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海拔以生存植物列表
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
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1、重点保护动物(1)藏雪鸡学名:TetraogaIlus tibetanus别名:淡腹雪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体重公斤,最大超过2公斤。
生境: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在高山草甸和稀疏灌木丛中寻食。
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帕米尔高原至密许米山及整个西藏高原。
(2)血雉学名:BloodPheasant别名:血鸡、松花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形如家鸡。
体重不足1公斤。
生境:多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林中。
群结生活,杂食性。
分布:分布于秦岭山脉,印度东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西北部。
(3)红腹角雉学名:Tragopan temminckii别名:寿鸡、红鸡、娃娃鸡、灰斑角雉。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两眼上方各具有一肉质的角状突起,故名角雉。
通体大部为朱红色。
体重1公斤左右。
生境:栖息于1000-3500m的山地森林、灌丛、竹林等不同植被类型中,其中尤以15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最为喜欢,有时也上到海拔3500m左右的高山灌丛,甚至裸岩地带活动。
分布:主要分布于青海南部的林中,飞不多远。
(4)绿尾虹雉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别名:贝母鸡、鹰鸡、火炭鸡、羊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外形象雌孔雀,羽色华丽。
体重3-4公斤。
喜掘食“贝母”,故有贝母鸡之称。
生境:夏季多在海拔4000-5000米的多岩石的高山草甸上,冬季下迁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活动。
分布: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南部。
(5)藏马鸡别名:白马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马鸡属。
通体羽毛大都呈白色,故又有白马鸡、雪鸡的雅号。
头顶有黑短羽,飞羽褐色,尾羽黑色闪紫绿色光泽。
生境:有5个亚种,其中有3个分布于青海林区。
甘肃洮河水源函养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甘肃洮河水源函养林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一、苔藓植物(一)齿萼苔科Lophocoleaeeae1、芽胞裂萼苔Chiloscyphus minor(Nees)Engel et Schust.(二)羽苔科Plagiochilaceae1、卵叶羽苔Plagiochila Oviiifo加Mitt.2、平nf’羽苔Pedinophyllum truncatum(Steph.)lnoue(三)扁萼苔科Radulaeeae1、扁萼苔Radula complanata(L.)Dum.(四)光萼苔科Porellaceael、细光萼苔Porella gracillima Mitt.(五)耳叶苔科Frullaniaceae1、细茎耳叶苔Frullania bolanderi Aust.(六)叉苔科Met隍eriaeeae1、毛义苔Apometzgeria pubescens(Schrank.)Kuusah.(七)曲尾藓科Dicranaceae1、合睫藓Symblephar~vagmata WOk et Marg.2、硬叫·曲尾藓Dicranum lot沁lium Mitt.(八)丛藓科Pottiaeeae1、锯齿红叶‘藓Bryoerythrophyllum dentatum(Wils.)Chen2、红扭口藓Barbula asper沁加Mitt.3、细叶扭口藓Barbula perobtusa (Broth.) Chen4、大扭口藓Barbula gtgantea Funck.5、火墙藓Tortula princeps De Not.6、弯Rr‘墙藓Tortula reflexa Li7、长叶纽藓Tortella tortusa (Hedus.) Limpr.(九)葫芦藓科Funariaeeae1、葫芦藓Funaria hygrometrica Hediv.(十)真藓科Bryaeeae1、紫色小叫·藓Ep/pterygium tozeri(Grev.)Lindb.(十一)提灯藓科Mniaceae1、刺叫·提灯藓Mnium splnosum(V oit.)Schwaegr.2、树形疣灯藓Trachycyst~ ttssurlensls (Maack et Regel) 于Kop.(十--)白齿藓科Leueodontaeeael、偏叫·白齿藓Leucodon secundus (Harv.) Mitt.2、鞭枝白齿藓Leucodon flagelliformis C.MueJI.(十三)鳞藓科Theliaceae1、刺刑』、鼠尾藓Myurella sibirica (C.Muell.) Reim.(十四)羽藓科Thuidiaceae1、山羽藓Abietinella abietina (Hedw.) Fleisch.2、锦丝藓Actinothuidium hookeri (Mitt.) Broth.3、人羽藓Thuidium cymb扣lium (Dozy et Molk.) B.S.G4、羽藓Thuidium delieatnlum(DOz ct Molk.) B.S.G5、东亚硬羽藓Rauiella fujisana (PaL) Reim.6、卷叫‘叉羽藓Leptopterigynandrum mcurvatum Broth.(十五)柳叶藓科Arablystegiaceae1、粗毛细湿藓Campylium hispidulum (Brid.)Mitt.(十六)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1、毛尖藓Cirriphyllum cirrhosum(Schwaegr.)Grout.(十七)灰藓科Hypnaceae1、云南毛灰藓Homomallium yuennanense Broth.2、假丛灰藓Pseudostereodon procerrimus(M01.)Fleisch,3、扁灰藓Breidleria pratensis(Hal~tm.) Loesk.4、灰藓Hypnum cupress扣rme L.ex Hedw.5、尖叶灰藓Hypnum callichroum Brid.(十八)垂枝藓科Rhytidiaceae1、垂枝藓Rhytidium rugosum Ofedus.) Kindb,(十九)塔藓科Hylocomiaceae1、塔藓Hglocomium splendens (Hedw.) B.S.G二、蕨类植物(一)木贼科Equisetaceae1、木贼Equisetum hiemale L生于海拔2200-3000米山坡湿地及疏林下。
