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第四版)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圣才出品)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一、填空题1.赖特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运用______。
【答案】几何形构图2.高层建筑按体型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从______来说,板式高层抵抗水平力的能力不如塔式高层。
【答案】结构性能3.公共建筑设计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空间组合形式。
【答案】分隔性;连续性;观演性;高层性;综合性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设计商住楼平面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A.厨房卫生间尽可能集中靠边布置B.利用住宅楼梯,帮助疏散商业人流C.尽量使住宅进深轴线尺寸规格统一D.尽量采用住宅外凸楼梯间形式【答案】B【解析】商住楼是指该楼的使用性质为商、住两用,商住楼一般底层(或数层)为商场、商店、商务,其余为住宅的综合性大楼。
设计商住楼平面时不允许利用住宅楼梯帮助疏散商业人流。
2.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展厅布置方式是()。
A.多线式B.簇团式C.串联式D.并联式【答案】C【解析】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展厅,是逐层向上悬挑增大展廊空间的,这样处理调整了因透视变化而产生后退变薄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空间尺度效果,布置方式是串联式,展线布置在外围螺旋形坡道上。
3.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的概念是()。
A.邻里单位B.田园城市C.光辉城市D.卫星城市【答案】A【解析】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概念,是较早地从理论上以居住地域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
4.下列关于建筑疏散设计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低层建筑考虑平面疏散,高层建筑考虑垂直疏散B.疏散设计是指建筑物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的设计C.疏散设计是以功能要求疏散作为出发点的D.有大流量的人流集散主要依靠自动扶梯【答案】B【解析】高层建筑也要考虑平面疏散;人流疏散分为正常疏散和紧急疏散两种情况,疏散设计应以紧急疏散作为出发点;自动扶梯不能用作火灾时的紧急疏散口。
5.下列图示三个展览馆的展览空间组合的类型,从左到右分别是()。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第五篇至第六篇(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热加工厂房—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 ③恒温恒湿厂房—在稳定的温湿度状态下进行生产的车间。 ⑤洁净厂房—为保证产品质量,在无尘无菌,无污染的洁净状况下进行生产的车间。 (3)按厂房层数分类 ①单层厂房: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等工业,适用于有大型设备及加工件,有较大动荷 载和大型起重运输设备、需要水平方向组织工业流程和运输的生产项目。 ②多层厂房:用于电子、精密仪器、食品和轻工业,适用于设备、产品较轻、竖向布置 工艺流程的生产项目。 ③混合层数厂房:同一厂房内既有多层也有单层,单层或跨层内设置大型生产设备,多 用于化工和电力工业。 (4)科研、生产、储存综合建筑(体) 在同一建筑里既有行政办公、科研开发,又有工业生产、产品储存的综合性建筑,是现 代高新产业界出现的新型建筑。
平行。对建筑围护结构有一些具体要求,见表 2-1 和表 2-2。
表 2-1 恒温恒湿厂房对外墙、屋顶等的要求表
室温允许 波动范围
最大传热系数(W/(m2·K))
外墙 外墙朝向 楼层
(括号内为热惰性指标)
外墙 内墙和楼板 屋顶 顶棚
≥±1℃ 宜减少外墙 宜北向宜
1.0
1.2
避免顶层
±0.5℃ 不宜有外墙 北向
上横向运行。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②工作制
a.重级工作制(工作时间>40%)
b.中级工作制(工作时间>25%~40%)
c.轻级工作制(工作时间>15%~25%)
③注意事项
注意厂房跨度和吊车跨度的关系,使厂房的宽度和高度满足吊车运行的需要,并在柱间
适当位置设置通向吊车司机室的钢梯及平台。
《房屋建筑学》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版

《房屋建筑学》每章节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原理1 民用建筑设计①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构筑物。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为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什么叫做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低层、多层、高层建筑按什么界限进行划分?答: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学校、住宅、商店、医院等,修建的数量很大,故称之为大量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火车站、大型展览馆等,因规模巨大而修建数量很有限,对所在地区获国家具有代表性,故称之为大型性建筑。
民用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③什么叫做构件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耐久等级又如何划分?答: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时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机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④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答: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制定出来的。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其数值定为100m,符号为M,即1M=100mm。
