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编制应急预案
编制应急预案6个步骤

编制应急预案6个步骤
一、风险评估与识别
任何应急预案的编制都应从全面的风险评估开始。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识别可能影响组织的
所有潜在风险,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错误等。
通过专业的风险评估,可以确定
哪些是最关键的风险点,从而优先制定应对措施。
二、预案设计
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接下来需要设计具体的应急预案。
这包括明确应急响应的目标、策
略以及所需的资源。
设计时应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确保预案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
三、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确保应急预案得以有效执行的关键。
这涉及到人员、物资、设备及财务资源的
合理分配。
必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所有必要的资源都能迅速到位并投入使用。
四、培训与演练
仅有书面的预案是不够的,组织内部人员的培训和定期的演练同样重要。
通过模拟紧急情况,可以检验预案的实际效果,同时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处理能力。
五、预案更新和维护
应急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改进不断更新和维护。
定期审查预案,确保其反映最新的风险状况和最佳的应对策略。
六、沟通与协调
在紧急事件发生时,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至关重要。
预案中应包含明确的沟通流程和责
任分配,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各方面的行动能够协调一致。
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法

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首先,根据单位实际情况,成立应急预案编制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编制、评审和发布应急预案。
领导小组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
二、收集资料并进行初始评估1. 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行业标准、典型事故案例等资料。
2. 分析单位所在行业特点、生产规模、地理位置、危险源分布等情况。
3.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评估,了解单位可能面临的突发事件类型及风险程度。
三、辨识危险源并评价风险1. 对单位内、外部危险源进行全面辨识,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2.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四、评价能力与资源1. 评估单位现有应急能力,包括组织管理、技术力量、人员素质、物资准备、装备设施等。
2. 分析应急资源需求,包括应急物资、设备、资金、人力资源等。
3.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应急能力提升措施。
五、建立应急反应组织1. 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包括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救援队伍等。
2. 确定应急组织成员,明确其职责分工。
3. 建立应急通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六、选择合适类型的应急救援计划方案1.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择适合本单位的应急救援计划方案。
2. 制定应急救援计划方案,包括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措施、应急处置流程等。
七、编制各级应急救援计划1. 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
2. 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类型突发事件制定应急预案。
3. 编制现场处置方案,针对特定场所、设施或设备制定应急预案。
八、预案评审与发布1. 组织预案评审,对预案内容进行审核、评估。
2. 根据评审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3. 发布应急预案,确保相关人员知晓。
九、预案的实施与培训1. 对应急预案进行宣贯,提高员工应急意识。
2.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可行性和有效性。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1. 确定编制目标和范围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制的目标和范围。
目标是指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例如防止和减轻突发事件对组织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等。
范围是指应急预案适用的领域和范围限制,例如特定建筑物、区域或全球范围等。
2. 组织编制团队建立一个专门的编制团队,由各个部门的代表和专业人员组成。
这个团队应该包括有危机管理经验的人员,技术专家,员工代表等。
3. 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是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步骤。
团队应该识别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并评估其对组织造成的潜在影响和风险。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风雪)、事故(如火灾、泄露、爆炸)或其他紧急情况。
4. 确定责任和职责确定每个团队成员的责任和职责非常重要。
每个人员应该清楚知道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角色和任务。
这样可以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团队成员能够迅速行动,采取适当的措施。
5. 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根据风险评估和分析的结果,制定应急响应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详细步骤和应对措施。
例如,在发生火灾时应该做什么,如何疏散员工,如何与相关的应急机构联系等。
6. 测试和演练制定应急预案后,需要进行测试和演练来验证其有效性。
测试和演练可以帮助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并确保团队成员熟悉应急预案的执行步骤。
7. 审查和更新应急预案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定期审查和更新。
定期审查可以帮助团队发现预案中的漏洞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及时进行修订。
8. 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技能。
员工应该清楚知道应急预案的内容和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职责。
9. 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和沟通与相关机构进行合作和沟通非常重要。
例如,与消防部门合作,制定灭火和疏散计划;与医疗机构合作,制定伤员救治计划等。
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可以提高应急响应的效能。
10. 经常性检查和修订经常性检查和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
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如何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危机,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和流程。
它包括灾害防护、紧急救援、应急处理、恢复重建等环节。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企业、政府机关、学校等各种组织单位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下面介绍一下应急预案的编制。
