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习题解答
工程流体力学第1章 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1-1已知液体的容重为7.00kN/m3,求其密度为多少?解:γ=ρg,ρ=γ/g=7000 / 9.807=1-2压缩机压缩空气,压力从98.1kN/m2升高到6×98.1kN/m2,温度从20℃升到78℃。
问空气体积减小了多少?解:p/ρ=RT , p1/(ρ1T1)= p2/(ρ2T2)98.1/(ρ1293)= 6×98.1/(ρ2351)V2/V1=ρ1/ρ2=351/6*293=20% 所以体积减少了80%。
1-3流量为50m3/h,温度为70℃的水流入锅炉,经加热后水温升高到90℃。
水的膨胀系数α=0.000641/K-1。
问从锅炉每小时流出多少的水?解:α=dV/(VdT)dV=αVdT=0.000641*50*(90-70+273)=9.39 m3/h (单位时间内,体积变化就是流量的变化)所以锅炉流出水量为50+9.39=59.39 m3/h。
1-4空气容重γ=11.5N/m3,ν=0.157cm2/s,求它的动力黏度µ。
解:µ=ρν=νγ/g=0.157*10-4*11.5/9.807=1.84*10-5Ns/m21-5图示为一水平方向运动的木板,其速度为1m/s。
平板浮在油面上,δ=10mm,油的µ=0.09807Pa s⋅。
求作用于平板单位面积上的阻力。
解:τ=µdu/dy=µu/δ=0.09807*1/0.01=9.807Pa.1-6一底面积为40cm×50cm,高为1cm的木块,质量为5kg,沿着涂有润滑油的斜面等速向下运动。
已知v=1m/s,δ=1mm,求润滑油的动力黏度。
解:F=mg.5/13=5*9.807*5/13=18.86Nτ=µdu/dy=µv/δ=F/A所以µ=Fδ/(Av)=18.86*0.001/(0.4*0.5*1)=0.0943Pa s⋅1-7一直径d=149.4mm,高度h=150mm,自重为9N的圆柱体在一内径D=150mm的圆管中下滑。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解答第1章
第一章习题解答题 电路如题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O两端的电压UAO。
设二极管是理想的。
解:分析:二极管在外加正偏电压时是导通,外加反偏电压时截止。
正偏时硅管的导通压降为~。
锗管的导通压降为~。
理想情况分析时正向导通压降为零,相当于短路;反偏时由于反向电流很小,理想情况下认为截止电阻无穷大,相当于开路。
分析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的基本方法为“开路法”,即:先假设二极管所在支路断开,然后计算二极管的阳极(P 端)与阴极(N 端)的电位差。
若该电位差大于二极管的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正偏而导通,其二端的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如果该电位差小于导通压降,该二极管处于反偏而截止。
如果电路中存在两个以上的二极管,由于每个二极管的开路时的电位差不等,以正向电压较大者优先导通,其二端电压为二极管导通压降,然后再用上述“开路法”法判断其余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路中有多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判断为:对于阴极(N 端)连在一起的电路,只有阳极(P 端)电位最高的处于导通状态;对于阳极(P 端)连在一起的二极管,只有阴极(N 端)电位最低的可能导通。
图(a )中,当假设二极管的VD 开路时,其阳极(P 端)电位P U 为-6V ,阴极(N 端)电位N U 为-12V 。
VD 处于正偏而导通,实际压降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
理想情况为零,相当于短路。
所以V U AO 6-=;图(b )中,断开VD 时,阳极电位V U P 15-=,阴极的电位V U N12-=,∵ N PUU < ∴ VD 处于反偏而截止∴ VU AO 12-=; 图(c ),断开VD1,VD2时∵ V U P 01= V U N 121-= 11N P U U > V U P 152-= V U N 122-= 22N P U U<∴ VD1处于正偏导通,VD2处于反偏而截止V U AO 0=;或,∵ VD1,VD2的阴极连在一起∴ 阳极电位高的VD1就先导通,则A 点的电位V U AO 0=,而 A N P U UV U =<-=2215∴ VD2处于反偏而截止 图(d ),断开VD1、VD2,∵ V U P 121-= V U N 01= 11N P U U < V U P 122-= VU N 62-= 22N P U U <;∴ VD1、VD2均处于反偏而截止。
离散数学 第1章 习题解答
习题1.11.下列句子中,哪些是命题?哪些不是命题?如果是命题,指出它的真值。
⑴中国有四大发明。
⑵计算机有空吗?⑶不存在最大素数。
⑷21+3<5。
⑸老王是山东人或河北人。
⑹2与3都是偶数。
⑺小李在宿舍里。
⑻这朵玫瑰花多美丽呀!⑼请勿随地吐痰!⑽圆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 。
⑾只有6是偶数,3才能是2的倍数。
⑿雪是黑色的当且仅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⒀如果天下大雨,他就乘班车上班。
解:⑴⑶⑷⑸⑹⑺⑽⑾⑿⒀是命题,其中⑴⑶⑽⑾是真命题,⑷⑹⑿是假命题,⑸⑺⒀的真值目前无法确定;⑵⑻⑼不是命题。
2. 将下列复合命题分成若干原子命题。
⑴李辛与李末是兄弟。
⑵因为天气冷,所以我穿了羽绒服。
⑶天正在下雨或湿度很高。
⑷刘英与李进上山。
⑸王强与刘威都学过法语。
⑹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
⑺我既不看电视也不外出,我在睡觉。
⑻除非天下大雨,否则他不乘班车上班。
解:⑴本命题为原子命题;⑵p:天气冷;q:我穿羽绒服;⑶p:天在下雨;q:湿度很高;⑷p:刘英上山;q:李进上山;⑸p:王强学过法语;q:刘威学过法语;⑹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⑺p:我看电视;q:我外出;r:我睡觉;⑻p:天下大雨;q:他乘班车上班。
3.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⑴他一面吃饭,一面听音乐。
⑵3是素数或2是素数。
⑶若地球上没有树木,则人类不能生存。
⑷8是偶数的充分必要条件是8能被3整除。
⑸停机的原因在于语法错误或程序错误。
⑹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当且仅当它的对边平行。
⑺如果a和b是偶数,则a+b是偶数。
解:⑴p:他吃饭;q:他听音乐;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⑵p:3是素数;q:2是素数;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⑶p:地球上有树木;q:人类能生存;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⑷p:8是偶数;q:8能被3整除;原命题符号化为:p↔q⑸p:停机;q:语法错误;r:程序错误;原命题符号化为:q∨r→p⑹p: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q:四边形ABCD的对边平行;原命题符号化为:p↔q。
第1章习题解答
m = −∞ n
∑ ax(m) = a
n
n
m = −∞
∑ x ( m)
2
n
= a T[x(n)]
且T[ax1(n)+bx2(n)] = a 以该系统是线性系统。 又因为 T[x(n-k)]=
m = −∞
∑ x1 (m) +b
m = −∞
∑ x ( m)
= a T[x1(n)] + b T[x2(n)]
(3)利用 z 变换的性质:
Z [ nx(n) ] = − z
现在令 则
X 1 ( x) = Z [ nx(n)]
⎡ n 2 x ( n) ⎦ ⎤ = −z Z⎣
dX 1 ( x) ∞ 2 n − n d ⎛ dX ( x) ⎞ = ∑ n a z = −z ⎜ −z ⎟ dz dz ⎝ dz ⎠ n=0 z >a
4
(5) h( n) =
1 u ( n) n!
