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

合集下载

现代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论文

现代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论文

浅谈现代城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361-01摘要如何维持现代城市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关键词现代城市生态规划设计发展一、前言城市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已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部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

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三、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

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

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浅谈城市生态景观的构建研究

浅谈城市生态景观的构建研究
料与保存 下来 的资源 , 创造 出新的设计景观 , 用来服务于新的 功能。我们说 4 R原则也是新时期可持续发 展与低碳 生活在 景观设计方面的直接反映。曾经 , 我们一直忽略了生态 效益 , 盲目 地追求着经济效益 , 因此导致 了对现代生态环境的破坏 。

按照西方生态学家瑞恩与考恩的定义,我们可以将现代 生态设计理解成为 : 任何可 以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的 , 尽量使其 对自 然环境的破坏影 响能够达到最小程度 的设计形式都可以 称之为生态设计。我们说这种协调意味着现代设计需要尊重 生态物种 的多样性 , 来减少 了人类对 于 自 然资源 的剥夺与利 用, 保持了营养与水循环 , 维持了植物生态环境与动物栖息地
元素, 保护欲增强环境生物品种的多样性。 例如美国的黄石国
家公 园、 大峡谷等生态景观 中, 都充分地保 留了最为原始朴实 的 自然生态风光。 也就是由于大 自然的鬼 斧神工 , 才创造 出让 游客们 叹为观止的奇特景象 。 第三 , 4 R原则的提出。所谓 的 4 R指 的是 : R e d u c e , R e u s e ,
自然环境 的质量 ,以达到改善人类居住环境 与生态系统 的健 康发展。 在 中国悠久 的生态史中 , 人们 注重强调 了天人合一 的
而面对这样的现状 , 我们在现代生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过程中, 要充分地考
虑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关 系 ,而不是单 纯 地人类 自身的发展 。 第 四, 与艺术功能相结合 。 由于设计 自己本身就是一种艺 术, 作为景观设计师 , 我们在 自 身设 计过程中要凭 借现代艺 术 设计思想作为指导原则。这样才能够尽最大努力创造出既能 够包含有艺术美感 ,又能够满足 了社会功能的新时期建筑生 态景观设计 。 结语 : 城市生态景观 的丰富表现形式 ,离不开我们始终坚持 以

谈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

谈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
中 图分 类 号 : U94 T 8 文 献 标识 码 : A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的内容非常广泛 , 包括对土地 的使 用和 自 中 , 使城市景观具 有多样性 。这是国 内外城市生态设计 的目标 。 然土地地貌 的保护 以及 美学和 功能上 的改善 强化 , 城市设计 , 场
城郊景 观从 空间格局来看 , 包括市 区和近郊农村 的部分 。它
地规划 , 各类环境详细规划 ; 重点除了建筑、 城市构筑物等 实体 以 们均为异质单元构成 的镶嵌体 。在城郊生态 景观中可以将斑块 、 外的开放空间 , 如街道 、 广场等通过美学感受和功能分析 的途径 , 廊道和基质等景观要素划分 出来 。
对各类构筑 、 道路交 通进行选址 、 营造和布局 , 并对城市 街 区、 广

谈 城 市 景 观 的 生 态 设 计
黎 继 超
摘 要: 介绍 了现代城 市景观设计 的 内容 , 从宏观和微观两种不 同的层 面上阐述 了城 市景观 生态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并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进行 了说 明, 以完善城市景观设计 , 遵从 生态原则 , 以最小 的代价实现景观的可持 续发展 。 关键词 : 城市景观 , 生态设计 , 宏观 , 微观
在城市生态景观 的设计 中, 首先要保护城市景观 中环境敏感
这类地 区往往极易受人类活动影 响。环境敏感 区通 常包 括生 场 、 园系统 、 物配置 、 公 植 绿地灌溉 、 照明、 地形 改造 , 生态规划 和 区, 设计 , 绿化 空间的布局与设计 , 生态敏感 区的保护性设计 , 城市水 态敏感 区、 文化敏感区 、 资源生产敏感 区以及天然灾害敏感区等。 系整治等等。只是今 天人居环境受 到工业化的影响 , 生态问题更 其 次 , 现有的景观 结构要进行 完善 。如城 区改造 , 宅小 区建 对 住

