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同在蓝天下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在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之下,我国由受到外部封锁到走向对外开放,由实行计划经济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已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中。
面对国际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始终跟着党努力克服一切外来的竞争压力。
然而,国内出现的很多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因此为深入回答当前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通俗理论读物《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紧密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着力解决的是: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招工难”引发的思考――怎么看就业难;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同在蓝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从“蜗居”走向“安居” ――怎么看房价过高;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风正好扬帆――怎么看腐败现象。
这些正是群众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我想把它明明白白的提出来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情,首先表明的是一种态度,一种直面现实矛盾的态度。
生活中热点问题常常让大家感到困惑,比如房价为高、看病为难等等。
那么对热点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呢?就来看一本新书:《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是"理论热点面对面"品牌的最新作品。
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物质生活提升的情况下,民众的精神需求在的提升和发展。
渴望政治生活民主、社会公平公正、希望关系民众自身生活发展的如看病、住房、就业等问题能更多的。
《七个怎么看?》一书是基于民众的期盼,我国国情和现实发展阶段,而用理性的观点去解答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表明了党的决心和努力。
使民众对发展现状有了客观的认识和理性判断。
《七个怎么看?》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显得非常关键。
这本书在调查的基础上,注重用事实和事例说话,以专家的视野,百姓的角度、理性的回答了当前广受关注的7个问题。
使民众认识到发展和成就来之不易,使民众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决心。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篇一:七个怎么看的读后感[七个怎么看的读后感]近日,在党组学习中,我阅读了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七个怎么看的读后感。
这本书图文并茂,就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等七个民众当前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此书解答了一直以来我的一些疑惑,同时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在各个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七个怎么看》对这些热点问题都一一做了解析,旗帜鲜明的表明了国家的态度和努力,使民众对于国情和国家的发展现状有了客观的认识和理性判断。
实际上,七个热点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这七个热点问题反映了什么的话,那就是公平正义。
温家宝总理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在今年两会后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公平正义比太阳还有光辉。
所以,在此,我不想就这七个问题分别展开讨论,仅就怎么看房价过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以点带面,分析我们国家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不仅仅是四面墙,一个顶,遮风避雨那么简单。
房子,在中国人的眼里,往往是和家划等号的。
没有自己的房子,总会觉得家是不完整的。
所以,在中国,房子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
房子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还和户口紧密相连,关系到今后的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房价的飞速上涨触动了这么多人神经的原因之一。
从2003年开始,中国政府就着手要调控房地产,具体用了哪些政策来调控房地产,在此不再赘述。
可诡异的是,房价却陷入了越调越涨,越涨越调的被人戏称为中央空调的怪圈中。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2010年08月09日星期一15:39 最近、局里给每个人发了一本书、书名是(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版)的通俗理论读物,深受大家的欢迎,可以说是理论读物中一个叫得响亮的品牌。
读完这本书,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贴近百姓生活。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该书紧密联系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七个问题,作出了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回答。
一是问题选得准。
这本书选择了七个“怎么看”来展开,既抓住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又抓住了人民群众当前关注关切的问题。
据编者在出版说明中所说,这七个“怎么看”,是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而成的。
也就是说,这些问题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出来的,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从人民群众每日每时的现实生活中,调研梳理出来的。
如: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难题,许多问题都和发展不平衡有密切关系。
一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怎样实事求是地分析其现状和原因,又怎样切实解决其中突出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两大难题,无论干部还是群众都要求给予有说服力的解答。
其余六个问题,如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也都是如此。
没有面向实践、面向群众的理念,没有这番调研梳理的功夫,便不可能像这本书那样,做到理论关切、实践关切与百姓关切的统一。
二是距离拉得近。
说理从哪里展开,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选择。
理论书往往是从概念展开,历史书常会从史实展开。
这本面向大众的通俗理论读物,继续走着特色鲜明的路径,从身边直观的社会现象展开,从时下典型的现实对比展开,从每天遇到的常人小事展开。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有一个吸引人们眼球的题目:“七个‘怎么看’”。
其实,它的内容更吸引人。
