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归纳生物特征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情感,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及其特点。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多媒体展示:教师展示一系列周边环境的生物图片,如校园里的树木、花朵、蝴蝶、小鸟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引导:教师问:“大家平时在校园里或家里都注意到哪些生物?你们觉得它们有趣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

学生回答:学生自由发言,描述自己注意到的生物和它们的特点。

二、知识讲解(10分钟)定义生物多样性:教师详细解释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强调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意义:通过举例和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如维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食物和药物等。

互动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保护生物多样性很重要?”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

三、学生互动环节:分组调查(20分钟)分组与选择区域:学生被分成4-5人的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区域(确保安全并有丰富的生物种类)。

调查工具准备:每组准备记录本、相机、放大镜等工具。

实地调查:学生在指定区域内寻找并记录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鼓励他们使用相机拍照,记录生物的特征和习性。

教师指导:教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调查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分享与交流(15分钟)小组整理:学生回到教室,小组内部先整理调查结果,准备向全班展示。

小组报告:每组选一名代表,使用多媒体或展板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包括照片、记录的生物特征和习性等。

一、实验目的通过对周边环境的实地调查,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类等实验技能。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人教版(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1.1.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1.1.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利用观察认识周围环境中的生物;(2)通过观察与讨论,尝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科学思维:(1)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对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性等进行总结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加强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对周边环境中生物的观察,掌握观察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尝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观察法、谈话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镇海林蛙图片,提问:你认识图中的动物吗?引导学生不要盲目下结论,要通过观察、比较更深入地认识生物。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了解到镇海林蛙和日本林蛙是不同物种。

激发兴趣,为学习观察法做铺垫。

2、探究新知探究一、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1)今天我们就当一次“小小科学家”来观察校园、公园或林地中的生物。

请同学来思考进行观察的步骤有哪些?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学生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2)教师强调注意事项:①注意安全,不脱离小组擅自行动②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好恶取舍)③不损害植物和伤害动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探究二:科学方法-观察(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并进行自主学习①如何进行观察?②什么是观察?观察的要求有哪些呢?(2)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讨论科学观察除了用肉眼,还可以借助哪些工具?科学观察有什么要求? 教师提问,学生展示思考成果,教师展示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探究三、生物的归类通过观察,你能说出我们周边环境中有哪些生物吗?还有没有一些我们人类肉眼看不到的生物呢?请学生展示思考成果,教师展示图片讲解。

师生共同总结。

探究四、科学方法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可以提炼出生物学常用的科学探究方法一一观察。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精品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精品教案
学生思考,交流说出关于调查的例子。
展示生物学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联系生活举一反三的能力。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举出一些调查的实例吗?
【展示图片】森林资源清查、人口普查。
学生观察、反思。
【讲解】调查三要素。
环节三
讲授新课:
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展示图片】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复述总结。
培养学生的知识输出能力以及学会用概念图进行知识总结的方法。
【概念图展示】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过程以及生物的归类方法。
环节六
课堂练习
【讲解】两道随堂练习。
学生思考并作答。
能及时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问题】我们对所记录的生物进行归类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归类能力。
【展示框架图】生物简单归类的方法。
学生观察。
环节四
拓展延伸
【提出问题】当我们要调查或研究的对象过多时,我们要逐一观察研究吗?
学生思考。
【讲解】讲述样本的概念、了解抽样方法和目的。
知识拓展。
环节五
总结:科学探究一般过程
【讨论分组】明确调查范围,同时进行分组。
【设计】分组后小组内讨论并设计调查方案和调查记录表。
【调查记录】展开小组调查,强调注意事项。
学生调查录实践。
建议单独用一课时进行调查活动或作为课下活动进行。
【展示图片】校园中常见的生物。
学生展示。
【活动】对所记录的生物进行归类。
学生整理归类。
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多角度分类的方法。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对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进行观察和调查。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3. 生物观察和记录的基本技巧。

