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
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从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2016-01-13 07:03:14 来源:和讯网作者:宗华烨森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森德究所高级研究员宗华烨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
这篇文早具有一疋参考意义。
根据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是6.9%,已经跌破了7%虽然比预期要高上0.1%,但是在这新增的6.9%里,有多少是过剩的产能,有多少是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投资,又有多少是经过展期的债务,都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刨去这些部分,那么真实的GDP增速,可能已经令人相当不乐观了。
增速下降并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令人恐惧的问题是面对增速的下降我们的政府会不会再次采用像上一届政府的4万亿投资那样误国十年的政策。
宽松政策除了为以后的经济埋下更大的隐患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新增出来的货币并没有真正流向消费端和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
如果印钞票能挽救整个国家的经济,那么津巴布韦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了。
我们一再提醒,经济的运行就像这个星球的春夏秋冬一样,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冬天已经来临。
已经到了直面冬天,拿出勇气面对我们这几十年积累下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伴随着这个国家成长起来的人,我惊叹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奇迹,也坚信我们这个一路咬着牙,含着血和泪走过的民族一定是可以熬过这个冬天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下图中标记的分别是这几次通胀、通缩达到极值的年份。
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新货币主义的视角
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新货币主义的视角CATALOGUE目录•引言•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模型•货币超发的历史、现状与影响•通货紧缩的理论与实践:新货币主义的视角•货币超发与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研究结论与展望引言CATALOGUE 01背景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评价,构建了一个以新货币主义为核心的理论框架。
框架首先介绍了新货币主义的理论基础和主要观点,然后从货币超发和通货紧缩两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新货币主义对这两个问题的解释和分析,最后部分总结了新货币主义在解释和解决货币超发和通货紧缩问题上的优势和不足。
研究方法与框架创新贡献研究创新与贡献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的理论模型CATALOGUE02货币数量论与通货膨胀货币数量论该理论认为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
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在货币数量论的框架下,通货膨胀被视为货币供应量增加的必然结果。
当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时,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增加。
货币超发与流动性过剩货币超发流动性过剩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
如果人们预期未来通货膨胀率会上升,那么他们可能会增加购买商品和服务,从而推动物价上涨。
不确定性通货膨胀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人们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如果人们对未来的通货膨胀不确定,他们可能会减少消费和投资,以应对潜在的物价上涨。
预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预期与不确定性VS货币超发的历史、现状与影响CATALOGUE032008年金融危机后近期20世纪90年代初期定义与衡量近年来,全球M2与GDP的比率持续上升,表明货币超发程度加重。
当前状况主要原因货币超发的影响研究货币超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和能源等基本商品。
通货膨胀资产泡沫不平等加剧经济风险大量货币流入资本市场可能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如房地产和股票市场。
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可能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对低收入群体影响尤为显著。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百科名片通货紧缩(deflation) :当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人民的货币所得减少,购买力下降,影响物价之下跌,造成通货紧缩。
长期的货币紧缩会抑制投资与生产,导致失业率升高及经济衰退。
对于其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争议。
但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已出现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就是产能过剩或需求不足导致物价、工资、利率、粮食、能源等各类价格持续下跌。
另有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编译的《通货紧缩》一书,编译作者李扬等。
目录[隐藏]通货紧缩的涵义通货紧缩的测度通货紧缩的类型通货紧缩产生的机理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影响通货紧缩的治理分析理解图书《通货紧缩》通货紧缩的涵义通货紧缩的测度通货紧缩的类型通货紧缩产生的机理通货紧缩的成因和影响通货紧缩的治理分析理解图书《通货紧缩》[编辑本段]通货紧缩的涵义依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的表述,价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即是通货紧缩。
也有学者将通货紧缩细分为deflation与disinflation,前者的标志是CPI转为负数,亦即物价指数与前一年度相比下降;后者的标志是CPI连续下降,亦即物价指数月度环比连续下降。
