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计划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edd6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8.png)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摘要】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举措。
本文从现状分析、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面临的挑战、解决措施和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目前,该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规划不着实、资源整合不到位等问题。
面临土地利用不合理、农民意识转变困难等挑战。
为了解决问题,应加强规划管理,完善政策扶持,提升农民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措施。
同时,未来发展方向应注重环境保护、特色产业发展等。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护乡村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过程中应引入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持续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有望为该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南京市江宁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实施情况、挑战、解决措施、未来发展方向、重要性、理念引入、乡村振兴、建议。
1. 引言1.1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具备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优势。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解决和应对。
现状分析: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体发展仍然不平衡、不充分。
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薄弱,产业发展落后,农民收入不高,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施情况:在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方面,江宁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土地资源利用、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等。
也积极引导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面临的挑战:当前,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村人口外流、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亟待解决。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江宁区可以加大对乡村建设的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农民收入。
未来发展方向:未来,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应注重生态优先、产业支撑、文化传承、区域协调等方面,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就。
南京美丽乡村文旅振兴实施方案
![南京美丽乡村文旅振兴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4078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7.png)
南京美丽乡村文旅振兴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近年来,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为进一步推进南京美丽乡村文旅振兴工作,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影响力,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打造南京美丽乡村品牌,优化旅游供给结构,提升乡村旅游设施设备和服务水平,加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吸引更多游客,实现美丽乡村与文旅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
二、工作重点及措施1.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 加强旅游设施设备建设3.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4. 深化乡村文化挖掘和传承5. 强化乡村旅游营销与品牌建设6. 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三、工作方案和时间节点1.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环境品质(2022年)- 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2023年)- 打造特色乡村景观,提升美丽乡村形象(2024年)2. 加强旅游设施设备建设- 加大投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2022-2023年)- 提升乡村住宿和餐饮设施水平(2023年)- 建设多样化乡村旅游设施,满足游客需求(2024年)3. 提升乡村旅游服务质量- 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2022-2023年)- 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与监管机制(2023年)- 提升旅游信息化水平,提供便捷服务(2024年)4. 深化乡村文化挖掘和传承- 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景点(2022年) - 组织文化活动,推动文化传统传承(2023年)- 引进文化创意产业,提升乡村文化内涵(2024年)5. 强化乡村旅游营销与品牌建设- 开展乡村旅游宣传推广活动(2022-2024年)- 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吸引游客(2023年)- 创建南京美丽乡村品牌,提升知名度(2024年)6. 加强政策支持与保障- 完善乡村旅游扶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2022年) - 加强乡村旅游安全管理,保障游客权益(2023年)- 建立健全美丽乡村文旅振兴长效机制(2024年)四、预期成果及效益1. 增加乡村旅游收入,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2. 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3. 优化乡村旅游供给结构,提升游客满意度;4. 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和创新,提升地方文化影响力;5. 打造南京美丽乡村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形象。
江苏旅游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江苏旅游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3174b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c.png)
摘要: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必选项之一、江苏省如今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拥有众多的历史古迹、著名的名胜古迹以及著名的自然景观。
为了提升旅游品质,江苏省政府决定制定江苏旅游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期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旅游品质的大幅度提升。
