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合集下载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陶渊明在当时只以隐士著称,他的文学创作没有得到高度的评价,这是因为他平淡自然的风格与当时崇尚的华丽文风不合。

萧统是第一位发现陶渊明文学价值的人,既推崇其人格也推崇其文学。

到了宋朝,特别是经过苏轼、朱熹的弘扬,以及汤汉对其作品的诠释,陶渊明才真正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地位一直保持到今天,并获得了世界的声誉。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

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

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

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由于陶渊明的吟咏,酒和菊已成为他的象征。

古代文人爱酒的不少,但能识酒中之深味的,从饮酒中体悟人生真谛的,陶渊明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人之一,酒和陶渊明的生活及其文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阮籍饮酒有以醉逃祸和借酒浇愁的意味,陶渊明则是追求酒所助成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陶渊明写菊其实并不多,一共六处,但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太著名了,菊便成了他的化身,成了中国文学里象征着高情远致的意象。

在酒和菊之外,象征陶渊明的还有孤云: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暖暖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咏贫士》其一)陶渊明生前是孤独的,他的诗歌是一个孤独者的自白。

他生命的光辉在他死后才逐渐放射出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梦李白》其二),杜甫的这两句诗用在陶渊明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

千古文人陶渊明:兼论陶渊明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千古文人陶渊明:兼论陶渊明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千古文人陶渊明:兼论陶渊明的当代价值与意义郭世轩【摘要】The famous poet Tao Yuan-ming is an eternal literati of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In his own unique and creative writing he has written a glorious chapter in life, sparkling in the history sky, given rash and confusing people with aesthetic revelation and life inspiration, in the today’s postmodern context. In terms of as poets, literaties, celebrities and ordinary people, who are worthy of it. Our predecessors have highly agreed with and praised it, today we should also actively inherit and explore him, take this spiritual heritage full of positive energy to move on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文人。

他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与创作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给今天后现代语境下浮躁与困惑的人们以审美启示和人生启迪。

在作为诗人、文人、名人和常人等方面,他皆有可圈可点之处。

前人对他高度认同与称赞,今人还应该积极继承与发掘,带着这笔充满正能量的精神遗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然前行。

陶渊明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作文

陶渊明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作文

陶渊明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意义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陶渊明是一位活在东晋时期的诗人,他的精神对我们当代中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哦!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超级快,每天都要上学、做作业,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有时候,我都觉得快要累垮了!可是想想陶渊明的生活,他过着多么简单自在的日子啊。

陶渊明最出名的就是"归园田居"了。

他早年间做过官,但觉得做官太麻烦,就选择辞官回家乡,自己种田、饲养家禽、暮年垂钓。

他写过一首诗说"终朝放浪无拘束,昼夜欢娱自在身"。

听起来多自在啊!我们现在每天都被各种作业和活动约束着,哪有陶渊明那么自由自在?不过,我们也不能完全像陶渊明那样过日子。

他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生活很简陋。

我们要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才能有出息,过上优渥的生活。

可是,我们也应该像陶渊明一样,保持一颗淡泊宁静的心。

有时候,我们太过于追求分数和名次,忘记了学习的初衷。

我们应该像陶渊明一样,怀揣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心,用质朴的生活态度对待知识。

陶渊明写诗赞美白云、溪水、田园,我们也可以用诗歌的方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除了学习态度,陶渊明"养拙归真"的生活智慧,也值得我们借鉴。

现在的社会物质生活越来越好,我们什么都可以拥有。

可是陶渊明教导我们要知足常乐,过着简朴的生活。

我们应该懂得节俭,不追求奢华,反而多关注内心的富足。

最后,陶渊明的处世哲学——"无为而无不为"对我们也有很大启发。

它告诉我们不要操劳过度,要善于止步。

我们现在学习生活的压力那么大,很容易焦虑、郁闷。

学会陶渊明的"无为"智慧,知道vida 或许是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

总之,尽管隔着一千多年的时间,陶渊明的精神依然熠熠生辉,为我们这些求学的中学生带来许多启迪。

让我们在追求理想的同时,也学会陶渊明那种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生活智慧吧。

篇2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你们知道陶渊明是谁吗?他是我国古代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文学家和思想家,生活在东晋时期。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5篇)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5篇)

