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ISO2015程序文件
ISO2015程序文件
目录第一章文件控制程序 (4)06第二章记录控制程序……………………………………………07-08 第三章内外部沟通程序…………………………………………09-11第四章风险与机遇得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2-14第五章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5-18第六章生产设施控制程序………………………………………19-21 第七章监视与测量设备控制程序………………………………22-23 第八章设计开发控制程序………………………………………24—28第九章供方控制程序 (9)31第十章与顾客有关得过程得控制程序..............................32-34 第十一章产品与服务实现过程得策划程序........................35-37 第十二章生产与服务控制程序 (8)42第十三章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43-44第十四章数据分析与评价程序…………………………………45—46第十五章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7-50第十六章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1-54第十七章过程与产品得测量与监控程序………………………55—57第十八章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8-60第十九章客户投诉处理程序..........................................61-63 第二十章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65第二十一章纠正措施控制程序…………………………………66—68 第二十二章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9-70第一章文件控制程序1目得确保本公司各级部门均能使用到现行有效得文件,并对文件实行有效得管控。
2 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得所有文件与资料得控制与管理(包括外来文件与资料).3 职责与权限3、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得制定、修改与废止职责。
ISO9001:2015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为了确保体系运行的重要岗位有必要的有效文件,识别外来文件并受控发放。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保证体系文件及资料的编制、审核、批准、发放、更改,以及外来质量管理文件的管理。
3职责总经理:负责质量手册的批准。
质量负责人:负责文件发放范围的确认;负责跟踪外来文件的有效性。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写、修改、评审和报批。
办公室:负责文件发放管理。
4定义4.1受控文件1)具有制修订与分发记录,修订后须重新分发。
失效/废止须ISO办依规定收回及销毁,并随时保持最新版本的文件,盖有红色“受控文件”印章;2)内部受控文件含5.3.1,5.3.2,5.3.3的内容;3) 外来文件受控含4.3内容;4.2非受控文件非盖任何识别印章的文件,分发时是最新版本,但修订后不再另行发行,废止无须收回及销毁。
4.3外来文件来自公司外部的文件,如客户图纸、客户检验标准或产品规格书、供应商的检验标准或产品规格书,国家国际标准、法律、法规等4.4一阶文件质量手册:指出品质政策同时摘要地指出如何满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4.5 二阶文件:程序及跨部门文件:针对特定作业流程规定: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如何做及要求;4.6三阶文件补充二阶文件:针对特定的作业说明如何做;如管理规定、作业指导书、检验标准、图面等均属之。
4.7四阶文件表单、用以搜集传递资讯、控制作业流程或提供作业、结果符合要求证明的格式。
5.工作程序5.1文件控制流程图5.2文件的审核、批准注:程序文件须由各部门主管(经理)制定,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 5.3文件编号,版本,架构为了使文件易于识别,检索快速,所有己审批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交与文控归口、分类。
由文控统一编号,编号方法如下: 5.3.1质量手册编号文件序列号 晶峰公司代号文件层次5.3.2程序文件编号5.3.35.3.3.1工作指引类别代号SOP :作业指导文件 SIP :检验标准文件 MAN :职务说明书 5.3.3.2部门代号ZJ :总经理 QG :企管部 SC :生产部 PK :品控部 CG :采购 YW :业务部 WX:维修部 CK :仓库 5.3.4外来文件编号采用发文单位的原编号,如没有编号按公司内部文件要求进行编号,最前面加外来(WL )以便区分外来与内部文件。
ISO9001:2015程序文件 清单
程序文件目录
序 文件名称
号
编号
1 文件控制程序
***-CX-01
2 记录控制程序
***-CX-02
3 相关方管理及沟通控制程序
***-CX-03
4 风险和机遇确定及控制程序
***-CX-04
5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CX-05
6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CX-06
7 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CX-07
页码
1~2 3
4~5 6~7 8~9 10~11 12~13 14~15 16~18 19~21 22~26 27~28 29 30~32 33~35 36 37~38 39~41
---------------------------------------------------------------------------------------------------------------------------------------------------------------------------------------------------------------------------------------------------------------------------------------------------------------------------------------------------------
8 产品和服务要求控制程序
***-CX-08
9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CX-09
10 采购及外协控制程序