4. 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5. 保护生物和环境的实践行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生物观察和记录的基本技巧,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保护生物和环境的实践行动。

2. 教学难点: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生物观察和记录的基本技巧,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调查表、标本、实物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望远镜(可选)、录音机(可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周边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物和环境。

2. 讲解:介绍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重要性,讲解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生物观察和记录的基本技巧,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3. 实践:分组进行周边环境生物调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4. 总结: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报和讨论,总结保护生物和环境的实践行动。

5.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2. 评价学生对调查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对生物观察和记录的基本技巧的应用能力。

4. 评价学生对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5. 评价学生对保护生物和环境的实践行动的意识和行动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 开展校园环保活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设计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生物六年级上册观察工具、确定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记录等。

强调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尊重生物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掌握观察生物的方法和步骤,明确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生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察地点,如校园、公园、田野等。

发放观察记录表和观察工具,让学生按照观察方法和步骤进行观察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选择观察地点,准备观察工具。

按照观察方法和步骤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观察到的生物名称、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信息。

5. 小组汇报观察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生物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提问和补充。

学生活动:各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提问和补充。

6.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例。

学生活动:结合观察结果,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因素。

7. 总结生物的特征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到的生物,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具有生命、能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学生活动:思考观察到的生物,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篇一: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教案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课时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说出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能力目标:按肯定的特征对身边的生物进行分类。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喜爱之情。

2、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培育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步骤、学会设计调查方案和做调查记录。

教学用具:多媒体及课件、黑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商量法、问答法。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调查的概念科学讨论中进行实地数据收集和资料证明所接受的一套方法。

二、调查的一般步骤1、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

2、预备调查工具。

3、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篇二:第一章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科版,最新人教版)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学习目标:学问目标: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行归类。

能力目标: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育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添爱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爱护环境要从爱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二、重点: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育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分工合作能力。

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三、难点:试描述、关注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留意爱护生物资源。

四、学习过程:1、课前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特征,请同学们依据所学学问完成以下问题:1、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2、生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课前预习〔阅读P9-11〕:〔1〕科学探究方法之──调查调查有哪些具体步骤?在调查的过程中需要留意什么问题?____调查____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生物六年级上册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生物六年级上册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2024-2025学年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生物六年级上册观察工具、确定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记录等。

强调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安全、尊重生物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掌握观察生物的方法和步骤,明确观察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分组进行观察活动设计意图:通过实际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生物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察地点,如校园、公园、田野等。

发放观察记录表和观察工具,让学生按照观察方法和步骤进行观察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活动:分组合作,选择观察地点,准备观察工具。

按照观察方法和步骤进行观察活动,记录观察到的生物名称、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信息。

5. 小组汇报观察结果设计意图: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观察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观察到的生物种类、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鼓励其他小组的学生提问和补充。

学生活动:各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提问和补充。

6. 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生物的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实例。

学生活动:结合观察结果,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讨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因素。

7. 总结生物的特征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加深对生物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到的生物,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如具有生命、能够生长发育、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学生活动:思考观察到的生物,总结生物的共同特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别周边环境中的常见生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力目标通过实地调查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和自然环境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和记录方式。

(2)认识周边环境中的多种生物,并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准确观察和描述生物的特征。

(2)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调查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实地考察法带领学生到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调查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案。

(2)准备调查所需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笔等。

(3)提前勘察调查地点,确保安全和可行性。

2、学生准备(1)复习生物的基本分类知识。

(2)准备好个人的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生物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知识讲解(10 分钟)(1)介绍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调查。

(2)讲解调查的方法,如观察、记录、采样等。

(3)强调调查的注意事项,如安全问题、保护生物和环境等。

3、分组与任务分配(5 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调查区域和任务,如调查公园中的植物、校园里的昆虫等。

4、实地调查(30 分钟)带领学生到指定的调查区域,让学生按照之前讲解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教师在旁边巡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5、数据整理与分析(15 分钟)学生回到教室,各小组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和比较。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学生能够描述周边环境中常见生物的名称、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能力目标(1)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2)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周边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调查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周边环境中常见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教学难点(1)如何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对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调查方法的介绍、常见生物的图片和资料等。