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5篇)第一篇:汉语言文学论文《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浅析陶渊明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摘要:陶渊明“任情适意”及“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以一种不忮不求,听任自然的态度,投身于宇宙万物迂流变化,决不刻意追求什么,也不躲避什么,而是坦然受之。

陶渊明以这种人生态度找到了他人生的归依,而这种人生态度在现今社会是否适用呢?我们不能亦步亦趋地模仿陶渊明,而是要在现今社会环境的大背景下实现对超我境界的一种突破,以便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陶渊明;人生态度;任情适意;自然天放现代人生活紧张、忙碌,为了家庭和事业心力交瘁。

竞争的压力,身心疲惫。

生活的单调,情感的孤独,单拈出哪一条不足以使人异化?于是,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文明的同时,渴望回到富于悠闲、富于悠然诗意的往古,对陶渊明古典田园式的诗酒人生心摹手追。

可是,时光不能倒转,回归田园也不值得提倡。

对于现代人而言,最大的问题,不是亦步亦趋地模仿陶渊明,而是要辨证地看待其任情适意和自然天放的人生态度。

下面就从陶渊明人生态度的表现及其人生态度的内涵探析两方面对其人生态度的现代意义进行辨析。

一、陶渊明人生态度的表现--田园生活任自然陶渊明生在中国历史上充满了战乱、黑暗、灾荒的时代。

当时的东晋不但北方完全沦陷在异族手里,南方也有许多战乱。

开始的苏峻叛乱,后来有桓玄叛乱,再后来又有刘裕的叛乱,此外还有浙江海边的孙恩起义等等。

陶渊明不仅亲身经历了这些叛乱,而且他眼见那些人可以不择手段地用极残忍的手段杀死了许多人。

东晋的两个皇帝都是被毒害死的。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位篡位的人,一是桓玄,一个是刘裕,陶渊明都曾在他们手下工作过。

可见他生活在一个十分复杂的政治环境之中。

陶渊明在柴桑的农村里度过少年时代。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饮酒》其十六)便是那时生活的写照。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线。

陶渊明隐逸思想价值以及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陶渊明隐逸思想价值以及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陶渊明隐逸思想价值以及对后代诗人的影响作者:孙赫远来源:《新课程·中学》2016年第02期一、陶渊明隐逸思想价值陶渊明追求隐逸的思想固然是受到了儒家“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隐逸观点,也受到了庄子出世哲学和当时江州地带隐逸风气的影响,但主要还是来自于诗人本身对于混乱、黑暗、残酷、腐败的现实世界的认知。

可以说正是陶渊明心中深埋的这份强烈的对官场的不满情结,使得他和整个社会保持着一个适当的尺度,对现世更增添了一种超然、洒脱之感。

所以在陶渊明的诗中,他这种隐逸思想的倾诉和对田园生活的眷恋总是与对现实世界的评价紧密相连。

这都是陶渊明从五次踏入官场的痛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心灵深处的真正领悟。

正因为如此,陶渊明才最终放弃了那“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豪情壮志,选择宁静的田园终其一生,“荣华诚可贵,亦复可怜伤”。

人取得功名固然重要,但是忘其本质、同流合污、不顾自身安危却是大错特错。

参加田园的躬耕虽然辛苦,可是换来的是安稳、舒适的生活。

在陶渊明看来田园是一个远离战乱与释放心灵的避风港,是能尽享生活乐趣的安乐窝。

他的这种隐逸思想价值是值得人们学习的榜样,他的这种选择是清醒而理智的。

二、陶渊明归隐思想的现代价值从上述来看,陶渊明的思想不仅没有被时代所淘汰,而且具有强烈的现代性。

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纯朴与现代的关系……陶渊明的思想与海德格尔的“诗意地生存”思想是一致的。

海德格尔说:“首先,十分明显的是,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必得通过语言的本质去理解。

尔后,以下情形就了然大白了:诗是给存在的第一次命名,是给万物之本质的第一次命名。

诗并不是随便任何一种言说,而是特殊的言说,这种言说第一次将我们日常语言所讨论和与之打交道的一切带入敞开。

因此,诗决非把语言当做手边备用的原始材料,毋宁说,正是诗第一次使语言成为可能。

诗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原始语言。

因此,应该这样颠倒一下:语言的本质必得通过诗的本质来理解。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他的精神上。