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等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mm、600mm、1200mm、1500mm、3000mm、6000mm。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第一篇至第四篇(圣才出品)

第一部分复习笔记第1篇概论第1章房屋建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建筑设计的内容1.建筑空间的研究建筑空间的研究是建筑设计的核心部分,是设计人员关心的首要问题。
(1)无论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建筑空间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往往还反映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2)建筑物应满足不同的物质需求,例如防水、隔热、保温等。
2.建筑物实体的研究建筑物实体具有利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其利用价值是指对空间的界定作用,其观赏价值是指对建筑形态的构成作用。
二、建筑物的分类及主要组成部分1.建筑物的分类建筑物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
生产性建筑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非生产性建筑统称为民用建筑。
(1)生产性建筑生产性建筑的形式和规模由产品的生产工艺决定,一旦生产内容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时,建筑往往随之改变。
(2)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
①居住建筑一般包括住宅和宿舍。
住宅是民用建筑中占比例最高的部分。
建筑设计人员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改进住宅。
②公共建筑公共建筑分为生活服务性建筑、文教建筑、科研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行政办公建筑、交通建筑、展览建筑、宗教建筑等。
2.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1)楼地层楼地层具有提供活动平面并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还可以沿建筑物的高度分隔空间。
(2)墙或柱屋盖、楼层等部分所承受的活荷载以及自重,通过支承墙或柱传递到基础上,再传给地基。
墙体还具有分隔空间或对建筑物围合、保护的功能。
(3)基础基础是指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与支承建筑物的地基直接接触的部分。
(4)楼电梯楼电梯是解决建筑物上下楼层之间联系的交通枢纽。
(5)屋盖屋盖承受荷载、围护房屋。
(6)门窗门窗可以提供交通及通风、采光。
三、建筑物的构成系统分析1.建筑物的结构支承系统建筑物的结构支承系统是指建筑物的结构受力系统与保证结构稳定的系统。
结构支承系统是建筑物中不可变动的部分,建成后不得随意拆除或削弱。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圣才出品)

第2章楼地层、屋盖及阳台、雨篷的基本构造楼地层、屋盖、阳台、雨篷等建筑物中的水平构、部件,都属于受力系统中的第一个层次,这些水平构、部件的支承和被支承的情况,决定了许多垂直构件的布置,同时又兼有围护和分隔建筑空间的作用。
因此,在进行建筑平面设计的过程中,不仅要研究各种建筑空间的构成及组合,还要讨论其围合构件和结构支撑的布置及其构造方式对空间的功能和使用情况的影响。
一、楼地层的基本构造1.楼层的基本构造楼板层是沿水平方向分隔上下空间的结构构件,具有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水平荷载的功能,还有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性能。
钢筋混凝土材料和以压型钢板为底模的钢衬板复合楼板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楼层材料。
(1)楼层的基本形式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的形式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等类型。
①板式楼盖a.定义当房间的尺度较小,楼板可直接将其上面的荷载传给周围的支承构件,而不会使得其因为跨度太大,而造成断面尺度太大或结构自重太大。
如走道、厨房等。
b.分类第一,单向板。
如果一块楼板只有两端支承,它就属于单向板,即荷载只朝一个向度的两端传递。
如图2-1(a)所示,当l2/l1>2时,即为单向板。
第二,双向板。
如果一块楼板不止只有两端支承,它平面上两个向度之间的尺寸比例关系将决定其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
如图2-1(b)所示,当l2/l1≤2时,即为双向板。
图2-1 四面支承的楼板的荷载传递情况(a)单向板;(b)双向板②梁板式楼盖a.定义当房间的平面尺度较大,可以通过在楼板下设梁的方式,将一块板划分为若干个小块,从而减小小块板的跨度。
b.分类梁板式楼盖的梁可形成主次梁的关系。
由于梁的不同排列,形成不同形状的楼盖,可以分为肋形楼盖、密肋楼盖和井格形楼盖三种。
当布置肋形梁,可令楼层节间板成为单向板或双向板;而布置井格梁时都令小块板成为双向板。
第一,具有结构方面的意义;第二,控制其断面尺寸,可以保证某些结构梁底的净高;第三,可以在平面上按照建筑设计的需要局部增加或取消某些楼层的支座。
(完整版)房屋建筑学第四版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1、(P3)建筑按其使用性质分类:按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2、(p5)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3、(p11)建筑物平面面积确定因素有:(1)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p12)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确定因素有:(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等方面的综合要求。
4、(p31)建筑净高确定因素有哪些:(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
建筑净高是指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
5、(p32)音质要求6、(p62)常用的结构承重体系:(1)横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横墙上。
优点是横墙较密使横向刚度大,抗震性高,外墙开窗灵活性大,容易组织穿堂风;缺点是用材量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纵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纵墙上。
