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的研究及其对城市生态的作用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关于城市园林绿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作用分析的调研报告党十八大对建设生态文明做出了全面部署,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突出位置,把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沂南古称阳都,是一代贤相诸葛亮的诞生地、沂蒙红嫂的家乡、沂蒙精神的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沂南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城市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把城市园林绿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努力建设美丽沂南,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城市人居环境、景观环境、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城市品位和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园林绿化工作,按照县政府调研课题安排,对我县园林绿化工作及园林绿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园林绿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担负着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各项功能。
城市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对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优化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现代城市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产生了大量的工业残渣和生活垃圾,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及辐射污染等等。
日益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成为治理城市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1.改善空气质量随着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工业生产排放出的有毒有害气体日益增多,如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等都是城市的主要污染物质,尤其是二氧化硫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
据研究许多园林植物具有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的能力。
风景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研究

风景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研究摘要:本论文探讨了风景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强调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风景园林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分析了风景园林对生态环境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以及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
进一步提出了生态规划与设计、植物选择与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景观的保护与恢复等关键策略与方法。
总结指出,风景园林不仅提供人们休憩的美丽场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元素。
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未来风景园林领域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风景园林;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引言风景园林是一门古老而富有创造力的领域,它旨在将自然之美与人工设计融为一体,为人们创造宜人的环境。
然而,如今的社会面临着生态环境日益紧迫的挑战。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气候变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压力催生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
本论文将探讨风景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它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其正面与负面影响,提出方法和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将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一、风景园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生态环境定义与重要性生态环境是指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与非生物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系统。
它包括了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以及空气和水质等多个方面。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饮用水、食物资源,并有助于缓解自然灾害的发生。
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二)风景园林的概念与特点风景园林是一种融合了自然美景和人工设计的环境,旨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欣赏自然之美的场所。
它通常包括了植被、水体、路径、座椅和其他基础设施。
风景园林的特点在于其审美价值和休闲功能,以及其能够为人们创造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文化传统和生态因素,以创造出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景观。
城市绿化的结构及其景观美学功能研究

城市绿化的结构及其景观美学功能研究作者:袁磊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20期摘要:当前我国城市在绿化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明显影响到城市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本着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出一种全新的生态绿化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市绿化结构城市景观美学功能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7(b)-0156-01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改变了他们的居住环境:由乡村环境变成城市环境;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创造一个和谐的、凸现大自然生机勃勃以及返璞归真之美的城市环境,不仅是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也是创建全面和谐社会、促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需要。
以下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一下有关我国未来城市的绿化结构以及景观功能方面的价值。
1 当前我国城市绿化的现状和不足当前我国城市绿化带形式主要有两种:草坪式和园林式。
草坪式这种绿化形式发展较早,它主要以灌木为主,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各大中城市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这种绿地所占面积较小及本身高度较低跟我国各城市高大建筑物相比极不协调,所以生态效益低下,给人产生不协调感觉是这种城市绿化形式的一大不足之处;园林式这种城市绿化形式是近几年兴起的,是在城市规划者误以为生态城市就是园林城市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所以唯大是举是这种城市绿化形式的主要特点,所以这种绿化形式的不足也是体现在生态效益低,且绿化费用相当昂贵,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状况不相符。
2 城市森林——一种全新的城市绿化结构由于我国当前这两种城市绿化形式都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已经影响了城市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生态功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其中就包括城市生态问题。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城市设计的一部分,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一、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是城市的肺部,是城市环境中最为重要的绿色空间。
