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小学历史换算公式大全
小学历史换算公式大全1. 公历与农历互转
公历转农历
公历年份 Y 转农历年份 L 的计算公式:L = Y + 2697
农历转公历
农历年份 L 转公历年份 Y 的计算公式:Y = L - 2697 2. 年代换算
公元年份转纪年
公元年份 A.D. 转纪年计算公式:纪年 = A.D. + 2697
纪年转公元年份
纪年转公元年份 A.D. 计算公式:A.D. = 纪年 - 2697 3. 时代转换
公元年份转朝代
公元年份 A.D. 转朝代计算公式:朝代 = (A.D. - 2697) / 68 + 1
朝代转公元年份
朝代转公元年份 A.D. 计算公式:A.D. = (朝代 - 1) * 68 + 2697
4. 世纪与年份转换
世纪转年份
世纪 J 转年份计算公式:年份 = (J - 1) * 100 + 1
年份转世纪
年份转世纪 J 计算公式:J = (年份 + 99) / 100
5. 过去与未来年份换算
过去年份换算为现在
过去年份 P 转现在年份 C 计算公式:C = P + (当前年份 - 当前年份的世纪起始年)
未来年份换算为现在
未来年份 F 转现在年份 C 计算公式:C = F - (当前年份 - 当前年份的世纪起始年)
以上是小学历史换算公式的大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农历与公元纪年对照
七月八日己未--8.24
七月九日庚申--8.25
七月十日辛酉--8.26
七月十一日壬戌--8.27
七月十二日癸亥--8.28
七月十三日甲子--8.29
七月十四日乙丑--8.30
七月十五日丙寅--8.31
七月十六日丁卯--9.10
七月十七日戊辰--9.20
七月十八日己巳--9.30
八月十三日甲午--9.28
八月十四日乙未--9.29
八月十五日丙申--9.30
八月十六日丁酉--10.1
八月十七日戊戌--10.2
八月十八日己亥--10.3
农历与公元纪年对照(戊戌变法前后)
--排列顺序是农历、干支、公历
年份(从光绪亲政到戊戌年)
光绪十年-甲申-1884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六月十二日甲午--7.30
六月十三日乙未--7.31
六月十四日丙申--8.10
六月十五日丁酉--8.20
六月十六日戊戌--8.30
六月十七日己亥--8.40
六月十八日庚子--8.50
六月十九日辛丑--8.60
六月二十日壬寅--8.70
六月二十一日癸卯--8.80
六月二十二日甲辰--8.90
六月二十三日乙巳--8.10
月日(从百日维新开始到结束)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994-1977=17=4×4+1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4×4+10.6(1+1)+(31+28+31+31+7)-29.5n=204.2- 29.5n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2.公历换算为农历二十四节气在黄道上的位置是固定的,但各年有平年和闰年之分,就使得回归年天数与实际天数不等,每年在日历上可差一天。
这样可以将阴历经过任意整回归年在现在的日历上查到阳历(阳历一年相当阴历的月数为365.2422/29.530588=12.36827个月)。
例如,可先在1995年的日历上查得与(该年)阴历对应的阳历日期,这样就找到了临时落脚点,也就是找到了阴阳互换的关键。
例如,可先以阴历四月初一(日)为引数,在1995年日历上查到对应的阳历为4月30日。
由于已经计算出经过的月数,将经过的月数的尾数(小数)化为日,加在4月30日上,就得到经过(1995-1070)整年数的阳历日期,也就是起始阴历日期对应的阳历日期,即得到了待查的日期为4月30日加上0.64957×29.530588得到(1070年)5月19.1821840日。
这样就得到了所给例子的阴阳历日期换算结果……”。
0.64957月的由来,(1995-1070)×12.36827=11440.64957月已知依泽公生于梁龙德二年(922)六月二十一日,依下表提供的2099年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可以算出龙德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的公历月日数公元2099年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2099-922)×12.36827=1455.45379月余数为0.45379月×29.530588日=13.4O日因2099年五月初一日(包括该年闯二月)在公历6月19日,加上计算所得的13日为龙德二年六月初一日的公历月日,即该年7月2日,则该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为该年7月22日。
【高中数学】两种纪年的换算和星期数的求法
【高中数学】两种纪年的换算和星期数的求法现在,人们只要查看万年历,就可以知道某一年的公农历两种纪年的结果,还可以知道某日是星期几。
例如,1949年是己丑年,该年的10月1日是星期六;张之洞卒于1909年,这一年是己酉年(宣统元年)。
然而,万年历并不容易获得。
你知道上面的问题吗?剩下的你能问一下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公历纪年与农历纪年的换算现在,世界上普遍使用公历,也称为公历。
在中国,它也被称为公历(在古代中国,太阳被视为阳,月亮被视为阴)。
根据太阳绕地球运行365天和1/4天的时间,经过长期的不断改进和演变,教宗格雷戈里十三世终于在原凯撒历的基础上于1582年10月15日颁布实施。
1752年9月14日起,英国及其殖民地国家开始实施。
与公历同排在我国日历上的农历,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一种“干支纪年历”,又叫阴历。
它是把一个朔望月,也就是相邻两次朔月(或望月即满月)的时间间隔二十九点五三零六天,作为一个农历月,采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成60年一循环的周期性“干支纪年历”。
为了便于理解和运用,我们给出天干地支搭配表如下: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己未5758辛酉59壬戌60癸亥根据上表的顺序,每年使用一对干枝。
这个年表叫做“干支年表”。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干支年表最晚在东汉初被广泛使用,至今仍在使用干支纪年在我国历史学中广泛使用,很多历史事件的年代常用它来表示.例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在“分支机构列表”和历史知识的帮助下,可以通过公式x=n+3+60m转换日历年和分支机构年(如果你不记得,你需要自己安排)。
干支纪法——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纪法——纪年、纪⽉、纪⽇、纪时⼀、天⼲和地⽀天⼲:是中櫺国古代的⼀种计序的⽂字符号,共有10个,所以,也叫做“⼗天⼲”,或“⼗⼲”。
其天⼲中有5个阳⼲,5个阴⼲。
甲、⼄、丙、丁、戊、⼰、庚、⾟、壬、癸。
红体是阳⼲,阴⼲,有5个。
阳⼲,有5个,⿊体是阴⼲,地⽀:是中櫺国古代⽤来记录时⾠的符号,共有12个,所以,也叫做“⼗⼆地⽀”,或“⼗⼆⽀”。
地⽀其中6个阳⽀,6个阴⽀。
⼦、丑、寅、卯、⾠、巳、午、未、申、⾣、戌、亥。
