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课题组 》提交卫 生部
卫生部组 织推广临 床路径全 国试点, 112 个 病 种 和 100 家 医 院参与, 引导医疗 流程质量 管理革命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2019/5/24
13
美国式临床路径特点
中国的国情现状
过度医疗现象严 重:大部分医护 人员及部分院长 逐利意识及动机 仍然较强烈;
部分医护人员素 质较低,社会责 任感较弱;
目前中国的医疗体 制不尽合理:管办 一家、盈利与非盈 利性医院不分等, 致使出现的问题越 来越多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体现质量保证与“人性化服务”:由于融 入质量改进、循证医学、以患者为中心、 沟通与冲突化解、结果测量等现代化管理 理念,既可保证医疗质量,又能降低医疗 成本,还可增加患者参与度,使患者得到 更多的“人性化服务”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背景及实施现状
行政推动
德阳市w人w民w医.d院y1ht2tp0://
2019/5/24
8
临床路径工作实施背景及实施现状
实施现状
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
临床路径管理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效果日 益明显
短期内,在所有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推行
试点医院积极探索临床路径电子化管理,利用已 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科学、有效的临床路 径信息化管理系统
单病种临床路径
诊疗计划
路径管理 核心
中国式临床路径特点
主诊断临床路径
流程优化
费用控制
原有流程没有问题,要已知 诊断和相对固定的治疗方案
目的 假设
提高质量
原有流程有问题进行作业 流程重组和节点要素管理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引言医疗质量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而单病种质量控制和临床路径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重要手段。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一)单病种的定义与选择单病种是指具有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方法相对统一、医疗费用相对稳定的疾病。

我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相关要求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部分常见、多发且诊疗过程相对规范的病种作为单病种质量管理的对象,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等。

(二)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1、诊断质量指标:包括诊断符合率、入院诊断与出院诊断符合率等。

2、治疗质量指标:如治愈率、好转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等。

3、医疗费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等。

4、医疗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等。

(三)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组织与实施1、成立单病种质量控制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为成员,负责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2、各临床科室成立单病种质量控制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本科室单病种质量控制的具体实施工作。

3、制定单病种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检查项目、用药原则等,确保医疗行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4、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对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认识和业务水平。

5、建立单病种质量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收集、分析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

(四)单病种质量控制的考核与评价1、将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与医务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

2、定期对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三、临床路径管理制度(一)临床路径的定义与制定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或手术,制定的一套标准化的诊疗流程和治疗方案,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各个环节。

医院内一科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医院内一科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年度工作总结

医院内⼀科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年度⼯作总结医院内⼀科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年度⼯作总结 总结就是把⼀个时间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次全⾯系统的总结的书⾯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起来学习写总结吧。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是⼩编精⼼整理的医院内⼀科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年度⼯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我科20xx年4⽉01⽇~20xx年xx⽉31⽇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7例,全部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其中2例因未愈患者要求出院、1例因医保结算原因(不可控变异),退出临床路径,实际完成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病例34例。

34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9天,最短7天,最长18天,平均住院费⽤2964.8元。

34例患者中合并⾼⾎压病7例,合并低蛋⽩⾎症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呼吸衰竭1例,合并低蛋⽩⾎症1例,11例合并有合并症的病例视为变异,但不影响第⼀诊断(即第⼀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及治疗⽅案,不需特殊治疗,故仍进⼊临床路径;3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有⼀例患者间隔21天再次以社区获得性肺炎住院,分析原因可能是第⼀次住院未完全治愈,3例患者超过标准住院天数(住院天数16~18天),其中1例原因是患者影像学资料吸收不明显,延长抗菌药物使⽤天数、1例因推迟复查异常指标、1例因病情较重,但3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且病情稳定,未予特殊治疗,故仍按临床路径完成诊疗;其余31例患者住院天数符合标准住院天数,费⽤控制较好;20xx年4⽉01⽇~20xx年xx⽉31⽇科室收住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42例,有5例因⼊院后确诊时超过48⼩时,故未进⼊临床路径,20xx社区获得性肺炎⼊径率88.1%,变异率29.7%(不可控变异率8.1%)。