对于通货紧缩的涵义,与对通货膨胀一样,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从争论的情况来看,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
这种观点被称为“三要素论”。
另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表现为价格的持续下跌和货币供给量的连续下降,即所谓的“双要素论”。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就是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被称为“单要素论”。
通货紧缩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对通货紧缩的定义仍有争论,但对于物价的全面持续下降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一般来说,单要素论的观点对于判断通货紧缩发生及其治理更为科学一些。
通货膨胀研究与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案
通货膨胀研究与通货紧缩的解决方案一.通货膨胀简论㈠.通货膨胀的概念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多数工业化国家都发生过较为严峻的通货膨胀,针对通货膨胀的概念形式,M•布朗芬伦纳和F•D•霍尔兹曼将其归纳为四种类型:1.以为通货膨胀是一种太多的货币追赶太少的商品的普遍的逾额需求状况。
2.以为通货膨胀是总的或人均的货币存量或货币收入的增加。
3.以为通货膨胀是带有附加条件的物价水准上涨,它的预期是不完全的,它会通过本钱提高使物价进一步上涨;它可不能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它比某种“平安”速度变更地更快一些,它由“货币”方面的问题引发,它是扣除间接税和补助的价钱气宇,而且它是不可逆转的。
4.以为通货膨胀是由外汇汇率或黄金价钱气宇的或是由黄金逾额需求或官方汇率计算的外汇额需求表示的货币对外价值的下跌。
第一种是从大表现象上给出对通货膨胀的描述,没有指出这一现象的成因。
马克思给出的“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过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造成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即属于此种类型。
第二种试图给出通货膨胀的缘故,但仍然停留在大表现象层面,而且主观的偏向于收入因素,它能够归纳某些通货膨胀的成因但很不全面。
第三种也是突出强调是由货币方面因素引发,并给出了通货膨胀的某些属性,专门强调了可不能使就业和实际产量增加,这是很成心义的,但它没有进一步剖析这一现象的内在缘故,没有找到问题的实质。
第四种给出的是一种货币层面的现象表述,从全然上舍弃了对其内在成因的探求。
咱们以为通货膨胀仅仅是一种总供给对总需求比例降低的强烈反映。
它通常表现为一个价钱水平持续上升货币持续贬值的进程,且趋势不可逆转,这一进程的不可逆转是由消费者心理预期失衡造成的。
而这一进程能够由经济系统中各类经济因素的转变(如货币发行、需求、本钱、经济结构、预期、垄断等)引发。
关于通货膨胀的明白得要把握住以下几点:1.总供给对总需求比例降低能够表现为多种情形。
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
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报告:一、费雪与克鲁格曼对通货紧缩理论的贡献二、费雪与克鲁格曼对通货紧缩预防的观点阐述三、费雪与克鲁格曼在通货紧缩应对策略上的分歧四、对比分析费雪与克鲁格曼在通货紧缩对经济影响的认识五、结合实例论述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的适用性一、费雪与克鲁格曼对通货紧缩理论的贡献费雪是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他提出了著名的“费雪方程”,即货币数量总是和价格总额成正比。
他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货币数量减少导致物价下跌。
克鲁格曼则以新凯恩斯主义为代表,在通货紧缩理论上亦有贡献。
他强调了货币政策的重要性,因为利率可以确定货币数量。
二、费雪与克鲁格曼对通货紧缩预防的观点阐述费雪认为通货紧缩的唯一途径是减少货币的流通量,而货币的流量决定了物价的水平。
因此,通过货币供应政策的收紧来控制通货紧缩是必要的。
克鲁格曼则更加关注货币政策的维稳效应。
他强调了货币政策在危机期间的稳定性,认为货币政策的限制应该基于通货紧缩后果的预期,注意货币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才能有效预防通货紧缩。
三、费雪与克鲁格曼在通货紧缩应对策略上的分歧由于对通货紧缩的认识不同,费雪与克鲁格曼在应对策略上也有所不同。
费雪认为,如果任由通货紧缩持续下去,最后会使生产活动终止,因此应该尽快纠正通货紧缩,通过灵活的货币政策来恢复经济活力。
克鲁格曼则认为,直接干预货币市场,购买部分政府债券,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促进经济复苏。
此外,克鲁格曼还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来提高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
四、对比分析费雪与克鲁格曼在通货紧缩对经济影响的认识在对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认识上,费雪与克鲁格曼也有所不同。
费雪认为,通货紧缩会导致投资和消费的减少,产业生产活动的停滞,最终可能会威胁到社会稳定。
克鲁格曼则主要从经济链条的角度考虑。
他认为通货紧缩降低了产量,并加剧了经济不稳定,限制了货币市场的活力,并给制造业和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一分钟经济学通货紧缩论文
一分钟经济学通货紧缩论文通货紧缩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货币的价值增加,而物价普遍下跌的现象。
通货紧缩通常发生在经济长期萎缩或者金融危机后,导致人们对未来经济产生担忧,消费需求下降,企业投资减少,最终导致经济恶性循环。
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通货紧缩会增加债务负担,导致企业和个人难以偿还债务,加剧经济衰退。
其次,通货紧缩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储蓄而非消费,使得经济增长放缓。
此外,通货紧缩还会导致通货紧缩螺旋效应,使得经济持续下滑。
为了应对通货紧缩,政府和央行通常会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央行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加货币供应,刺激消费和投资。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财政政策的投入,增加政府支出,刺激需求,提振经济。
总的来说,通货紧缩对经济的影响是极为负面的,需要政府和央行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避免经济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机。
此外,通货紧缩也会对企业和就业市场产生严重影响。
企业因为需求减少而减少投资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和企业裁员,从而推高失业率。
而消费者由于商品价格下跌而等待更低的价格,这也促使企业降低生产,导致更多的失业。
