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进展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2型糖尿病患者伴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5 王福 庆. 中医病证诊 断疗 效标准[ ] M. 南京 : 南京 大 学出版社 ,
1 94: 8 . 9 1 6
穴 和皮 肤 感 受 器 , 其 兴 奋 以改 善 局 部微 循 环 , 进 局 部 组 织 修 使 促 复 ; 药 物直 接 作 用 : 内 中 药 经 中医 辨 证 、 法 组 方 , 一 颈 枕 ③ 枕 依 方 可温经通络解痉 、 活血 化瘀 止 痛 , 于 风 寒 湿 型 、 滞 血 瘀 、 湿 用 气 痰
3 “ ” . 米 字操 形 象 简单 , 者康 复锻 炼 依 从 性 好 , 4 患 可成 为 颈椎 病 的系 统 保健 炼 功 操 ; 中药 颈 枕 作 为一 种 辅 助疗 法 , 材 方便 , 作 取 制
简单 , 患者易接受 , 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
灵 活 度 ;米 ”字操 强 调 颈 椎 各 方 向 的锻 炼 ,使 颈 部 肌 肉平 衡 、 “ 协 调 , 于 保持 颈椎 的稳定 , 强 颈 肩 顺应 颈部 突 然 变化 的能力 目 有利 增 。 “ ” 操作 形 象 简 单 , 过 住 院 期 间 的康 复 指 导 , 能很 快 掌 握 米 字 通 均 并 坚 持 , 从 性 好 。 组 随访 到 的 35 患 者 坚 持 “ ” 操 锻 炼 , 依 本 2例 米 字
韧 带 等 组 织 受 到 充 分 牵 拉 , 缰 直 的颈 肩 部 肌 肉 得 到 放 松 , 善 使 改
其 组 织 血运 , 松解 粘 连 的 组 织 , 疼 痛减 轻 ;米 ” 操 使 颈 椎关 节 使 “ 字 在 各 方位 得 到 了充 分 的活 动 , 可缓 解 疲 劳 又 增 强 了 颈椎 关 节 的 既
生于4 岁 以上 的中老年人。 0 许多资料显示 , 糖尿病伴 有认 知功能 障碍 , 临床 表现为轻 、 中度 认知功能 障碍 , 主要为学 习能力下

黄连抗糖尿病认知障碍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连抗糖尿病认知障碍作用的研究进展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5 No.7 Apr.2021779•综 述•黄连抗糖尿病认知障碍作用的研究进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73871) ;2015年哈尔滨商业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项目(YJSCX2019-610HSD )。

郑雨加,张秀哈尔滨商业大学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 要 糖尿病(DM )引起的认知障碍问题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接受和关注。

许多认知功能领域的表现下降都被证明与DM 有关。

慢性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是引发和发展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主要触发因素。

此外,神经递质异常,血脑屏障损伤和炎症反应也有助于糖尿病引起神经元损害和认知功能障碍。

黄连治疗糖尿病甚为经典,通过糖代谢调节、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脑内 A|3沉积和减轻炎症反应来限制神经变性和认知功能障碍,以减轻或减缓与糖尿病有关的并发症。

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障碍;机制;黄连doi 15.3969/j.issn 4 004-0777.4021.47.043学科分类代码322.47 中图分类号R964 文献标识码BResearch Progress of Coptis Chinensis on Anti-diabetic Cognitive Impairment/ZHENG Yu-jia , ZHANG Xiu// School of Pharmacy , HarCiu University of Commerce , HarCiu , Heilongjiang , 150076 , ChinaAbstrcct The proOlem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caused by diabetes (DM) is gaining more and more acceptance and attention.The declics in performance in many areas of cognitive function has been shown te bn related te DM. Chromo hyperglycemia and in-snlin resistance are the main trigger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of dianetie coonitive impairment.In anditiom abyormni neurotransmitters, blooo-bram barries damaae and inUammatorp reactioos also ceptriaute te yepropai damaae and coonitive dys-fuyctiop ceusen bp dianetes.Huanylian is vee classic in the treatment of dianetes. L reaulates glucose metanolism, irnproves insn- lin resistance, reduces A0 depositioo in the brain , any reduces the inUammatory respoose te limit yeproPeaeneratiop and covyi-tive dysfuyctiop, se as i reduce vs slow U ows dianetes-relaten cempUcotiops.Key words Dianetes; Coonitive Impairment ; Mechanism; Coptis认知障碍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中 枢神经系统的变性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1\ DM 的发生率和相关的认知障碍随着生活方式和人口老龄化的变化而稳 定增加。

2型糖尿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2型糖尿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

2型糖尿病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安 金 任艳艳 李小旋 吕佩源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1X(2018)09-0583-04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综合征,常累及全身多系统,重症者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认知障碍,目前已成为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