他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他
的传世作品获得了国内外赞誉,代表着我国古代文学的高超成就。

他熔铸出了汉、唐文学
风采,其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陶渊明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他的思想精神上。

他是一位思想家、学者、宗教信仰者,他
研究了道德哲学,并且把各种道德学说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由此影
响也影响了古今中外的文学界以及社会各界。

陶渊明的当代意义还体现在他的安静睿智的外表上。

他的文章极具诗意,借此表达他
对世间万物的悲悯之心和爱恋之情,展示了他思虑周详和关切民生的思想深意和英雄情怀,给古今中外的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智慧宝藏。

此外,陶渊明也使研究其文学价值的学者充满了启发。

在学习他的文学作品中,我们
不仅能看到文学的独到见解,也能启发出自己的智慧。

他的有很多宏大又见解深刻的话语,远超常人的认知,这些话语不仅可以给人以节操的教育,同时也可以为人们在遇到挫折时
给予力量和勇气。

总之,陶渊明是一位重要的古代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刻而具有普遍可贵的意义,不仅
给人以智慧而启发,而且唤起人们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敬畏赞叹。

在当今社会,他也仩助不
少人面对挑战,获取新知。

他凭借智慧与品德,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永恒的印记,也给
社会带来了影响——这便是陶渊明在当今世界的意义和价值。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答:陶渊明的隐逸思想对现代中国人的影响是让现代人对隐逸思想充满向往。

陶渊明隐居的脱世经历加上其出尘的作品风格,引发中国几千年来的每代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憧憬。

陶渊明让现代人对名利重新审视,从而获得淡泊的快乐。

但是不作为,势必干扰社会发展。

我们要学他的淡泊,也要学他“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千古文人陶渊明:兼论陶渊明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千古文人陶渊明:兼论陶渊明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是 指 年代 久远 。“自此 以后 ,北宋 诸 公 皆奉 杜 为 正 宗 ,而杜 之名遂 独有 千 古 。 ”( 赵翼 《 瓯 北诗话 ・ 杜
少 陵诗 》 )这 是指具 有 长远存 在 的价值 。“ 王初 以才 名 自诩 , 目中实无 千古 。 ”( 蒲 松龄 《 聊 斋志 异 ・ 仙 人岛》 )这里 指历 史知 识 。“ 忽传 千古信 ,虚抱 一 生 疑。 ”( 叶适 《 赠夏肯甫》 )这 里 是死 的婉 辞 ,有永 别 与 不朽 之 意 。在 这 里 ,“ 千 古文人 ”是 指在 久 远
程 。大致 说 来 ,在 陶渊 明生 前 的东晋 末年 与 南朝 宋 初, 作为文 人 的他 是寂 寞 的 。 在 公共 社会 文化 空 间 ,
・78 ・
动 遐 瞩 ”… 。 等 。需要 补 充 的是 ,陶 渊 明为后 世 文
人 所 景 仰 ,经 过 了 一个 艰 难 曲折 的 认 同 与 发现 过
人 ,他 拥有 收放 自如 的本 色 ;作为 名人 ,他 富有 安 顿心灵 的和 谐 ; 作 为常 人 , 他享 有甘 于平 淡 的真 实 。 “ 斯 人 真有 道 ,名 与 日月 悬 。 ”在 这 里 ,赵 孟 烦 把 陶渊 明与 屈原相 并 列 ,足 以见 出他对 陶渊 明的高 度 认 同与崇 拜 。作 为 南宋 的皇 室后 裔 ,赵 孟颊 的评 价

要 :著名诗 人 陶渊明是 中国文学 史上的千古丈人。他 以 自己独特 的人生与创作 书写 了光辉的一页 , 在历
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给今天后现代语境下浮躁与 困惑的人们以审美启示和人 生启迪。在作 为诗人 、文人 、 名人
和常人等方面,他皆有可圈可点之处。前人对他高度认 同与称赞,今人还应该积极继承与发掘,带着这笔充满正