一、江苏旅游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此次计划的首要任务是完善江苏旅游基础设施。
因此,江苏省政府将在建设公路、铁路、机场、港口、景点、欢迎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客栈、酒店、娱乐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等领域投入大量的资金,使江苏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从而提高旅游品质。
2、开展旅游宣传活动。
江苏省政府还计划开展大规模的旅游宣传活动,利用流行的媒体进行电子宣传,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活动,将江苏旅游的特色及优势充分投放于社会,以求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江苏的美景和特色风情。
3、促进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江苏省政府还将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旅游业经济发展。
南京市农业旅游发展规划
![南京市农业旅游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23fede8271fe910ef12df892.png)
南京市農業旅遊發展規劃劉慶友 南京大學旅遊學博士南京市概況南京地處長江下游的寧鎮揚丘陵,總面積6597.6km2,人口623.8萬人(2001末)。
境內山地、河流、平原交錯,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山體海拔多爲200-300m的低山,山林資源豐富,生物種類繁多,有各種植物2520余種,南京水系水網發達,湖泊水庫衆多,長江、秦淮河穿越市域,天然內湖石臼湖、固城湖盛産魚蝦、螃蟹和芡實等水産品。
南京市的國內經濟發展良好,2001年全市GDP爲1154.44億元,人均國內生産總值達到20671元。
全市有多條通往市外的高速和一級公路,基本構建“城市成網、城外成環、交通便捷、四通八達”的立體交通框架。
南京農業旅遊資源豐富,市場基礎較好南京旅遊業發展態勢良好,農業旅遊資源豐富,有農業高科技園8處、優質種植業資源9處、26處旅遊林業資源、7處旅遊牧業資源和多處旅遊漁業資源。
農業高科技園:溧水傅家邊農業科技園、湯泉苗木科技示範園、雄州鎮現代農業科技園、銅山南京果樹良種示範園、東善橋鎮市林果良種示範園、橫溪鎮市蔬菜科技示範園、上訪鎮市畜禽良種科技示範園、祿口鎮省現代淡水魚科技示範園。
優質種植業資源:橫溪無公害西瓜與蔬菜基地、藝蓮苑、頂山鎮千畝蓮藕、雄州無公害蔬菜基地、橫溪蔬菜基地、石湫蘆筍基地、白馬有機農業基地、洪藍草莓園、磚牆水生蔬菜基地。
旅遊林業資源:牛首山森林公園、湯山林場、湯山溫泉花卉生産基地、青龍山林場、丹陽鎮中藥材基地、東善橋花卉苗圃、淳化茶葉基地、老山森林公園、龍王寺林場、大吉苗木觀賞園、星甸鎮萬畝杜仲基地、將軍山森林公園、鐵心橋街道的萬畝桃園、西善橋接到的千畝果園、無想寺森林公園、秋湖林場、東廬林場、柘塘鎮中藥材基地、東屏鎮花卉苗木基地、遊山森林公園、大荊山林場、平山林場、金牛湖林場、竹鎮林場、八百橋經濟林果基地、紫藤園。
旅遊牧業資源:頂山鎮鴕鳥養殖基地、淳化鎮的奶牛養殖基地、湯山鎮波爾羊養殖基地、棲霞奶牛養殖基地、永陽鎮波爾羊種養殖基地、永陽鎮千隻孔雀園、永陽獺兔養殖基地。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c9b0c7a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a.png)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南京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然而,目前南京市旅游业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首先,南京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源开发不充分的问题。
南京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文化景点和自然风光,但有些景区的开发利用还不够充分。
比如,明城墙作为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周边也应该进行景观优化和设施完善,以提升旅游吸引力和游客体验。
其次,南京市旅游业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南京市旅游资源丰富,但在服务品质和管理上存在不足,导致游客体验不佳。
应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专业素养,提供更高水平的旅游服务。
再次,南京市旅游业的市场营销手段和渠道还有待改进。
目前,南京市旅游业的市场营销仍以传统的广告宣传为主,还未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移动端等新媒体平台,缺少个性化、定制化的营销手段。
建议加大对互联网旅游平台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游客需求,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此外,南京市旅游业发展亦需加强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旅游业发展与酒店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紧密相关,应加强与这些产业的合作,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在发展战略方面,南京市可以重点发展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南京市作为六朝古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打造更多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
比如,举办具有南京特色的文化活动、演出等,吸引更多游客来南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要注重发展生态环境旅游。
南京市拥有许多自然景点和风景名胜区,如玄武湖、紫金山、明孝陵等,应加大对这些景点的保护和开发,推出更多环保、低碳的旅游产品,并加强宣传,使更多游客了解南京的自然之美。
再次,要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南京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可以与文化创意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推出更多有创意的旅游产品。
南京市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计划
![南京市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68908d82524de518964b7dae.png)
南京市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计划南京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和开发我市乡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种类齐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拓展城市旅游的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产品结构转型~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2009年—2011年三年乡村旅游发展计划。
一、发展目标通过三年,2009年至2011年,努力~建设乡村旅游精品~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培育旅游街镇~发展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等级景区和自驾游基地~形成全方位协调发展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使我市乡村旅游综合竞争力位居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
1、经济目标力争到2011年乡村旅游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105亿元~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年增长率达到12%。