一、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一)安全第一应急预案的编制首要原则就是安全第一。
应急预案需要完善的各种应急方案和措施,都应是以保障人员、财产安全为前提条件。
(二)系统性应急预案编制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复杂,覆盖范围也广泛,预案中需要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前线工作的具体计划,因此,应急预案应该是一个系统性的方案。
(三)科学性应急预案中各种措施、方案的采用应是凭借科学的分析、调查结果和经验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比较。
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充分依据各种预案方案的可行性,确保不会留下漏洞。
(四)灵活性应急预案编制是一份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行动方案,因此需要在一定的标准化基础上实行灵活性操作。
在实际应对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流程(一)筹备工作应急预案的策划和编制必须首先有一个完备的工作方案,确保其时间和人力资源足以满足各项工作的需要,另外还要针对性地明确一系列工作流程和要求。
(二)调查分析具体包括应急风险评估、现行管理制度分析、资源分析、人员调配方案以及现有的物资库存情况等的调查。
(三)应急预案方案设计根据调查分析的研究结果,设计合理的应急预案方案,确定质量、时间、成本、资源等实际可行的方案。
(四)方案综合将制订好的单个方案进行逻辑、综合、逆推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整合出最佳的综合方案,以真实反映实际的操作效果;同时也要做好常态化和升级完善工作的布局。
(五)应急预案方案公告将制定好的应急预案方案经过领导的审批,公告宣布,同时也要进行员工培训,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
三、应急预案编制的具体要素(一)各种救援应急方案应急预案中要包含有各种应急救援方案,因为这些方案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应对措施。
编制应急预案6个步骤

编制应急预案6个步骤简介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有一套完善的应急预案是至关重要的。
应急预案是一份指导文件,旨在为组织或个人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适当的行动提供指导。
本文将介绍编制应急预案的六个关键步骤。
步骤一:确认需求与目标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需求与目标。
这包括确定组织或个人可能面临的紧急事件类型,如自然灾害、事故或恶意行为。
进一步,需求与目标还应包括应急预案的范围、编制的时间框架以及参与的人员。
步骤二:组建紧急管理团队编制应急预案需要一个跨部门的紧急管理团队,负责协调和执行预案中的任务。
这个团队应包含各部门的代表,以确保全面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和应对策略。
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关的培训和专业知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明智且及时的决策。
步骤三:风险评估与应对计划风险评估是确定潜在威胁和危害的关键步骤。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概率以及其对组织或个人的影响。
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
这些计划应包括预警和通知流程、撤离和疏散程序、紧急通讯方法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采取行动。
步骤四:制定资源和设备清单在应急情况下,及时获取所需资源和设备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制定一份清单,列出可能需要的所有资源和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资源和设备可能包括紧急联系人名单、通信设备、急救用品、应急照明设备等。
此外,还应确定这些资源和设备的存储和维护方法,并确保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步骤五:应急响应与演练应急响应是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迅速采取行动以保护人员和财产安全。
为了确保应急响应的效果,需要进行定期的演练和培训。
演练旨在评估各项措施的有效性,并为相关人员提供实际应对紧急情况的经验。
此外,演练还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改进需求。
步骤六:定期审查与更新应急预案应定期进行审查与更新,以确保其与当前情况和需求保持一致。
定期审查有助于识别可能的改进机会和所需调整。
在审查过程中,团队成员应该参与讨论和提供反馈,以提高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
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6个步骤,具体步骤如下:
(一) 成立工作组: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队伍、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二) 资料收集: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三)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四) 应急能力评估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五) 应急预案编制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六) 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
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
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将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

应急预案编制的步骤引言应急预案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工具,它的编制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的规划和实施。
本文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主要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过程。
步骤一:制定编制计划在开始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编制计划。
编制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预案编制的目标和范围:明确编制预案的目的和适用范围,以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2.编制预案的时间表:确定预案编制的截止日期和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以保证预案按时完成。
3.资源需求:确定编制预案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保障预案编制过程的顺利进行。
4.任务分工:确定各个参与人员的具体职责和任务分工,以确保任务的高效完成。
步骤二: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制定应急预案的核心环节。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对组织所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并确定其可能对组织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具体的风险评估可以采用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风险辨识:对潜在风险进行辨识和分类,包括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事故等各类风险。
2.风险分析:对已辨识的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可能导致的影响、概率和频率等因素。
3.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对各项风险进行评估和排序,确定其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