陶渊明诗文的当代价值

陶渊明诗文的当代价值

陶渊明诗文的当代价值陶渊明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不仅是从语言描写上,还有其中所含的诗人的哲学观以及价值观。

田园到底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体现的呢?这要从陶渊明的人生经历说起,他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族,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后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

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

隆安五年冬天,他因丧母辞职回家。

元兴三年,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后对当时的黑暗现象感到失望,紧接着就辞职隐居。

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

”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便辞官而去。

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便从辞彭泽县令结束。

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在离去之时,赋《归去来兮辞》,其中说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这其中,从大的层面上来看,有对社会的失望,对虚伪官场的痛恨;从个人的层面上来看,又有对之前陷身官场的惋惜,也对自己能够“迷途知返”感到庆幸。

这其实是陶渊明心态的一个转折点,之前因为家族教育的影响,他也同天下读书人一般怀着“兼济天下”之心,想要出仕做官。

但因着这十几年的所见所闻以及不得志,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毅然决定放弃与理想不符的生活,寻找真实的自己。

这才是陶渊明摆脱传统观念束缚,着力于塑造自己独立人格的开始。

陶渊明的田园生活,不同于其他的隐逸诗人,这是一种彻底的田园生活。

完全地自食其力,按时令耕种,与周围的农民交往,真正地融入了如桃花源般的生活中。

因而他的田园诗,也是最有韵味,最深入人心的。

譬如最著名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陶渊明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陶渊明给我们的人生启示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政治家、农学家,他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被誉为"田园诗人"。

他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启示,给了我们很多关于生活的思考和指引。

陶渊明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在他的诗作《归园田居》中,陶渊明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他在田园中远离纷扰和功名利禄的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不要被外界的喧嚣所困扰,要寻找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陶渊明告诉我们要珍惜自然,保护环境。

他的诗作中常常表达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在《归去来兮辞》中,他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现实生活的失望。

他认为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这给了我们非常重要的启示,我们应该从陶渊明的诗作中汲取力量,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

陶渊明告诉我们要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达了对简单快乐生活的追求。

在《桃花源记》中,他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人们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没有纷争和欲望的困扰,快乐自足。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内心的满足和快乐来自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而不是物质的追求。

我们应该学会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条件,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追求内心的真正快乐。

陶渊明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他的一生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己信念的坚持。

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达了对理想和追求的执着。

他在《归园田居》中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汉有良田千顷,不缺少少年翰。

"这表达了他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即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不被外界的压力和困难所动摇,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

陶渊明人生态度的当代价值

陶渊明人生态度的当代价值

陶渊明人生‎态度的当代‎价值——以田园诗为‎例一、陶渊明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二、陶诗的特点‎1.平淡自然但这平淡是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平易的语‎言表达出来‎;表意易读懂‎,其内涵还需‎细细品味,但又富有情‎致和趣味。

梁实秋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但是那平不‎是平庸的平‎,那淡不是淡‎而无味的淡‎,那平淡乃是‎不露斧凿之‎痕的一种艺‎术韵味。

”[7]2.语言质朴,明白易懂,如农家口语‎,但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却生动鲜明‎。

苏轼云:“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读有奇趣‎。

如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奇‎妙,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则疲‎精力,至死不悟。

”体现了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语)的巧妙构思‎。

[7]3.抒情、写景、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从中反映了‎作者的个性‎,他的清高自‎赏和不与世‎俗同习。

三、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对陶渊明生命价值的时代意义的思考作文

对陶渊明生命价值的时代意义的思考作文

对陶渊明生命价值的时代意义的思考作文陶渊明,这位东晋时期的大诗人,他的名字仿佛是一颗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对于他生命价值的思考,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充满各种诱惑和压力的时代,具有着别样的意义。

陶渊明的一生,简单却不平凡。

他没有追求高官厚禄,没有沉迷于繁华都市的喧嚣与虚荣。

他选择了回归田园,过着一种看似平淡,却充满诗意与宁静的生活。

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青山绿水环绕之间,几间简陋的茅屋错落有致地矗立着。

屋前是一片小小的菜地,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屋后是几棵桃树、梨树,春天来临时,缤纷的花朵如同云霞般绚烂。