2、建设目标用三年时间分步推进~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4个优质旅游片区:即东部打造温泉休闲区,西部培育生态休闲区,南部强化生态旅游区,北部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实现乡村生态、文化、民俗、历史等优势资源的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精品- 1 -和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乡村旅游企业~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体系。
具体是:到2011年~建成4个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打造2家设施齐全、风景秀美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培育郊县范围内国家等级景区10家,建设10个乡村旅游街镇,建成10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及5个自驾游基地,发展10个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发展成熟10条乡村旅游专线。
二、实施步骤和阶段性任务具体实施步骤和阶段性任务如下:———2009年~筑牢基础阶段1、通过“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工作~推进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2、开展全市乡村旅游普查~分等级建立乡村旅游项目库,3、完成旅游街镇村、自驾游基地标准的制定,4、举办“南京金秋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百万市民下乡休闲,5、搭建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平台,6、开设1处乡村旅游超市~推进乡村旅游商品的发展,7、开展6期乡村旅游培训班~使乡村旅游经营者培训率达100%~从业人员轮训率达30%。
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
![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48878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1.png)
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发布时间:2021-05-14T16:51:15.430Z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4期作者:靳正悦[导读] 当今,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己成为目前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靳正悦山东协和学院济南 250109【摘要】当今,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己成为目前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内休闲与体验经济的发展浪潮下,人们己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观光旅游,融入体验的旅游备受重视正逐渐成为旅游产品内容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南京;建议一、乡村旅游概述(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
其概念包含了发生在乡村地区以及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
乡村旅游,作为目前国内旅游业的一个新生代力量,依托乡村美丽的生态环境和浓厚的乡村文化为优势。
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对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意义深远。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属性,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最显著的特点,不仅是由于乡村的地域性所造成的,也是乡村旅游与城市旅游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为吸引物来吸引旅游者前来活动的。
从乡村旅游的吸引物上来讲,所有的自然资源、文化景观都是基于乡村特有的地域和以地域为基础形成的文化为依托,包括别具特色的梯田、茶林、民屋建筑等;同样乡村旅游中农业的生产活动与生产方式亦是以乡村性为基础的。
漫步田间,耕田织作都是以乡村为依托,因此乡村性是乡村开展旅游活动的根本依据,也是其可持续发展所需遵循的重要前提。
二、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乡村旅游资源兼具有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核心属性,既能生产农产品,又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因此所谓乡村旅游资源就是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经过人工合理设计和规划布局,与自然界巧妙结合成为各种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或者生态环境,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资源。
江宁农业旅游的发展及出路
![江宁农业旅游的发展及出路](https://img.taocdn.com/s3/m/a19a1cc2b14e852458fb575b.png)
江宁农业旅游的发展及出路摘要介绍了南京市江宁区农业旅游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了当地农业旅游存在的问题,对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促进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旅游;内容;特点;江苏南京;江宁区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社会生活质量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农业旅游也应用而生。
它的出现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不仅是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也是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必要手段,更是带动农产品销售、提供劳动力就业方式和帮助农民增收、走向小康之路的重要渠道之一。
1江宁农业旅游的内容农业旅游也被称为旅游农业,它是以农业为对象,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各种需要,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这种旅游方式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上,以农村、农业为对象的。
因此,笔者认为,称之为农业旅游比较恰当。
近年来,江宁区区委、区政府围绕发展都市农业主体定位,把农业旅游开发做为”跳出农业抓农业”的新思路,未来发展方向的新动力和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根据江宁统计年鉴统计,2005年江宁区农业旅游共计接待游客39.5万人次,同比增长35.8%。
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42%。
汤山明文化村、甘泉湖旅游渡假区成为旅游亮点,以横溪西瓜节推出的瓜乡风情一日游专线促进了全区特色生态旅游发展。
而2007年度南京全市农业旅游景点已突破100个,一季度全市农业旅游共计接待游客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7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32%和37%。
农业旅游按照春韵、夏趣、秋食、冬养推出多条线路,市场反映很好,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
这些数据表明,走农业旅游之路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出路。
农业旅游由旅游资源、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所组成。
具体的说,农业旅游是由旅游景点、旅游设施、旅游者、旅游服务、旅游商品、乡村休闲体会等所组成,它贯穿于整个旅游活动之中,包括事前经历阶段、到达景点阶段、浏览的整个过程、返回阶段以及回去之后的回忆阶段,其中主要是人的主观感受,包括到广褒农村的空旷感受、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享受乡村恬静气息以及富有乡风民俗的文化特色,给人们带来美好感觉。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d09b1c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f.png)