城市绿地有着丰富的生态功能,不仅能够调节城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吸收噪音、保持水循环等。
此外,城市绿地还有着良好的生态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
二、1. 减缓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空间,能够吸收太阳照射下的热量,降低城市的温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此外,城市绿地的蒸发作用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缓解城市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城市绿地中的树木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将其转化成为氧气,从而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提高城市空气质量。
3. 吸收噪音城市绿地中的树木和草坪能够有效地吸收城市中的噪音,减少城市噪音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4. 保持水循环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雨水调节系统,可以起到保持水循环的作用。
在降雨期间,城市绿地可以有效地吸收和储存雨水,并且再逐渐释放,将雨水逐渐侵入地下水层和水系,使城市地下水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5. 生态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文化价值。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能够将这些价值充分利用起来,满足城市居民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为城市增添更多色彩。
三、城市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注意事项在城市绿地的景观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适当的绿地面积建立适当的绿地面积有助于城市的生态平衡。
需要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规模,合理布局绿地,从而建立城市绿化网络。
2. 合理设计植被物种城市绿地的植物应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物种,以防止其生长不良和死亡率增加。
生态景观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与社会效益

生态景观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影响与社会效益摘要:生态景观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和社会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与效益。
通过研究城市绿地的布局、类型和功能,生态景观规划能够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促进生物多样性,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生态景观规划还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如增加就业机会,提升房地产价值,吸引游客,促进文化交流等。
本论文将探讨生态景观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实施与效果,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效益,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生态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引言: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变得至关重要。
生态景观规划作为一种全面考虑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方法,在此背景下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生态景观规划在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影响与社会效益。
通过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带来诸多社会利益,生态景观规划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还为可持续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一引人注目的领域,为未来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提供深刻洞见。
一、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关联与挑战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生态价值和社会功能。
然而,城市的快速扩张和人口增长对绿地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
生态景观规划作为一种策略性的规划方法,试图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实现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本文将深入探讨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面临的挑战。
1、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公园、绿道、广场和自然保护区等,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净化空气、吸收雨水、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生态景观规划旨在保护和提升这些生态系统的价值,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使城市绿地能够更好地履行其生态职能,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
2、城市绿地系统与生态景观规划之间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以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绿地被认为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部分,除了提供观赏、休闲等功能外,更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服务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城市绿地建设被广泛地提倡和引入。
然而,在城市绿地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常常被忽略,大面积铺设草坪、种植树木等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城镇建设过程中的碎化化、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中的缺陷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经济效益。
为此,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正在逐步地应用于城市绿地建设和规划中。
景观生态学是连接生态学和景观学的一门学科,将生态学理论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中,强调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它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系统性的视角,将城市绿地视作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用景观的理念和方法,探讨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
一、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基础的生态学,景观是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整体,是我们观察到的一段空间组成的复合物。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作用。
它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将景观分成空间、时间和生态过程三个层面。
在空间层面,景观是指一定空间内的物质和非物质构成的总和,包括各种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和建筑、道路、设施等人造元素;在时间层面,景观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需要分析景观的演变历程;在生态过程层面,景观是一个由各种生态元素组成的动态生态系统,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物种群变化等。
二、城市绿地建设的研究方向1. 建设具有生态适应性的城市绿地城市绿地的建设需要考虑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和建筑风貌等人工要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考虑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适应性是指绿地及其物种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包括生长、适应新环境、繁殖、抗压、抗病等方面。