步骤三:制定响应策略在了解和评估了各种潜在风险之后,接下来需要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具体的响应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应对措施:根据不同风险的特点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预防、控制、救援、恢复等。
2.策略选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组织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来应对各项风险。
3.预案制定:将各项应对策略和措施具体化为应急预案,明确各项任务、流程和责任。
步骤四:实施演练和培训一份完善的应急预案还需要经过实际的演练和培训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演练准备:根据预案制定的要求,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计划,确定演练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参与人员和时间表。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一、编制背景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为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编制应急预案是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
以下为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二、编制程序1. 组织筹备(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员工代表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明确编制小组职责。
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调研与评估(1)收集资料。
收集国内外相关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案例、法律法规等资料,为编制工作提供依据。
(2)现场调研。
深入现场了解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风险等级、影响范围等。
(3)风险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编制内容(1)编制目的。
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如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等。
(2)适用范围。
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如单位内部、周边区域等。
(3)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响应队伍、应急物资储备等。
(4)应急响应程序。
详细描述应急响应的步骤,包括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处置、应急恢复等。
(5)应急保障措施。
制定应急保障措施,包括人员保障、物资保障、技术保障等。
(6)应急演练。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审核与修订(1)内部审核。
编制小组对应急预案进行内部审核,确保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专家评审。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
(3)修订完善。
根据审核和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5. 发布与培训(1)发布。
经审核、评审和修订后,将应急预案正式发布。
(2)培训。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全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 实施与监督(1)实施。
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监督。
定期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哪8个步骤

应急预案编制程序包括哪8个步骤
1.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背景和目的: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需要明确
编制预案的目的和背景,了解组织或单位所处的风险环境和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
2.组织编制团队:设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确定各个成员的职责和
任务分工,包括编制人员、审核人员、实施人员等,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3.风险评估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包
括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等,确定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4.确定应急响应方案: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响
应方案,包括应对措施、人员调度、资源调配等,确保在应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
5.方案编制和修订:根据风险评估和应急响应方案,编制完整的应急
预案,包括具体的流程、措施和责任分工,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其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
6.应急预案的测试和演练:通过模拟演练等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测试
和验证,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7.应急培训和意识提升: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其对应急预
案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应变意识。
8.定期评估和改进:建立应急预案的评估机制,定期对预案的执行情
况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持续提高应急响应的水平和能力。
通过以上8个步骤的全面规划和实施,组织或单位能够有效应对各类紧急情况,保障生产、生活和财产的安全。
应急预案编制的五个步骤及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编制的五个步骤及主要内容在任何组织或机构中,应急预案的编制都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应对突发事件、降低损失,保障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五个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内容。
步骤一: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在这一步骤中,首先需要明确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和原因。
明确应急预案的目的有助于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目的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保障员工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恢复生产等。
步骤二:收集资料和信息在这一步骤中,组织需要收集与应急预案相关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包括组织结构、人员信息、设备信息、应急资源等。
这些信息能够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必要的依据和支持。
同时,也需要对组织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
步骤三:制定应急预案的框架和内容在这一步骤中,应根据前两步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应急预案的框架和具体内容。
应急预案通常包括预案背景、预案目的、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资源保障、应急演练计划、应急培训等内容。
确保应急预案的内容全面、详细、具体。