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引言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具有广阔的旅游发展潜力。
本文旨在分析南京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设想。
一、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1. 历史文化资源的优势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南京城墙、明孝陵、夫子庙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的光临。
得益于悠久的历史积淀,南京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 自然景观的吸引力南京地处长江流域,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钟山风景区、瞻园、玄武湖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光顾。
南京市政府通过保护自然环境和开发旅游资源,不断提升自然景观的吸引力。
3. 旅游基础设施的改善近年来,南京市大力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快了旅游交通网络的建设,提升了旅游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南京市加大对旅游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旅游业发展。
4. 国内外游客数量的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增强,旅游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的重要方式。
南京市充分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游客数量不断增长,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二、南京市旅游业发展战略设想1. 提升品质,塑造品牌南京市旅游业发展应注重提升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通过开展文化体验活动、推出精品旅游产品等方式,提升游客对南京旅游的满意度,形成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游客。
2. 创新营销,拓宽渠道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南京市可以通过创新营销策略,拓宽市场渠道。
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推广,并加强与旅行社、OTA平台的合作,提升南京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
3. 多元发展,形成产业链南京市旅游业不应仅仅局限于景点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还应注重发展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
可以发展旅游休闲业、文化创意产业、特色美食产业等,与旅游业相互促进,实现多元化发展。
4. 提升旅游体验,改善服务南京市应注重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改善旅游服务。
南京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
![南京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222b1c0915f804d2a16c1cc.png)
南京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总1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南京市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南京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抓住亚青会、青奥会机遇,全面提升我市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确保圆满完成亚青会、青奥会接待任务,特制定此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按照以游客为本、让游客满意的原则,围绕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优化城市旅游服务环境,提升旅游企业服务品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不断提升南京旅游软实力,不断提高南京的游客满意度和城市美誉度。
二、提升目标(一)住宿设施1、青奥(亚青)指定接待饭店(1)严格对照国家《旅游饭店等级的划分和评定》(GB/T14308-2010)标准,确保已取得星级的饭店持续达标,并能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服务,确保饭店宾客满意率9 0%以上。
(责任单位:市旅游委)(2)饭店设施设备定期维护保养,保持安全、整洁、卫生和有效,饭店外环境整洁美观,周边环境协调。
(责任单位:市旅游委)(3)赛事期间,饭店客房及公共区域能免费为宾客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责任单位:市旅游委,移动、电信、联通南京公司)(4)能够提供外语服务,各种指示用和服务用文字应至少用规范的中英文同时表示,饭店导向系统的设置和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相关规定。
A:四、五星级饭店员工训练有素,能用普通话和英语提供服务,必要时可用第二外语提供服务;B:二、三星级旅游饭店及社会饭店,前台员工具备基本外语会话能力。
(责任单位:市旅游委)(5)根据不同地区、民族、宗教信仰等情况,提供安全、丰富的食品,并考虑客人的特殊需求,部分饭店能够提供满足住客需求、符合食品安全的清真素餐。
(责任单位:市旅游委、市民宗局、市食药监局)2、非指定接待饭店(1)严格对照国家《旅游饭店等级的划分和评定》(GB/T14308-2010)标准,确保已取得星级的饭店持续达标,并能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服务,确保饭店宾客满意率8 5%以上。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8565cf1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1.png)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5.05•【字号】宁委发[2013]27号•【施行日期】2013.05.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的通知(宁委发〔2013〕27号)各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2013年5月5日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部署,为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建设美丽中国标志城市,特制定本行动纲要。
一、指导思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拓展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主线,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以土地综合整治为切入点,以示范区和示范村建设为突破,着力构建有利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永续发展的农村产业结构形式、农村建设管理模式和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把郊区农村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高地、都市型农业基地、美丽新南京腹地,打造成宜业、宜居、宜游的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二、主要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每年重点实施200~300平方公里,5年建成1600平方公里左右示范区。
2013年,全面启动江宁谷里-横溪、高淳桠溪-漆桥、浦口老山北麓-滁河南岸、六合竹镇-金牛湖、溧水白马-无想山五大示范片区建设,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