生态园林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生态园林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城市是一个规模庞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由社会、经济,自然子系统复合而成,具有开放性、依赖性、脆弱性等特点,极易受到环境条件变动的干扰。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而园林绿地系统则是其中唯一具有自净功能的组成成分,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一、二十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已越来越认识到走生态园林道路、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性,许多国家已将其作为城市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标准。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与科学内涵生态园林主要是指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如互惠共生、生态位、物种多样性、竞争,化学互感作用等)所建设的园林绿地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能够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土地空间、养分、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它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最高层次的体现,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工业化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给人类带来了生存环境的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把园林绿化作为主要手段,因势利导地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有利因素和改造不利的因素,从整治国土,促进生态平衡的高度全面绿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将园林绿化事业推向生态园林的新阶段。
〔1〕生态园林的科学内涵在于:①依靠科学的配置,建立具备合理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营养结构的人工植物群落,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②充分利用绿色植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和生物能的转化率,调节小气候,吸收环境中的有毒有害气体,衰减噪声,调节生态平衡;③美化景观、在绿色环境中提高艺术水平,提高游览观赏价值,提高社会公益效益,提高保健休养功能,为人们提供更高层次的文化、游憩、娱乐需要和人们生存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探究发布时间:2022-12-23T05:00:48.754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第16期8月作者:林瑶琪[导读] 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景观空间的打造,以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林瑶琪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摘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景观空间的打造,以满足人们的各方面需求。
然而在人工景观的打造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适宜现象,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因此就需要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理念,基于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之上,展开协调、科学规划与管理,从而满足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的需求。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管理应用引言: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城市景观更具特色,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而且能够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
因此就需要对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展开详细深入的研究。
一、景观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与作用(一)原则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和形态特征对生物活动与人类活动影响的学科,其涵盖了生态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理论,对于区域景观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了相应的参考依据。
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协调性。
城市的景观规划与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如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政治历史、地域文化等等,才能为人们创造舒适的生活生产空间环境。
而舒适的生活生产空间环境,既要具有一定的美感,又能够消除人们的身心疲惫,时刻感受到身处于大自然环境中。
因此在景观生态学应用中,就要遵循协调性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景观与地域文化、地质地形等因素协调。
第二,生态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更加需要通过生态自然环境,来消除疲惫、放松身心。
因此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就需要在建筑环境与生态环境之间,更加注重生态性,增加生态自然景观的规模,且保障多样性、协调性,才能让人们的身心不再被束缚在钢筋水泥的冰冷建筑中。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

城市景观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景观规划愈发重要。
而景观生态学原理作为城市景观规划的基础,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焦点。
景观生态学原理的了解和应用,对于城市景观规划的质量和可持续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景观生态学概述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土地和自然资源管理的综合性学科。
它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并探索人类活动在环境中的影响。
景观生态学是一种综合、跨学科的方法,它涉及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并在自然、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建立联系。
景观生态学的目标是建立层次结构,保证景观生态系统的生命和健康。
它包括不同等级的生态系统,如家庭、社区、城市和地区系统。
这种方法将景观视为完整的生态系统,结合社会和文化因素,以实现可持续性和环境健康。
二、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城市景观规划是设计和保护公共空间的过程。
它涉及到城市的方方面面,从建筑设计到公共空间建设,以及自然地形和环境有关的因素。
城市景观规划将城市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强调自然环境与人类社区之间的相互作用。
城市景观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性和美观度具有决定性作用。
它还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工作机会。
建设和发展城市景观需要许多不同因素的整合。
三、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景观规划中,可以更好地考虑生态、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性和生态环境保护。
下面列出了一些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实践。
1.生态系统-景观视野景观生态学理念的核心是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景观视为自然、人类和文化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城市景观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应考虑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土地利用、土壤和水资源管理、植物和动物物种保护等等。
采用生态系统-景观观点,可以将城市景观规划的各个方面融入到城市生态系统之中,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持续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基石之一。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探析

城市景观生态学的探析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景观绿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而城市景观绿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日新月异。