解: (1)系统的因果性取决于 g(n)的因果性。该系统为非线性系统,输出 y(n)是输入 x(n)与系 统响应 g(n)的乘积。由于 g(n)有界,所以|g(n)|≤M(M 为一个有限的正数) ,|y(n)| = |g(n)||x(n)| ≤ M|x(n)|,因而系统是稳定的。 设 g ( n) ≤M1,当x(n)为有界输入时,即 x ( n) ≤M2,则 y ( n) ≤ g ( n) x ( n) ≤M1 M2,所 以该系统是稳定的。 任取一时刻n0,则y(n0) = g(n0)x(n0) , 系统的输出只取决于此刻的输入, 所以该系统是因果的。 (3)如果n0≥0, 则系统是因果的;否则系统是非因果的。y(n)取决于x(n-n0),系统是稳定 的。 若 x(n)有界,则 y(n)有界,所以该系统是稳定的。 (5)由于有 h(n)≡0,n≥0,根据系统是因果的充要条件,可以判断该系统是因果的。 由于 1.17
《原子物理学》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1-1 速度为v 的非相对论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偏离角为104- rad 。
证:α粒子在实验系及在质心系下的关系有:ααc c v v v +=由此可得:⎩⎨⎧+=+=c c c L c c c L v v v v v v θθθθααααcos cos cos cos ①由②解得:uC CL +=θθθcos sin tan 其中u=αc c v v ②()c e v m m v m +=αα0 0v m m m v ec +=∴αα③∵ ce c c e v v v v v -=-=ααα,与坐标系的选择无关∴ce c v v v -=α0 ④又 ∵ 0=+ce e v m v m αα∴0v m m v ece α-= 代入④式,可得:0v m m m v e ec αα+=由此可以得到:ec m m v v αα=代入②式中,可以得到: rad m m m m ec ec L 410cos sin tan -≈≤+=ααθθθ 证毕。
1-2 (1)动能为5.00Mev 的α粒子被金核以90°散射时,它的瞄准距离(碰撞参数)为多大?(2)如果金箔厚1.0µm ,则上述入射α粒子束以大于90°散射(称为背散射)的粒子数是全部入射例子的百分之几? 解:(1)由库仑散射公式可得:b =2a cot 2θ=21E e Z Z 02214πεcot 2θ=21⨯E Z Z 21⨯24πεe cot 4π =21⨯5792⨯⨯1.44⨯1=22.752 fm(2)在大于90°的情况下,相对粒子数为:⎰N dN '=nt(E Z Z 421⨯24πεe )2⎰Ω2sin4θd =t N M A A ρ(E Z Z 421⨯024πεe )2θθθπππd ⎰242sinsin 2=9.4⨯105-1-3 试问:4.5Mev 的α粒子与金核对心碰撞的最小距离是多少?若把金核改为7Li 核,则结果如何?解:α粒子与金核对心碰撞时金核可看作静止,由此可得到最小距离为:r m =a=E e Z Z 02214πε=E Z Z 21⨯24πεe =1.44⨯105-⨯5792⨯≈50.56 fmα粒子与7Li 核对心碰撞时,我们可以在质心系下考虑,此时α粒子与金核相对于质心的和动量为零,质心系能量为各粒子相对于质心的动能之和,因此有:221v E C μ==mr e Z Z 02214πε+0=L Li Li E m m m +α其中L E =21mv 2为入射粒子实验室动能,由此可以得到m r =024πεe LE Z Z 21Li Lim m m +α=3.02 fm1-4 (1)假定金核的半径为7.0fm 试问:入射质子需要多少能量,才能在对头碰撞时刚好到达金核的表面?(2)若金核改为铝核,使质子在对头碰撞时刚好到达铝核表面,那么,入射质子的能量应为多少?设铝核半径为4.0fm. 解:仍然在质心系下考虑粒子的运动,由1-3题可知:EC =mr e Z Z 02214πε(1)对金核可视为静止,实验系动能与质心系动能相等,由此得到 E=16.25Mev(2)对铝核,E=1.44⨯Al Al p m m m +⨯413=4.85Mev1-5 动能为1.0Mev 的窄质子束垂直地射在质量厚度为1.5mg/cm 2的金箔上,计数器纪录以60°角散射的质子,计数器圆形输入孔的面积为1.5cm ²,离金箔散射区的距离为10cm ,输入孔对着且垂直于射到它上面的质子。
电路理论习题解答 第一章
1.5
u /V
内阻不为零
+ us
R0
I
+
u
RL
−
伏安关系曲线
−
I/A 0.15
0
1.5
u /V
注:这里的伏安关系曲线只能在第一象限,原因也是,一旦出了第一象限, u 和 I 的比值就 变为负的了,反推出的 RL 就变为负值了,与题意不符。
V
V
1.5V
1.5V
R 内阻为零时 内阻不为零时
R
1-9 附图是两种受控源和电阻 RL 组成的电路。现以 RL 上电压作为输出信号,1)求两电路的电 压增益(A,gmRL);2)试以受控源的性质,扼要地说明计算得到的结果。
1) 如果不用并联分压(在中学就掌握的东西),当然也可以用两个回路的 KVL 方程和顶部 节点的 KCL 方程,得出上面的 H(jω)的表达式,但是显然这样做是低效的。 2) 事实上,本课程的目的是希望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题目,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中的一 种最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 a) 只要没有要求,任意的逻辑完整的解题思路都是可取的; b) 学习者可以视自己的练习目的选择一种简单熟悉的方法、或者一种较为系统的方法、 或者多种方法来完成习题。
第一章习题答案 1-1 已知电路中某节点如图,I1=-1A,I2=4A,I4=-5A,I5=6A,用 KCL 定律建立方程并求解 I3 ( 4A )
图 1-1 解:由 KCL 定律: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节点,在任一时刻,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之和与 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相同。 即: I1+I3+I4+I5=I2 =〉-1+(-5)+6+I3=4 =〉I3=4(A)
1 2
信号与系统(应自炉)习题答案第1章 习题解重点
(222222j t k j t j t j k f t k e
e
e
e
f t π
π
π
πππ+++++==⨯==
∴原函数是周期函数,令1k =,则基波周期为2π。
1-2.