阴⽀,有6个。
红体是阳⽀,阳⽀,有6个,⿊体是阴⽀,⼲⽀纪法(⼲⽀历)⼆、⼲⽀纪法(⼲⽀历)⼗⼆地⽀,以阳⼲配阳⽀,阴⼲配阴⽀,组合出60个“⼲⽀”。
⼗天⼲与计时⽤的⼗⼆地⽀,古⼈把计序⽤的⼗天⼲古⼈⽤60个⼲⽀纪年序、⽉序、⽇序、时序,故之“⼲⽀纪法”,或“⼲⽀历”,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农历。
因这60个⼲⽀为⼀个循环,所以称为⼀个⼲⽀周期。
具体详见下⾯表⼀和表⼆:表⼀:⼗天⼲与⼗⼆地⽀相配图--阳⼲配阳⽀,阴⼲配阴⽀(此图来源百度)表⼆:⼲⽀排序表1/甲⼦ 2/⼄丑 3/丙寅 4/丁卯 5/戊⾠ 6/⼰巳 7/庚午 8/⾟未 9/壬申 10/癸⾣11/甲戌 12/⼄亥 13/丙⼦ 14/丁丑 15/戊寅 16/⼰卯 17/庚⾠ 18/⾟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 23/丙戌 24/丁亥 25/戊⼦ 26/⼰丑 27/庚寅 28/⾟卯 29/壬⾠ 30/癸巳31/甲午 32/⼄未 33/丙申 34/丁⾣ 35/戊戌 36/⼰亥 37/庚⼦ 38/⾟櫺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 42/⼄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 47/庚戌 48/⾟亥 49/壬⼦ 50/癸丑51/甲寅 52/⼄卯 53/丙⾠ 54/丁巳 55/戊午 56/⼰未 57/庚申 58/⾟⾣ 59/壬戌 60/癸亥1、⼲⽀纪年法年,俗称⼀个花甲⼦或⼀甲⼦。
花甲⼦或⼀甲⼦。
中国日历(公历+农历)算法
中国公历算法中国公历算法不是太难,关键是星期值的确定。
这里给出了简单算法:public static int dayOfWeek(int y, int m, int d) {int w = 1; // 公历一年一月一日是星期一,所以起始值为星期日y = (y-1)%400 + 1; // 公历星期值分部 400 年循环一次int ly = (y-1)/4; // 闰年次数ly = ly - (y-1)/100;ly = ly + (y-1)/400;int ry = y - 1 - ly; // 常年次数w = w + ry; // 常年星期值增一w = w + 2*ly; // 闰年星期值增二w = w + dayOfYear(y,m,d);w = (w-1)%7 + 1;return w;}中国农历算法根公历相比,中国农历的算法相当复杂。
我在网上找的算法之中, 的算法是最好的一个。
这个算法使用了大量的数据来确定农历月份和节气的分部,它仅实用于公历 1901 年到 2100 年之间的 200 年。
中国农历计算程式跟据 提供的算法,我写了下面这个程式:[HTML]/*** ChineseCalendarGB.java* Copyright (c) 1997-2002 by Dr. Herong Yang./* 中国农历算法 - 实用于公历 1901 年至 2100 年之间的 200 年*/import java.text.*;import java.util.*;class ChineseCalendarGB {private int gregorianYear;private int gregorianMonth;private int gregorianDate;private boolean isGregorianLeap;private int dayOfYear;private int dayOfWeek; // 周日一星期的第一天private int chineseYear;private int chineseMonth; // 负数表示闰月private int chineseDate;private int sectionalTerm;private int principleTerm;private static char[] daysInGregorianMonth ={31,28,31,30,31,30,31,31,30,31,30,31};private static String[] stemNames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private static String[] branchNames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private static String[] animalNames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ChineseCalendarGB c = new ChineseCalendarGB();String cmd = "day";int y = 1901;int m = 1;int d = 1;if (arg.length>0) cmd = arg[0];if (arg.length>1) y = Integer.parseInt(arg[1]);if (arg.length>2) m = Integer.parseInt(arg);if (arg.length>3) d = Integer.parseInt(arg);c.setGregorian(y,m,d);puteChineseFields();puteSolarTerms();if (cmd.equalsIgnoreCase("year")) {String[] t = c.getYearTable();for (int i=0; i< FONT>} else if (cmd.equalsIgnoreCase("month")) {String[] t = c.getMonthTable();for (int i=0; i< FONT>} else {System.out.println(c.toString());}}public ChineseCalendarGB() {setGregorian(1901,1,1);}public void setGregorian(int y, int m, int d) {gregorianYear = y;gregorianMonth = m;gregorianDate = d;isGregorianLeap = isGregorianLeapYear(y);dayOfYear = dayOfYear(y,m,d);dayOfWeek = dayOfWeek(y,m,d);chineseYear = 0;chineseMonth = 0;chineseDate = 0;sectionalTerm = 0;principleTerm = 0;}public static boolean isGregorianLeapYear(int year) { boolean isLeap = false;if (year%4==0) isLeap = true;if (year%100==0) isLeap = false;if (year%400==0) isLeap = true;return isLeap;}public static int daysInGregorianMonth(int y, int m) {int d = daysInGregorianMonth[m-1];if (m==2 && isGregorianLeapYear(y)) d++; // 公历闰年二月多一天return d;}public static int dayOfYear(int y, int m, int d) {int c = 0;for (int i=1; i<>c = c + daysInGregorianMonth(y,i);}c = c + d;return c;}public static int dayOfWeek(int y, int m, int d) {int w = 1; // 公历一年一月一日是星期一,所以起始值为星期日y = (y-1)%400 + 1; // 公历星期值分部 400 年循环一次int ly = (y-1)/4; // 闰年次数ly = ly - (y-1)/100;ly = ly + (y-1)/400;int ry = y - 1 - ly; // 常年次数w = w + ry; // 常年星期值增一w = w + 2*ly; // 闰年星期值增二w = w + dayOfYear(y,m,d);w = (w-1)%7 + 1;return w;}private static char[] chineseMonths = {// 农历月份大小压缩表,两个字节表示一年。