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图文并茂而且只有9万字的通俗理论读物。
我读了之后,深感它不仅对于我们认清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帮助,而且对于我们了解当前党和国家的大局,充满信心地向前走,更有帮助。
我曾经说过:“在这个社会里,谁都可以发牢骚,惟独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没有资格发牢骚。
因为牢骚是社会矛盾的外部表现形式,我们的责任是研究牢骚及其背后的社会矛盾。
如果我们也跟着发牢骚,不是失职,就是无能。
”作为党的理论工作者,我们应该直面社会矛盾,而不是回避矛盾。
《七个“怎么看”》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大家关心的问题摆到桌面上来。
七个“怎么看”,就是“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
中宣部理论局在“出版说明”中告诉我们,这是他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梳理出来的七个问题。
问题梳理出来后,他们就组织中央有关部门和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作出深入浅出、有针对性和有说服力的回答。
对于中宣部的理论工作主管部门的这个做法,我非常赞赏。
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党一直在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
既然讲到“实事求是”,我想大家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都强调我们的任务不仅是“解释世界”,而且是“改变世界”。
也就是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
读了《七个“怎么看”》,我注意到,这本理论通俗读物有一个值得人们重视的优点。
这就是,讲“怎么看”,是为了“怎么办”。
或者更准确地说,它讲的是“怎么看”,实际上告诉人们的是“怎么办”。
比如,第一个问题,是讲“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的。
在经过实事求是的分析之后,就对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意见,专门讲了“如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如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
读《七个“怎么看”》有感心得体会《七个“怎么看”》是一本以七个问题为线索,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探讨的书籍。
作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剖析了当今社会种种问题,并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和触动,从中获得了一些深刻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
作者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问题与答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让我更深入地思考社会问题的本质。
这种思考方式很有针对性,让我对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意识到,对于一个问题,我们不能仅凭表面的现象进行判断,而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和本质,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形成全面的认识。
其次,这本书对社会问题做了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作者通过对每一个问题的批判性思考,揭示了问题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
例如在谈及“为什么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问题时,作者指出了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等因素的作用,并透露了背后的社会结构和竞争机制。
通过这样的深入分析,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社会进行了更加全面和复杂的思考。
第三,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问题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社会问题往往不是单一的原因所导致,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在《七个“怎么看”》中,作者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人类行为等方面。
例如在谈及“为什么现在的研究越来越难做”这个问题时,作者从科技发展、研究系统和学术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深入剖析了问题的多层次性。
这让我认识到,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找出一个原因,而是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此外,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有益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观念,调整思维方式,找到新的解决方法。
在谈及“怎么看待意外事故”这个问题时,作者提出了改变视角、提高安全意识和加强预防措施等建议,给出了一些实用的解决思路。
这给我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即在面对问题时,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而不只是停留在抱怨和指责的阶段。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
《七个怎么看》读后感《七个怎么看》是2010年由中宣部理论局发表的国内时事评论书籍。
该书对近年来在中国备受关注的七个社会焦点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客观的说明。
阅读学习了《七个怎么看》之后,我对书中提到的社会焦点问题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进一步深入理解了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七个怎么看》集中讨论了应怎么看“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这七个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该书通过引用大量事例,对各个问题的产生原因、解决策略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说明。
同时该书广泛征集了社会各方面的观点声音,对其中有代表性的提问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解答。
此外,在每一部分后面还附注了相关知识点和阅读文献,为读者深入理解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建国六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牢牢把握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领导全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搞建设,促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首先,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
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12倍,年均增长近10%,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增长了近4倍,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二,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