水土保持植物
多年、走茎、宿根
扦插、
播种
3800
路草
水库保护带
边坡植生
多年生黑麦草
Loliumperenne
高海拔
(1500~2500公尺)
0.2~0.4公尺
短期、丛生
播种
460
边坡植生
果园覆盖
绿柏草
(或K31F)
FesturaarundinaceaSchreb
中、高海拔
(3000公尺以下)
0.6-1公尺
12
五节芒
3
山艾
0.1
※1.上列播种量系指单一种子之使用量,混播时播种量酌予调配。
2.上列播种量在立地条件佳时-20%,差时+20%
二、土石流与崩塌地整体治理工作手册所列应用植物表
表2土石流与崩塌地整体治理工作应用植物材料
中名
英名及学名
海拔
性状、习性
繁殖方法
种子粒数/公克
主要用途
百喜草
A33(或小叶品系)
樟树
CimamomumCamphora
中、低海拔
常绿乔木
播种
9
边坡植生
造林树种
鸟心石
Micheliacompressa
200-2200公尺
常绿乔木
播种
9
边坡植生
造林树种
胡枝子
Lespedezabicolor
中、高海拔
灌木
播种
160
边坡稳定、荒山复旧
木荷
Schimasuperba
2300公尺以下
常绿乔木
2.崩塌地如属于果园,于安全无虞情况下,经由协调地主同意,可仅以草本种子撒播。
3.植草带如使用狼尾草,在崩塌地有再次崩塌之危急地区可收快速覆盖之效,但其对于当地生态会造成影响之部分,则需再进一步评估。
海拔对应的植被类型
海拔对应的植被类型
海拔对应的植被类型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植被类型随海拔变化的情况:
1.低海拔地区(海拔0-1000米):通常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植被类型包括热带雨林、草原和灌木丛等。
2.中海拔地区(海拔1000-3000米):通常是温带气候,植被类型包括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草原等。
3.高海拔地区(海拔3000-4500米):通常是寒带气候,植被类型包括高山草原、亚高山灌丛和针叶林等。
4.极高海拔地区(海拔4500米以上):通常是高山和高寒气候,植被类型包括高山草甸、苔原和冰川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般的分类,并且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也会影响植被类型的多样性。
带你了解北方地区常见的抗寒名植物——《不怕冷的植物》教案
带你了解北方地区常见的抗寒名植物——《不怕冷的植物》教案。
一、不怕低温:雪莲雪莲又名冷兰、积蛰、积雪草,是一种高山花卉,生长于海拔3000-5000米的山地。
雪莲拥有极高的耐寒能力,能够在零下30℃的低温下存活,即使在山上积雪覆盖的情况下,雪莲也能生存。
雪莲的适应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长势缓慢:雪莲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每年只会长出几片叶子和一朵花。
这种缓慢的生长速度是因为雪莲的生长是与环境因素有关的,它需要长期适应高海拔和低温环境,环境压力下,植物会更加注重存储和利用养分,减少能量消耗。
2.叶片厚实:雪莲的叶片较厚实,能够抵抗冰冻的侵蚀。
如果叶子太薄的话,难以承受低温的刺骨侵袭,极易冻裂变形。
因此,叶片的厚实度对生存极为重要。
3.植株矮小:雪莲的高度一般在10-20厘米之间,较为矮小。
矮小的植株,能够缓解寒风的凛冽以及低温环境下的水分蒸发量。
4.生存茎:雪莲具有地下茎,能够在厚厚的积雪覆盖下维持生命,直到春天融雪后重新发芽。
二、不怕冰雪:云杉云杉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大型常绿针叶树,生长于海拔2000-3900米的地区。
云杉能够在严寒的冰雪天气中生存繁衍,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的特点:1.深根固守:云杉长有深根,能够吸收地下水分。
在寒冷的冬天,如果没有地下水的补充,其他植物不易生存。
2.细小多刺的针叶:云杉的叶子非常细小并具有很多倒钩小刺,这使得它能够在白雪皑皑的山林里在持续的积雪中生存下来。
3.拒绝采光:云杉既对阳光适应性低,对于路旁或其他集中高光区域茁壮成长的,可能是其他树种,因为在此类条件下树干的表面温度可能远高于周边。
三、不怕严寒:杨柳杨柳又称"柳树"、"油柳",是北方较为常见的乔木植物。
在寒冬腊月中,杨柳依然能够绿叶茂盛,枯叶不甚破损。
杨柳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性强:杨柳在大自然中的原始生态环境非常广泛,其地理分布范围被广泛扩展。
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特别是严寒的环境。
雪莲及其相关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
雪莲及其相关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与保护雪莲属于高山植物,生长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寒冷环境中。
这类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在低温、高海拔、强风等苛刻环境下生存繁衍。
而雪莲则是其中的代表物种。
雪莲被誉为“冰山上的珍珠”,是青藏高原上最具有特色的植物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花色,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前来观赏,但由于采摘和人类活动等原因,雪莲等高山植物的生态环境受到较大威胁,极度濒临灭绝。
因此,对此类物种的保护显得非常重要。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特征雪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可达30厘米左右,根系发达,黄褐色、内带红色。
每年生长期在5月至7月,为其开花期。
花茎长10-20厘米左右,花序下垂,花色为红、紫、黄、白等多种颜色。