本文在阐述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础上,介绍了城市景观生态设计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并指出景观生态学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生态设计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景观绿化建设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
城市景观绿化建设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居民生活空间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用景观生态学的观点去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已被广大设计人员和群众所接受,但是对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理解,还存在着争议,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
下面,就城市景观生态学进行相关探析,以期指导实践。
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生物群落与主要环境条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因果反馈关系的学科。
也是研究景观结构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格局、生态过程及尺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生态学新分支。
2 城市景观生态学及其结构要素分析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绿色斑块主要包括公园、广场绿地、动植物园、烈士陵园以及部分绿化较好的园林式企业和事业单位。
这些绿色斑块的形状、分布位置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的生态质量。
城市中的绿色廊道主要是指以道路与河道为主干的带状绿化带。
绿廊的宽度、边缘形态及其连通性方面的不同都会对景观产生不同的影响。
3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3.1 建立城市景观绿色斑块系统3.1.1 最优斑块形状景观生态学的边缘效应原理提示我们,在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为了提供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某些景观要素要尽可能地遵循自然的形态,避免人为化的切割和硬接。
对于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景观斑块采用自然的景观形态往往能使人们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自然的凹凸起伏的曲线,在视觉上有别于直线的僵硬,能够形成韵律感。
生态理念对城市景观设计影响的研究

为面 向大众身心再生的公共开放 的空间。景观 自此
真 正 走 进 了普 通 人 的 日常 生 活 、满 足 人 们 的需 求 ,
成为 了社会化的景观艺术 对于城市景观来说 ,用
关 键 词 】生 态 节 能 环 保 景 观 设
心 灵 规 划 每 一 处 ,可 以最 好 地 表 达 、协 调 城 市 功 能 让 城 市 成 为 可使 人 安全 、愉 悦 地 行 于斯 聚 于斯 的 空
形 或 是 空乏 的秩 序 ,而 是 一种 功 能性 的秩 序 感 ,它
是保持城市一体化且运行正常的一种有机的秩序。
时 至 今 日 ,城 市 景 观 设 计 又经 历 了 一 百 多 年 的 探 索 与发展 ,景 观 艺 术设 计 学 是 一 个 实践 主题 几 乎 涵 盖 人 与 自然 环 境 关 系各 个方 面 的独 立 学 科 ,通 过
2 . 城 市 景 观 设计 的 发展 自从 美 国的 纽 约 中央 公园 之 后 , 园林 景 观 就 成
对景 观 进 行 设 计 , 使 建 筑与 自然 环 境 和 谐 共 处 。
3 . 苏黎世城市生态建设案例分析 苏黎世 位于阿 尔卑斯 山北部 的城 市,是瑞 士联
邦 的最 大城 市 ,也 是全 欧 洲 最 富 裕 的城 市 。是 主 要 的 商业 和 文化 中心 , 同时 也 是苏 黎 世 州 的 首府 。 苏 黎世 是 瑞 士 银 行 业 的 代 表城 市 , 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苏 黎 世还 是 1 9 1 6年 出现 的 达 达 主 义 的 发 源地 。 苏 黎 世 在 这 两 年 的 世 界 最 佳 居 住 城 市 评 选 中 高 居 全 球 首 位 , 被誉 为 “ 最 适 合 人 类 居 住 的城 市 ” 。
简述风景园林的生态城市功能

简述风景园林的生态城市功能摘要:从当下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正在以十分迅猛的速度进步和发展,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人民群众对于日常生活质量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而目前风景园林绿化已经逐渐变成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一项相当重要的问题。
并且城市内部的人口相对较为稠密,环境方面问题在城市内部变得更加严峻,在当下对一个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评判时,城市内部的整体环境已经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指标。
关键词:风景园林绿化;城市景观;功能1 引言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内部风景园林绿化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基础性的设施,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中药组成部分,在城市不断运行的过程中,风景园林绿化能够为城市内部整体生态环境的提升带来影响,并且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质量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影响得到提升。
可以说,如果想要建设起一个整体氛围和谐且美好的城市,那么风景园林绿化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项目。
城市内部如果拥有优秀的园林绿化,那么就能够为在城市内部生活的人民群众带来更加高质量的日常生活环境,并且也为人民群众的家园增添一份美好的色彩。
2 风景园林绿化的城市功能分析城市让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城市内部的风景园林绿化可以为城市的美好起到有力的推进作用。
从根本上来讲,城市对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学习来讲是最为主要的环境,随着当下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日常生活的整体环境有了更加进一步的要求,城市内部风景园林的规划以及合理设计是人民群众不断对自然进行改造,提升居住环境质量以及优美性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
在城市的不断建设过程当中,人工对城市内部的自然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可以使人民群众们的日产生活更加进一步的与自然生态相贴近,通过人为的方式使得城市与自然相互融合。
通過对城市内部的园林绿化进行合理的规划、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建造出优美的景观等方式,可以有效的将自然的景色与城市内部的整体环境相互融合,从而建立出一个和谐优美,适合人们生活的空间。
城市园林的意义及重要性

城市园林的意义及重要性摘要:我国当前的环境问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园林建设在城市的发展中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对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美化城市环境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保持城市生态的平衡,增加城市的艺术美,还可以陶冶市民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生活情趣。
本人通过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分析与了解,对当今城市园林绿化的作用以及意义做出了研究总结。
本文主要对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予以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园林绿化;现代化;城市建设园林绿化主要就是使用各种植物做出相应的规划和整合,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以生态建设为主要的关注点,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同时也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城市环境的建设中,植物的功能是任何其他事物都无法代替的,城市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一项需要多项工程相互配合的,而绿化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则发挥了最为重要的美化环境的作用。
一、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1、降噪、防潮、防止水土流失在城市的建设中,如果建设了园林建设,花坛、灌木丛和林地都能对噪音有一定的吸收作用,就算我们最为常见的行道树也能起到非常明显的降噪作用,通常其降噪量在0.5到4.5分贝,如果在城市的建设中,绿化的规模足够大,城区内部的空气质量也会得到非常明显的改善,吸收大气中的有害气体。