真正成为举足轻重的世界大国。
第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3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近50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了约40倍。
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并正向更高水平的小康迈进。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必将越来越好。
第三,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加强,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教育、科学、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全社会焕发出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但与此同时,社会各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读《七个怎么着》谈体会
读《七个怎么看》谈体会运输部铁路守护作业区:守路人《七个怎么看》这本书我读了二遍,读起来就不愿放下,读完了还想重读。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我由衷地感到这本书所关注的问题,都是当今职工群众关心的事,都是他们想弄明白但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的事,当然,也是我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此书“既有哲理性,又有通俗性;既有时代性,又有客观性。
”这本书紧密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图文并茂,生动地向我们讲述了人们普遍关注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7个热点问题。
看了这本书,不仅帮助我认清复杂的社会现象,而且更使我了解党和国家的大局,坚信在中央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定可以将“怎么看”转化为“怎么办”的实际问题解决好,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更加和谐、稳健的发展。
纵览全书,似感扑面春风,围绕当前7大社会热点问题,细细解答,十分亲切。
之所以说亲切,是因为这些内容无一不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有人说,现代的人不缺少对问题的发现和抱怨,缺少的是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是的,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里,生活中如果没有平常心,如果没有阳光心态,那么永远无法知道怎么看待身边的种种现象和问题,难免会在对不平衡的抱怨中永远也出不来。
本书完全以民生问题作为切入点,关注公众最关注的问题,客观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深入浅出地阐明解决问题的一些办法,深入浅出的论述,鞭辟入里的阐释,让我着实开阔了眼界。
可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理论性通俗化好书,我用“敢于、善于、勇于”来谈我的体会。
该书敢于直面当下问题,体现尖锐性。
现实生活是缤纷多彩的,也是纷繁复杂的,既需要有放长看远的高点,又需要不断自我审视的勇气。
该书这种严谨和认真的直面问题的态度,是我们当前普遍需要去努力要求做到的。
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当前社会的诸多问题,也让我感受到了观察问题的方式、方法。
文中有这样一个有关区域差距的现实剖析:“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而“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45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
《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
《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近日认真学习了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一书,读后受益匪浅。
《七个怎么看》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对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我国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腐败现象等七个热点问题做出了深入浅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可读性极强,的确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我感觉该书主要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聚焦热点问题。
“七个怎么看”即“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件件都是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难点。
面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工作者们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梳理。
“七个怎么看”,既抓住了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又抓住了人民群众当前关注关切的问题。
加之编者深入浅出、论文参考入情入理的分析,读后让人感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二、分析说理通俗易懂。
这本书一改人们脑海中理论读物索然无味的印象,没有抽象的概念演绎,没有枯燥的说教,而是从老百姓的视角出发,将严肃的理论话题用通俗易懂、富有哲理的语言娓娓道来,用百姓身边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说话,同时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图表、数据以及知识点、网友提问、观点声音等时兴流行的表现形式,通俗的语言、生动的阐释,图文并茂,引人入胜。
老百姓愿意读,喜欢看,乐于接受。
三、讲“怎么看”是为了提出“怎么办”。
探讨问题只是理论分析的开始,关键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
这本书没有仅仅停留在讨论“怎么看”的阶段,而是针对每一个问题,都深入地从“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等几个方面解疑释惑,为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方向。
比如“怎么看分配不公”,书中首先列举了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几种分配不公现象,论述了分配不公产生的五点原因,在阐释了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之后,进一步深入分析,以三个“如何”,即如何切实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如何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乡镇干部《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
乡镇干部《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对象是广大普通群众。
但面对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时会感到力不从心。
拿到今年的《七个“怎么看”》,不觉眼前一亮、精神一振、豁然开朗,里面谈的不正是百姓关心、我们所期待解决的问题吗?它让我在自身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与基层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思想、开展工作中有了得力的帮手。