花朵有6片花瓣,形状为半开放的钟形,有着淡淡的芬芳气味。
2.分布区域雪莲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金山脉等海拔3000-5500米的区域。
此外,还有一种与雪莲相似的物种:高山玫瑰。
高山玫瑰的花色清雅动人,也非常具有观赏性。
这类物种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西藏等地高山区域。
二、威胁因素1.气候变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温度和降雨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
而这对于雪莲等高山植物的生长环境是非常不利的,造成了生长周期的缩短、繁殖能力的降低等方面的影响,增大了这些物种的濒危程度。
2.过度开发和采摘由于花卉市场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涌向青藏高原和其他高寒地区采摘雪莲等高山花卉进行交易买卖。
然而,这种行为给植物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过度采摘已导致不少雪莲等植物的种群数量锐减,生境面临破坏的威胁。
三、保护策略1.加强生态保护保护自然环境,从根本上保护雪莲等高山植物的生态环境。
加强生态绿化的力度,还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让雪莲等物种得到更好的生长繁殖条件。
同时,加大对违法破坏生态环境者的打击力度,让违法者付出惨痛代价,给以起到严肃警示作用。
2.科学采访措施对于爱好者来说,保护雪莲等高山植物,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也是对自身的健康保障。
生物在不同海拔和温度下的生存策略
生物在不同海拔和温度下的生存策略生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它们的生存条件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包括海拔和温度等因素。
海拔和温度对于生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因为它们会影响生物的生理和生态环境,并进而影响该生物的生存策略。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深入探讨生物在不同海拔和温度下的生存策略。
一、不同海拔下生物的生存策略海拔是指海面面平均高度以上的地面高度。
对于生物来说,海拔越高,空气中的氧含量越少,温度越低,大气压力越小,太阳辐射也越强。
因此生物需要适应海拔的变化,以便生存下去。
1. 高山植物高山植物是指那些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的植物。
它们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植物,它们需要适应高海拔环境下的温度、湿度以及强烈的紫外线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高山植物的叶片较小,相比于低地植物,它们的叶子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小,缺少足够的表面积来吸收太阳光照下的热量。
因此,高山植物通常会长在庇荫的岩石或则是其他植物的庇荫下。
此外,叶片也会变得特别厚以便减少水分的蒸散。
这些生物还会发展出根系以增加角度和区域以吸收水分和养分,并使其耐受寒冷和风暴。
2. 高山动物高山动物需适应干燥且寒冷的环境并保持体温稳定。
它们会通过以下方法来适应这些挑战:(1)厚毛皮和羽毛。
这些帮助保留身体的热量并避免流失。
(2)改变摄食方式。
高山动物通常食谷物或植物,以便获取足够的能量。
(3)适应缺氧。
高山动物需要适应生活在海拔更高的地方,这些地方的氧气含量较低。
它们有更高效的肺或更高血红蛋白浓度来处理这些问题。
二、不同温度下生物的生存策略温度对于生物的生理和行为有极大的影响。
例如,温度可以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繁殖等生理功能,使它们采取不同的生存策略。
1. 高温环境下的生物在高温环境中生活的生物需要适应温度升高所带来的挑战。
他们通常会有以下生物应对策略:(1)增加水分摄入。
在高温环境下,生物需要更多的水分来防止脱水。
(2)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行为。
例如,一些动物在高温环境中会尽可能地减少运动和活动。
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适应性研究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很多物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而其中,植物则是最为重要、最为基础的环境适应者之一。
对于植物而言,环境因素包括土壤、光线、温度、湿度等多个方面,而其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就是海拔高度。
不同的海拔高度具有不同的环境特征,而在这些环境特征下,植物则会出现不同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特征,从而实现对环境的适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不同海拔高度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一、低海拔层次植物低海拔层次一般指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区,同时也是大部分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在这个海拔高度下,植物的环境主要包括阳光充足、雨水充沛、气温稳定等特征。
因此,低海拔层次的植物一般具有较为直立、茂密的枝叶和充足的叶绿素,以方便更好地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
此外,这类植物通常根系发达、枝干坚韧,以便更好地承受水分和风力的冲击。
常见的低海拔植物包括松树、石竹、榕树等。
二、中海拔层次植物中海拔层次一般指海拔1000-3000米的地区,是植物和人类生存的过渡层。
在这个海拔高度下,植物的环境特征则包括气温下降、雨水减少、风力增强等特点。
因此,中海拔植物的形态结构与生长特征则与低海拔植物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海拔植物通常具有较长的植株、矮小的冠层和较为茂密的枝叶。