农历计算
农历的计算方法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
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994-1977=17=4×4+1故:Q=4,R=1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4×4+10.6(1+1)+(31+28+31+31+7)-29.5n=204.2- 29.5n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阴阳历转换
阴阳历转换阳历和阴历之间是不能换算的,二者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同,没有特殊关系可以查询,只能分别计算。
公历是阳历的一种,阳历就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
公历别称公元、西历、西元等,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社会的纪年方法,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
1582年,时任罗马教皇的格列高利十三世予以批准颁行,以耶稣诞生之年作为纪年的开始。
公历是一种平均太阳历,只有回归年,不管朔望月。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365.2422天,因此,平均每4年便会少大约1天的时间。
因此,公历规定每4年里有1个闰年,将这一天加在天数最少的2月,故闰年的2月有29天。
实际操作中为了方便,规定凡是能被4除尽的年份(末尾有两个0的要被400除尽),皆为闰年。
如1996,2000等皆为闰年。
农历也是“阴阳历”,又称为夏历、阴历、旧历,是东亚传统历法之一。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
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
由于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这几年的平均日数尽。
和阴历一样,在19年里中设置了7个闰月。
不过和阴历不同的是,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以利于农业种植等活动。
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
也叫旧历。
这就导致了农历和阴历的起始月份不一样,阴历是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起点,而农历是按24节气来划分的,也就是说立春是农历的起点。
农历与公元纪年对照
七月二十日辛未--9.50
七月二十一日壬申--9.60
七月二十二日癸酉--9.70
七月二十三日甲戌--9.80
七月二十四日乙亥--9.90
七月二十五日丙子--9.10
七月二十六日丁丑--9.11
七月二十七日戊寅--9.12
七月二十八日己卯--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3
七月二十九日庚辰--9.14
月日(从百日维新开始到结束)
四月二十三日乙巳--6.11
四月二十四日丙午--6.12
四月二十五日丁未--6.13
四月二十六日戊申--6.14
四月二十七日己酉--6.15
四月二十八日庚戌--6.16
四月二十九日辛亥--6.17
四月三十日壬子--6.18
五月二日甲寅--6.20
五月三日乙卯--6.21
五月四日丙辰--6.22
六月十二日甲午--7.30
六月十三日乙未--7.31
六月十四日丙申--8.10
六月十五日丁酉--8.20
六月十六日戊戌--8.30
六月十七日己亥--8.40
六月十八日庚子--8.50
六月十九日辛丑--8.60
六月二十日壬寅--8.70
六月二十一日癸卯--8.80
六月二十二日甲辰--8.90
六月二十三日乙巳--8.10
七月三十日辛巳--9.15八月一日壬午--9.16
八月二日癸未--9.17
八月三日甲申--9.18
八月四日乙酉--9.19
八月五日丙戌--9.20
八月六日丁亥--9.21
八月七日戊子--9.22
八月八日己丑--9.23
八月九日庚寅--9.24
八月十日辛卯--9.25
日历上的农历年份是如何确定的
公历年换算成农历年
农历年由天干地支两个序列组成,我们姑且称天干为A序列,地支为B序列。
A:甲1 乙2 丙3 丁4 戊5 己6 庚7 辛8 壬9 癸10(0)B:子1 丑2 寅3 卯4 辰5 巳6 午7 未8 申9 酉10 戌11 亥12(0)
A系列由公历年份+7的个位数求得,B系列由年份+57÷12的余数求得。
例一,求1911年农历:1911+7=1918,由8求得A系列为辛;1911+57=1968,1968÷12=164…0,由0求得B系列为亥,1911年为农历辛亥年。
例二,求0001年农历:
1+7=8,1+57=58,58÷12=4…10,0001年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是公元前的年份,由于没有公元0年,直接计算比较困难,方法是公元前年份+1,再加上60的整倍数,转换成公元后年份,再行计算。
例一,求公元前一年农历:
-1+1+60=60,60+7=67,60+57=117,117/12=9···9,公元前一年是庚申年。
例二,求-1911年农历:
-1911+1+32×60=10,10+7=17,10+57=67,67/12=5···7,公元前1911年为农历庚午年。
公历农历怎么换算
公历农历怎么换算展开全文公历农历怎么换算先认识一下“天干序数”和“地支序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序数:1 2 3 4 5 6 7 8 9 10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地支序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一、由甲子年推算公历年公式:(天干序数-地支序数)÷2×10 + 3 + 天干序数上述得数再加任意一个60的倍数即可例1:求丁丑年为公历何年。
解:天干“丁”的序数是4,地支“丑”的序数是2,代入上述公式:(4-2)÷2×10 + 3 + 4 = 17答:公元后第一个丁丑年为公元17年,17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丁丑年(……公元77年、 137年、……1817年、1877年、1937年、1997年、2057年……)。
注:如果天干序数比地支序数小,则公式中的两个天干序数要先加10。
例2:求甲午年的公历年份。
解:天干“甲”序数为1,地支“午”序数为7。