优点是建筑物分间灵活,材料用量少;缺点是刚度较差,外墙开窗局限性大。
(3)、纵横墙混合承重就是把梁或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
优点是房间布置灵活,整体刚度好;缺点是所用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较为麻烦。
7、(p96)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
屋盖阳台是有楼层的建筑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
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
雨篷是建筑物入口处位于外门上部可以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构件。
楼板是单向板最小高跨比:简支1/35 ,连续板1/40;民用建筑楼板板厚≥70mm,工业建筑≥80mm楼板是双向板最小高跨比:简支1/45 ,连续板1/50;而且板厚≥80mm8、(p100)整体现浇式楼盖预制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9,、墙身构造详图、圈梁 (p140)10、(p192)_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重点背诵内容

楼板:除承受并传递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具有一定的防火、隔声和防水等方面的能力根据力的传递方式,建筑物楼层形式可分为板式、梁板式和无梁楼盖板式有可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钢筋混凝土楼层的施工工艺及细部构造: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预制板在墙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100mm,在梁上的搁置宽度应不小于80mm地层:实铺地面和架空地面屋顶的基本形态:平屋顶、坡屋顶(坡度超过十分之一)、曲面屋顶坡屋顶的屋面板采用不透水或是具有构造自防水功能的成品构件,直接安装在屋面结构支承构件上面形成屋面先铺设各类基层屋面板后,再在其上面做防水及隔热、保温等相关构造层次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结构形式:悬挑和悬挂建筑物墙体分类:依其在房屋中所处位置分为外墙和内墙依其结构受力的情况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依其墙体的建造材料:砖墙、石墙、土墙、砌块墙、混凝土墙建筑物墙体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2. 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等方面的性能;3. 选用的材料及截面厚度,都应符合防火规范中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所规定的要求;4. 满足隔声的要求;5. 满足防潮、防水以及经济等方面的要求标准实心粘土砖的尺寸: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53mm(厚)承重多孔砖:其实际尺寸为240mm(长)×115mm(宽)×90mm(厚)砖墙厚度240 水泥砂浆——水泥和黄砂配合。
其常用级配(水泥:黄砂)为1:2、1:3等混合砂浆——在水泥砂浆中加入石灰膏。
其常用级配(水泥:石灰:黄砂)为1:1:6、1:1:4 砌体墙作为填充墙的构造要点:墙体与周边构件的拉结合适的高厚比其自重的支承避免成为承重的构件洞口的水平截面面积一般不超过墙体水平截面面积的50%。
为了支承洞口上部砌体所传来的各种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窗间墙,常在门、窗洞孔上设置过梁过梁搁置长度应不小于240 在构造柱与墙之间没500设fai6钢筋连接勒脚——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1.对勒脚处的外墙面应该用强度较高、防水性能较好的材料进行保护.2为杜绝地下潮气对墙身的影响,砌体墙应该在勒脚处设置防潮层3.为保护墙基不受雨水的侵蚀,常在外墙四周将地面做成向外倾斜的坡面,称散水或护坡。
房屋建筑学pp4

4.2.1 现 浇 钢 筋 混 凝 土 楼 板
图4-4 楼板的传力方式
4.2.1 现 浇 钢 筋 混 凝 土 楼 板
梁、板的合理尺寸
构件名称 跨度L(m) 主梁 次梁 5~8 4~6 高度H
1 1 L~ L 12 8
宽度B
1 1 H~ H 3 2
1 1 L~ L 18 12
≧ பைடு நூலகம்板
1.7~2.5 (短边)
4.2.2 预 制 装 配 式 钢 筋 混 凝 土 楼 板
图4-10 空心板
4.2.2 预 制 装 配 式 钢 筋 混 凝 土 楼 板
3.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楼板的结构布置和连接构造
1)板的结构布置 板的结构布置应考虑空间的大小,并尽可能减少板的规 格种类,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的。板按支承方式的不同分 为板式和梁板式两种。预制板直接支承在墙上的称为板式结 构布置;若预制板支承在梁上则称为梁板式布置,如图4-11 所示。
图4-13 梁板式结构布置
4.2.2 预 6.3.1 制 钢 装 结 配 构 式 安 钢 装 筋 基 混 础 凝 知 土 识 楼 板
2) 板的连接构造 (1)板缝锚固。为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板与墙、梁之间或 板与板之间常用钢筋拉结,拉结程度随抗震要求和对建筑物整体 性要求不同而异,各地均有不同的拉结锚固措施,如图4-15所示。 4.2.2 预 制 装 配 式 钢 筋 混 凝 土 楼 图4-15 锚固筋的配置 板
4.2.2 预 制 装 配 式 钢 筋 混 凝 土 楼 板
2.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楼板的类型
常用的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根据其截面形
式可分为实心平板、槽形板和空心板三种类型。
实心平板。实心平板的厚度小,隔声效果差,故一般
现用房屋建筑学_武汉理工大学_第四版_第三章_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剖面设计
建筑的剖面形状的确定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房屋的层数的确定
建筑空间的组合 室内空间的处理和利用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建筑剖面的组合方式 单层 多层和高层 错层和跃层
高窗 天窗
保留墙面布展 大进深空间采光 (方向性与均匀性) 增加净高 独特剖面形状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确定剖面形状的考虑因素