***-CX-10
11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控制程序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文件最新版
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依据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文件编号:QM01--2018受控状态:发布日期:2018年1月12日实施日期:2018年1月12日总目录0批准令0.1发布令0.2任命书1范围2引用标准和术语2.1引用标准2.2通用术语和定义2.3专用术语3概况3.1公司概况3.2手册管理4 公司的背景4.1 理解公司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公司的角色、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8.6 产品和服务放行8.7 不合格输出的控制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总则10.2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持续改进11 附录:附录1:生产工艺流程图0 批准令0.1发布令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和法定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增强顾客满意,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5 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
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等要求,经领导层决策,发布本《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MS/CX G/0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制:日期:2015.10.08审核:日期:2015.10.08批准:日期:2015.10.082015年10 月8日发布 2015年10月 8日实施程序文件目录1 QMS/CX.01文件控制程序 1-2 P3-P42 QMS/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1 P53 QMS/CX.03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1-2 P6-P74 QMS/CX.04管理评审程序 1-2 P8-P95 QMS/CX.0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2 P10-P116 QMS/CX.06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3 P12-P147 QMS/CX.07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1-2 P15-P168 QMS/CX.0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1-3 P17-P199 QMS/CX.09供方控制程序 1-3 P20-P2210 QMS/CX.10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1-3 P23-P2511 QMS/CX.1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1 P2612 QMS/CX.12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1-1 P2713 QMS/CX.13内部审核程序 1-2 P28-P2914 QMS/CX.14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1-2 P30-P3115 QMS/CX.15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1-3 P32-P3416 QMS/CX.16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1-1 P3517 QMS/CX.17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2 P36-P3718 QMS /CX.18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2 P38-P39页次1/2编制:审核:批准: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职责:3.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HACCP 计划、前提方案由总经理批准。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1.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对各个部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措施进行评价;3.2.品质部:负责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分析;3.2.业务部:负责公司市场风险分析;3.3.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风险、技术风险、制造过程相关的经营风险分析;3.4.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风险分析;3.5.采购课:负责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关的供方的风险分析;4.内容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价分析表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部门。
3.职责3.1 资材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辅料的相关方进行评价和控制。
3.2 业务部:负责了解及组织评审客户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对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周围居民的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需求的调查和收集,以及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关于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品质信息相关的第三方需求。