求信号( 14sin( 110cos(2--+=t t t f的基波周期。
解:cos(101 t +的基波周期为15
π,s i n (4
1-8.
用阶跃函数写出题图1-8所示各波形的函数表达式。
t
t
t
(a (
bc
题图1-8
解:(a)((((((3[31]2[11]f t t u t u t u t u t =++-+++-- (((3[13]t u t u t +-+---
(((((
(3 3(1 1(1 1(3 3f
t t u t t u t t u t t u t =+++--++-+-+--(b)([( (1]2[(1 (2]4(2 f t u t u t u t u t u t =--+---+-
1 t -的基波周期为
1
2
π二者的最小公倍数为π,故( 14sin( 110cos(2--+=t t t f的基波周期为π。
1-3.
设(3, 0<=tt f ,对以下每个信号确定其值一定为零的t值区间。
(1)(t f -1(2)((t f t f -+-21(3)((t f t f --21(4)(t f 3(5)(f
运筹学教程(第三版)习题答案(第一章)
b 3/2 1
c x1 0 1 0
d x2 1 0 0
0 x3 5/14
0 x4 -3/4
-2/14 10/35 -5/14d+2/14c 3/14d-10/14c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一章习题解答
之间时最优解为图中的A点 当c/d在3/10到5/2之间时最优解为图中的 点 ; 当 在 到 之间时最优解为图中的 c/d大于 且c大于等于 时最优解为图中的 点;当c/d 大于5/2且 大于等于 时最优解为图中的B点 大于等于0时最优解为图中的 大于 小于3/10且 d大于 时最优解为图中的 点 ; 当 c/d大于 大于0时最优解为图中的 小于 且 大于 时最优解为图中的C点 大于 5/2且c小于等于 时或当 小于 小于等于0时或当 小于3/10且d小于 时最优解 小于0时最优解 且 小于等于 时或当c/d小于 且 小于 为图中的原点。 为图中的原点。
page 7 14 March 2012
School of Management
运筹学教程
第一章习题解答
对下述线性规划问题找出所有基解, 1.3 对下述线性规划问题找出所有基解,指出哪 些是基可行解,并确定最优解。 些是基可行解,并确定最优解。
max Z = 3 x1 + x 2 + 2 x 3 12 x1 + 3 x 2 + 6 x 3 + 3 x 4 = 9 8 x + x − 4 x + 2 x = 10 1 2 3 5 st 3 x1 − x 6 = 0 x j ≥ 0( j = 1, L , 6) ,
School of Management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
n(x2
y2
z2)
(x2 y2 z2)2 (x2 y2 z2)
(n 3)rn
【习题 1.20 解】
1
已知 r (x2 y2 z2 )2
r xex yey zez
所以
(1)
r
(ex
x
ey
y
ez
z
)
(
xex
yey
zez )
ex ey ez
xyz
Bx ex By ey Bz ez
取一线元: dl exdx eydy ezdz
则有
B dl
ex ey ez Bx By Bz 0 dx dy dz
则矢量线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
dx dy dz Bx By Bz
或写成
dx dy dz =k(常数) a2 z a3 y a3x a1z a1 y a2x
对(3)(4)分别求和
(4)
d (a1x) d (a2 y) d (a3 z) 0 xdx ydy zdz 0
d (a1x a2 y a3 z) 0 d(x2 y2 z2) 0
所以矢量线方程为
a1x a2 y a3 z k1
x2 y2 z2 k2
【习题 1.6 解】
ex ey ez A B (ex 9ey ez ) (2ex 4ey 3ez ) 1 9 1
2 4 3
31ex 5ey 14ez
【习题 1.3 解】
已知 A ex bey cez , B ex 3ey 8ez ,
(1)要使 A B ,则须散度 A B 0
所以从 A B 1 3b 8c 0 可得: 3b 8c 1
即 12ex 9ey ez • aex bey 12a 9b 0 ⑴
高等数学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科学出版社)
第一章 函数、极限、连续习题1-11.求下列函数的自然定义域:(1)321x y x=+-(2) 1arctany x=+(3) 1arccosx y -=;(4) 313 , 1x y x ⎧≠⎪=⎨⎪=⎩. 解:(1)解不等式组23010x x +≥⎧⎨-≠⎩得函数定义域为[3,1)(1,1)(1,)---+∞U U ; (2)解不等式组230x x ⎧-≥⎨≠⎩得函数定义域为[U ;(3)解不等式组2111560x x x -⎧-≤≤⎪⎨⎪-->⎩得函数定义域为[4,2)(3,6]--U ; (4)函数定义域为(,1]-∞.2.已知函数()f x 定义域为[0,1],求(cos ),()() (0)f f x f x c f x c c ++->的定义域.解:函数f要有意义,必须01≤≤,因此f 的定义域为[0,1];同理得函数(cos )f x 定义域为[2π-,2π]22k k ππ+;函数()()f x c f x c ++-要有意义,必须0101x c x c ≤+≤⎧⎨≤-≤⎩,因此,(1)若12c <,定义域为:[],1c c -;(2)若12c =,定义域为:1{}2;(3)若12c >,定义域为:∅. 3.设21()1,||x a f x x x a ⎛⎫-=- ⎪-⎝⎭0,a >求函数值(2),(1)f a f .解:因为21()1||x a f x x x a ⎛⎫-=- ⎪-⎝⎭,所以 21(2)104a f a a a ⎛⎫=-= ⎪⎝⎭,22 ,>1,11(1)10 ,0<<111a a f a a ⎛⎫⎧-=-= ⎪⎨ ⎪-⎩⎝⎭. 4. 证明下列不等式:(1) 对任何x R ∈有 |1||2|1x x -+-≥; (2) 对任何n Z +∈有 111(1)(1)1n n n n++>++;(3) 对任何n Z +∈及实数1a >有 111na a n--≤.证明:(1)由三角不等式得|1||2||1(2)|1x x x x -+-≥---= (2)要证111(1)(1)1n n n n++>++,即要证111n +>+= 111(1)(1)(1)11111n n n n n +++++++<=+++L 得证。
高等代数北大编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多项式一 、习题及参考解答1. 用)(x g 除)(x f ,求商)(x q 与余式)(x r : 1)123)(,13)(223+-=---=x x x g x x x x f ; 2)2)(,52)(24+-=+-=x x x g x x x f 。
解 1)由带余除法,可得92926)(,9731)(--=-=x x r x x q ; 2)同理可得75)(,1)(2+-=-+=x x r x x x q 。
2.q p m ,,适合什么条件时,有 1)q px x mx x ++-+32|1, 2)q px x mx x ++++242|1。
&解 1)由假设,所得余式为0,即0)()1(2=-+++m q x m p ,所以当⎩⎨⎧=-=++0012m q m p 时有q px x mx x ++-+32|1。
2)类似可得⎩⎨⎧=--+=--010)2(22m p q m p m ,于是当0=m 时,代入(2)可得1+=q p ;而当022=--m p 时,代入(2)可得1=q 。