整体来看,通货紧缩将导致恶性循环,直接影响企业盈利和就业市场,使得经济增长停滞乃至倒退。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应对通货紧缩。
央行可以采取降息、扩大货币供应等货币政策手段,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市场流动性,避免通货紧缩蔓延。
政府也可以采取减税、增加政府支出等财政政策手段,以刺激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压力。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技术研发以及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以提高国家整体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带动经济转型升级,从根本上缓解通货紧缩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在通货紧缩的时候,政府和央行需要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实施恰当的政策举措来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缓解通货紧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通过积极的政策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货紧缩对经济的伤害,推动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1999年理论经济学研究综述_二_卫兴华
收稿日期:2000-06-20作者简介:卫兴华(1925-),男,山西五台人。
1952年研究生毕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第6期经济经纬 ECON OM IC SU RV EY No .6 2000 1999年理论经济学研究综述(二)卫兴华,陈享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872)二、微观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情况和新进展(一)企业产权理论研究企业产权理论一直是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1999年在这方面研究的一个进展就是,超越了“产权论”的逻辑,提出了“超产权”论的新见解。
“超产权”论者认为,产权论只是阐明了收益激励机制对提高企业效益的作用,而超产权论则进一步阐明了激励机制只有在竞争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驱动企业改善机制,提高效益,因而超产权论者强调了竞争与产权对决定企业经营绩效的综合作用。
认为,竞争是激励的一个基本因素,要使企业改善自身治理机制,基本动力是引入竞争,变动产权只是改变机制的一种手段。
因为竞争能产生一种非合同式的“隐性激励”,这种激励来自三方面的动力:(1)竞争可以使企业经营者的能力与努力程度的信息充分公开,从而能够达到更有效的监督和激励的效果。
(2)完全的竞争能够达到优胜劣汰的结果,生存动力成为企业的重要激励。
(3)竞争为企业经营者的能力提供了信誉认可,其能力只有在竞争中才能体出出来。
竞争把高效益的企业筛选出来,让其发展,同时又把低效率的企业筛选出来,让其关闭。
因此,超产权论把市场竞争因素引入企业治理结构模型,认为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会迫使企业改变其治理结构并使之趋势于合理化。
认为,产权归属问题只是解决企业治理结构问题的一个方面或一个起点,它的解决应有助于促进企业治理的合理化。
关于企业产权改革和与之对应的市场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国内对于公司制改革的讨论,往往忽视现代公司体制如何运作以及这种体制赖以生存的制度环境的系统研究。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关键。
通货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通货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许多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而其中通货紧缩政策成为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首选。
通货紧缩政策是一种缩小货币供应量、提高货币价值和抑制物价上涨的经济政策手段,但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是单一的,它对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的影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本文将就通货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通货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1.提高实际利率通货紧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实际利率来鼓励储蓄和投资。
实际利率是指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的实际收益率,它的提高可以鼓励民众储蓄和投资,促进资本形成。
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实际利率较低,投资活动减少,而通货紧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实际利率增加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2.降低物价水平通货紧缩政策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来降低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下降可以促进消费者支出和投资,因为在价格下降的情况下,消费者倾向于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而企业则会更加愿意投资。
这种情况下,通货紧缩政策可以在短期内刺激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二、通货紧缩政策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1.增加债务负担通货紧缩政策可以导致债务负担的增加,这会抑制经济增长。
当通货价值增长时,政府和企业需要发放更多的货币来支付债务,而这将使得他们的债务负担增加。
这种情况下,政府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将会恶化,从而降低资本的形成和投资的意愿,抑制经济增长。
2.削弱消费者信心当通胀水平下降,消费者可能会感到失业、工资下降、收入减少并爆发财务危机的威胁,因此他们可能减少购买和投资的意愿。
在这种情况下,通货紧缩政策可以削弱消费者信心,抑制经济增长。
三、通货紧缩政策的实行存在的问题1.政策的时效性难以把握通货紧缩政策的实行意味着调整货币供应量,而调整的时效性很难把握。
如果通货紧缩政策的实行时间过长,将会造成供应链断裂、企业破产、失业等负面影响。