陶渊明就穿着那身朴素的衣裳,扛着锄头,在田间劳作。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流下,他却毫不在意,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在的笑容。

他的这种选择,在当时或许被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被视为“逃避现实”。

但如今看来,这恰恰是一种对生命真谛的深刻领悟和勇敢追求。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总是忙忙碌碌,为了功名利禄奔波不休。

每天早上,在拥挤的地铁里,人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焦虑。

为了升职加薪,为了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我们不断地逼迫自己,牺牲了太多本该属于生活的美好时光。

而陶渊明告诉我们,生活不只有功名利禄,还有那清风明月,还有那鸟语花香。

就拿我们现在的工作来说吧。

很多人都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那份看起来不错的薪水。

每天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着电脑屏幕,重复着单调乏味的任务。

长期的压力让我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我们很少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

而陶渊明呢,他在田园里,亲手种植庄稼,感受着四季的更替,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

他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真实的幸福。

再看看我们的社交生活。

如今,社交媒体的发达让我们看似拥有了无数的“朋友”,但真正能交心的又有几个呢?我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却忽略了身边真实的情感。

而陶渊明,他与邻居们相处融洽,大家相互帮助,分享着生活的喜怒哀乐。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论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人,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

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有《陶渊明集》。

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

关于陶渊明的田园理想,隐逸追求,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深受传统儒家教育的陶渊明当然也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宏图,然而魏晋时期门阀制度的大背景之下,他壮志难酬屡次不顺之后,最终在仕途和归隐之间选择归隐。

重返田园的他寄情山水,淡泊名利生活的更加自在。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见其田园之乐;“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见其深恶前非;“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见其悠哉之至。

这样的陶渊明对于今天的我们又有着怎样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反对出世归田,即是主张入世为官,这是一张纸的两面,一件事的逆否命题的表述一定成立。

那么,主张入世为官错在哪呢?在此提出两点:第一,动机。

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在社会中摸爬滚打,被生活的艰辛打磨了自己的棱角,因此,如果一个人“性本爱丘山”,你却叫他不许“复得返自然”,即是反对人的天性,落得了“灭人欲”的下等。

第二,环境。

有的人说在东晋,民风淳朴,思想返璞归真,以自然为天理的道家才有被人们理解和接受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而当今社会却是一个竞争激烈,弱肉强食而信息发达的时代,即使最偏僻的山村也丧失了当时“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可能性。

可我要说:若真如此,今日社会更要体现出道家“和而不同”“顺应自然”“为而不争,利而不害”的思想映射。

恶性竞争无法使社会进步——因此,我们更需要淡泊名利,强调顺应自然的先驱者,“陶渊明”们的出现,他们能使人们不至于被快节奏的都市所绑架,而心存一个“桃花源”的意愿。

然而,我想现代社会并没有这些人所想的那样不堪: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应该如曾经的封建王朝般压制思潮,有了比儒家积极入世更多的选择,才能更加促使思想的进化,这又是天体演化,顺应自然的体现。

论述陶渊明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述陶渊明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陶渊明(352-427),字元亮,一般被誉为东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

他以田园诗、散文闻名,被誉为“陶然之文”之代表。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重视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文学思潮开始向着自然、纯真、真情流露的方向发展,而陶渊明正是在这个时期成为了我国文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契机。

本文将从陶渊明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陶渊明在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陶渊明作为东晋时期的一个文学家,对于我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标志着一种文学风格的新生。

他的田园诗和散文以自然、真情为题材,深受后人喜爱。

他以自然、真情为主题,提出了“清心寡欲”的人生观,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再次,他对我国文学进行了重要的推动,开拓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新局面。

二、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学风格影响陶渊明以自然、真情为主题的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田园诗和散文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风格,成为了后世文学作品中的重要风格之一,并影响了我国文学的发展方向。

2. 人生观影响陶渊明以“清心寡欲”的人生观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人生观反映了我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对后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文学思想影响陶渊明的文学思想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倡以自然为师、以真情为本,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意识,对后世的文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文学风格、人生观和文学思想,都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开拓了我国古代文学的新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指导作用。