综上所诉,当⎩⎨⎧+==10q p m 或⎩⎨⎧=+=212m p q 时,皆有q px x mx x ++++242|1。
3.求()g x 除()f x 的商()q x 与余式:1)53()258,()3f x x x x g x x =--=+; 2)32(),()12f x x x x g x x i =--=-+。
解 1)432()261339109()327q x x x x x r x =-+-+=-;2)2()2(52)()98q x x ix i r x i=--+=-+。
4.把()f x 表示成0x x -的方幂和,即表成—2010200()()...()n n c c x x c x x c x x +-+-++-+的形式:1)50(),1f x x x ==;2)420()23,2f x x x x =-+=-;3)4320()2(1)37,f x x ix i x x i x i =+-+-++=-。
(完整版)自动控制原理_第一章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1.1 图1.18是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
在任意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维持不变,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c+-SM___ 1Q浮浮浮浮浮浮2Q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浮fi-+解:系统的控制任务是保持液面高度不变。
水箱是被控对象,水箱液位是被控变量。
电位器用来设置期望液位高度*c(通常点位器的上下位移来实现) 。
当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时,电动机不动,控制阀门有一定的开度,使水箱的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相等,从而使液面保持在希望高度*c上。
一旦流出水量发生变化(相当于扰动),例如当流出水量减小时,液面升高,浮子位置也相应升高,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减小阀门开度,使进入水箱的液体流量减少。
这时,水箱液位下降.浮子位置相应下降,直到电位器电刷回到中点位置为止,系统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液位恢复给定高度。
反之,当流出水量在平衡状态基础上增大时,水箱液位下降,系统会自动增大阀门开度,加大流入水量,使液位升到给定高度*c。
系统方框图如图解1. 4.1所示。
1.2恒温箱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如图1.19所示。
(1) 画出系统的方框图;(2) 简述保持恒温箱温度恒定的工作原理;(3) 指出该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和被控变量分别是什么。
M放大器电机减速器调压器 220~热电偶电阻丝- +- +图1.19 恒温箱的温度自动控制系统解:恒温箱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运行,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调压器电压平方成正比,电压增高,炉温就上升。
调压器电压由其滑动触点位置所控制,滑臂则由伺服电动机驱动.炉子的实际温度用热电偶测量,输出电压作为反馈电压与给定电压进行比较,得出的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经减速器调节调压器的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期望温度T ,热电偶的输出电压等于给定电压。
此时偏差为零,电动机不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个合适的位置上。
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P37)2、设机器字长为6 位,写出下列各数的原码、补码、反码和移码。
10101 11111 10000-10101 -11111 -10000解: ① [10101]原=[10101]补=[10101]反=010101B[10101]移=2n-1-1+010101=11111+10101=110100B② [-10101]原=110101B[-10101]反=101010B[-10101]补=101011B[-10101]移=11111-10101=001010B③ [11111]原=[11111]补= [11111]反=011111B[11111]移=11111+11111=111110B④ [-11111]原=111111B[-11111]反=100000B[-11111]补=100001B[-11111]移=11111-11111=000000B⑤ [10000]原=[10000]补=[10000]反=010000B[10000]移=11111+10000=101111B⑥ [-10000]原=110000B[-10000]反=101111B[-10000]补=110000B[-10000]移=11111-10000=001111B3、利用补码进行加减法运算比用原码进行运算有何优越性?答: 利用补码进行加减法运算比用原码进行运算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只用一套加法器电路就可以进行加减法运算,简化了电路,降低了运算器的成本。
5、设机器字长为8 位,最高位为符号位,试对下列各算式进行二进制补码运算。
(1) 16+6=?解:∵ [16]补=10H[6]补=06H∴ [16+6]补=[16]补+[6]补=10H+06H=16H(2) 8+18=?解:∵ [8]补=08H[18]补=12H∴ [8+18]补=[8]补+[18]补=08H+12H=1AH(3) 9+(-7)=?解:∵ [9]补=09H[-7]补=F9H∴ [9+(-7)]补=[9]补+[-7]补=09H+F9H=02H(4)-25+6=?解:∵ [-25]补=E7H[6]补=06H∴ [-25+6]补=[-25]补+[6]补=E7H+06H=EDH(5) 8-18=?解:∵ [8]补=08H[-18]补=EEH∴ [8-18]补=[8]补+[-18]补=08H+EEH=F6H(6) 9-(-7)=?解:∵ [9]补=09H[-(-7)]补=07H∴ [9-(-7)]补=[9]补+[-(-7)]补=09H+07H=10H (7) 16-6=?解:∵ [16]补=10H[-6]补=FAH∴ [16-6]补=[16]补+[-6]补=10H+FAH=0AH(8) -25-6=?解:∵ [-25]补=E7H[-6]补=FAH∴ [-25-6]补=[-25]补+[-6]补=E7H+FAH=E1H6、设机器字长为8 位,最高位为符号位,试用“双高位”法判别下述二进制运算有没有溢出产生。
复变函数习题解答(第1章)