到2015年,江宁、高淳两大示范片区基本建成,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以上,为郊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到2017年,浦口、六合、溧水三个示范片区全部建成,累计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以上,郊区农村初步建成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33b529c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2.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9.12•【字号】宁政发[2014]232号•【施行日期】2014.09.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爱国卫生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的通知(宁政发〔2014〕232号)各区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南京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2014年9月12日南京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南京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3-2020)》,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2015-2017年,按照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把生态文明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城市化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全过程和各方面,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举措,逐步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标志性城市。
二、行动目标到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城镇和产业布局科学优化,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基本构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文明与历史文化传承有机融合,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走在全省和全国前列,力争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绿色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8%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6%,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量占农产品总产量比重达到45%以上。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d00ce20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1.png)
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06•【字号】宁政发[2012]58号•【施行日期】2012.03.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宁政发[2012]58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三月六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程实施意见根据市委《关于坚持统筹为要、加强现代农业农村建设的意见》(宁委发〔2011〕51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宁政发〔2011〕111号)精神,为推动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科学发展、彰显农业农村发展特色、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按照“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坚持“政府引导、以农为本、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格局,突出生态、绿色、环保、休闲特色,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建设融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和农事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
二、发展目标总体目标:通过科学整合资源,精心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旅游产品,大力创新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努力构建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明显、功能配套、服务良好、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格局,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郊区县旅游产品体系,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繁荣和壮大全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社会消费新热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亮点、郊区县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新增长点,有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南京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
![南京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https://img.taocdn.com/s3/m/be3204d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f.png)
南京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水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增强乡村发展竞争力适应农村现代产业发展需求,规划乡村经济发展片区,促进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发展。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巩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成果,完善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深化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稳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账管理改革,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培育农业农村新产业,探索发展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农业农村会展服务等新经济新业态,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农业,建设数字乡村。
探索农村发展重点项目“点状”供地制度化。
深度整合乡村全域资源要素,增加乡村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旅游农业、教育科普、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乡村旅游优质产品、乡村养生健康产品和乡村文化创意设计商品。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统筹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加快实施涉农街镇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增强产业配套和社区服务功能,优化村庄布局,分类指引发展。