如果实行时间太短,效果就会缺乏持久性。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危机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危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经济危机经济领域的一些常见术语,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危机,往往被广泛讨论和研究。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这些术语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当经济膨胀时,人们购买力减弱,因为他们的货币购买的商品和服务数量减少。
这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导致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货币供给减少,物价下降的情况。
当经济紧缩时,物价下降,人们的购买力增强,因此他们能够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运行中的两个极端。
过高或过低的通货膨胀率和通货紧缩率都会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高通货膨胀率会导致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投资受到抑制,经济增长放缓。
而高通货紧缩率则会导致失业率上升,消费减少,企业利润下降。
经济危机是指整个经济体系发生严重崩溃和衰退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经济危机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金融危机、货币危机、资源短缺等。
经济危机导致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企业倒闭,市场信心下降。
那么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危机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危机的一个表现形式。
当通货膨胀率过高或通货紧缩率过低时,经济将面临危机。
长时间的高通货膨胀率会导致经济不稳定,而长时间的高通货紧缩率则会导致经济停滞。
这些现象都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在经济危机期间,政府和央行通常会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缓解经济压力。
政府可以实施财政政策,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刺激经济增长。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如降低利率或增加货币供应,来促使经济复苏。
此外,各国政府还可以加强监管措施,以防止类似的危机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危机是经济领域中广泛讨论的主题。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运行中的两个极端,而经济危机是这些极端走向的一种表现形式。
了解这些概念对理解经济运行和应对经济危机非常重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研究
通货膨胀的研究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其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作为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成为近年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通货膨胀的影响尤为突出,由此产生的问题也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本文就其的产生、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危机、货币近年来世界经济全球化步伐不断加快,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以及各国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也使得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日益突出,我国作为一大经济实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影响,特别是2008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通货膨胀表现更加明显一、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是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超过需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的类型按照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和快步的通货膨胀。
按照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分为隐蔽的通货膨胀和公开的通货膨胀。
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可分为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1、经济发展速度过快。
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即便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仍然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而经济的过快增长造成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种经济现象的不断增加,经济建设的规模超过了社会生产所能承受的压力,造成了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
2、财政赤字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国家大力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和大型工程建设,这些非生产性建设花费了大量的货币却不能带来相应的产出,致使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而增加货币的供应,从而增加了不必要的货币供给。
3、进出口规模和结构的不平衡的影响。
中国依赖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出口压低和进口拉升国际市场的价格,形成了国内进口输入和出口推动的通货膨胀。
2008年以来,我国虽然遭遇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出口始终保着在较高的增长速度,特别是2011年上半年来,出口高位增长达到24%,强劲的出口没有国内供给和进口的相应增加做保障就会引起通货膨胀。
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书
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书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经济的影响非常大。
以下是一些关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书籍,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两个话题。