天干“甲”的序数小于地支“午”的序数,故天干序数1要先加10:(1+10-7)÷2×10 + 3 +(1+10)= 34答:公元后第一个甲午年为公元34年,34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甲午年(……公元94年、 154年、……1834年、1894年、1954年、2014年、2074年)。
二、由公历年推算干支年公式:取(公历年数-3)的个位数作天干的序数(个位数是0时看作10) 取(公历年数-3)÷12 的余数作地支的序数(余数是0时看作12) 用两个序数所对应的天干和地支相配例1:求2005年的甲子2005-3 = 2002 ,取个位数2作天干序数,即“乙”(2005-3)÷ 12 = 166 余10,取余数10作地支序数,即“酉”天干与地支配合为“乙酉”答:2005年是乙酉年。
例2:求1983年的甲子1983-3 = 1980 ,个位数是 0 ,看作10 ,10是天干“癸”的序数。
农历计算
农历的计算方法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
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994-1977=17=4×4+1故:Q=4,R=1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14×4+10.6(1+1)+(31+28+31+31+7)-29.5n=204.2- 29.5n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
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
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
公历纪年换算为农历纪年的方法:干支纪年法
公历纪年换算为农历纪年的方法: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十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鼠) 丑(牛) 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
按此排法,可构成60干支(即为一花甲)。
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永无止尽。
3、计算方法如下:
(1)十大天干编号如下: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十二地支编号如下: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2)计算时,天干为:公历年最后一位的数字作为对应的天干编号。
例如:2014年最后一位数是4,,所对应的天干即为:“甲”。
地支为:将公历年数除以12,得到的余数即为对应地支的编号。
例如:2014年除以12,余数为10,所对应的地支为“午”。
将二者合起来就是2014年的干支纪年法的纪年是“甲午”。
再举一例:公元1911年的最后一位数是1,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辛”。
再将1911除以12,余数是3,所对应的地支为“亥”。
二者结合起来:1911年的干支纪年法的纪年是“辛亥”。
所以1911年
推翻满清王朝的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农历干支年号与公元年份的转换
农历干支年号与公元年份的转换
一、干支年号转换为公元年号:
例:查光绪戊戌年的公元年份:
方法一:
1、先从下表二中查出光绪元年为1875年,对应干支年为“乙亥”;
2、再查下表一:乙亥年序号为15,戊戌年的序号为38,则二者的序号差: 38-15=23
3、元年的公元年份与序号差之和(1875十23=1898),即光绪戊戌年为公元1898年。
方法二:
如果只知光绪元年的公元年份为1875年,则
1、计算岀最接近于1875的60的整倍数(60x25=1860);
2、从下表一中查岀戊戌年的序号为38;
3、最接近数与序号之和即为光绪戊戌年的公元年份(1860+38=1898)。
二、公元年份转换为干支年号:直接以公元年年份数除以60,所得余数与下表一对应的年号,即目标年的干支年号。
例:查1973年的干支年号:
1、1973÷60=32 (53)
2、在下表一中与53对应的为癸丑年,即1973年的干支年号。
表一:
表二:。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侨光中学傅迎欣初中历史课本有好几处地方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体现农历的,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如甲午中**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如何计算呢?其实很简单。
一、记住农历的天干和地支的顺序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二、掌握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法年数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癸酉;后继续甲戍、乙亥、丙子……,60年时刚好是葵亥。
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搭配时先天干后地支。
三、使用如下公式1、天干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0.整除时是葵,余数1、2、3、4、5、6、7、8、9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按顺序)。
2、地支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2.整除时是亥,余数1、2、3、4、5、6、7、8、9、10、11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按顺序)。
如:1894年甲午中**战争(1894—3)/10 余数是1,天干属于“甲”;(1894—3)/12 余数是7,地支属于“午”。
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甲午”。
又如:1898年戊戌变法(1898—3)/10 余数是5,天干属于“戊”;(1898—3)/12 余数是11,地支属于“戌”。
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戊戌”。
再如:1911年辛亥革命(1911—3)/10 余数是8,天干属于“辛”;(1911—3)/12 结果是整除,地支属于“亥”。
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辛亥”。
公历与农历的互换公式
修正数, 以 3 月 1 日为界, 1、 2 月为上年月份, 20 世纪的 x 9 ; 21 世纪的 x 6 。 关于月基数的求法。首先强调:农历常以 3 月 1 日为界,1、2 月属于上年月 份,记作 13 月、14 月。然后月基数 m 的查取如下表: 月份 3 0 4 31 5 1 6 32 7 2 8 33 9 4 10 34 11 5 12 35 13 6 14 37
即:2049 年为己(jǐ) 巳(sì )年。 (注:2040 能被 12 整除) 例2、 求 1984 年是农历什么年?