使用要求 视线要求 音质要求 结构、材料 和施工 的影响
确定房间剖面形状的考虑因素
使用要求 视线要求 音质要求 结构、材料 和施工 的影响
采光、通风 的要求
视线升高值C
对位排列:120mm 错位排列:60mm
地面坡度>1:6 做台阶形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房屋各部分高度的确定
房间的净高:按楼地面完成面至吊顶或楼板或梁底 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的层高: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地面之间的距离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复习笔记-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圣才出品)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第1章建筑平面的功能分析和平面组合设计按照建筑平面的使用性质,分为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是指满足主要使用功能和辅助使用功能的空间。
交通联系部分是指专门用来连通建筑物各使用部分的空间。
一、建筑物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1.确定平面面积和空间形状(1)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
(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
2.与建筑物使用空间的平面形状有关的因素矩形是采用最多的平面形式。
(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
(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
(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消防等要求。
二、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1.确定建筑物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尺寸和形状(1)满足使用高峰时段人流、货流通过所需占用的安全尺度。
(2)符合紧急情况下规范所规定的疏散要求。
(3)方便各使用空间之间的联系。
(4)满足采光、通风等要求。
2.走道(1)走道是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部分。
(2)走道的宽度应符合人流、货流通畅和消防安全的要求。
走道的长度对消防疏散的影响最大。
疏散距离是指使用房间对走道的出口到达疏散口之间的距离。
(3)走道的平面形状决定建筑内部的交通组织,也决定建筑物的平面形状。
3.门厅和过厅(1)门厅是指在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处起内外过渡、集散人流作用的交通枢纽。
过厅一般位于体型较复杂的建筑物各分段的连接处或建筑物内部部分人流、物流的集中交汇处,起缓冲作用。
(2)门厅和过厅设计中的重要问题是导向性明确。
(3)在公共建筑中,门厅内还设置接待问讯台、休息座、会客处、小卖部等。
(4)门厅和过厅的内部空间组织和所形成的体形、体量,往往是建筑物设计中的活跃元素,或是复杂建筑物形态中的关节点。
4.楼梯和电梯楼梯和电梯是建筑物中起垂直交通枢纽作用的重要部分。
楼、电梯设计的首要要求是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方便地到达各使用层面。
(1)楼、电梯应靠近建筑物各层平面人流、货流的主要出入口布置,使其到达各使用部分端点的距离较为均匀。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教学幻灯第4篇第4章墙及楼地面面层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实铺复合木地板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轻钢龙骨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纸面石膏板吊顶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搁置式吊顶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卡接式金属吊顶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光面与毛面石板的对比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墙面贴石材工艺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用木锤轻击调整
干硬性水泥砂浆
用水平仪校平
地面贴石材工艺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石材面板缝隙处理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人造橡胶卷材贴面
第4篇 建筑构造
贴面砖工艺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外墙面砖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内墙面砖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各类地砖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利用面砖形成建筑的表面肌理
第4篇 建筑构造
金属马赛克 天然石材马赛克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玻璃马赛克
第4篇 建筑构造
单元吊挂式金属吊顶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4.4 裱糊类面层
第4篇 建筑构造
第4章 墙及楼地面层
贴墙纸、墙布
第4篇 建筑构造
上胶 放置一段时 间收胶
确定基准线
房屋建筑学课件 第1篇 概论1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2/19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10
本课程内容学时分配
1、民用建筑设计(第1、2、3篇,约12学时)
a、 建筑平面设计
b、 建筑剖面设计
c、 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d、 建筑总平面设计
e、常用结构体系与建筑类型的关系
2、建筑构造设计(第4篇,约28学时)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2/19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2
相关参考书:
黄绳 主编《建筑设计学》西安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朱昌廉 主编《住宅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工出版社 ; 张文忠 主编《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工出版社; 同济大学等《工业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工出版社; 李必瑜等 主编《建筑构造》中国建工出版社 ;
其他学科关系密切,如建筑材料、施工工艺、建筑 物理等;
➢ 实践性:纯理论不多,多为直观分析、定性描述和
规律总结;
➢ 经验性:具有一定的经验性,有别于理论性较强的
学科;
➢ 发展性:历史继承、持续发展……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0/2/19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7
课程概况——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4
课程基本要求
➢了解建筑物建筑设计:
功能分析 空间布局 形体构成 环境规划等内容,
➢掌握建筑总平面布置
✓建筑单体平、立、剖面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
➢熟悉建筑物实体部分:
掌握建筑实体的建造技术和构造做法; 理解与结构专业和其他建筑工种间相互配合的途径及方法。
➢学会用建筑语言、专业术语进行表达和交流。
房屋建筑学第四版L13-16

房屋建筑学第13-16讲第12章楼梯构造第1节概述∙楼梯的作用 P198o垂直交通∙楼梯的组成o梯段:踏面、踢面o平台:作用转折、连通、休息,分正平台和半平台o栏杆、扶手∙楼梯的形式 P200o直跑,双跑,三跑,弧形楼梯,剪刀楼梯∙楼梯的坡度/踏步的最小宽度和最大高度 P201o爬梯>60度,楼梯:30度左右,坡道<15度第2节楼梯的结构形式一、用平台梁支承的板式楼梯和梁板式楼梯∙板式:梯段板—平台板—平台梁 P202∙梁板式:踏步板—斜梁—平台梁钢楼梯和木楼梯都是梁板式楼梯 P203二、从侧边出挑的挑板楼梯 P205三、作为空间构件的悬挑楼梯 P205四、悬挂楼梯 P206五、支承在中心立杆上的螺旋楼梯第3节楼梯常用施工工艺一、整体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梯 P207∙施工工艺和优缺点∙明步和暗步二、大中型构件预制装配式楼梯 P207∙减少预制件、施工简单、工期短∙构件:平台板、楼梯段三、小型构件装配式楼梯:预制踏步,支承结构∙预制踏步:一字形、L形、三角形 P209∙支承结构:梁支承、墙支承、砖墙悬挑四、踏面、栏杆和扶手∙ 1. 踏步面层及防滑措施o水泥砂浆抹面,石材贴面 P212o地毯、防滑塑料、橡胶贴面、防滑条∙ 2. 栏杆与扶手 P213o构件:横杆、立杆、栏板、扶手o高度与垂直间隙:110cm, 90cm, 60cm, 11cmo安装与固定:钢构件与梯段或平台的连接,横杆与立杆的连接P214o扶手安装、转弯处的处理 P216第4节楼梯设计概要 P217一、一般规定∙楼梯设计的依据:建筑性质、等级的建筑规范及防火规范∙梯段步数/踢面高度/踏步深度∙梯段宽度/平台深度/梯段下部净高二、楼梯设计的步骤 P218∙梯段布置/踏步步数∙楼梯间平面尺寸/剖面检验第5节台阶与坡道 P222一、作用与构成∙作用:解决不同高度上的交通联系∙设置位置:多在室外∙组成部分:踏步(坡道)与平台∙排水要求:平台表面低于底层室内地面泛水方向背离进口二、设计尺寸与构造∙尺寸:坡道1/6~1/12,台阶100~150*350~400∙ 1. 台阶构造:实铺与架空 P221图8-37∙ 2.变形构造:o原因:主体沉降,热胀冷缩,冰冻o后果:变形、开裂、倒泛水o构造原理:加强联系,形成整体沉降完全断开,加强节点处理o构造作法:变形/沉降缝,换土法,配筋,分仓缝∙ 3.防滑处理:o台阶防滑(软面,凹槽,防滑条,包口)P222o坡道防滑第6节有高差处无障碍设计∙作用:帮助下肢残疾和盲人顺利通过高差一、坡道 P223∙坡道的坡度,坡段的高度和长度∙坡道宽度≥ 900(室内)、1500(室外),∙平台宽度≥1200(中间)、1500(转弯)。
房屋建筑学 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学1、(P3)建筑按其使用性质分类:按使用性质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2、(p5)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3、(p11)建筑物平面面积确定因素有:(1)需使用的设备及家具所需占用的空间;(2)人在该空间中进行相关活动所需的面积(包括使用活动及进行室内交通的面积)(p12)建筑物平面形状的确定因素有:(1)该空间中设备和家具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2)使用者在该空间中的活动方式;(3)采光、通风及热工、声学等方面的综合要求。
4、(p31)建筑净高确定因素有哪些:(1)家具、设备的安置和使用高度;(2)人活动所需要的使用高度;(3)满足生理、心理要求的其他标准;(4)节能要求。
建筑净高是指建筑物内某一层楼(地)面到其上部构件或吊顶底面的垂直距离。
5、(p32)音质要求6、(p62)常用的结构承重体系:(1)横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横墙上。
优点是横墙较密使横向刚度大,抗震性高,外墙开窗灵活性大,容易组织穿堂风;缺点是用材量较多,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纵墙承重就是把梁或板搁置在纵墙上。
优点是建筑物分间灵活,材料用量少;缺点是刚度较差,外墙开窗局限性大。
(3)、纵横墙混合承重就是把梁或板同时搁置在纵墙和横墙上。
优点是房间布置灵活,整体刚度好;缺点是所用梁、板类型较多,施工较为麻烦。
7、(p96)楼地层包括楼板层和地坪层,是水平方向分隔房屋空间的承重构件。
屋盖阳台是有楼层的建筑中,人可以直接到达的向室外开敞的平台。
按阳台与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分为挑阳台、凹阳台和半挑半凹阳台等几种形式。
雨篷是建筑物入口处位于外门上部可以遮挡雨水、保护外门免受雨水侵害的水平构件。
楼板是单向板最小高跨比:简支1/35 ,连续板1/40;民用建筑楼板板厚≥70mm,工业建筑≥80mm楼板是双向板最小高跨比:简支1/45 ,连续板1/50;而且板厚≥80mm8、(p100)整体现浇式楼盖预制装配式楼盖装配整体式楼盖9,、墙身构造详图、圈梁 (p140)10、(p192)_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的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第四版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

第四版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第一篇第1章1(小题)建筑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对建筑空间的研究以及对构成建筑空间的建筑物实体的研究。
2(小题)建筑物根据其使用性质,通常可以分为生产性建筑和非生产性建筑两大类。
生产性建筑可以根据其生产内容的区别划分为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等不同的类别,非生产性建筑则可统称为民用建筑。