步骤四:审定和执行应急预案在这一步骤中,应急预案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定和批准,确保应急预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一旦应急预案获得批准,就需要全面实施和执行。
各个部门和人员需要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程序,并在实际应急情况下迅速行动。
步骤五:定期评估和修订应急预案在这一步骤中,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检查,发现问题和不足,并及时修订和完善预案。
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应急预案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确保其在应急情况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通过以上五个步骤的建立,组织能够有效地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提高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保障组织和人员的安全和利益。
愿每个组织都能够认真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预案编制

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编制是企事业单位重要的应急准备工作之一,它是为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预定的行动计划,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有序地做出反应,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减少可能的损失。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如何编制应急预案。
一、预案编制前的准备工作1. 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确定负责人和参与人员。
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应由各部门的负责人和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确保各方面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开展风险评估和安全演练。
了解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风险,评估风险的概率和影响程度,并进行安全演练,检验现有的应急措施和应对能力。
3. 收集相关信息和准备资源。
收集与企业运营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联系方式、供应商信息、物资储备情况等,并做好资源的准备工作。
二、应急预案编制的内容1. 预案的基本信息。
包括预案的名称、批准部门、编制日期、生效日期等基本信息,确保预案的可辨识性和时效性。
2. 突发事件分析和评估。
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包括风险等级、可能造成的损失、应对措施等,为应急响应提供有效依据。
3.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指定各部门的应急负责人和具体的职责分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组织和协调应急工作。
4. 应急响应程序。
明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步骤,包括灾害事故报告、指挥调度、救援救护、资源调配等,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5. 通讯与报警系统。
建立健全的通讯与报警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紧急情况的及时通报,方便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6. 物资和装备准备。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做好各种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准备工作,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用和使用。
三、预案编制的具体步骤1. 建立预案编制工作小组,确定工作计划和目标。
2. 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包括历史灾害数据、企业运营情况、可用资源等。
3. 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演练,确定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应对措施。
4. 根据评估结果和实际情况,制定预案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一、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而提前制定的指导行动方针和措施,旨在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编制应急预案是保障组织单位、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危急时刻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工作,下面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具体步骤。
二、确定组织和领导机构1. 组织机构: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应明确负责应急工作的组织机构。
这个组织机构必须由有关单位的领导机构予以明确,以确保应急工作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2. 领导机构: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领导机构,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这个领导机构应由高级管理人员和应急专业人员组成,以确保预案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管理。
三、开展风险评估与调查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调查,包括自然灾害、工业事故、社会安全事件等。
这项工作旨在了解潜在风险的种类和可能带来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
四、确定预案编制的流程和目标在启动应急预案编制工作之前,需要明确预案编制的流程和目标,包括编制的时间周期、参与编制的人员、编制的主要内容等。
此外,还需明确编制预案的目的,明确要编制什么类型的预案,例如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火灾应急预案等。
五、编制应急预案的框架和内容1. 制定预案框架:根据确定的目标和流程,制定应急预案的框架。
预案框架应包括应急响应管理、应急资源保障、灾害信息收集与发布、危险源监控与预警等方面的内容。
2. 确定预案内容:根据实际需求,确定预案的具体内容。
预案内容应包括预案的目标、组织架构、责任分工、预警与指挥、资源调配、协调沟通等方面的内容。
六、编写具体的应急预案在明确预案框架和内容后,开始编写具体的应急预案。
预案编写应包括预案的编号、标题、生效日期、修订记录等基本信息,以及预案的组成部分,如前言、目录、应急响应管理、应急资源保障、灾害信息收集与发布、危险源监控与预警等。
七、预案的审核与审查编写完应急预案后,需要进行内部的审核和审查。
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

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1. 引言应急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步骤。
良好的应急预案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提供指导,帮助组织迅速、有效地做出应对。
本文将介绍编制应急预案的方法,从前期准备、制定计划、实施预案和完善改进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2. 前期准备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需要开展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以确保预案的制定符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确定编制团队:成立一个多部门、跨职能的团队来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团队成员包括应急管理、安全、技术和沟通等相关部门的代表。