C 3 1984 3 解: G 1 ,为甲;而 10 10 C 3 1984 3 1 )。 Z 1 ,为子(sì 12 12 12
m 值
得日柱数 r 后,日柱干支公式为:
r G ,即日柱数的个位数 10
Z 6G r ,肯定能整除。 5
例4、 求 2049 年 10 月 1 日的日柱?
c 49 c 解: u 12 , v 1 ,查表得 m 34 ; d 1 , 21 4 4 4
公历与农历的互换公式
龙泽锋 2019.3.9 1.序 中华民国之后的中国是同时采用西方公历和本国原产农历的国家。老百姓大 多时候用的是公历,但少些时候又需要用农历。如过年,读古文和好奇时。好奇 主要是在“算命”的时候。 “算命”, 纯粹是降低中国科学水平的劣根之一, 为科学界中人所深恶痛绝的。 但农历却是中华文化精华。中国古代时,纪日除了用几月初几等方式之外,还会 用到“年柱-月柱-日柱”格式的纪日方式。今天,我就整理一下,我们如何进行公 历和农历的互换公式。 2.年柱公式 年柱的求法,比较简单。但又比月柱日柱更常用。比如说,快过年了,明年 的农历年名称是什么? 为方便,我们先规定公历中数字的代码及意义。我们知道,现在公历一般都 用 8 位数表示。如 20190310 表示 2019 年 3 月 10 日,19991001 表示 1999 年 10 月 1 日。其中前 2 位为世纪数,记作 c,3/4 位为年份数,记作 n, (或 1~4 位为 大年份数,记作 C, )5/6 位为月份数,记作 m,7/8 位为日期数,记作 d。 于是,年柱干支公式为: (记干为 G,支为 Z。 )
公历换算农历公式
公历换算农历公式
想要将公历转换为农历,可以根据公式:公元年数—1901(或1977)=R+4Q;那么农历日期=10.6(1+R)+14Q+年内日期序数—29.5n(n、R、Q都是自然数,R<4)。
这个公式算法对于很多数学不好的人而言是很费脑子的,算大半天也算不出来,而当今科技是比较发达的,我们想要将进行公农历转换并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计算。
现在,想要将公农历进行转换方法很简单,比较传统的一个方法就是可以直接看挂历或是台历,上面每个公历日期的下面都会标注都相对应的农历日期,我们只需一翻阅就能查询到公历相对应的农历日期了。
比如我们要看2021年7月2日的农历日期,7月2日的下面就会显示农历日期为五月廿三。
对于公农历转换公式是什么,我们已经了解了,但是它的是比较复杂的,而现在是网络普及的一个时代,平板、手机以及电脑等等电子产品也都设置有万年历这中功能,所以对于公历与农历的转换,一查看就可以了,很方便。
并且与传统的挂历、台历本子而言,电子设备上的日期不局限于一年的日期,这给人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日常工作等更方便。
好了,公历是国际通过的历法,当年日期的记录均是以阳历为准,但农历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日期记录方式,在实际上生活中难免会用到公农历转换。
我们知道公农历转换公式是什么,但是算法复杂,我们大可不必去计算,看挂历即可。
【公历年份换算农历干支纪年口诀】(含公元前后两种换算方法公式)简单、实用、易学、好记
【公历年份换算农历干支纪年口诀】(含公元前后两种换算方法公式)简单、实用、易学、好记【公历年份换算农历干支纪年口诀】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采用的是阴阳合历。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
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
干支纪年以每年春节换年。
而在历史教学中记录一些事件的发生时间都是采用公元纪年,公元纪年和干支纪年有一个简单的换算口诀如下:一,用数字对应天干地支:自然数: 1 2 3 4 5 6 7 8 9 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自然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0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举例(以2018为例):公元年数减去3——2018-3=201510除余數是天干——2015÷10=201……5(戊)该数再用12除——2015÷12=167……11(戌)余数就把地支显所以2018年按干支纪年就是戊戌年。
以上是公历公元年份换算成农历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下面姜毅同志研究发现了另一段年份的换算方法,即:公历公元前年份换算成农历干支纪年的计算方法:一,用數字對應天干地支:0 9 8 7 6 5 4 3 2 1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0 1110 9 8 7 6 5 4 3 2 1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二,口訣並舉例(以公元前57年為例):公元前年數加3:57+3=601.60除10的余數是天干:60÷10=6……0(0对应的天干是甲);还有一种更简单明了的方法,就是年数加3后的和不用作除10计算,直接用和的个位数与天干对应即可。
2.60除12的余数是地支:60÷12=5……0(0对应的地支是子)余数就把地支显所以公元前57年换算成农历干支纪年就是甲子年。
又如:将公元前1250年换算成干支年:1250+3=1253① 和的个位3对应的天干为辛②1253÷12=104 (5)余数5对应的地支为未故公元前1250年为辛未年。