我们XX镇地处城乡结合部,面临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农民失地后如何更好地就业、如何妥善解决子女上学、如何享受医疗保险看得起病等,都是百姓盼望解决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能在《七个“怎么看”》中找到。
书中的七个问题,有很高的“热度”,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老百姓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议论最多的话题,都说到了群众心坎上。
这就使得群众拿到该书后,会情不自禁地打开阅读。
当然,一本优秀的通俗理论读物,仅仅是令人有兴趣阅读还不够,还必须把道理讲清楚,才能让读者信服。
这七个问题,都是在现实条件下难以在短时期内根本解决的。
怎样才能把道理说透说到家,确实比较棘手、比较头痛。
编者站在百姓的视角,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从不同的侧面、角度进行诠释,让人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而且,该书通篇都是“白话文”,没有晦涩的语言,没有模式化的说教。
看这本书犹如与邻家大哥谈心,亲切、自然,实现了零距离、心贴心的效果,和风细雨中激发广大群众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无限激情。
事实胜于雄辩,数据最有说服力。
在基层开展工作,向老百姓宣讲党的政策和理论,需要更多的事例和具体数字。
比如书中杭州湾跨海大桥与怒江江面滑索的对比、城乡居民收入比、区域发展对比等,让人对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目了然。
同时又以清单式的形式列出了7个中央“一号文件”、11个区划文件、8个区域政策文件等,让人理解国家为此作出的巨大努力,增强了统筹发展的信心。
《七个“怎么看”》使理论与热点面对面,也让干群交流心贴心。
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
一本贴近生活、透析现实的理论好教材——《七个‚怎么看‛》读后感通读完《七个‚怎么看‛》,给我最直接、最深刻的体会是,该书能够坦诚地面对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合理的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书中精心撷取的七个社会热点问题都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就我们在座的各位而言,或多或少也都面临孩子教育、毕业分配、收入分配、看病住院、房价过高等现实问题,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距离我们如此的近,这本书也就很容易吸引我的关注。
下面谈谈个人的读后感想。
我认为,《七个‚怎么看‛》,用朴实的语言传播党的理论、方针、路线,用科学的回答解开我们的思想困惑,为我们直观、深入、全面地打开了了解社会、阅读社会的窗口,也使我们从中学到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该书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读得懂、信得过、用得上,是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一位‚无声老师‛。
一、紧扣时代脉搏,切合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
当前,社会处于调整、转型,矛盾交集多发时期,一些新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必将影响人们的思想统一,影响人们对形势发展的判断,进而产生一系列其他不良影响。
尤其是对于我国当前的发展不平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房价过高、分配不公及腐败现象等七个人们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些都是事关民生,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而及时推出这本书,及时解决人们心中的疑惑,能够使我们进一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认识方向,把握主流,做到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共同致力于改革发展稳定和谐大业。
二、说理自然透彻,容易引起干部群众思想共鸣。
选定了‚疑‛和‚惑‛,关键就在于怎么来‚解‛和‚释‛。
当前,干部群众思想独立性、选择性强,不喜欢被灌输、被说教,如果道理说不清楚、讲不透彻,就难以让大家真正信服和接受。
而《七个‚怎么看‛》一书,确确实实把道理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它对每个问题都实事求是地说清楚现状、由来和成因,中央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措施,目前解决的进程,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
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七个怎么看》这本书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热点事件作了深入浅析,有针对和说服力的回答。
读完后总是在思考,其实就我目前的工作性质,这些事已不是我该用心去考虑的。
但是我想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油、盐、柴、米、读书、就业、生、老、病、死,仍然是我生活中的大事,是我要面对的,因此我一样的关心,关注这些事,总是会去思考。
就业是民生之本,求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住房时民生之需,社保是民生之盾,收入是民生之源。
因此,政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导者,所制定和实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必须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才能真正的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使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我是这样看待《七个怎么看》这篇文章的。
对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现状把握准确,原因剖析深刻、全面,解决问题的措施与中央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相一致。
但是没有从根本上提出更进一步的建设性意见。
我认为:一是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把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保障体制,着力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和教育体制改革两大问题。
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切实解决农村学生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教师交流制度。
加大督学监管力度。
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发展普通高中,解决高中“瓶颈”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把中等职业教育与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就业结合起来,加快职业教育布局与结构调整。
学习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体会
学习《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体会2010 07.28.FJW为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正确回答社会上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按照公司党委的安排和要求,8月生产支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了《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年》一书。