•确定编制目标: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目标,例如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
•收集信息:对组织所处的行业、本地区的突发事件情况进行调研,收集相关信息,为后续预案制定提供依据。
3. 制定计划在前期准备工作完成后,接下来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来指导应急预案的编制。
•确定制定流程:制定应急预案的详细流程,包括编制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责任人和文件备份等。
•明确预案结构:确定应急预案的结构,一般包括预备阶段、应急响应阶段和恢复阶段等。
每个阶段都应明确相应的组织目标和工作要求。
•分工合作:根据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职责,将预案的编制工作分解为不同的子任务,并明确各个任务的负责人和时间节点。
4. 实施预案制定计划完成后,即可按照计划开始实施预案的编制工作。
•收集资料:根据前期准备阶段收集的信息,搜集有关突发事件的案例、经验教训等资料,为预案编制提供参考。
•制定流程图:根据预案结构制定相应的流程图,清晰地描述各个流程步骤,并包括相应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制定应急措施:根据流程图和资料收集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人员疏散、物资调配、应急通信等方面。
•编写预案文本:根据流程图和应急措施,撰写预案的正文部分,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工作职责、应急预警和发布等内容。
5. 完善改进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

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编制应急预案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条不紊地组织和指挥各项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下面将介绍应急预案编制的六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500字)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编制预案的目的和范围。
目的是确定编制预案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明确应急预案的主要作用是保障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
范围是指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和涉及的领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范围,如企业应急预案、城市应急预案等。
在确定目的和范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预案适用对象:明确应急预案的适用对象,如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社区等;2. 预案适用场景:确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场景,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3. 预案适用时间:确定应急预案适用的时间范围,如24小时全天候、工作日等;4. 预案适用地点:确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地点范围,如国内、特定地区、特定场所。
第二步:制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500字)在确定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和范围之后,需要制定应急组织机构和明确各组织成员的职责。
应急组织机构是指在应急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工作的组织框架和人员分工。
组织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但通常包括应急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各级领导小组和各职能部门。
在制定组织机构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应急指挥部:确定应急指挥部的设置位置、组织结构和主要职责,负责指挥和协调应急工作;2. 应急办公室:确定应急办公室的设置位置、组织结构和主要职责,负责信息收集、分析和发布;3. 领导小组:确定领导小组的成员、职责和工作分工,负责决策和协调各项工作;4. 职能部门: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各职能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分工,负责实施具体的应急工作。
第三步: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500字)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监测,以了解潜在的危险和风险,并提前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评估是指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和危险。
我国应急预案编制流程

一、编制准备阶段1. 成立编制工作组: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特点和应对需求,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 收集资料:收集与预案编制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企业事故资料,以及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技术资料、周边环境影响、应急资源等有关资料。
3. 确定编制目的和依据: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如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等。
同时,依据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预案。
二、编制实施阶段1. 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指出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
2. 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在全面调查和客观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状况基础上,开展应急能力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完善应急保障措施。
3. 编制预案内容: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内容通常包括:- 预案目的、依据、适用范围;- 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明确指挥体系、各岗位职责、联动机制等;- 预防与预警机制,包括监测监控、信息报告、预警发布与解除等规定;- 应急响应程序,针对不同级别的突发事件设定启动条件、响应级别、行动指南;- 应急处置措施,如泄漏控制、污染物收集、消防灭火、应急监测、现场恢复等具体操作方案;- 应急保障,涵盖应急队伍、物资装备、资金、通信、交通、技术支持、医疗救护、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准备与调度安排;- 后期处置与预案管理,包括善后处理、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预案演练、修订与更新等规定。
4.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编制的预案进行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三、备案与后续管理阶段1. 预案备案:按照相关规定,指定负责人,提交备案材料,进行网上备案,并接受备案审查。
2. 公示备案信息:对备案的预案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应急预案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下面将介绍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一、确定编制需求编制应急预案的第一步是确定编制的需求性和紧迫性。
通常情况下,有关部门或组织应根据所负责的涉及安全的领域,评估当前存在的威胁和风险,并通过调研和分析,确认编制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二、明确编制目标在确定了编制需求后,下一步是明确编制应急预案的目标和范围。