阳历和阴历转换算法
阳历和阴历转换算法
一、阳历和阴历的区别
阳历是以太阳行星运行轨道周期来计算的历法,也称为公历,它将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大约29天左右。
阴历是按照农历的月份来排列的,一年有12个月,每月大约有29或30天。
二、历法计算原理
(1)阳历
阳历是按照太阳行星的运行周期计算的,一年的太阳行星运行周期为365.2422天,因此,每隔四年多少天就添加一天,称为闰年,这样一年可以分成365或366天。
(2)阴历
三、阳历和阴历之间的转换
1、阳历转换成阴历
1)计算年份
首先,我们要知道要转换的年份是否是闰年,是则记闰月为29天,不是则记闰月为28天。
2)计算月份
根据今年的起始月份,以及今年之前的年份闰月天数,可以计算出今年的闰月日期,根据要转换的年份和月份,可以确定当前的月份,从而转换成阴历的月份。
3)计算日期
根据转换后阴历的月份和日期,结合当月的起始日期,可以计算出当月的日期,即为转换后的阴历日期。
4)计算多余的天数
转换成阴历之后,如果有多余的天数。
公元纪年与农历纪年对照表
公元纪年与农历纪年对照表公元纪年与农历纪年对照表公元纪年(农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皇帝纪年)公元纪年(农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皇帝纪年)1840年(农历4538年,即庚子76年)(道光20年)1841年(农历4539年,即辛丑76年)(道光21年)1842年(农历4540年,即壬寅76年)(道光22年)1843年(农历4541年,即癸卯76年)(道光23年)1844年(农历4542年,即甲辰76年)(道光24年)1845年(农历4543年,即乙巳76年)(道光25年)1846年(农历4544年,即丙午76年)(道光26年)1847年(农历4545年,即丁未76年)(道光27年)1848年(农历4546年,即戊申76年)(道光28年)1849年(农历4547年,即乙酉76年)(道光29年)1850年(农历4548年,即庚戌76年)(道光30年)1851年(农历4549年,即辛亥76年)(咸丰1年)1852年(农历4550年,即壬子76年)(咸丰2年)1853年(农历4551年,即癸丑76年)(咸丰3年)1854年(农历4552年,即甲寅76年)(咸丰4年)1855年(农历4553年,即乙卯76年)(咸丰5年)1856年(农历4554年,即丙辰76年)(咸丰6年)1857年(农历4555年,即丁巳76年)(咸丰7年)1858年(农历4556年,即戊午76年)(咸丰8年)1859年(农历4557年,即己未76年)(咸丰9年)1860年(农历4558年,即庚申76年)(咸丰10年)1861年(农历4559年,即辛酉76年)(咸丰11年)1862年(农历4560年,即壬戌76年)(同治1年)1863年(农历4561年,即癸亥76年)(同治2年)1864年(农历4562年,即甲子77年)(同治3年)1865年(农历4563年,即乙丑77年)(同治4年)1866年(农历4564年,即丙寅77年)(同治5年)1867年(农历4565年,即丁卯77年)(同治6年)1868年(农历4566年,即戊辰77年)(同治7年)1869年(农历4567年,即己巳77年)(同治8年)1870年(农历4568年,即庚午77年)(同治9年)1871年(农历4569年,即辛未77年)(同治10年)1872年(农历4570年,即壬申77年)(同治11年)1873年(农历4571年,即癸酉77年)(同治12年)1874年(农历4572年,即甲戌77年)(同治13年)1875年(农历4573年,即乙亥77年)(光绪1年)1876年(农历4574年,即丙子77年)(光绪2年)1877年(农历4575年,即丁丑77年)(光绪3年)1878年(农历4576年,即戊寅77年)(光绪4年)1879年(农历4577年,即己卯77年)(光绪5年)1880年(农历4578年,即庚辰77年)(光绪6年)1881年(农历4579年,即辛己77年)(光绪7年)1882年(农历4580年,即壬午77年)(光绪8年)1883年(农历4581年,即癸未77年)(光绪9年)1884年(农历4582年,即甲申77年)(光绪10年)1885年(农历4583年,即乙酉77年)(光绪11年)1886年(农历4584年,即丙戌77年)(光绪12年)1887年(农历4585年,即丁亥77年)(光绪13年)1888年(农历4586年,即戊子77年)(光绪14年)1889年(农历4587年,即己丑77年)(光绪15年)1890年(农历4588年,即庚寅77年)(光绪16年)1891年(农历4589年,即辛卯77年)(光绪17年)1892年(农历4590年,即壬辰77年)(光绪18年)1893年(农历4591年,即癸巳77年)(光绪19年)1894年(农历4592年,即甲午77年)(光绪20年)1895年(农历4593年,即乙未77年)(光绪21年)1896年(农历4594年,即丙申77年)(光绪22年)1897年(农历4595年,即丁酉77年)(光绪23年)1898年(农历4596年,即戊戌77年)(光绪24年)1899年(农历4597年,即己亥77年)(光绪25年)1900年(农历4598年,即庚子77年)(光绪26年)1901年(农历4599年,即辛丑77年)(光绪27年)1902年(农历4600年,即壬寅77年)(光绪28年)1903年(农历4601年,即癸卯77年)(光绪29年)1904年(农历4602年,即甲辰77年)(光绪30年)1905年(农历4603年,即乙巳77年)(光绪31年)1906年(农历4604年,即丙午77年)(光绪32年)1907年(农历4605年,即丁未77年)(光绪33年)1908年(农历4606年,即戊申77年)(光绪34年)1909年(农历4607年,即乙