提高集约化发展水平,明确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与管控要求,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推进居住品质提升改造,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和特色。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补齐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电、物流等基础设施短板,创新管护机制,增加品质提升型公共设施配套。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强化乡村生态建设,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污水治理,打造长三角最洁净美丽乡村。
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挖掘传承乡村特色文化。
到2025年,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3000个左右。
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维护农民根本权利,提升农民建设乡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024年村镇旅游业发展计划
![2024年村镇旅游业发展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b4283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a7.png)
2024年村镇旅游业发展计划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村镇旅游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优势的旅游形式,正逐渐成为人们疲惫都市生活后追求自然与宁静的首选。
为了更好地推动村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业持续繁荣和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制定2024年村镇旅游业发展计划。
1.目标:(1)提升村镇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主要增长点;(2)推动村镇旅游转型升级,实现村镇居民的经济增收和生活品质提升;(3)保护村镇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导向1.政策支持:(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用于村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2)出台村镇旅游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投资者参与村镇旅游业发展;(3)提供金融支持,推动村镇旅游业的融资发展。
2.政府引导:(1)制定村镇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和规范村镇旅游发展;(2)加强对村镇旅游企业的扶持和培训,提升其管理和服务水平;(3)建立村镇旅游业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维护消费者权益。
三、重点工作1.发展村庄特色旅游产品(1)通过挖掘村庄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2)开展农家乐、民宿等农村旅游业态,提供高品质的住宿和饮食服务;(3)组织和举办村庄文化节、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吸引游客参观和购买。
2.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对村庄旅游道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2)提升村庄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公共设施的水平,提高游客的出行便利性;(3)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村庄旅游景区,提升村庄旅游的氛围和魅力。
3.加强村庄旅游人才培育(1)加强对村庄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服务能力;(2)培养一批具有村庄旅游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推动村庄旅游转型升级;(3)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村庄旅游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四、保护村庄旅游资源1.制定村庄旅游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对村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和修复;2.加强文化遗产和景观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公众对保护工作的认识和重视;3.加强对非法开发和破坏行为的监管和打击,保护村庄旅游资源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104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苏政办发〔2015〕104号](https://img.taocdn.com/s3/m/4ac2a9c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9.png)
制定机关
公布日期
2015.10.26
施行日期
2015.10.26
文号
苏政办发〔2015〕104号
主题类别
旅游综合规定
效力等级
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
现行有------------------------------------------------------------------------------------------------------------------------------------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15〕104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5年10月26日
——结束——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6d6f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6.png)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1. 引言1.1 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及措施南京市江宁区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目前,南京市江宁区的田园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现状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南京市江宁区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这些措施包括制定政策支持和扶持措施,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乡村文化振兴,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同时,南京市江宁区还正在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打造一批示范性项目,引领全域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在特色乡村建设方面,南京市江宁区将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努力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实现全域绿色、智慧、和谐发展。
2. 正文2.1 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现状分析南京市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东南部,是一个风景优美、乡村资源丰富的区域。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对宜居环境的追求,南京市江宁区的田园乡村建设备受关注。