p44第一章习题(一)[ 13, 16, 17 , 20]13. 试证arg z ( -π < arg z ≤π )在负实轴(包括原点)上不连续,除此而外在z平面上处处连续.【解】记f(z) = arg z,D = \{ z∈ | Im(z) = 0,Re(z) ≤ 0},D1 = { z∈ | Re(z) > 0},D2 = { z∈ | Im(z) > 0},D3 = { z∈ | Im(z) < 0}.(1) 首先,f(z)在原点无定义,故f(z)在原点处不连续.(2) 设a∈ ,且a < 0.则f(a) = π.考察点列z n = | a | (cos(1/n-π)+ i sin(1/n-π)),n∈ +.显然,-π < 1/n-π≤π,故f(z n) = 1/n-π.而lim n→∞z n = lim n→∞( | a | (cos(1/n-π)+ i sin(1/n-π)) ) = a,但lim n→∞f(z n) = lim n→∞(1/n-π) = -π≠f(a).故f(z)在a处不连续.(3) 下面证明f(z)在D1, D2, D3这三个区域上都连续.设z = x + i y,x, y∈ .(3.1) 在D1上,f(z) = arctan(y/x),因arctan(y/x)是{(x, y)∈ 2 | x > 0 }上的二元连续函数,故f(z)是D1上的连续函数.(3.2) 在D2上,f(z) = arccot(x/y),因arccot(x/y)是{(x, y)∈ 2 | y > 0 }上的二元连续函数,故f(z)是D2上的连续函数.(3.3) 在D3上,f(z) = arccot(x/y) -π,因arccot(x/y) -π是{(x, y)∈ 2 | y < 0 }上的二元连续函数,故f(z)是D3上的连续函数.(4) 最后证明f(z)是D = \{ z∈ | Im(z) = 0,Re(z) ≤ 0}上的连续函数.∀a∈D,因为D = D1⋂D2⋂D3,故存在k (k = 1, 2, 3),使得a∈D k.因D k是开集故存在r > 0,使得U r(a) = { z∈ | | z –a | < r } ⊆D k.根据(3),f(z)在D k上是连续的,故∀ε > 0,∃η> 0,使得∀z∈D k,当| z–a | < η时,| f(z) -f(a) | < ε.设δ= min { r, η},则∀z∈D,当| z–a | < δ时,z∈U r(a) ⊆D k,又因| z–a | < δ< η,故必有| f(z) -f(a) | < ε.所以,f在a处连续.由a的任意性,f(z)是上的连续函数.[连续性部分的证明可以用几何的方法,而且写起来会简单些.但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看起来很复杂的方法,是可以从这里看出θ(z) = arg(z)作为(x, y)的二元函数,在D1, D2, D3上都有很明显的可导的表达式,因此它在区域D上不仅是连续的,而且是连续可导二元函数:θx = y/(x2 + y2),θy = -x/(x2 + y2).证明中的第四部分并不是多余的,这是因为若f在两个集合A, B上都连续(即使它们有公共的部分),一般说来,并不能保证f在两个集合A⋂B上也连续.问题:若f在区域A, B上都连续,且A ⋃B ≠∅,问f在A⋂B上是否必连续?] 16. 试问函数f(z) = 1/(1 –z )在单位圆| z | < 1内是否连续?是否一致连续?【解】(1) f(z)在单位圆| z | < 1内连续.因为z在 内连续,故f(z) = 1/(1 –z )在 \{1}内连续(连续函数的四则运算),因此f(z)在单位圆| z | < 1内连续.(2) f(z)在单位圆| z | < 1内不一致连续.令z n= 1 – 1/n,w n= 1 – 1/(n + 1),n∈ +.则z n, w n都在单位圆| z | < 1内,| z n-w n | → 0,但| f(z n)-f(w n)| = | n - (n + 1) | = 1 > 0,故f(z)在单位圆| z | < 1内不一致连续.[也可以直接用实函数f(x) = 1/(1 –x )在(0, 1)不一致连续来说明,只要把这个实函数看成是f(z)在E = { z∈ | Im(z) = 0, 0 < Re(z) < 1 }上的限制即可.]17. 试证:复数列z n = x n + i y n以z0 = x0 + i y0为极限的充要条件是实数列{x n}及{y n}分别以x0及y0为极限.【解】(⇒) 若复数列z n = x n + i y n以z0 = x0 + i y0为极限,则∀ε > 0,∃N∈ +,使得∀n > N,有| z n -z0| < ε.此时有| x n -x0| ≤ | z n -z0| < ε;| y n -y0| ≤ | z n -z0| < ε.故实数列{x n}及{y n}分别以x0及y0为极限.(⇐) 若实数列{x n}及{y n}分别以x0及y0为极限,则∀ε > 0,∃N1∈ +,使得∀n > N1,有| x n -x0| < ε/2;∃N2∈ +,使得∀n > N2,有| y n -y0| < ε/2.令N = max{N1, N2},则∀n > N,有n > N1且n > N2,故有| z n -z0| = | (x n -x0) + i (y n -y0)| ≤ | x n -x0| + | y n -y0| < ε/2 + ε/2 = ε.所以,复数列z n = x n + i y n以z0 = x0 + i y0为极限.20. 如果复数列{z n}合于lim n→∞z n = z0≠∞,证明lim n→∞ (z1 + z2 + ... + z n)/n = z0.当z0≠∞时,结论是否正确?【解】(1) ∀ε > 0,∃K∈ +,使得∀n > K,有| z n -z0| < ε/2.记M = | z1-z0 | + ... + | z K-z0 |,则当n > K时,有| (z1 + z2 + ... + z n)/n-z0 | = | (z1-z0) + (z2-z0) + ... + (z n-z0) |/n≤ ( | z1-z0 | + | z2-z0 | + ... + | z n-z0 |)/n= ( | z1-z0 | + ... + | z K-z0 |)/n + ( | z K +1-z0 | + ... + | z n-z0 |)/n≤M/n + (n-K)/n · (ε/2) ≤M/n + ε/2.因lim n→∞ (M/n) = 0,故∃L∈ +,使得∀n > L,有M/n < ε/2.令N = max{K, L},则当n > K时,有| (z 1 + z 2 + ... + z n )/n - z 0 | ≤ M /n + ε /2 < ε /2 + ε /2 = ε.所以,lim n →∞ (z 1 + z 2 + ... + z n )/n = z 0.(2) 当z 0 ≠ ∞时,结论不成立.这可由下面的反例看出.例:z n = (-1)n · n ,n ∈ +.显然lim n →∞ z n = ∞.但∀k ∈ +,有(z 1 + z 2 + ... + z 2k )/(2k ) = 1/2,因此数列{(z 1 + z 2 + ... + z n )/n }不趋向于∞.[这个结论的证明的方法与实数列的情况完全相同,甚至反例都是一样的.]p45第一章习题(二)[ 6, 8, 9, 11, 12 ]6. 设| z | = 1,试证:| (a z + b )/(b * z + a * ) | = 1.(z *表示复数z 的共轭)【解】此题应该要求b * z + a * ≠ 0.| a z + b | = | (a z + b )* | = | a * z * + b * | = | a * z * + b * | · | z | = | (a * z * + b *) · z | = | a * z * · z + b * · z | = | a * | z |2 + b * · z | = | b * z + a * |.故| (a z + b )/(b * z + a * ) | = 1.8. 试证:以z 1, z 2, z 3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w 1, w 2, w 3为顶点的三角形同向相似的充要条件为111332211w z w z w z = 0. 