如绿化能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合物,从而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发生量和防止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柳杉、梧桐、泡桐、柑橘能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要比呼吸作用强很多,甚至可以达到20倍以上。
植物的根系会深深的扎根在土壤当中,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灾害的产生和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植被的绿化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之一。
以生态修复技术为基础的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营造研究

以生态修复技术为基础的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营建探究引言:城市绿地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调整气候、净化空气和提供生态服务等重要功能。
然而,在寒地城市中,由于气候恶劣和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绿地景观面临着严峻的退化和破坏。
因此,接受生态修复技术来改善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特点和现状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特点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起首,气候条件恶劣,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而暖和;其次,土壤贫瘠,生长季短,植被遮盖度低;再次,水资源稀缺,水土流失严峻;最后,人口稀疏,城市化程度低。
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现状存在以下问题:起首,绿地遮盖率低,绿地面积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生态需求;其次,绿地生态功能不完善,生物多样性差,生态系统脆弱;再次,绿地管理不规范,缺乏系统的保卫和利用措施;最后,缺乏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二、以生态修复技术为基础的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营建1. 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选择适应寒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提高绿地景观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增进植被生长和土壤改良。
2. 建设生态水系:合理规划水系,增加水资源供应,改善绿地生态环境,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增加景观的观览性和环境效益。
3. 林草结合:实行林草混植的方式,利用植物间的互相作用,提高绿地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4. 循环利用废弃物:将废弃物和有机肥料进行处理和利用,缩减资源的浪费,提高绿地景观营建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5. 引入生态景观元素:在绿地中引入湿地、花坛、雕塑等生态景观元素,提升绿地景观质量和观览性,增加居民的参与度和满足度。
三、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营建的建议和措施1. 制定科学规划:制定寒地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规划,合理布局和设计各类绿地,提高绿地遮盖率和质量。
2. 加强管理和保卫:加强对寒地公园绿地景观的管理和保卫,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加强绿地巡查和维护,保卫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景观变化的研究意义

景观变化的研究意义以景观变化的研究意义为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和领域探讨景观变化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1. 生态学意义景观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结构和功能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景观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干扰因素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和适应性。
通过研究景观变化,我们可以提供有关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的科学依据,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社会经济意义景观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景观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社会经济系统的影响,例如农业生产、城市化、旅游业等。
通过研究景观变化,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土地利用策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
3. 气候变化意义景观变化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景观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例如碳循环、水循环、能量平衡等。
通过研究景观变化,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土地利用策略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缓解能力,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4. 城市规划意义景观变化对城市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景观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市化进程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例如绿地覆盖、水体分布、交通网络等。
通过研究景观变化,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城市规划策略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实现宜居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
5. 灾害风险管理意义景观变化对灾害风险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景观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例如洪水、地震、滑坡等。
通过研究景观变化,我们可以评估不同土地利用策略的脆弱性和抗灾能力,为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灾害损失和提高社会安全性。
景观变化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通过深入研究景观变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与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为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城市规划、气候变化适应等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实现。
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与分析

城市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与分析摘要:在社会经济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建设在不断的扩大与更新,人类在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改善的同时,人们还认识到,城市环境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的意义。
目前,我国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严重的污染等城市问题渐渐暴露出来。
近几年国内环境景观建设呈现出绿色生态设计发展趋势,例如,森林城市,生态城市,景观城市。
但多数只提出几个概念性设计术语,对生态景观设计内涵认识不足,未考虑景观设计植物元素能否与当地气候及地域环境特点相协调,但是生态学原理及其运行机制并未真正运用于景观规划设计之中。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景观;意义;设计分析引言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景观至关重要。
生态景观能够对城市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城市结构给城市居民带来的冲击。
它以城市规划的合理化为主旨,满足人类需求。
利用生态景观,能够对城市设计的不合理性进行剖析,探讨优化的途径,然后规划更加符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格局。
在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今天,中国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城市生活质量,是摆在每一个城市建设者,规划者面前的使命与挑战。