陶渊明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显赫,他的杰出成就为我国文学迈出了新的步伐。

他的文学风格和人生观念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意蕴及当代意义

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意蕴及当代意义

陶渊明诗文的美学意蕴及当代意义摘要:陶渊明的一生在中国知识分子中是别具一格的,他由仕而隐、安贫守道的人生抉择一直深受后人的倾慕。

冯友兰先生说“在东晋名士中渊明的境界最高”。

李泽厚把陶渊明看做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他任真的人生态度及由此达到的和谐之人生境界,不仅在中古时期更对我们当下的知识分子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陶渊明人生美学真和朱光潜先生说:“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发。

”陶渊明宦海沉浮十三年,最终毅然辞别官场,终老田园,陶渊明的一生是任真的一生;他的诗文抒写官场的羁束、归耕田园的惬意、对现实的不满及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不仅体现了对平淡自然、雄浑悲慨之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真谛的领悟,对人生、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同时更是他真率人格的体现。

从现实生活到人生理想,从为人到为文,陶渊明的一生贯穿了诗人对“真”的执著与追求。

前人对陶渊明其人的评价多用“真”字,关于陶渊明的为人,沈约《宋书・隐逸传》称其“真率”,萧统的《陶渊明传》评价他“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被时人誉之为“实录”的《五柳先生传》也生动体现了其精诚无伪、自然率真的个性特点。

魏晋士人嗜酒,陶渊明亦不例外,但较之时人酒醉后的放浪形骸、任情自适的刻意,陶渊明的解葛巾漉酒、抚无弦琴寄意之举,醉酒后的“我醉欲眠,卿可去”率真之语,则更富有真情和诗意。

对于陶渊明行事“颖脱不群,任真自得”的种种潇洒,人们往往把他当做“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其实比较《世说新语》中士人的乖僻怪诞的行为,陶渊明的行事要收敛了许多,也自然了许多。

“竹林七贤”的种种行为多多少少带有刻意斧凿的痕迹,让人感觉远离了生活,而陶渊明的风流更富有生活的情趣,也更接近自然之美,他纯净率真,没有刻意的作秀,却浑然天成。

苏轼曾说:“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陶渊明隐逸思想价值以及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陶渊明隐逸思想价值以及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题记:不要放大学生的缺点,要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只是花期不同,有的花期一开始就灿烂多姿,有的花期则需要漫长的等待。

初中阶段是一颗种子萌芽后快速成长的阶段。

有的学生会朝着家长、学校、社会预期的方向发展;而有的学生则会叛逆,个性十足,与学校、社会的希望背道而驰。

对于前者大家总是欣然若喜,对于后者大家是心痛不已,甚至厌恶。

其实后者这样的学生,他们本性不坏,只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原因延长了花期而已。

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由于家长的教育跟不上,导致学生性格急躁粗暴,习惯不尽如人意。

我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这学生习惯这么差,以后在社会上要吃亏。

”的确,性格决定命运,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但对他们而言只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少不更事,随着他们年龄的成长,阅历的增加,一切都会在人生路上发生转变,所以而今一切的不良性格和习惯并不能阻碍他们成功。

我班上有一个男同学,从小就生活在大山的深处,是典型的放养孩子。

与同学相处总是横眉冷对,甚至拳脚相加,对于学习也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上课还经常打瞌睡。

有一次因为私自携带手机的问题,与我发生肢体冲突,态度相当恶劣。

发生这件事后,我立马与他家长取得联系,因为他主动要求回家反思几天,可是他的家长以希望他在学校好好读书为由,拒绝了他回家的要求。

当听到被父母拒绝回家的话语,他的眼泪一个劲地往下淌,我见到这种情况,知道他的内心防线崩溃了。

所以我也没有继续谈论事情,就让他回到了班集体中去。

下午我去上课,我发现他主动回答问题,而且声音洪亮,晚上到他们寝室去,他也主动与我说话,主动去做清洁,忙前忙后。

我知道他是主动在向我示好。

我也借此机会,再一次与他谈了他的性格问题,虽然同一个话题得到的是同样的答案,但是从他的表情和眼神中我看到了转变的希望。

接下来的表现让我看到他真的在主动转变自己,每次遇到老师总是微笑地说:“老师好!”上课也挺直腰板,聚精会神的聆听,做笔记,更重要的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态度也变得温和了。