1.《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这本书探讨了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深入分析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这本书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2.《通货紧缩:原因、影响与应对》通货紧缩是一个经济现象,它的出现往往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这本书分析了通货紧缩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应对通货紧缩,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措施,这本书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应对通货紧缩的有力工具。
3.《通胀与通缩:市场的博弈》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这本书分析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对市场的影响,以及企业和个人如何在通胀和通缩的环境下进行投资和消费决策。
通过深入分析市场行为和通胀通缩的关系,这本书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4.《货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这本书综合探讨了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整来促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货膨胀。
通过分析这些关系,这本书为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5.《通胀与通缩:政策与实践》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国政府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政策来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政策等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政策和实践,这本书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6.《通胀与通缩:经济学家的观点》从经济学家的角度出发,这本书探讨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经济理论和实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经济学家的观点,这本书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的学术参考。
7.《通缩与通胀:历史与未来》这本书分析了历史上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案例,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通过分析历史和未来趋势,这本书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通货紧缩政策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
通货紧缩政策对失业率的影响研究通货紧缩政策指的是政府或央行通过紧缩货币供应、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一种经济政策。
尽管该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胀,但是它也会对失业率产生影响。
本文将着重研究通货紧缩政策对失业率的影响。
第一部分:通货紧缩政策的原理及实施方式通货紧缩的本质是通过降低货物和服务供应的总量,限制货币贬值的速度,大力防止通货膨胀从而保证市场稳定。
通货紧缩的意图很明显,即通过抑制物价上涨,保护人民财产和收入,并最终实现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实施通货紧缩政策的方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提高利率。
银行利率上升,信贷时限缩短,会导致企业生产投资成本较高,融资条件变差,压低了经济增长和商业运作,降低了就业水平。
2.控制赤字。
财政赤字是造成通货膨胀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如果缩小财政赤字并使其转化成盈余,会使政府收到的税收和其他收入逐渐增多,并减少政府借贷,最终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第二部分:通货紧缩政策对失业率的影响一边手中的赏钱,另一边政策的紧固公告,会导致少有人能跟着政策走。
就业市场对通货紧缩政策的反应主要是企业决策,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或进行裁员。
1.缩小企业投资决策。
企业面临的利率上涨会使企业挑选投资项目时更加谨慎,更倾向于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产品。
2.裁员。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通过缩减员工、裁员或削减工资,增加利润。
3.土地利用较少。
如果通货紧缩政策导致资本得到更高的回报,对极少范围内土地的投资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这将导致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从而导致失业率增加。
第三部分:传统假说对于通货紧缩的影响的观点根据传统假设,当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减少时,通货价格下降同时就业率增加。
然而实际情况下,当政府和央行采取通货紧缩政策时往往会导致该地区的失业率上升。
实际的情况表明,即便不存在直接的通胀,通货紧缩政策也多半会对就业率产生负面的影响。
这实际体现在经济活动的减少以及企业交易的降低,从而导致企业的营业额下降并最终导致就业人口减少。
流动性支持
流动性支持我国自1996年下半年起出现通货紧缩,至今已历时六年,仍未见明显缓解。
六年来,有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着,人们纷纷就此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和对策建议。
比较著名的如流动性陷阱说、流动性约束说、货币流动性不足说、流动性滞存说等。
这里,对流动性滞存说谈一些个人理解和看法。
不当之处,请批评匡正。
同“外汇”一词类似,“流动性”一词也有两个含义。
其一是指一种资产能迅速脱手变现而在这一过程中又不会遭受价值损失的能力,其二是指货币与资金。
流动性滞存一词中的流动性,取流动性的第二个含义,指的是货币与资金。
凯恩斯在《通论》中讲的流动性偏好,即指对货币的偏好。