(2)准备调查所需的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笔等。

2、学生准备(1)提前分组,每组推选一名组长。

(2)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图片或视频,如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公园里的昆虫飞鸟等,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生物吗?它们又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调查一下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2、讲授新课(1)调查的一般方法①向学生介绍调查的目的、对象和范围。

②讲解调查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做好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③强调调查时要注意的事项,如安全问题、爱护生物、如实记录等。

(2)制定调查方案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制定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的地点、时间、生物种类、调查方法等。

②每组派代表汇报调查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进行指导和完善。

(3)实施调查①学生按照制定好的调查方案进行实地调查,教师跟随指导,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②学生在调查过程中认真观察,做好记录,包括生物的名称、数量、形态特征、生活环境等。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周边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2. 调查方法及技巧。

3. 周边环境生物的调查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2. 调查方法及技巧。

四、教学难点:1. 调查方法的运用。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PPT、调查表格等资料。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调查区域。

3.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PPT,引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

2. 学生分享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二、讲解调查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调查方法及技巧,包括观察、记录、分类等。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分组调查(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调查区域。

2. 教师提醒注意事项,如尊重生物、保护环境等。

3. 学生开始调查,记录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

四、总结与分析(10分钟)1. 学生回到教室,分享调查成果。

2. 教师引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如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状况等。

五、讨论保护生物多样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

2. 学生提出保护措施,如植树造林、减少污染等。

3. 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2. 学生课后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其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和保护措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启示。

七、实践活动(15分钟)2. 教师提醒注意事项,如尊重他人、安全第一等。

3. 学生开始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八、分享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回到教室,分享实践活动成果。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教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认识常见的生物种类及其特征。

学生能够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记录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能够制定简单的调查方案并实施。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种类和特征。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和记录方式。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关系。

培养学生在调查过程中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物图片、视频资料。

制作教学 PPT。

准备调查表格和记录工具。

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些环境中可能存在哪些生物。

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观察过周边的生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二)知识讲解(10 分钟)1、生物的定义和分类简单介绍生物的概念,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讲解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如按照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举例说明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环境又如何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三)调查方法指导(15 分钟)1、确定调查地点引导学生选择校园、公园、小区等熟悉且具有一定生物多样性的地方作为调查地点。

2、制定调查方案讲解如何制定调查方案,包括调查的目的、步骤、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3、观察和记录方法介绍观察生物的注意事项,如保持安静、不伤害生物等。

教导学生如何用文字、绘图、拍照等方式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特征和行为。

(四)小组调查实践(30 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五)小组汇报与交流(20 分钟)各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生物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名师教案.doc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名师教案.doc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分组调查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热爱自然的意识。

2、学习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热爱生物和自然的意识。

(1)重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3、教学重难点(2)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二、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完成本节的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

从活动设计上看,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先以观察实物、图片为主,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再以学生获得的知识为基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并进行记录,形成调查报告。

2、学情分析学生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部分生物的名称,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但是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调查方法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调查活动定了必要的基础。

3、设计思路本节课以调查活动为主要内容,重点是使学生通过调查知道自己身边有哪些生 物,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同吋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

要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施调查活动过程一调查活动汇报和评价。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查看《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任务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活动, 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 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2.学会使用简单的调查方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3.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重点1.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2.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简单的生物调查2.如何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方法1.讲授2.组织实验、观察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自然是有什么意义的。

2.通过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20分钟)1.把学生分成小组,以班级周边为选题,安排一次调查活动。

2.让学生观察班级周边环境,记录下周边出现的各种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等。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记录到调查表中。

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0分钟)1.让学生根据调查表上记录的数据,总结各类生物在周边环境中的种类和数量。

2.分析不同种类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食物链、共生关系等。

3.讨论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总结(5分钟)1.整理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结果,让学生认识到周边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的平衡。