3.5.制造部:负责第三方关于安全生产、消防等需求的评审和内部评价。
负责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员工、设备供方、下游部门需求的识别和控制。
4.内容5.相关记录:5.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确保整合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并为在整合管理体系中纳入、应用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套程序文件1.目的为满足ISO9001-2015标准4.1的要求,确定与本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因素,对其进行有效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经营环境内外部因素识别、评价。
3.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本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与评价,对各个部门风险的识别和管控措施进行评价;3.2.品质部:负责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风险分析;3.2.业务部:负责公司市场风险分析;3.3.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生产过程风险、技术风险、制造过程相关的经营风险分析;3.4.财务部:负责公司财务风险分析;3.5.采购课:负责与公司产品和服务提供有关的供方的风险分析;4.内容5.相关文件:无6.相关记录:6.1组织内外部环境识别评价分析表1.目的为保证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方进行控制管理,以达到控制产品质量和环境污染的目的。
2.适用范围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涉及相关方的所有部门。
3.职责3.1 资材部:负责对采购原材料、辅料的相关方进行评价和控制。
3.2 业务部:负责了解及组织评审客户对质量方面的要求,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
3.3 行政部:负责对进入本公司的外来人员的环境管理工作和周围居民的协调管理工作,负责公司员工需求的调查和收集,以及与上级相关部门的联系工作,律法规信息的收集和评价。
3.4 品质部:负责关于客户反馈信息的处理、品质信息相关的第三方需求。
3.5.制造部:负责第三方关于安全生产、消防等需求的评审和内部评价。
负责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员工、设备供方、下游部门需求的识别和控制。
4.内容5.相关记录:5.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1. 目的为规范本公司各项经营管理,确保整合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不期望的影响的同时,抓住机会,提升公司经营绩效,实现持续改进,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并为在整合管理体系中纳入、应用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ISO9001-2015版-新版程序文件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ISO9001-2015版-新版程序文件第一篇: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ISO9001-2015版-新版程序文件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2015版目的对已发生的不合格或不期望发生的情况应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持续改进。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对已发生不合格所采取改进措施的控制。
3 职责3.1 工程部是本程序的归口部门,负责改进措施的跟踪与验证。
3.2 各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改进措施,配合工程部实施全公司性改进措施的实施。
4 工作程序4.1 工程部根据情况定期对产品不合格报告和顾客的意见(包括顾客抱怨)等与产品有关的不合格内容进行分析,对影响重大或反复出现的不合格,填写“整改通知单”,通知责任部门。
4.2 责任部门接到整改通知单通知单后,制定改进措施实施计划,内容包括: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办法、步骤、负责人和完成期限等,改进措施计划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4.3 责任部门负责实施改进措施并记录实施过程及结果。
4.4 工程部负责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对于确实有效果的改进作永久性更改,对效果不理想的应重新制定措施直到满意为止。
并负责将改进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4.5 内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由综合部负责组织跟踪验证。
4.6 采取改进措施,应权衡利益、风险与成本。
5 记录5.1 JL-13.3.1-2-01 整改通知单第二篇:持续改进管理程序持续改进管理程序1目的规定持续改进活动的程序,使得改进活动卓有成效 2范围适用于围绕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持续改进涉及公司的所有领域、过程和活动 3职责3.1行政部负责持续改进活动的程序化管理,保存持续改进记录。
3.2各职能部门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副总经理评审管辖部门的持续改进措施。
3.3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决策采纳和实施持续改进的措施。
4流程图见附件 5内容5.1持续改进所包含如下的基本内容* 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设备、工艺、技能、技术)的建议。
* 提高工效方面的建议。
ISO14001:2015程序文件记录
ISO14001:2015 程序文件记录ISO 14001 是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一部分,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评估和管理组织与环境相关的影响。
为了获得 ISO 14001 认证,组织必须创建一系列的程序文件并进行记录。
这些文件和记录是证明组织已采取必要步骤确保其环境管理体系运作有效的证据。