流动性滞存说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来解释流动性滞存和通货紧缩。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生产出产品,经出卖得到货币收入,这一货币收入经过复杂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最后到达欲以之购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购买者手中,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以使随后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卖出,保证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
形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货币量,与最初出卖产品所得的货币量并不相等。
设其他因素不变,若在数量上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出现了流动性滞存。
流动性滞存使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社会再生产因产品难以卖出而不能顺利进行。
货币可滞存于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过程的各个环节,其形式则有家庭和企业的货币窖藏(因非交易目的而持有现金)、银行存差(商业银行存款额大于贷款额的差额)等。
流动性滞存使货币供给量中当期实际上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减少,形成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并不是总货币供给量紧缩,而是由于滞存货币量增加,使当期实际上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货币量紧缩。
至于流动性滞存产生的原因,流动性滞存论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经济货币化、金融市场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等,这些都是长期的、趋势性的因素,不会引起短期经济波动。
第二,由经济体制、生产技术以及环境和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导致的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
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从中国历次通胀通缩看逃不掉的经济周期2016-01-13 07:03:14?来源:和讯网??作者:宗华烨森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森德究所高级研究员宗华烨撰文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
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根据统计局最新的数据,中国第三季度的GDP增速是 6.9%,已经跌破了7%。
虽然比预期要高上0.1%,但是在这新增的6.9%里,有多少是过剩的产能,有多少是并不能带来任何收益的投资,又有多少是经过展期的债务,都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如果刨去这些部分,那么真实的GDP增速,可能已经令人相当不乐观了。
增速下降并不是一个令人恐惧的问题,令人恐惧的问题是面对增速的下降我们的政府会不会再次采用像上一届政府的4万亿投资那样误国十年的政策。
宽松政策除了为以后的经济埋下更大的隐患之外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因为新增出来的货币并没有真正流向消费端和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
如果印钞票能挽救整个国家的经济,那么津巴布韦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金融帝国了。
我们一再提醒,经济的运行就像这个星球的春夏秋冬一样,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冬天已经来临。
已经到了直面冬天,拿出勇气面对我们这几十年积累下的种种问题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伴随着这个国家成长起来的人,我惊叹这个国家三十年来的奇迹,也坚信我们这个一路咬着牙,含着血和泪走过的民族一定是可以熬过这个冬天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多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理论上,我们将物价普遍持续上涨或下跌认定为通胀或者通缩,经济学界对通胀和通缩还没有一致的界定方法。
本文,笔者将CPI物价指数连续上涨或下跌两个季度以上作为通胀或通缩的衡量,判断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五次通胀和三次通缩,时间都持续长达一年以上,下图中标记的分别是这几次通胀、通缩达到极值的年份。
课程资料: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3.国内生产总值冲减指数(GDP冲减):是衡量一国经济在 不同时期内所生产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 程度的经济指标,它是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 与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其优点是覆 盖面广,能度量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1.凯恩斯主义的需求拉上说:在《通论》中,凯恩斯认为货 币变动对物价的影响是间接的,货币数量的增加是否具有通 货膨胀性,要视经济体系是否达到充分就业而定。当达到充 分就业后,由于各种资源已得到充分利用,供给无弹性,货 币量的增加会导致有效需求的增加,但并不能同步增加产量, 只能使成本单位随有效需求同比例上涨,此时才是真正的通 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上 成本推动 结构性原因
需求拉上:需求拉上说是产生最早,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 通货膨胀理论。它以需求过度解释通货膨胀,认为通货膨胀 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引起价格水 平持续上升。这一理论有两种形态:一是凯恩斯学派的过度 需求论,一是货币学派的数量学说。
2.货币学派的需求拉上说:更强调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对总需 求的影响,并强调货币供给的外生性。认为如果货币数量增 长率超过产量的增长率,势必造成通货膨胀。而一旦人们对 这种物价上涨产生预期之后,整个经济就会陷入工资——物 价上涨的循环上升过程中,致使通货膨胀愈演愈烈。