浅析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浅析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

浅析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作者:吴琛潘庆华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如何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又如何设计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摆在城市规划设计人员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文章根据作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现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现代城市规划设计;问题;解决方法Abstract: how to design the reasonable city planning, and how to design a unique city concept, is placed in front of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staff is an urgent and challenging subject. Based on the author's many years of work experience to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and solving methods are described.Keywords: moder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 solution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生态保护问题及解决方法1、生态规划问题现在,全球都在提倡城市生态型景观设计,以减轻水环境恶化、水资源耗竭、热岛效应以及温室效应等环境方面的影响。

生态型景观包括很多方面:生物活力、地理格局、美学方面的和谐度等等。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要创造出一个舒适、干净、美观、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是,从景观大道到城市的广场、从五一花坛到十一花坛,从自然公园到小区园林,都是非生态型的规划设计,并且都是不可持续的景观。

2、解决方法现代城市规划设计在生态方面要引入天人合一的观念,将经济和以人为本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具体需要注意以下方面: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把空间的需求提升到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不要单纯的考虑污染治理,而是首要考虑人们的心理以及生理健康方面的需求;把城市生态服务作为设计的宗旨,而不是盲目的进行绿化;在注重城市形象的同时,更多的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试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新契机——生态景观建设

试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发展的新契机——生态景观建设
济 效益 等方 面 。
3 生态 景 观 建设 的发 展 对 策
31 完善城市绿 化规划 .
规划 是建 设 的龙 头 , 市绿 化 工 作要 有一 个 新 的突 破, 城 关 键 在 于有 一个 前 瞻而科 学 的城 市绿 地 系统规 划 。根据 城市 发
可 持 续 发展 的景 观 规 划 把物 理 规 划 提 升 到 了一 个 更 为
城市同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在改善城
市 环境 质量 、 美化 城市 景观 方 面有 着不 可 替代 的作 用, 同时 它
22 城 区绿 地率不 高, 绿化和垂 直绿化不 广 - 屋顶
通过 近 年 来 的绿 化 建设 使 城 市绿 化 面 貌有 了很 大改 观 ,
还 是城 市生 态 系统 的一 部分 ,在保 持 整个城 市 的生 态 平衡 方 面有 着积 极 作用 , 城 市发 展 规划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是 实现 是 也 城市 可持续 发 展 战略 的重要 生 态措 施 。随着 城市 园林 体 制改 革 和相关 配套 措施 的实 施 , 市 园林 绿 化发 展水 平虽 然 得到 城 不断 提高 , , 合 全 国一些 城市 分 析, 国的一 些城 市 同林 但是 综 我 绿化 还 未达 到一 些 理想 的效 果 , 城 市规 划 中 , 待对 园林 绿 在 亟
本 范式 , 可持 续性 是 地球 维 持 和支 持 生命 的一 种 能力 。促 进
可 持续 发 展 的首 要 目标 是 景 观 ( 区域 ) 划 计 划 , 括 保 存 , 和 规 包 保 护和 合理 的利 用 土地 和 自然资源 。 可持 续 发 展是 多维 的 , 涉
及 到维 护 自然 资 源 和土 地利 用 的空 问模 式 的生态 、 社会 和 经

现代园林设计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与生态可持续发展

现代园林设计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园林设计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领域,它旨在创造美丽舒适的室外环境,并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

在现代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理念,园林设计也在积极响应和实践这一概念,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为人们提供具有生态功能的绿色空间。

一、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园林设计师在进行现代园林设计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他们尽可能保留和利用现有的自然地形和植被,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利用的破坏。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他们采用生态可持续的原则,推崇自然景观的恢复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例如,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引入自然的水体和湿地系统,以改善水资源的循环和调节城市气候。