下面分别介绍 ISO 14001:2015 程序文件的概述,及其各项要求。
程序文件的概述在实现 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组织应该制定一系列文件和记录,用于管理环境影响并证明持续改进。
这些程序文件主要包括:•环境政策•环境目标和计划•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操作控制•性能评估和监控•管理评审•培训和意识提高等下面将介绍每个程序文件的具体要求。
环境政策环境政策是组织核心管理规范,也是其环境保护行动的前提。
组织应该编写环境政策,明确以实现环境管理目标和遵守相关环境法规的方式和态度。
同时,环境政策还应该制定负责环境保护事务的责任分工和涵盖关键环节。
环境目标和计划环境目标和计划应该根据环境政策的目的和要求进行制定。
环境目标应与组织的业务战略、政策和实践一致。
环境计划应该明确实现环境目标所需的资源和时间要求,并且应该在环境目标基础上进行制定,以确保组织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形式。
环境风险评估和控制组织应该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确定可能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此外,组织还需要旨在避免或减轻环境影响和风险的控制措施和程序。
组织还应建立应对环境突发事件和事故的程序。
操作控制组织应该建立合理有效的环保操作程序及其记录,以确保环境保护执行的有效性。
操作程序的实施需要逐步优化,并根据其实施情况不断调整。
组织应该评估和处理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环境风险。
性能评估和监控组织应该监控其环境结果及其指标,以评估其环境绩效,并进行记录。
环境绩效监测程序应包括标准、方法、计划及检测数据处理。
监测结果应与环境目标和计划进行比较,并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措施。
ISO90012015全套程序文件
FM:代表表单 程序文件:QP-02
○○:序号
如:本程序所附的表单“记录总览表”其编号为FM-QP02-01 5.5记录管理:
5.5.1记录的收集与标识: 各部门负责对分管的质量记录收集、标识。
机械有限公司
记录管程序
部门 版本
管理部 B
编号 页码
5.5.2 记录的归档: a. 管理部负责各部门上交的“记录总览表”及表单样本分类保管和更新。
各个 部门
要求有关的部门负责人将本部门工作进行总结,并形成书面报 告; 各个部门应将目标进行统计分析。
会议召集
管理 管理代表负责召集各部门主管参加会议,通知与会人员及时扑 代表 会。
管审输入
总经理负责主持评审会议,会议根据以下的议程要求进行评审
输入的信息是为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
性,评审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包括质
本公司根据质量记录不同的性质和作用,将质量记录分为:
“随时更新”、“永久性”、“一年期”和“三年期”保存
期限,当合同要求时,则按合同要求的规定时间进行保存。
保管 部门
记录保管部门应按保管期限须妥善保管,采取相应的保管措 施,防止损坏,潮湿。保管到期的质量记录,应管理部部, 统一销毁。
管理评审程序
机械有限公司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质量记录制/修订、保管等并确保质量记录按规定填写和保存。 4.2管理部负责质量记录的编号、登记、发行及格式审核。
5. 内容: 5.1记录分类管理要求: 记录的内容、归类、保存年限见“记录总览表”。各部门/项目对分管的记录认真分类、归档、 制定相应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程序。 5.2表单格式制修订: 5.2.1.表单格式:具有名称或公司标志、编号、版次等项目。 5.2.2.以程序书、规划书、指导书等文件件形式发行的质量记录格式,随程序书等文件一起进行 办理审查、核准手续(可参见QP-01),审核后由管理部编号,同文件一起发行。 5.3记录表单废止 质量记录格式的删除应随同文件修改并依QP-01程序中的“审查权表”所规定的进行审核,审 核后交管理部办理废止手续,已经废止的质量记录格式不得再使用。 5.4记录表单格式编号原则 表单编号:FM-程序文件-○○,其中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文件编号:QMS/CX G/0受控状态:分发号:编制:日期:2015.10.08审核:日期:2015.10.08批准:日期:2015.10.082015年10 月8日发布 2015年10月 8日实施程序文件目录1 QMS/CX.01文件控制程序 1-2 P3-P42 QMS/CX.02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1-1 P53 QMS/CX.03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1-2 P6-P74 QMS/CX.04管理评审程序 1-2 P8-P95 QMS/CX.05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1-2 P10-P116 QMS/CX.06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3 P12-P147 QMS/CX.07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 1-2 P15-P168 QMS/CX.08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1-3 P17-P199 QMS/CX.09供方控制程序 1-3 P20-P2210 QMS/CX.10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 1-3 P23-P2511 QMS/CX.11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1-1 P2612 QMS/CX.12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 1-1 P2713 QMS/CX.13内部审核程序 1-2 P28-P2914 QMS/CX.14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 1-2 P30-P3115 QMS/CX.15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1-3 P32-P3416 QMS/CX.16数据分析与评价控制程序 1-1 P3517 QMS/CX.17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1-2 P36-P3718 QMS /CX.18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2 P38-P39页次1/2编制:审核:批准: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对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职责:3.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HACCP 计划、前提方案由总经理批准。