成本推进:20世纪50年代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一些国家出现了滞胀现象,物价持续上升而失业率却 居高不下。对此需求拉上的理论无法解释,一些经济学家提 出了另一种解释通货膨胀成因的新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 源不在总需求方面,而是由于总供给的变化即成本推进的通 货膨胀,具体是指由总供给函数移动引起的物价上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CIJ文件目录]1. 王华、汪贤裕、贺昌政《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经济数学》2001年12月第18卷第4期2. 熊鹏、牛晓健《资本流出、货币供给与通货紧缩——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检验》《海南金融》2005年第9期3. 王志成《中国通货紧缩的制度和政策原因探究》《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4. 吴宏洛《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5. 王朝明《通货紧缩与再就业问题分析》《天府新论》2000年第2期6. 陈世发《通货紧缩与房改政策评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7月第14卷第3期7. 唐亚韫《通货紧缩形势下的宏观政策分析》《财经论丛》2000年第1期8. 樊刚《通货紧缩形势下的宏观经济分析》《决策咨询》2000年Z1期9. 王国松《通货紧缩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第5期10. 解艳波《通货紧缩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第5期11. 崔晓如《通货紧缩条件下的国家经济政策及分析》《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12. 许长新、刘俊、郭立山《通货紧缩趋势下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财经研究》2000年10月第26卷第10期13. 李季刚、王松华《通货紧缩结束后的消费需求敏感性分析》《商业时代》2006.1214. 孔刘柳《通货紧缩对投资项目评估的影响》《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3.0315. 吴利明《通货紧缩的原因及治理通货紧缩的IS-LM模型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516. 宫增华、崔宜珍《通货紧缩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17. 汪建坤、何碧青《弗里德曼货币需求模型的改进与中国通货紧缩原因的探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18. 张志超、王聪《反通货紧缩和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山东经济》2000年第3期19. 白戈《对通货紧缩及其对策的思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年2月第1期20. 姚厚忠《当前持续通货紧缩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北京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1期21. 刘木光《彻底解决通货紧缩仍然是当务之急》《价格月刊》2000.1022. 杨启先《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通货紧缩》《经济界》2000.0123. 陆满平《21世纪: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谁主沉浮》《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24. 刘文革《俄罗斯经济转轨进程中的通货紧缩——兼与中国的比较》《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第3期25. 章一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日通货紧缩的比较》《亚太经济》2003.426. 王建国《美、日、中三国通货紧缩发生背景的比较分析及启示》《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3月27. 杨美莲《社会信用与通货紧缩》《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月28. 葛敬玉《试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的利益问题》《安徽化工》2004年第6期29. 于学花《试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交替换位的条件》《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9月30. 王建国《通货紧缩的经济社会效应分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31. 陈世发《通货紧缩与房地产业的发展》《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年第3期32. 陈宪《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失业关系的再认识》《探索与争鸣》2001.333. 谢百三、徐岚《我国房地产业在通货紧缩中强势运行——原因、绩效与风险》《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34. 王爱国《现代通货膨胀和现代通货紧缩》《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9月35. 马勇《越南的通货紧缩》《学术探索》2001年第6期36. 马宇《通货紧缩也有正面效应》《经济学家》2000.437. 黄永明《中日两国通货紧缩的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38. 莫善贤《关于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增刊39.喻瑞祥《既要治理通货膨胀,也要抑制通货紧缩》《金融研究》1998年第10期关于通货紧缩的研究观点摘录一、关于通货紧缩的概念的认识曾康霖指出,中国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认识是相对通货膨胀而言的,概念的内涵是物价的持续下降.他认为,要科学地规范这一概念,需要考查:1.物价下跌与通货紧缩的关系;2.通货减少与货币供应变动的关系;3.货币供给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尽管当前对反映通货紧缩状况的指标仍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但认为用市场物价变动率、货币供应量以及经济增长率三大指标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意见基本一致.在这三个指标中,物价和货币供应量条件是通货紧缩现象的基本表现.第三个特征反映前两个条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程度.因此,经济增长率实际上成为判别通货紧缩程度的依据.--------王华、汪贤裕、贺昌政《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经济数学》2001.12第18卷第4期通货紧缩作为与通货膨胀相反的货币现象, 是指市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它通常与经济衰退相依相伴。
主要表现在货币经济方面,物价持续下降。
货币供应量减少,并由此导致企业投资边际收益下降,开工不足,失业增加,居民收入预期下降,消费疲软,产品相对过剩。
--------吴宏洛《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抉择》《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是一对逆向的范畴,二者均表现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非良性现象。