在这种环境下,植物需要更加高效地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根系通常要比低海拔植物更加发达。
常见的中海拔植物包括杜鹃、香果树、紫金牛等。
三、高海拔层次植物高海拔层次一般指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是寒带和高山地区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在这个海拔高度下,植物面临的环境特征则包括低气温、低压强、较强的风力和光线透过率等。
为了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高海拔植物具有非常特殊的生长特点和形态结构。
这些植物通常体型较小,叶片比较厚实,以减缓蒸腾率和保持水分。
此外,高海拔植物的根系通常较为浅表和扩展,以便有效地吸收稀薄的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高山植物介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植物
高山植物介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植物高山植物是指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
由于高山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气温低、氧气稀薄等特殊环境限制,这些植物具有独特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植物有很多种类,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主要的高山植物。
1. 雪莲(Saussurea)雪莲是一种生长在高山地区的珍稀花卉,被誉为“高山之王”。
雪莲的花朵洁白如雪,花瓣形状如同莲花,因而得名。
它生长在高海拔的寒冷环境中,具有耐寒、耐干旱的特点。
雪莲的根茎含有丰富的药用成分,常用于制作中药。
由于雪莲难以人工种植,因此珍贵度很高。
2. 长白山红松(Pinus koraiensis)长白山红松是生长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高山植物,也是我国的国树之一。
它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树干高大笔直,枝繁叶茂。
红松木质坚硬,耐久耐腐,常被用作建筑材料和家具等。
此外,红松的树皮和针叶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于制作中药。
3. 喇叭花(Rhododendron)喇叭花是一种高山地区常见的花卉,属于杜鹃花科植物。
它生长在高山的草甸、岩石上,花色鲜艳多样,有红、白、粉红等多种颜色。
喇叭花的花朵形状独特,像喇叭一样,因而得名。
喇叭花喜欢湿润的环境,对土壤要求较高,多生长在海拔较高、气候湿润的地区。
4. 高山蓝绣球(Gentiana sino-ornata)高山蓝绣球是一种高山地区的花卉,属于蓝钟花科植物。
它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有着美丽的蓝色花朵。
高山蓝绣球的花期很短,一般只有十几天。
它对土壤的要求相对较低,适应性较强,是一种比较容易种植的高山植物。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高山植物,还有很多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植物,如高山杜鹃、岩生杜鹃、高山观音莲等。
这些植物具有丰富的生态学意义和观赏价值,也成为高海拔地区的重要景观资源。
总结起来,高山植物是生长在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它们具备适应恶劣环境的特点。
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植物有很多种类,如雪莲、长白山红松、喇叭花和高山蓝绣球。
高山植物:在海拔较高地区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
高山植物:在海拔较高地区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高山植物是一种在海拔较高地区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
它们通常生长在冷凉、湿润、多风的环境中,具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理特征。
高山植物的形态特征主要包括矮小、粗壮、多毛等,这些特征有助于它们在严寒、强风的环境中生存。
例如,高山杜鹃的叶子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被有厚厚的角质层,可以防止水分流失和抵抗强风。
而高山松的树干矮小粗壮,能够抵御强风和冰雪的侵袭。
除了形态特征外,高山植物还具有独特的生理特征。
例如,高山植物的根系通常比较发达,能够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以适应高山地区土壤贫瘠、水分不足的环境。
此外,高山植物的叶片通常比较厚实,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保持植物的水分平衡。
在高山植物的生态系统中,它们通常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与其他植物和动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例如,高山植物的种子通常被鸟类或其他动物传播,而这些动物又以高山植物的果实为食。
此外,高山植物的根系还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为整个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综上所述,高山植物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植物,它们在高山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高山植物的生态学特征和保护措施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作文】爱的雪莲花
【高三作文】爱的雪莲花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这座星球上,有着丰富多彩的植物世界。