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精选范文及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精选应用文档,如果需要,请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最新全套ISO9001:2015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目录0.1章颁布令 30.2 章管理方针、目标 40.3章公司组织机构 50.4章管理职责描述 51章范围92章引用标准93章术语和定义94章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立的背景环境10 4.1 公司的内外部环境104.2 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10 4.3 管理体系范围114.4 管理体系及其过程115章领导作用135.1 领导作用与承诺135.2 管理方针145.3 岗位职责与权限146章策划15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15 6.2 管理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17 6.3 变更的策划187章支持197.1 资源197.3 意识227.4 顾客沟通/信息交流227.5 文件化信息228章运行23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23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248.3 设计与开发25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288.5 销售和服务提供298.6 产品放行328.7 不合格品控制/应急准备及响应 329章绩效评价33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339.2 内部审核359.3 管理评审3510章改进3710.1 总则37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3710.3 持续改进38附录A: 质量管理职能分配表 39附录B: 环境管理职能分配表410.1章颁布令ZHLD/QEM.SC-2016《质量/环境管理手册》(以下简称管理手册)是依据ISO9001:2015和ISO14001:2015两个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
经“质量/环境行政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现予以颁布,于二O一六年五月十八日正式实施。
本《质量/环境管理手册》是公司贯彻实施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开展质量/环境策划、质量/环境管理控制的依据,是公司提供质量/环境保证和质量/环境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和行动准则,其他文件不得与其相矛盾。
ISO2015程序文件
目录第一章文件控制程序……………………………………………04-06第二章记录控制程序……………………………………………07-08第三章内外部沟通程序…………………………………………09-11第四章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2-14第五章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5-18第六章生产设施控制程序………………………………………19-21第七章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22-23第八章设计开发控制程序………………………………………24-28第九章供方控制程序……………………………………………29-31第十章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控制程序…………………………32-34第十一章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35-37第十二章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38-42第十三章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43-44第十四章数据分析与评价程序…………………………………45-46第十K五章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7-50 第十六章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1-54第十七章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55-57第十八章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8-60第十九章客户投诉处理程序……………………………………61-63第二十章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4-65第二十一章纠正措施控制程序…………………………………66-68第二十二章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9-70第一章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本公司各级部门均能使用到现行有效的文件,并对文件实行有效的管控。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外来文件和资料)。
3职责和权限3.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修改与废止职责。
3.23.3各部门对本部门所需文件,负责申领、使用和保管。
2015iso9001程序文件
文件编号规则
A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其它管理性文件编号及含义
发布年号
发布顺序号
文件类别号
1—表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文
2—表示技术性文件
3—表示其它管理性文件
本公司代号
企业标准代号
A2:质量记录的编号方法及含义
记录流水号
文件顺序号
文件类别号
本公司代号
企业标准代号
A3:行政性文件(包括:通知、计划)的编号及含义
布顺序号
布年份
门缩写
公司名称缩写
附录B
文件发放受控号目录
01总经理
02管理者代表
03行政部