城市景观在给城市平添自然气息的同时,更多地反映出一个城市精神风貌。
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当中,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生态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环节。
1 生态规划理念含义1.1保持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园林中生态景观的营造,不能仅仅停留在景观视觉的角度,更要将生态学原理与之相结合,加以精确的应用,兼顾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了在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的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态规划理念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对区域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
将生态规划理念运用于当代城市景观设计,能够使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最大程度提升。
近年来城市快速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负担。
如何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成为难题。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评估

城市景观生态系统的功能与服务评估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是指由城市中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元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包括城市公园、绿地、河流、湖泊、森林等自然环境和城市建筑、人行道、道路等人工环境。
这些景观元素与城市机能相互作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功能与服务。
一、水环境调节功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可以调节城市的水环境,减少洪水的发生,提高水质。
城市内的湖泊、河流等水体可以吸收降雨水分,缓解降水峰值,减少城市内的洪涝灾害。
同时,湖泊、河流等景观水体还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提高水质。
二、空气净化功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绿植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同时,植物表面的绒毛和气孔结构能够吸附和过滤颗粒物,减少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质。
三、温度调节功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中的植被可以调节城市的温度,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植被的蒸腾作用可以释放水蒸气,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
树木的阴影下温度较低,可以提供遮荫效果,减少暴晒所产生的热量。
此外,植物的根系对渗透和吸收作用,还可以起到降温作用。
四、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为城市内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植物可以提供鸟类和昆虫的食物,提供它们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同时,城市的湖泊和河流也成为很多鸟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栖息地。
五、景观美化功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是城市内的重要景观元素,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供视觉享受。
城市公园、绿地等景观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提供了一个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
同时,植被的多样性和颜色的变化也为城市增添了美丽的风景。
六、心理健康促进功能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可以提供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研究表明,与自然环境的接触可以减轻压力和焦虑,增加幸福感和满足感。
因此,合理规划和保护城市景观生态系统对于提升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国外城市景观保护对我国的启示

20 世纪60年代以来,⼈类开始反思⼯业⽂明所带来的⾼增长和⾃然破坏,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重视。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组织 (UNESCO) 开始实施⼈与⽣物圈计划 (MAB),⽣态城市、绿⾊城市的概念相继出现。
西⽅国家在治理城市污染、灾害等环境问题的同时,城市⾃然保护与⽣态重建活动也⼴泛开展,形成了⼀些概念与⽅法。
学习借鉴其相关经验,对我国城市⽣态建设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积极意义。
1 城市⾃然保护 20 世纪70年代以来,在城市动、植物⽣态研究的基础上,城市野⽣⽣物保护受到重视。
英国、德国等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应的城市⽣物⽣境调查、制图及评价规范,保护恢复⽅法、措施也逐步被提出并推⼴。
同时,⼀些城市还颁布了城市⽣物保护政策和法律,并将城市⽣物保护内容纳⼊城市规划的范畴。
另外,城市地区⾃然景观保护、湿地保护也成为主要的城市⾃然保护内容。
1.1 城市⼩⽣境的调查与评价 1984 年在⼤伦敦议会(GLC)领导下开展了⼤伦敦地区野⽣⽣物⽣境的综合调查。
借助航空像⽚,对内城>0.5hm2,外城>1hm2 的所有地点做了调查,第⼀次提供了野⽣⽣物的⽣境范围、质量和分布的资料。
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每⼀地点的保护价值,绘制了1∶10000的不同⽣境的地图。
并提出以下 5 类地点或⼤区应受到重视和保护:有都市保护意义的地点、有⼤区保护意义的地点、有地⽅保护意义的地点、⽣物⾛廊和农村保护区域。
1990年德国对杜赛尔多夫市的⽣物栖息地的保护进⾏了规划。
⾸先对城市的⽣境进⾏了划分,分为公园地、弃地、河岸、⽔塘边缘等32个⽣境类型,然后选择维管束植物、蝴蝶、蚱蜢、蜗⽜等作为指⽰物种,对各物种在不同⽣境中的分布情况进⾏调查并制图,在评价的基础上将栖息地的保护和发展划分成 4 种类型:现存栖息地的保护、扩⼤范围并增加⽣境结构、栖息地的重建及栖息地的复原与发展。
以减少⽣境孤⽴为出发点,提出了城市栖息地络的设计⽅案。
1.2 城市⼩⽣境保护 1984 年⼤伦敦议会制定了相应的城市⾃然保护政策,强调城市野⽣⽣物保护和⾃然对居民提⾼⽣活质量的意义,⽤于指导专业⼈员和普通市民来参与城市⾃然保护活动。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在生态规划中的应用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景观格局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生物多样性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生态规划便成为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
而景观生态学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渗透到生态规划的各个环节中,为规划者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
一、景观生态学在生态评估中的应用生态评估是生态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而景观生态学正是对生态评估提供了科学诊断和评价的方法。
在生态评估中,景观生态学通过对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为规划师提供了了解现有生态状况和问题的基础,为后续规划行动提供了依据。
例如,通过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可以评估城市绿地系统的连通性和多样性,确定重点保护的生态功能区域,为未来的更新计划提供方向和目标。
二、景观生态学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众所周知,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针对这些破坏,景观生态学可以提供科学的修复方法和策略。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技术,可以恢复和重建城市空地与水域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质量。
例如,对于某城市的湿地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学可以通过研究湿地耕地格局、植物群落和物种分布等,为湿地的修复和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
三、景观生态学在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中的应用生态系统服务已成为当前生态保护和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而景观生态学则为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与管理提供了方法论。