这需要明确应急预案所针对的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和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预案目标。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能够指导后续的编制工作。
三、组织编制团队编制应急预案需要组织一支专业的编制团队,该团队应包括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
团队成员应了解本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能够全面分析和评估风险,并能够制定相应的措施。
四、开展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步骤,通过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进行评估,明确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后果。
评估应包括概率分析、影响分析和风险等级评定,以便更好地制定应对措施。
五、制定应对措施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编制团队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这些措施应具体明确,包括预防、应急处置和恢复等方面的要求,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六、制定预案流程在制定具体措施的基础上,编制团队应制定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
流程应该清晰明了,包括相关部门或组织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和处置。
七、定期演练和修订制定应急预案后,应组织定期的演练活动,以测试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修订。
预案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八、管理与宣传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后,相关部门或组织应加强对预案的管理和宣传工作。
这包括制定预案的分发和推广机制,提供培训和教育资源,增强社会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能力。
以上便是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

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只有具有良好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保证应急救援的成功进行,实现应急救援目标。
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决定了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应急预案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工艺过程方面的危害辨识、设备维护管理及风险评价、作业场所环境、危险化学品、应急劳动保护品的选用、医疗救护、消防与治安等多个方面,单靠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
因此,编制应急预案,首先要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并由相当层次的领导担任负责人,以便调用各方力量,保证编制小组的建立、资料的搜集、资源的评估等方方面面难以保证或困难较大的工作能得到充分保证。
(二)授权、任务和进度1、获得授权由编制小组牵头部门,代表应急编制小组,编制预案编制计划及所需的各项保证措施,报小组负责人,经管理层讨论通过,最终获得最高管理者的明文授权。
2、发布任务书小组负责人,根据领导授权发布任务书。
任务书主要内容: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编制应急预案的原则;编制应急预案的对象;应急预案的功能目标;编制应急预案的人员;编制应急预案的进度;编制应急预案的经费;编制应急预案的要求。
3.预案编制的进度与内容(1)明确任务的优先顺序要根据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和企业危险特性及人员素质、相关资料、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将各项工作进行优化排序。
(2)编制工作时间进度表根据工作优先顺序,编制各项工作的时间进度表。
若情况发生变化,及时对时间进度进行修改。
(3)时间分配时间分配可参考几个阶段进行:人员培训、资料收集、初始评估、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改进、预案发布。
(三)资料收集1.收集资料的作用资料收集,是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丰富的资料,将为下步预案的编制进度与质量提供重要保障。
因此,应采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地多收集相关资料。
2.收集资料的种类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标准;相关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国内外同行业应急救援成败案例;国内外同行业应急救援经验与成果;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流程等相关资料;本单位总体规划图纸、装置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
怎么样编制应急预案

怎样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编制一般可以分为5个步骤,即组建应急预案编制队伍、开展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发布和预案的实施。
(一)组建编制队伍预案从编制、维护到实施都应该有各级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在预案实际编制工作中往往会由编制组执笔,但是在编制过程中或编制完成之后,要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门,工程与维修部门,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部门,邻近社区,市场销售部门,法律顾问,财务部门等。
(二)危险与应急能力分析1.法律法规分析分析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如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消防法律、法规与规程,应急管理规定等。
调研现有预案内容包括政府与本单位的预案,如疏散预案、消防预案、工厂停产关闭的规定、员工手册、危险品预案、安全评价程序、风险管理预案、资金投入方案、互助协议等。
通过分析可以防止预案之间和预案与法律之间产生矛盾,保障预案与法律之间的一致。
2.风险分析分析各类紧急情况的可能性和对单位的潜在影响,包括由地方应急管理部门所辨识出来的紧急情况。
同时应考虑单位内部和社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1)历史情况。
本单位及其他兄弟单位,所在社区以往发生过的紧急情况,包括火灾、危险物质泄漏、极端天气、交通事故、地震、飓风、龙卷风等。
(2)地理因素。
单位所处地理位置,如邻近洪水区域,地震断裂带和大坝邻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贮存、使用和运输企业;邻近重大交通干线和机场,邻近核电厂等。
(3)技术问题。
某工艺或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产生的后果,包括火灾、爆炸和危险品事故,安全系统失灵,通讯系统失灵,计算机系统失灵,电力故障,加热和冷却系统故障等。
(4)人的因素。
人的失误可能是因为下列原因造成的:培训不足,工作没有连续性,粗心大意,错误操作,疲劳等。
(5)物理因素。
考虑设施建设的物理条件,危险工艺和副产品,易燃品的贮存,设备的布置,照明,紧急通道与出口,避难场所邻近区域等。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包括

应急预案的编制是组织应对突发事件、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
以下为应急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旨在确保预案的全面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1. 组建由相关部门负责人、专业人员、基层工作人员组成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
2. 明确小组成员职责,确保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二、调研分析1. 收集国内外相关应急预案编制经验,了解国内外突发事件应对情况。