3(小题)民用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又可再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4(问答题)建筑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建筑物通常由楼地层、墙或柱、基础、楼电梯、屋盖、门窗等几部分组成。
1)楼地层:其主要作用是提供使用者在建筑物中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平面,同时将由此而产生的各种荷载,例如家具、设备、人体自重等荷载传递到支承它们的垂直构件上去。
其中建筑物底层地坪可以直接铺设在天然土上,也可以架设在建筑物的其他承重构件上。
楼层则可以单由楼板构成,或者也包括梁和楼板。
它除了具有提供活动平面并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外,还起着沿建筑物的高度分隔空间的作用。
对于高层建筑而言,楼层是对抗风荷载等侧向水平力的有效支撑。
2)墙或柱:在不同结构体系的建筑中,屋盖、楼层等部分所承受的活荷载以及它们的自重,分别通过支承它们的墙或柱传递到基础上,再传给地基。
在房屋的有些部位,墙体不一定承重。
但无论承重与否,墙体往往还具有分隔空间或对建筑物起到围合、保护作用的功能。
3)基础:基础是建筑物的垂直承重构件与支承建筑物的地基直接接触的部分。
基础的状况既与其上部的建筑状况有关,也与其下部的地基状况有关。
4)楼电梯:楼电梯是解决建筑物上下楼层之间联系的交通枢纽。
特别是楼梯,由于使用时存在高差,对其安全性能应予以足够重视。
5)屋盖:除了承受由于雨雪或屋面上人所引起的荷载外,屋盖主要起到围护的作用,其防水性能及隔热或保温的热工性能是主要问题。
同时,屋盖的形式往往对律筑物的形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门窗:门窗用来提供交通及通风采光的方便。
设在建筑物外墙上的门窗还兼有分隔和围护的作用。
房屋建筑学(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剖析

第一篇民用建筑设计原理1 民用建筑设计①建筑的含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答: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工创造的空间环境,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建筑物,不直接供人使用的建筑叫构筑物。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为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和建筑形象,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②什么叫做大量性建筑和大型性建筑?低层、多层、高层建筑按什么界限进行划分?答:大量性建筑是指量大面广,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那些建筑,如学校、住宅、商店、医院等,修建的数量很大,故称之为大量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是指规模宏大的建筑,如大型办公楼、大型火车站、大型展览馆等,因规模巨大而修建数量很有限,对所在地区获国家具有代表性,故称之为大型性建筑。
民用建筑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的为高层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
③什么叫做构件的耐火等级?建筑的耐火等级如何划分?耐久等级又如何划分?答:耐火等级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实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时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建筑按耐火等级分类分为四级,分级确定的依据是组成房屋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类同样分为四级,分级的依据是主体机构确定的耐久年限。
④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的意义何在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的含义和适用范围是什么?答:实行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是为了实现建筑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而制定出来的。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
其数值定为100m ,符号为M ,即1M =100mm 。
整个建筑物或其一部分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都应该是基本模数的倍数。
扩大模数是基本模数的整倍数。
扩大模数的基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 、6M 、12M 、15M 、30M 、60M (2)竖向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 和6M 分模数是基本模数的分数值,其基数为1/10M、1/5M、1/2M等3个模数数列的幅度及适用范围如下: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20M。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圣才出品)

第3篇常用结构体系所适用的建筑类型一、填空题1.在当前的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2.______与______有明确的分工,是框架结构体系最明显的特点。
【答案】承重系统;非承重系统3.在混合结构建筑中,非承重墙又称______。
【答案】隔断墙4.杭州浙江人民体育馆是______结构类型。
【答案】马鞍形悬索5.北京工人体育馆是______结构。
【答案】辐射悬索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组均为采用钢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的板式高层建筑?()A.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纽约利华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B.联合国总部大厦、纽约利华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C.联合国总部大厦、波士顿汉考克大厦、香港中国银行大厦D.芝加哥西尔斯大厦、波士顿汉考克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答案】B【解析】联合国总部大厦、纽约利华大厦、纽约西格拉姆大厦均为采用钢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的板式高层建筑。