认知功能障碍主要指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诱发的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理解、执行等能力下降,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严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根据损害程度不同,可从轻度认知障碍发展到痴呆。

糖尿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疾病,早防早治才是预防和延缓认知障碍的关键。

本文将对糖尿病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综述。

一、2型糖尿病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血糖代谢紊乱是糖尿病对机体产生损害的前提和基础,葡萄糖是大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正常情况下,线粒体利用葡萄糖为大脑提供能量支持,但在高浓度血糖状态下,线粒体利用葡萄糖产生大量的活性氧自由基,使机体发生氧化应激,脑功能受损,影响认知功能[2]。

而低血糖可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造成神经元不可逆性损伤,进而出现认知障碍[3]。

因此,血糖水平过高或过低均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另一基本特征[4],由于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信号通路发生改变,出现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特征性的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沉积和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的病理改变。

2型糖尿病由于糖利用障碍,常合并血脂代谢紊乱,引起体内大量自由基的积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明显,引起微血管病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使血管中的玻璃样物质代替中层平滑肌,管壁增厚,甚至闭塞,最终引起缺血、低氧及神经损害,导致认知障碍形成[5-6]。

微生物肠-脑轴学说[7]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会诱导慢性炎症反应,进而糖尿病的患病率大大增加。

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

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冯 译1,李 玲2,秦书亚1,马小英1,崔园锋1,呼兴华2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㊂方法:选取2020年6月 2021年10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112例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量表评定睡眠质量,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评定认知障碍程度㊂结果:112例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中,共病睡眠障碍87例(77.68%),非共病睡眠障碍25例(22.32%),睡眠障碍和非共病睡眠障碍病人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MoCA 评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根据MoCA 评分将112例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分为轻度组㊁中度组㊁重度组,3组PSQI 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MoCA 与睡眠质量㊁入睡时间㊁睡眠时间㊁睡眠效率㊁睡眠障碍㊁催眠药物㊁日间功能障碍㊁PSQI 总分均呈正相关(P <0.05)㊂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MoCA 评分为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 <0.05)㊂结论: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而且与认知障碍程度呈正相关,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MoCA 评分是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㊂关键词 糖尿病;认知障碍;睡眠障碍;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临床特点;影响因素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3.05.035 随着我国糖尿病发病率的逐渐升高,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糖尿病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功能缺陷和(或)分泌不足引起,进而引起血糖代谢紊乱引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大血管病变㊁糖尿病肾病㊁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㊁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病情严重可引发急性并发症,如严重代谢紊乱㊁酮症酸中毒等㊂认知障碍是糖尿病病人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1]㊂可能的机制主要有氧化应激㊁β-淀粉样蛋白的积累和Tau 蛋白的过度磷酸化㊁大脑微环境㊁中枢神经系统类淋巴系统功能障碍等,目前机制尚未完全阐明[2]㊂而病人承受糖尿病及认知障碍的双重打击,往往会导致失眠㊂因此,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 ,SD )的现象非常普遍,研究显示,在糖尿病认知障碍人群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3]㊂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对照顾者及看护者带来极大的困难,而且研究表明不良生活方式包括睡眠不足是影响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加重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及病程,且糖尿病认知障碍的各种生理障碍也会影响睡眠[4]㊂因此,临床医师早期发现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的睡眠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2002500)作者单位 1.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12000);2.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0)通讯作者 李玲,E -mail :****************引用信息 冯译,李玲,秦书亚,等.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病人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5):931-934.障碍,并且对睡眠障碍及时干预,可以延缓糖尿病认知障碍进展速度,改善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的精神行为症状,减轻照顾者的负担,提高病人及其生活照顾者的质量㊂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的睡眠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的发生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提供临床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 2021年10月在陕西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㊂入选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5];②排除脑部其他疾病;③无药物滥用病史;④病人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共入选病人112例,其中男72例,女40例;平均年龄75.17岁;平均病程7.91年㊂1.2 方法1.2.1 一般资料收集 收集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的一般信息,包括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㊁体质指数㊁经济状况㊁婚姻状况㊁居住情况(是否和子女居住)㊁家族史㊁吸烟史㊁饮酒史㊁糖尿病病程㊁认知障碍病程㊁合并其他疾病㊁服药经历等㊂1.2.2 睡眠质量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6]评估病人的睡眠情况㊂量表包括18个自评条目㊁7个维度,分别为睡眠质量㊁入睡时间㊁睡眠时间㊁睡眠效率㊁睡眠障碍㊁催眠药和日间功能㊂每个维度按0~3等级计分,累计各因素得分为PSQI 总分,总分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7]㊂1.2.3 