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不同的地域中生生不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着养料和美景。
其中有一种叫做雪莲花的植物,它不仅具有绚丽美丽的外表,更是爱的象征。
雪莲花,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寒冷而艰苦的高山峡谷。
它的名字虽然与霜雪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意味着它是冷酷无情的。
相反,雪莲花是一种充满爱意的植物。
它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艰难生存,但并没有厌弃这个世界,而是积极向上地向阳生长。
它的勇敢和坚韧为我们传递出一种积极面对困难的精神。
雪莲花的姿态高挺曲线,花朵洁白晶莹,犹如一朵美丽的小仙女。
它没有丽莎花那样繁华奢侈的姿态,也没有夜来香那样芬芳四溢的浓郁香气,但却散发出一种淡雅而动人的气息。
雪莲花用它的美丽和纯洁诠释了爱的真谛:爱是一种不需渲染太多的感情,只需静静地守望在那里,默默地为对方付出。
雪莲花的生命力顽强,能在很多植物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生长。
它扎根于寒冷的高山岩石上,没有任何的营养土壤,极度的干旱和寒冷,没有阳光的照射,甚至没有风的吹拂。
尽管如此,雪莲花依然坚持生长,它的生命力坚强而顽强。
雪莲花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无法被困难击垮的力量。
不论遇到任何困境和逆境,我们都应该用坚韧和毅力去面对,用爱去战胜一切。
雪莲花是一种不为人所知的植物,它并没有那么广为人知的名气,甚至很少人会在生活中有所涉及到它。
我们并不因为这种植物的寒冷和不为人知而放弃它或是轻视它。
相反,我们要更加珍惜它,因为它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美丽和纯洁。
爱是美丽的,就像雪莲花一样。
爱是坚韧的,也像雪莲花一样。
爱是无所畏惧的,正如雪莲花一样。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事物,我们要学会欣赏和珍惜,更要学会用爱去呵护它们。
只有用心去感受,我们才能真正领悟、理解和传递出爱的力量。
在追求时尚的世界里,我们有时会忽略许多美好而平凡的事物。
这并不代表这些事物的价值不大。
我们应该用心去发现生活中美丽的事物,从而更好地体验生活的意义。
西藏植物名录
西藏植物名录西藏地处高原地带,拥有独特而多样的植物资源。
这里生长着各种适应恶劣环境的植物,其中一些植物甚至被视为珍稀物种。
本文将介绍一些西藏地区的名优植物,并对其特征和分布进行简要描述。
一、海拔适应性强的植物1. 高山红景天(Sedum tibeticum)高山红景天是一种多年生多肉植物,属于景天科。
它适应于海拔较高的寒冷环境,不仅能够承受严寒,还能忍受强烈的紫外线辐射。
高山红景天叶片圆球状,紧密堆积,红色的花朵开放时形成美丽的景观。
2. 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高山杜鹃是杜鹃花属的植物,也是西藏地区最常见的植物之一。
它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地,通常在春季绽放出五彩斑斓的花朵,花色包括红色、白色等多种颜色。
高山杜鹃具有耐寒性和耐旱性的特点,能适应恶劣的高山环境。
二、适应盐碱地的植物1. 盐蓬(Karelinia caspia)盐蓬是一种盐生植物,咸湖和盐碱地是它的主要分布区域。
盐蓬盛产在西藏的纳木错湖周边地区,对盐碱地的耐受性能帮助它在这种恶劣环境中生存。
盐蓬是一种多肉植物,具有带刺的叶片和黄色的花朵。
2. 盐碱葱(Allium przewalskianum)盐碱葱是葱科植物,生长在盐碱地。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片线状,花序呈球状花序,花色为紫红色。
盐碱葱对盐碱地的抗逆能力很强,在西藏地区的策勒草原等地广泛分布。
三、生长在湿地的植物1. 黄花红景天(Sedum erythrostictum)黄花红景天是一种湿地植物,多生长在山地湿地和河谷地带。
它的叶片厚而多汁,能够在湿润的环境中存活。
黄花红景天的花朵呈黄色,花期较长,是湿地中常见的观赏植物之一。
2. 红蓼(Polygonum viviparum)红蓼是多年生湿地植物,生长在海拔较高的湿地环境,如高山湿地和沼泽地。
它具有匍匐茎和细长的叶片,花序为短穗状。
红蓼对于湿润的土壤和较低的温度要求较高,因此在西藏地区的湿地区域分布较广。
青海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纤维植物主要有:罗布麻;白麻:为荒漠地灌木;狼毒:分布广泛;芦苇:多分布于柴达木地区;赖草:分布于林线以下地区等。
淀粉植物主要有:蕨麻:分布于祁连山、昆仑山等地;锁阳:仅分布于柴达木地区;山丹: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等地;榛: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地区等。
油料植物主要有:虎榛子:分布于西倾山;叉分蓼:分布于祁连山、西倾山、昆仑山;钓樟:分布于西倾山;茶条槭:分布于祁连山、西倾山;文冠果:分布于祁连山;楤木:分布于西倾山等。
香料植物主要有:小叶丁香:分布于西倾山;毛叶丁香和花叶丁香: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羽叶丁香:分布于玉树、果洛;红紫挂竹香:分布于玉树、果洛;山刺玫:分布于祁连山和昆仑山地区;蔷薇,包括大卫蔷薇、刺梗蔷薇、扁刺蔷薇、秦岭蔷薇、美丽蔷薇,分布于祁连山、西倾山和玉树、果洛等。
蜜源植物主要有:忍冬、岩生忍冬、甘青瑞香、报春花、天山报春、鍚金报春、川赤芍、山梅花、东陵八仙花、珍珠梅、雪山极春、花叶海棠、毛樱等,多分布于祁连山中、东部、西倾山、阿尼玛卿山、玉树和果洛一带。
野果野蔬菜植物主要有:山楂,分布于祁连山和西倾山。
桑叶葡萄和四数猕猴,分布于西倾山。
草莓、锡金微孔草、荨麻、冬葵、珊瑚菌、蕨菜等,分布广泛,除柴达木盆地处,其它地区多有分布。
山荆子、毛山荆子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东、中部和西倾山。
另外,一些地区还有黑木耳、野葱、钩子等。
化工原料植物主要有:地榆、金露梅、峨嵋蔷薇、梾木、陇蜀杜鹃、大坂山杜鹃、黄毛杜鹃等。
把柄与纺织材植物主要有:花楸、天山花楸、湖北花楸、四川花楸、灰栒子、水栒子、中国黄化柳、乌柳、川滇柳、托叶樱、毛樱、西南樱、甘青锦鸡儿、川青锦鸡儿等,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中、东部、西倾山、阿尼玛卿山和果洛、玉树。
柠条主要分布于祁连山中、东部。
柴达木盆地分布有柽柳、短穗柽柳、甘青锦鸡儿等。