其中,纽约利华大厦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纽约西格拉姆大厦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师密斯·凡·德·罗和菲利普·约翰逊。
大厦的设计风格体现了密斯·凡·德·罗一贯的主张,那就是基于对框架结构的深刻解读,发展出一种强有力的建筑美学,密斯追求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钢铁玻璃盒子作为这种倾向的代表。
西格拉姆大厦正是这种倾向的典范作品。
2.我国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下列哪一种建筑与结构体系的选择是正确的?()A.一般低层中小型公共建筑常采用钢木结构体系B.一般多层公共建筑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C.古代或现代仿古的公共建筑常采用砖石结构体系D.一般体育馆建筑常采用混合结构体系【答案】B【解析】目前我国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一般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具有强度大、刚度好的优点,同时赋予建筑空间组合较大的灵活性,所以适用于高层公共建筑或空间比较复杂的公共建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技术要求简单的民用建筑工程。
1.4 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4.1建筑设计要求:
1.4.1.1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1.4.1.2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1.4.1.3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1.4.1.4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1.4.1.5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2.5.2.1走道式组合(廊式) 内廊 外廊(南廊 北廊)
2.5.2.2套间式组合 2.5.2.3大厅式组合 2.5.2.4单元式组合
3 建筑剖面设计
主要研究房屋竖向空间的处理 剖面设计内容: (1)确定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2)确定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 (3)进行房屋竖向空间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 用。 (4)选择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 (5)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 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一个房间面积包括:家具、设备所占面积; 人们使用时的活动面积; 内部交通面积。
确定房间面积的方法:
1.掌握家具、设备、人体活动 等基本尺度。
2.根据使用人数和面积定额指 标确定房间面积。
2.2.3房间的形状
面积确定后再确定房间形状。
影响因素:使用要求; 结构形式; 结构布置; 经济条件; 采光、通风、音响要求; 建筑造型、美观要求。
限和燃烧性能两个因素的最低值决定 耐火极限 燃烧性能
(5)按民用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分成四类,4类设计使用年限最长,1类最短
1.2.2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采用建筑模数目的:实现建筑工业化,使构件具 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建筑模数概念:选定的标准尺寸单位,作为尺度 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1.2.2.1基本模数 100mm 以M表示 1.2.2.2导出模数 由基本模数导出,是M的倍数
多用矩形
2.2.4房间的尺寸
房间尺寸指开间尺寸和进深尺寸。 综合下列因素考虑: (1)满足家具、设备及人们活动要求; (2)满足视听要求; (3)良好的天然采光; (4)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 (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要求。
2.2.5房间的门窗设置:
门窗大小、数量、位置、开启方式直接影响房间 通风、采光,家具布置的灵活性,房间面积有 效利用,人流活动,交通疏散,建筑外观及经 济。
(1)尽量使墙面 完整,便于家具设备布置 和合理组织人行通道。 (2)门窗位置应有利于通风采光;门对门, 窗对窗,门窗相对。 (3)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2.2.5.4门窗的开启方向 分内开和外开。一般房间门内开,公共场所 门外开。窗常采用外开方式。
2.3 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设计原理、原则和方法与主要使用房间基本相同, 但房间大小受设备尺寸影响较大。 2.3.1厕所设计 按使用人数确定设备数量;按使用对象确定设备 型式;按使用特点和设备尺寸进行布置。 2.3.2浴室、盥洗室 根据使用人数确定卫生器具数量,结合设备尺 寸及人体活动所需空间尺寸进行布置。
走道内房间门至楼梯间最大距离限制。 公共建筑一般应设两个楼梯。
2.4.3电梯:
考虑下面几点确定电梯间位置及布置方 式: 1. 应布置在人流集中的地方,位置要明 显,有足够的等候面积。 2. 应在电梯旁配置辅助楼梯供电梯发生故 障时使用。 3.电梯井道无采光要求,主要考虑人流交通
方便、通畅。
2.4.4扶梯及坡道
(人、货、车流) •管线布置 •竖向设计 •绿化布置与环境保护
场地设计围绕三个方面展开:
• 场地条件分析 • 场地总体布局 • 场地布置
一.场地条件分析
由设计任务书及设计基地 提供的场地条件分析,包括: (一).自然条件 1. 地形地貌
2.气象条件
• 纬度或太阳入射(高度)角 • 气温 • 风向 • 降雨量 • 冰冻线
2.2.5.1门的宽度及数量 门的宽度: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设备
大小决定。
门的数量:由房间面积、使用人数决定。
2.2.5.2窗的面积 根据使用要求、房间面积、当地日照情况结 合通风、朝向、节能、立面造型、经济等因 素考虑, 设计按窗地比估算。
窗地比:窗洞口面积之和与房间地面面积比。
2.2.5.3门窗位置
2.4.2楼梯:
2.4.2.1楼梯的形式与类型 形式:直跑、平行双跑、折跑、弧形、螺旋 形、剪刀楼梯等。 位置:主要楼梯 次要楼梯 消防楼梯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楼梯形式,布置恰当的位 置。
