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宋代笔记研究述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宋代笔记研究述评
郑继猛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西安 710062;安康学院,陕西 安康 725000)
提要: 宋代笔记是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宋代笔记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笔记”概念的界定、“笔记”文献的整理、“笔记”的综合研究、“笔记”个案研究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一些发展,这篇文章对此现状做了归纳述评,并指出未来宋代笔记的研究趋向,以期对笔记研究作一阶段性的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 宋代笔记;笔记文;笔记小说;研究视角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3637(2008)04-0037-05
笔记是历来较少受到关注的一种特殊的文体和文学现象。尽管笔记形式存在已久,但把笔记作为一种独立文体命名则始于宋代。北宋文人宋祁首次将其旨在杂录各种琐闻趣事的书,命名为《宋景文笔记》。两宋时期是中国笔记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一是笔记作者队伍广大,大量文人、学者、官吏以及一般士人参与笔记的写作;二是写作的作品多,大约500多种①;三是笔记种类齐全,诸如读书笔记、城市笔记、杂记、杂录、闲话、录话、诗话、文话等,举凡带有随笔杂记,有关生活、学习、社会、世风、士风、掌故、风土、物产、谱录、演艺,以及迁徙、贬谪等一切人的活动都在笔记里有记载和反映。
宋代笔记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学界重视。目前学界大致从四个方面推进了宋代笔记研究。
一、关于“笔记”与“笔记小说”的争论
笔记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传统目录学没有具体的分类,而是按照所包的具体内容分归于不同的部类,如《四库全书》将有些笔记划归于史部,有些笔记划归于子部。在同一部里又归入不同的小类。其他的书目分类亦混乱不清。这就给当代研究者提出一个问题,关于“笔记”概念的内涵界定,“笔记”与“笔记小说”之间到底为何关系?学界关于笔记概念讨论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笔记”与“笔记小说”起源独立说。学界可分为两种主要倾向。一是从“笔记”词源分析开始;一是自“小说”一词开始。结论也是两种,一是形成了“笔记文”这一大类;一是将“笔记”和“小说”结合定义为“笔记小说”。
张惠仁在《历代笔记文初探》中将“笔记”定义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笔记文,实际上指的是‘笔记文学’,它以古小说、传奇、志怪、列异类为主(故古人称笔记文学为笔记小说……),辅之以历史故事、野史、稗史、轶事、琐闻等,另外,也不排斥丛著、辨证、杂考,但地位并不重要。狭义的笔记文,向被认为是狭义散文中的一种,故称为‘笔记小品’。它不排斥一定数量的、以小品形式出现的故事和幽怪之谈。”[1]其广义笔记定义更合乎笔记文学包罗万象的实际。而狭义定义则含糊不清,“笔记”、“小品”、“小说”根本界线不明。
刘叶秋在《历代笔记概述》中指出给“笔记”定义的困难:“什么叫笔记,笔记有什么特点,哪些作品可以算是笔记等等,恐怕见仁见智,看法不同,未必能得出一致的结论。”[2]因此他认为“笔记的特点,以内容论,主要在于‘杂’:不拘内容,有闻必录;以形式论,主要在于‘散’:长长短短,记叙随宜。”[3]据此,他将笔记分为三类:小说故事类笔记;历史琐闻类笔记;考据辩证类笔记。从分类中可以看出,笔记小说只是笔记的一个小类,从属于笔记。
郑宪春在《中国笔记文史》探索了笔记文的起源,他认为笔记的源头有二:一是“传说中的三坟五典、九丘八索。舍左、右史无以成文。这大致是最初的随笔,是为中国笔记的源头之一”[4]。二是先秦诸子散文,这些散文“也基本属于‘札记’之类,粗具中国笔记的基本特征,从而,这批诸子散文构成了中国笔记文的源头之一”[5]。作者最后解释两个来源的成立理由:“言笔记源于先秦历史散文,是指笔记文中的野史笔记从中继承了文直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秉笔直书的传统,许多笔记所具备的‘春秋笔法’及其保存的史料价值,弥补了正史的缺陷和不足。言笔记源于语录体的诸子散文,是指笔记的自然朴实和短小精炼,与先秦语录体诸子散文的随笔记录实出一辙。”[6]因此,郑宪春归纳出笔记的三个特色:随心所欲,随事记录;包罗万象,形散神凝;质朴自然,意趣横生。
这三家基本的界定就是笔记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笔记小说只是笔记其中的一个小类。
与上述意见相对的是苗壮《笔记小说史》,其中探讨“笔记”文体形成的过程:
笔记之称,始于六朝。《南齐书・丘巨源传》说:“笔记贱伎,非杀活所待;开劝小说,非否判所寄。”所
称“笔记”、“小说”,均非文体。“笔记”指执笔记录,
掌文书之事;“小说”指非庄重、正式的言谈。王僧儒
《任府君传》中“辞赋极其清深,笔记尤尽典实”,《文
心雕龙・才略》中“温太真之笔记,循理而清通”,所
说的“笔记”,则是指所记录的文字。从语义学考察,
“笔”不只是书写工具,又有书写、记载和散文的意思。
《释名》曰:“笔,述也,述事而书之也。”六朝时,论文
者往往“文”、“笔”对称。“文”指注重词藻、讲求声韵
对偶的文章,“笔”指随意记录的散行文字。如《文心
雕龙・总术》称:“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
也,有韵者文也。”后来便把信手拈来,随笔记录,不拘
体例的杂记见闻、心得体会等统称为笔记。宋代的宋
祁著《笔记》一书,分为释俗、考订、杂说三卷,开始以
“笔记”作为书名。笔记小说称“笔记”者,则有题名
苏轼的《仇池笔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与