具有商品价值的经济植物,青海己收购或藏量较大的经济植物主要有:(1)中药材有,党参,黄茂,当归,贝母,丹参,大黄,羌活,秦艽,枸杞,防风,赤芍,大力子,甘草,虫草,麻黄,四川獐牙菜,益母草,苍耳子,青木香,荆芥,小檗皮,柴胡等。
高寒山地(3800左右)的抗寒树种及植物
高寒山地(3800左右)的抗寒树种及植物1.红景天大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都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器丛林下。
我国有73种,其中西藏占有32种,2个变种,但至今仍未有很好的开发利用。
红景天主要以根和根茎入药,全株也可入药2.长叶云杉海拔2300—3200米地带生于栋树林中3.峨嵋蔷薇喜湿润,喜光,稍耐瘠薄。
中国特有植物。
产西藏南部至东部的广大地区,多生于海拔2600-4500m的林下、林缘及高山灌丛等地。
西南、华中及西北地区也产。
本种果形奇特,且果实中含有丰富的VC,是优秀的观赏与野果资源。
4.黄牡丹本变种除花为黄色外,与滇牡丹不易区别,就其西藏种类而言,心皮多数为2(-3)。
产波密、林芝、隆子。
生海拔25O0—3500米的山坡路旁。
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
变种与原变种(滇牡丹)类似,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成分和同等入药功能。
5.金铁锁生山坡砂砾地和草地,海拔3040—3100米。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等省。
6.巨柏乔木,高30—45米,胸径1-3米,稀达6米;树皮纵裂成条状;生鳞叶的校排列紧密,粗壮,不排成平面,常呈四棱形,稀呈圆柱形,常被蜡粉,末端枝直径达2毫米,不下垂。
鳞叶斜方形,紧密排成整齐的四列,先端钝,背部有钝纵脊,稀拱圆,腺体位于下部。
球果矩圆状球形,长1.6-2厘米,径1.3—1.6厘米;种鳞6对,顶部平,常呈五角形或六角形,成上部的种鳞呈四角形,中央有明显而凸起的尖头。
种子两测具窄翅。
海拔3000—3400米江边之阳坡、谷地开阔的半阳坡及有石灰石露头的阶地阳坡之中下部,组成疏林,或在江边成行生长。
7.澜沧黄杉(湄公黄杉)乔木,高达40米,胸径80厘米;树皮纵裂,粗糙;大枝近平展;一年生枝干后红褐色,通常主枝无毛,侧枝多少有短柔毛。
叶长2.5—5.5厘米,宽1.2—2毫米,先端钝有凹缺,基部楔形、扭转、近无柄,下面有两条灰白色或灰绿色气孔带。
球果卵圆形,长5—8厘米,径4-5.5厘米;中部种鳞近圆形或斜方状圆形,长2.5—3.5厘米,宽3—4厘米,鳞背露出部分无毛;苞鳞露出部分反曲,中裂长6—12毫米,侧裂长约3毫米;种子连翅长约为种鳞的一半或稍长,种翅长约种子的两倍。
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植物
适合高原地区种植的植物
1、矮牵牛
矮牵牛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类植物,生长时高度是在20厘米到45厘米,生长的时候对种植地的和环境要求非常低,开花的时间是在每年的4月份开始到霜降结束。
2、百日草
百日草是一种一年生草本类植物,生长的时候高度可以达到30厘米到100厘米,开花的时间是在每年的6月份到9月份之间,花朵开放的时候,观赏价值很高,对生长的环境要求非常低,适应能力很好。
3、三色堇
三色堇属于是两年生或者多年生的草本类植物,植物在生长时花朵开放的时候,有三种颜色所组成,所以得名三色锦花朵的颜色是由紫颜色,白颜色,黄颜色,三种颜色组合。
4、金鱼草
金鱼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类植物,植物生长的时候高度可以达到80厘米,花朵开放的时候观赏性很强,适应能力也很好,对种植地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
青海省重点保护动植物1、重点保护动物(1)藏雪鸡学名:TetraogaIlus tibetanus别名:淡腹雪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体重公斤,最大超过2公斤。
生境: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裸岩地带,在高山草甸和稀疏灌木丛中寻食。
分布: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从帕米尔高原至密许米山及整个西藏高原。
(2)血雉学名:BloodPheasant别名:血鸡、松花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形如家鸡。
体重不足1公斤。
生境:多栖息在海拔2000-4000米的林中。
群结生活,杂食性。
分布:分布于秦岭山脉,印度东北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缅甸西北部。
(3)红腹角雉学名:Tragopan temminckii别名:寿鸡、红鸡、娃娃鸡、灰斑角雉。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两眼上方各具有一肉质的角状突起,故名角雉。
通体大部为朱红色。
体重1公斤左右。
生境:栖息于海拔1000-3500m的山地森林、灌丛、竹林等不同植被类型中,其中尤以1500-2500m的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最为喜欢,有时也上到海拔3500m左右的高山灌丛,甚至裸岩地带活动。
分布:主要分布于青海南部的林中,飞不多远。
(4)绿尾虹雉学名:Lophophorus lhuysii别名:贝母鸡、鹰鸡、火炭鸡、羊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
外形象雌孔雀,羽色华丽。
体重3-4公斤。
喜掘食“贝母”,故有贝母鸡之称。
~生境:夏季多在海拔4000-5000米的多岩石的高山草甸上,冬季下迁到海拔2000米左右的山坡上活动。
分布:主要分布于青海的东南部。
(5)藏马鸡别名:白马鸡。
生物学特征:鸡形目,雉科,马鸡属。
通体羽毛大都呈白色,故又有白马鸡、雪鸡的雅号。
头顶有黑短羽,飞羽褐色,尾羽黑色闪紫绿色光泽。
生境:有5个亚种,其中有3个分布于青海林区。
一般20-30只成群在海拔3000-4000林区或林缘草地上觅食。
分布:分布于玉树、果洛部分地区。
(6)蓝马鸡学名:Blue Eared Pheasant别名:马鸡、松鸡。
青藏高原珍稀草本植物的介绍
青藏高原珍稀草本植物的介绍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之一。
它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西藏和青海两省区,被誉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许多珍稀的草本植物。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代表性的植物。
