 人身自由是最基本的权利,是享有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基础 (2)生命健康权 我国宪法虽无明文规定,不过应被视为是当然包含在人身 自由之内 生命健康权的保障:罪刑法定、刑罚谦抑、禁止刑讯逼供、 国家赔偿、刑法、民法 有争议的问题:死刑存废、胎儿和植物人的生命权、安乐 死
3.经济自由 (1)财产权 宪法第13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 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 定对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第10条第3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 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 偿。 ﹡《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强拆 (2)职业自由 (3)营业自由:经营自主权
(3)狭义的人身自由(第37条) 宪法的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 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 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人身自由的保障:罪刑法定、刑事诉讼法、立法法、行政 诉讼法、国家赔偿法、刑法、民法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各种学习班、“双规”、强制收容、 劳动教养、超市非法搜身、精神病人、吸毒者 (4)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第38条) 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人格尊严的保障:国家赔偿法、刑法、民法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006年11月,深圳卖淫女游街示众 事件;2009年3月,郴州举行公捕、公判大会
(4)表达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第35条)
表达自由的概念:将内心的思想和信念表明于外部、 传达于他人的自由;表达自由与知情权 表达自由的类型表达自由一般可分为静态的表达自 由和动态的表达自由 表达自由的价值个人自我实现的价值和有助于民主 政治的价值 言论、出版自由 集会、结社自由 游行、示威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