陶渊明在今天的文化意义

陶渊明在今天的文化意义

陶渊明在今天的文化意义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诗人,被誉为“田园诗派”的奠基人。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展现了其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生态度。

时至今日,陶渊明的精神品质仍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启示。

一、崇尚自然、真实的人生态度陶渊明在作品中表现出的自然、真实的人生态度,是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诠释。

在《归园田居》中,他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官场世俗的厌恶,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在现代社会,人们过于追求物质生活,忽略了心灵的滋养。

学习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有助于我们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方式,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

二、坚定的道德信仰和人生追求陶渊明在作品中展示了坚定的道德信仰和人生追求。

他辞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这种品质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人们应该学习陶渊明,坚定自己的信仰,不为名利所动,始终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

三、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和贡献陶渊明的作品对中国古典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以自然、真实为主题,强调个体的独立精神,成为后世文人学习的典范。

同时,他的作品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丰富了古典文学的宝库。

四、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在当今社会,陶渊明的精神品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面对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我们应该学习陶渊明,保持心灵的纯洁,追求真实的自我。

同时,我们还应该坚定自己的道德信仰,不为名利所动,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

如何践行陶渊明的精神品质?1.热爱自然,关注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2.坚定自己的信仰,不为名利所动,保持独立的人格尊严。

3.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感悟生命的真谛。

4.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陶渊明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意义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

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优秀品质,将其融入现实生活中,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

陶渊明对现代人的启示

陶渊明对现代人的启示

陶渊明对现代人的启示
陶渊明对现代人的启示
陶渊明(365-427),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提倡者,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

他的诗
文不仅激起广大民众的思想,也为后来者开辟了思想空间,此外,他的著作,如《饮酒》、《静夜思》等,也给流传了至今的精神价值和价值观。

陶渊明的思想对现代人也存在深远
的启示。

首先,陶渊明主张“以忠信为本”。

他认为:“君子忠信以立身,役使以维国”。

这意味着,做一个君子,必须具有忠诚和诚实,保持守信、讲真话,才能够立足人生,并且用忠
诚和信义来完善社会。

现代人应该向陶渊明学习,只有做一个忠诚、诚实的人,才能够赢
得别人的信任,建立起人际关系,才能创造出财富,为自己和社会谋福利。

其次,陶渊明认为:“人以乐为天命”。

这句话提醒了我们,要竭尽所能,尽情享受生活
的乐趣,宽容自己,放松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让自己心安理得,过着快乐的生活。

否则,如果我们一味地紧张和劳累,只会使自己憔悴衰老,而不能收获任何成果。

最后,陶渊明主张“温故而知新”,既宣扬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又能够激发人们对新思
想的探索与开拓,提倡主动学习,不断思考,探索更多可能性,具有活跃实践的情感。


代人应该学习陶渊明的这一精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不断自我革新,不畏艰难,崇尚
闯荡、探索的精神,在实践中发现创新的可能,实现自身的更进和发展。

总而言之,陶渊明在“勤学、诚信、温故而知新”方面,给了当代人很多帮助,也是引向
成功的指南。

我们要记住,一个人只有坚持忠诚、诚实,努力学习、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才能够在自己的生活和发展中实现自我的价值,实现美好的未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与价值
田玉伟文学141 05
一、生平简介:
陶渊明(365 – 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字元亮,又名潜。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出生于没落的仕宦家庭。

其曾祖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

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

他的青少年时代,生活贫困,但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博览群书。

29岁起,出仕,起家为江州祭酒,后赋闲;继而为荆州刺史桓玄属吏,后因母丧辞职归家,在家乡浔阳开始躬耕。

后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继而转任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42岁起,归田躬耕,直至贫病交加而下世。

二、思想性格
“归隐”思想:是陶渊明厌倦官场污浊,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所采取的洁身守志路,是他与黑暗社会决裂的反抗行为。

一方面,陶渊明归隐,是对现实的一种逃避,是消极行为;另一方面,归隐田园,是寻求人格独立之道,是一种“自我实现”行为。

“真淳”思想:陶渊明崇尚自然,具有“性本爱丘山”的性情,做人“任真”,做事“真诚”。

陶渊明的“真”基与他的生命意识,其诗所表现的是他整个生命的各个层次和各个方面,所反映的是他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所经历过的那一个复杂的、艰难的、曲折的过程,是真正博大且丰富多彩的。