景观生态学通过分析景观格局、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评估不同景观类型的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平衡,为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例如,借助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可以对某城市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量化和评估,从而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景观生态学在气候变化适应中的应用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也对城市规划和生态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景观生态学在气候变化适应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角色与影响

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角色与影响摘要: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本文探讨了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景观设计通过提供宜人的环境、增强城市的美感和可持续性,为居民提供了更高的生活质量。
此外,景观设计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系统,减少环境问题,并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生活质量、可持续性、生态系统引言: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的紧密结合是当今城市发展的焦点。
景观设计不仅为城市增添美感,还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性。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关键角色和影响,以揭示其对城市未来的潜在价值。
通过提供宜人环境和改善生态系统,景观设计不仅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还有助于解决日益严峻的城市挑战。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景观设计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塑造城市未来的有力工具。
一、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设计作用与重要性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设计在塑造现代城市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1、景观设计为城市提供了视觉上的吸引力,使城市更具魅力。
无论是城市的公共空间、建筑物外观还是街道风貌,景观设计都可以通过美学和艺术元素的融合,为城市增色不少。
这不仅吸引了游客,也为居民提供了愉悦的居住环境,从而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2、景观设计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景观设计可以创造出宜人的空间,提供休闲、娱乐和社交的场所。
公园、广场和绿化带为居民提供了休息和锻炼的机会,减轻了城市生活的压力。
此外,景观设计还可以改善交通流畅性,优化城市布局,使人们更便捷地出行,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
3、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发挥着关键的可持续性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诸多环境挑战,包括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破坏等。
景观设计可以通过绿化项目、雨水收集系统和生态修复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它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并推动城市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景观格局研究进展及其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作者:代龙利学号:2012020733 专业:自然地理学)摘要:本文从森林景观动态、森林景观干扰和城市森林景观格局与过程三个方面,综述我国森林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并明确了各领域的发展方向。
分析了我国在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森林景观的基础性研究不足、研究系统性不强,方法相对落后、研究质、量有限。
提出了今后一定时期内中国森林景观生态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应当重点开展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森林景观;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展望前言:景观格局(Landscape pattern)一般来说是诸多种生态过程在各种尺度上作用的结果。
景观格局的形成主要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二者的共同作用,它不仅体现了生物、自然和社会的诸多生态过程在各种尺度上的作用的结果,还决定了各种自然环境因子在景观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研究景观功能的基础就是研究景观格局的结构。
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突出体现它们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以及其对景观异质性格局和过程的关系。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反映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对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是城市绿地规划的基础,也是城市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为解决城市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一西昌市城市绿地的发展规划为了促进西昌市园林绿化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进人民身心健康,适应西昌未来发展的需要,西昌市编制了城市绿地发展规划,对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规划部分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西昌市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建设活动,不得违背本规划的相关规定。
(一)规划期限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20年(二)规划范围与规模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与西昌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致,分为两个层次:城市建设区:近期用地27.3平方公里,人口35万人;远期用地46平方公里,人口45万人。
市域:用地2655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
规划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精神,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为指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建立系统、高效、安全、宜人的城市绿地系统,把西昌建设成经济高效、文化浓郁、环境优美的生态园林城市新区。
规划原则: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地方特色原则;系统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规划目标与指标近期目标(2010年):初步形成城市园林绿化体系框架,2007年达到省级森林城市的要求,到近期末全面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
实现城市绿地率33%,绿化覆盖率38%,人均公园面积10m²/人。
远期目标(2020年):完善各种绿地系统、提高已建设绿地的质量,初步建成绿化体系完善、富有地方特色,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
把西昌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适宜人居的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实现城市绿地率38%,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园面积12 m²/人。
二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一)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现状目前景观格局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景观格局的异质性研究,包括景观格局指数及其空间统计特征的分析;二是景观格局的演变研究,即时间异质性问题。
近年来,关于景观格局异质性的研究比较多,所涉及的研究类型之多举不胜举,研究区域更是横跨东西纵贯南北,如杨国清等对广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1];贡璐等对塔里木河上游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林婷等对福州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了研究[2]。