如果说通货膨胀表现为/需求过热,供给不足,物价水平持续高潮的话,那么,通货紧缩则表现为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物价水平持续下降,一般认为,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6个月以上,再加上货币供应量也处于紧缩状态,就可判断为通货紧缩。
--------王朝明《通货紧缩与再就业问题分析》《天府新论》2000年第2期二、通货紧缩的成因的解释形成通货紧缩的真正原因:一是货币供应量不足,出现通货紧缩不一定就伴随着货币供应量不足,但是货币供应量不足必然伴随着通货紧缩;二是货币供应量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形成过多的货币沉淀,比如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或者转化为股市的投机资金,用于购买商品劳务的货币仍显不足。
--------吴利明《通货紧缩的原因及治理通货紧缩的IS-LM模型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5目前,经济学界关于我国通货紧缩的成因有三种不同观点.第一种是供需失衡论,强调通货紧缩是由实体经济因素所致,包括生产过剩论和有效需求不足论.第二种观点是货币紧缩论,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紧缩性货币政策导致.第三种观点是债务紧缩论,认为通货紧缩是由债务收缩引起的总需求下降而导致的.-------王华、汪贤裕、贺昌政《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经济数学》2001.12第18卷第4期近年来,国内经济学界对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通货紧缩现象的成因进行了大量研究。
例如,樊纲认为,物价水平下降是由于信贷萎缩、需求下降引起的,属于典型意义上的通货紧缩;林毅夫认为,我国的通货紧缩与需求变动的关系不大,生产能力过剩是导致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程建胜认为,通货紧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必然的结果,等等。
--------熊鹏、牛晓健《资本流出、货币供给与通货紧缩——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检验》《海南金融》2005年第9期国家统计局综合课题组指出,通货紧缩趋势在我国的形成和发展,除了受亚洲金融危机等短期因素的影响外,与国内市场供求环境、各经济主体行为机制发生深刻变化密切相关,带有较深的体制根源,这就决定了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王华、汪贤裕、贺昌政《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分析》《经济数学》2001.12第18卷第4期与通货膨胀不同,通货紧缩是指这样一种连续状态:它表现为批发零售物价的不断下降,而总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直接表现为物价的下跌和总需求的不足。
导致这次世界范围内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有二:(1)受金融危机与国际金融投机的影响,东南亚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这在较低价位上扩大了其本国产品的出口,而凡是以这些出口产品为原材料进行生产的国家其最终产品价格自然也会下降。
货币贬值也使东南亚国家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有所改善,但却导致其他有关国家的贸易逆差相应加大,客观上迫使后者转而也在不同程度上采取货币贬值政策,结果造成国际市场上出口商品价格的普遍下降。
(2)受到金融危机打击的东南亚国家为了获得IMF(或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金融援助,只得按照IMF的要求实行紧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对于克服国内泡沫经济,减少银行呆账,实现国内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是必要的,但是紧缩性经济政策明显产生了一种既抑制国内需求,又抑制进口需求的作用,其连锁反应就是在一系列国家里引发总需求不振,物价相对下降。
-------张志超、王聪《反通货紧缩和刺激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山东经济》2000年第3期克鲁格曼在1999年也指出,通货紧缩的确是一种危险,但是这种危险并非主要是通货紧缩的内在趋势促成的,而是决策错误的潜在后果,而错误的决策一旦启动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仍然会继续的预期就会自动加剧。
日本现在的通货紧缩很大程度上是其在80年代大力消除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果。
我国的通货紧缩的直接原因也正是改革开放和宏观经济管理的部分经济政策不当,而政府应对通货紧缩的政策不是特别及时和正确则是我国目前通货紧缩强化的部分原因。
--------王志成《中国通货紧缩的制度和政策原因探究》《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对通货紧缩的解释如同对通货膨胀的解释一样, 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见解。
国内对通缩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种认为通货紧缩即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物价下跌持续6个月以上,就可认为形成通货紧缩(谢平等,5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65经济研究61999.8;胡鞍钢5我国通货紧缩的特点!成因及政策65管理世界61999.3);另一种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通货紧缩主要表现为两个特征,一个伴随"即物价水平的下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伴随着经济衰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5正视通货紧缩压力,加快微观机制改革65经济研究61999.7)"其实,后者对通货紧缩用二要素论定义比较科学,即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并常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对物价水平的下跌大家已无异议,但认为通货紧缩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是不能成立的"通货紧缩既可能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也可能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在货币供应量增加的时候,如果增加的货币供应量不能转化为有效需求,不形成对商品劳务的购买力,也会导致较少的货币追逐较多的商品,从而形成物价的下跌"至于经济衰退,它是通货紧缩的最重要的危害之一,如果不会导致经济衰退,则谈不上对通货紧缩的治理"经济衰退既可表现为绝对的衰退,即经济增长率为负值,也可表现为相对衰退,即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或经济增长率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