酉77年)(宣统1年)1910年(农历4608年,即庚戌77年)(宣统2年)1911年(农历4608年,即辛亥77年)(宣统3年)公元纪年(农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农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民国纪年)1912年(农历4609年,即壬子77年)(民国1年)1913年(农历4610年,即癸丑77年)(民国2年)1914年(农历4611年,即甲寅77年)(民国3年)1915年(农历4612年,即乙卯77年)(民国4年)1916年(农历4613年,即丙辰77年)(民国5年)1917年(农历4614年,即丁巳77年)(民国6年)1918年(农历4615年,即戊午77年)(民国7年)1919年(农历4616年,即己未77年)(民国8年)1920年(农历4617年,即庚申77年)(民国9年)1921年(农历4618年,即辛酉77年)(民国10年)1922年(农历4619年,即壬戌77年)(民国11年)1923年(农历4620年,即癸亥77年)(民国12年)1924年(农历4621年,即甲子78年)(民国13年)1925年(农历4622年,即乙丑78年)(民国14年)1926年(农历4623年,即丙寅78年)(民国15年)1927年(农历4624年,即丁卯78年)(民国16年)1928年(农历4625年,即戊辰78年)(民国17年)1929年(农历4626年,即己巳78年)(民国18年)1930年(农历4627年,即庚午78年)(民国19年)1931年(农历4628年,即辛未78年)(民国20年)1932年(农历4629年,即壬申78年)(民国21年)1933年(农历4630年,即癸酉78年)(民国22年)1934年(农历4631年,即甲戌78年)(民国23年)1935年(农历4632年,即乙亥78年)(民国24年)1936年(农历4633年,即丙子78年)(民国25年)1937年(农历4634年,即丁丑78年)(民国26年)1938年(农历4635年,即戊寅78年)(民国27年)1939年(农历4636年,即己卯78年)(民国28年)1940年(农历4637年,即庚辰78年)(民国29年)1941年(农历4638年,即辛巳78年)(民国30年)1942年(农历4639年,即壬午78年)(民国31年)1943年(农历4640年,即癸未78年)(民国32年)1944年(农历4641年,即甲申78年)(民国33年)1945年(农历4642年,即乙酉78年)(民国34年)1946年(农历4643年,即丙戌78年)(民国35年)1947年(农历4644年,即丁亥78年)(民国36年)1948年(农历4645年,即戊子78年)(民国37年)1949年(农历4646年,即己丑78年)(民国38年)公元纪年(农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建国纪年)公元纪年(农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建国纪年)1950年(农历4647年,即庚寅78年)(建国1年)1951年(农历4648年,即辛卯78年)(建国2年)1952年(农历4649年,即壬辰78年)(建国3年)1953年(农历4650年,即癸巳78年)(建国4年)1954年(农历4651年,即甲午78年)(建国5年)1955年(农历4652年,即乙未78年)(建国6年)1956年(农历4653年,即丙申78年)(建国7年)1957年(农历4654年,即丁酉78年)(建国8年)1958年(农历4655年,即戊戌78年)(建国9年)1959年(农历4656年,即己亥78年)(建国10年)1960年(农历4657年,即庚子78年)(建国11年)1961年(农历4658年,即辛丑78年)(建国12年)1962年(农历4659年,即壬寅78年)(建国13年)1963年(农历4660年,即癸卯78年)(建国14年)1964年(农历4661年,即甲辰78年)(建国15年)1965年(农历4662年,即乙巳78年)(建国16年)1966年(农历4663年,即丙午78年)(建国17年)1967年(农历4664年,即丁未78年)(建国18年)1968年(农历4665年,即戊申78年)(建国19年)1969年(农历4666年,即己酉78年)(建国20年)1970年(农历4667年,即庚戌78年)(建国21年)1971年(农历4668年,即辛亥78年)(建国22年)1972年(农历4669年,即壬子78年)(建国23年)1973年(农历4670年,即癸丑78年)(建国24年)1974年(农历4671年,即甲寅78年)(建国25年)1975年(农历4672年,即乙卯78年)(建国26年)1976年(农历4673年,即丙辰78年)(建国27年)1977年(农历4674年,即丁巳78年)(建国28年)1978年(农历4675年,即戊午78年)(建国29年)1979年1980年(农历4677年,即庚申78年)(建国31年)1981年(农历4678年,即辛酉78年)(建国32年)1982年(农历4679年,即壬戌78年)(建国33年)1983年(农历4680年,即癸亥78年)(建国34年)1984年(农历4681年,即甲子79年)(建国35年)1985年(农历4682年,即乙丑79年)(建国36年)1986年(农历4683年,即丙寅79年)(建国37年)1987年(农历4684年,即丁卯79年)(建国39年)1988年(农历4685年,即戊辰79年)(建国39年)1989年(农历4686年,即己巳79年)(建国40年)1990年(农历4687年,即庚午79年)(建国41年)1991年(农历4688年,即辛未79年)(建国42年)1992年(农历4689年,即壬申79年)(建国43年)1993年(农历4690年,即癸酉79年)(建国44年)1994年(农历4691年,即甲戌79