之相类的称呼,则有随笔、笔谈、笔丛、谈丛、丛说、漫
录等,在传统目录学中,并没有“笔记”一体,各类笔记
多归于小说家和杂家[7]。
苗壮强调笔记小说的起源,从其对“随笔、笔谈、谈丛、漫录”等列举和对传统目录学分类的认同看出,他认定没有独立的笔记文体,“笔记小说”是一大类,包含其他的“笔记”。
第二阶段以宋代笔记研究者张晖为代表。他在《宋代笔记研究》考察宋笔记名称起源之后,认为“宋笔记名实相符”,“可见笔记一词至宋已与现代含义大致相同”[8]。但作者没有作严格逻辑论证,只是凭借感悟式的“这些书都是现代概念的笔记”,就下了结论,显然缺少必要的说服力。但他同时特别辨析了“笔记”与“笔记小说”的关系,认为“笔记”和“笔记小说”是并列而有互相交叉的独立文体②。这说明他也注意到了“笔记”概念的界定问题。
韩进廉的《中国小说美学史》认为小说源头和“笔记”的源头一致,均起源于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不同的是它梳理了“小说”一词的语意学根源,从而确定了“小说”独立于“笔记”之外的特性。因此“笔记”和“小说”不是从属关系,而有并列、交叉的一个独立文学样式③。这一点和张晖的看法一致。
第三阶段“笔记”专类概念的提出。马月华在《笔记文献的史料价值及笔记文献信息开发》呼吁,要“还笔记以科学的本来面目及其在目录学上的应有地位与名分。……根据笔记文献内容杂、无一定体例的特点,本人认为把笔记硬性归入任何专门的学科都勉为其难,只有在综合参考大类中设立‘笔记’专类才是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9]。傅璇琮在《全宋笔记》序中指出未来“笔记”研究的思路:“应当把笔记的系统研究提到日程上来。当前笔记研究,可以考虑的,一是将笔记的分类如何从传统的框架走向现代化的梳理,二是如何建立科学体系,加强学科意识,把笔记作为相对独立的门类经行研究。”[10]陶敏、刘再华在《“笔记小说”与笔记研究》分析说:“尽管‘笔记’与‘小说’有亲缘关系,但目录学的‘小说’毕竟是纯文学观念尚未建立,文体研究尚不发达的时代产物,不是文体分类的概念,今天不必要也不应该继续用‘笔记小说’来指称全部笔记。至于介乎笔记与小说之间的作品,不妨仍称之为‘笔记小说’,但应该严格限定为‘笔记体小说’,即用笔记形式创作的小说,或被编于笔记中的小说。那些具有较强叙事成分的笔记,作者原是忠实地记录见闻,意在传信,纵涉怪异,也不加虚构、夸饰和渲染,并非‘有意为小说’,循名责实,仍当称之为笔记。”[11]最后他们建议将“笔记”:“当有两层含义,即作为著述体式的笔记和作为文体的笔记。为了区别起见,后者不妨称之为笔记文。”
上述是当前学界对“笔记”名实研究做出的积极探索。其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做了大量的文献整理工作。
二、宋代笔记文献的整理出版
笔记文献的整理也呈现出与笔记概念相一致的趋势。上个世纪80年代起,一方面以“笔记小说”理念为核心整理出版宋代笔记,强调宋代笔记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虚构等因素;一方面是强调宋代笔记“史料”特点,整理出版了大量史料性、纪实性的笔记。进入本世纪,以“笔记专类”为核心,开始全面整理出版宋代笔记,成果就是《全宋笔记》。同时出现了高质量的单部笔记点校本。从中看出学界对宋代笔记的研究热情。
首先是以笔记小说为核心整理出版的文献。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刻印出版了《历代笔记小说大观》,该丛书被认为有很多不足,“癸亥之岁,《笔记小说大观》重印问世,但仍有不少流传较广、脍炙人口之名篇佳作,未被收入,令人有遗珠之憾”[12]。1995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影印出版了周光培辑成的《历代笔记小说集成》,其中《宋代笔记小说》收录宋代笔记共188种。可惜这仅是一本简单的资料辑成,优缺点并存,缺点一是笔记收集编排没有按照时间顺序,编辑显得杂乱,如《宋代笔记小说》第一册收录的第一本笔记为《靖康纪闻》(一卷・拾遗一卷),第二本笔记为《丁晋公谈录》(一卷・拾遗一卷),明显没有按照宋代笔记生成的时间先后编次。二是为原版影印,没有校勘、标点,因此全书字迹不清,很多处模糊不清,给阅读者和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其优点则是保持了原有古籍的风貌,为研究者提供了随手可得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也反映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笔记研究初始之时的状况。
中华书局将一部分史料性强的笔记作为史料出版,重点排除其中虚构性、荒诞性的小说因素,中华书局陆续出版了《唐宋史料笔记丛刊》,这是一套经过点校的笔记单行本,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2005年分批出版了《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其中2001年出版了《宋元笔记大观》,收录宋代笔记69种,这套丛书收录笔记改变了周光培简单收集集成的做法,对所收入的宋元笔记按照作者年代编辑,并在每一种笔记前编写了校点说明,包括:作者简介、内容介绍,点校依据版本等,这为读者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其次是突出“史料性”的特点。为满足读者研究宋代历史的需要,出版社将一部分笔记作为史料出版,特别排除其中的虚构性、荒诞性的小说因素。如中华书局陆续出版了《唐宋史料笔记丛刊》,这是一套经过点校的笔记单行本,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很多的方便。
最后是2003年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整理,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全宋笔记》,计划出版囊括全部宋代笔记500部。这是以全新的笔记概念编辑整理的宋代笔记,有意淡化“笔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