2.帮助学生理解并传达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本节课让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简单的调查方法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了解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分享调查结果以及分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保护生态系统的意识。

作业以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环境为研究对象,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并根据分析结果,撰写分析报告。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精选16篇)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精选16篇)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精选16篇〕篇1: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案教学目的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展归类。

②尝试描绘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③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才能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才能。

④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的意识。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才能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才能。

难点:①试描绘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

②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

教学设计学生根据经历举例,说说什么是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调查我们身边生物的方案,最后通过比照总结、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考前须知。

学生根据经历,分析^p 我国在进展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工作〔或说说我国是如何进展人口普查的〕,从而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考前须知。

通过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什么是调查,再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实例,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各自的方案,最后和书上关于调查方法的介绍比照,总结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考前须知。

以人口普查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根据经历说出我国在进展人口普查时都做了哪些比拟详细的工作,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及考前须知。

实地调查进展校园生物调查。

注意引导学生认识他们身边的生物名称,教育学生保护生物资。

进展社区生物种类调查。

调查中老师应注意平安第一,并注意引导学生保护生物资。

进展农田生物种类调查。

注意引导学生保护农田。

布置课下内容写一份调查后的感受。

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并与全国初一学生相比拟。

课后各组整理照片,举办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图片展。

提出要求:身高要求是净高,以小组为单位,注意组员间的通力合作。

以班为单位,请各小组互相协作。

篇2: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教案关于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的教案教学目的:1.学生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展归类。

六年级生物上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生物上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观察生物时的细致性和全面性;
-调查报告的结构和内容完整性;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
(二)教学设想
为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提升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情境创设:通过引入生动的生物故事,图片展示或实地考察等方式,激发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互动探究: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如“如何准确分类生物?”“观察生物时需要注意什么?”等,帮助学生掌握生物分类和观察技巧。
1.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程度: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理解,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教师需关注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指导他们运用正确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3.学生的合作能力:调查活动需要团队合作,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列举三种生物分类方法,并说明它们的应用场景;
-观察教室内的生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分类;
-撰写一篇关于教室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报告。
2.教学方法:采用独立完成、互评互改、教师指导等方式。
3.教学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相互评价,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教学目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调查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调查,合作完成调查报告,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热爱大自然,珍惜生物资源,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尊重生命,关爱动植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

七年级生物上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案、教学设计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设计调查问卷、选择调查地点和对象,以及如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学生需掌握如何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解释,并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建议。
2.难点:调查过程中的实践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实际调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观察困难、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问题,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探索欲望和动手能力。在生物学科方面,学生们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分类和特征,但对调查方法和实践操作相对陌生。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程度:了解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这一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设计一份简单的生物调查问卷,让学生学会如何设置问题和选项。
2.给出一份调查数据,让学生练习整理成表格、图表,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某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归纳
在这一环节,我将带领学生进行以下总结:
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2.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周围生活着哪些生物?它们与环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3.创设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将系统地讲授以下内容:
要求:报告字数不少于500字,配以清晰的图表和图片,以展示调查过程和成果。
2.设计一份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海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调查结果和所学知识,设计一份宣传海报,旨在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生物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生物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课目的】知识目标:1.说出检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检查记录。

2.描绘身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设计检查方案。

感情目标:关注四周生物的生计状况。

【教课重难点】要点检查活动的组织和实行。

难点组织学生察看和描绘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生命是漂亮的,生命现象是奇特的,面对色彩绚丽的自然界,你或许会为春草的萌生、新生儿的出生而惊喜,会为秋叶的凋落、生命的远逝而惋惜;你会赞叹“天高任我飞”的鸟儿,也会叹息“海阔凭我跃”的鱼儿。

你想过没有,每日与我们朝夕相处的是哪些生物呢?你对它们熟习吗?想想,议一议:有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绘的生物及环境。