该书深入浅出,认真分析了当前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贵、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七个问题。
并对有关问题做了有针对性和说服力的解答,观点准确,说理透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次专题学习,深刻理解党中央和国务院围绕这些问题的决策部署,较好地澄清了思想模糊认识,坚定了科学发展信心。
公司领导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学习、撰写体会、带头宣传交流、带头学以致用。
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把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统一起来。
切实提高在当前形势下“打造服务质监、推进天桥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七个怎么看学习心得体会共同致富、协调发展,贫富悬殊、区块经济,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发展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学习七个“怎么看”的首个问题就十分尖锐。
为什么说尖锐呢?因为这七个“怎么看”仔细看来,都提出的是一个平衡问题。
一方面是“就业难”,一方面是“招工难”,一方面是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的好医生王争艳,一方面是天价看病、因穷讳医看病难;同在蓝天下,有贵族学校门槛被踢破,也有贫困家庭义务教育无法享受,还有择校热和同在一所学校的不同待遇,正常上学了却也有降负和学生书包越来越重矛盾等等;天天喊“保障房”却又有那么多人一辈子工作买不起一套房的高价怎么“安居”?另一方面却是几套豪宅甚至别墅,天天在起高楼大厦,那房子又哪里去了?吃肉的有,喝不上汤的也有,心里怎么平衡?都期望廉政,可是腐败却长期而恶性存在,前有焦裕禄、后有孔繁森、任长霞等,好干部感人至深,可被人称作“腐败越反越多”的腐败现象却在先腐刘青山、后腐陈良宇、陈绍基等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适用于大学生)
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思想敏锐、关注时事,富有激情、求新求异。
帮助他们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任务。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2010》一书,在这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和成功尝试。
针对性与可读性的有机结合。
该书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对就业、教育、就医、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回答。
这些问题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大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疑释惑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能否形成正确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影响着他们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和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责任感。
该书抓住了这些问题,适应了青年学生的理论需求,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感。
同时,该书繁简得当,通俗易懂,现实案例的解剖生动,理论分析条理清晰,通俗而不失理论深度,简洁但又说理透彻,将针对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在一起,拉近了理论与大学生的距离。
思想的力量与方法论智慧的凸显。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该书所涉及的七个问题,回答清楚并不容易。
它之所以具有说服力,就在于它不是武断地做出结论,而是以“思想的力量”、透彻的理论分析做到“以理服人”,处处体现着分析问题的方法论智慧。
首先,它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问题。
全书既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又不回避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这样就准确把握住了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其次,它坚持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该书从自然、历史等客观条件,从国内、国际背景等多个角度,客观公正地分析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成因,入情入理、令人信服。
再次,它注重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
“七个怎么看”之我感
“七个怎么看”之我感作为一个大二学生,我第一次接触形势政策这门课。
在这门课上,老师为我们播放了一个视频。
视频中所提到的七个怎么看的问题引发了我的深思。
“七个怎么看”联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既实事求是地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又客观辩证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深入解读党和国家围绕这些问题的决策部署,又科学阐明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思路,有利于人们增强对中央精神的了解,增强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七个怎么看是哪七个呢?我了解到,第一,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第二,“招工难”引发的思考——怎么看就业难;第三,小处方的大影响——怎么看看病难;第四,同在蓝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第五从“蜗居”走向“安居”——怎么看房价过高;第六,分好“蛋糕”促和谐——怎么看分配不公;第七,风正好扬帆——怎么看腐败现象。
回顾几年来国家的一系列发展战略我们不难看出,国家一直在致力去解决这7大现实问题。
西部大开发,不断推出教育改革,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
城镇医疗、城居医疗覆盖了几乎所有城镇居民,新农合也覆盖可绝大多数农民。
廉政准则52不准如同52把利剑直刺腐败要害,限制高房价和恶意炒房的一些列政策让老百姓看到国家反对高房价的决心。
在这七个问题中,我想就第一个方面,携手同行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提出自己的一些小小的看法。
浙江省杭州湾跨海大桥,长达36公里,总投资约118亿元,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这是在中国。
云南省泸水县六库镇,当地村民只能通过滑索掠过怒江江面去对岸,在江上架一座桥仅需四五十万元,但对于贫困地区来讲十分不易。
这也是在中国。
重庆市解放碑商业区,高楼林立,商贸云集,夜幕下斑斓闪烁的霓虹灯和川流不息的人群折射出这里的繁荣与活力。
这是在中国。
而就在不到200公里外的重庆市武隆县大山深处一个贫困村,对这里的大多数村民来说,每月几元钱的电费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七个怎么看4:同在蓝天下——怎么看教育公平
保 障 农 民 工 子 女 平 等 接 受 义 务 教 育 。将
农 民 工 子 女 义 务 教 育 纳 入 当地 教 育 发 展
子 女 就 学 ,在 入 学 条 件 等 方 面 与 当 地 学
生 一 视 同 仁 。 2 0 年 新 修 订 的 中华 人 06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上得起学?