经验及体会: 1、加强医疗质控是成功推⾏临床路径的基础。

临床路径的实施本⾝就是以提⾼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流程为⽬的,在实施过程中⼀是要严把路径准⼊关,接诊医师要及时和专科经治医师沟通,详细询问病史,准确分析病情,判断是否符合进⼊临床路径的要求。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临床路径是指在制定、执行和改进医疗行动方案的过程中,描述一组临床阶段,包括评估、诊断、治疗和预后等,以促进医护人员的协作和提高医疗质量。

临床路径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进行全面了解,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可能性,并提高医疗效率和诊疗质量。

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是指对其中一具体疾病的护理过程进行全面规范,通过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

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强调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要求他们具备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经验,能够根据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及时进行评估和调整。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的主观因素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提高护理的标准化水平。

其次,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有助于医护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团队的协作效能。

此外,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可以提高医疗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实施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的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医护人员应根据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临床路径和护理方案,明确每一步的行动措施和质量标准。

其次,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医护人员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另外,要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方案。

总之,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规范的护理流程和质量标准,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信在临床路径和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的指导下,医疗机构的诊疗流程将更加规范,护理质量将得到有效提升。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

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目录一、制度概述 (2)1. 单病种质量管理定义与目的 (2)2. 制度适用范围及对象 (3)3. 质量管理原则与策略 (4)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体系 (5)1. 诊断与评估制度 (7)1.1 诊断流程规范 (7)1.2 疾病评估标准 (9)2. 治疗与康复制度 (9)2.1 治疗方案制定 (10)2.2 康复计划实施 (11)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制度 (12)4. 药品管理与使用制度 (12)三、实施方案 (14)1. 实施步骤 (15)1.1 制定实施方案前期准备 (16)1.2 方案推广与培训 (17)1.3 实施过程监管 (18)1.4 效果评价与反馈 (19)2. 资源配置 (20)2.1 人员配置 (21)2.2 设备配置 (22)2.3 物资保障 (23)3. 流程优化 (24)3.1 诊疗流程优化 (25)3.2 信息管理流程优化 (26)四、质量控制与评估 (27)1. 质量控制标准制定 (28)2. 质量评估方法选择与应用 (29)一、制度概述本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案旨在规范和提高医疗机构在治疗特定病种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通过对单病种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实现对患者病情的准确诊断、有效治疗和良好康复,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单病种诊疗服务的全过程,包括病例诊断、治疗、康复等各个环节。

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病例诊断标准、治疗方案、药物使用规范、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方面。

为了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医疗机构将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通过定期检查、考核和评估,督促各环节严格遵守制度规定,确保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 单病种质量管理定义与目的定义:单病种质量管理是指对特定病种的全过程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质量管控。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
护理质量控制制度与质量控制流程
为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保障护理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卫生部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医院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一、建立护理部、大科、病区三级质量管理组织,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的管理、培训和指导职能。

二、各科认真贯彻、落实医院制定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

三、各科组织制定单病种临床护理路径文本,并进行培训。

四、各级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疗及护理环节质量。

五、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学习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相关知识。

六、各科根据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情况,配合做好对各种统计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做好台帐详细记录患者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信息,实行信息的网上上报工作。

七、把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纳入护理质量检查评价体系,做好患者满意度调查,总结分析影响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的因素,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八、将单病种临床路径质量考评结果与评优选先、绩效考核等挂钩。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流程图:。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制度为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管理水平,我们根据卫生部的标准和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流程。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单位,利用具有共性和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进行质量评价,以实现对疾病诊疗过程和终末质量的控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并评估医师的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以便持续改进。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求严格遵循本制度规定,规范单病种日常管理工作。

单病种的开展应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要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

各级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和治疗环节质量。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和督导。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专家指导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我们将单病种质量管理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实施三级管理。

在选择单病种时,我们应该选择本地区常见和多发的病种,覆盖率较大的病种,最能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以及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的病种。

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

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总结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质量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其中,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管理是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临床路径及单病种管理工作进行总结。

一、临床路径管理临床路径是一种新型的医疗管理模式,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提升患者满意度。

1、制定临床路径我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范,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本院特色的临床路径。