在当前形势下,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农村逐渐失去了乡村特色,村庄规划不合理,农房杂乱无章,田园景观受到破坏。
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外流现象较为突出。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道路状况不佳,水电供应不稳定,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的质量。
南京市江宁区的田园乡村建设也有一些积极的因素。
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适宜发展乡村旅游、农业观光等产业。
政府多次推出扶持政策,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广农业科技,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南京市江宁区田园乡村建设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计划
南京乡村旅游三年发展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合和开发我市乡村旅游资源~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构建特色鲜明、种类齐全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进一步拓展城市旅游的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产品结构转型~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又好又快发展~特制订2009年—2011年三年乡村旅游发展计划。
一、发展目标
通过三年,2009年至2011年,努力~建设乡村旅游精品~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
~培育旅游街镇~发展乡村旅游示范基地、等级景区和自驾游基地~形成全方位协调发展的乡村旅游新格局~使我市乡村旅游综合竞争力位居长三角乃至全国前列。
1、经济目标
力争到2011年乡村旅游实现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105亿元~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民增收年增长率达到12%。
2、建设目标
用三年时间分步推进~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4个优质旅游片区:即东部
打造温泉休闲区,西部培育生态休闲区,南部强化生态旅游区,北部发展特色乡村旅游。
实现乡村生态、文化、民俗、历史等优势资源的整合和规模化发展~培育乡村旅游精品
- 1 -
和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乡村旅游企业~构建具有我市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体系。
具体是:到2011年~建成4个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打造2家设施齐全、风景秀
美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培育郊县范围内国家等级景区10家,建设10个乡村旅游街镇,
建成10家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及5个自驾游基地,发展10个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发展成熟10条乡村旅游专线。
二、实施步骤和阶段性任务
具体实施步骤和阶段性任务如下:
———2009年~筑牢基础阶段
1、通过“南京乡村旅游消费券”的发放工作~推进我市乡村旅游的发展,
2、开展全市乡村旅游普查~分等级建立乡村旅游项目库,
3、完成旅游街镇村、自驾游基地标准的制定,
4、举办“南京金秋乡村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推动百万市民下乡休闲,
5、搭建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平台,
6、开设1处乡村旅游超市~推进乡村旅游商品的发展,
7、开展6期乡村旅游培训班~使乡村旅游经营者培训率达100%~从业人员轮训率达30%。
———2010年~提升实施阶段
,一,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1、扶持大项目建设。
扶持汤山新城、高淳老街、横溪石塘竹海等重大乡村旅游项目建设~将汤山新城建成具有国际水准的
- 2 -
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基地。
基本形成以横溪石塘竹海、高淳老街、溧水无想山、六合桂子山国家地质公园等为中心~产品齐全、特色明显的乡村旅游区,
2、整合乡村旅游资源。
整合生态、特色休闲旅游资源~提升汤山温泉、汤泉温泉以及溧水、高淳、六合等郊县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产品市场化进程~形成具有高品质、综合竞争力的乡村旅游产品,培育10个郊县范围内的国家高等级景区,建成5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3、打造十强旅游街镇。
打造以汤山街道、横溪街道、东山街道、江宁街道、珠江街道、汤泉镇、竹山镇、固城镇、洪蓝镇、永阳镇等为中心的10强旅游街镇。
,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4、旅游交通建设。
完成郊县国家等级景区公共交通建设~开通5条乡村旅游公益常态专线,完善郊县国家等级景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建设,
5、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乡村旅游等级景区、景区与旅游镇村、景区与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之间连接道路,进行乡村旅游等级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公共厕所及停车场升级改造~重点改造旅游景区周边和旅游特色景区的公共厕所50处、停车场5处,
,三,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设施
6、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郊县国家等级景区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及重点旅游企业咨询点服务网络~完善投诉
- 3 -
服务体系,
7、自驾游基地建设。
在城市边缘、交通干线周边及乡村旅游点建设大型自驾游基地5个。
———2011年~完成提升阶段
乡村旅游示范基地,打造10个省级乡村旅游点,1、打造4个
建成4个南京乡村旅游示范村,即高淳桥李村~包含花卉园、度假村、科技园、纪念馆等,高淳瑶宕村~包含乡村客栈、采摘、餐饮、农事展览等,溧水白马杨树山~包含观光、餐饮住宿和休闲,江宁石塘竹海~包含农俗、竹海、康体、度假等十大主题功能区,,
2、打造2个集乡村旅游休闲、餐饮、住宿、购物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体,
3、发展具有南京特色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基地10个,
4、培育成熟10家郊县范围内的国家等级景区,
5、初步建成10个旅游街镇和旅游专业村,点,,
5、形成10条乡村旅游专线~即:栖霞滨江丽岛,八卦洲,生态游专线,雨花台区世外桃源—将军山乡村旅游线,江宁牛首山-谷里横溪生态精品游线路,六合雨花石特色旅游线、地质特色乡村旅游线、竹镇生态之旅,浦口老山—万成绿色生态旅游线、大吉温泉度假旅游线,高淳瑶宕之旅生态旅游线, 溧水傅家边—怡人山水生态农庄二日游。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为组长~市委农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建
- 4 -
委、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市交通局、市农林局、市旅游局、市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和区县政府参加的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形成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研究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加乡村旅游建设~引导社会资金重点进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