年)(建国45年)1995年(农历4692年,即乙亥79年)(建国46年)1996年(农历4693年,即丙子79年)(建国47年)1997年(农历4694年,即丁丑79年)(建国48年)1998年(农历4695年,即戊寅79年)(建国49年)1999年(农历4696年,即己卯79年)(建国50年)2000年(农历4697年,即庚辰79年)(建国51年)2001年(农历4698年,即辛巳79年)(建国52年)2002年(农历4699年,即壬午79年)(建国53年)2003年(农历4700年,即癸未79年)(建国54年)2004年(农历4701年,即甲申79年)(建国55年)2005年(农历4702年,即乙酉79年)(建国56年)2006年(农历4703年,即丙戌79年)(建国57年)2007年(农历4704年,即丁亥79年)(建国58年)2008年(农历4705年,即戊子79年)(建国59年)2009年2010年(农历4707年,即庚寅79年)(建国61年)2011年(农历4708年,即辛卯79年)(建国62年)2012年(农历4709年,即壬辰79年)(建国63年)2013年(农历4710年,即癸巳79年)(建国64年)2014年(农历4711年,即甲午79年)(建国65年)2015年(农历4712年,即乙未79年)(建国66年)2016年(农历4713年,即丙申79年)(建国67年)2017年(农历4714年,即丁酉79年)(建国68年)2018年(农历4715年,即戊戌79年)(建国69年)2019年(农历4716年,即己亥79年)(建国70年)2020年(农历4717年,即庚子79年)(建国71年)2021年(农历4718年,即辛丑79年)(建国72年)2022年(农历4719年,即壬寅79年)(建国73年)2023年(农历4720年,即癸卯79年)(建国74年)2024年(农历4721年,即甲辰79年)(建国75年)2025年(农历4722年,即乙巳79年)(建国76年)2026年(农历4723年,即丙午79年)(建国77年)2027年(农历4724年,即丁未79年)(建国78年)2028年(农历4725年,即戊申79年)(建国79年)2029年(农历4726年,即己酉79年)(建国80年)2030年(农历4727年,即庚戌79年)(建国81年)2031年(农历4728年,即辛亥79年)(建国82年)2032年(农历4729年,即壬子79年)(建国83年)2033年(农历4730年,即癸丑79年)(建国84年)2034年(农历4731年,即甲寅79年)(建国85年)2035年(农历4732年,即乙卯79年)(建国86年)2036年(农历4733年,即丙辰79年)(建国87年)2037年(农历4734年,即丁巳79年)(建国88年)2038年(农历4735年,即戊午79年)(建国89年)2039年2040年(农历4737年,即庚申79年)(建国91年)2041年(农历4738年,即辛酉79年)(建国92年)2042年(农历4739年,即壬戌79年)(建国93年)2043年(农历4740年,即癸亥79年)(建国94年)2044年(农历4741年,即甲子80年)(建国95年)2045年(农历4742年,即乙丑80年)(建国96年)2046年(农历4743年,即丙寅80年)(建国97年)2047年(农历4744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一、记住农历的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二、掌握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法KCB齿轮泵
年数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癸酉;后继续甲戍、乙亥、丙子……,60年时刚好是葵亥。
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2CY系列齿轮泵,周而复始,循环不息。
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搭配时先天干后地支。
三、使用如下公式KCB不锈钢齿轮泵
1、天干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0.整除时是葵,余数1、
2、
3、
4、
5、
6、
7、
8、9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按顺序)。
LYB系列立式液下齿轮泵
2、地支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2.整除时是亥,余数1、2、
3、4、5、6、7、8、9、10、11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按顺序)KCB-T铜齿轮泵。
如:1894年甲午中**战争
(1894—3)/10 余数是1,GZYB高精度齿轮泵天干属于“甲”;(1894—3)/12 余数是7,地支属于“午”。
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甲午”。
KCB系列大流量齿轮泵
又如:1898年戊戌变法
(1898—3)/10 余数是5,KCB齿轮泵安装尺寸天干属于“戊”;(1898—3)/12 余数是11,地支属于“戌”。
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戊戌”。
2CY齿轮泵安装尺寸
再如:1911年辛亥革命
(1911—3)/10 余数是8,天干属于“辛”;(1911—3)/12 结果是整除,地支属于“亥”。
高压齿轮泵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