这些路径不仅涵盖了常见病和多发病,还涉及了一些重大疾病,如肺癌、胃癌等。

2、实施临床路径我院在实施临床路径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对医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临床路径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其次,在患者入院时,医生会向患者介绍临床路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最后,在患者出院时,医生会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

3、成效与问题通过实施临床路径,我院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医生对临床路径的实施不够积极,导致路径的执行率不高。

此外,一些患者对新型的医疗管理模式不够了解,也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二、单病种管理单病种管理是指对单一病种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包括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等环节。

这种管理模式旨在提高医疗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1、制定单病种管理规范我院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规范,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本院特色的单病种管理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护理方案等。

2、实施单病种管理我院在实施单病种管理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对医生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单病种管理的意义和实施方法。

其次,在患者入院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是否适用单病种管理。

最后,在患者出院时,医生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3、成效与问题通过实施单病种管理,我院医疗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医生对单病种管理的实施不够积极,导致管理的效果不佳。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Ⅰ目的
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降低患者费用,提高护理质量。

Ⅱ范围
护理人员
Ⅲ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对护理质量进行控制。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护士要掌握科室相关临床路径的工作流程,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常规,优化临床路径质控病种的护理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重视单病种临床路径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细化工作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病区护士长或质控员负责对所有完成单病种临床路径病历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做到责任到人,保证单病种护理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五、监控措施
(一)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管理纳入科室日常护理质控范围。

(二)病区按照制度落实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患者护理工作,适时监控每月汇总。

(三)护理部每季度对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进行督导检查。

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
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实施的有效性,科室应当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质控小组,并明确分工。

每月,科室应对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

对于存在的问题,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

这些过程都应有记录。

护理人员应熟知本岗位相关临床路径的工作流程,并根据临床路径表完成活动、饮食、护理、监测及出院指导等工作。

如果发现变异情况,应及时通知医师。

护理部应制定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并成立质控小组。

该小组应经常到科室抽查执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

如果需要,应及时修订标准,以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流程包括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科内质控成员每月检查一次、科护士长每月抽查1次、科内每季度总结分析整改、护理部质控小组每月检查一次全院质控分析评价,并提出整改措施。

这些流程的执行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区别临床路径的概念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区别临床路径的概念

临床路径与单病种区别临床路径的概念临床路径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产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均医疗费用为每年80美元,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人均医疗费用上涨到每年1710美元,增加了21倍。

美国政府为了遏制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1983年10月1日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诊断相关分类为付款基础的定额预付款制(DRGs—PPS)”,用于老年医疗保险(Medicare)和贫困医疗补助(Medicaid)方案的住院医疗费的支付。

即:同一种诊断相关分类(DRGs)病人均按同样的标准付费,与医院实际的服务成本无关。

这样,医院只有在所提供服务花费的成本低于DRGs—PPS的标准时,医院才能盈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THE NEWENGLAND MEDICAL CENTER,NEMC)的护士Karen Zander第一个运用临床路径,这种方法被证实既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约护理费用,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新英格兰医学中心是公认的美国最早采用临床路径概念和在临床上应用的医院。

此后,该模式受到了美国医学界的重视,许多机构纷纷效仿,并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即能贯彻质量保证法以及持续质量改进法(CQI),又能节约资源的治疗标准化模式,较为普遍地被称为临床路径。

[1]重要意义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

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培训课件完美版PPT

临床路径、单病种管理培训课件完美版PPT
七大病种包括: 下肢静脉曲张、良性前列腺增生--综合外 股骨干骨折—骨一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骨二科 急性阑尾炎—普外二科 腹股沟疝、胆总管结石--普外一科
〔三〕临床路径文本的开发
设计临床路径文本的原那么: 以病人•常为见病中、心多发原病那么: 科学性•参原考卫那生么部推:(荐循文证本医学〕 标准化原那么:〔符合相关制度及诊疗指南〕 程序性• 主原要那诊疗么阶:段〔的日时间程范化围 、时效化〕
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
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标准诊疗 经治医师应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参与实施路径管理人员均需参加培训与考核合格。
医疗质量↑ 腹股沟疝、胆总管结石--普外一科
肺大疱、支气管肺癌、食管癌外科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良性前列腺增生
轮状病毒肠炎
儿二科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儿一科
儿童过敏性紫癜