2. 分析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状况、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等。
3. 调查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
三、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大纲1. 根据调研分析结果,确定应急预案的编制范围和目标。
2. 制定应急预案编制大纲,明确预案的结构、内容、格式等要求。
四、编制应急预案1. 编制应急预案正文,包括以下内容:a. 引言:阐述编制应急预案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b. 事件分类:明确应急预案适用的突发事件类型。
c. 组织机构:明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领导小组、应急指挥部、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等。
d. 应急响应:详细说明应急响应流程、响应措施、应急资源调配等。
e. 预防与控制:阐述预防措施、控制措施、监测预警等。
f. 后期处置:明确善后处理、恢复重建、责任追究等。
g. 应急预案管理:说明应急预案的审批、修订、培训、演练等。
2. 编制应急预案附件,包括:a. 应急预案编制依据;b. 应急物资清单;c. 应急队伍名单;d. 应急预案相关表格、图表等。
五、评审与修订1. 组织专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2. 根据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六、审批与发布1. 将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2. 经批准后,发布应急预案,并报备相关部门。
七、宣传与培训1. 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宣传,提高全员应急意识。
2. 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培训,确保应急队伍熟悉预案内容。
八、演练与评估1.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编制应急预案第一讲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1第二讲应急预案基础---------------------------------------------------1第三讲应急预案的系统设计------------------------------------------3第四讲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7第五讲应急预案应用实例--------------------------------------------10第六讲石油化工应急预案实例--------------------------------------13第一讲应急预案的法规要求一、《安全生产法》第五章的要求-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体系对发生事故后,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讲应急预案基础一、基于事故理论1、事故4要素人-人的不安全机-机的不安全状态环-环境不良管-管理欠缺2、安全系统4要素人;物(机、境);能量;信息。
四、防范事故的策略1、形式逻辑-三E对策1)工程预防对策-本质安全化 Engineering(硬件设备)2)预防教育对策-人的素质 Education(员工培训)3)管理预防对策-系统调剂 Enforcement2、时间逻辑-三套对策体系1)事前预防(超前预防对策体系)2)事中救援(事故应急救援体系)3)事后处理(事后报告及事后责任追究体系)五、应急预案理论基础1、应急系统构成1)应急计划(预案):应急手册、应急报告、联络通讯资料2)应急组织:现场总指挥、相关部门3)应急技术:相关负责人、应急中心、抢险技术装备4)应急设施:通讯器材、报警系统、消防器材、照明器材、医疗急救用品、防护用品5)外援机构:有关专家单位地址、专业机构、消防、医疗、军队等2、定义根据ILO《重大工业事故预防规程》,应急预案定义是:基于在某一处发现的潜在事故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所形成的一个正式书面计划,该计划描述了在现场及场外如何处理事故及其影响。
3、目的1)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紧急情况不扩大,并尽可能的排除它们。
2)减少紧急事件对人、财产和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4、依据:风险评估、危险源辨识1)事故类型(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等);2)物质特性(有毒、易燃、热辐射、爆炸);3)物质规模及作用方式(扩散的计算);4)评估等级5、分类1)特定应急预案:也叫专项预案,它是针对某种特定紧急情况,如龙卷风、危险物质泄露、火灾、洪水等的应急而制定的。
2)应急行动预案:是对紧急情况如何采取应急行动的指导预案,以行动的格式来制定预案并指导非事故期间应急训练。
3)综合应急预案:是全面考虑管理者和应急队员的能力和责任,并包括了对紧急情况应急救援体系的预防、准备、现场应急、恢复等过程指导的综合预案。
6、原则1)一设一案,每一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应急预案;(第一类预案、第二类预案)2)企业与地方(政府)相结合;3)资源保证和充分,人、财、物资源及时到位;4)定期演习,确保预案可行性和适用性;5)宣传与培训,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机构都掌握;6)定期评估,根据情况变化,对预案进行评估和修改。
第三讲应急预案的系统设计一、思路1、危险源体系:危险物质、设施设备等2、事故体系:火灾、爆炸、泄露等3、层次体系:集团、厂级、车间(现场)等二、五个运作中心(一)、指挥协调中心1、指挥协调中心-机构人员职责1)、了解应急系统的组成及其任务和功能2)、分配和检查应急队员的责任并确定所需人数3)、与事故指挥者和支持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建立并保持必要的通讯联系,做好突发情况应急准备4)、搜集有利于事故处理调查的相关信息用于编写政府报告和涉及法律事务的必要文件5)、草拟递交政府部门的事故报告,并向媒体中心提供用于新闻媒体接触所需的信息6)、确保应急计划的执行,监督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启动所有适当的程序和应急措施2、指挥协调中心-软配置1)、针对不同事故类型而制订的各类应急预案2)、以往的事故报告和检查表3)、工厂、城镇、乡村地图4)、物质安全数据5)、社会信息材料3、指挥协调中心-硬配置1)、计算机管理系统2)、应急动力系统3)、车载电话或移动电话4)、传真机5)、无线电6)、收录机7)、扫描仪8)、投影仪9)、电视或监控录像机10)、钟表或其他记时仪器11)、用于书写的工具和材料4、指挥协调中心-运作问题1)、位置应设在安全区内,但不能离危险区太远2)、培训管理者和后备人员3)、配备后备应急管理者4)、现场应急管理者在接到通知后,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事故现场,直接进入紧急运作中心并与事故指挥者相联系,协调对事故的应急(二)、现场处理中心1、现场处理中心-设计要求1)、移动性强2)、配备有先进的通讯工具,监视系统以及事故记录设备3)、拥有充足的动力供应4)、指挥中心应该有明显的标志5)、装备有事故现场应急所需的参考资料6)、指挥中心应该处于事故现场的缓冲区内,并保证所处位置易于发布指挥命令且不会受到事故的影响7)、实现处理中心的模块化设计8)、使用统一术语9)、明确每个人的角色、责任、义务等,所有的应急任务都应该统一分配10)、指挥中心的指挥职位应该树定而人员不是固定的11)、事故指挥中心的所有人员都必须接受定期培训,保证每个职位至少有一个接受过培训的后备人员2、现场处理中心-现场工作程序1)、事故初始评估2)、危险物质的现场探查3)、事故控制区域的建立4)、实施应急行动5)、事故现场的净化和恢复(三)、支持保障中心1、技术支持2、医疗支持3、法律支持(四)、媒体中心1、媒体中心职责1)、组织赶赴事故现场的媒体进入媒体中心进行有序的工作2)、防止因媒体的干扰而引起现场应急的混乱3)、接受新闻媒体采访4)、召开新闻发布会5)、刊登启示等2、媒体中心-设计1)、媒体中心的位置和规模2)、媒体中心的配置3、媒体中心-工作原则1)、保证所发布的事故信息准确性和信息来源的可靠性2)、预备好相关材料:事故的性质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泄露物品是否有毒以及泄露量;公众应采取的防护及预防措施;事故中的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工作具体情形和将持续的时间(五)、信息管理中心1、信息管理中心-设计要求1)、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2)、完善的信息管理设备3)、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4)强调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可靠性第四讲应急预案的编制技术一、编制步骤(一)资料收集(二)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二、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一)四级体系:1、预案(手册,综合性描述)1)、对紧急情况的管理政策2)、预案的目标3)、应急组织4)、责任:由一系列为实现紧急管理政策和预案目标而制定的紧急情况管理程序组成,包括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现场应急、恢复的程序以及训练程序,事故后果评价程序等。