认知障碍评定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定㊂MoCA量表是一个对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快速筛查的评定工具[8],包括视空间㊁命名㊁记忆㊁注意㊁语言㊁抽象思维㊁延迟记忆㊁定向,满分为30分㊂如果受教育年限ɤ12年则加1分,最高分为30分㊂ȡ26分为正常;18~ 25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0~17分为中度认知障碍;小于10分为重度认知障碍㊂在进行数据收集前,对研究人员进行PSQI㊁MoCA量表使用前培训,由专人负责收集㊂信息采集完成后,由专人进行调查资料的计算机输入和核对㊂对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进行一般资料收集㊁PSQI和MoCA量表评估,收集信息后逐一进行统计分析㊂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和非共病睡眠障碍病人一般资料比较112例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中,共病睡眠障碍87例(77.68%),非共病睡眠障碍25例(22.32%),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和非共病睡眠障碍的病人在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㊁体质指数㊁参保情况㊁婚姻状况㊁家族史㊁吸烟史㊁饮酒史㊁合并其他疾病㊁服药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在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认知障碍病程㊁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1㊂表1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和非共病睡眠障碍病人一般资料比较项目共病睡眠障碍(n=87)非共病睡眠障碍(n=25)统计值P 年龄(岁)74.97ʃ5.4775.88ʃ5.91t=-0.7140.477性别(例)男5715χ2=0.2570.613女3010受教育年限(年)7.55ʃ1.507.80ʃ1.50t=-0.7260.469体质指数(kg/m2)25.39ʃ1.0825.40ʃ1.11t=-0.0370.970参保情况(例)医保8021χ2=1.3870.239非医保74婚姻状况(例)已婚4614χ2=0.0760.782丧偶4111居住情况(例)独居565χ2=15.414<0.001非独居3120家族史(例)有31χ2=0.0170.896无8424吸烟史(例)有4919χ2=3.1530.076无386饮酒史(例)有5119χ2=2.5030.114无366糖尿病病程(年)8.22ʃ2.19 6.84ʃ3.06t=2.5380.013认知障碍病程(年)7.42ʃ1.98 5.36ʃ2.67t=4.223<0.001合并其他疾病(例)7820χ2=1.6550.198服药(例)有8223χ2=0.1680.682无52MoCA评分(分)18.04ʃ1.2723.00ʃ1.11t=-17.571<0.0012.2不同程度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PSQI评分比较根据MoCA量表评估结果将112例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分为轻度组(70例)㊁中度组(38例)㊁重度组(4例),3组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2㊂表2不同程度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PSQI评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总分轻度组700.50ʃ0.040.51ʃ0.050.47ʃ0.050.41ʃ0.140.47ʃ0.050.16ʃ0.060.26ʃ0.03 2.83ʃ0.22中度组380.90ʃ0.060.92ʃ0.080.95ʃ0.100.89ʃ0.060.96ʃ0.130.73ʃ0.110.89ʃ0.06 6.27ʃ0.34重度组4 1.33ʃ0.05 1.61ʃ0.06 1.56ʃ0.06 1.19ʃ0.06 1.86ʃ0.05 1.24ʃ0.03 1.20ʃ0.0210.02ʃ0.12 F值974.597804.791715.925227.355745.503829.417273.000296.400 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2.3糖尿病认知障碍与PSQI的相关性分析对MoCA评分与PSQI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MoCA评分与睡眠质量(r=0.894, P<0.05)㊁入睡时间(r=0.852,P<0.05)㊁睡眠时间(r=0.874,P<0.05)㊁睡眠效率(r=0.822,P<0.05)㊁睡眠障碍(r=0.846,P<0.05)㊁催眠药物(r=0.887, P<0.05)㊁日间功能障碍(r=0.903,P<0.05)㊁PSQI 总分(r=0.902,P<0.05)均呈正相关㊂2.4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共病睡眠障碍为因变量,以一般资料中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㊁体质指数㊁参保情况㊁婚姻状况㊁居住情况㊁家族史㊁吸烟史㊁饮酒史㊁糖尿病病程㊁认知障碍病程㊁合并其他疾病㊁服药情况及MoCA评分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MoCA评分结果为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㊂详见表3㊂表3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项目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χ2值P OR值95%CI居住情况 4.319 1.09915.432<0.00175.093[8.707,647.739]糖尿病病程-0.4730.218 4.7300.0300.623[0.407,0.954]认知障碍病程-0.0430.2370.0330.8550.958[0.601,1.525] MoCA评分0.7310.20013.352<0.001 2.077[1.403,3.074]3讨论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通过老年小鼠睡眠剥夺诱发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提示睡眠剥夺可能通过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引起认知障碍[9]㊂同时,睡眠剥夺可能通过差异表达基因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触发组织炎症,进而影响认知功能㊂睡眠剥夺可能通过CD44及其下游效应分子NANOG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进而对认知功能产生调控效应㊂在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众多精神行为症状中,睡眠障碍被认为是与糖尿病认知障碍发生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行为症状之一㊂睡眠障碍是2型糖尿病病人的常见症状,患病率为42.0%~76.8%[10-11]㊂由于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和共病,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12]㊂睡眠障碍与血糖控制受损有关[13],但睡眠障碍与自我护理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研究证实,早期关于睡眠障碍和自我护理的横断面研究结果尚未得出结论㊂Chasens等[14]研究认为,自我报告的睡眠障碍与控制问题㊁态度和自我护理坚持性有关㊂相比之下, Nefs等[11]在一项横断面研究中发现,自我报告的睡眠障碍与自我护理之间没有显著关系㊂以往的研究可能局限于横断面的睡眠测量和相关因素分析㊂研究表明,在成人2型糖尿病病人中,主观认知下降(SCD)与心理㊁睡眠和糖尿病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因认知症状百分位数而异[15]㊂成年2型糖尿病病人需要定期筛查SCD㊂如果病人在临床就诊时抱怨认知症状,应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评估不同的潜在因素㊂因此,睡眠持续减少会增加病人罹患糖尿病认知障碍的风险㊂睡眠障碍和糖尿病认知障碍二者之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相互作用㊂研究显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OSA)病人海马神经元凋亡和自噬缺陷调节的关键因素[16]㊂靶向HMGB1/ Toll受体4(TLR4)信号转导作为一种新的途径可能延迟或阻止2型糖尿病合并OSA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和自噬减少,并改善认知障碍㊂另外,糖尿病认知障碍的Aβ蛋白和Tau蛋白的沉积会引起病人出现睡眠周期紊乱[17]㊂糖尿病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之间相互影响,高度共病㊂本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中,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77.67%,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高于以往的研究结果,这可能和样本的选择有关,本研究所有样本来源于老年病科,经MoCA量表评估后,所有入组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MoCA量表评分以轻度㊁中度为主,轻度占绝大多数㊂研究也发现,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MoCA评分是否合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因此,可以认为,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能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群体特异性有关,比如独居㊁糖尿病病程长等㊂本研究发现,在MoCA评分严重程度不同的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中,睡眠症状在PSQI的7个项目均有差异㊂两者相关性分析显示MoCA评分与PSQI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的睡眠障碍症状表现与糖尿病认知障碍的认知严重程度有关,糖尿病认知障碍病情越重者,睡眠障碍症状越严重㊂但本研究病例均来自老年病科,年龄偏大,且缺乏健康对照,难以排除年龄因素对PSQI得分的影响,因为正常老化也会出现各种睡眠障碍㊂广州社区通过对健康老年人调查发现,老年人容易出现睡眠障碍,比如夜间睡眠质量不佳㊁多梦㊁易醒㊁再次入睡困难㊁睡眠维持困难㊁难以保持深度睡眠等[18]㊂整群抽样研究显示,健康老人出现的睡眠障碍也会受损[19]㊂后续研究中,可以通过设计健康对照进行进一步探讨㊂认知能力正常老年人群的睡眠障碍主要与性别㊁年龄㊁有无配偶等因素有关㊂本研究中,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和非共病睡眠障碍病人在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㊁体质指数㊁参保情况㊁婚姻状况㊁家族史㊁吸烟史㊁饮酒史㊁合并其他疾病㊁服药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认知障碍病程㊁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情况㊁糖尿病病程㊁MoCA评分为糖尿病认知障碍共病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㊂本研究结果同以往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仍然考虑和所选取样本的群体及个体特征不同有关,在门诊就诊的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其来源比较单一所致㊂但这一结果提示目前社会需要更多地关注老年人,子女应该更多地陪伴老人,而糖尿病病程及认知障碍程度是糖尿病认知障碍合并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因此,平时需要调控血糖,关注糖尿病并发症,及早干预㊂本研究以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共病睡眠障碍的现状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糖尿病认知障碍的临床管理提供临床依据㊂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导致睡眠障碍的因素很多,很多躯体疾病会导致睡眠障碍,但在本研究中,未对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的躯体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不能排除潜在躯体疾病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其次,本研究所采用PSQI评分仅能从主观上反映睡眠情况,可能和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实际的睡眠情况有差异,如果借助更客观的睡眠呼吸监测仪器等对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睡眠情况进行评估,将会使结果更具说服力㊂睡眠障碍是糖尿病认知障碍常见临床表现之一,且二者相互影响㊂共病睡眠障碍会加重糖尿病认知障碍症状,使得病人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加重照顾者负担㊂糖尿病病程长㊁认知障碍症状重者睡眠障碍的发病风险高,在临床管理糖尿病认知障碍病人时,需要重视对共病睡眠障碍的有效干预㊂参考文献:[1]付永奇,刘晴晴,张艳,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4):2946-2949. [2]刘涵,侯新国,陈丽.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737-739.[3]胡丹,汤银燕,张晓浩,盛蕾.伴轻度认知障碍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特点分析[C].南京:第十二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汇编,2016:3.[4]张丽娣,吴林秀.2型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19,41(20):2631-2634.[5]袁莉莉,符婷,高莹. 知信行 模式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及疲乏程度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5):823-824. [6]赵彩霞,陈建玲,张小霞.伴失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障碍特征及其与血清25(OH)D3水平的关系[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5):812-814;818.[7]琚明亮,龙彬,丁宇杰.阿尔茨海默病共病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19,32(6):420-423.[8]吕艳,张增强,王海,等.海南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界值划分的初步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22(4):352-355.[9]孙静.睡眠剥夺通过CD44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引起认知障碍[D].南昌:南昌大学,2020.[10]GUPTA S,WANG Z.Predictors of sleep disorders among patients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Metabolic Syndrome:Clinical Research&Reviews,2016,10(4):213-220. [11]NEFS G,DONGA E,VAN SOMEREN E,et al.Subjective sleepimpairment in adults with type1ortype2diabetes:results fromDiabetes MILES--the Netherlands[J].Diabetes Research andClinical Practice,2015,109(3):466-475.[12]ANCOLI-ISRAEL S.Sleep and its disorders in aging populations[J].Sleep Medicine,2009,10:S7-S11.[13]LEE S W H,NG K Y,CHIN W K,et al.The impact of sleep amountand sleep quality on glycemic control in type2diabetes:a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Sleep MedicineReviews,2017,31:91-101.[14]CHASENS E R,KORYTKOWSKI M,SEREIKA S M,et al.Effect ofpoorsleep quality and 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on factorsassociated with diabetes self-management[J].The DiabetesEducator,2013,39(1):74-82.[15]KIM M J,PARK C,ZHU B,et al.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indiabetes:associations with psychological,sleep,and diabetes-related factor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21,77(2):693-702.[16]GUO X Y,SHI Y,DU P,et al.HMGB1/TLR4promotes apoptosisand reduces autophagy of hippocampal neurons in diabetescombined with OSA[J].Life Sciences,2019,239:117020. [17]TSAPANOU A,GU Y,O'SHEA D M,et al.Sleep quality andduration in relation to memory in the elderly:initial results fromthe Hellenic Longitudinal Investigation of Aging and Diet[J].Neurobiol Learn Mem,2017,141:217-225.[18]姜敏敏,谭磊,房亚明,等.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睡眠质量㊁自我觉知健康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8):4095-4098.[19]吴晓军,陈新云,蒋小晶,等.成都市老年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189-191.(收稿日期:2022-02-22)(本文编辑郭怀印)。