三、作品简介
他的文学创作丰硕,今存诗歌125首,文12篇,影响巨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的今存诗作包括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

前者一般,后者包括咏怀诗和田园诗两类。

咏怀诗内容丰富:有中年游宦在外的行旅诗,表达宦海奔波者对家园的想念,透露出时代的污浊与动荡;有晚年归田后的抒情言志诗,如《杂诗》、《饮酒》、《咏贫士》、《拟古》、《读山海经》、《挽歌诗》等,或者表达了诗人坚持躬耕道路,傲视豪门世族,拒绝统治者的征召,淡然忘世的态度,或者表达诗人身在乡村关注政治,感慨人生而“猛志常在”的心情。

他的现存文包括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其中的《感士不遇赋》虽是自悲有志莫骋、怀才不遇,却也表达了寒门庶族文士备受压抑的愤激声。

《归去来兮辞》更是他同封建官场诀绝的宣言,是至今被传诵的不朽之作。

散文《五柳先生传》和《桃花源记》都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文,艺术成就自唐代以来,备受推崇,在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中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他的诗文,在他死后100多年,才由萧统搜集编定,称《陶渊明集》,今已不存。

四、壮丽诗篇
田园诗: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社会的向往,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

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
《归园田居》第一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归园田居》诗歌中,诗人抒发了对宦海沉浮的厌倦和挂印还乡的欣喜之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诗大约作于从彭泽令解职归田的次年,抒发回到田园生活的愉悦心情。

中间写景的一节,“方宅”以下四句,以简淡的笔墨,勾画出自己居所的朴素美好;“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视线转向远处,使整个画面显出悠邈、虚淡、静穆、平和的韵味。

作者正是以此作为污浊喧嚣的官场——所谓“樊笼”——的对立面,表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和人生观念。

结末“复得返自然”的“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也指自然的生活。

咏史诗:陶渊明的咏怀诗以《咏荆轲》,《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

《读山海经》十三首借吟咏《山海经》中的奇异事物表达了同样的内容,如第十首借歌颂精卫、刑天的“猛志固常在”来抒发和表明自己济世志向永不熄灭。

五、当代意义
陶渊明的当代意义主要从其诗作中体现。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真淳的意境。

由于中国有了陶渊明这个典范,“不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仕和归隐的选择自由。

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及至今日,陶渊明的诗歌所散发的光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愈发明亮。

因为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拼命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我想有不少人都被这时代的浪潮裹挟着向前奔涌,没有时间停下脚步来稍作休息。

于是,在当代中国,出现了不少隐士。

那些城市生活中的成功者们。

他们事业有成,然而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为了排遣这种苦恼,他们选择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与自然的亲近上。

他们在郊外置办住宅,吃的是自己的田里种出的蔬菜,甚至他们也会骑马作乐,享受原始,但在今天显得奢侈的快乐。

尽管我认为这并不算一种真正的回归,但也可以从中窥见,几千年来从陶渊明的作品中传承的信仰,已经扎根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陶渊明这位古人,对于当代的我们仍然发挥着他归隐田园,隐逸之宗的精神,他营造出的“世外桃源”今天仍然是我们憧憬的乌托邦。

启示我们像陶渊明那样诗意地看待人生,。

但也不可否认的是其隐世避世的作风不可避免的带上消极的心态,“小隐于野大隐于市”当代社会中,真正能脱离世俗又有几何
陶渊明的诗歌对当代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陶渊明追求朴素自然而又高度精炼的语言;追求平淡而又精警的风格。

当代的许多文学作品或多或少有他的风格。

六、结语
陶渊明的精神,以其独特的诗文,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它是东方人宁静超逸精神的化身。

他那冲淡虚静的田园审美,纯朴和谐的社会审美,无不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美学财富,读着其诗其文,让我们在毒雾弥漫的现代都市,又闻到了青草的气息和泥土的芬芳……那优美的意境,是充满暴风雨的人生旅途的骚站,也是医治人们心理疾病的良药,更是浮躁的都市人的一味清醒剂,是日益西化的中国人难得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