研究类型也各种各样,包括流域、平原、荒漠、低山丘陵、山地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和处于修复中和保护下的生态环境,研究区域小到城乡大到省,尤其是流域的研究,如岷江、黄河、太湖、塔里木河、三门峡水库均有涉及。
以上研究主要采用了数量分析和GIS遥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有关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空间格局异质性分析,有些文章在此基础上还结合了马尔科夫过程与元胞自动机模型,对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二)景观格局研究内容我国直到二十世纪的80年代末,肖笃宁等人才相继利用土地类型分布图、遥感影像图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研究。
因此,国内对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主要研究城市景观格局发生变化与对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城市景观格局的特点、变化及造成的驱动机制等。
1景观分类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专业知识、研究目的和对景观定义的理解不尽相同,不同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景观分类方法。
如:郑国强(2008)在对济南市主城区城市森林景观格局进行定量研究时,首先依据人类干扰程度、植物群落性质等将城市森林景观分为“半自然和近自然林”、绿化林景观”。
张本昀(2009)以中国[10]科学院资源环境数据中心的全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所采用的土地资源分类系统为参考,结合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格局特征,将土地利用的景观类型划分为6类: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3]。
白军红(2005)通过对传统的土地覆被类型的分类进行修改和归并,把湿地景观和非湿地景观分别作为一级分类来进行研究[4]。
2 城市森林的景观格局分析近年来,我国已进行了大量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分析研究,依据研究地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以各大城市的城区森林或绿地为主要对象,研究内容包括景观格局分析与评价、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分析等,研究范围涵盖了从中等尺度的城市森林、绿地系统,到小尺度的公园、庭院、单位附属绿地等。
如刘长富研究1992-2006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中,政策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王原基于2003年Quick-Bird 遥感影像资料,选取森林覆盖率、斑块密度指数、分离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以及斑块形状指数,研究马鞍山市建成区的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别采用标准离差法、熵权法和CRITIC 法3种客观赋权的方法,对该区域的城市森林景观展开综合评价,为城市森林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提供参考。
另一类研究是以城郊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自然林、半自然林为对象,研究森林景观的格局特征、多样性和破碎化程度,结果都表现出天然林、次生林的斑块破碎化指数大于人工林,并且破碎化程度与人为干扰强度呈正相关的规律[5]。
此外,刘长富基于现实的沈阳城市森林景观,分析了28个景观格局指数在各梯度对景观破碎化和景观斑块形状复杂性的反映,从而筛选出描述这两种景观格局特征的适宜景观格局指数,这标志着森林景观生态学已从单纯的景观指数应用,向对其方法本身讨论的阶段发展。
3 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研究目前研究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数据主要源于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航拍照片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利用3S技术及其软件获取研究区景观格局数据,通过计算景观格局指数,对其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比较典型的有,罗格平(2005)依据天山北坡三工河流域1978年、1987年航拍照片和1998年TM遥感影像,从景观格局角度分析了人为驱动的绿洲变化。
卜耀军在论述3S技术在现代景观格局中的应用中曾提到: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3S技术促进了景观格局定量分析的发展,也促进了景观格局进行动态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为各种景观类型的建立、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资料基础。
若能将其与GIS、GPS相结合,则可以更好发挥其作用[6]。
4 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机制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力机制的研究,在认识景观格局变化的原因、内在机制、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防御策略等方面意义重大。
目前,景观格局的演变及其驱动力机制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比较进行,还没有形成成熟、系统的理论框架,但导致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驱动因素具有较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自然驱动因素(地貌类型等)及人文驱动因素(不同文化区域的政治经济体制、人口等)是较大的时空尺度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子,而土壤与地表植被、技术和政策等驱动因子是中小时空尺度景观格局变化的主导因子。
傅伯杰等人将导致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驱动因子总结为人文因子、自然因子两类。
关于景观格局演变时驱动机制的研究案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卫锋(2004)利用遥感技术,以深圳市1986a、1990a、1995a 、1999年a个时期的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探讨了深圳市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与变化机制。
孙晓宇(2009)通过目视解译法获得了珠海市沿海区域1995a、2000a和2003a三个时相的土地利用数据,利用模型运算得到研究区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离度、分维度、多样性、破碎度等相关景观指数。
路鹏(2006)以桃源县1980a、1995a、2000a3个时相的TM影像为信息源,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统计分析,得出主要驱动因子为劳动力密度、劳动力总数、农村社会总产值等,典型变量不同,则驱动因子也不同。
三城市景观格局的方法研究定量分析城市景观的空间格局,深入研究景观格局的形成机制将有助于理解城市景观的格局与过程分析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学后果以及制定更有效的景观管理策略。
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概括为3大类:景观空间格局指数比较法、景观格局分析模型和景观动态格局模型。
景观格局指数法用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及变化,建立格局与景观过程之间的联系,是景观生态学最常用的定量化研究方法。
通过景观指数描述景观格局,不但可以使空间数据获得一定的统计性质而且还可针对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景观格局特征进行比较与分析定量描述和监测景观,空间结构随时间的变化。
马克明等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选择多种景观格局指数,从斑块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多样性的角度对北京东灵山地区进行了格局分析和破碎化评价。
高峻等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支持下通过优势度多样性破碎度和分离,度等4项景观格局指数的分析对上海市区的绿化景观格局进行研究,得出上海市区绿化景观格局较佳的区域。
华昇等以长沙市为例从斑块类型和景观三个水平上计算了,相应的参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定量的揭示了整个景观格局与,类型特征。
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城市景观格局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景观指数的生态学意义并不明确,甚至有相互矛盾的现象;景观格局指数有尺度效应,会随着尺度的变化而变化。
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注意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分析。
景观动态模型是研究景观格局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体动态,它有助于建立景观结构、功能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预测景观未来变化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