1. 藏红花藏红花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被誉为“红色的黄金”。
它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和草原上,花朵呈鲜艳的红色,具有独特的香气。
藏红花除了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外,还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和天然染料,被广泛用于烹饪和纺织工艺中。
2. 高山樱桃高山樱桃是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的小型灌木,它的果实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
高山樱桃通常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坡上,耐寒性强,适应高海拔的低温环境。
它的果实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果酱、蜜饯等食品。
3. 红景天红景天是一种多肉植物,生长在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和岩石缝隙中。
它的叶片呈鲜艳的红色或紫色,花朵小巧而美丽。
红景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够耐受寒冷和干旱的环境,被广泛用于园艺和药用。
4. 高原莲花高原莲花是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湖泊和河流中的水生植物。
它的花朵洁白如玉,香气扑鼻,被誉为“湖泊的明珠”。
高原莲花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湖泊,适应寒冷和高原缺氧的环境。
它的根茎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食用植物。
5. 雪莲雪莲是一种生长在青藏高原高山草甸和岩石缝隙中的草本植物。
它的花朵洁白如雪,形态优美,被誉为“高原之王”。
雪莲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
它的根茎和花瓣富含药用成分,被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中,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功效。
以上介绍了青藏高原一些珍稀草本植物,它们在高原的恶劣环境下生长,具有独特的生态适应性和药用价值。
这些植物不仅丰富了青藏高原的植物资源,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药用和食用资源。
我们应该加强对这些珍稀草本植物的保护和研究,促进其可持续利用,以保护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西藏地区常用园林植物16.02
Arbor 20
乔木类—
20、青冈栎,正名为青冈,壳斗科青冈属常绿乔木,拉丁文名:(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 Oerst. ), 别名:紫心木、青栲、花梢树、细叶桐、铁栎、铁稠。为常绿阔叶林重要组成树种,性耐瘠薄,喜钙。木材性质优良, 为纺织工业木梭的重要材料。花期4-5月,果10月成熟。因它的叶子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色,所以称为“气象树”。
Arbor 6
乔木类—
6、川滇柳(学名:。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青 海、西藏、陕西、云南、甘肃、宁夏、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1,400米至4,0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灌丛 中、山坡、山脊、林缘或山谷溪流旁,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花期4月,果期5-6月。
Arbor 1
乔木类—
1、白桦(学名:Betula platyphylla Suk.):桦木科桦木属植物,落叶乔木,树干可达25米高,50厘米粗。有 白色光滑象纸一样的树皮,可分层剥下来,用铅笔还可以在剥下薄薄的树皮上面写字。白桦的叶为单叶互生,叶边缘有 锯齿,花为单性花,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软下垂,春天树上的叶还没长出来的时候就开花了。白桦树的果实扁平且很小, 叫翅果,很容易被风刮起来传到远处。 白桦喜欢阳光,生命力强,在大火烧毁的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 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木材可供一般建筑及制作器、具之用,树皮可提桦油,白桦树孤植、丛植于庭园、公园的草坪、 池畔、湖滨或列植于道旁均颇美观。白桦树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乔木类—
3、白柳(学名:Salix alba L.):杨柳科柳属植物,花期4-5月,果期5月,白柳,中药名。为杨柳科柳属植物白 柳Salix alba L.的叶、芽或根。分布于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急性扁 桃体炎,咽喉炎,腺腮炎,黄疸性肝炎,盆腔炎,肾炎,疮疖,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莲瓣雪域红日简介
莲瓣雪域红日简介莲瓣雪域红日,这个富有神秘色彩的名字,其实是一种生长在雪山高海拔地区的稀有植物。
它以鲜艳的红日般的莲花、顽强的生命力以及独特的生长环境令人称奇。
下面将从物种起源、地理分布、植物学特征、生长习性、用途与价值、保护与繁育以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对莲瓣雪域红日进行详细介绍。
一、物种起源莲瓣雪域红日是一种珍贵的植物,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
它的祖先可能是某种喜马拉雅山地区的野生植物,经过长时间的适应和进化,形成了独特的品种。