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 神经内二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
神经内一
腔隙性脑梗死
• 总时肿瘤间科 消化泌尿
胃癌术后辅助化疗 消化性溃疡
综合内科
慢性便秘
老干部科
低血糖症
感染科
丙型肝炎
24科室
30个病种
〔4〕其中外科系统七大临床路径病种要严格按照 卫生部?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开 展临床路径工作。
• 临床路径的实施流程图
临床路径的实施
〔一〕临床路径准入的一般标准
1 诊断明确 2 没有严重的并发症 3 能按设计流程完成路径 4 能按预计时间完成路径
〔二〕临床路径退出的一般标准
1
患者出现了严 重的并发症, 需要转入其它 科室实施治疗 的。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

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为了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单病种质量控制的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

这个制度是根据卫生部的要求和本院的实际情况,经过讨论研究而制定的。

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以病种为管理单元,利用具有统计学特性的医疗质量指标进行质量管理评价。

通过单病种质控,我们可以对疾病诊疗过程进行质量控制,提高医疗诊治技术,评价医师诊疗行为是否符合规范合理,进行持续改进。

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开展单病种质量管理的科室,要求严格规范单病种日常管理工作。

单病种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能任务相适应,需要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

各级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工作,并负责该工作的管理、督导。

单病种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订我院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协调临床路径开展与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临床路径相关的培训工作,审核临床路径的评价结果与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专家组由我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主要负责制订单病种临床路径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临床路径管理的改进措施。

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医疗、护理人员任成员,实施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临床路径的实施,临床路径实施过程的效果评价和分析,个案管理员负责与实施小组、专家指导组的日常联络,指导每日临床路径诊疗项目的实施,指导经治医师分析、处理患者变异,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我们实施的单病种质量管理是三级管理,纳入医院质量改进与患者安全计划。

在选择单病种时,我们遵循了选择本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选择覆盖率较大的病种;选择最能代表临床科室医疗特色的病种;病种能对应一个明确的ICD-10编码或一定的编码范围的原则。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

单病种与临床路径

*
医生甲 医生乙 医生丙
病 人
甲治疗方案
乙治疗方案
丙治疗方案
医 疗 质 控
临床路径实施
诊疗服务全程的控制
医生甲

医生乙

医生丙
临床 路径 方案
医 疗 质 控
(1) 医院领导的观念 转变是关键 (2)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 Text 改变和医疗市场的压力 是费用控制的动力
(5) 科学地成本测算 与合理的费用标准制 定是中心环节 Text (6) 动态的质量监督 Text 机制是质量提高的保 障

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类型、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 的天数、非计划重返手术室次数、手术后并发症、 住院天数、手术前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 医疗耗材费用、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 患者满意度等。

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路径实施效果评价:
病情严重程度、主要药物选择、并发症发生情况、 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耗材费用、 患者转归情况、健康教育知晓情况、患者满意度等。
大部分病例纳入临床路径进行集中管理,可以有更多 的时间和精力研究疑难复杂病症。 * 对住院医师而言 可以得到临床训练,更快的掌握诊疗流程和规范。 * 对护理人员而言 可预先得知对患者应提供的护理服务及愈后,使护理 活动更具规范性。 * 对患者而言 可得到高品质的医疗照护、缩短住院日、减轻医疗费 用负担。

1984年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最早制定 出第一步护理临床路径,揭开了临床路径应用的 新篇章。对某些采取DRG管理的病例按一定的医 疗护理计划进行诊疗护理,既可达到预期效果, 又可缩短住院天数,节约费用,当时取名为关键 路径。
*
*在时间上,世界性地有过4个阶段: *第一波即美国于1984年开始在临床上探索临床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制度(附流程)
一、实施护理临床路径管理与单病种控制的科室应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质控小组,分工明确。

二、科室每月对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有记录。

三、护理人员知晓本岗位相关临床路径的工作流程,根据临床路径表完成活动、饮食、护理、监测及出院指导,发现变异情况及时通知医师。

四、护理部制定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标准,成立质控小组,经常到科室抽查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及时修订标准,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护理临床路径与单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