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11T15:25:58.8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陈丹华1 陈夏2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生态系统保护、紧凑布局、绿色交通、生态技术、绿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身份证号:33900519870901xxxx 浙江省杭州市2身份证号:33072719870523xxxx 浙江省金华市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生态系统保护、紧凑布局、绿色交通、生态技术、绿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通过介绍生态城市的定义和特征,提出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不足”,同时提出我国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具体措施。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不足措施

前言: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生态城市的定义及特征

1.1生态城市的定义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必须在满足创造力和生产力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使得城市系统整体的良性循环。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出发,认为生态城市是社会、自然、可持续的城市规划设计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生态城市的特征

近年来,我国设计建设了越来越多的生态城市,总结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和案例,生态城市的特征主要包括:绿色生态、循环经济、低碳节约、绿色交通、紧凑集约、绿色建筑、和谐宜居、文化包容。

二、我国现阶段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的不足

我国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各大城市的建设中,并在生态系统保护、紧凑布局、绿色交通、生态技术、绿色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实践中,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2.1生态城市的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做到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只关注生态城市本身,没有将城市与周边区域、乡村地区整体规划,生态城市建设将成为空谈。

2.2缺乏整合系统的方法,生态城市建设涉及交通、市政、空间、生态基础设施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应当作为一个整体考虑,而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专注于各个子系统的孤立建设。

2.3关注先进技术,忽视本地适宜技术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应当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采用本地适宜型技术。

三、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具体措施

3.1建立“区规—总规—控规-修规”引导的生态型规划控制体系

3.1.1 区域规划层面

区域规划是建立生态、有序的区域结构,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循环体系,重点关注区域生态循环和空间结构。保护区域绿色空间,构建城乡之间生态大循环,实现区域的自然生产能力供需平衡。

3.1.2 总体规划层面

总体规划是建立与自然、人文生态系统紧密联系的城市空间结构,重点关注生态结构、总体布局、城市密度、绿色交通,建立起高效的连通性,避免产生自然、人文系统的破碎化。应结合自然特征和交通设施设计合理的城市密度,建立短路径、公交为主的出行结构,设置适合步行和自行车的街区尺度,街区尺度随着距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大适度增大。

3.1.3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

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生态化的开发控制要求,将生态指标与传统规划控制指标结合,重点关注生态结构、功能布局、地块尺度、开发强度、公共空间。详细规划既要考虑与区域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又要在规划管理单元( 街区) 层面鼓励居住、办公、商业、文化功能的混合。

3.1.4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

修建性详细规划要求构建与场地生态融合的建筑布局形式和宜居的环境景观,重点关注建筑布局、景观、生态技术,营造舒适的外部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能源节约。

3.2推行建筑节能体系

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技术、设备和材料,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供热、制冷效率。对新建筑节能给以政策优惠;对老建筑节能改造给予补贴。此外,完善供热、供水、供电的分户计量,利用经济手段鼓励节能节水。

3.3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的公共交通

生态城市的交通系统应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为主导,形成方便快捷、高效低碳、人性化的公共交通体系。同时通过优化城市功能分区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降低交通需求总量,保持交通通畅,减少机动车尾气和噪声污染,降低交通碳排放,鼓励人们在短距离出行中选择自行车和步行方式。

3.4构建城市和谐水系

生态城市的水系既包括各种自然和人工水体,也包括给排水系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要着力构建城市区域水循环系统,将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和节水、节能紧密结合,实行水环境综合管理,构建和谐水系。以依托河流的街区为例,按照街区与规划水体的关系可以分成串

联式、环通式、内湖式,在具体规划设计中,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保证规划水体与自然河流的连接,形成活水(图1)。

图1水系的基本模式

3.5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中,绿地规划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在总图上利用边角、破碎地带“见缝插绿”地“画”绿地,只求在规划图上完成“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这两项硬指标。而从城市生态的角度,对不同城市的绿地总量、布局等,常常缺乏定量的分析研究,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态的平衡关系。应规划诸如郊区森林公园、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宽型的环城林带、大面积草坪,将农田引入城市等,构成点、线、面的“三维空间”的立体交互、网状联接,乔灌花草相间,常绿落叶搭配的多元绿地系统,以满足生物因子适宜生态城市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步伐正在不断加快,生态城市的目标和内容正在不断充实,同时也应看到我国生态城市的理论与实践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间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通过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提升城市交通规划水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加强城市生态评价等一系列方法措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生态城市规划水平,从而为创造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和谐的生态城市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伟王磊董磊,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浅谈,2008(2).

[2]李玉文闫娜,环境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环境科学动态,NO.1 2005 .

[3]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进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N0.3 Jun.2001 .

[4]张坤民温宗国,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进展,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No.6 Dec.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