【解】两个三角形同向相似是指其中一个三角形经过(一系列的)旋转、平移、位似这三种初等几何变换后可以变成另一个三角形(注意没有反射变换).例如z'z 312我们将采用下述的观点来证明:以z 1, z 2, z 3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w 1, w 2, w 3为顶点的三角形同向相似的充要条件是:将它们的一对对应顶点都平移到原点后,它们只相差一个位似旋转. 记f 1(z ) = z - z 1 (将z 1变到0的平移);f 3(z ) = z - w 1 (将0变到w 1的平移); 那么,三角形z 1z 2z 3与三角形w 1w 2w 3同向相似⇔ 存在某个绕原点的旋转位似变换f 2(z ) = z 0 z ,使得f 2 ( f 1(z k )) = f 3(w k ),(k = 2, 3),其中z 0∈ \{0}⇔ 存在z 0∈ \{0},使得z 0(z k - z 1) = w k - w 1,(k = 2, 3)⇔ (w 2 - w 1)/(z 2 - z 1) = (w 3 - w 1)/(z 3 - z 1)⇔ 13131212w w z z w w z z ----= 0 ⇔ 1110013131212w w z z w w z z ----= 0⇔ 111332211w z w z w z = 0.[证完]9. 试证:四个相异点z 1, z 2, z 3, z 4共圆周或共直线的充要条件是(z 1 – z 4)/(z 1 – z 2) : (z 3 – z 4)/(z 3 – z 2)为实数.【解】在平面几何中,共线的四个点A , B , C , D 的交比定义为(A , B ; C , D ) = (AC /CB ) : (AD /DB ).这是射影几何中的重要的不变量.类似地,在复平面上,(不一定共线的)四个点z 1, z 2, z 3, z 4的交比定义为[z 1z 2, z 3z 4] = (z 1 – z 3)/(z 2 – z 3) : (z 1 – z 4)/(z 2 – z 4).本题的结论是说:复平面上四个点共圆或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其交比为实数. (⇒) 分两种情况讨论(1) 若(z 1 – z 4)/(z 1 – z 2)为实数,则(z 3 – z 4)/(z 3 – z 2)也是实数.设(z 1 – z 4)/(z 1 – z 2) = t ,t ∈ .则z 4 = (1 – t )z 1 + t z 2,故z 4在z 1, z 2所确定的直线上,即z 1, z 2, z 4共线.因此,同理,z 1, z 2, z 3也共线.所以,z 1, z 2, z 3, z 4是共线的.(2) 若(z 1 – z 4)/(z 1 – z 2)为虚数,则(z 3 – z 4)/(z 3 – z 2)也是虚数.故Arg ((z 1 – z 4)/(z 1 – z 2)) ≠ k π,Arg ((z 3 – z 4)/(z 3 – z 2)) ≠ k π.而Arg ((z 1 – z 4)/(z 1 – z 2)) – Arg ((z 3 – z 4)/(z 3 – z 2))= Arg ((z 1 – z 4)/(z 1 – z 2) : (z 3 – z 4)/(z 3 – z 2)) = k π.注意到Arg ((z – z 4)/(z – z 2)) = Arg ((z 4 – z )/(z 2 – z ))是z 2 – z 到z 4 – z 的正向夹角, 若Arg ((z 1 – z 4)/(z 1 – z 2)) = Arg ((z 3 – z 4)/(z 3 – z 2)),则z 1, z 3在z 2, z 4所确定的直线的同侧,且它们对z 2, z 4所张的角的大小相同, 故z 1, z 2, z 3, z 4是共圆的.若Arg ((z 1 – z 4)/(z 1 – z 2)) = Arg ((z 3 – z 4)/(z 3 – z 2)) + π,则z 1, z 3在z 2, z 4所确定的直线的异侧,且它们对z 2, z 4所张的角的大小互补, 故z 1, z 2, z 3, z 4也是共圆的.(⇐) 也分两种情况讨论(1) 若z1, z2, z3, z4是共线的,则存在s, t∈ \{0, 1},使得z4 = (1 –s)z3 + s z2,z4 = (1 –t)z1 + t z2,那么,z3–z4 = s (z3 –z2),即(z3–z4)/(z3–z2) = s;而z1–z4 = t (z1 –z2),即(z1–z4)/(z1–z2) = t,所以,(z1–z4)/(z1–z2) : (z3–z4)/(z3–z2) = t/s∈ .(2) 若z1, z2, z3, z4是共圆的,若z1, z3在z2, z4所确定的直线的同侧,那么,Arg ((z4–z1)/(z2–z1)) = Arg ((z4–z3)/(z2–z3))因此(z4–z1)/(z2–z1) : (z4–z3)/(z2–z3)是实数.也就是说(z1–z4)/(z1–z2) : (z3–z4)/(z3–z2)是实数.若z1, z3在z2, z4所确定的直线的异侧,则Arg ((z4–z1)/(z2–z1)) + Arg ((z2–z3)/(z4–z3)) = (2k + 1)π,故Arg ((z1–z4)/(z1–z2) : (z3–z4)/(z3–z2))= Arg ((z1–z4)/(z1–z2)) – Arg ((z3–z4)/(z3–z2))= Arg ((z1–z4)/(z1–z2)) + Arg ((z3–z2)/(z3–z4))= Arg ((z4–z1)/(z2–z1)) + Arg ((z2–z3)/(z4–z3)) = (2k + 1)π,所以,(z1–z4)/(z1–z2) : (z3–z4)/(z3–z2)仍为实数.[证完]这个题目写的很长,欢迎同学们给出更简单的解法.11. 试证:方程| z -z1 |/| z -z2 | = k ( 0 < k ≠ 1,z1≠z2 )表示z平面的一个圆周,其圆心为z0,半径为ρ,且z0 = (z1 -k2 z2)/(1-k2),ρ = k | z1 -z2|/| 1-k2 |.【解】到两定点距离成定比的点的轨迹是圆或直线.当比值不等于1时,轨迹是一个圆,这个圆就是平面几何中著名的Apollonius圆.设0 < k ≠ 1,z1≠z2,z0 = (z1 -k2 z2)/(1-k2),ρ = k | z1 -z2|/| 1-k2 |.∀z∈ ,| z -z0 | = ρ⇔| z - (z1 -k2 z2)/(1-k2)| = k | z1 -z2|/| 1-k2 |⇔| z(1-k2)- (z1 -k2 z2) | = k | z1 -z2 |⇔| (z -z1) -k2 (z-z2)| = k | z1 -z2|⇔| (z -z1)/k-k (z-z2) | = | z1 -z2|⇔| (z -z1)/k-k (z-z2) | = | (z -z1)- (z-z2) |⇔| (z -z1)/k-k (z-z2) |2 = | (z -z1) - (z-z2) |2⇔| z -z1 |2/k2 + k2 | z-z2 |2 = | z -z1 |2 + | z-z2 |2⇔(1/k2 - 1)| z -z1 |2 = (1-k2 ) | z-z2 |2⇔| z -z1 |2/k2 = | z-z2 |2⇔| z -z1 |/| z-z2 | = k.[证完]直接地双向验证,可能需要下面的结论,其几何意义非常明显的.命题:若复数z, w≠ 0,则| | z | ·w /| w| - | w| ·z /| z| | = | w -z |.证明:我们用z*表示复数z的共轭.| | z | ·w /| w| - | w| ·z /| z| |2= | | z | ·w /| w| |2 + | | w| ·z /| z| |2- 2Re[( | z | ·w /| w|) · (| w| ·z /| z|)* ]= | z |2 + | w|2- 2Re( w ·z* ) = | w -z |2.