制 定 农 民工 子 女 接 受 义 务 教 育 的 收 费 标 准 ,做 到 与 当 地 学 生 一 视 同仁 ,采 取 措 施 帮 助 家 庭 经 济 困难 的 农 民工 子 女就
学。
发挥公 办学校 主渠道 作用 。充分挖
掘 公 办 中小 学 潜 力 ,合 理 调 整 和 完 善 学
2 0 年 8 1 , 来 自 四 川 广 安 的 0 9 月 6日 小 张 怀 揣 录 取 通 知 书 , 惴 惴 不 安 地 来 到 中 国 科 技 大 学 新 生 报 到 处 报 到 。 刚 出 家 门时还为学 费发 愁的小 张马上 安心 了 :
规 划 ,指 导 和 督 促 公 办 中小 学 认 真做 好 接 收 就 学 和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 建 立 农 民工 子 女 接 受 义 务 教 育 经 费 保 障机 制 ,将 所 需 经 费 纳 入 地 方 财 政 保 障 范 畴 ,对 接 收 农 民工子女 人数 较多 的学校 给予补 助 。
转 移 人 口在 城 镇 落 户 , 吸 纳 有 条 件 的 农
民 工 转 为 城 镇 居 民 ,使 其 子 女 真 正 享 受 “ 同城 待遇 ” 。
为 主 依 法 保 障 流 动 人 口子 女 接 受 义 务 教
育 权 利 的 “ 为 主 ” 政 策 。 2 0 年 ,国 两 03 务 院 办 公 厅 发 文 要 求 多 渠 道 安 排 农 民 工
《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
读《七个怎么看》心得体会城关镇村建所李宏尧从今年年初开始,中宣部理论局就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认真了解广大干部群众的关切,梳理出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怎么看就业难、怎么看看病难、怎么看教育公平、怎么看房价过高、怎么看分配不公、怎么看腐败现象等七个人们集中关注的热点问题。
围绕回答这七个“怎么看”,组织中央有关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共同分析,组织专家学者同实际工作者一起研讨,广泛征求理论界和社会各方面意见,反复修改,集思广益,编成此书, 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我也对它进行了认真的阅读。
当前,在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的情况下,民众的精神需求在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他们渴望政治生活更加民主、社会更加公平公正、希望民计民生得到更大改善。
这本书是基于民众的这些期盼,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现实发展阶段,而用理性的观点去解答这些问题产生的历史和现实根源,表明了国家的态度和努力。
使民众对于国情和国家的发展现状有了客观的认识和理性判断。
建国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变成了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第三的强国。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一些现实问题也是日益凸显,这些问题涉及民众的基本生活,与民众生存发展息息相关。
反映了富裕起来的民众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公正、政治民主的更高要求。
虽然,这是一个处于发展转型阶段的人口大国所必经特殊阶段必然出现的问题。
虽然国家也在竭尽所能去不断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但这些问题依旧在一定范围和一定层面上存在着。
这给了一些不良用心的海外反华人士和一些妄图分裂国家的人提供诋毁政府的理由。
他们借这些问题在各类媒体上大肆宣扬这些问题,丑化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愚弄一些不明真相的民众。
所以,在这个关键时刻。
这本书的出版发行,显得非常关键。
这本书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注重用事实和事例说话,以专家的视野,百姓的角度、理性的回答了当前广受关注的7个问题。
使民众认识到国家发展和成就来之不易,使民众看到了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个怎么看学习体会:同在蓝天下
狠抓政策落实破解教育公平难题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
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比如,“择校热”高温不降。
比如,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
再比如,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部分地区学生入学机会偏少。
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
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问题才收到群众广泛关注。
当前,到底哪些因素影响教育公平呢?
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
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
二是资源配置不合理。
重点学校本省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
三是政策制度不完善。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莲山课件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
四是人民群众教育
需求日益增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
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中央作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的重大决策。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提质量”。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是“缩差距”。
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
三是“重配置”。
要从硬件、软件等更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四是“建机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一是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
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
二是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
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
三是扶持社会力量办学。
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四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
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一是扩大资助范围。
资助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向各个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延伸。
二是提高资助标准。
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还不高。
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资助力度,让这些孩子不仅上得起学,而且逐步上得好学。
三是落实资金保障。
中央和地方要足额安排应当负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
省级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应承担的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
四是动员社会力量。
要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文重教、扶危济困的文明风气,完善各项引导激励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
内容仅供参考。