04品质部
05生技部
05-1五金车间
05-2装配车间
05-3仓库
06供销部
07外发
08外借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文件控制程序……………………………………………04-06第二章记录控制程序……………………………………………07-08第三章内外部沟通程序…………………………………………09-11第四章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2-14 第五章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5-18第六章生产设施控制程序………………………………………19-21第七章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22-23 第八章设计开发控制程序………………………………………24-28第九章供方控制程序……………………………………………29-31第十章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控制程序…………………………32-34 第十一章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程序……………………35-37 第十二章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38-42 第十三章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43-44 第十四章数据分析与评价程序…………………………………45-46 第十K五章内部审核控制程序………………………………………47-50 第十六章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1-54第十七章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监控程序………………………55-57 第十八章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58-60 第十九章客户投诉处理程序……………………………………61-63第二十章不合格品控制程序……………………………………64-65第二十一章纠正措施控制程序…………………………………66-68 第二十二章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9-70第一章文件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本公司各级部门均能使用到现行有效的文件,并对文件实行有效的管控。
2范围适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外来文件和资料)。
3职责和权限3.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制定、修改与废止职责。
3.2质量部负责对体系文件的管理,包括原件保管、文件的复制、分发与回收。
3.3各部门对本部门所需文件,负责申领、使用和保管。
4工作程序4.1文件编号原则4.1.1文件编号:文件采用“PPE/□□□□□”的方式进行编号。
4.1.1.1PPE:为本公司名称之拼音简写。
4.1.1.2开头两个□□:以QM、QP、WI、QR、WL、SOP分别代表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阶文件、四阶文件、外来文件、作业指导书。
4.1.1.3部门代码:PD1—生产部QA—品质部PM—PMC部PD2—资材部SD—营销部HR—人力资源部TD—技术部RD—研发部FD—财务部IT—信息部EL—电子商务部4.1.1.4后三个□□□:代码流水号:001-099。
4.1.2版次:采用“版本/修订次数”之方式。
版本和修订次数:均以1、2、3、4……表示;依次类推。
各页版次可以不同,但需修订时必须要批准,且某版本中内容修订不超过四次,如其中一页修订达4次时,下次须整份文件改为下一版第0次。
4.1.3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方文件等外来文件,按外来文件的原编号执行。
4.2文件建立4.2.1公司质量体系文件由相关权责部门制定后,按权限进行审核和批准后,文件正式发行。
4.2.2外来文件由质量部统一收集整理。
4.2.3文件制订/修订后,由文管人员对文件编号、版次等核对无误后登录于《受控文件清单》;各种表单登录于《记录清单》。
4.3文件发放/收回作业4.3.1文管人员将文件复印好后,在首页加盖“受控文件”章后发行到公司文件所需部门;如要修订/废除文件,需收回旧版文件,应注意数量及内容的完整性。
4.3.2发行后收回的旧版文件如需保留则加盖“参考文件”章,否则应在收回后每月进行一次销毁。
4.3.3作废文件若作再生纸使用,需在原文正面划“×”或盖“作废”章,以便于识别,防止误用。
4.3.4文管中心应保留所有文件资料的原稿,不需盖章;文件原稿仅限于在保管室借阅,需借阅时,需填写《文件发放、借阅记录》。
4.4文件之修订/废止/增订提出:4.4.1在文件实施、内审、管理评审时,各部门应切实确认其符合性,及时反馈意见。
4.4.2需修订/废止时由制定单位以《文件/资料更改申请单》提出修改/废止,依3之职责签核后执行。
4.4.3文件修订后,由3职责签核后生效。
4.4.4需要增加文件时,需求部门以《文件/资料更改申请单》提出,部门主管审查,总经理批准后增订。
增订后,依据3.1之职责签核。
4.5经发行的正式文件,不得涂改其内容和随意复制。
4.6文管人员应在文件发生变化时及时发出新的《受控文件清单》、《记录清单》以供各使用单位核对,从而保证最新版本的使用有效性。
4.7有关记录依据“记录控制程序”执行。
5记录PPE/QR001《受控文件清单》、PPE/QR002《记录清单》PPE/QR003《文件发放、借阅记录》、PPE/QR004《文件/资料更改申请单》第二章记录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建立和保持记录,为产品质量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
2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全过程要求的记录。
3职责和权限3.1质量部是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全公司记录表格的编制和校审。
3.2质量部负责检验和计量工作过程、技术服务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3.3生产部负责生产工艺、设备、工装管理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3.4各职能部门负责各自工作过程中的记录的控制。
4工作程序4.1记录的分类4.1.1管理类记录:如《培训计划》《管理评审报告》《内部审核报告》等。
4.1.2技术质量类记录:如《生产过程记录》《产品质量检验表》等。
4.2记录的填写4.2.1质量记录填写要及时、真实、内容完整、字迹清晰,不得随意涂改。
4.3.2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要修改原数据,应采用单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或签上更改人的印章或姓名及日期。