HPA轴功能紊乱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HPA轴功能紊乱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医 学 研 究 杂 志 2 0 1 3 年1 月 第4 2 卷 第1 期
・ 综述与进展 ・
HP A轴功能紊乱 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
古 文 娟 张 孟 仁
2型糖 尿 病 已成为 一种 常见 病 , 其 患 病率 的增 长
速度 惊人 。2 0 1 0年 国 内的 流行 病 学 调 查表 明年 龄 标 准 化 的糖尿 病 患病率 为 9 . 7 % 。随着 研 究 的深 入 ,
组为 2 2 . 7 7±2 4 . 8 0  ̄ g / d l , P =0 . 0 0 2 ; 口服 1 . 5 m g地
塞 米松 后试 验 组 皮 质 醇 水 平 为 1 1 . 9 1±1 3 . 7 7 u g / d l , 对 照组 为 3 . 1 9±3 . 6 7 I , z g / d l , P: 0 . O 0 1 ; 注射 C R H后
鼠水迷 宫潜伏 时 间 、 到达平 台 的路线及 对新事 物 的再 认 无差 别 , 假 手术 组 动 物 的水 迷 宫 潜 伏 时 间延 长 , 到

HP A 轴 与糖 尿病认 知 功能 损 害
糖 皮 质 激 素通 过 两 种 已知 的细 胞 内皮质 醇 受 体 作 用 于大脑 从 而对认 知 功能产 生 影 响 : 高 亲和力 的盐 皮 质激 素受 体 ( m i n e r a l o c o r t i c o i d r e c e p t o r , MR ) 和 低 亲 和 力 的糖皮 质激 素受 体 ( g l u c o c o r t i c o i d r e c e p t o r , G R) , 前 者在 生理 水平 的皮 质脂 酮 即可 饱和 , 而后 者则 需 要 高 水平 的皮 质 脂 酮 才 能 激 活 。正 是 MR 和 G R不 同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防治的中国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关注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的重要性
患者教育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对2型糖尿 病和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 力。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干预 和支持,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焦虑 、抑郁等负面情绪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06
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1 2 3
血糖控制
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正常 范围内,减少高血糖对认知功能的损害。
血脂调节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提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减少血管 病变风险。
血压管理
严格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改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健康饮食
推荐地中海饮食或 DASH饮食,多摄入蔬 菜、水果、全谷类、优 质蛋白质和健康脂肪。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变,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影响大脑功能。此外,糖尿病肾病 等并发症也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自我管理能力下降
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自我管理 能力下降,如无法合理安排饮食、运 动及药物治疗等,从而影响糖尿病的 控制。
并发症风险增加
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增加患者发生糖尿 病并发症的风险,如低血糖、酮症酸 中毒等急性并发症,以及心脑血管病 变、视网膜病变等慢性并发症。
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共同病理基础
2型糖尿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如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等,这些因素可能同时影 响糖尿病和认知功能的发病和发展。
相互影响
提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