今日我们就当一次“小小科学家”,检查一下我们身旁的生物。

二、教案导学、自主学习1.教师明确任务,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自主活动一:阅读剖析教材内容,联合教材中图形,回答学生用书相关题目。

自主活动二:阅读剖析教材的内容,回答学生用书相关题目。

2.教师巡回检查学生学习成效。

学法指导:检查,科学分类。

3.对学生学习的成效展现和沟通。

4.学生自我改正错误、加强对知识的认识与记忆。

三、合作研究、点拨升华1.两人合作研究学生达成学生用书相关题目。

2.小组合作研究问题( 1)①为便于检查过程能顺利、便利地进行,需设计检查表格。

模拟教材供给的检查方案以及检查表格,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达成对校园植物的检查方案的设计以及检查表格的设计。

②假如让你检查一袋种子的抽芽率,为保证检查结果的靠谱性。

你该怎么做呢?③检查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问题( 2)①对校园植物种类的检查结束后,对所检查的这些植物种类,应怎样概括与整理?②生物归类有哪些方法?经过研究活动,学生合作沟通剖析获得:(1)检查是科学研究常用方法之一。

能够抽样检查。

对数据结果进行科学办理。

(2)对生物分类,能够较好的研究生物。

3.师生互动教师点拨、解说问题 A :检查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2.掌握观察生物及其生境的方法技巧;3.能够初步掌握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观察生物及其生境的方法技巧;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正确地进行生物调查;2.如何保护生物及其生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诱发学生对生物的观察,让学生自由言说已经发现了多少种生物,哪些生物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并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 学习新知(15分钟)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3.如何观察生物及其生境;4.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的方法。

3. 生物观察(20分钟)利用学校周边的树林或公园进行观察。

导师首先指导学生选择观察的对象并在班级内组织学生自由探索生物及其生境。

观察时要注意生物的大小、颜色、行动方式等特征,并收集一些生物标本。

4. 调查生物种类(20分钟)学生通过观察样本,记录发现的生物种类及各生物的数量,了解周边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并对生物分类进行初步了解。

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导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观察过程,总结观察中学到的方法及技巧,应用学到的知识对观察的生物和生境进行归纳总结。

在结束时,导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及其生境。

五、课堂作业(10分钟)学生自主化探索生物多样性,观察周边环境,收集不同生物的图像,创建一个以图像为主的PPT或其他展示方式,将他们观察到的生物及其生境呈现到课堂上。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观察生物及其生境,了解到了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重要性,并初步掌握了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的方法。

带领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生物观察,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并且增加了他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自然保护的意识,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
通过分组调查实践,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增强热爱自然的意识。

2、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2)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3)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活动方案,并学会做调查记录。

(4)关注周边生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增强热爱生物和自然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1)重点调查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2)难点组织学生观察和描述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二、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学生在初步学习生物特征的基础之上,继续了解生物有哪些类型,这些生物生存的环境是怎样的,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完成本节的调查活动后,学生能知道生物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的,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打下基础。

从活动设计上看,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先以观察实物、图片为主,通过观察、对比,概括出生物的基本特征。

再以学生获得的知识为基础,观察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并进行记录,形成调查报告。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也能说出部分生物的名称,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但是学生在生物学基础知识、调查方法与实践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以保证学生顺利完成调查活动。

3、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调查活动为主要内容,重点是使学生通过调查知道自己身边有哪些生物,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同时了解调查的一般方法。

要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如下环节:讨论怎样进行调查→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实施调查活动过程→调查活动汇报和评价。

三、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查看《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任务和《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
1、教学方法:讨论法、实地调查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
3、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调查的一般方法,小组讨论并制定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进行调查活动,调查结束后,每小组完成一篇调查报告。

4、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调查表,笔,卷尺,望远镜,放大镜,照相机,摄像机,温度计,湿度计,动植物检索简表等用具。

(2)教师准备:课前培训各组小组长,内容包括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如何记录生物的形态特征、如何查阅资料、如何对生物进行归类,等等。

5、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阅读并回答引导学生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