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及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AQ-BH-07348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

及案例

Preparation steps and cases of accident emergency rescue plan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步骤及案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事故应急预案应当简明,便于有关人员在实际紧急情况下使用。一方面,预案的主要部分应当是整体应急反应策略和应急行动,具体实施程序应放在预案附录中详细说明。另一方面,预案应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随时变化的实际紧急情况。前面所提到问题的所有结论和解决办法应缩减为一个简单明了的文件,便于评价和使用。除了这些以外,预案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是预案应包括至少六个主要应急反应要素,它们是:(1)应急资源的有效性;

(2)事故评估程序;

(3)指挥、协调和反应组织的结构;

(4)通报和通信联络程序;

(5)应急反应行动(包括事故控制、防护行动和救援行动);

(6)培训、演习和预案保持。

根据企业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同,应急预案也存在各种形式。编制小组的另一个任务是使总体预案的格式应用于企业的具体情况。最后,小组应确定出如何保证预案更新,如何进行培训和演习。根据预案格式,可以把一些条款放在总体内容中,或放在附录中。预案编制不是单独、短期的行为,它是整个应急准备中的一个环节。有效的应急预案应该不断进行评价、修改和测试,持续改进。

通常企业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步骤如下: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企业管理层首先应指定应急预案编制小组的人员,组员是预案制定和实施中有重要作用或是可能在紧急事故中受影响的人。预案编制小组的人员通常来自以下职能部门:

(1)安全

(2)环保

(3)操作和生产

(4)保卫

(5)工程

(6)技术服务:

(7)维修保养;

(8)医疗:

(9)环境;

(10)人事。

此外,小组成员也可以包括来自地方政府社区和相关政府部门的代表(例如,安全、消防、公安、医疗、气象、公共服务和管理机构等)。这样可消除现场事故应急预案与政府应急预案中的不一致性,同时这样也可明确紧急事故影响到厂外时涉及的单位及其职责,有利于救援时的协调配合。

2资料收集和初始评估

编制小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收集制定预案的必要信息并进行初始评估,这包括:

(1)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企业安全记录、事故情况;

(3)国内外同类企业事故资料;

(4)地理、环境、气象资料;

(5)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等。

编制小组应提出如下问题(不只限于这些,视具体情况而定):

(1)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故?

(2)这种事故的后果如何(包括对现场和企业外的影响)?

(3)这类事故是否能够预防?

(4)如果不能,会产生什么级别的紧急情况?

(5)会影响到什么地区?

(6)如何报警?

(7)谁来评价这种紧急情况,根据什么?

(8)如何建立有效的通讯?

(9)谁负责做什么,什么时间,怎么做?

(10)目前具备什么资源?

(11)应该具备什么资源?

(12)如有必要,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外部援助,怎样得到?

这些问题是制定应急预案过程中必须首先分析和考虑的基本问题。在初始阶段,编制小组应辨识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并评价现有资源(包括人力、物资和设备),编制小组的工作可分为三部分:

(1)危险辨识、后果分析和风险评价;

(2)明确人员和职能;

(3)明确需要的资源。

3应急反应能力分析

根据最可能发生的事故场景,编制小组可以确定出不同紧急情况下相应的应急反应行动。小组要能够回答以下问题:

(1)在紧急情况下谁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2)整个应急过程由谁负责,管理结构应该如何适应这种情况?

(3)如何通报紧急情况,谁负责通知?

(4)可获得哪些外部援助,什么时候能到达?

(5)在什么情况下厂内和厂外人员应该进行避难或疏散?

(6)如何恢复正常操作?

这是预案编制过程中的综合部分,是在前面分析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

4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关键,所有应急预案都是建立在风险评价基础

之上的。危险是指材料、物品、系统、工艺过程、设施或场所对人、财产或环境具有产生伤害的潜能。危险辨识就是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因此,危险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第一,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第二,识别可能引发事故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场所的特征。前者相对来说较容易,并由它确定后者的范围,所以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是很重要的。

事故后果可分为对人的伤害、对环境的破坏及财产损失三大类。在此基础上可细分成各种具体的伤害或破坏类型。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确定后,可进一步辨识可能产生这些后果的材料、系统、过程或场所的特征。

在危险辨识的基础上,可确定需要进一步评价的危险因素。危险评价的范围和复杂程度与辨识危险的数量和类型以及需要了解问题的深度成正比。常用的危险辨识方法包括分析材料性质、生产工艺和条件、生产经验、组织管理措施等,制定相互作用矩阵,以及应用危险评价方法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附则中,对“重大危险源”作了明确的定义:“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其中,“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确认可依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进行。该标准用四张表格列出了26种爆炸性物质、34种易燃物质、21种活性化学物质和61种有毒物质在生产场所和贮存区的临界量。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即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标准规定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时,该单元就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各个行业也可按照国内行业部门推荐的危险源等级划分标准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