在漫长的岁月中,莲瓣雪域红日凭借其独特的形态和适应性,成为了高山地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二、地理分布莲瓣雪域红日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如中国的西藏、尼泊尔和印度的部分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寒冷、湿度大,而且海拔较高,为莲瓣雪域红日的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环境。
三、植物学特征莲瓣雪域红日是一种低矮的草本植物,其高度通常不会超过30厘米。
它的叶子呈圆形或卵圆形,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绒毛,这有助于它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温暖。
花朵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形状类似于莲花,因此得名“莲瓣”。
这些花朵通常在夏季绽放,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极端气候。
四、生长习性莲瓣雪域红日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十分恶劣,昼夜温差大,而且风力强劲。
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莲瓣雪域红日发展出了独特的生长习性。
它通常在岩石缝隙或冰雪融水中寻找生存空间,利用这些地方的水分和养分进行生长。
此外,莲瓣雪域红日的生命力极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顽强地存活。
5-20℃. 在高山地区,温度波动非常大,从低温到高温都有可能。
然而,莲瓣雪域红日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并茁壮成长。
它的耐寒性非常强,能够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下存活。
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耐高温能力,能够在短暂的炎热天气中正常生长。
这种广泛的适应性使得莲瓣雪域红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都能生存繁衍.五、用途与价值莲瓣雪域红日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高原有什么植物和动物
高原有什么植物和动物
最佳动物: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盘羊、岩羊、雪豹、藏羚羊、喜马拉雅旱獭、白唇鹿等。
植物:铁杉、红杉、乔松、青稞、女贞、红花、银杏、国槐、枫树、水杉等。
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大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
动物: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盘羊、岩羊、雪豹、藏羚羊、喜马拉雅旱獭、白唇鹿等。
植物:铁杉、红杉、乔松、青稞、女贞、红花、银杏、国槐、枫树、水杉等。
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地势相对平坦或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
如中国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声明:叶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用户学习交流。
如果您的权利受到侵犯,请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红干
在碎石和隙间零星散生的玉龙蕨才茁壮成长。
常见的伴生植物有贯众、两色鳞毛鳞、黑足鳞毛蕨)、阔鳞鳞毛蕨、长尾复叶耳蕨等,均为亚热带森林中草本层的常见种。
(1)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特有种多
由于受山岭南北走向和北高南低地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亚丁自然保护区内汇集了温带
植物区系,亚热带植物区系、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和喜马拉雅植物区系。
这种南北区系的交流与分布,造就了比青藏高原内部和云贵高原腹地更为复杂的植物种属。
从现有的资料分析,保护区约有维管束植物121科,430属,1118种;其蕨类植物20科,34属,103种;种子植物101科,396属,1015种。
其中特有种属:长苞冷杉、急尖长苞冷杉、川滇冷苞、
黄果冷杉、丽江杉、油麦吊杉、大国红杉、干香柏、滇油杉、旱冬瓜、柴、序鹅掌、扁核木、鞭打绣球、丛菔、滇黄苓、丝瓣芹、豹子花等;属国家二、三级保护重点保护植物有玉龙、长苞冷杉、丽江铁杉、桃儿七、八角莲、四川牡丹、金铁锁等8种。
长苞冷杉图片
八角莲图片
(2)植物类型复杂
亚丁自然保护区的河谷基面最低海拔达2200米以上,已超出了常绿叶阔叶林
的垂直分布范围。
但因河谷地带降水量不高,气候偏高偏暖,河谷内仍广泛发育了干暖生境内的小叶、多刺的河谷灌丛,并占据着海拔3000米(阳坡可达3200米)内地带。
主要优势种为白刺花、小角柱花、小叶帚花、黄花莸、以及金合欢、清香木、小业黄荆、香菜茶等。
该垂直带内部分沟谷、谷坡凹槽地段常有稀疏的云南松林。
亚高山针叶林带是保护区面积最广,垂直幅度最大,植被类型最丰富的垂直带。
其垂直分布范围在海拔3000——4500米。
亚高山针叶林带的代表类型是由高山松、川西林杉、丽江云杉、大果红杉等组成的多种林、纯木林和混交林。
海拔3800米以上的部分阳坡分布有大果园柏、方职园柏塔组成的蔬林;海拔3400米以上的石灰岩地段有若干香柏古树残留。
此外,垂直带内还分布有川滇高山栎、黄背高山栎等高山栎内林、中山杨,糙皮桦、花楸、槭等组成的落叶阔叶林和以杜鹃为主的常绿阔叶灌丛、以二色锦鸡儿、枸子、峨眉蔷薇等为主的落叶阔叶灌丛。
海拔4500-----5000m为高山灌丛草甸带。
阴坡、半阴坡及缓坡地段,多种小叶型杜鹃组成了类型复杂的高山常绿阔叶灌丛,是带内分布面积最广的种属。
半阴坡及沟谷地段为三棵针、窄叶鲜卑花、绣线菊、多种柳组成的常绿阔叶灌丛和香柏组成的高山针叶灌丛。
高山草甸不甚发育,以四川篙草、珠牙蓼、香青等为优势种,主要见于局部地势平缓的阳坡,排水不良地段有灯心草,华扁穗草等喜湿种类分布。
高山流石滩稀疏植被相对较简单,分布海拔为4500---5200m,与现代雪线相接。
主要以多种风毛菊、雪莲花、红景天等组成。
风毛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