二、倡导低碳绿色设计现代园林设计强调低碳绿色理念,通过合理利用和规划绿色植物、节能材料和可再生能源等,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这种设计不仅在建筑物的选材和建造过程中注重环境友好型,同时也关注园林运行和后期维护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比如,在园林照明设计中,采用LED节能灯具,有效减少能源消耗,同时创造出更舒适的照明环境。

三、创造与自然融合的空间现代园林设计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设计师通过研究和模拟自然系统的运行原理,创造出一种以人为中心、与自然融合的空间。

这不仅包括风景区和公园,还有居民小区和商业综合体等室外空间。

通过创造性的景观配置和布置,园林设计师将建筑、植物和水体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连接的景观系统,使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美景。

四、加强社会参与与教育宣传现代园林设计注重社会参与和教育宣传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公众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认知和理解。

设计师通过策划各类园艺展览、绿化活动和教育讲座等,向公众传递生态保护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

同时,设计师重视与业主、用户和相关利益者的合作沟通,确保园林设计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总结:现代园林设计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仅是对景观的美化,更是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作者:周志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28期摘要:随着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加快,生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园林景观也成为人们关注的大事,所以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生态化建设正在我国发展开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它推动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快了可持续发展进程。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对园林景观的设计发展影响也是巨大的。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景观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引言我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标志与结晶,并对世界园林产生过巨大影响。

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园林学科新的历史使命。

广泛地借鉴、利用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将园林学科与其它新兴边缘学科接轨已势在必行。

园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决于生态园林.在景观生态学中有“斑块”、“廊道”、“基质”、“结点”等概念,景观生态学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赋予了新的内涵.1.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理念园林景观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

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

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近十几年,人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

从生态角度讲,园林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生态原则应用的最终目的为: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本人认为,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应该由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1)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对土地以及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各种活动.(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指导基础,尊重当地自然环境面貌,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相容.使植物、水体、土壤、地形、人造景观等要素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的能源输入与输出.(3)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要以生态学理论作为基础,还要从美学,杜会、经济等角度加以综合考虑.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园林景观不仅要求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达到最低.并且还要满足人们的美学、娱乐、休闲需要.为社会所接受,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4)同林景观生态设计不仅仅维持在塑造人工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日后对其的维护与管理,使其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2. 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方法城市景观生态设计是使人居环境走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自然优先、最小干预最大促进原则。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加重,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的问题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由此,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就被运用到生活中,这一生态设计不仅给人们的提供舒适休闲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标签: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越来越快,科学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因此,改善环境污染问题,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是每个中国公民必须要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设计,协调了人类和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是一种对土地进行分析、计划、改造、保护和运用的艺术,将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运用到城市中,净化空气,在美化城市的同时也改善了环境问题。

一、何谓園林景观生态设计1.1园林景观生态设计是园林景观不改变其原本的特色,协调城市与自然系统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山水,植物以及建筑是构建园林景观不可或缺的三大因素,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就能打造最合适的园林景观。

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道路,住房,公共场所都变得拥挤不堪,因此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就尤为重要,同时,园林景观也是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人类则是它的设计者,管理者和使用者。

[1]1.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主要包括整体统一,观赏性强,设计均衡,建造合理生态系统。

整体统一是指景观生态设计时,色彩,线条以及各种比例既要有差异又要统一,是为了突出层次的同时又给人和谐统一的美感,如果色彩过于繁杂,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反而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感,使人有所焦虑,无所适从,除了色彩要协调统一之外,还得打造合适的意境,只有将各种因素搭配合适,才能使园林景观给人舒适的感觉。

为了满足人们对于园林的观赏性的需求,我们得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园林的地理位置,然后结合气候以及位置的大小来决定植株的种类,根据美学原则进行合理分配,突出层次感,提高观赏的价值。

设计均衡主要是指植物的搭配均衡,如果选用色彩太浓烈,明亮的植物,会给人沉重抑郁的感觉,所以在园林设计时,一般会摒弃掉这些高大的植株,反而去选用色彩淡雅,体积小巧,枝叶柔顺的小植株,从而给人以轻盈愉悦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

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

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

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

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 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