2.4.2.2楼梯的宽度和数量 宽度: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
确定。 数量:根据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确定。满足
二.场地总体布局
(一).建筑物使用功能分析 (二).功能分区 (三).建筑的群体组合 (四).交通流线 (五).绿化与环境保护
三.场地布置
(一)竖向设计
1. 确定场地内设计标高 2. 拟定场地排水方案 3. 选择设计地面形式
(二)道路、停车场布置 (三)绿地布置 • 植物配置 • Βιβλιοθήκη 筑庭院设计2 建筑平面设计
2.1 平面设计的内容 平面设计内容包括:
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 组合设计
建筑物平面组成:
使用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 使用部分组成:主要使用房间
辅助使用房间 交通联系部分组成:门厅 走道
楼梯 电梯
单个房间设计:确定单个房间的面积、形状、 尺寸、 门窗大小、数量和位置。
平面组合设计:根据各类建筑功能要求,抓住 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采取 不同 的组合方式将各个房间合理 地 组合起来。
建筑三要素: 第一:建筑功能 第二:建筑技术 第三:建筑形象 建筑方针:适用、安全、经济、美观
1.2.1民用建筑的分类
1.2.1.1建筑分类: 生产性建筑 : 工业建筑 农业建筑 非生产性建筑: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的分类 (1)按民用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2)按民用建筑的规模大小分: 大量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
1.3.2建筑设计的程序
1.3.2.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落实设计任务 掌握5个文件:①项目批准文件
②红线图 ③设计委托书(设计合同) ④设计任务书 ⑤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熟悉设计任务书 (3)调查研究、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1.3.2.2设计阶段的划分 三阶段设计 : 方案设计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2.2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2.2.1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分类:生活用房间 工作学习用房间
公共活动房间 设计要求:满足使用要求;出入方便、
疏散安全、采光通 风好; 结构合理、施工方便、利于 组合;考虑细部美观。
2.2.2房间的面积
由房间内部活动特点、使用人数多少 、家具 和设备数量及其布置方式、安全疏散要求 等因素决定。
不迂回逆行,避免相互交叉。
2.5.1.2结构类型
选择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使平面组合与 结构布置协调一致。 ⑴混合结构:横墙承重 纵墙承重 纵横墙承重 ⑵框架结构:平面布局灵活 ⑶空间结构 2.5.1.3设备管线
将设备管线房间集中布置、上下对齐, 方便使用。 2.5.1.4建筑造型
2.5.2平面组合形式
确定房间高度应考虑的因素: 3.2.1.1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 3.2.1.2采光要求 3.2.1.3结构高度及其布置方式的影响 3.2.1.4建筑经济效果。 3.2.1.5室内空间比例。
3.2.2窗台高度: 与使用要求、人体尺度、家具尺寸及通风要求有关。 一般常取900~1000mm。
3.2.3室内外地面高差: 一般民用建筑将室内地坪适当提高,使建筑物室内外
2.5 建筑平面的组合设计
建筑平面组合设计的任务:将单个房间 与交通联系部分组合起来,使之成为一 个使用方 便、结构合理、体型简洁、 构 图完整、造价经济及与环境协调的建筑 物。
2.5.1影响平面组合的因素:
2.5.1.1使用功能 ⑴合理的功能分区:将建筑物若干部分按 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根据它们之 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使之分区明确联 系方便。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主次关系; ②.内外关系; ③.联系与分隔。 ⑵明确的流线组织:各种流线简捷、通畅,
形成一定高差,室内外高差主要由以下因素确定: (1)内外联系方便。(小于600mm) (2)防水、防潮要求。(大于300mm) (3)地形及环境条件。 (4)建筑物性格特征。 在建筑设计中,一般以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为±0.000, 高于其为正值,低于其为负值。
3.3房屋的层数
确定房屋层数的因素: 3.3.1使用要求 3.3.2建筑结构、材料和施工的要求 3.3.3建筑基地环境与城市规划的要求 3.3.4建筑防火要求
2.3.3厨房 根据使用要求确定设备种类和数量,根据设 备尺寸和人操作空间进行布置。应有良好的 通风、采光,尽量利用有效空间布置贮藏设 施,室内布置应符合操作流程。
2.4 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
交通联系部分包括: • 水平交通空间(走道) • 垂直交通空间(楼梯、电梯、自动扶梯、
坡道) • 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
交通联系部分设计要求: •有足够的通行宽度 •联系便捷 •互不干扰 •尽量减少交通面积以提高平面利用率
2.4.1走道:
分类:完全为交通需要而设置的走道; 主要为交通联系兼有其它功能的走道;
多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走道。 设计:宽度和长度主要根据人流通行股数、
安全疏散、防火规范、走道性质、空 间感受综合考虑。 最远房间门离走道出口的距离必须 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3)按民用建筑的层数分类
①居住建筑按层数分: 低层建筑 1~3层 多层建筑 4~6层 中高层建筑 7~9层 高层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 ②公共建筑按高度分类 普通建筑 高度不大于24米,单层大于24米 高层建筑 建筑高度超过24米 超高层建筑 高度大于100米
(4)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类
分为四级,一级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建筑物耐火等级由组成房屋构件的耐火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