或更直接地,| | z | ·w /| w| - | w| ·z /| z| |= | | z | ·w /| w| - | w| ·z /| z| | · | z*/| z| | · | w*/| w| |= | (| z | ·w /| w| - | w| ·z /| z|) ·(z*/| z|) · (w*/| w|) |= | (| z | · (z*/| z|) - | w| ·(w*/| w|)) | = | w -z |.12. 试证:Re(z) > 0 ⇔ | (1 -z)/(1 + z) | < 1,并能从几何意义上来读本题.【解】Re(z) > 0 ⇔点z在y轴右侧⇔点z在点-1和点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右侧⇔点z在点-1和点1为端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与1同侧的那一侧⇔点z到点-1的距离大于点z到点1的距离⇔|1 + z | > | 1 -z | ⇔| (1 -z)/(1 + z) | < 1.不用几何意义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证明:设z = x + i y,x, y∈ .| (1 -z)/(1 + z) | < 1 ⇔|1 + z | > | 1 -z | ⇔|1 + z |2 > | 1 -z |2⇔ 1 + z2 + 2Re(z) > 1 + z2- 2Re(z) ⇔Re(z) > 0.[由本题结论,可知映射f(z) = (1 -z)/(1 + z)必然把右半平面中的点映射到单位圆内的点.并且容易看出,映射f(z)把虚轴上的点映射到单位圆周上的点.问题:f(z)在右半平面上的限制是不是到单位圆的双射?f(z)在虚轴上的限制是不是到单位圆周的双射?]∀∃∅-⨯±≠≥·◦≤≡⊕⊗≅αβχδεφγηιϕκλμνοπθρστυϖωξψζ∞∙︒ℵℜ℘∇∏∑⎰ ⊥∠ √§ψ∈∉⊆⊂⊃⊇⊄⊄∠⇒♣♦♥♠§ #↔→←↑↓⌝∨∧⋃⋂⇔⇒⇐∆∑ΓΦΛΩ∂∀m∈ +,∃m∈ +,★〈α1, α2, ..., αn〉lim n→∞,+n→∞∀ε > 0,∑u n,∑n≥ 1u n,m∈ ,∀ε > 0,∃δ> 0,【解】⎰[0, 2π]l 2 dx,f(x) = (-∞, +∞)[-π, π]∑1 ≤k≤n u n,[0, 2π]。
概率论第一章习题解答(全)
10 9 8 120 ; 3 2 1
事件 A 所包含基本事件数(即 5 固定,再从 6,7,8,9,10 这 5 个数中任选 2 个) :
C52
5 4 10 2
事件 B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即 5 固定,再从 1,2,3,4 这 4 个数中任选 2 个) :
故
43 6 2 10 1 6 1 P ( A) ; P( B) 120 12 120 20
1 1 1 1 1 1 1 17 ; 2 3 5 10 15 20 30 20 17 3 (ⅳ) P ( ABC ) P ( A B C ) 1 P ( A B C ) 1 ; 20 20
(ⅴ) 且 因为 ABC ( A B )C ( s ( A B ))C C ( AC BC )
P ( ABC ) P (( A B )C ) P (C ) P ( AC ) P ( BC ) 1 1 1 7 5 15 20 60
(ⅵ)
因为
P ( AB C ) P ( AB ) P (C ) P ( ABC )
已知 P ( AB )
4 7 , P ( ABC ) ,故 15 60
而 故
ABC AB , P ( AB ) 0 ,所以
P ( ABC ) 0
P ( A B C ) P ( A) P ( B ) P (C ) P ( AB ) P ( AC ) P ( BC ) P ( ABC ) 1 1 1 1 5互不相容,所以 AB , AB A , P ( AB ) P ( A) (ⅱ)因为 A A( B B ) AB AB ,且 AB AB , 所以
第1章物质聚集状态习题
第一章 物质聚集状态 习 题解答(教材)1.计算在15℃和97 kPa 压力下,15 g 氮气所占有的体积。
解:330132.01097)15273(314.82515PV m nRT =⨯+⨯⨯==2.在20℃和97 kPa 压力下,0.842 g 某气体的体积是0.400 L ,这气体的摩尔质量是多少?解: RT m V M p =13386.52104.010********.8842.0M --⋅=⨯⨯⨯⨯⨯==molg pRT Vm3. 407℃时,2.96 g 氯化汞在 l .00 L 的真空器中蒸发,压力为60 kPa ,求氯化汞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解:由公式PRT Mρ=得,9.278100.110602933148842.0M 33=⨯⨯⨯⨯⨯=-.g ⋅mol -1,M(Hg)=200.59 g ⋅mol -1,25.35==Cl n又25.35131169≈-=x ,所以分子式为HgCl 24.在30℃和 102 kPa 压力下,用 47.0 g 铝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可以得到多少升干燥的 氢气?如果上述氢气是在相同条件下的水面上收集的,它的体积是多少? (已知,30℃,液态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 24k kPa )[解:设p 为总压,即常压。
2Al+3H 2SO 4 ==== Al 2(SO 4 )3 + 3H 2 37 347 x 37 :3=47: x x=2.61mol333105.641010215.303314.861.222mPRT n VH H -⨯=⨯⨯⨯== 或)5.64(Lp 总 =O H p 2+P`P` = 102-4. 24k=97.76kPa T 一定,P`V`= P V LP PV V 3.6776.975.64102``=⨯==5,在100 kPa 和 100℃下,混合0.300 L 氢与 0.100 L 氧,然后使之爆炸。
如果爆炸后压力和温度不变,则混合气体的体积是多少? 解: H 2(g) + 1/2O 2(g) = H 2O(l) 0.3 0.10.2 0.1 V(H 2)=0.2L 混合气体的体积0.3L6.在25℃时,初始压力相同的5.0 L 氮和 15 L 氧压缩到体积为 10.0L 的真空容器中,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 150 kPa 试求:(1)两种气体的初始压力;()混合气体中氮和氧的分 压;(3)如果把温度升到210℃,容器的总压力。
概率论第一章习题解答
概率论第一章习题解答一、填空题:1.设,()0.1,()0.5,A B P A P B ⊂==则()P AB = ,()P A B = , ()P A B = 。
分析:()(,)0.1;A P B P AB A ==⊂()()0.5;P A B P B ==()()()1()0.9P A B P A B P AB P AB ===-=2.设在全部产品中有2%是废品,而合格品中有85%是一级品,则任抽出一个产品是一级品的概率为 。