糖尿病认知障碍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障碍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2019.09科学技术创新-51-糖尿病认知障碍代谢组学研究进展毕玉莹高伟莹王婕毕田田王明(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76)摘要:糖尿病认知障碍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认知、记忆等大脑功能方面的障碍,由于发病隐迹,缺乏有效、敏感的早期诊断指标,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

代谢组学能定性定量地研究生物体的代谢终端产物,有望成为探索疾病发病机制、量化评估的重要方法。

本文就代谢组学在糖尿病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糖尿病所致认知障碍前期的诊断及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关键词:糖尿病;认知障碍;代谢组学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以持续的高血糖为主要特征而导致认知功能损害,糖尿病引发的认知功能损害由于其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常被忽视,目前尚无诊断标准。

近年来代谢组学发展迅速,其关注的是生物体系受环境刺激等所产生的相关代谢产物的变化,它可以高通量的对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全成分分析,对于筛选疾病的标志性代谢物有相当的优势叫它将非常有助于代谢性疾病的研究。

1代谢组学概述代谢组学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和转录组学之后,又一门新兴的“组学”,主要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后其代谢产物随时间的变化,它可以高通量的对所有小分子代谢物进行全成分分析,运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得到生物体内所有内源性代谢物质,并描述其代谢物质变化的规律,从而揭示生物体在疾病时的整体状态。

文章编号:2096-4390(2019)09-0051-021.2主要研究方法核磁共振和质谱是代谢组学研究依赖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2.1NMR法:一种同时具有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多参数、动态分析技术,检测时间一般较短(5-10min),对于检测的效率以及确保物质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检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叫其次,NMR对样本无破坏性、样品制备简单、对所有化合物的灵敏度一致,但也正因此使得分辨率、灵敏度相对较低。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

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2024(全文)摘要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是在糖尿病病程中发生的认知功能减退,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线粒体功能障碍是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成分,起到清除细胞内受损线粒体、维持线粒体质量、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对维持线粒体的健康形态与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该文就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起到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认知障碍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

糖尿病显著增加了认知障碍相关疾病的风险[1 ]。

据报道,糖尿病使全因痴呆的风险增加1.25倍,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风险增加1.43倍,血管性痴呆风险增加1.91倍[2 ]。

认知障碍导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增加,特别是在年幼患者和年老患者中,影响前者的神经功能发育、加剧后者的失能,增加家庭照护的负担[3 ]。

因此,探究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机制有助于为防治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线粒体功能障碍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日益凸显[4 , 5 ]。

认知功能的基础是高度依赖能量的神经元的生存与活动。

同时,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代谢合作,如神经递质再摄取、氧化应激防御和能量底物传递也依赖于能量可用性。

线粒体不仅负责能量生成,同时也产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调控细胞内Ca 2+稳态、免疫反应和细胞凋亡等,对维持细胞生存至关重要。

线粒体自噬是细胞中一种选择性自噬的过程,是线粒体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通过选择性清除受损线粒体,起到维持正常线粒体的数量与质量、保护线粒体功能的作用[6 ]。

线粒体自噬的异常是造成线粒体功能异常的机制之一。

因此,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中起到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防治提供新的方向与理论依据。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关系综述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关系综述

综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组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有关的以高血糖为特征代谢疾病群,同时存在脂肪、蛋白代谢紊乱。

病因未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均可能参与其发病,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在此就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 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etic neuropathy,DNP)等微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gm以下的毛细血管网。

微血管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2型糖尿病病人DMAP的典型改变,常伴有微循环异常,病变分布非常广泛,以眼底、肾小球、神经等为主,此外还包括皮肤等,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

2型糖尿病病人DMAP起病隐匿,尤其是DR,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

在DMAP患者中DR约34.3%,DN约33.6%,DNP 约60.3%[2],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其DMAP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其病程越长,DMAP的发生率越高[3,4]。