4.3记录的收集、编目和归档各部门按职责收集记录,收集的记录要清晰,并编制《记录清单》予以归档管理以便检索。
4.4记录的保管4.4.1归档后的记录应存放在能防潮、防蛀、防火的环境里,并由各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保管。
4.4.2记录的保存期限管理类记录的保存期三年,技术类的保存期二年,需要长期保存的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保存期限。
4.4记录的查阅、借阅查阅和借阅已归档的记录,需办理查阅,借阅手续,经主管领导批准。
4.5记录的处理对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管部门编制销毁清单,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予以销毁。
5记录PPE/QR002《记录清单》第三章内外部沟通程序1目的确保与员工及顾客就相关质量信息进行相互沟通。
2适用范围各类质量信息的内外部交流沟通。
3职责和权限3.1总经理建立内部沟通系统,主持公司层级会议。
3.2质量部负责质量方针、目标、审核、管理评审信息和质量信息的传递和沟通,负责有关质量问题与顾客的沟通。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相关信息的上传下达和横向沟通。
4工作程序4.1内部沟通的形式内部沟通可视情况和需要采取请示、汇报、会议、文件、网络电话等传递形式。
4.1.1请示超出部门或岗位职责权限范围的工作应向直接领导请示后进行,直接领导不便联系且事情紧急时可越级请示,事后应向直接领导汇报。
4.1.2汇报下级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布置工作的完成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经验教训和改进的建议。
汇报可采用个别口头汇报、在各类会议上汇报或邮件、书面汇报的方式。
4.1.3会议4.1.3.1厂务会议(包括管理评审会议)根据需要,由总经理不定期主持召开厂务会议,听取他们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参加。
关于质量管理评审的厂务会议至少每年召开一次。
综合办公室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2质量例会质量部经理主持每周一次的相关部门的经理及车间主任级质量例会:1)讨论本周发生的一些质量和质量管理的问题。
2)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的意见﹑要求和改进。
3)听取主管们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
4)对上周布置的事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指定人员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3部门会议各部门主管至少每月召开一次本部门质量会议:1)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的意见、要求和改进方针。
2)总结上阶段工作情况,布置本阶段工作重点,协调解决相关问题;3)听取他们在进行质量管理时所遇到的困难和对质量管理的改进意见,并进行处理。
部门指定人员负责《签到表》和《会议记录》。
4.1.3.4各生产车间每个工作日都要召开晨会,由车间主任主持。
1)传达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意见﹑要求。
2)讲述上一天出现的问题及其纠正方法和预防措施。
3)当天的生产应注意的地方。
生产部和质量部的主管要轮流参加各班组的晨会。
4.1.4文件沟通各部门可利用文件的形式传达上级方针政策、会议精神,通报工作情况,表彰有关部门和人员。
4.1.5其他沟通1)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需要沟通工作信息、交流思想时,可根据不同沟通事项采用网络、电话、面谈、文字等各种方式及时传递信息。
2)需要及时通告全体员工的通知、工作检查结果、评比结果、聘任岗位和人员等信息,经总经理审核同意后可在公告栏发布。
4.2外部沟通的形式外部沟通可采用电话、邮件、微信、传真和人员回访,调查表等各种不同的形式。
4.3内部沟通的内容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和评审。
2)质量方针及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3)质量部及时收集、整理、汇总、传递来自各方面(包括客户投诉)的质量信息。
4)不符合项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过程中的信息5)管理体系运行中的其它重要信息。
6)各部门质量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7)其他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
4.4外部沟通内容与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质量方面的所有信息。
5记录《签到表》《会议记录》。
第四章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公司目标和战略方向相关影响其实现质量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有效应对风险和机遇。
2范围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内外部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和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与实施。
3职责和权限3.1总经理负责各种内外风险与机遇的识别、评价与确认;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审批。
3.2各相关部门负责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的策划;并监督实施。
4工作程序4.1内外部环境因素信息的获取应考虑:1)可能对企业的目标造成影响的变更和趋势;2)与相关方的关系,以及相关方的理念、价值观;3)企业管理、战略优先、内部政策和承诺;4)资源的获得和优先供给、技术变更;5)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要求。
4.2风险与机遇识别的时机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企业宗旨变化、战略变化、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及其背景、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