2、程序(二级文件,核心)1)、内容:行动的目的;行动的范围2)、模式:5W1H-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谁去做who,什么时间when,什么地点where,如何做how3)、目的:为应急行动提供信息参考和行动指导4)、格式:文字叙述、流程图表、或是二者的组合等3、说明书(三级文件)对程序中的特定任务及某些行动细节进行说明,供应急组织内部人员或其他人使用,例如应急队员职责说明书,应急检测设备使用说明书等4、应急行动记录(四级文件)包括在应急行动期间所作的通讯记录,应急队员进出事故危险区的记录,向政府部门递交报告的记录、每一步应急行动的记录等三、应急预案的程序结构1、预案概况: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进行综合描述和说明2、预防程序:对潜在事故进行确认并采取减缓的措施3、准备程序:说明应急行动前所需采取的准备工作4、基本应急程序:给出事故可适用的应急行动程序5、特殊危险应急程序:针对特殊事故危险性的应急程序6、恢复程序:说明事故现场应急行动结束后所需采取的清除和恢复行动四、三大程序1、准备程序(培训程序、训练演习程序、应急资源评价程序等)2、基本应急程序(核心:报警程序、疏散程序、通讯程序、禁戒和管制程序、医疗救援程序、公共关系程序)3、特殊危险应急程序(行动程序)五、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一)、一般灾害性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品泄漏、火灾台风洪水等)编制方法:1、应急机构的组成及职责2、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的原则(生命第一原则、损失最小化原则、及时性、有效性、第一响应等)3、报警与报告程序4、生产和技术处理(停机、关闸、停产等明确的规定)5、灾害控制与扑救6、伤员的救护7、警戒疏散与交通管制8、应急物资准备与供应9、救援与救助(寻求什么样的外援、公安、消防、医疗、军队、政府等)10、生产恢复11、应急演练(二)、一般设备事故的应急预案(锅炉、塔吊、吊车、压力容器等)编制方法:1、应急处理的知识2、事故的部位及类型3、引发事故的原因4、事故的应急处理原则5、主要操作程序及要点6、报警、报告与救护7、生产恢复8、应急演练(三)化工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化工厂厂级应急预案,格式固定)编制方法:1、厂区的基本情况2、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及其分布图3、指挥机构的设备及职责4、资金保障及通讯联络的方式5、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6、预防事故的措施7、事故处理8、工程抢救抢修9、现场医疗救护10、紧急安全疏散11、社会支援六、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的协调第五讲应急预案应用实例一、企业应急编制实例(一)、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的编制1、明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参加单位、人员及职责2、明确应急救援总指挥及具体行动负责人3、与企业应急相关机构及联络方式4、明确企业与政府(地区)的应急方式和职责(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1、辨识危险源并进行分级和事故类型识别2、确定事故影响范围及可能造成的危害3、按所需应急预案的级别,划分事故严重程度(三)、报警及通告系统的建立1、确定报警系统及分工程序2、确定上级报告的时限(及时性、有效性)3、确定向社区公众报警的范围、标准、方式及内容4、明确应急救援人员救援的响应方式5、明确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方式及反应要求(四)、应急设备设施技术保障1、明确指挥中心设置地点,设备条件标准,相关部门消防、救援、禁戒所需要的设备及物资清单、数量、规格说明2、描述医疗救援规模及其条件,列出防护抢险装备的要求和标准(五)、现场评估及信息支持1、明确现场及救援过程的危险评价程序及要求2、设计应急测试的技术及程序3、建立外援专业机构、人员的支持方案(六)、信息支持及公众教育1、明确日常公众及宣传的要求和内容2、明确应急救援期间新闻发言人及其职责3、明确应对社区、公众和家属的人员及其职责(七)、事后恢复程序1、事故应急终止的标准2、要明确生产恢复的条件3、要说明恢复正常状态的程序4、要描述调查记录评估反应的方法(对整个应急过程的数据采集、一些现场的记录)(八)、预案的培训和演习1、要明确应急人员培训的要求和标准(定期、演练规模)2、要制定每年培训的演练计划3、要明确应急技术的条件4、要描述员工应急培训的频度、内容及要求(九)、应急预案的维护及管理1、明确应急预案管理委员会成员2、描述预案的更新和修订条件(应急预案的档案、版本)3、明确预案的演练、检测结果完善标准二、某厂预案编写实例1、文件要有编号2、封面上要标注出: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实施日期3、文字、图表为表达4、危险源的预控、日常维护5、二级模式(总预案、各车间预案)三、某厂厂级应急预案1、概况:企业地理位置、规模、产品、职工、设备、工艺、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意义等2、事故总应急预案的指导原则:预案的指导思想、目的、运作原则:以人为本、损失最小化、协调统一、职责分明、现场保护、主动参与等原则3、事故应急组织:1)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成员 2)指挥部机构:办公室、现场组、医疗后勤等3)指挥部办公室设备条件4、指挥部应急和程序:1)事故单位报告:程序要求、电话、方式等2)应急启动要求3)指挥部建立4)现场组行动要求5)相关部门的行动要求和程序四、某厂车间应急预案1、概况:工艺概况、安全防护和消防设备配备2、事故应急组织:现场指挥、副现场指挥3、危险因素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模式和损失:1)工艺过程2)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3)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和事故类型4)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4、现场应急处理方案措施5、员工响应及疏散路线图第六讲石油化工应急预案实例例一、停电应急预案1、事故的部位和类型2、引发事故的原因3、应急处理原则4、报告程序5、生产处理措施6、生产恢复7、对雷击停电事故的预案例二、爆炸应急预案1、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2、参与部门、人员和联络方式3、应急处理原则4、报告程序5、生产处理措施6、灾害扑救及控制7、警戒、疏散及交通管制8、伤员救护9、应急物资准备和供应10、生产恢复11、应急预案演练例三、文件体系1、一级文件:消防重点安全单位档案主要作业活动清单危害控制改进活动清单2、二级文件: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停车、电、水、汽等)灾害事件应急预案(防汛、地震等)事故应急预案(火灾、泄漏、爆炸等)3、三级文件:重大危险源普查表填表环境因素评价表环境因素识别表应急预案演练计划岗位作业指导书4、四级文件:危险物质生产单位普查表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应急预案演练考核表聚合危险点图例四、抗震救灾的应急预案1、装置的基本情况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参与部门的人员及联络方式4、应急处理的原则5、事故预想6、报告程序7、生产处理程序8、灾害扑救及控制9、伤员救护10、人员疏散、撤离及交通管制11、应急物资供应12、生产恢复13、预案的演练例五、重大爆炸事故处理预案1、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2、参与部门、人员及联络方式3、应急处理原则4、报告程序5、处理措施和生产恢复1)事故处理原则2)应急准备3)报警程序4)灾情传达及救援队伍的自动组成程序5)生产处理程序6)灾害扑救和控制程序7)伤员救护程序8)人员疏散和撤离程序9)区域道路管制程序10)物资供应程序11)外援救助程序12)事故调查程序13)恢复开工程序6、应急预案演练例六、化学品泄漏应急程序1、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2、参与部门人员及联络方式3、应急处理原则4、报告程序5、生产处理措施6、灾害扑救及控制7、警戒、疏散及交通管制8、伤员救护9、应急物资准备和供应10、生产恢复11、应急预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