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包括生命系统、环境系统,具有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人类活动与城市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城市环境规划作为宏观指导和协调部门利益、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战略部署,必须要具备生态观。

只有具备了生态观,才能指导城市在今后的各项建设中向生态城市的目标迈进,建立高效、和谐的人居环境。

近年来,景观规划在城市景观特色保护与城市环境设计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它运用于建筑学、规划学中,开创了景观规划与环境设计的先例。

其目标在于创造人类与他们的环境之间协调和谐的气氛,建立起土地开发利用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和谐的关系4.1景观设计以生态效果为目的景观作为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这种多重性价值判断是景观规划和管理的基础。

其生态价值主要体现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功能等方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空气污染的城市之后,人们又企盼着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返朴归真成为时尚。

景观规划和设计总是以创建宜人景观为中心。

景观的宜人性可理解为比较适于人类生存、体现生态文明的人居环境,包括景观通达性、建筑经济性、生态稳定性、环境清洁度、空间拥挤度、景观优美度等内容,当前许多地方对于居民小区绿、静、美、安的要求即是这方面的通俗表达。

景观也特别重视景观要素的空间关系,如形状和大小、密度和容量、连接和隔断、区位和层序……,如同它们所含有的物质和自然资源质量一样重要。

如城市景观规划要注意合理安排城市空间格局,相对集中开敞空间,建筑空间要疏密相间;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增加景观的视觉多样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和推进绿色空间体系建设。

4.2生态规划设计是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规划设计”是有意识地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来满足预想的需要或欲望,规划设计是通过物质能流及土地使用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

参照Sim Van der Ryn 和Stuart Cown(1996)的定义: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规划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规划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规划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规划设计是一种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

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

简单地说,生态规划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

对于每一个规划设计,我们需要问:它是有利于改善或恢复生命世界还是破坏生命世界,它是保护相关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呢?还是有害于它们?如果我们把景观规划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而景观规划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西蒙兹,2000)。

那么,景观规划设计从本质上说就应该是对土地和户外空间的生态规划设计,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核心。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景观规划设计是人类生态系统的规划设计。

是一种最大限度的借助于自然力的最少设计(Minimu m design),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有机更新能力的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Lyle,1994),即改变现有的线性物流和能流的输入和排放模式,而在源、消费中心和汇之间建立一个循环流程,其所创造的景观是一种可持续的景观(Sustainable landscape,Thayer,1993)。

4.3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是相互融合的城市的景观与生态规划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从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到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年代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 (eco-city,eco-community)以及可持续城市 (sustainable cities,sustainable comm unities)。

这个梦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公园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NextPage]5.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理5.1 地方性原理。

也就是说,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对于任何一个设计问题,设计师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我们在什么地方?自然允许我们做什么?自然又能帮助我们做什么?我们常常惊叹桃花源般的中国乡村布局及美不胜收的民居,实际上它们多半不是设计师创造的,而是居者在与场所的长期体验中,在对自然深刻了解的基础上与自然过程相和谐的当地人的创造性设计。

遵循这一原理主要表现为: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和使用当地材料植物和建材。

5.2 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可再生资源(如水、森林、动物等)和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等)。

要实现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

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它们的使用也需要采用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

5.3 尊重自然,展现自然。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远山的天际线、脚下的地平线和水平线,都快成为抽象的名词了。

如同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

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发电厂及变电站都被作为丑陋的对象而有意识地加以掩藏。

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自然景观及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

因此,要让人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感到雨后溪流的暴涨、地表径流汇于池塘;通过枝叶的摇动,感到自然风的存在;从花开花落,看到四季的变化;从自然的叶枯叶荣,看到自然的腐烂和降解过程。

用Thayer 的话说,景观是一种显露生态的语言(1998)。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还强调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参与设计过程。

景观规划生态设计是人与自然的合作,也是人与人合作的过程。

传统设计强调设计师的个人创造,认为设计是一个纯粹的、高雅的艺术过程。

而现代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则强调人人皆为设计师。

因为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对其生活和末来作决策,而这些都将直接影响自己及其他人共同的未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