各种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2.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很重的负担。

临床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5],与脑老化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均有密切联系[6]。

目前,关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引发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核心为脑神经元受损、缺失和功能下调。

NMDA受体及其亚基NR2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NMDA受体及其亚基NR2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h a s n o t y e t b e e n f u l l y c l a i r i f e d .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 mo r e a n d mo r e s t u d i e s o f C I D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NMDA r e c e p t o r a n d s u b u n i t s NR2 A a n d NR 2 B mi g h t b e i mp o r t a n t d u in r g t h e p e i r o d o f t h e d i a b e t e s ,a n d t h e y a y e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t h e me c h a n i s m o f c o ni g t i v e i mpa i r me n t .Th i s a r t i c l e ma k e s a s u mma r y o n t he s e r e s e a r c he s S O a s t o l a y t h e f o u n da t i o nf o r af u th r e r s t u d y .
( N — m e t h y l — D — a s p a r t a m e r e c e p t o r ,N MD A R )及其 亚基 N R 2 A与 N R 2 B的变化 与 C I D 的发病 机制有着 密切的联 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现就此作一综述 ,为 以后进一步研究 C I D打下基础 . [ 关键词]糖 尿病 ;认 知功能障碍 ;N MD A;N R 2 A;N R 2 B

NLRP3_炎症小体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应治疗研究进展

NLRP3_炎症小体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应治疗研究进展

NLRP3炎症小体在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应治疗研究进展蔡晶1,乔蕾颖2,胡琳3,傅松波4,乔成栋51 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兰州730000;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4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5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科摘要: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DACI)是指糖尿病患者伴有认知功能损害,该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不足、血糖控制水平欠佳,预后不良。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作为炎症反应和先天免疫系统的核心,其激活后通过抑制自噬、诱导神经炎症和细胞焦亡、破坏血脑屏障、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等多种途径参与DACI的发生和发展。

基础研究发现,降糖药物、中药和靶向药物等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可有效干预DACI。

但由于缺乏临床试验,针对NLRP3炎症小体的治疗尚未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NLRP3炎症小体;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糖尿病并发症;炎症反应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20.022中图分类号:R587.1;R3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20-0087-04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DACI)是糖尿病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及认知相关能力损害[1]。

炎症小体是一种在调节先天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多蛋白复合物。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主要由细胞凋亡相关的斑点样蛋白(ASC)、效应蛋白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前体和传感器NLRP3受体构成[2]。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NLRP3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和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后诱导核因子κB(NF-κB)信号激活NLRP3;随后NLRP3与衔接分子ASC结合并招募Caspase-1组装成炎症小体,促进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18的成熟、释放,激活炎症反应;同时裂解成孔蛋白消化道皮肤素D,在细胞膜形成细胞毒性孔,导致细胞焦亡(见OSID 码图1)。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关系综述

糖尿病与认知障碍关系综述

综述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组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有关的以高血糖为特征代谢疾病群,同时存在脂肪、蛋白代谢紊乱。

病因未明,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均可能参与其发病,累及全身各个系统。

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更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

在此就糖尿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改变、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iabeticneuropathy,DNP)等微血管病变共同的病理基础,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

微血管是指微小动脉和微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100gm以下的毛细血管网。

微血管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是2型糖尿病病人DMAP的典型改变,常伴有微循环异常,病变分布非常广泛,以眼底、肾小球、神经等为主,此外还包括皮肤等,最终导致多脏器损害。

2型糖尿病病人DMAP起病隐匿,尤其是DR,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

在DMAP患者中DR约34.3%,DN约33.6%,DNP约60.3%[2],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程与其DMAP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关系,其病程越长,DMAP的发生率越高[3,4]。

各种微血管并发症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

2.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机制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都造成很重的负担。

临床主要表现为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5],与脑老化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均有密切联系[6]。

目前,关于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十分有限。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引发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的核心为脑神经元受损、缺失和功能下调。

而影响糖尿病脑神经元功能的可能机制有脑血管因素、代谢失调、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细胞存活传导信息通路的障碍、神经细胞凋亡等。

维格列汀对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维格列汀对糖尿病认知障碍患者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0年11月 第17卷 第21期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认知障碍的一个众所周知的危险因素,它会导致空间记忆和学习障碍。

而一些抗糖尿病药物对认知障碍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二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 DPP-4)抑制剂(如维格列汀)便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1 维格列汀神经保护作用的相关动物试验1.1 维格列汀单药治疗的相关动物试验T2DM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一个危险因素[1-4],且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发病机制层次上的关联性[5]。

Ma等[6]的研究以AD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维格列汀对神经元的潜在保护作用。