分析:设A 为抽正品事件,B 为抽一级品事件,则条件知()1()0.98P A P A =-=,()0.85P B A =,所求为()()()0.980.850.833P B P A P B A ==⨯=;3.设A ,B ,C 为三事件且P(A)=P(B)=P(C)=41,81)(,0)()(===AC P BC P AB P ,则A,B,C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为 .分析:,()()0,()0ABC AB P ABC P AB P ABC ⊆≤=∴= 所求即为5()()()()()()()()8P A B C P A P B P C P AB P BC P AC P ABC =++---+=; 4.一批产品共有10个正品和2个次品,不放回的抽取两次,则第二次取到次品的概率 为 .分析:第二次取到次品的概率为112111211C C ⨯或者为111110*********C C C C +=⨯ 5. 设A ,B 为两事件, ()0.4,()0.7,P A P A B == 当A ,B 不相容时, ()P B = 当A ,B 相互独立时, ()P B = 。
分析: (1)当A ,B 不相容时, ()0P AB =;()()()()P A B P A P B P AB =+- 由;则()()()()0.3P B P A B P A P AB =⋃-+=;(2)当A ,B 相互独立时, ()()()()()()()P AB P A P B P A B P A P B P AB =⎧⎨=+-⎩ ;则()(()(()))P A B P A P P P B B A =+- 由,代入求得()0.5P B =二.、选择题2.每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p (0< p <1),进行重复试验,直到第10次试验才取得4次成功的概率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思考题及习题1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除了单片机这一名称之外,单片机还可称为或。
答:微控制器,嵌入式
控制器.
2.单片机与普通微型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将、、和三部分,通
过内部连接在一起,集成于一块芯片上。
答:CPU、存储器、I/O口、总线
3. AT89S52单片机工作频率上限为 MHz。
答:33 MHz。
4. 专用单片机已使系统结构最简化、软硬件资源利用最优化,从而大大降低和提
高。
答:成本,可靠性。
二、单选
1. 单片机内部数据之所以用二进制形式表示,主要是
A.为了编程方便B.受器件的物理性能限制
C.为了通用性D.为了提高运算速度
答:B
2. 在家用电器中使用单片机应属于微计算机的。
A.辅助设计应用B.测量、控制应用
C.数值计算应用D.数据处理应用
答: B
3. 下面的哪一项应用,不属于单片机的应用范围。
A.工业控制 B.家用电器的控制 C.数据库管理 D.汽车电子设备
答:C
三、判断对错
1. STC系列单片机是8051内核的单片机。
对
2. AT89S52与AT89S51相比,片内多出了4KB的Flash程序存储器、128B的RAM、1个中断
源、1个定时器(且具有捕捉功能)。
对
3. 单片机是一种CPU。
错
4. AT89S52单片机是微处理器。
错
5. AT89C52片内的Flash程序存储器可在线写入,而AT89S52则不能。
错
6. 为AT89C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C51直接用芯片AT89S51替换。
对
7. 为AT89S51单片机设计的应用系统板,可将芯片AT89S51直接用芯片AT89S52替换。
对
8. 单片机的功能侧重于测量和控制,而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及高速的测控功能则是DSP
的长处。
对
四、简答
1. 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处理机、CPU、单片机、嵌入式处理器它们之间有何区别?
答:微处理器、微处理机和CPU它们都是中央处理器的不同称谓,微处理器芯片本身不是计算机。
而微计算机、单片机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用于测控目的的单片微计算机。
2. AT89S51单片机相当于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哪一型号的产品?“S”的含义是什么?
答:相当于MCS-51系列中的87C51,只不过是AT89S51芯片内的4K字节Flash存储器取代了87C51片内的4K字节的EPROM。
3. 单片机可分为商用、工业用、汽车用以及军用产品,它们的使用温度范围各为多少?
答:商用:温度范围为0~+70℃;工业用:温度范围为-40~+85℃;汽车用:温度范围为-40~+125℃;军用:温度范围为-55~+150℃。
4. 解释什么是单片机的在系统编程(ISP)与在线应用编程(IAP)。
答:单片机的在系统编程ISP(In System Program),也称在线编程,只需一条与PC机USB口或串口相连的ISP下载线,就可把仿真调试通过的程序代码从PC机在线写入单片机的Flash存储器内,省去了编程器。
在线应用编程(IAP)就是可将单片机的闪存内的应用程序在线修改升级。
5. 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系统中嵌入了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是否可称其为“嵌入式系统”?
答:广义上讲,凡是系统中嵌入了“嵌入式处理器”,如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都称其为“嵌入式系统”。
但多数人把“嵌入”嵌入式微处理器的系统,称为“嵌入式系统”。
目前“嵌入式系统”还没有一个严格和权威的定义。
目前人们所说的“嵌入式系统”,多指后者。
6. 嵌入式处理器家族中的单片机、DSP、嵌入式微处理器各有何特点?它们的应用领域有何
不同?
答:单片机体积小、价格低且易于掌握和普及,很容易嵌入到各种通用目的的系统中,
实现各种方式的检测和控制。
单片机在嵌入式处理器市场占有率最高,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体积小,应用广泛。
DSP是一种非常擅长于高速实现各种数字信号处理运算(如数字滤波、FFT、频谱分析等)的嵌入式处理器。
能够高速完成各种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广泛地用于通讯、网络通信、数字图像处理,电机控制系统,生物信息识别终端,实时语音压解系统等。
这类智能化算法一般都是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向量运算、指针线性寻址等较多,而这正是DSP的长处所在。
与单片机相比,DSP具有的实现高速运算的硬件结构及指令和多总线,DSP处理的算法的复杂度和大的数据处理流量以及片内集成的多种功能部件更是单片机不可企及的。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基础是通用计算机中的CPU,地址总线数目较多,能扩展容量较大的存储器,所以可配置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
RTOS能够处理复杂的系统管理任务和处理工作。
因此,广泛地应用在移动计算平台、媒体手机、工业控制和商业领域(例如,智能工控设备、ATM机等)、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家电(机顶盒、数字电视)以及军事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