研究发现,维格列汀治疗可改善AD大鼠模型的海马记忆障碍,减少神经元凋亡。

维格列汀治疗后,海马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 2, Bcl-2)表达增加,海马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和AD相关蛋白表达降低。

此外,AD大鼠模型引起的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 Protein Kinase B, p-Akt)、p-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p-GSK 3β)、突触后密度95(Post-synaptic Density 95)和突触素表达的下降被有效逆转。

这些结果表明,维格列汀通过减少τ磷酸化,增加海马突触可塑性相关蛋白的表达,对认知功能缺陷有保护作用。

而Akt/GSK 3β信号通路的靶向性可能是AD 发病的关键机制之一。

Kosaraju等[7]采用脑内注射STZ的方式制作AD大鼠模型,3个月后,口服维格列汀(2.5、5、10 mg/kg)30 d。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了维格列汀对记忆保留的剂量依赖性和时程效应。

治疗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观察维格列汀对海马和皮质GLP-1水平、淀粉样β(Aβ)负荷、τ磷酸化和炎症标志物的影响。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像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像学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2 胰岛素不足 部 分 T D 患者存在胰岛素分泌不足 ,而胰 岛素 - 2M 长时间严重不足可造成神经元退行性变 。原 因在 于 : ①胰岛素主要 影响脑 内葡萄糖代谢 , 从而影 响能量合成 ; 胰 岛素 对脑 内神经元 ②
增加 ; 高血糖通过影响凋亡调节基因表达使额 叶皮层 和海 马细胞凋 亡增加而影响大 鼠的认知功能。 另外 , 糖尿病时海马神经递 质及神经调质也有异 常变化 。 张栋珉 等【 日 研究发现 ,T S Z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出现明显会 随海马胆碱 乙酰 转移酶( H T) C A 表达水平的降低而发生 明显的改变。张晓明等 研究 发现 ,糖尿病时大 鼠比正 常大 鼠比较 ,海马齿状 回生长抑素( M S ) O mR A 阳性神经元细胞 的数量 、 N 光密度和平均 细胞 面积有讨。
参考文献:
[ 彭伟霞, 华, 1 】 俞茂 黄延焱 , 老年 2型糖尿病与胼胝体萎缩的 M I 等. R 定量研究 f] 复旦 学报( j. 医学版)2 0 , 6 7 3 , 0 53 ) 3 . 2{ : [ 赵晋华 , 2 ] 赵佩琴 , 赵燕 , 2 等. 型糖尿病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与认知 功能障碍 的关 系[ ] J. 中华核医学杂志 ,0 1 (1 4 — 1 20 ,2) 9 5 . : 【 张海燕 , 3 ] 赵英 , 丁里 , 磁共振波谱技术对老年 2型糖尿病 患者认 知功能 等. 障碍的诊断价值 『1 昆明医学院学报, 0 0 ( ) 19 J. 2 1 ,1 : 0 . O
4 i ,Z a gR .Ci clc a c r t so cr r l d p r s n ad Q Y h n L l i h r t i i f ee a bo e ai n na a esc b l o f o

二甲双胍影响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二甲双胍影响T2DM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于通等二甲双胍影响TDM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第7期•233•.综述.二甲双胍影响T9DM患者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于通3,谢斯怡5夏文芳2王小川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系,湖北武汉739230;2第一临床学院;3第二临床学院;9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9神经系统重大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关键词〕二甲双胍;认知功能;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中图分类号〕R5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25-9222(2221)26033305;doi:12.3969/j.issn.1005-9202.2021.06.058认知功能障碍指由于大脑结构或功能异常所导致的语言、学习、记忆等能力的下降,包括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到发展为痴呆的全过程。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痴呆性疾病〔3。

其他的痴呆类型还包括帕金森病(PD)a血管性痴呆等。

AD的发生和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等代谢性紊乱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脑部的表现〔。

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均证实,T2DM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T2DM可使患者并发AD的风险增加56%⑶,在T9DM模型大鼠脑内也发现了典型的AD病理改变⑷。

我国成年人TO DM患病率已高达16.9%,并在持续增加〔〕。

T9DM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损伤已成为研究热点,T9DM的治疗方法和策略是否会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影响,也受到重视。

二甲双胍目前已被推荐为所有无禁忌证T9DM 患者的基础用药〔〕,其被吸收入血后分布于全身,可迅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在多数脑区均有较高浓度的聚集〔〕。

但二甲双胍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作用,其在治疗-DM过程中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近年来已有一些临床和基础研究报道,但结果不尽相同。

本文对二甲双胍在临床研究中的影响及其在机制研究的结果进行梳理,以充分理解二甲双胍与认知功能之间的联系。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73I);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CFB423-;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261816487791-通信作者:王小川(19774,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神经病理生理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